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1475U - 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1475U
CN219381475U CN202320440207.5U CN202320440207U CN219381475U CN 219381475 U CN219381475 U CN 219381475U CN 202320440207 U CN202320440207 U CN 202320440207U CN 219381475 U CN219381475 U CN 2193814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rod
guide
straight
obliq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4020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建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ngtian Precision M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ngtian Precision M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ngtian Precision M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ngtian Precision M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4020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14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14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14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涉及注塑模的领域,其包括斜顶块、斜顶杆以及脱模组件,脱模组件包括滑插于模具中的直杆,模具上于直杆的一侧朝向产品内侧的方向倾斜开设有导向孔,斜顶杆滑插于导向孔内,斜顶块固定于斜顶杆顶端,直杆的端部抵接于斜顶块的下侧。本申请通过在模具上开设导向孔,在导向孔内滑插斜顶杆,在注塑设备驱动直杆向斜顶块一侧运动脱模时,直杆会将斜顶块向外顶出,由于斜顶块固定在斜顶杆上,在斜顶块顶出的过程中斜顶块还会向产品中部位移,从而实现较短行程内完成脱模。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注塑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模具,通过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相关技术中,在汽车产品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结构复杂的注塑部件,这些部件会存在一些扣位的结构,通常都是扣位处制作斜顶结构。在脱模时,顶针板会将产品向上顶起,斜顶会向模具内侧倾斜滑动,实现脱模。
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当产品出现扣位较深时,则需要增加斜顶的倾斜角,并且需要较大的行程才能将斜顶从产品内脱开,脱模过程中斜顶容易出现卡涩和断裂的情况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预防斜顶卡涩和断裂,本申请提供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具有行程短、强度高的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包括斜顶块、斜顶杆以及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滑插于模具中的直杆,模具上于所述直杆的一侧朝向产品内侧的方向倾斜开设有导向孔,所述斜顶杆滑插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斜顶块固定于所述斜顶杆顶端,所述直杆的端部抵接于所述斜顶块的下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斜顶杆和斜顶块,在模具上开设导向孔,将斜顶滑插于导向孔内,在需要脱模时,注塑设备驱动直杆滑动,直杆将斜顶块从模具上顶出,由于导向孔朝向产品内侧倾斜,在斜顶块向外顶出的过程中,斜顶块在斜顶杆和导向孔的作用下会向产品中部位移,从而使斜顶块从产品中脱出;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斜顶杆的倾斜角,缩短斜顶杆的长度,从而有效预防斜顶杆长度太大导致的断裂。
可选的,所述直杆靠近所述斜顶块的一端固定有T形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直杆长度方向,所述斜顶块的下端对应所述导向块开设有T形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滑插于所述导向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直杆的端部固定T形导向块,在脱模过程中,斜顶块会在导向块上沿着导向块滑动,可以提高斜顶块的移动精度,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并且在直杆回退时,斜顶块可以被导向块带动向模具一侧移动,使斜顶块和斜顶杆可以自动复位。
可选的,所述斜顶杆设置有两根,分别位于所述导向块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斜顶杆设置为两根,可以有效提高斜顶块滑移的稳定性,同时还可增大整体结构强度。
