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14717U - 供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供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14717U
CN219414717U CN202320420063.7U CN202320420063U CN219414717U CN 219414717 U CN219414717 U CN 219414717U CN 202320420063 U CN202320420063 U CN 202320420063U CN 219414717 U CN219414717 U CN 219414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air
supply system
air supply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200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翊飞
盛险峰
张益鸣
刘劲权
龚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aigaoqiao No2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aigaoqiao No2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aigaoqiao No2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aigaoqiao No2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200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14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14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147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4Indirect CO2mitigation, i.e. by acting on non CO2directly related matters of the process, e.g. pre-heating or heat recovery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风系统,其包括有:主风机、多个待供风设备以及多路主风机管道;所述主风机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主风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待供风设备一一对应连接。使得机组在日常运行期间,只需要通过主风机即可为多个待供风设备进行供风,而不需要开启其他的风机,有效节省了用电量,解决了能耗较高的问题;此外,相对于其他小型风机而言,主风机的风压更高,风源更稳定可靠,从而有效提高了该供风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供风质量,降低了机组的故障率;同时,该供风系统结构简单、设置紧凑、易于安装,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和多种待供风设备。

Description

供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风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燃煤电厂的吸风机内部轴承箱及液压缸腔室内的密封冷却风由吸风机密封冷却风机提供,每台吸风机一般配备两台密封冷却风机,一用一备,吸风机运行期间需保证密封冷却风风压,若密封冷却风压力低,则启动备用密封冷却风机。当吸风机密封冷却风机故障时,将造成吸风机轴承箱温度升高、轴承箱及液压缸低温腐蚀加剧,进而造成风机的一系列故障。吸风机密封冷却风机往往结构简单,易发生故障,且在机组运行期间需始终开启,消耗厂用电。
同样,吹灰干燥风机为炉膛各层蒸汽吹灰器提供干燥风,其作用防止设备积水腐蚀致使炉膛积灰结焦加剧。每台机组配备两组吹灰干燥风机,一用一备,在机组运行期间也需保证吹灰干燥风机始终运行;火检扫描冷却风机为炉膛各层油枪、点火器及火检探头提供扫描冷却风,其作用为防止设备烧坏致使炉膛MFT(Main Fuel Trip主燃烧跳闸)。每台机组配备两组扫描冷却风机,一用一备,在机组运行期间也需保证火检扫描冷却风机始终运行,同样造成了厂内用电的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机组运行期间开启的风机数量过多,造成机组能耗较高故障率较高等缺陷,提供一种供风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供风系统,其包括有:主风机、多个待供风设备以及多路主风机管道;所述主风机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主风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待供风设备一一对应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机组在日常运行期间,只需要通过主风机即可为多个待供风设备进行供风,而不需要开启其他的风机,有效节省了用电量,解决了能耗较高的问题;同时,该供风系统结构简单、设置紧凑、易于安装,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和多种待供风设备。
较佳地,所述主风机管道还包括多个第一保护组件,至少一路所述主风机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保护组件。
较佳地,所述第一保护组件包括隔绝门、逆止门和调节门,所述隔绝门、逆止门和调节门自所述主风机向所述待供风设备依次布置。
较佳地,根据待供风设备的不同,可以在主风机管道上设置相对应的保护组件。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可有效防止供应给待供风设备的风倒灌进主风机管道中,进而对主风机、主风机管道造成影响,因此,第一保护组件的设置保证了该供风系统的安全性、运行时的稳定性以及供风质量。此外,根据待供风设备的不同,设置与之对应的保护组件,从而使得该供风系统的结构更具有多样性,适用范围广泛。
