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60970U - 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 - Google Patents

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60970U
CN219360970U CN202320335333.4U CN202320335333U CN219360970U CN 219360970 U CN219360970 U CN 219360970U CN 202320335333 U CN202320335333 U CN 202320335333U CN 219360970 U CN219360970 U CN 2193609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ing plate
pad
side backing
plate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353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文
程允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Yaomei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Yaome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Yaomei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Yaomei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353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609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60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609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是一种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其包括可相互拆分或卡扣组合的底部垫板、前侧垫板、左侧垫板、右侧垫板以及尾门垫板;所述底部垫板的四周边缘部位均向上开设有嵌卡槽,所述前侧垫板、左侧垫板以及右侧垫板的下侧边缘均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与所述嵌卡槽相匹配的插卡边条,所述前侧垫板、左侧垫板、右侧垫板上的插卡边条以及尾门垫板的下侧边缘均可拆卸的插卡在所述嵌卡槽中。可以依次铺设所述底部垫板、前侧垫板、左侧垫板、右侧垫板以及尾门垫板,装配简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更换其中任意一块,从而节省使用成本。

Description

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
背景技术
皮卡是PICK UP的音泽,义名轿卡,顾名思义,亦轿亦卡,是一种驾驶室后方设有无车顶货箱,货箱侧板与驾驶室连为一体的轻型载货汽车,它是前面像轿车,后面带货箱的客货两用汽车。皮卡车的后车箱是设置在载物汽车后部用于承载物品的装置,后车箱通常包括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前板,其中,前板具有连接固定左侧板和右侧板的作用;一般人在使用皮卡车装载货物时,经常直接将货物放置在后车箱中,由于受到车辆震动的影响,货物会持续地对车车厢的前、左、右侧板带来冲击力,以及摩擦底板,有些污渍或货物中含杂的液体也会直接洒落在后车箱中,长期使用后,容易导致后车箱出现变形、损坏以及锈蚀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人们研究出各种车箱用的垫板,利用这些垫板保护后车箱的使用环境,避免后车箱的侧壁被货物被冲击、磨损以及被液体污染或腐蚀。但是现有的一些车箱垫,往往都是一个整体的贴合于后车箱内腔的壳状产品,使用时将其匹配的置于后车箱中即可,这种一体成型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后车箱的内壁形状复杂,因此难以设计的面面具到的贴合,即使设计呈完全贴合状也会因为车箱中各个侧壁的各种钣金造型的原因难以装配,给使用带来不便,再有就是,垫板的使用仅仅只是放置车箱内侧壁被外力损伤,进而当垫板的局部被损坏后,这一部位就丧失了保护,而垫板作为一个整体,更换就需要整体更换,无形中增加了使用成本。
因此,有必要研制出一种用于保护后车箱产品,便于各个侧面之间的贴合装配的同时,还能够降低因为维修更换带来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皮卡车后车箱垫板安装复杂,难以做到完全与后车箱的各个内侧壁之间贴合,一旦损坏就整个受损,更换成本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其包括可相互拆分或卡扣组合的底部垫板、前侧垫板、左侧垫板、右侧垫板以及尾门垫板;所述底部垫板的四周边缘部位均向上开设有嵌卡槽,所述前侧垫板、左侧垫板以及右侧垫板的下侧边缘均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与所述嵌卡槽相匹配的插卡边条,所述前侧垫板、左侧垫板、右侧垫板上的插卡边条以及尾门垫板的下侧边缘均可拆卸的插卡在所述嵌卡槽中。
优选于:所述底部垫板与皮卡车的后车箱底部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底部垫板的两侧边对应后车箱中用于罩设在轮胎上方的凸拱的位置向内侧让位形成弯曲的内凹边,所述内凹边上开设有所述嵌卡槽,所述左侧垫板与右侧垫板为相互对称的结构,所述左侧垫板与右侧垫板上对应后车箱中用于罩设在轮胎上方的凸拱的位置分别形成贴合所述凸拱的曲面凸包,所述曲面凸包的下侧边设置有所述插卡边条,所述曲面凸包下侧边上的插卡边条可拆卸的插卡在所述内凹边上的嵌卡槽中。
优选于:所述前侧垫板、左侧垫板、右侧垫板上的两侧以及下侧靠近边缘的部位均设置有与边缘平行的用于提高边缘强度的拱筋,且所述插卡边条位于所述拱筋的外侧,所述拱筋的凸拱方向对应于所述后车箱的内侧。
