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34187U - 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34187U
CN219334187U CN202320166296.9U CN202320166296U CN219334187U CN 219334187 U CN219334187 U CN 219334187U CN 202320166296 U CN202320166296 U CN 202320166296U CN 219334187 U CN219334187 U CN 219334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kettle
raw materials
reaction
driving motor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6629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易夫
赵晓敏
林森
赵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uxi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uxi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uxi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uxi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6629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34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34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34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反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包括反应釜、进料管、出料管和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转动架和发热块,进料管向反应釜内导入原料,出料管用于导出反应后的化学原料,混合组件用于在加热反应釜时搅拌混合原料,使原料加热更加充分,具体的,介质燃烧对反应釜底部进行加热,驱动电机驱动转动架转动,转动架转动搅拌反应釜内的原料,使得原料得以均匀受热,在转动架搅拌原料时,发热块通电发热,对反应釜内中间位置的原料进行加热,使得反应釜内原料加热更加均匀,从而保障了化学反应的效果,解决传统反应装置加热化学原料不均匀,导致反应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反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在化学反应中,很多化学成分都需要经过化学反应装置进行反应,如(S)-4-乙基-4-羟基-7,8-二氢-1H-吡喃0[3,4-F]吲哚嗪-3,6,10(4H)-酮生,在制作化工材料时,通常化工原料是在反应装置内进行化学物质反应。
传统的反应装置都是通过介质燃烧获得热量从底部对原料进行升温,加热不均匀,使得反应装置内底部的化学原料优先发生反应,导致化学物质反应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旨在解决传统反应装置加热化学原料不均匀,导致反应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包括反应釜、进料管、出料管和混合组件,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反应釜连通,且位于所述反应釜一侧,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反应釜连通,且位于所述反应釜底部,所述混合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一侧,所述混合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转动架和发热块;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反应釜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反应釜一侧,所述转动架设置于所述反应釜内侧,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发热块与所述转动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转动架外侧。
其中,所述转动架包括连接头、安装架和搅拌杆,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反应釜内,所述安装架与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且位于远离所述驱动电机一侧,所述搅拌杆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位于远离所述连接头一侧。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安装架和电机本体,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反应釜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反应釜顶部,所述电机本体与所述安装架拆卸连接,并与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反应釜。
其中,所述化学原料反应设备包括加热盘,所述加热盘设置于所述反应釜底部。
其中,所述加热盘包括安装环和电磁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反应釜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反应釜底部,所述电磁环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环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所述进料管向所述反应釜内导入原料,所述出料管用于导出所述反应釜内反应后的化学原料,所述混合组件用于在加热所述反应釜时搅拌混合原料,使原料加热更加充分,具体的,介质燃烧对所述反应釜底部进行加热,此时,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动架转动,所述转动架转动搅拌所述反应釜内的原料,使得原料得以均匀受热,在所述转动架搅拌原料时,所述发热块为PTC发热块,所述发热块通电发热,对所述反应釜内中间位置的原料进行加热,使得所述反应釜内的原料加热更加均匀,从而保障了化学反应的效果,解决传统反应装置加热化学原料不均匀,导致反应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第一实施例沿电机本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第二实施例沿电机本体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101-反应釜、102-进料管、103-出料管、104-混合组件、105-驱动电机、106-转动架、107-发热块、108-连接头、109-安装架、110-搅拌杆、111-连接架、112-电机本体、201-加热盘、202-安装环、203-电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为:
请参阅图1-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沿电机本体的纵向剖视图,包括反应釜101、进料管102、出料管103和混合组件104,所述混合组件104包括驱动电机105、转动架106和发热块107,所述转动架106包括连接头108、安装架109和搅拌杆110,所述驱动电机105包括连接架111和电机本体112,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传统反应装置加热化学原料不均匀,导致反应效果差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方案用于与化工反应的场景,还可以解决维修驱动电机105不便的问题。
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料管102与所述反应釜101连通,且位于所述反应釜101一侧,所述出料管103与所述反应釜101连通,且位于所述反应釜101底部,所述混合组件104设置于所述反应釜101一侧,所述进料管102向所述反应釜101内导入原料,所述出料管103用于导出所述反应釜101内反应后的化学原料。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105与所述反应釜10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反应釜101一侧,所述转动架106设置于所述反应釜101内侧,并与所述驱动电机105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发热块107与所述转动架106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转动架106外侧,所述混合组件104用于在加热所述反应釜101时搅拌混合原料,使原料加热更加充分,具体的,介质燃烧对所述反应釜101底部进行加热,此时,所述驱动电机105驱动所述转动架106转动,所述转动架106转动搅拌所述反应釜101内的原料,使得原料得以均匀受热,在所述转动架106搅拌原料时,所述发热块107为PTC发热块,所述发热块107通电发热,对所述反应釜101内中间位置的原料进行加热,使得所述反应釜101内的原料加热更加均匀,从而保障了化学反应的效果,解决传统反应装置加热化学原料不均匀,导致反应效果差的问题。
其次,所述连接头108与所述驱动电机105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反应釜101内,所述安装架109与所述连接头108固定连接,且位于远离所述驱动电机105一侧,所述搅拌杆110与所述安装架109固定连接,位于远离所述连接头108一侧,所述连接头108用于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05和所述安装架109,便于所述安装架109的安装和拆卸,所述安装架109对所述搅拌杆110提供安装条件,所述驱动电机105驱动所述安装架109带动所述搅拌杆110转动,从而搅拌混合原料,所述搅拌杆110为多个,并具有若干侧杆,较传统搅拌杆110而言,搅拌效果更佳。
另外,所述连接架111与所述反应釜10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反应釜101顶部,所述电机本体112与所述连接架111拆卸连接,并与所述连接头108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反应釜101,所述连接架111通过螺栓与所述反应釜101连接,并对所述电机本体112提供安装条件,便于拆卸所述电机本体112进行维修,所述电机本体112用于驱动所述搅拌杆110转动。
制备化学原料时,通过所述进料管102向所述反应釜101内导入原料,介质燃烧对所述反应釜101底部进行加热,此时,所述电机本体112驱动所述安装架109转动,所述安装架109带动所述搅拌杆110转动带动所述搅拌杆110转动,从而搅拌所述反应釜101内的原料,使得原料得以均匀受热,同时,所述发热块107通电发热,对所述反应釜101内中间位置的原料进行加热,使得所述反应釜101内的原料加热更加均匀,最后通过所述出料管103将反应后的化学原料导出所述反应釜101进行收集存放。
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为: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沿电机本体的纵向剖视图,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所述化学原料反应设备包括加热盘201,所述加热盘201包括安装环202和电磁环203。
在本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盘201设置于所述反应釜101底部,所述加热盘201用于电磁加热所述反应釜101,较传统介质燃烧加热而言,热量转换更多,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其中,所述安装环202与所述反应釜101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反应釜101底部,所述电磁环203与所述安装环202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环202内,所述安装环202对所述电磁环203提供安装条件,所述电磁环203通电使所述反应釜101内产生涡流,从而快速加热原料。
制备化学原料时,所述电磁环203通电产生磁通量,使得所述反应釜101内产生涡流,从而快速加热原料。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或多种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3)

