CN219427334U - 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427334U CN219427334U CN202320521321.0U CN202320521321U CN219427334U CN 219427334 U CN219427334 U CN 219427334U CN 202320521321 U CN202320521321 U CN 202320521321U CN 219427334 U CN219427334 U CN 2194273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ming
- cavity
- cavities
- structural
- sm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包括前模板、设于前模板后方并与前模板相互配合的后模板、嵌设在前模板后侧内部的前芯板、以及嵌设在后模板前侧内部并与前芯板相互配合的后芯板,还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成型机构,成型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在后模板前侧以具备左右移动功能并位于后芯板外侧的大滑块、至少两个倾斜固定在前模板后侧并穿插设置在大滑块中的第一驱动杆、活动连接在后芯板前侧以具备左右移动功能的中滑块和两个小滑块、倾斜固定在前芯板后侧并穿插设置在中滑块中的第二驱动杆、以及两个倾斜固定在前芯板后侧并分别穿插设置在两个小滑块中的第三驱动杆;本实用新型有效简化了结构和制作步骤,进而减少了制作成本和制作时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成型工艺是指将熔融的原料通过加压、注入、冷却、脱离等操作制作一定形状的半成品件的工艺过程,注塑成型工艺的实现必须依靠注塑机以及专用的成型模具;双槽管夹是一种用于夹设管子的塑料件,与其他的塑料件一样,双槽管夹的生产也离不开专用的成型模具,现有的双槽管夹成型模具虽然也能同时生产出8个双槽管夹以实现“一出八”,但是需要在每个成型腔位置处设置一个成型机构,而为了在双槽管夹内部成型出腔孔,所以每个成型机构均包含内侧和外侧两个滑块,这样就导致结构较为复杂,进而导致制作步骤较为繁琐,既增加了制作成本,又增加了制作所需的时间,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简化了结构以简化了制作步骤,从而减少了制作成本和制作时间的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包括前模板、设于前模板后方并与前模板相互配合的后模板、嵌设在前模板后侧内部的前芯板、以及嵌设在后模板前侧内部并与前芯板相互配合的后芯板,前模板的前侧还固定有料道板,后模板的后侧还固定有底座板,底座板与后模板之间还设有与后芯板相互配合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在后模板前侧以具备左右移动功能并位于后芯板外侧的大滑块、至少两个倾斜固定在前模板后侧并穿插设置在大滑块中的第一驱动杆、活动连接在后芯板前侧以具备左右移动功能的中滑块和两个小滑块、倾斜固定在前芯板后侧并穿插设置在中滑块中的第二驱动杆、以及两个倾斜固定在前芯板后侧并分别穿插设置在两个小滑块中的第三驱动杆,两个所述小滑块分别对称设于中滑块的上下两侧,所述大滑块的内侧向外形成有四个横向设置并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锥台柱,每个所述第一锥台柱的端部中心均向外形成有一个成型柱;所述中滑块的外侧向外形成有两个横向设置并分别上下分布的第二锥台柱,每个所述小滑块的外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横向设置的第三锥台柱,四个所述成型柱的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二锥台柱的端部以及两个第三锥台柱的端部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前芯板的后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成型腔组合,所述第一成型腔组合包括四个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成型腔,对应地,所述后芯板的前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二成型腔组合,所述第二成型腔组合包括四个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二成型腔,每个第二成型腔组合中的四个所述第二成型腔分别与对应的一个第一成型腔组合中的四个第一成型腔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前芯板的后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结构腔组合,所述结构腔组合包括中结构腔以及两个分别对称设于中结构腔上下两侧的小结构腔,所述中结构腔设于中间的两个第一成型腔的内侧,每个成型机构中的所述第二驱动杆均倾斜固定在对应的一个结构腔组合中的中结构腔的底面上,每个成型机构中的所述中滑块的端部均活动设于对应的一个结构腔组合中的中结构腔内,两个所述小结构腔分别设于最上方以及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成型腔的内侧,每个成型机构中的两个所述第三驱动杆分别倾斜固定在对应的一个结构腔组合中的两个小结构腔的底面上,每个成型机构中的两个所述小滑块的端部分别活动设于对应的一个结构腔组合中的两个小结构腔内。
优选地,所述中结构腔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中间的两个第一成型腔的开口处内侧边缘之间以及每个小结构腔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对应的一个第一成型腔的开口处内侧边缘之间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内锥形定位槽,中滑块上的两个所述第二锥台柱的前部以及两个小滑块上的所述第三锥台柱的前部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一内锥形定位槽中。
