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40808U - 回转机构、翻转单元和自动翻转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回转机构、翻转单元和自动翻转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40808U
CN219340808U CN202320188286.5U CN202320188286U CN219340808U CN 219340808 U CN219340808 U CN 219340808U CN 202320188286 U CN202320188286 U CN 202320188286U CN 219340808 U CN219340808 U CN 219340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lamping
transmission
cable
rotary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882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凡
张羽
傅浩
陈�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i Jianhu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882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40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40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40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机构、翻转单元和自动翻转设备。自动翻转设备包括翻转单元,翻转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回转机构和驱动元件,回转机构包括底座、传动组件和回转盘组件,回转盘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并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驱动元件,回转盘组件具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间隙,回转盘组件能够在驱动元件的驱动下被传动组件带动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使得翻转单元能够夹持住长度较长的工件(例如管模)而实现自动翻转,满足了管桩的生产要求及管模的清洗需求,并且该通过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进行翻转的方式,中心高度变化小,转动惯量小,相比于现有采用机械臂夹持半模进行翻转的方式,不但节省了空间的占用,而且能够实现更加快速的翻转。

Description

回转机构、翻转单元和自动翻转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制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回转机构、翻转单元和自动翻转设备。
背景技术
管桩是重要的桩基材料,也是重要的水泥制品,与一般基础工程相比,管桩具有桩材质量好、施工快、工程地质适应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的基础工程上。在管桩的制造过程中,通常是利用两个半圆型套筒组成的半模,通过在一个半模内放置钢筋龙骨并将该套筒内灌满水泥砂浆,灌满后将另外一个半模与该模具合拢,再通过离心机使整个模具旋转从而最终形成管桩,在这过程中,需经过喂料、张拉、离心、常温蒸养、脱模、高压蒸养等工序。其中管桩在脱模后,需要对管桩模具进行清洗,以确保其内壁无水泥砂浆遗留,进而避免影响后续管桩的制备。
在对管桩模具进行清洗时,现有的清洗方式通常是将管桩模具的半模架高,然后由工人站在或者半蹲在半模的正下方进行清洗和涂油,该种清洗方式存在在清洗过程中视线不好,有死角清洗不干净的问题,同时工人操作比较吃力,安全性差,也有可能会造成人员伤害。或者利用翻转设备将管模翻转,然后由工人站在从半模的正上方进行清洗和涂油,此种清洗方式安全性较高,但现有的翻转设备通常是利用机械手抓取半模进行翻转,不但机械结构复杂,而且由于机械手的机械臂均需具有一定长度,因此翻转设备的整体具有较大的翻转半径,因而导致翻转设备占用了较大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在管模的清洗过程中存在的不便于清洗、安全性差或翻转设备机械结构复杂、占用较大空间的问题,提供一种回转机构、翻转单元和自动翻转设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回转机构,包括:
底座;
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组件用于连接一驱动元件;以及
回转盘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并能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元件,所述回转盘组件具有一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间隙,所述夹持间隙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能可受控地相互靠近或远离,以能改变所述夹持间隙的尺寸;在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下,所述回转盘组件能够被所述传动组件带动绕自身的中心轴线相对所述底座转动,以能翻转夹持于所述夹持间隙中的所述工件;
