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403809U - 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403809U
CN219403809U CN202320141636.2U CN202320141636U CN219403809U CN 219403809 U CN219403809 U CN 219403809U CN 202320141636 U CN202320141636 U CN 202320141636U CN 219403809 U CN219403809 U CN 219403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ishing
bearing
rotary table
revolving stage
groo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4163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立桥
高立军
张允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Zhitong Lase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Mingde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Mingde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Mingde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4163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4038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403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4038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涉及轴承抛光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存在抛光设备无法适应多种尺寸的轴承,且抛光片无法根据轴承的尺寸来调整高度的问题。底座上端活动连接有托板,底座通过托板与转台连接,转台以圆心为中心点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多个第一滑槽内均活动连接有可滑动的限位杆,转台中心点设有可活动的活动盘,活动盘上端固定连接有扭板,底座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杆,支撑杆内设有第一抛光片和第二抛光片,第一抛光片垂直于转台,第二抛光片平行与转台。该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第一滑槽供限位杆根据轴承来调整直径,扭板控制限位杆的移动,第一抛光片和第二抛光片分别调整与轴承的距离。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抛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而轴承在生产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就是抛光,用于轴承的抛光设备相较于功能上较为单一,与对比文件CN202121861032.2一种轴承生产加工用轴承圈抛光装置中公开了便于轴承抛光的操作设备,其仍然存在抛光设备无法适应多种尺寸的轴承,且抛光片无法根据轴承的尺寸来调整高度。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存在抛光设备无法适应多种尺寸的轴承,且抛光片无法根据轴承的尺寸来调整高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活动连接有托板,所述底座通过托板与转台连接,所述转台以圆心为中心点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多个所述第一滑槽内连接有可滑动的限位杆,所述转台中心位置设有可活动的活动盘,所述活动盘上端固定连接有扭板,所述底座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内设有第一抛光片和第二抛光片,第一抛光片垂直于转台,第二抛光片平行与转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台表面的第一滑槽可供限位杆在内滑动根据不同尺寸的轴承来调整直径,如图1所示,而设置的扭板可控制限位杆的移动,而第一抛光片和第二抛光片可分别调整与轴承之间的距离,便于设备抛光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支撑杆内开设有供第一抛光片上下滑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抛光片和第二抛光片后端均电性连接有第三电机,其中一个所述第三电机后端通过第二滑槽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内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末端电性连接有第二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抛光片与轴承之间的高度可通过后端第三电机与丝杆的驱动下上下调节高度,便于根据不同尺寸的轴承调节。
进一步地,另一个所述第三电机上端通过支撑杆活动连接有控制升降的气缸,两个所述第三电机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一抛光片和第二抛光片上端均设有用于插入第三连接杆的插杆,所述第一抛光片和第二抛光片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卡板,分别位于插杆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两侧均开设有与卡板对应的第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抛光片通过气缸来控制升降的高度,便于根据轴承的高度调节抛光高度,第一抛光片和第二抛光片分别通过后端的插杆与第三连接杆连接,同时利用两侧的卡板加固连接。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三凹槽内均开设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板内侧均设有L型塑胶材质的卡块,且与卡槽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卡板内侧的L型塑胶材质的卡块如图5所示可卡入对应的第三凹槽和卡槽便于拆卸的同时,可增加连接的牢固度,同时可便于更换第一抛光片和第二抛光片。