优选地,所述后芯板的前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滑动腔组合,所述滑动腔组合包括中滑动腔以及两个分别对称设于中滑动腔上下两侧的小滑动腔,所述中滑动腔设于中间的两个第二成型腔的内侧,所述中滑块的根部活动设于中滑动腔中,两个所述小滑动腔分别设于最上方以及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成型腔的内侧,两个所述小滑块的根部分别活动设于两个小滑动腔中。
优选地,所述中滑动腔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中间的两个第二成型腔的开口处内侧边缘之间以及每个滑动腔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对应的一个第二成型腔的开口处内侧边缘之间均开设有一个第二内锥形定位槽,中滑块上的两个所述第二锥台柱的后部以及两个小滑块上的所述第三锥台柱的后部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二内锥形定位槽中。
优选地,每个所述第一成型腔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前芯板的对应侧外壁之间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外锥形定位槽,对应地,每个所述第二成型腔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后芯板的对应侧外壁之间均开设有一个第二外锥形定位槽,每个所述第二外锥形定位槽均与对应的一个第一外锥形定位槽相互配合。
优选地,每个大滑块上的四个所述第一锥台柱均活动插入在对应的一个第一外锥形定位槽与一个第二外锥形定位槽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位于同一侧的四个外滑块整合为一个大滑块以实现同步移动,再将位于同一侧中间的两个内滑块整合为一个中滑块也实现同步移动,这样就将原本总数为16个的滑块替换为两个大滑块、两个中滑块以及四个小滑块,以此来有效简化了结构,进而简化了制作步骤,从而减少了制作成本和制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前侧分解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后侧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包括前模板2、设于前模板2后方并与前模板2相互配合的后模板4、嵌设在前模板2后侧内部的前芯板3、以及嵌设在后模板4前侧内部并与前芯板3相互配合的后芯板5,前模板2的前侧还固定有料道板1,后模板4的后侧还固定有底座板6,底座板6与后模板4之间还设有与后芯板5相互配合的顶出机构7;还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成型机构8,成型机构8包括活动连接在后模板4前侧以具备左右移动功能并位于后芯板5外侧的大滑块81、至少两个倾斜固定在前模板2后侧并穿插设置在大滑块81中的第一驱动杆82、活动连接在后芯板5前侧以具备左右移动功能的中滑块85和两个小滑块83、倾斜固定在前芯板3后侧并穿插设置在中滑块85中的第二驱动杆86、以及两个倾斜固定在前芯板3后侧并分别穿插设置在两个小滑块83中的第三驱动杆84,两个小滑块83分别对称设于中滑块85的上下两侧,大滑块81的内侧向外形成有四个横向设置并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锥台柱811,每个第一锥台柱811的端部中心均向外形成有一个成型柱812;中滑块85的外侧向外形成有两个横向设置并分别上下分布的第二锥台柱851,每个小滑块83的外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横向设置的第三锥台柱831,四个成型柱812的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二锥台柱851的端部以及两个第三锥台柱831的端部相互配合。
前芯板3的后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成型腔组合,第一型腔组合包括四个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成型腔31,对应地,后芯板5的前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二成型腔组合,第二成型腔组合包括四个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二成型腔51,每个第二成型腔组合中的四个第二成型腔51分别与对应的一个第一成型腔组合中的四个第一成型腔31相互配合。
前芯板3的后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结构腔组合,结构腔组合包括中结构腔38以及两个分别对称设于中结构腔38上下两侧的小结构腔33,中结构腔38设于中间的两个第一成型腔31的内侧,每个成型机构8中的第二驱动杆86均倾斜固定在对应的一个结构腔组合中的中结构腔38的底面上,每个成型机构8中的中滑块85的端部均活动设于对应的一个结构腔组合中的中结构腔38内,两个小结构腔33分别设于最上方以及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成型腔31的内侧,每个成型机构8中的两个第三驱动杆84分别倾斜固定在对应的一个结构腔组合中的两个小结构腔33的底面上,每个成型机构8中的两个小滑块83的端部分别活动设于对应的一个结构腔组合中的两个小结构腔33内。
中结构腔38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中间的两个第一成型腔31的开口处内侧边缘之间以及每个小结构腔33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对应的一个第一成型腔31的开口处内侧边缘之间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内锥形定位槽34,中滑块85上的两个第二锥台柱851的前部以及两个小滑块83上的第三锥台柱831的前部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一内锥形定位槽34中。
后芯板5的前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滑动腔组合,滑动腔组合包括中滑动腔58以及两个分别对称设于中滑动腔58上下两侧的小滑动腔57,中滑动腔58设于中间的两个第二成型腔51的内侧,中滑块85的根部活动设于中滑动腔58中,两个小滑动腔57分别设于最上方以及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成型腔51的内侧,两个小滑块83的根部分别活动设于两个小滑动腔57中。