所述夹持间隙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回转盘组件的外周面,在所述工件被翻转前,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回转盘组件在自身径向方向上的一侧,在所述工件被翻转后,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回转盘组件在自身径向方向上的相对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转盘组件包括回转盘、夹持组件和支撑座,所述回转盘的外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回转盘在自身轴向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在所述回转盘组件的径向方向上相对两侧壁中的其中一者,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回转盘组件的径向方向上相对两侧壁中的另一者,所述夹持组件具有一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在所述夹持组件指向所述支撑座的方向上可移动,所述夹持板与所述支撑座共同形成所述夹持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固定板和连接件,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一个所述侧壁,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所述夹持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活动地相互交叉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夹持板,并能相对所述夹持板滑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夹持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并能相对所述固定板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机构还包括绕线组件和用于为所述回转机构供气和/或供油的线缆,所述绕线组件具有一绕线轮,所述绕线轮可转动地配接于所述底座,并传动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所述线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回转盘组件,所述线缆的另一端绕设于所述绕线轮,所述绕线轮能够在所述传动组件的带动下绕自身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回转盘组件一同转动,以在所述回转盘组件转动的同时增加所述线缆绕设于所述绕线轮的部分而实现收线,或在所述回转盘组件转动的同时减少所述线缆绕设于所述绕线轮的部分而实现放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组件还包括一线缆支撑架,所述线缆支撑架设置于回转盘组件上,且所述线缆支撑架环绕于所述回转盘组件的中心轴线,所述线缆在所述绕线轮进行放线时部分绕设于所述线缆支撑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在一垂直于所述传动轮的中心轴线的排列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每个所述传动轮可转动地配接于所述底座,所有所述传动轮中,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元件;
传动链,绕设于所述传动轮的部分外周面,并部分绕设于所述回转盘组件的外周面,所述传动链的相对两端在所述回转盘组件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回转盘组件;
其中,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传动轮能够在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下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并能带动所述传动链拉动所述回转盘组件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机构还包括防倾翻组件,所述防倾翻组件包括固定座和防倾翻件,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防倾翻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回转盘具有环绕自身中心轴线的环状凸缘,所述防倾翻件可滑动地抵接于所述环状凸缘的内侧面。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翻转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回转机构;
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回转机构,当所述回转机构具有多个时,多个所述回转机构间隔设置,所述驱动元件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回转机构之间,所述驱动元件的一端传动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回转机构的传动组件,所述驱动元件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相邻一个所述回转机构的传动组件。
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自动翻转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翻转单元。
