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59910U - 一种原料混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料混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59910U
CN219359910U CN202320250180.3U CN202320250180U CN219359910U CN 219359910 U CN219359910 U CN 219359910U CN 202320250180 U CN202320250180 U CN 202320250180U CN 219359910 U CN219359910 U CN 219359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inner cylinder
wall
raw material
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5018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青兰
蒙丽莲
何桂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nan County Mingxiang Cloth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nan County Mingxiang Cloth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nan County Mingxiang Cloth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nan County Mingxiang Cloth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5018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59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59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59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原料混合装置,针对现有的仅靠简单的设置搅拌叶片的方式来对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效果差,混合不均匀,原材料混合时容易沉底,底部死角的原材料无法混合,导致混合质量下降,影响复合程度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外壳,内筒,所述内筒转动连接在外壳的内部,所述内筒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刮除沉积在内筒内壁底部的原材料的刮除组件,通过刮除组件的设置,可将沉在内筒内壁底部四周的原材料进行刮动,死角里的原材料不断的被刮出进行混合,提高原材料复合程度,通过升降组件和转动组件的设置,可上下移动并且反复转动的对原材料进行上下的转动搅拌,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原料混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原料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高分子材料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先将各种原料进行混合,以便后续高分子间的混合程度高,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性能,而高分子材料原料混合搅拌装置就是对高分子材料原理进行混合搅拌的装置。
经检索,公告号为CN21340852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分子材料原料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主体,所述搅拌罐主体的外表面设置有把手,所述搅拌罐主体的下端设置有下罐体,所述下罐体的下端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端设置有底座,所述搅拌罐主体的侧边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搅拌罐主体和下罐体的表面均设置有小孔,所述搅拌罐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棒,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套环,所述搅拌罐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螺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分子材料原料混合搅拌装置,下罐体与搅拌罐主体之间的拆解过程较为便利,有利于进行检修或损坏部件的更换,对原料中的大颗粒物质有较好的碾碎作用,加快混合速率,提高混合效率。
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着以下缺陷:
1、仅靠简单的设置搅拌叶片的方式来对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效果差,混合不均匀。
2、原材料混合时容易沉底,底部死角的原材料无法混合,导致混合质量下降,影响复合程度。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文件提出了一种原料混合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料混合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仅靠简单的设置搅拌叶片的方式来对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效果差,混合不均匀,原材料混合时容易沉底,底部死角的原材料无法混合,导致混合质量下降,影响复合程度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外壳,
内筒,所述内筒转动连接在外壳的内部,所述内筒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刮除沉积在内筒内壁底部的原材料的刮除组件;
所述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转动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部滑动贯穿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搅拌原材料的搅拌组件;
所述内筒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中心轴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内筒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中心轴转动的转动组件,通过刮除组件的设置,可将沉在内筒内壁底部四周的原材料进行刮动,死角里的原材料不断的被刮出进行混合,提高原材料复合程度,通过升降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配合使用设置,可以驱动中心轴进行升降且转动,进而使搅拌叶可上下移动并且反复转动的对原材料进行上下的转动搅拌,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通过偏心盘的偏心转动设置,使得搅拌叶搅拌的幅度和空间更大,搅拌叶与各个空间的原材料不断的接触搅拌,能够提高搅拌的质量和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刮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筒顶部内壁的多个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弯曲部与内筒的内壁配合使用,通过刮除组件的设置,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内筒转动,内筒带动原材料转动,此时刮板靠近内筒内壁较为锋利的一端可对沉在内筒内壁底部四周的原材料进行刮动,死角里的原材料不断的被刮出进行混合,提高原材料复合程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原材料混合时容易沉底,底部死角的原材料无法混合,导致混合质量下降,影响复合程度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心轴底部的偏心盘,所述偏心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可将高分子的原材料进行高效搅拌混合,