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9708U - 无人机起落架 - Google Patents

无人机起落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9708U
CN219339708U CN202320959610.9U CN202320959610U CN219339708U CN 219339708 U CN219339708 U CN 219339708U CN 202320959610 U CN202320959610 U CN 202320959610U CN 219339708 U CN219339708 U CN 2193397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supporting le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5961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文博
赵健基
郝硕亨
刘谢非
郭俊睿
牛子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95961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97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97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97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人机起落架,包括上盘体,所述上盘体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连接杆固定有下盘体,所述下盘体的顶部四周固定有扣座,所述上盘体的底部四周通过铰链固定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中心处通过铰链与弹簧缓冲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缓冲器的另一端固定在扣座上,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有滚轮。本实用新型支撑腿受到冲击时支撑腿与上盘体之间的角度会发生变化,造成弹簧缓冲器受力发生形变,在弹簧缓冲器的反向作用力下,起到弹性缓冲作用,对无人机起到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无人机起落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无人机起落架。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的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起落架是一种设置于无人机机身下部的、用于起飞降落或地面滑行时支撑无人机的装置,起落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无人机在降落或地面滑行时的震动程度,对无人机机身底部的硬部件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在专利CN106114826A公开了无人机起落架,包括安装架、支腿、调节杆;所述安装架为矩形框架;所述安装架两端的两侧均设置有支腿安装座,所述支腿的一端与支腿安装座铰接;且所述支腿绕支腿安装座在安装架宽度方向上转动;所述支腿安装座两侧设置有L型限位块,所述L型限位块限制支腿相对于支腿安装座旋转角度的范围为竖向轴线O1O2左右两侧30°之内。上述方案中支腿与地面接触时是硬接触,对无人机降落过程中的冲击力无法起到缓冲作用。因此,设计一种无人机起落架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无人机起落架,支撑腿受到冲击时支撑腿与上盘体之间的角度会发生变化,造成弹簧缓冲器受力发生形变,在弹簧缓冲器的反向作用力下,起到弹性缓冲作用,对无人机起到保护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人机起落架,包括上盘体,所述上盘体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连接杆固定有下盘体,所述下盘体的顶部四周固定有扣座,所述上盘体的底部四周通过铰链固定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中心处通过铰链与弹簧缓冲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缓冲器的另一端固定在扣座上,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与扣座正对应安装。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端旋接至上盘体的底部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扣座包括L形底座、内螺纹座和外螺纹旋杆;
所述L形底座等距离固定在下盘体的顶部四周,所述L形底座上一体成型有内螺纹座,所述内螺纹座的内部旋接有外螺纹旋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包括套管、伸缩杆、让位槽和顶紧螺钉;
所述支撑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固定有铰链,所述支撑腿的侧边开设有铰链滑动的让位槽,所述套管的尾端旋接有顶紧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支撑腿受到冲击时支撑腿与上盘体之间的角度会发生变化,造成弹簧缓冲器受力发生形变,在弹簧缓冲器的反向作用力下,起到弹性缓冲作用,对无人机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剖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下盘体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支撑腿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簧缓冲器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上盘体;2、连接杆;3、下盘体;4、铰链;5、支撑腿;6、滚轮;7、弹簧缓冲器;8、扣座;9、L形底座;10、内螺纹座;11、外螺纹旋杆;12、套管;13、伸缩杆;14、让位槽;15、顶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由图1和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无人机起落架,包括上盘体1,上盘体1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连接杆2固定有下盘体3,下盘体3的顶部四周固定有扣座8,上盘体1的底部四周通过铰链4固定有支撑腿5,支撑腿5的中心处通过铰链4与弹簧缓冲器7的一端连接,弹簧缓冲器7的另一端固定在扣座8上,支撑腿5的底部固定有滚轮6,首先将无人机起落架,安装在无人机的底部,无人机降落时支撑腿5底部的滚轮6首先与地面接触,由于无人机降落时对地面有一定的冲击力,支撑腿5通过铰链4固定在上盘体1的底部,支撑腿5受到冲击时支撑腿5与上盘体1之间的角度会发生变化,造成弹簧缓冲器7受力发生形变,在弹簧缓冲器7的反向作用力下,起到弹性缓冲作用,对无人机起到保护作用。