中滑动腔58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中间的两个第二成型腔51的开口处内侧边缘之间以及每个滑动腔57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对应的一个第二成型腔51的开口处内侧边缘之间均开设有一个第二内锥形定位槽53,中滑块85上的两个第二锥台柱851的后部以及两个小滑块83上的第三锥台柱831的后部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二内锥形定位槽53中。
每个第一成型腔31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前芯板3的对应侧外壁之间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外锥形定位槽32,对应地,每个第二成型腔51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后芯板5的对应侧外壁之间均开设有一个第二外锥形定位槽52,每个第二外锥形定位槽52均与对应的一个第一外锥形定位槽32相互配合。
每个大滑块81上的四个第一锥台柱811均活动插入在对应的一个第一外锥形定位槽32与一个第二外锥形定位槽52之间。
前芯板3的后侧开设有竖直分布的第一进料槽35,对应地,后芯板5的前侧开设有竖直分布并与第一进料槽35相互配合的第二进料槽54,第一进料槽35设于两个结构腔组合之间,第二进料槽54设于两个滑动腔组合之间。
第一进料槽35的上端左右两侧以及下端左右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第一分料槽36,对应地,第二进料槽54的上端左右两侧以及下端左右两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第二分料槽55,每个第二分料槽55均设于对应的一个滑动腔组合中的小滑动腔57与中滑动腔58之间并与对应的一个第一分料槽36相互配合,每个第一分料槽36均设于对应的一个结构腔组合中的小结构腔33与中结构腔38之间。
每个第一分料槽36与相邻的一个小结构腔33以及一个中结构腔38的开口处内侧边缘之间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分流槽37,每个第二分料槽55与相邻的一个小滑动腔57以及一个中滑动腔58的开口处内侧边缘之间均开设有一个第二分流槽56。
使用方法:
将前模板2借助料道板1固定在注塑机中的合模机构上,并将后模板4借助底座板6固定在注塑机的机座上,随后,合模机构带动前模板2朝着后模板4的方向移动,直到前模板2的后侧与后模板4的前侧相互契合,此时,前芯板3的后侧与后芯板5的前侧相互拼合,上述原理为现有技术。
前模板2在上述移动过程中会带动每个第一抽芯组件中的第一牵引杆8以及每个成型机构8中的每个第一驱动杆82、第二驱动杆86和两个第三驱动杆84均同步移动,进而迫使每个大滑块81、中滑块85以及两个小滑块83均朝对应的一个第一成型腔31以及与之配合的一个第二成型腔51的方向移动;当前芯板3与后芯板5相互拼合后,每个成型柱812的端部均穿过对应的一个第一成型腔31以及与之配合的一个第二成型腔51并抵住对应的一个第二锥台柱851或一个第三锥台柱831的端部。
最后,将熔融料经由设置在料道板1和前模板2内的浇道通入到第一进料槽35与第二进料槽54之间,进而进入到每个第一分料槽36以及与之配合的一个第二分料槽55中,从而经由每个第一分流槽37以及与之配合的第二分流槽56中,待冷却后就形成了八个双槽管夹9;等成型完成后,借助合模机构带动前模板2向前移动以离开后模板4,进而使前芯板3与后芯板5相互分离,然后借助顶出机构7上的顶杆向前移动以将每个三槽管夹9向前推出即可。
本实用新型将位于同一侧的四个外滑块整合为一个大滑块81以实现同步移动,再将位于同一侧中间的两个内滑块整合为一个中滑块85也实现同步移动,这样就将原本总数为16个的滑块替换为两个大滑块81、两个中滑块85以及四个小滑块83,以此来有效简化了结构,进而简化了制作步骤,从而减少了制作成本和制作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包括前模板、设于前模板后方并与前模板相互配合的后模板、嵌设在前模板后侧内部的前芯板、以及嵌设在后模板前侧内部并与前芯板相互配合的后芯板,前模板的前侧还固定有料道板,后模板的后侧还固定有底座板,底座板与后模板之间还设有与后芯板相互配合的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成型机构,所述成型机构包括活动连接在后模板前侧以具备左右移动功能并位于后芯板外侧的大滑块、至少两个倾斜固定在前模板后侧并穿插设置在大滑块中的第一驱动杆、活动连接在后芯板前侧以具备左右移动功能的中滑块和两个小滑块、倾斜固定在前芯板后侧并穿插设置在中滑块中的第二驱动杆、以及两个倾斜固定在前芯板后侧并分别穿插设置在两个小滑块中的第三驱动杆,两个所述小滑块分别对称设于中滑块的上下两侧,所述大滑块的内侧向外形成有四个横向设置并从上往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锥台柱,每个所述第一锥台柱的端部中心均向外形成有一个成型柱;所述中滑块的外侧向外形成有两个横向设置并分别上下分布的第二锥台柱,每个所述小滑块的外侧均向外形成有一个横向设置的第三锥台柱,四个所述成型柱的端部分别与两个第二锥台柱的端部以及两个第三锥台柱的端部相互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芯板的后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成型腔组合,所述第一成型腔组合包括四个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成型腔,对应地,所述后芯板的前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二成型腔组合,所述第二成型腔组合包括四个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二成型腔,每个第二成型腔组合中的四个所述第二成型腔分别与对应的一个第一成型腔组合中的四个第一成型腔相互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芯板的后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结构腔组合,所述结构腔组合包括中结构腔以