较佳地,所述供风系统包括备用风机、备用风机管道和第二保护组件,所述备用风机通过所述备用风机管道与所述主风机管道相连接,以使所述备用风机和所述主风机均可为所述待供风设备供风,所述第二保护组件设置在所述备用风机管道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在主风机启动之前,备用风机可以事先启动,为与之一一对应的待供风设备进行供风,待主风机的风压和风量达到标准后,备用风机停用,由主风机为各个待供风设备进行供风;此外,在供风系统运行期间,若主风机的风压或风量降低,此时备用风机开启,配合主风机为待供风设备供风,从而实现主风机和备用风机交替运行,有效降低了该供风系统的能耗,也保证了该供风系统在供风时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主风机为一次风机,所述主风机管道为一次风冷风管道。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实现了由一次风机提供一次风冷风来代替其他风机,利用了一次风风压更高、风源更稳定可靠的特点,从而提高了该供风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供风质量,减少了机组的故障率。
较佳地,所述待供风设备包括吸风机,所述吸风机至少为一台,所述吸风机包括轴承箱腔室和液压缸腔室,所述轴承箱腔室和所述液压缸腔室分别连接于所述主风机管道。
较佳地,所述供风系统还包括备用风机、备用风机管道和第一保护部,所述备用风机为至少一台密封冷却风机,所述备用风机管道为密封冷却风管道,所述第一保护部包括密封冷却风机隔绝门和密封冷却风机逆止门,所述密封冷却风机逆止门和密封冷却风机隔绝门自所述密封冷却风机向所述待供风设备依次布置。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该供风系统通过一次风机提供一次风冷风为吸风机供应其所需要的密封冷却风,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逆止门和密封冷却风机逆止门保证了一次风机和密封冷却风机之间不会相互干涉,从而有效提高了该供风系统对吸风机供风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供风质量。
较佳地,所述待供风设备包括锅炉炉膛设备,所述锅炉炉膛设备连接于所述主风机管道。
较佳地,所述锅炉炉膛设备包括蒸汽吹灰器,在锅炉炉膛内的各层均分布有所述蒸汽吹灰器;所述供风系统还包括备用风机、备用风机管道和第二保护部,所述备用风机为至少一台吹灰干燥风机,所述备用风机管道为吹灰干燥风管道,所述第二保护部为吹灰干燥风机逆止门。
较佳地,所述锅炉炉膛设备包括多个油枪、点火器和火检探头,所述油枪、点火器和火检探头分别设置于锅炉的各层;所述供风系统还包括备用风机、备用风机管道和第三保护部,所述备用风机为至少一台火检扫描冷却风机,所述备用风机管道为火检扫描冷却风管道,所述第三保护部为火检扫描冷却风机逆止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该供风系统所提供的一次风冷风同时供应给吸风机和锅炉炉膛设备,有效降低了该供风系统的机组能耗,避免了同时开启的风机过多导致操作不便、故障率高等问题。
此外,还使得该供风系统通过一次风机提供一次风冷风为锅炉炉膛内的蒸汽吹灰器供应其所需要的吹灰干燥风,并为锅炉炉膛内的油枪、点火器和火检探头等设备供应其所需要的火检扫描冷却风,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逆止门、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逆止门、吹灰干燥风机逆止门和火检扫描冷却风机逆止门保证了一次风机和吹灰干燥风机、火检扫描冷却风机之间不会相互干涉,从而有效提高了该供风系统对蒸汽吹灰器以及油枪、点火器和火检探头供风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供风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该供风系统的设置,使得机组在日常运行期间,只需要通过主风机即可为多个待供风设备进行供风,而不需要开启其他的风机,有效节省了用电量,解决了能耗较高的问题;此外,相对于其他小型风机而言,主风机的风压更高,风源更稳定可靠,从而有效提高了该供风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供风质量,降低了机组的故障率;同时,该供风系统结构简单、设置紧凑、易于安装,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和多种待供风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供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主风机1
主风机管道2
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保护组件21
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隔绝门211
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12
滤网213
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调节门214
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保护组件22
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隔绝门221
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22
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调节门223
火检设备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保护组件23
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隔绝门231
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32