上述回转机构、翻转单元和自动翻转设备,在翻转单元设置至少一个回转机构和驱动元件,当回转机构具有多个时,多个回转机构间隔设置,驱动元件设置于两个相邻的回转机构之间,并同时传动连接于两个相邻的回转机构,回转机构中设置回转盘组件,回转盘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可转动地传动连接于驱动元件,使得回转盘组件能够在驱动元件的驱动下被传动组件带动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并且回转盘组件上开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间隙,夹持间隙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能可受控地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得翻转单元能够夹持住长度较长的工件(例如管模)而实现自动翻转,在工件被翻转前,夹持间隙的开口朝向回转盘组件在自身径向方向上的一侧,在工件被翻转后,夹持间隙的开口朝向回转盘组件在自身径向方向上的相对另一侧,达到了工件能在被传输的过程中被翻转以便于清洗目的,满足了管桩的生产要求及管模的清洗需求,不但方便了工人的操作,也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并且该种通过回转盘组件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而实现翻转的方式,中心高度变化小,转动惯量小,相比于现有采用机械臂夹持管模进行翻转的方式,不但节省了空间的占用,而且能够实现更加快速的翻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翻转单元的轴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机构的轴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机构的另一角度的轴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机构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组件的轴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夹持组件的正视图;
图7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3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翻转单元;110、回转机构;111、底座;1111、支撑柱;1112、支撑轮;112、回转盘组件;112a、夹持间隙;112b、开口;1121、回转盘;1121a、安装槽;1121b、侧板;1121c、环状凸缘;1122、夹持组件;1122a、固定板;1122b、连接件;1122c、夹持板;1122d、动力元件;1122e、第一连接件;1122f、第二连接件;1122g、滑槽;1123、支撑座;1123a、V形槽;113、传动组件;1131、传动轴;1132、传动轮;1133、传动链;1134、传动链安装座;114、防倾翻组件;1141、固定座;1142、防倾翻件;115、绕线组件;1151、绕线轮;1151a、第二绕线槽;1152、线缆支撑架;1152a、第一绕线槽;1153、主动轮;1154、从动轮;1155、传动件;1156、换向轮;1156a、第三绕线槽;116、线缆;117、第一连接轴;118、第二连接轴;120、驱动元件;130、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液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液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液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液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转机构、翻转单元及自动翻转设备,其中自动翻转设备包括翻转单元,翻转单元包括回转机构,该自动翻转设备用于在将工件从一个工位传输至另一个工位的过程中利用翻转单元的回转机构对其进行翻转,以使工作人员便于对工件的内部进行清洗。
下面以建筑行业中对制备管桩需用到的管桩模具(以下简称管模)的一半模具(即半模,以下均简称半模)进行翻转为例,对本申请中自动翻转设备的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仅用以作为范例说明,并不会限制本申请的技术范围。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回转机构可用于对除半模以外的任意工件进行翻转,在此不作限定。
以下结合图1至图8,介绍本申请所提供的回转机构和翻转单元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自动翻转设备,包括如图1所示的翻转单元100,翻转单元100包括至少一个回转机构110和驱动元件120,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翻转单元100包括两个沿一纵长方向(图中X方向)间隔设置的回转机构110,驱动元件120设于两个回转机构110之间,并且驱动元件120的一端通过联轴器130传动连接于一个回转机构110,驱动元件120的另一端通过另一联轴器130传动连接于另一个回转机构110。回转机构110用于夹持半模(图中未示出)并在驱动元件120的驱动下对半模进行翻转。
需要说明的是,回转机构110的数量取决于工件的长度尺寸,当工件为其它在纵长方向上的长度较小的工件时,回转机构110的数量可以分别是一个,当工件为其它在纵长方向上长度更长的工件时,回转机构110的数量可以是更多个,具体可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回转机构110包括底座111、回转盘组件112和传动组件113。其中回转盘组件112可转动地连接于底座111,且具有一用于夹持半模的夹持间隙112a,同时回转盘组件112通过传动组件113传动连接于驱动元件120,在驱动元件120的带动下,回转盘组件112能够被传动组件113带动而绕自身的中心轴线相对底座111转动,以能翻转夹持于夹持间隙112a中的半模。