优选的,支撑腿5与扣座8正对应安装。
实施例二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作为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连接杆2的顶端旋接至上盘体1的底部中心处。
优选的,扣座8包括L形底座9、内螺纹座10和外螺纹旋杆11;L形底座9等距离固定在下盘体3的顶部四周,L形底座9上一体成型有内螺纹座10,内螺纹座10的内部旋接有外螺纹旋杆11。
优选的,支撑腿5包括套管12、伸缩杆13、让位槽14和顶紧螺钉15;支撑腿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13,伸缩杆13的顶端固定有铰链4,支撑腿5的侧边开设有铰链4滑动的让位槽14,套管12的尾端旋接有顶紧螺钉15,拆卸时,首先将上盘体1从无人机的底部拆卸下,接着转动外螺纹旋杆11,使外螺纹旋杆11在内螺纹座10的内部运动,使外螺纹旋杆11的顶端与L形底座9的凸起端分离,实现弹簧缓冲器7与扣座8的分离,接着转动下盘体3,即可实现下盘体3顶部的连接杆2与上盘体1分离,接着旋松顶紧螺钉15,即可将伸缩杆13收入至套管12的内部,并通过铰链4将套管12折叠至上盘体1的底部,实现无人机起落架的安装和拆卸。
工作原理:
首先将无人机起落架,安装在无人机的底部,无人机降落时支撑腿5底部的滚轮6首先与地面接触,由于无人机降落时对地面有一定的冲击力,支撑腿5通过铰链4固定在上盘体1的底部,支撑腿5受到冲击时支撑腿5与上盘体1之间的角度会发生变化,造成弹簧缓冲器7受力发生形变,在弹簧缓冲器7的反向作用力下,起到弹性缓冲作用,对无人机起到保护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无人机起落架,包括上盘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盘体(1)的底部中心处通过连接杆(2)固定有下盘体(3),所述下盘体(3)的顶部四周固定有扣座(8),所述上盘体(1)的底部四周通过铰链(4)固定有支撑腿(5),所述支撑腿(5)的中心处通过铰链(4)与弹簧缓冲器(7)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缓冲器(7)的另一端固定在扣座(8)上,所述支撑腿(5)的底部固定有滚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5)与扣座(8)正对应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的顶端旋接至上盘体(1)的底部中心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座(8)包括L形底座(9)、内螺纹座(10)和外螺纹旋杆(11);
所述L形底座(9)等距离固定在下盘体(3)的顶部四周,所述L形底座(9)上一体成型有内螺纹座(10),所述内螺纹座(10)的内部旋接有外螺纹旋杆(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起落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5)包括套管(12)、伸缩杆(13)、让位槽(14)和顶紧螺钉(15);
所述支撑腿(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13),所述伸缩杆(13)的顶端固定有铰链(4),所述支撑腿(5)的侧边开设有铰链(4)滑动的让位槽(14),所述套管(12)的尾端旋接有顶紧螺钉(15)。
CN202320959610.9U 2023-04-25 2023-04-25 无人机起落架 Active CN2193397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9610.9U CN219339708U (zh) 2023-04-25 2023-04-25 无人机起落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9610.9U CN219339708U (zh) 2023-04-25 2023-04-25 无人机起落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9708U true CN219339708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8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59610.9U Active CN219339708U (zh) 2023-04-25 2023-04-25 无人机起落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97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0622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bound control
KR101072325B1 (ko) 멀티링크 타입 현가장치용 로어 암 장착유닛
CN204776052U (zh) 一种云台的减振结构
CN206841708U (zh) 一种气压式多旋翼无人机起落架
CN219339708U (zh) 无人机起落架
CN112109885A (zh) 一种飞机减震起落架及其安装方法
CN204916166U (zh) 脚架及无人机
CN211844888U (zh) 一种直升机用缓冲效果好的起落支架
AU2023226741A1 (en) A tandem wheel assembly for a trailer
CN207808959U (zh) 一种安装机构
US11639196B2 (en) Suspension structure of vehicle for skateboard platform
US4478153A (en) Resilient steering control assembly
CN209535449U (zh) 无人机起落架
US3136565A (en) Suspension mechanism
CN220640269U (zh) 一种起落架机构
CN218858678U (zh) 一种无人机前起落架
CN208881892U (zh) 移动靶车
KR100857648B1 (ko) 자동차 범프스토퍼용 컵
CN203995536U (zh) 一种板簧垫铁
CN212401531U (zh) 一种减震起落架和飞行器
JP2002316523A (ja) 独立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CN212766802U (zh) 一种无人机起落平台
KR20120008877A (ko) 자동차의 스트러트형 현가장치
KR100313798B1 (ko) 차량용서스펜션시스템
KR102440604B1 (ko) 멀티 링크식 후륜 현가장치용 어퍼 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