优选于:所述前侧垫板与后侧垫板的两侧边对应位于所述左侧垫板与右侧垫板之间,所述前侧垫板与后侧垫板的两侧边缘均挡卡在所述左侧垫板与右侧垫板两侧边缘的拱筋上。
优选于:所述底部垫板、前侧垫板、左侧垫板、右侧垫板以及尾门垫板均为吸塑成型。
优选于:所述底部垫板上吸塑成型的设置有若干道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加强筋, 所述前侧垫板、左侧垫板及右侧垫板上均吸塑成型的设置有若干道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加强筋,所述尾门垫板上均匀分布的吸塑成型有若干矩形块状的平面加强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垫板能够拆分成五块,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更换其中任意一块,从而节省使用成本;
2、本实用新型可以先铺设所述底部垫板,再插装前侧垫板、左侧垫板、右侧垫板以及尾门垫板,装配简单,使用方便,无需像传统整体型的垫板那样需要多人抬放,而且可以每块垫板分别与对应的车箱侧板相贴合,因此结构可以做的更加贴合与车厢内侧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垫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前侧垫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垫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右侧垫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尾门垫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1-7以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作更为详细说明。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其包括可相互拆分或卡扣组合的底部垫板1、前侧垫板2、左侧垫板3、右侧垫板4以及尾门垫板5;所述底部垫板1的四周边缘部位均向上开设有嵌卡槽11,所述前侧垫板2的下侧边缘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与所述嵌卡槽11相匹配的插卡边条21,左侧垫板3的下侧边缘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与所述嵌卡槽11相匹配的插卡边条31,右侧垫板4的下侧边缘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与所述嵌卡槽11相匹配的插卡边条41,所述前侧垫板2、左侧垫板3、右侧垫板4上的插卡边条(21、31、41)以及尾门垫板5的下侧边缘均可拆卸的插卡在所述嵌卡槽11中。从而能够实现在将所述底部垫板1铺设在皮卡车的后车箱中后,再可以将所述前侧垫板2、左侧垫板3、右侧垫板4以及尾门垫板5装设在所述底部垫板1上形成一个与后车箱内侧壁贴合的整体垫板结构。
如图1、3所示,所述底部垫板1与皮卡车的后车箱底部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底部垫板1的两侧边对应后车箱中用于罩设在轮胎上方的凸拱的位置向内侧让位形成弯曲的内凹边12,所述内凹边12上开设有所述嵌卡槽11;如图1、5、6所示,所述左侧垫板3与右侧垫板4为相互对称的结构,所述左侧垫板3上对应后车箱中用于罩设在轮胎上方的凸拱的位置形成贴合所述凸拱的曲面凸包32,所述右侧垫板4上对应后车箱中用于罩设在轮胎上方的凸拱的位置形成贴合所述凸拱的曲面凸包42,所述曲面凸包(32、42)的下侧边设置有所述插卡边条(31、41),所述曲面凸包(32、42)下侧边上的插卡边条(31、41)可拆卸的插卡在所述内凹边12上的嵌卡槽11中。
如图1、2、4、5、6、7所示,所述前侧垫板2上的两侧以及下侧靠近边缘的部位均设置有与边缘平行的用于提高边缘强度的拱筋22,左侧垫板3上的两侧以及下侧靠近边缘的部位均设置有与边缘平行的用于提高边缘强度的拱筋33,所述右侧垫板4上的两侧以及下侧靠近边缘的部位均设置有与边缘平行的用于提高边缘强度的拱筋43,且所述插卡边条(21、31、41)位于所述拱筋(22、33、43)的外侧,所述拱筋(22、33、43)的凸拱方向对应于所述后车箱的内侧,便于整体平面贴合后车箱的内侧壁,且所述拱筋(22、33、43)还可以防撞。
如图1、2所示,所述前侧垫板2与后侧垫板5的两侧边对应位于所述左侧垫板3与右侧垫板4之间,所述前侧垫板2与后侧垫板5的两侧边缘均挡卡在所述左侧垫板3与右侧垫板4两侧边缘的拱筋(33、43)上,进而能够避免所述前侧垫板2、左侧垫板3、右侧垫板4以及尾门垫板5向内侧翻倒。
所述底部垫板1、前侧垫板2、左侧垫板3、右侧垫板4以及尾门垫板5均为吸塑成型。
如图1-7所示,所述底部垫板1上吸塑成型的设置有若干道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加强筋13,所述纵向加强筋13在对平面进行加强支撑的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避免由后车箱尾门装上的货物在向前推行过程中被加强筋阻碍或者向倾斜方向引导, 所述前侧垫板2上吸塑成型的设置有若干道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加强筋23,所述左侧垫板3上吸塑成型的设置有若干道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加强筋34,所述右侧垫板4上吸塑成型的设置有若干道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加强筋44,竖直延伸的所述竖直加强筋(23、34、44)能够有效的避免竖直设置的前侧垫板2、左侧垫板3、右侧垫板4向下萎顿、塌陷,所述尾门垫板5上均匀分布的吸塑成型有若干矩形块状的平面加强块51,所述平面加强块51能够更好的抵抗挤压。