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限位杆下端通过第一滑槽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与转台的内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盘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转台内底部开设有起到限位作用的第一凹槽,且与第二连接杆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通过下方的第一连接杆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活动盘和扭板可以控制限位杆在第一滑槽内的位置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与多个第一连接杆之间均设有起到牵扯移动作用的皮带,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与转台内壁之间均设有起到稳定作用的弹簧,所述扭板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孔,所述转台上表面以圆心为中心点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凹槽,且分别与限位孔相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皮带可在扭板转动后收紧从而控制限位杆的移动,此时的弹簧使转动和移动时有一定的拉动力从而起到稳定作用,转动后限定位置时取出固定杆分别穿过限位孔并垂直向下插入对应的第二凹槽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转台表面的第一滑槽可供限位杆在内滑动根据不同尺寸的轴承来调整直径,且调整的尺寸尺度较大,而设置的扭板可控制限位杆的移动,而第一抛光片和第二抛光片也可分别调整与轴承之间的距离,便于设备抛光使用;
2、该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抛光片与电机之间分别通过插杆与两个卡板进行安装,利用L型塑胶材质的卡块与电机的第三连接杆进行连接,增加了连接的牢固度,同时便于更换第一抛光片和第二抛光片。
3、该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的皮带可在扭板转动后收紧从而控制限位杆的移动,而设置的弹簧使转动和移动时有一定的拉动力从而起到稳定作用,提高轴承固定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台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扭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抛光片与电机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托板;3、转台;4、支撑杆;5、限位杆;501、第一连接杆;502、皮带;503、弹簧;6、第一滑槽;7、扭板;701、活动盘;702、第二连接杆;703、第一凹槽;704、限位孔;8、第二凹槽;9、第一抛光片;10、第二抛光片;11、第一电机;12、第二滑槽;13、滑块;14、丝杆;15、第二电机;16、第三电机;17、气缸;18、第三连接杆;19、插杆;20、第三凹槽;21、卡槽;22、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底座1上端活动连接有托板2,底座1通过托板2与转台3连接,转台3以圆心为中心点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6,多个第一滑槽6内连接有可滑动的限位杆5,转台3中心位置设有可活动的活动盘701,活动盘701上端固定连接有扭板7,底座1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杆4,支撑杆4内设有第一抛光片9和第二抛光片10,第一抛光片9垂直于转台3,第二抛光片10平行与转台3,转台3表面的第一滑槽6可供限位杆5在内滑动根据不同尺寸的轴承来调整直径,且调整的尺寸尺度较大,而设置的扭板7可控制限位杆5的移动,而第一抛光片9和第二抛光片10也可分别调整与轴承之间的距离,便于设备抛光使用。
如图2-4所示,底座1内安装有第一电机11,支撑杆4内开设有供第一抛光片9上下滑动的第二滑槽12,第一抛光片9和第二抛光片10后端均电性连接有第三电机16,其中一个第三电机16后端通过第二滑槽12设有滑块13,滑块13内螺纹连接有丝杆14,丝杆14末端电性连接有第二电机15,另一个第三电机16上端通过支撑杆4活动连接有控制升降的气缸17,多个限位杆5下端通过第一滑槽6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01,且第一连接杆501与转台3的内底部滑动连接,活动盘701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02,转台3内底部开设有起到限位作用的第一凹槽703,且与第二连接杆702活动连接,第二连接杆702与多个第一连接杆501之间均设有起到牵扯移动作用的皮带502,多个第一连接杆501与转台3内壁之间均设有起到稳定作用的弹簧503,扭板7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孔704,转台3上表面以圆心为中心点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凹槽8,且分别与限位孔704相对应,通过扭动扭板7使第一连接杆501与第二连接杆702之间设置的皮带502转动后收紧从而控制限位杆5的移动,同时设置的弹簧503使转动和移动时有一定的拉动力从而起到稳定作用,提高轴承固定时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两个第三电机16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18,第一抛光片9和第二抛光片10上端均设有用于插入第三连接杆18的插杆19,第一抛光片9和第二抛光片10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卡板22,分别位于插杆19左右两侧,两个第三连接杆18两侧均开设有与卡板22对应的第三凹槽20,两个第三凹槽20内均开设有卡槽21,两个卡板22内侧均设有L型塑胶材质的卡块,且与卡槽21活动连接,第一抛光片9和第二抛光片10与电机之间分别通过插杆19与两个卡板22进行安装,利用L型塑胶材质的卡块与电机的第三连接杆18进行连接,增加了连接的牢固度,同时便于更换第一抛光片9和第二抛光片10。
