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80465U - 一种塔筒翻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塔筒翻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80465U
CN219380465U CN202320672256.1U CN202320672256U CN219380465U CN 219380465 U CN219380465 U CN 219380465U CN 202320672256 U CN202320672256 U CN 202320672256U CN 219380465 U CN219380465 U CN 219380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s
base
sliding
tower
side surfa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7225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艺
刘忠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Pingche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Pingche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Pingche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Pingcheng Steel Stru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7225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80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80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80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筒翻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塔筒翻身装置,包括底座和侧板,所述底座顶部两端均滑动有衔接板,且两个衔接板对立的侧面四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用于同步移动两个衔接板的第一移动机构,所述侧板有两个,且两个侧板分别滑动于底座顶部两端,四个所述弹簧杆另外四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板远离的侧面,且两个侧板对立的侧面四端均转动有转盘,两个转盘对立的侧面四端均滑动有挤压板,每个转盘上均设有用于同步移动两个挤压板的第二移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挤压板和衔接块的设置,还可对不同直径的塔筒进行抵紧并翻身,避免了设备出现局限性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该设备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塔筒翻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塔筒翻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筒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塔筒就是风力发电的塔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主要起支撑作用,同时吸收机组震动,风电塔筒的生产工艺流程一般如下:数控切割机下料,厚板需要开坡口,卷板机卷板成型后,点焊,定位,确认后进行内外纵缝的焊接,圆度检查后,如有问题进行二次较圆,单节筒体焊接完成后,采用液压组对滚轮架进行组对点焊后,焊接内外环缝,直线度等公差检查后,焊接法兰后,进行焊缝无损探伤和平面度检查,喷砂,喷漆处理后,完成内件安装和成品检验后,运输至安装现场,塔筒在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翻身方便对其他的面进行加工。
目前的塔筒翻身装置,虽然可对塔筒进行翻身,但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不同直径的塔筒进行翻身时,需要更换不同的设备,降低了翻身设备使用的范围,因此,亟需重新设计一种塔筒翻身装置,来解决不能对不同直径的塔筒翻身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不同直径的塔筒翻身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塔筒翻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塔筒翻身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两端均滑动有衔接板,且两个衔接板对立的侧面四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所述底座内部设有用于同步移动两个衔接板的第一移动机构;
侧板,所述侧板有两个,且两个侧板分别滑动于底座顶部两端,四个所述弹簧杆另外四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板远离的侧面,且两个侧板对立的侧面四端均转动有转盘,两个转盘对立的侧面四端均滑动有挤压板,每个转盘上均设有用于同步移动两个挤压板的第二移动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两个所述侧板远离的侧面均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安装于转盘一侧中心处,所述底座顶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且两个支撑板均位于两个侧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每个转盘侧面两端均水平开设有第二滑槽,每个所述第二滑槽内部均滑动有第二滑块,且两个第二滑块端部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挤压板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滑板和活动块,所述滑板有两个并分别滑动于底座内部两端,且两个衔接板远离的侧面四端均固定安装有U型杆,四个所述U型杆下横边端部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滑板远离的侧面四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块滑动于底座内部并位于两个滑板之间,且活动块一对称侧面均转动安装有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另外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滑板对立的侧面,且底座内部一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部均滑动有第一滑块,且两个第一滑块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滑板端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且丝杆表面通过螺纹连接于活动块内部,所述底座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安装于丝杆一端中心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衔接块,所述衔接块位于两个挤压板之间,且衔接块一侧两端均转动安装有铰接杆,两个所述铰接杆另外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挤压板对立的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转盘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丝杠,且丝杠表面通过螺纹连接于衔接块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该塔筒翻身装置,通过挤压板和转盘的设置,可对放置于支撑板上的塔筒进行翻身,方便对塔筒的其他面进行加工,进而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2.