综合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完成上述实用新型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而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也可以根据这些原理进行变换,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切在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相互拆分或卡扣组合的底部垫板、前侧垫板、左侧垫板、右侧垫板以及尾门垫板;所述底部垫板的四周边缘部位均向上开设有嵌卡槽,所述前侧垫板、左侧垫板以及右侧垫板的下侧边缘均一体成型的设置有与所述嵌卡槽相匹配的插卡边条,所述前侧垫板、左侧垫板、右侧垫板上的插卡边条以及尾门垫板的下侧边缘均可拆卸的插卡在所述嵌卡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垫板与皮卡车的后车箱底部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底部垫板的两侧边对应后车箱中用于罩设在轮胎上方的凸拱的位置向内侧让位形成弯曲的内凹边,所述内凹边上开设有所述嵌卡槽,所述左侧垫板与右侧垫板为相互对称的结构,所述左侧垫板与右侧垫板上对应后车箱中用于罩设在轮胎上方的凸拱的位置分别形成贴合所述凸拱的曲面凸包,所述曲面凸包的下侧边设置有所述插卡边条,所述曲面凸包下侧边上的插卡边条可拆卸的插卡在所述内凹边上的嵌卡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垫板、左侧垫板、右侧垫板上的两侧以及下侧靠近边缘的部位均设置有与边缘平行的用于提高边缘强度的拱筋,且所述插卡边条位于所述拱筋的外侧,所述拱筋的凸拱方向对应于所述后车箱的内侧。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垫板与后侧垫板的两侧边对应位于所述左侧垫板与右侧垫板之间,所述前侧垫板与后侧垫板的两侧边缘均挡卡在所述左侧垫板与右侧垫板两侧边缘的拱筋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垫板、前侧垫板、左侧垫板、右侧垫板以及尾门垫板均为吸塑成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垫板上吸塑成型的设置有若干道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纵向加强筋, 所述前侧垫板、左侧垫板及右侧垫板上均吸塑成型的设置有若干道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加强筋,所述尾门垫板上均匀分布的吸塑成型有若干矩形块状的平面加强块。
CN202320335333.4U 2023-02-28 2023-02-28 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 Active CN2193609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5333.4U CN219360970U (zh) 2023-02-28 2023-02-28 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35333.4U CN219360970U (zh) 2023-02-28 2023-02-28 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60970U true CN219360970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52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35333.4U Active CN219360970U (zh) 2023-02-28 2023-02-28 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609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21852B2 (en) Pressurized air insert for side impacts
CA1221395A (en) Truck cargo bed liner
US5492259A (en) Cargo support frame structure for vehicles
US5221119A (en) Snap-on thermoformed truck bed liner
US5887931A (en) Bed liner with graphics display
EP1433665A3 (en) Bumper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US5076636A (en) Rear bed vehicle spoiler
CN219360970U (zh) 皮卡车后车箱用的垫板
WO2007106499A2 (en) Plastic cargo bed
US5090763A (en) Truck bed liner
US6739634B1 (en) Gel-air impact bumper and retractable impact spoiler with attached impact hood shield
US4776048A (en) Head cushion element
JP2006069279A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212477898U (zh) 装载机的侧置驾驶室
CN210592190U (zh) 一种备胎安置装置及汽车
US6042167A (en) Cargo bed extension
US4527812A (en) Crossbeam support pad for towable vehicle
CN216424292U (zh) 车门内饰板
CN216070133U (zh) 一种压铸件转运车
CN214084057U (zh) 一种汽车行李箱储物盒防异响结构
JP3519280B2 (ja) 自動車のスペアタイヤ収納装置
JPS633544Y2 (zh)
CN210437092U (zh) 一种扶手箱盖板、中央扶手及汽车
CN213322949U (zh) 一种隐藏在尾门地毯压条里的工具箱
CN211765384U (zh) 乘用车汽车前保险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