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5396U - 一种钢棒轧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棒轧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5396U
CN219335396U CN202320341074.6U CN202320341074U CN219335396U CN 219335396 U CN219335396 U CN 219335396U CN 202320341074 U CN202320341074 U CN 202320341074U CN 219335396 U CN219335396 U CN 219335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r
rolling
head
backer
driv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410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必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SH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UASH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UASH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UASHI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410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5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5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5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棒轧头机,属于机床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钢棒轧头机需要工人手动将钢棒塞入轧头沟槽内,存在着塞入长度不一致,导致钢棒轧头后圆锥段长度不一致的问题。本钢棒轧头机包括轧头装置、推料装置和靠山,推料装置能带动钢棒水平移动且能使钢棒的一端自动塞入轧辊组内;轧头架上安装有与靠山相连接的避让驱动机构,避让驱动机构能使靠山不再阻挡钢棒向轧辊组方向移动。当钢棒的端面依靠在靠山侧面上时,第一传感单元被触发,控制电路控制避让驱动机构移动靠山使靠山不再阻挡钢棒,第一驱动件推动钢棒向轧辊组方向移动,使钢棒在移动过程中全程自动化,避免人工移动靠山带来的误差影响,更加能保证钢棒塞入长度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一种钢棒轧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轧头机,特别是一种钢棒轧头机。
背景技术
棒料钢材是生产各种零部件的重要原料,在制成零件胚体之前需要对钢材进行一系列加工步骤,如拉丝、除锈等;棒料钢材在进行拉拔之前通常要进行轧头处理,即将钢棒的一端轧成细头,为的是更容易将钢棒塞入拉丝机的模具孔内。
现有技术对钢棒拉拔前的加工处理通常分为以下几种:1、利用车床车刀加工,将钢棒的一端切削呈圆锥状;2、利用压力设备将钢棒的一端强制塞过模具孔;3、对钢棒进行轧头处理,将钢棒的一端轧呈圆锥状。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140172.9)公开了一种轧头机,包括电机、轧辊、齿轮和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安全座,安全座上设置有左、右固定座,电机设置在基座上,电机前端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前端设置有偏心曲柄摇杆机构,偏心曲柄摇杆机构连接设置有轧辊轴一。
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偏心曲柄摇杆机构,通过在轧辊上设置多个直径依次减小的贯穿沟槽,可以用来轧多种不同管径的管材,对钢棒进行轧头后再进行拉床处理能够使钢棒更易塞入拉床的加工孔内,并且细头塞入加工孔内后还为钢棒提供了辅助定位的作用,如粗头对准加工孔后再推动钢棒塞入加工孔,则需要良好的定位操作,轧头处理后的钢棒切削部分更少,更加节省原料,在加工量较大的工厂内也是能大大减小生产成本,且轧头还能根据需求进行不同尺寸的加工,能够提高后续加工的加工精度。