具体地,如图4所示,回转盘组件112包括圆柱状的回转盘1121、夹持组件1122和支撑座1123,其中回转盘1121的外周面开设有具有一定深度的安装槽1121a,同时该安装槽1121a还贯穿回转盘1121在沿自身轴向方向(即纵长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夹持组件1122设置在安装槽1121a在回转盘组件112的径向方向上(图中所示的Y方向)相对两侧壁中的其中一个侧壁,支撑座1123设置在安装槽1121a在回转盘组件112的径向方向上相对两侧壁中的另一个侧壁。夹持组件1122包括固定板1122a、连接件1122b、夹持板1122c和动力元件1122d,固定板1122a安装在安装槽1121a的侧壁上,连接件1122b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固定板1122a,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夹持板1122c,使得夹持板1122c通过连接件1122b可活动地配接于固定板1122a,动力元件1122d安装在连接件1122b上,可以气缸或液压缸等驱动源,用于驱动连接件1122b相对固定板1122a活动,从而能够带动夹持板1122c相对固定板1122a移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结合图4、图5和图6所示,连接件1122b包括第一连接件1122e和第二连接件1122f,第一连接件1122e和第二连接件1122f可活动地相互铰接,使得如图6中所示,从纸面外向纸面内的方向观察,连接件1122b呈X形,第一连接件1122e的一端铰接于固定板1122a,并能相对固定板1122a转动,第一连接件1122e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夹持板1122c,并能相对夹持板1122c在夹持板1122c上开设的第一滑槽1122g中滑动;第二连接件1122f的一端铰接夹持板1122c,并能相对夹持板1122c转动,第二连接件1122f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固定板1122a,并能相对固定板1122a在固定板1122a上开设的第二滑槽1122g中滑动。
如此,夹持板1122c便能动力元件1122d的驱动下在夹持组件1122指向支撑座1123的方向上相对固定板1122a移动,且夹持板1122c靠近支撑座1123的一侧以及支撑座1123靠近夹持板1122c的一侧分别作为夹持间隙112a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共同形成了夹持间隙112a,夹持间隙112a具有一开口112b,随着夹持板1122c相对固定板1122a移动,夹持间隙112a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即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能够改变夹持间隙112a的尺寸,进而能够夹紧或松开半模,使半模的部分区域被夹持于夹持间隙112a时能够跟随回转盘1121一同绕回转盘组件112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实现对半模的翻转。
当半模在被回转机构110进行翻转前,夹持间隙112a的开口112b朝向回转盘1121在自身径向方向上的一侧,即如图2和图3中所示的输送方向(图中Z方向)的左侧,图4中所示的输送方向的右侧,以使半模在被翻转之后,半模的部分区域能够从夹持间隙112a的开口112b被传输进夹持间隙112a中,从而能够被夹持于夹持间隙112a中;当半模在被回转机构110翻转后,夹持间隙112a的开口112b朝向回转盘1121在自身径向方向上的另一侧,即如图2和图3中所示的输送方向(图中Z方向)的右侧,图4中所示的输送方向的左侧,以使半模在被翻转之后,半模被夹持于夹持间隙112a的部分能够从夹持间隙112a的开口112b被传输出夹持间隙112a,以供工人对半模的内侧进行清洗。达到了半模80能在被传输的过程中被翻转以便于清洗目的,不但方便了工人的操作,也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
较佳地,如4和图7所示,夹持板1122c靠近支撑座1123的一侧表面或支撑座1123靠近夹持的一侧表面中的其中一者也可开设V形槽1123a,当半模被夹持于夹持间隙112a中时,半模能被部分限位于该V形槽1123a中,从而能够被更牢固地夹持在夹持间隙112a中。
在一个更佳的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参阅图2和图3,底座111具有支撑柱1111,支撑柱1111具有多根,每根支撑柱1111上可转动地设置有支撑轮1112,回转盘1121通过支撑轮1112可活动地连接于底座111。在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支撑柱1111具有四根,四根支撑柱1111呈一矩形排列而间隔设置。如此,通过设置支撑轮1112,在回转盘1121相对底座111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时,支撑轮1112能够沿着回转盘1121的外周面滚动,使得回转盘1121能够更为平滑地转动,从而使翻转更为容易。
可以理解的是,回转盘组件112与底座111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是通过设置支撑轮1112的方式与底座111连接,也可以是其它连接方式可转动地与底座111连接。另外,回转盘组件112的结构也不限于是上文所述的结构,只要回转盘组件112具有夹持间隙112a,能够夹持住半模且能绕自身的中心轴线相对底座111转动而使半模翻转即可,在此不作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7和图8所示,传动组件113包括传动轴1131、传动轮1132和传动链1133。传动轴1131可以只有一根,也可以具有多根,例如图4中的实施例所示,传动轴1131具有三根,三根传动轴1131沿输送方向间隔设置在底座111上,每根传动轴1131都能够分别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且其中一根传动轴1131传动连接于联轴器130,通过联轴器130传动连接于驱动元件120,每根传动轴1131上同轴地套设有传动轮1132,传动轮1132即通过传动轴1131可转动地配接于底座111,并且传动轮1132能够跟随传动轴1131一同绕传动轴1131的中心轴线一同转动。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动轮1132可以是齿轮、链轮或带轮等,相对应地,传动链1133可以是齿条、链条或同步带等,并且传动链1133依次绕设于不同传动轮1132的部分外周面,同时传动链1133部分绕设于回转盘1121的外周面,且传动链1133的相对两端通过传动链安装座1134固定地连接在回转盘1121的外周面,并在回转盘1121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