提高搅拌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筒顶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壁螺纹套设有螺母杆,所述中心轴的顶部与螺母杆的底部转动连接,通过升降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配合使用设置,可以驱动中心轴进行升降且转动,进而使搅拌叶可上下移动并且反复转动的对原材料进行上下的转动搅拌,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筒顶部的齿条以及转动连接在搅拌叶一端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正齿轮,所述正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伞齿轮,所述中心轴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通过升降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配合使用设置,可以驱动中心轴进行升降且转动,进而使搅拌叶可上下移动并且反复转动的对原材料进行上下的转动搅拌,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外壳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内筒的底部固定连接,配合刮除组件,将沉底的原材料进行转动刮出混合,提高混合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搅拌叶为T型设计,所述搅拌叶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波浪形的通孔,T型搅拌叶可多维度对原材料进行搅拌,提高搅拌效率,通过波浪形的通孔设置,搅拌时,原材料穿多波浪形通孔进行穿插混合,提高混合的复合度,且能够减少搅拌的阻力。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刮板为扁平的牛角型设计,且刮板的弯曲部的弧度与内筒内壁的弧度一致,可将沉在内筒内壁底部死角的原材料进行刮出搅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内筒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内筒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用于原材料的注入和卸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刮除组件的设置,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内筒转动,内筒带动原材料转动,此时刮板靠近内筒内壁较为锋利的一端可对沉在内筒内壁底部四周的原材料进行刮动,死角里的原材料不断的被刮出进行混合,提高原材料复合程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原材料混合时容易沉底,底部死角的原材料无法混合,导致混合质量下降,影响复合程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升降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配合使用设置,可以驱动中心轴进行升降且转动,进而使搅拌叶可上下移动并且反复转动的对原材料进行上下的转动搅拌,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偏心盘的偏心转动设置,使得搅拌叶搅拌的幅度和空间更大,搅拌叶与各个空间的原材料不断的接触搅拌,能够提高搅拌的质量和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靠简单的设置搅拌叶片的方式来对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效果差,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刮除组件的设置,可将沉在内筒内壁底部四周的原材料进行刮动,死角里的原材料不断的被刮出进行混合,提高原材料复合程度,通过升降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配合使用设置,可以驱动中心轴进行升降且转动,进而使搅拌叶可上下移动并且反复转动的对原材料进行上下的转动搅拌,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通过偏心盘的偏心转动设置,使得搅拌叶搅拌的幅度和空间更大,搅拌叶与各个空间的原材料不断的接触搅拌,能够提高搅拌的质量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原料混合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原料混合装置的内筒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原料混合装置的螺母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原料混合装置的搅拌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壳;2、内筒;3、偏心盘;4、搅拌叶;5、中心轴;6、第一伞齿轮;7、固定环;8、齿条;9、正齿轮;10、转轴;11、第二伞齿轮;12、第一电机;13、丝杆;14、螺母杆;15、第二电机;16、固定杆;17、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卸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此外“连通”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其中,“固定”是指彼此连接且连接后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位用语,例如,“内”、“外”、“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位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参考“一个实施例”或“一些实施例”等意味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由此,在本说明书中的不同之处出现的语句“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等不是必然都参考相同的实施例,而是意味着“一个或多个但不是所有的实施例”,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及它们的变形都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除非是以其他方式另外特别强调。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4,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外壳1,
内筒2,内筒2转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内筒2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刮除沉积在内筒2内壁底部的原材料的刮除组件;
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转动连接有固定环7,固定环7的内部滑动贯穿有中心轴5,中心轴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搅拌原材料的搅拌组件;
内筒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中心轴5升降的升降组件,内筒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中心轴5转动的转动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刮除组件的设置,可将沉在内筒2内壁底部四周的原材料进行刮动,死角里的原材料不断的被刮出进行混合,提高原材料复合程度,通过升降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配合使用设置,可以驱动中心轴5进行升降且转动,进而使搅拌叶4可上下移动并且反复转动的对原材料进行上下的转动搅拌,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通过偏心盘3的偏心转动设置,使得搅拌叶4搅拌的幅度和空间更大,搅拌叶4与各个空间的原材料不断的接触搅拌,能够提高搅拌的质量和效率。