但上述轧头机也存在一些问题:1、不仅需要人工的上下料运输,还需要人工将钢棒塞入轧头沟槽内,大大提高了劳动强度和人工成本,且钢棒重量大、需要加工的数量多,劳动强度大大增加;2、人工将钢棒塞入轧头沟槽内导致钢棒的塞入长度不一致,存在钢棒轧头后圆锥段长度不一致的情况;3、人工塞入钢棒无法保证钢棒与轧头沟槽轴心的位置,导致钢棒轧头后圆锥段形状不一致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提出一种能将钢棒自动塞入轧头沟槽内的送料装置。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0068553.X)公开了一种钢棒自动送料装置和切断机,现有的这种钢棒自动送料装置虽然能将钢棒自动塞入轧头沟槽内,但仍然存在着上述钢棒轧头后圆锥段长度和形状不一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钢棒轧头机,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出一种能自动对钢棒的一端进行扎头作业且能提高钢棒一端部长度一致性的钢棒轧头机。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钢棒轧头机,包括轧头装置,轧头装置包括轧头架和能将钢棒一端轧细的轧辊组,钢棒轧头机还包括位于轧头装置一侧的推料装置,推料装置能带动钢棒水平移动且能使钢棒的一端自动塞入轧辊组内;钢棒轧头机还包括位于轧辊组和推料装置之间能阻挡钢棒的靠山,轧头架上安装有与靠山相连接的避让驱动机构,避让驱动机构能使靠山不再阻挡钢棒向轧辊组方向移动,当钢棒的端面依靠在靠山侧面上时,控制电路控制避让驱动机构移动靠山使靠山不再阻挡钢棒;钢棒轧头机还包括检测钢棒的端面是否依靠在靠山侧面上的第一传感单元,第一传感单元和避让驱动机构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钢棒塞入轧辊组后由轧辊组将钢棒一端轧呈圆锥状,推料装置能将钢棒一端塞入轧辊组内,轧辊组对钢棒一端进行轧头处理,实现对钢棒一端的自动轧头作业;钢棒由推料装置推送向前最终抵靠在靠山上,使每次进行轧头处理时,钢棒都抵靠在靠山上再塞入轧辊组,控制钢棒移动的距离相同,使后续轧头处理的长度相同,即实现保证钢棒塞入长度的一致性。
当钢棒的端面依靠在靠山侧面上时,第一传感单元被触发,控制电路控制避让驱动机构移动靠山使靠山不再阻挡钢棒,第一驱动件推动钢棒向轧辊组方向移动,使钢棒在移动过程中全程自动化,避免人工移动靠山带来的误差影响,更加能保证钢棒塞入长度的一致性。
作为优化,所述避让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轧头架上的导向架和平移驱动件,平移驱动件能驱动靠山水平左右移动或上下移动;或所述避让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轧头架上的摆动驱动件,摆动驱动件能驱动靠山左右摆动。
作为优化,第一传感单元可采用下述任意一种方案,第一种: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安装在靠山上的电路开关,由于轧头装置和推料装置具有各自独立分开的底座,在给推料底座和轧头架通电后,钢棒的端面抵靠在靠山侧面上时推料底座和轧头架之间形成电路接通,即实现电路开关闭合,控制电路控制避让驱动机构;第二种: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安装在靠山侧壁上的接近传感器,钢棒的端面抵靠在靠山侧面上时接近传感器触发,控制电路控制避让驱动机构;第三种: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安装在靠山侧壁上的光学传感器,钢棒的端面抵靠在靠山侧面上时光学传感器触发,控制电路控制避让驱动机构。
作为优化,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底座、平移座和夹持件,平移座通过第一导向结构与推料底座相连接,平移座能水平移动,推料底座上安装有与平移座相连接的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能推动平移座水平移动且能使钢棒的一端自动塞入轧辊组内;第一驱动件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第一传感单元被触发后,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驱动件推动钢棒向轧辊组方向移动;第一驱动件上安装有行程靠山,实现第一驱动件的移动长度为可控,因此便能控制钢棒水平移动的距离,即能控制钢棒塞入轧头沟槽一段的长度,保证钢棒轧头后圆锥段长度的一致性。
作为优化,所述夹持件与平移座转动连接,夹持件上具有穿料孔,夹持件转动轴心线和穿料孔的轴心线重合,且穿料孔的轴心线与第一导向结构的导向方向平行设置,当穿料孔内塞有钢棒时,夹持件能夹持住钢棒。
单单将钢棒移动至轧辊组处极易使钢棒无法进入轧辊上的沟槽内,因此需要将钢棒定位好后再将钢棒移至轧辊组处,因此本方案中的穿料孔对钢棒起到定位的作用,只需将穿料孔的轴心设置在轧辊上的沟槽轴心上,便能使钢棒稳定地移动至轧辊上的沟槽内,实现将钢棒自动塞入轧头机内,且保证钢棒与轧头沟槽轴心的位置,保证钢棒轧头后圆锥段形状的一致性。
作为优化,所述平移座上安装有与夹持件相连接的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能驱动夹持件和钢棒同步转动,使钢棒完成一次轧头后能转动位置以不同的角度再次进入轧辊上的沟槽内,使钢棒各个区域都能受轧,即使钢棒一端在同一轧头沟槽内轧多次,提高钢棒的轧头效果。
旋转驱动机构可采用下述任意一种方案,第一种: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平移座上的第二气缸和与第二气缸相连接的齿条,夹持件上安装有与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第二气缸活塞杆的移动带动齿条的移动,通过与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带动夹持件转动;