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调节门233
密封冷却风管道3
密封冷却风机隔绝门31
密封冷却风机逆止门32
密封冷却风机4
吸风机5
轴承箱腔室51
液压缸腔室52
一次风机出口风道6
吹灰干燥风管道7
吹灰干燥风机逆止门71
吹灰干燥风机8
火检扫描冷却风管道9
火检扫描冷却风机逆止门91
火检扫描冷却风机10
蒸汽吹灰器11
油枪、点火器和火检探头12
锅炉炉膛设备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列举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风系统,该供风系统包括有:主风机1、多个待供风设备以及多路主风机管道2;主风机管道2的一端与主风机1相连接,另一端与待供风设备一一对应连接。
通过设置主风机1连接多路主风机管道2,并同时为多个待供风设备进行供风,使得机组在日常运行期间,只需要通过主风机1即可为多个待供风设备进行供风,而不需要开启其他的风机,有效节省了用电量,解决了能耗较高的问题;此外,相对于其他小型风机而言,主风机1的风压更高,风源更稳定可靠,从而有效提高了该供风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供风质量,降低了机组的故障率;同时,该供风系统结构简单、设置紧凑、易于安装,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和多种待供风设备。
具体地,主风机管道2还包括多个第一保护组件,至少一路主风机管道2上设置有第一保护组件。第一保护组件包括隔绝门、逆止门和调节门,隔绝门、逆止门和调节门自主风机1向待供风设备依次布置。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待供风设备为吸风机5时,在主风机管道2上设置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保护组件21,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保护组件21包括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隔绝门211、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12、滤网213和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调节门214;当待供风设备为蒸汽吹灰器11时,在主风机管道2上设置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保护组件22,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保护组件22包括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隔绝门221、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22和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调节门223;当待供风设备为油枪、点火器和火检探头12等火检设备时,在主风机管道2上设置火检设备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保护组件23,火检设备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保护组件23包括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隔绝门231、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32和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调节门233。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待供风设备的不同,可以在主风机管道2上设置相对应的保护组件以满足不同的待供风设备的要求。
通过在主风机管道2上设置逆止门,可有效防止供应给待供风设备的风倒灌进主风机管道2中,进而对主风机1、主风机管道2造成影响;通过在主风机管道2上设置调节门,从而对管道中流通的风压进行调节,以满足待供风设备的风压要求;通过在主风机管道2上设置隔绝门,可有效阻断管道中的风流通,更好地实现了主风机1和备用风机的配合运行。因此,第一保护组件的设置保证了该供风系统的安全性、运行时的稳定性以及供风质量。此外,根据待供风设备的不同,设置与之对应的保护组件,从而使得该供风系统的结构更具有多样性,适用范围广泛。
具体地,供风系统包括备用风机、备用风机管道和第二保护组件,备用风机通过备用风机管道与主风机管道2相连接,以使备用风机和主风机1均可为待供风设备供风,第二保护组件设置在备用风机管道上。
通过在该供风系统中设置备用风机,并通过备用风机管道将备用风机连接到主风机管道2上,使得在主风机1启动之前,备用风机可以事先启动,为与之一一对应的待供风设备进行供风,待主风机1的风压和风量达到标准后,备用风机停用,由主风机1为各个待供风设备进行供风;此外,在供风系统运行期间,若主风机1的风压或风量降低,此时备用风机开启,配合主风机1为待供风设备供风,从而实现主风机1和备用风机交替运行,有效降低了该供风系统的能耗,也保证了该供风系统在供风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主风机1为一台一次风机,主风机管道2为一次风冷风管道(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待供风设备的数量以及对风量的要求,可以设置相应的供风管路)。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一次风机出口风道6,一次风机出口风道6的一端与一次风机相连接,其另一端与多路主风机管道2相连接,由于管道上布置有逆止门、隔绝门等,从而使得各主风机管道2可自由启停,并且与原供风设备自由切换。
设置一次风机作为主风机1,实现了由一次风机提供一次风冷风来代替其他风机,利用了一次风风压更高、风源更稳定可靠的特点,从而提高了该供风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供风质量,减少了机组的故障率。