如此,多个传动轮1132对传动链1133形成了张紧的作用,当其中一个传动轮1132在驱动元件120的驱动下转动时,即可以通过传动链1133带动其它传动轮1132同步绕自身的中心转动,并同时带动传动链1133相对传动轮1132沿输送方向移动,从而能够拉动回转盘组件112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对夹持于夹持间隙112a中的半模进行自动翻转,满足了管桩的生产要求及管模的清洗需求,并且上述结构是采用回转盘1121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而实现对半模的翻转,由于该种通过回转盘1121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而实现翻转的方式,中心高度变化小,转动惯量小,相比于现有采用机械臂夹持半模进行翻转的方式,不但节省了空间的占用,也能够实现更加快速的翻转。
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传动组件113具有两组,两组传动组件113通过联轴器130相互传动连接,如此,传动链1133便具有两条,两条传动链1133沿纵长方向设置,与此相对应,传动轮1132的数量也较前一实施方式增加一倍,每条传动链1133分别依次绕设于不同传动轮1132的部分外周面。这样通过设置两组传动组件113,能够更有力地拉动回转盘1121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提高了回转盘1121转动的稳定性。
作为对以上实施例的改进,如图2、图3、图7和图8所示,回转机构110还包括防倾翻组件114,防倾翻组件114具有两个,两个防倾翻组件114分别安装在底座111上沿图中纵长方向(即回转盘1121的轴向)的相对两侧,并与回转盘1121连接。具体地,回转盘1121具有两个在图中纵长方向(即回转盘1121的轴向)上间隔平行设置的侧板1121b,两块侧板1121b之间的距离小于回转盘1121在其轴向方向上的距离,使得回转盘1121上形成有环绕于回转盘1121的中心轴线的环状凸缘1121c。每个防倾翻组件114包括固定座1141和防倾翻件1142,其中固定座1141固定安装在底座111上,防倾翻件1142安装在固定座1141上,防倾翻件1142可滑动地抵接于回转盘1121上的环状凸缘1121c的内侧面。在一个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防倾翻件1142可为一滚轮,并能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并能沿回转盘1121的环状凸缘1121c滚动。
如此,当半模被夹持于夹持间隙112a中时,回转盘1121也只能在两个防倾翻组件114之间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同时防倾翻件1142能够沿着回转盘1121的环状凸缘1121c滑动,并不会因为半模的重心是偏心的而使回转盘1121朝纵长方向的一侧倾翻,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更进一步地,请继续参阅图2、图3、图7和图8,由于夹持组件1122的动力元件1122d是通过气压或者液压驱动的方式驱动连接件1122b带动夹持板1122c活动,因此回转机构110还包括用于为动力元件1122d供气和/或供油的线缆116,线缆116的一端连接于夹持组件1122的动力元件1122d,同时为了避免线缆116太长影响美观及避免线缆116太长卡住回转盘1121的正常转动,回转机构110也还包括绕线组件115。具体地,绕线组件115包括绕线轮1151和线缆116支撑架1152,线缆116支撑架1152固定安装于回转盘1121的一块侧板1121b上,并与绕线轮1151间隔设置,优选地设置于绕线轮1151的上方,绕线轮1151通过一个与传动组件113中传动轴1131平行的第一连接轴117可转动地配接于底座111,并能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绕线轮1151用于供线缆116远离夹持组件1122的一端缠绕,从而能够对线缆116进行收纳。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线缆116支撑架1152呈圆弧形,圆弧形的线缆116支撑架1152环绕于回转盘1121的中心轴线,使得回转盘1121在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时,线缆116可部分绕设于线缆116支撑架1152。较佳地,线缆116支撑架1152具有第一绕线槽1152a,第一绕线槽1152a在线缆116支撑架1152的径向方向上的一侧开口112b,且贯穿线缆116支撑架1152在自身弧长方向上的相对两端,以能使线缆116在部分缠绕于线缆116支撑架1152上时能收容于该第一绕线槽1152a中,避免线缆116在缠绕于线缆116支撑架1152时从线缆116支撑架1152脱落。
如此,从纸面外朝向纸面的方向观察,如图2和图3所示,当绕线轮1151绕自身的中心轴线沿顺时针方向正转时,回转盘1121也同时绕自身的中心轴线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以翻转半模,与此同时,线缆116绕设于绕线轮1151的部分相应减少,从而实现对线缆116的放线,且线缆116被放出的部分绕设于线缆116支撑架1152,实现了收纳线缆116并使线缆116整齐美观的效果。当绕线轮1151绕自身的中心轴线沿与顺时针方向相反的逆时针方向反转时,回转盘1121也同时绕自身的中心轴线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以恢复到初始位置,与此同时,线缆116绕设于绕线轮1151的部分相应增加,线缆116与线缆116支撑架1152脱离,从而实现对线缆116的收线。并且正是通过在绕线机构中设置了线缆116支撑架1152,将线缆116支撑架1152安装在回转盘1121上,使得线缆116支撑架1152能够跟随回转盘1121一同转动,在线缆116放线时,未缠绕于绕线轮1151的线缆116也能绕设于线缆116支撑架1152上,从而无论在线缆116进行收线还是放线时,都能对线缆116进行收纳,避免了线缆116的缠绕和打结,因而不会使线缆116长期遭受缠绕和捆绑,进而导致线缆116外部的绝缘层发生变形和断裂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绕线组件115还包括主动轮1153和从动轮1154,主动轮1153和从动轮1154相互传动连接,例如在图中的实施方式中,主动轮1153与从动轮1154通过传动件1155相互传动连接,传动件1155的一端套设于主动轮1153,另一端套设于从动轮1154,传动件1155可以是同步带或链条等,也可以是主动轮1153和从动轮1154不通过传动件1155而直接相互传动连接,例如主动轮1153和从动轮1154均为齿轮时,即可直接相互啮合以实现传动连接。主动轮1153套设于传动组件113的一根传动轴1131,并在传动轴1131绕自身的中心轴线与传动轴1131一同转动,从动轮1154与绕线轮1151共同套设于第一连接轴117,从动轮1154和绕线轮1151能够与第一连接轴117一同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