参照图2,刮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筒2顶部内壁的多个固定杆16,固定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板17,刮板17的弯曲部与内筒2的内壁配合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刮除组件的设置,启动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带动内筒2转动,内筒2带动原材料转动,此时刮板17靠近内筒2内壁较为锋利的一端可对沉在内筒2内壁底部四周的原材料进行刮动,死角里的原材料不断的被刮出进行混合,提高原材料复合程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原材料混合时容易沉底,底部死角的原材料无法混合,导致混合质量下降,影响复合程度的问题。
参照图4,搅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心轴5底部的偏心盘3,偏心盘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4。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将高分子的原材料进行高效搅拌混合,提高搅拌效率。
参照图2和图3,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筒2顶部的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13,丝杆13的外壁螺纹套设有螺母杆14,中心轴5的顶部与螺母杆14的底部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升降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配合使用设置,可以驱动中心轴5进行升降且转动,进而使搅拌叶4可上下移动并且反复转动的对原材料进行上下的转动搅拌,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
参照图2-图3,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筒2顶部的齿条8以及转动连接在搅拌叶4一端的转轴10,转轴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正齿轮9,正齿轮9与齿条8啮合,转轴10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伞齿轮11,中心轴5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6,第一伞齿轮6与第二伞齿轮11啮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升降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配合使用设置,可以驱动中心轴5进行升降且转动,进而使搅拌叶4可上下移动并且反复转动的对原材料进行上下的转动搅拌,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4,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包括外壳1,
内筒2,内筒2转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内筒2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刮除沉积在内筒2内壁底部的原材料的刮除组件;
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转动连接有固定环7,固定环7的内部滑动贯穿有中心轴5,中心轴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搅拌原材料的搅拌组件;
内筒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中心轴5升降的升降组件,内筒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中心轴5转动的转动组件。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刮除组件的设置,可将沉在内筒2内壁底部四周的原材料进行刮动,死角里的原材料不断的被刮出进行混合,提高原材料复合程度,通过升降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配合使用设置,可以驱动中心轴5进行升降且转动,进而使搅拌叶4可上下移动并且反复转动的对原材料进行上下的转动搅拌,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通过偏心盘3的偏心转动设置,使得搅拌叶4搅拌的幅度和空间更大,搅拌叶4与各个空间的原材料不断的接触搅拌,能够提高搅拌的质量和效率。
参照图2,刮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筒2顶部内壁的多个固定杆16,固定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板17,刮板17的弯曲部与内筒2的内壁配合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刮除组件的设置,启动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带动内筒2转动,内筒2带动原材料转动,此时刮板17靠近内筒2内壁较为锋利的一端可对沉在内筒2内壁底部四周的原材料进行刮动,死角里的原材料不断的被刮出进行混合,提高原材料复合程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原材料混合时容易沉底,底部死角的原材料无法混合,导致混合质量下降,影响复合程度的问题。
参照图4,搅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心轴5底部的偏心盘3,偏心盘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4。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将高分子的原材料进行高效搅拌混合,提高搅拌效率。
参照图2和图3,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筒2顶部的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13,丝杆13的外壁螺纹套设有螺母杆14,中心轴5的顶部与螺母杆14的底部转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升降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配合使用设置,可以驱动中心轴5进行升降且转动,进而使搅拌叶4可上下移动并且反复转动的对原材料进行上下的转动搅拌,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
参照图2-图3,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筒2顶部的齿条8以及转动连接在搅拌叶4一端的转轴10,转轴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正齿轮9,正齿轮9与齿条8啮合,转轴10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伞齿轮11,中心轴5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6,第一伞齿轮6与第二伞齿轮11啮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升降组件和转动组件的配合使用设置,可以驱动中心轴5进行升降且转动,进而使搅拌叶4可上下移动并且反复转动的对原材料进行上下的转动搅拌,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
参照图2,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与内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配合刮除组件,将沉底的原材料进行转动刮出混合,提高混合度。
搅拌叶4为T型设计,搅拌叶4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波浪形的通孔,T型搅拌叶可多维度对原材料进行搅拌,提高搅拌效率,通过波浪形的通孔设置,搅拌时,原材料穿多波浪形通孔进行穿插混合,提高混合的复合度,且能够减少搅拌的阻力。
刮板17为扁平的牛角型设计,且刮板17的弯曲部的弧度与内筒2内壁的弧度一致,可将沉在内筒2内壁底部死角的原材料进行刮出搅拌。
内筒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内筒2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用于原材料的注入和卸出。
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第一电机12器件和第二电机15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接线方法是司空见惯的,其均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为:
使用时,首先,将原材料通过进料口倒入内筒2内;
启动第一电机12,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带动丝杆13转动,丝杆13带动螺母杆14上下移动,螺母杆14带动中心轴5和第一伞齿轮6进行升降,进而带动偏心盘3和搅拌叶4进行升降,于此同时,螺母杆14带动正齿轮9与齿条8啮合转动,正齿轮9带动第二伞齿轮11转动,第二伞齿轮11与第一伞齿轮6啮合转动,使得第一伞齿轮6带动中心轴5以及偏心盘3和中心轴5转动,如此,搅拌叶4可上下移动并且反复转动的对原材料进行上下的转动搅拌,使得搅拌更加的均匀,由于偏心盘3为偏心设置,使得搅拌叶4搅拌的幅度和空间更大,搅拌叶4与各个空间的原材料不断的接触搅拌,能够提高搅拌的质量和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靠简单的设置搅拌叶4片的方式来对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效果差,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与此同时,启动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带动内筒2转动,内筒2带动原材料转动,此时刮板17靠近内筒2内壁较为锋利的一端可对沉在内筒2内壁底部四周的原材料进行刮动,将死角里的原材料不断刮出进行混合,提高原材料复合程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原材料混合时容易沉底,底部死角的原材料无法混合,导致混合质量下降,影响复合程度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
内筒(2),所述内筒(2)转动连接在外壳(1)的内部,所述内筒(2)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两组用于刮除沉积在内筒(2)内壁底部的原材料的刮除组件;
所述(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转动连接有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的内部滑动贯穿有中心轴(5),所述中心轴(5)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搅拌原材料的搅拌组件;
所述内筒(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中心轴(5)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内筒(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驱动中心轴(5)转动的转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筒(2)顶部内壁的多个固定杆(16),所述固定杆(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刮板(17),所述刮板(17)的弯曲部与内筒(2)的内壁配合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中心轴(5)底部的偏心盘(3),所述偏心盘(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叶(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筒(2)顶部的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的外壁螺纹套设有螺母杆(14),所述中心轴(5)的顶部与螺母杆(14)的底部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内筒(2)顶部的齿条(8)以及转动连接在搅拌叶(4)一端的转轴(10),所述转轴(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正齿轮(9),所述正齿轮(9)与齿条(8)啮合,所述转轴(10)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二伞齿轮(11),所述中心轴(5)的外壁固定套设有第一伞齿轮(6),所述第一伞齿轮(6)与第二伞齿轮(11)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输出轴与内筒(2)的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4)为T型设计,所述搅拌叶(4)的内部开设有多个波浪形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7)为扁平的牛角型设计,且刮板(17)的弯曲部的弧度与内筒(2)内壁的弧度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内筒(2)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
CN202320250180.3U 2023-02-18 2023-02-18 一种原料混合装置 Active CN219359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0180.3U CN219359910U (zh) 2023-02-18 2023-02-18 一种原料混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50180.3U CN219359910U (zh) 2023-02-18 2023-02-18 一种原料混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59910U true CN219359910U (zh) 2023-07-18

Family

ID=87115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50180.3U Active CN219359910U (zh) 2023-02-18 2023-02-18 一种原料混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599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7246A (zh) * 2023-08-11 2023-11-03 青岛国工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爆型pozd新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7246A (zh) * 2023-08-11 2023-11-03 青岛国工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爆型pozd新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6987246B (zh) * 2023-08-11 2024-01-23 青岛国工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爆型pozd材料制备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359910U (zh) 一种原料混合装置
CN209866054U (zh) 一种三羟甲基丙烷三异辛酸酯加工用反应釜
CN206139091U (zh) 制浆搅拌机
CN216171592U (zh) 一种pbl小颗粒胶乳罐搅拌器
CN218131889U (zh) 一种搅拌充分的反应釜
CN112007536A (zh) 一种用于真石漆生产用高效搅拌机
CN208066244U (zh) 牙膏制膏机
CN215749956U (zh) 一种水利施工搅拌装置
CN214514016U (zh) 一种涂料生产用调色均匀的调漆釜
CN214051368U (zh) 一种新型汽车涂料搅拌装置
CN115008604A (zh) 一种均匀搅拌的高性能混凝土制造方法
CN113117579A (zh) 一种油漆搅拌机
CN220159800U (zh) 一种搅拌分散罐
CN220409292U (zh) 一种新型密炼机
CN220990798U (zh) 一种均匀搅拌的反应釜
CN219721970U (zh) 一种萃取反应釜
CN219701723U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生产用搅拌机
CN216825745U (zh) 一种偏心搅动式涂料分散机
CN220861478U (zh) 一种光固化导电涂料制备用反应装置
CN220843465U (zh) 一种涂料生产用盛放存储装置
CN216296132U (zh) 一种涂料加工用搅拌机
CN218963927U (zh) 一种高效双向混料机
CN219580284U (zh) 一种辣子鸡原料搅拌装置
CN218901493U (zh) 一种分散釜
CN213644134U (zh) 一种用于生产印花糊料的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