具体地,待供风设备包括一台吸风机5(在其他实施例中,吸风机5可以为多台),吸风机5包括轴承箱腔室51和液压缸腔室52,轴承箱腔室51和液压缸腔室52分别连接于主风机管道2。供风系统还包括备用风机、备用风机管道和第一保护部,备用风机为两台密封冷却风机4(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冷却风机4可以为一台也可以为多台),备用风机管道为密封冷却风管道3,第一保护部包括密封冷却风机隔绝门31和密封冷却风机逆止门32,密封冷却风机逆止门32和密封冷却风机隔绝门31自密封冷却风机4向待供风设备依次布置,其中密封冷却风机逆止门32与密封冷却风机4一一对应设置,在两台密封冷却风机4所连接的两路密封冷却风管道3合并后,再连接密封冷却风机隔绝门31。
通过将一次风机与密封冷却风机4同时连接吸风机5并为其供风,使得该供风系统通过一次风机提供一次风冷风为吸风机5供应其所需要的冷却风,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12和密封冷却风机逆止门32的设置保证了一次风机和密封冷却风机4之间不会相互干涉,从而有效提高了该供风系统对吸风机5供风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供风质量。
具体地,待供风设备包括锅炉炉膛设备13,锅炉炉膛设备13连接于主风机管道2。
锅炉炉膛设备13包括蒸汽吹灰器11,在锅炉炉膛内的各层均分布有蒸汽吹灰器11;供风系统还包括备用风机、备用风机管道和第二保护部,备用风机为两台吹灰干燥风机8(在其他实施例中,吹灰干燥风机8可以为一台也可以为多台),备用风机管道为吹灰干燥风管道7,第二保护部为吹灰干燥风机逆止门71。
锅炉炉膛设备13包括多个油枪、点火器和火检探头12,油枪、点火器和火检探头12分别设置于锅炉的各层;供风系统还包括备用风机、备用风机管道和第三保护部,备用风机为两台火检扫描冷却风机10(在其他实施例中,火检扫描风机可以为一台也可以为多台),备用风机管道为火检扫描冷却风管道9,第三保护部为火检扫描冷却风机逆止门91。
通过将一次风机与相对应的备用风机同时连接于锅炉炉膛设备13并为其供风,使得该供风系统所提供的一次风冷风同时供应给吸风机5和锅炉炉膛设备13,有效降低了该供风系统的机组能耗,避免了同时开启的风机过多导致操作不便、故障率高等问题。
此外,还使得该供风系统通过一次风机提供一次风冷风为锅炉炉膛内的蒸汽吹灰器11供应其所需要的吹灰干燥风,并为锅炉炉膛内的油枪、点火器和火检探头12等设备供应其所需要的火检扫描冷却风,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22、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32、吹灰干燥风机逆止门71和火检扫描冷却风机逆止门91的设置保证了一次风机和吹灰干燥风机8、火检扫描冷却风机10之间不会相互干涉,从而有效提高了该供风系统对蒸汽吹灰器11以及油枪、点火器和火检探头12供风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供风质量。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具体工作情况,可以连接其他待供风设备,也可以设置多个待供风设备,因此,并不将待供风设备的相关技术方案限制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当中。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流程为:
该供风系统的机组启动初期,在主风机1启动前,事先开启密封冷却风机4、吹灰干燥风机8和火检扫描冷却风机10。此时,密封冷却风机逆止门32、吹灰干燥风机逆止门71和火检扫描冷却风机逆止门91处于开启状态,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12、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22和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32处于关闭状态,从而防止密封冷却风、吹灰干燥风和火检扫描冷却风倒灌进入主风机管道2中。
当主风机1开启后,在一次风压达到12000Pa标准后,停用密封冷却风机4、吹灰干燥风机8和火检扫描冷却风机10,此时,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12、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22和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逆止门232自动开启,一次风冷风通过与吸风机5相连接的主风机管道2进入到密封冷却风管道3、吹灰干燥风管道7以及火检扫描冷却风管道9中,进而为吸风机5提供密封冷却风,为炉膛内的蒸汽吹灰器11提供干燥风,为炉膛各层的油枪、点火器及火检探头提供冷却风。并且,密封冷却风机逆止门32、吹灰干燥风机逆止门71和火检扫描冷却风机逆止门91自动关闭,防止一次风冷风倒灌进入密封冷却风机4、吹灰干燥风机8和火检扫描冷却风机10中。
在该供风系统的机组日常运行期间,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隔绝门211、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隔绝门221、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隔绝门231、密封冷却风机隔绝门31处于开启状态,密封冷却风机逆止门32、吹灰干燥风机逆止门71和火检扫描冷却风机逆止门91处于关闭状态。
从一次风机出口风道6抽取的一路一次风冷风经过吸风机密封冷却风/冷一次风调节门214调压至4000~6000Pa后送入至吸风机5的轴承箱腔室51和液压缸腔室52,作为密封冷却风;从一次风机出口风道6抽取的另一路一次风冷风经过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调节门223调压至3000~5000Pa后送入至炉膛内的蒸汽吹灰器11中作为吹灰干燥风;从一次风机出口风道6抽取的最后一路一次风冷风经过扫描冷却风/冷一次风调节门233调压至10000~12000Pa后送入炉膛各层的油枪、点火器及火检探头中作为火检扫描冷却风。此时,密封冷却风机4、吹灰干燥风机8和火检扫描冷却风机10均处于备用状态,因此并不耗费机组的电能。
当吹灰干燥风压力过低时,手动调节吹灰干燥风/冷一次风调节门223开度或启动吹灰干燥风机8;当火检扫描冷却风的压力小于9000Pa时,火检扫描冷却风机10自动启动;当吸风机5因为密封冷却风的压力低而报警时,密封冷却风机4自动启动。