当驱动元件120启动时,传动组件113的其中一根传动轴1131便开始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套设有主动轮1153的传动轴1131同步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从动轮1154和绕线轮1151也随之绕自身的中心轴线同步转动,从而只需一个驱动源便能够使传动组件113带动回转盘1121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的同时,还能实现线缆116在绕线轮1151上的收线和放线,无需多个驱动源,简化了机械结构,且达到了节能和节约了制造成本的目的。
较佳地,主动轮1153的外径小于从动轮1154的外径,且绕线轮1151的外径大于从动轮1154的外径,使得从动轮1154和绕线轮1151的转速小于主动轮1153的转速,达到了减速的目的,避免了线缆116的过快缠绕。更佳地,绕线轮1151的外周缘开设有沿绕线轮1151的周向延伸并环绕绕线轮1151的中心轴线的第二绕线槽1151a,使得线缆116在绕设于绕线轮1151时也不易从绕线轮1151脱落。
作为对以上实施例的改进,绕线组件115还包括换向轮1156,换向轮1156通过与第一连接轴117平行的第二连接轴118可转动地配接于底座111,并与绕线轮1151间隔设置,线缆116部分绕设于换向轮1156,以使线缆116自绕线轮1151延伸至回转盘1121的延伸方向能够被换向轮1156改变。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换向轮1156与绕线轮1151在输送方向上水平间隔设置,从而使得线缆116能够被换向轮1156更好地张紧,避免了线缆116的缠绕和打结。进一步地,换向轮1156的外周缘也可开设类似于第二绕线槽1151a的第三绕线槽1156a,其作用也是为了使线缆116绕设于换向轮1156时不易从换向轮1156脱落。
如此,通过在回转机构110中设置绕线组件115,实现了回转机构110中线缆116的自动收线和放线,相比传统的采用拖链走线的方式,不但在结构更简单的同时也能达到也能使线缆116的走线简洁整齐的效果,而且维护更方便,有效地降低了维护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传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传动组件用于连接一驱动元件;以及
回转盘组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底座,并能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元件,所述回转盘组件具有一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间隙,所述夹持间隙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壁能可受控地相互靠近或远离,以能改变所述夹持间隙的尺寸;在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下,所述回转盘组件能够被所述传动组件带动绕自身的中心轴线相对所述底座转动,以能翻转夹持于所述夹持间隙中的所述工件;
所述夹持间隙具有一开口,所述开口开设于所述回转盘组件的外周面,在所述工件被翻转前,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回转盘组件在自身径向方向上的一侧,在所述工件被翻转后,所述开口朝向所述回转盘组件在自身径向方向上的相对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盘组件包括回转盘、夹持组件和支撑座,所述回转盘的外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回转盘在自身轴向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夹持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在所述回转盘组件的径向方向上相对两侧壁中的其中一者,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在所述回转盘组件的径向方向上相对两侧壁中的另一者,所述夹持组件具有一夹持板,所述夹持板在所述夹持组件指向所述支撑座的方向上可移动,所述夹持板与所述支撑座共同形成所述夹持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固定板和连接件,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的一个所述侧壁,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所述夹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活动地相互交叉铰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固定板,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夹持板,并能相对所述夹持板滑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夹持板,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板,并能相对所述固定板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还包括绕线组件和用于为所述回转机构供气和/或供油的线缆,所述绕线组件具有一绕线轮,所述绕线轮可转动地配接于所述底座,并传动连接于所述传动组件,所述线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回