第二种: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在平移座上,夹持件与旋转驱动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主轴上具有穿料孔,钢棒穿过主轴上的穿料孔内后夹持件夹持住钢棒,旋转驱动电机主轴转动直接带动夹持件和钢棒同步转动;
第三种: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在平移座上,旋转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夹持件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主轴上具有穿料孔,钢棒穿过主轴上的穿料孔内后夹持件夹持住钢棒,旋转驱动电机主轴转动带动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带动传动齿轮转动,并能通过改变传动比改变夹持件的转速。
作为优化,所述推料底座上固定安装有辅助定位件,辅助定位件上具有与穿料孔同轴的辅助定位孔,当钢棒穿过穿料孔向轧辊组方向移动时,钢棒会穿过辅助定位孔,具体来说,钢棒的一端依次穿过穿料孔和辅助定位孔直至钢棒的一端面抵靠在靠山上,穿料孔和辅助定位孔同时为钢棒提供定位作用,钢棒在转动时也更加稳定。
作为优化,所述轧辊组包括轧辊驱动件、上下设置的被动轧辊和主动轧辊,主动轧辊和被动轧辊之间形成轧头沟槽,轧辊驱动件与主动轧辊相连接;主动轧辊的转轴上安装有检测主动轧辊是否位于初始位置上的第二传感单元,当主动轧辊处于初始位置上时,钢棒的一端塞入轧头沟槽时轧头沟槽处于最大值,第二传感单元和轧辊驱动件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即第一传感单元被触发,且当轧头沟槽接近最大值时,第二传感单元被触发,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平移座、夹持件和钢棒移动,当轧头沟槽处于最大值时钢棒开始塞入轧头沟槽内。
作为优化,所述轧头架包括轧头平移架和轧头底座,轧头平移架通过第二导向结构与轧头底座相连接,轧头平移架能水平移动,轧头底座上安装有与轧头平移架相连接的第二驱动件,第二导向结构的导向方向与第一导向结构的导向方向垂直,第二驱动件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如需对钢棒进行多次轧头处理时,在钢棒在其中一个轧头沟槽内轧后,轧辊和第一驱动件将钢棒退出,之后控制电路控制第二驱动件驱动轧头平移架水平移动,使钢棒轴心与另一个轧头沟槽轴心的位置重合,控制电路再次控制第一驱动件驱动钢棒移动塞入轧头沟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钢棒轧头机不仅能自动对钢棒的一端进行扎头作业,并且通过靠山和多组传感单元结构的设置,保证轧头段长度的一致性,还能对钢棒起到定位作用,即使多次塞入钢棒也能保持钢棒与轧头沟槽之间的位置,不仅提高轧头精度,还能保证轧头段形状的一致性;大大提高整体自动化效率和作业精度,减小了人工成本,更加适合现代化工厂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钢棒轧头机的立体图。
图2是钢棒轧头机的推料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钢棒轧头机的流程图。
图中标记:1、轧头平移架;2、轧头底座;3、轧辊驱动件;4、主动轧辊;5、被动轧辊;6、推料底座;7、平移座;8、第一驱动件;9、导杆;10、滑座;11、穿料孔;12、辅助定位件;13、旋转座;14、气动三爪;15、靠山;16、避让驱动机构;17、检测凸块;18、第二传感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钢棒轧头机,包括轧头装置和位于轧头装置一侧的推料装置,轧头装置包括轧头架和能将钢棒一端轧细的轧辊组,轧头架包括轧头平移架1和轧头底座2,轧辊组包括轧辊驱动件3、上下设置的被动轧辊5和主动轧辊4,主动轧辊4和被动轧辊5之间形成轧头沟槽,轧辊驱动件3与主动轧辊4相连接,轧辊组安装在轧头平移架1上。
推料装置包括推料底座6、平移座7和夹持件,平移座7通过第一导向结构与推料底座6相连接,平移座7能水平移动,推料底座6上安装有与平移座7相连接的第一驱动件8,第一导向结构包括安装在推料底座6上的导杆9,导杆9上安装有行程靠山,行程靠山与导杆9之间通过调节螺栓相连接,平移座7的底部安装有与导杆9滑动连接的滑座10,第一驱动件8包括与导杆9相连接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能驱动平移座7在导杆9上水平移动。
夹持件与平移座7转动连接,夹持件上具有穿料孔11,夹持件转动轴心线和穿料孔11的轴心线重合,且穿料孔11的轴心线与第一导向结构的导向方向平行设置,当穿料孔11内塞有钢棒时,夹持件能夹持住钢棒,推料底座6上固定安装有辅助定位件12,辅助定位件12上具有与穿料孔11同轴的辅助定位孔,当钢棒穿过穿料孔11向轧辊组方向移动时,钢棒会穿过辅助定位孔;夹持件包括旋转座13和安装在旋转座13上的气动三爪14,气动三爪14与控制电路电连接,旋转座13与平移座7转动连接,旋转座13与平移座7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穿料孔11位于旋转座13上且穿料孔11轴心线与气动三爪14的轴心线重合。