及两个分别对称设于中结构腔上下两侧的小结构腔,所述中结构腔设于中间的两个第一成型腔的内侧,每个成型机构中的所述第二驱动杆均倾斜固定在对应的一个结构腔组合中的中结构腔的底面上,每个成型机构中的所述中滑块的端部均活动设于对应的一个结构腔组合中的中结构腔内,两个所述小结构腔分别设于最上方以及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成型腔的内侧,每个成型机构中的两个所述第三驱动杆分别倾斜固定在对应的一个结构腔组合中的两个小结构腔的底面上,每个成型机构中的两个所述小滑块的端部分别活动设于对应的一个结构腔组合中的两个小结构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结构腔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中间的两个第一成型腔的开口处内侧边缘之间以及每个小结构腔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对应的一个第一成型腔的开口处内侧边缘之间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内锥形定位槽,中滑块上的两个所述第二锥台柱的前部以及两个小滑块上的所述第三锥台柱的前部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一内锥形定位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芯板的前侧开设有两个左右对称分布的滑动腔组合,所述滑动腔组合包括中滑动腔以及两个分别对称设于中滑动腔上下两侧的小滑动腔,所述中滑动腔设于中间的两个第二成型腔的内侧,所述中滑块的根部活动设于中滑动腔中,两个所述小滑动腔分别设于最上方以及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成型腔的内侧,两个所述小滑块的根部分别活动设于两个小滑动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滑动腔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中间的两个第二成型腔的开口处内侧边缘之间以及每个滑动腔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对应的一个第二成型腔的开口处内侧边缘之间均开设有一个第二内锥形定位槽,中滑块上的两个所述第二锥台柱的后部以及两个小滑块上的所述第三锥台柱的后部分别活动插入在四个第二内锥形定位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成型腔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前芯板的对应侧外壁之间均开设有一个第一外锥形定位槽,对应地,每个所述第二成型腔的开口处外侧边缘与后芯板的对应侧外壁之间均开设有一个第二外锥形定位槽,每个所述第二外锥形定位槽均与对应的一个第一外锥形定位槽相互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每个大滑块上的四个所述第一锥台柱均活动插入在对应的一个第一外锥形定位槽与一个第二外锥形定位槽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21321.0U CN219427334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21321.0U CN219427334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427334U true CN219427334U (zh) | 2023-07-28 |
Family
ID=87338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21321.0U Active CN219427334U (zh) | 2023-03-17 | 2023-03-17 | 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427334U (zh) |
-
2023
- 2023-03-17 CN CN202320521321.0U patent/CN21942733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427334U (zh) | 一种双槽管夹的成型模具 | |
CN217752544U (zh) |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模具 | |
CN109571874B (zh) | 一种具有两类三分式浇注系统的注塑模具 | |
CN219988307U (zh) | 一种三槽管夹的成型模具 | |
CN218576869U (zh) | 一种柱状注塑件的成型模具 | |
CN212736907U (zh) | 一种注塑模具 | |
CN211105217U (zh) | 一种塑胶生产成型装置 | |
CN212021527U (zh) | 一种脚轮塑胶套的注塑模具 | |
CN210011255U (zh) | 一种多角度抽芯新型注塑模具 | |
CN211334431U (zh) | 一种用于生产内杯盖的模具 | |
CN219427335U (zh) | 一种线束卡的成型模具 | |
CN218948316U (zh) | 一种注塑模架 | |
CN219988308U (zh) | 一种三槽管夹的成型模组 | |
CN214605694U (zh) | 一种汽车气管接头的注塑模具 | |
CN219427326U (zh) | 一种多槽管夹的成型模具 | |
CN215849363U (zh) | 一种汽车前信号灯灯体的模框 | |
CN201573323U (zh) | 一种靠锥形燕尾槽滑块配合脱出双层倒扣的塑料模具 | |
CN221232995U (zh) | 一种开罐器壳体的注塑模具 | |
CN214605723U (zh) | 一种汽车冷却管道分配头的注塑模具 | |
CN219360159U (zh) | 一种塑料卡箍的成型模具 | |
CN111546583B (zh) | 一种行位带行位的模具结构 | |
CN214605721U (zh) | 一种汽车水管座的注塑模具 | |
CN215849364U (zh) | 一种汽车信号灯装饰框的模框 | |
CN217258043U (zh) | 一种手机支架的成型模具 | |
CN219667298U (zh) | 一种改进型注塑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