实施方式具体为:首先根据需要抛光的轴承顺时针扭转转台3上的扭板7使限位杆5分别在皮带502的带动下顺着第一滑槽6向内移动调整直径,使其更适合当前的轴承,扭转至合适位置后取出固定杆分别插入限位孔704直至下方对应的第二凹槽8,限制住当前的位置,如图2所示第二凹槽8分别位于活动盘701外围,随后将轴承放置在多个限位杆5形成的圆环外围,使限位杆5抵住轴承内径实现固定,放置好后通过控制设备调整第一抛光片9的高度,再通过气缸17调整第二抛光片10的高度使其接近轴承表面,调整好后,由控制设备分别开启第一电机11以及两个第三电机16的驱动作业,使轴承完成了抛光作业,当完成抛光作业后需要更换第一抛光片9或第二抛光片10时,可将第一抛光片9和第二抛光片10的两个卡板22向外拨开,使其从第三连接杆18中的第三凹槽20及卡槽(21)中分离,再将插杆19抽出,则安装时同理,由于将两个卡板22设为L型塑胶材质的卡块如图5所示,因此可利用材质的软度卡入对应的第三凹槽20和卡槽21内同时又不易滑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活动连接有托板(2),所述底座(1)通过托板(2)与转台(3)连接,所述转台(3)以圆心为中心点开设有多个第一滑槽(6),多个所述第一滑槽(6)内连接有可滑动的限位杆(5),所述转台(3)中心位置设有可活动的活动盘(701),所述活动盘(701)上端固定连接有扭板(7),所述底座(1)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内设有第一抛光片(9)和第二抛光片(10),第一抛光片(9)垂直于转台(3),第二抛光片(10)平行与转台(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安装有第一电机(11),所述支撑杆(4)内开设有供第一抛光片(9)上下滑动的第二滑槽(12),所述第一抛光片(9)和第二抛光片(10)后端均电性连接有第三电机(16),其中一个所述第三电机(16)后端通过第二滑槽(12)设有滑块(13),所述滑块(13)内螺纹连接有丝杆(14),所述丝杆(14)末端电性连接有第二电机(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另一个所述第三电机(16)上端通过支撑杆(4)活动连接有控制升降的气缸(17),两个所述第三电机(16)前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18),所述第一抛光片(9)和第二抛光片(10)上端均设有用于插入第三连接杆(18)的插杆(19),所述第一抛光片(9)和第二抛光片(10)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卡板(22),分别位于插杆(19)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三连接杆(18)两侧均开设有与卡板(22)对应的第三凹槽(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凹槽(20)内均开设有卡槽(21),两个所述卡板(22)内侧均设有L型塑胶材质的卡块,且与卡槽(21)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限位杆(5)下端通过第一滑槽(6)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01),且第一连接杆(501)与转台(3)的内底部滑动连接,所述活动盘(701)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02),所述转台(3)内底部开设有起到限位作用的第一凹槽(703),且与第二连接杆(702)活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702)与多个第一连接杆(501)之间均设有起到牵扯移动作用的皮带(502),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杆(501)与转台(3)内壁之间均设有起到稳定作用的弹簧(503),所述扭板(7)上表面开设有两个限位孔(704),所述转台(3)上表面以圆心为中心点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第二凹槽(8),且分别与限位孔(704)相对应。
CN202320141636.2U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 Active CN219403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1636.2U CN219403809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41636.2U CN219403809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403809U true CN219403809U (zh) 2023-07-25

Family

ID=87240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41636.2U Active CN219403809U (zh) 2023-02-07 2023-02-07 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4038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66574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大直径钢管外壁除锈装置
CN108789058A (zh) 汽车轴类零件的端部自动打磨设备
CN115179151B (zh) 一种电力金属铸件表面处理装置
CN219403809U (zh) 一种轴承生产用轴承圈抛光装置
CN21399902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轴承加工用抛光装置
CN116352564B (zh) 一种精密铸件边孔毛刺打磨去除装置
CN112139820A (zh) 一种建筑钢材切割打磨装置
CN113523919B (zh) 一种修磨质量稳定、效率高的轴承外圆修磨器
CN207578140U (zh) 一种基于圆环形拼装板材的自动化抛光机
CN115815364A (zh) 一种双金属丝金属橡胶缠绕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CN210882418U (zh) 一种汽车零配件加工用升降支架
CN112775699A (zh) 一种机械生产用具有定位机构的零件加工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2318833A (zh) 一种用于无屏记录仪外壳的自动出料装置
CN208843491U (zh) 一种用于制造线材的铜线自动送料装置
CN209175454U (zh) 一种聚光镜抛光机
CN112548699A (zh) 一种汽车传动轴表面精细化处理加工系统
CN216097778U (zh) 一种调节平稳的气动对中机
CN221295661U (zh) 一种用于电缆桥架生产的放卷装置
CN220561096U (zh) 一种活塞杆表面精磨机
CN220325831U (zh) 一种喇叭加工装置
CN217191743U (zh) 全自动手机中板热压整形机
CN219153066U (zh) 一种稳定夹持的切割装置
CN219649415U (zh) 一种分丝板打磨装置
CN117182344B (zh) 一种带有自动落料装置的随动支撑托举式激光切管机
CN216657088U (zh) 一种全自动雕刻机的轨道支撑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18

Address after: 221300 No.16 Industrial Park, Nianzhuang Town, Pizhou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uzhou Zhitong laser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21300 nianzhuang Town, Pizhou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Xuzhou Mingde Bea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