平移座7上安装有与夹持件相连接的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能驱动夹持件和钢棒同步转动且旋转驱动机构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第一驱动件8能推动平移座7水平移动且能使钢棒的一端自动塞入轧辊组内,被动轧辊5和主动轧辊4上均具有多个直径不同的沟槽,主动轧辊4和被动轧辊5之间形成轧头沟槽,钢棒的一端塞入轧头沟槽后进行轧头处理。
钢棒轧头机还包括位于轧辊组和夹持件之间能阻挡钢棒的靠山15,轧头架上安装有与靠山15相连接的避让驱动机构16,避让驱动机构16能使靠山15不再阻挡钢棒向轧辊组方向移动,避让驱动机构16包括安装在轧头架上的导向架和平移驱动件,平移驱动件能驱动靠山15上下移动。
钢棒轧头机还包括检测钢棒的端面是否依靠在靠山15侧面上的第一传感单元,第一传感单元、第一驱动件8和避让驱动机构16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当钢棒的端面依靠在靠山15侧面上时,控制电路控制避让驱动机构16移动靠山15使靠山15不再阻挡钢棒,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驱动件8推动钢棒向轧辊组方向移动;第一传感单元为安装在靠山15上的电路开关,由于轧头装置和推料装置具有各自独立分开的底座,在给推料底座6和轧头架通电后,钢棒的端面抵靠在靠山15侧面上时推料底座6和轧头架之间形成电路接通,即实现电路开关闭合,控制电路控制避让驱动机构16,即平移驱动件驱动靠山15向下移动不再阻挡钢棒。
主动轧辊4的侧壁上固定有检测凸块17,主动轧辊4的转轴上安装有检测主动轧辊4是否位于初始位置上的第二传感单元18,第二传感单元18为安装在主动轧辊4的转轴上的接近传感器,当主动轧辊4处于初始位置上时,钢棒的一端塞入轧头沟槽时轧头沟槽处于最大值,第二传感单元18和轧辊驱动件3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即第一传感单元被触发,且当轧头沟槽接近最大值时,第二传感单元18被触发,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驱动件8驱动平移座7、夹持件和钢棒移动,当轧头沟槽处于最大值时钢棒开始塞入轧头沟槽内。
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平移座7上的第二气缸和与第二气缸相连接的齿条,夹持件上安装有与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第二气缸活塞杆的移动带动齿条的移动,通过与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带动夹持件转动。
轧头平移架1通过第二导向结构与轧头底座2相连接,轧头平移架1能水平移动,轧头底座2上安装有与轧头平移架1相连接的第二驱动件,第二导向结构的导向方向与第一导向结构的导向方向垂直,第二驱动件与控制电路电连接且第二驱动件能驱动轧头平移架1在第二导向结构的导向方向上移动,钢棒在轧辊上的其中一个沟槽内完成轧头后,轧辊组和第一气缸将钢棒退回,此时第二驱动件驱动轧头平移架1移动,第一气缸再次推送钢棒,使钢棒塞入轧辊上另一个沟槽内。
通过阐述利用钢棒自动送料装置申请号:(201610068553.X)和钢棒轧头机进行自动扎头作业的过程,进一步说明各个部件的作用和优点。
第一步,自动送料;将多根钢棒堆放在钢棒自动送料装置上,钢棒自动送料装置先将一根钢棒送入钢棒轧头机内。具体来说,钢棒的一端依次穿过穿料孔11和辅助定位孔,保证钢棒与轧头沟槽轴心的位置,保证钢棒轧头后圆锥段形状的一致性,直至钢棒的一端面抵靠在靠山15上。
第二步,自动推料;钢棒的一端面抵靠在靠山15上时,第一传感单元被触发,控制电路控制避让驱动机构16驱动靠山15向下移动,使靠山15不再阻挡钢棒,控制钢棒移动的距离相同,使后续轧头处理的长度相同,即实现保证钢棒塞入长度的一致性;且当轧头沟槽接近最大值时,即检测凸块17被第二传感单元18所检测到时,第二传感单元18被触发,控制电路控制第一驱动件8驱动平移座7、夹持件和钢棒移动,直至滑座10与行程靠山相抵靠,保证靠山15不再阻挡钢棒后钢棒塞入轧头沟槽长度的一致性,通过调节调节螺栓能改变行程靠山的位置,即改变钢棒移动的行程,适用于不同需求的钢棒轧头作业。
第三步,粗轧;轧辊驱动件3驱动主动轧辊4使轧头沟槽横截面逐渐减小,对钢棒一端完成初次轧头处理,且轧头装置对钢棒的推力远远大于第一驱动件8的推力,在钢棒完成第一次轧头处理后,轧辊驱动件3驱动主动轧辊4将钢棒推出,实现钢棒的自动反向退回,缩短第一驱动件8控制钢棒复位行程,加快轧头效率;钢棒复位后避让驱动机构16驱动靠山15复位。
第四步,再次或多次轧头;首先控制电路控制旋转驱动机构带动旋转座13、气动三爪14和钢棒同步转动,本实施例给出的转动角度为90°,即将钢棒轧头处理两次;接着重复第二步自动推料和第三步粗轧的步骤,将钢棒再次进行轧头处理。