该塔筒翻身装置,通过挤压板和衔接块的设置,还可对不同直径的塔筒进行抵紧并翻身,避免了设备出现局限性的情况发生,进而提高了该设备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塔筒翻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塔筒翻身装置的底座底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塔筒翻身装置的侧板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塔筒翻身装置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侧板;3、衔接板;4、弹簧杆;5、支撑板;6、挤压板;7、第一电机;8、U型杆;9、第二电机;10、滑板;11、活动块;12、活动杆;13、丝杆;14、第一滑槽;15、第一滑块;16、衔接块;17、衔接杆;18、丝杠;19、驱动电机;20、第二滑槽;21、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4,一种塔筒翻身装置,包括:底座1和侧板2,底座1顶部两端均滑动有衔接板3,且两个衔接板3对立的侧面四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4,底座1内部设有用于同步移动两个衔接板3的第一移动机构,侧板2有两个,且两个侧板2分别滑动于底座1顶部两端,四个弹簧杆4另外四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板2远离的侧面,且两个侧板2对立的侧面四端均转动有转盘,两个转盘对立的侧面四端均滑动有挤压板6,每个转盘上均设有用于同步移动两个挤压板6的第二移动机构,两个侧板2远离的侧面均安装有第一电机7,且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安装于转盘一侧中心处,底座1顶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且两个支撑板5均位于两个侧板2之间,每个转盘侧面两端均水平开设有第二滑槽20,每个第二滑槽20内部均滑动有第二滑块21,且两个第二滑块21端部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挤压板6侧面,通过该设备的设置,可对塔筒进行转动,进一步的方便对塔筒的面进行全面的加工,通过弹簧杆4的设置,可当其中一个侧板2和套筒端部接触后,仍然不影响另一个侧板2移动把挤压板6送入塔筒内部,并且还可对侧板2刚和塔筒接触时进行缓冲。
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机构包括:滑板10和活动块11,滑板10有两个并分别滑动于底座1内部两端,且两个衔接板3远离的侧面四端均固定安装有U型杆8,四个U型杆8下横边端部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滑板10远离的侧面四端,活动块11滑动于底座1内部并位于两个滑板10之间,且活动块11一对称侧面均转动安装有活动杆12,两个活动杆12另外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滑板10对立的侧面,且底座1内部一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4,两个第一滑槽14内部均滑动有第一滑块15,且两个第一滑块15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滑板10端部,底座1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13,且丝杆13表面通过螺纹连接于活动块11内部,底座1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9,且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安装于丝杆13一端中心处,通过第一移动机构的设置,用于使侧板2移动,方便把挤压板6送入塔筒内部,方便后续对塔筒进行抵紧翻身。
参照图4和图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移动机构包括:衔接块16,衔接块16位于两个挤压板6之间,且衔接块16一侧两端均转动安装有铰接杆17,两个铰接杆17另外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挤压板6对立的侧面,转盘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安装有丝杠18,且丝杠18表面通过螺纹连接于衔接块16内部,通过第二移动机构的设置,可对两个挤压板6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方便能够对不同直径的塔筒进行抵紧翻身。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首先把塔筒置于两个支撑板5上,通过第二电机9带动丝杆13转动,丝杆13转动会带动活动11块移动,活动块11移动会带动两个活动杆12移动,两个活动杆12移动会带动两个滑板10移动,两个滑板10移动会带动四个U型杆8移动,四个U型杆8移动会带动两个衔接板3移动,两个衔接板3移动会带动四个弹簧杆4移动,四个弹簧杆4移动会带动两个侧板2移动,两个侧板2移动会带动两个转盘移动,两个转盘移动会带动四个挤压板6分别进入塔筒内部两端,再通过驱动电机19可带动丝杠18转动,丝杠18转动会带动衔接块16移动,衔接块16移动会带动两个铰接杆17移动,两个铰接杆17移动会带动两个挤压板6移动,从而可根据不同直径的塔筒进行调节,最后通过第一电机7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会带动挤压板6转动,进一步的可带动塔筒转动进行翻身。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塔筒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两端均滑动有衔接板(3),且两个衔接板(3)对立的侧面四端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杆(4),所述底座(1)内部设有用于同步移动两个衔接板(3)的第一移动机构;