从而实现了主风机1和多个备用风机配合运作,为多个不同的待供风设备进行供风,有效节省了能耗,也降低了机组的故障率,避免了因风机开启过多而导致控制不便的问题。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主风机;
多个待供风设备;
多路主风机管道;
所述主风机管道的一端与所述主风机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待供风设备一一对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机管道还包括多个第一保护组件,至少一路所述主风机管道上设置有所述第一保护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组件包括隔绝门、逆止门和调节门,所述隔绝门、逆止门和调节门自所述主风机向所述待供风设备依次布置。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系统包括备用风机、备用风机管道和第二保护组件,所述备用风机通过所述备用风机管道与所述主风机管道相连接,以使所述备用风机和所述主风机均可为所述待供风设备供风,所述第二保护组件设置在所述备用风机管道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机为一次风机,所述主风机管道为一次风冷风管道。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供风设备包括吸风机,所述吸风机至少为一台,所述吸风机包括轴承箱腔室和液压缸腔室,所述轴承箱腔室和所述液压缸腔室分别连接于所述主风机管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风系统还包括备用风机、备用风机管道和第一保护部,所述备用风机为至少一台密封冷却风机,所述备用风机管道为密封冷却风管道,所述第一保护部包括密封冷却风机隔绝门和密封冷却风机逆止门,所述密封冷却风机逆止门和密封冷却风机隔绝门自所述密封冷却风机向所述待供风设备依次布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供风设备包括锅炉炉膛设备,所述锅炉炉膛设备连接于所述主风机管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炉膛设备包括蒸汽吹灰器,在锅炉炉膛内的各层均分布有所述蒸汽吹灰器;
所述供风系统还包括备用风机、备用风机管道和第二保护部,所述备用风机为至少一台吹灰干燥风机,所述备用风机管道为吹灰干燥风管道,所述第二保护部为吹灰干燥风机逆止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炉膛设备包括多个油枪、点火器和火检探头,所述油枪、点火器和火检探头分别设置于锅炉的各层;
所述供风系统还包括备用风机、备用风机管道和第三保护部,所述备用风机为至少一台火检扫描冷却风机,所述备用风机管道为火检扫描冷却风管道,所述第三保护部为火检扫描冷却风机逆止门。
CN202320420063.7U 2023-03-07 2023-03-07 供风系统 Active CN219414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20063.7U CN219414717U (zh) 2023-03-07 2023-03-07 供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20063.7U CN219414717U (zh) 2023-03-07 2023-03-07 供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14717U true CN219414717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30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20063.7U Active CN219414717U (zh) 2023-03-07 2023-03-07 供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147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077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operation
CN219414717U (zh) 供风系统
CN208671020U (zh) 一种回收利用rto焚烧炉热能的装置
CN104132326B (zh) 一种无紧急补水箱的cfb锅炉紧急补水系统
CN214424588U (zh) 一种壳体冷却供气系统
JPS6239656B2 (zh)
CN212260446U (zh) 一种烟叶烘烤装置
KR100834055B1 (ko) 500메가와트급 보일러 연소제어계통 노 내압 안정화 방법
CN204716317U (zh) 一种发电机组互动式启动系统
CN112513442B (zh) 用于运行具有气态燃料的燃气轮机设施的方法
CN212081309U (zh) 一种自带冷却风的锅炉系统
JP3670791B2 (ja) コークス乾式消火設備への蒸気供給方法及び装置
CN215595736U (zh) 一种燃气轮机罩壳热量回收供天然气加热装置
Yang Study on Commissioning and Operating Scheme of Plasma Ignition System for Supercritical Units of Thermal Power Plant
CN207813658U (zh) 一种高炉鼓风机乏汽放散余能回收压差发电装置
CN210861184U (zh) 等离子载体风系统
CN219735304U (zh) 一种燃煤电厂微油燃烧器冷却风系统
CN218972641U (zh) 利用回收富氧空气的炭黑尾气锅炉燃烧系统
CN113431653B (zh) 汽轮机一级抽汽接带外供工业用汽设备
CN209801780U (zh) 风道插入式燃烧装置
CN213630384U (zh) 火电机组低温省煤器内烟温和水温自动控制系统
CN215929620U (zh) 一种一拖二等离子暖风器系统
CN210717637U (zh) 一种脱硫烟气挡板密封系统
CN219640296U (zh) 火检冷却风源系统
CN214172417U (zh) 一种抗爆控制室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