第五步,精轧;控制电路控制第二驱动件驱动轧头平移架1在第二导向结构的导向方向上平移,并使另一尺寸的轧头沟槽轴心与钢棒的轴心重合,接着重复第二步、第三步和第四步的步骤对钢棒进行轧头处理,使钢棒一端圆锥段的直径更加符合精度要求。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在平移座7上,夹持件与旋转驱动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主轴上具有穿料孔11。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在平移座7上,旋转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夹持件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主轴上具有穿料孔11。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避让驱动机构16包括安装在轧头架上的导向架和平移驱动件,平移驱动件能驱动靠山15水平左右移动;或避让驱动机构16包括安装在轧头架上的摆动驱动件,摆动驱动件能驱动靠山15左右摆动。
实施例五: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第一传感单元为安装在靠山15侧壁上的接近传感器,接近传感器位于穿料孔11的轴心线上;或第一传感单元为安装在靠山15侧壁上的光学传感器,光学传感器位于穿料孔11的轴心线上。

Claims (9)

1.一种钢棒轧头机,包括轧头装置,轧头装置包括轧头架和能将钢棒一端轧细的轧辊组,其特征在于,钢棒轧头机还包括位于轧头装置一侧的推料装置,推料装置能带动钢棒水平移动且能使钢棒的一端自动塞入轧辊组内;钢棒轧头机还包括位于轧辊组和推料装置之间能阻挡钢棒的靠山(15),轧头架上安装有与靠山(15)相连接的避让驱动机构(16),避让驱动机构(16)能使靠山(15)不再阻挡钢棒向轧辊组方向移动,当钢棒的端面依靠在靠山(15)侧面上时,控制电路控制避让驱动机构(16)移动靠山(15)使靠山(15)不再阻挡钢棒;钢棒轧头机还包括检测钢棒的端面是否依靠在靠山(15)侧面上的第一传感单元,第一传感单元和避让驱动机构(16)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棒轧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驱动机构(16)包括安装在轧头架上的导向架和平移驱动件,平移驱动件能驱动靠山(15)水平左右移动或上下移动;或所述避让驱动机构(16)包括安装在轧头架上的摆动驱动件,摆动驱动件能驱动靠山(15)左右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棒轧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安装在靠山(15)上的电路开关;或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安装在靠山(15)侧壁上的接近传感器;或所述第一传感单元为安装在靠山(15)侧壁上的光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棒轧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组包括轧辊驱动件(3)、上下设置的被动轧辊(5)和主动轧辊(4),主动轧辊(4)和被动轧辊(5)之间形成轧头沟槽,轧辊驱动件(3)与主动轧辊(4)相连接;主动轧辊(4)的转轴上安装有检测主动轧辊(4)是否位于初始位置上的第二传感单元(18),当主动轧辊(4)处于初始位置上时,钢棒的一端塞入轧头沟槽时轧头沟槽处于最大值,第二传感单元(18)和轧辊驱动件(3)均与控制电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钢棒轧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底座(6)、平移座(7)和夹持件,平移座(7)通过第一导向结构与推料底座(6)相连接,平移座(7)能水平移动,推料底座(6)上安装有与平移座(7)相连接的第一驱动件(8),第一驱动件(8)能推动平移座(7)水平移动且能使钢棒的一端自动塞入轧辊组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棒轧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与平移座(7)转动连接,夹持件上具有穿料孔(11),夹持件转动轴心线和穿料孔(11)的轴心线重合,且穿料孔(11)的轴心线与第一导向结构的导向方向平行设置,当穿料孔(11)内塞有钢棒时,夹持件能夹持住钢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棒轧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底座(6)上固定安装有辅助定位件(12),辅助定位件(12)上具有与穿料孔(11)同轴的辅助定位孔,当钢棒穿过穿料孔(11)向轧辊组方向移动时,钢棒会穿过辅助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棒轧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座(7)上安装有与夹持件相连接的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能驱动夹持件和钢棒同步转动,旋转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平移座(7)上的第二气缸和与第二气缸相连接的齿条,夹持件上安装有与齿条相啮合的传动齿轮;或