侧板(2),所述侧板(2)有两个,且两个侧板(2)分别滑动于底座(1)顶部两端,四个所述弹簧杆(4)另外四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侧板(2)远离的侧面,且两个侧板(2)对立的侧面四端均转动有转盘,两个转盘对立的侧面四端均滑动有挤压板(6),每个转盘上均设有用于同步移动两个挤压板(6)的第二移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筒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板(2)远离的侧面均安装有第一电机(7),且第一电机(7)的输出轴安装于转盘一侧中心处,所述底座(1)顶部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且两个支撑板(5)均位于两个侧板(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筒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转盘侧面两端均水平开设有第二滑槽(20),每个所述第二滑槽(20)内部均滑动有第二滑块(21),且两个第二滑块(21)端部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挤压板(6)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筒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机构包括:滑板(10)和活动块(11),所述滑板(10)有两个并分别滑动于底座(1)内部两端,且两个衔接板(3)远离的侧面四端均固定安装有U型杆(8),四个所述U型杆(8)下横边端部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滑板(10)远离的侧面四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塔筒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块(11)滑动于底座(1)内部并位于两个滑板(10)之间,且活动块(11)一对称侧面均转动安装有活动杆(12),两个所述活动杆(12)另外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滑板(10)对立的侧面,且底座(1)内部一侧两端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4),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4)内部均滑动有第一滑块(15),且两个第一滑块(15)分别固定安装于两个滑板(10)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塔筒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部转动安装有丝杆(13),且丝杆(13)表面通过螺纹连接于活动块(11)内部,所述底座(1)一侧安装有第二电机(9),且第二电机(9)的输出轴安装于丝杆(13)一端中心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筒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机构包括:衔接块(16),所述衔接块(16)位于两个挤压板(6)之间,且衔接块(16)一侧两端均转动安装有铰接杆(17),两个所述铰接杆(17)另外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于两个挤压板(6)对立的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塔筒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转盘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19),所述驱动电机(19)的输出轴安装有丝杠(18),且丝杠(18)表面通过螺纹连接于衔接块(16)内部。
CN202320672256.1U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塔筒翻身装置 Active CN219380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2256.1U CN219380465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塔筒翻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72256.1U CN219380465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塔筒翻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80465U true CN219380465U (zh) 2023-07-21

Family

ID=871937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72256.1U Active CN219380465U (zh) 2023-03-30 2023-03-30 一种塔筒翻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804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0851A (zh) * 2024-02-04 2024-03-12 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杆塔生产加工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80851A (zh) * 2024-02-04 2024-03-12 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杆塔生产加工设备
CN117680851B (zh) * 2024-02-04 2024-04-23 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杆塔生产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80465U (zh) 一种塔筒翻身装置
CN216680807U (zh) 一种房车生产用自动焊接装置
CN210232081U (zh) 一种路灯灯杆底座的智能焊接设备
CN113732320B (zh) 一种厚壁金属直缝焊管管端倒角自动加工装置及方法
CN213224869U (zh) 一种通讯铁塔塔身钢管法兰机器人焊接系统
CN111185532B (zh) 便于使用的智能碳滑板铝托用折边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9094155U (zh) 一种风塔筒体内壁焊接装置
CN101890642B (zh) 油罐车阻浪板制造装置
CN218312397U (zh) 一种钢管外焊缝全自动修磨机
CN116944866A (zh) 一种钢瓶自动焊接系统
CN116689874A (zh) 一种用于切割风电塔筒钢板的新型数控料台
CN219212067U (zh) 一种可调式塔筒焊接平台
CN216747573U (zh) 一种无缝钢管超声波涡流自动探伤用旋转辊道
CN110744214A (zh) 一种管道肋板焊接装置及方法
CN215846680U (zh) 法兰自动组对装置
CN113223783B (zh) 平滑铝护套高压电缆生产用缩径装置
CN217168249U (zh) 一种地铁配电控制设备夹块加工使用的定位工装
CN219504620U (zh) 一种塔筒支撑装置
CN221018112U (zh) 一种大直径风塔薄板塔节圆度工装
CN220592071U (zh) 一种水轮机变径尾水弯管及制备设备
CN219340196U (zh) 一种风电塔筒运输装置
CN116944753B (zh) 一种除尘布袋钢骨架的焊接装置
CN219684169U (zh) 一种焊管毛刺去除装置
CN220161113U (zh) 一种排水管后期扩口装置
CN201711759U (zh) 油罐车阻浪板制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