可选的,所述脱模组件还包括顶板和导向杆,所述顶板位于模具远离所述斜顶块的一侧,所述直杆远离所述斜顶块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顶板上,所述导向杆沿所述顶板的周侧分布有多个且平行于所述直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固定于模具上,所述导向杆另一端贯穿所述顶板并与所述顶板滑动配合,所述导向杆远离模具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杆直径的限位环凸,所述限位环凸抵接所述顶板远离模具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产品成型后需要脱模时,通过注塑设备驱动顶板向模具一侧移动,将直杆向外顶出,实现产品脱模;在顶板移动的过程中,顶板会沿着导向杆的方向滑移,可以预防顶板偏移运动轨道;在导向杆的端部设置限位环凸,限位环凸可以预防顶板从导向杆上脱落。
可选的,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模具和所述顶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导向杆上套设弹性件,在产品脱模结束后,弹性件可以带动顶板复位,令斜顶块和斜顶杆可以跟随自动复位。
可选的,所述直杆位于所述导向块远离产品中部的一端,在合模状态下,所述斜顶块位于所述导向块靠近所述直杆一端,所述导向块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直杆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直杆和斜顶块均布置在导向块的同一端,导向块与直杆连接的螺栓孔会被斜顶块遮盖,可以预防螺栓孔对产品产生影响。
可选的,模具上对应所述导向块的位置开设有避让槽,所述导向块滑插于所述避让槽内,所述导向块远离所述直杆的一端与模具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模具上开设避让槽,将导向块插设在避让槽内,在成型过程中可以对导向块进行隐藏,预防导向块影响产品的成型。
可选的,所述斜顶块靠近所述斜顶杆的一端开设有插接孔,所述斜顶杆靠近所述斜顶块的一端插接固定于所述插接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斜顶块上开设插接孔,将斜顶杆插接固定于插接孔内,方便斜顶块与斜顶杆的连接,不需要破坏斜顶块的外观,有助于提高产品的成型精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斜顶杆和斜顶块,在模具上开设导向孔,将斜顶滑插于导向孔内,在需要脱模时,注塑设备驱动直杆滑动,直杆将斜顶块从模具上顶出,由于导向孔朝向产品内侧倾斜,在斜顶块向外顶出的过程中,斜顶块在斜顶杆和导向孔的作用下会向产品中部位移,从而使斜顶块从产品中脱出,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斜顶杆的倾斜角,缩短斜顶杆的长度,从而有效预防斜顶杆长度太大导致的断裂;
2.通过在直杆的端部固定T形导向块,在脱模过程中,斜顶块会在导向块上沿着导向块滑动,可以提高斜顶块的移动精度,提高整体结构强度,并且在直杆回退时,斜顶块可以被导向块带动向模具一侧移动,使斜顶块和斜顶杆可以自动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突显导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视图。
附图标记:1、模具;11、导向孔;12、避让槽;2、脱模组件;21、直杆;22、顶板;23、顶针;24、弹性件;25、导向杆;251、限位环凸;3、斜顶块;31、导向槽;32、插接孔;4、斜顶杆;5、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设置在模具1上的脱模组件2、根据产品内扣结构设置的斜顶块3以及对斜顶块3导向的斜顶杆4杆,在脱模过程中,通过脱模组件2将斜顶块3向外顶出,斜顶块3会在斜顶杆4的导向下向模具1内侧滑移脱离产品。
脱模组件2包括对应斜顶块3位置设置的直杆21,直杆21竖直贯穿模具1并与模具1滑动配合。在直杆2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有T形的导向块5,直杆21位于导向块5的一端,导向块5远离直杆21的一端朝向模具1内侧。斜顶块3靠近直杆21的一端开设有与斜顶块3滑动配合的T形的导向槽31,导向块5滑插于导向槽31内,在合模状态时,斜顶块3位于导向块5靠近直杆21的一端,斜顶块3可以遮挡导向块5与直杆21连接的螺栓孔。
参照图2和图3,斜顶杆4设置有两根且相互平行,斜顶杆4分别位于导向块5的两侧,斜顶杆4的上端朝向模具1内侧倾斜;在斜顶块3的下侧对应斜顶杆4的位置开设有插接孔32,斜顶杆4的上端插接固定于插接孔32内;在模具1上对应斜顶杆4开设有导向孔11,斜顶杆4滑插于导向孔11内。在模具1上对应导向块5和斜顶块3的位置开设有避让槽12,斜顶块3的下端和导向块5插设于避让槽12内,使导向孔11的上端与模具1齐平。
参照图1,脱模组件2还包括顶板22、顶针23、弹性件24以及导向杆25,顶针23为圆柱杆体,顶针23设置有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模具1上,顶针23竖直贯穿模具1并与模具1滑动配合,顶针23的顶端于模具1齐平。顶板22为矩形板体,顶板22位于模具1下方,顶针23的下端均固定于顶板22上。导向杆25设置有四根,导向杆25分别位于顶板22的四个角处,导向杆25的上端固定于模具1上,导向杆25的下端贯穿顶板22并与顶板22滑动配合;在导向板的下端一体设置有直径大于导向杆25直径的限位环凸251,限位环凸251抵接顶板22的下侧。弹性件24设置为压簧,弹性件24对应导向杆25设置有四个,弹性件24套设在导向杆25上,弹性件24的两端分别抵接模具1和顶板22。