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在平移座(7)上,夹持件与旋转驱动电机的主轴固定连接;或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旋转驱动电机,旋转驱动电机的外壳固定在平移座(7)上,旋转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夹持件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相啮合的传动齿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棒轧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头架包括轧头平移架(1)和轧头底座(2),轧头平移架(1)通过第二导向结构与轧头底座(2)相连接,轧头平移架(1)能水平移动,轧头底座(2)上安装有与轧头平移架(1)相连接的第二驱动件,第二导向结构的导向方向与第一导向结构的导向方向垂直。
CN202320341074.6U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钢棒轧头机 Active CN219335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1074.6U CN219335396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钢棒轧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1074.6U CN219335396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钢棒轧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5396U true CN219335396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2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41074.6U Active CN219335396U (zh) 2023-02-28 2023-02-28 一种钢棒轧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5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102018103600A1 (de) Kombinierte Zahnradschneidevorrichtung
EP0740973A2 (de) Rohrabstech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Abstechen von Rohrstücken von einem Rohr
CN111085880A (zh) 一种汽车方向机壳体深孔加工专用夹具
DE3237587A1 (de)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gewindeanschluessen an grossrohren
CN114472957A (zh) 一种轴类零件打孔设备
CN104043971B (zh) 一种带有切割及卸料功能的旋压设备
CN100340355C (zh) 一种多工序集成旋压成形机床
CN219335396U (zh) 一种钢棒轧头机
CN201217149Y (zh) 一种卧式数控镗孔滚压机
CN101543964B (zh) 一种仪表车床的进刀装置
CN111251007B (zh) 一种托辊轴的生产线设备
EP1884303B1 (de) Verfahren zum Zentrieren von Werkstücken sowie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eines solchen Verfahrens
CN116037684A (zh) 钢棒轧头机
CN209867084U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旋压机
JPS5921248B2 (ja) 無頭ねじ製造装置
CN203197076U (zh) 偏心旋压工件的固定装置
CN216227927U (zh) 一种卧式数控车铣滚花复合机
CN209867571U (zh) 一种数控键槽中心机
CN112792570A (zh) 一种棒料自动加工设备
US2219694A (en) Machine for making shafts
CN215432468U (zh) 一种棒料自动加工设备
DE19710730B4 (de) Walzverfahren und Zweiwalzen-Profilwalzmaschine zum Herstellen von Steigungsprofilen mit ungerader Gangzahl auf rotationssymmetrische Werkstücke
RU46210U1 (ru) Станок для ротационного выдавливания
CN219881666U (zh) 盘管焊接工装
CN217775451U (zh) 一种微型电机自动滚蜗牙设备的定位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