转盘组件,所述线缆的另一端绕设于所述绕线轮,所述绕线轮能够在所述传动组件的带动下绕自身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回转盘组件一同转动,以在所述回转盘组件转动的同时增加所述线缆绕设于所述绕线轮的部分而实现收线,或在所述回转盘组件转动的同时减少所述线缆绕设于所述绕线轮的部分而实现放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组件还包括一线缆支撑架,所述线缆支撑架设置于回转盘组件上,且所述线缆支撑架环绕于所述回转盘组件的中心轴线,所述线缆在所述绕线轮进行放线时部分绕设于所述线缆支撑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在一垂直于所述传动轮的中心轴线的排列方向上具有至少一个,每个所述传动轮可转动地配接于所述底座,所有所述传动轮中,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元件;
传动链,绕设于所述传动轮的部分外周面,并部分绕设于所述回转盘组件的外周面,所述传动链的相对两端在所述回转盘组件的周向方向上间隔设置,并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回转盘组件;
其中,传动连接于所述驱动元件的所述传动轮能够在所述驱动元件的驱动下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并能带动所述传动链拉动所述回转盘组件绕自身的中心轴线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机构还包括防倾翻组件,所述防倾翻组件包括固定座和防倾翻件,所述固定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防倾翻件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回转盘具有环绕自身中心轴线的环状凸缘,所述防倾翻件可滑动地抵接于所述环状凸缘的内侧面。
9.一种翻转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回转机构;
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回转机构,当所述回转机构具有多个时,多个所述回转机构间隔设置,所述驱动元件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回转机构之间,所述驱动元件的一端传动连接于其中一个所述回转机构的传动组件,所述驱动元件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于相邻一个所述回转机构的传动组件。
10.一种自动翻转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翻转单元。
CN202320188286.5U 2023-02-09 2023-02-09 回转机构、翻转单元和自动翻转设备 Active CN219340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8286.5U CN219340808U (zh) 2023-02-09 2023-02-09 回转机构、翻转单元和自动翻转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8286.5U CN219340808U (zh) 2023-02-09 2023-02-09 回转机构、翻转单元和自动翻转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40808U true CN219340808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11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88286.5U Active CN219340808U (zh) 2023-02-09 2023-02-09 回转机构、翻转单元和自动翻转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40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1232722A1 (en) Vertical sheet metal decoiling system
CN108161989B (zh) 机器人用电缆收放机构
CN219340808U (zh) 回转机构、翻转单元和自动翻转设备
JPH06126664A (ja) 荷重取扱装置
US4657196A (en) Mechanism for supporting and rotating a coil
CN213294124U (zh) 一种用于高分子卷材生产的可纠偏放料装置
CN213230437U (zh) 一种满足全向和不等高接驳的输送机
CN116253132A (zh) 自动翻转设备
CN207903580U (zh) 一种退卷机
CN210260685U (zh) 一种橡胶管缠绕机
JP2000302248A (ja) 長尺物積載装置及び長尺物の積載方法
JP3750342B2 (ja) 鋼板コイル反転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鋼板コイル梱包方法
CN219990824U (zh) 自动张紧绕线机构和回转装置
CN112389704A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缠绕膜打包装置
JP3664415B2 (ja) 地下式駐車装置用ターンテーブル
CN218931137U (zh) 一种圆盘放带机
CN219442966U (zh) 一种钢带开裁收纳装置
JPH08298919A (ja) めん乾燥装置
JP3561177B2 (ja) ドラムレス工法及び束線の巻取・送出装置
CN220484825U (zh) 一种装饰纸加工用放卷机构
CN216861527U (zh) 一种成卷造纸网运输装置
CN21705036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建材输送装置
CN214298432U (zh) 一种包装纸涂布用放卷装置
CN217051090U (zh) 一种络纱筒运输装置
CN220033514U (zh) 放卷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