在产品成型结束后,通过注塑设备驱动顶板22沿着导向杆25向上移动,顶板22会带动顶针23和直杆21向上移动,顶针23和直杆21会将产品从模具1上顶出,实现产品脱模,在产品脱模后,弹性件24会推动顶板22带动顶针23和顶杆复位。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斜顶块3、斜顶杆4以及导向块5,在对产品脱模的过程中,直杆21会将斜顶块3向产品一侧顶动;由于斜顶杆4滑插于导向孔11内,并且斜顶块3与导向块5滑动配合,在斜顶块3被顶动远离模具1一侧时,斜顶块3会在斜顶杆4和导向块5的作用下向模具1内侧滑移,从而使斜顶块3可以快速脱落产品;在顶板22复位时,直杆21会带动导向块5复位,导向块5会带动斜顶块3和斜顶杆4复位。整体结构简单,可以根据产品需求设置斜顶杆4的倾斜角,使斜顶杆4保持在合适长度,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整体的结构强度和运行的流畅度。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斜顶块(3)、斜顶杆(4)以及脱模组件(2),所述脱模组件(2)包括滑插于模具中的直杆(21),模具上于所述直杆(21)的一侧朝向产品内侧的方向倾斜开设有导向孔(11),所述斜顶杆(4)滑插于所述导向孔(11)内,所述斜顶块(3)固定于所述斜顶杆(4)顶端,所述直杆(21)的端部抵接于所述斜顶块(3)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21)靠近所述斜顶块(3)的一端可拆卸T形的导向块(5),所述导向块(5)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直杆(21)长度方向,所述斜顶块(3)的下端对应所述导向块(5)开设有T形的导向槽(31),所述导向块(5)滑插于所述导向槽(3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杆(4)设置有两根,分别位于所述导向块(5)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组件(2)还包括顶板(22)和导向杆(25),所述顶板(22)位于模具远离所述斜顶块(3)的一侧,所述直杆(21)远离所述斜顶块(3)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顶板(22)上,所述导向杆(25)沿所述顶板(22)的周侧分布有多个且平行于所述直杆(21),所述导向杆(25)的一端固定于模具上,所述导向杆(25)另一端贯穿所述顶板(22)并与所述顶板(22)滑动配合,所述导向杆(25)远离模具的一端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导向杆(25)直径的限位环凸(251),所述限位环凸(251)抵接所述顶板(22)远离模具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25)上套设有弹性件(24),所述弹性件(24)的两端分别抵接模具和所述顶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杆(21)位于所述导向块(5)远离产品中部的一端,在合模状态下,所述斜顶块(3)位于所述导向块(5)靠近所述直杆(21)一端,所述导向块(5)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直杆(21)端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模具上对应所述导向块(5)的位置开设有避让槽(12),所述导向块(5)滑插于所述避让槽(12)内,所述导向块(5)远离所述直杆(21)的一端与模具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块(3)靠近所述斜顶杆(4)的一端开设有插接孔(32),所述斜顶杆(4)靠近所述斜顶块(3)的一端插接固定于所述插接孔(32)内。
CN202320440207.5U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 Active CN2193814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0207.5U CN219381475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40207.5U CN219381475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1475U true CN219381475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7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40207.5U Active CN219381475U (zh) 2023-03-08 2023-03-08 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14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15735B (zh) 一种汽车柱上装饰板注塑模具的脱模结构
CN219381475U (zh) 一种注塑模斜顶脱模机构
CN212764506U (zh) 一种二次顶出注塑模具
CN110385833B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01973111A (zh) 注塑模大脱模角度反向顶出斜顶脱模机构
CN217476489U (zh) 一种模具开模先行顶出结构
CN216267418U (zh) 一种雾化机壳的注塑模具
CN216992940U (zh) 一种汽车油壶上壳模具的斜抽芯脱模结构
CN113752493A (zh) 一种注塑模具交叉斜顶脱倒扣机构
CN113815193A (zh) 具有料头自动切除功能的注塑模具
CN110757745B (zh) 一种扰流板支架模具二次顶出抽芯结构
KR20150090608A (ko) 런너의 자동 분리기능을 갖는 사출 금형
CN220198450U (zh) 一种注塑模具复位推出机构
CN219600287U (zh) 一种镶条类产品的脱模装置
CN111186102B (zh) 一种用于生产水壶壶身的模具
CN211363342U (zh) 一种用于生产水杯弹跳外盖的模具
CN215320362U (zh) 电动三轮车叶子板模具进料水口弹块式脱模机构
CN220904018U (zh) 一种多滑块的抽芯结构
CN211640855U (zh) 外螺纹产品自动脱模的螺纹镶件模具
CN211279574U (zh) 一种具有顶出机构的滑块装置
CN212736907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1662576U (zh) 一种扰流板支架模具二次顶出抽芯结构
CN114789539B (zh) 公模斜顶块脱模机构
CN219618408U (zh) 一种医疗线注塑成型脱模机构及注塑成型模具
CN219748837U (zh) 一种用于倒扣制品的二次顶出及强脱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