1.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包括反应釜、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反应釜连通,且位于所述反应釜一侧,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反应釜连通,且位于所述反应釜底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设置于所述反应釜一侧,所述混合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转动架和发热块;
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反应釜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反应釜一侧,所述转动架设置于所述反应釜内侧,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发热块与所述转动架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转动架外侧;
还包括加热盘,所述加热盘包括安装环和电磁环,所述安装环与所述反应釜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反应釜底部,所述电磁环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环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架包括连接头、安装架和搅拌杆,所述连接头与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反应釜内,所述安装架与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且位于远离所述驱动电机一侧,所述搅拌杆与所述安装架固定连接,位于远离所述连接头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机包括安装架和电机本体,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反应釜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反应釜顶部,所述电机本体与所述安装架拆卸连接,并与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并贯穿所述反应釜。
CN202320166296.9U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 Active CN219334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6296.9U CN219334187U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66296.9U CN219334187U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34187U true CN219334187U (zh) 2023-07-14

Family

ID=87104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66296.9U Active CN219334187U (zh) 2023-02-03 2023-02-03 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34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12148U (zh) 一种用于畜禽粪便再生饲料发酵机
CN103357357B (zh) 连续催化加氢制备甲基苯胺的喷射式膜反应器及方法
CN219334187U (zh) 一种化学原料反应设备
CN114887560B (zh) 一种氨基磺酸制备用智能控温反应釜
CN201669099U (zh) 电加热反应釜
CN205127813U (zh) 一种一体式沥青高效剪切搅拌加工装置
CN215028787U (zh) 一种带有复合型搅拌器的搅拌反应釜
CN215506644U (zh) 一种胶合胶水混合设备
CN204768668U (zh) 一种化工水性涂料搅拌釜
CN213914745U (zh) 一种氧化铝粉体均化装置
CN209113562U (zh) 一种含铁工业废酸连续搅拌氧化反应釜
CN211026279U (zh) 一种用于生产胶黏剂的内部电加热式反应釜
CN220276955U (zh) 一种用于生产液晶材料的搪瓷反应釜
CN209652308U (zh) 一种菌种发酵装置
CN208066350U (zh) 一种新型酯化反应釜
CN206492414U (zh) 沥青搅拌罐双向搅拌装置
CN217746661U (zh) 一种用于涂料高效搅拌反应釜
CN220780341U (zh) 一种快速均匀搅拌的反应釜
CN214051647U (zh) 一种内置导流结构的硬化油用氢化塔
CN217940108U (zh) 一种用于间苯氧基苯甲醛的酯化反应装置
CN215028897U (zh) 一种多功能胶水反应釜
CN218924525U (zh) 一种预热型混捏机
CN219441675U (zh) 一种高效反应釜
CN221099372U (zh) 一种矾土矿煅烧节能竖式预热器
CN216224404U (zh) 一种利用硅溶胶废渣生产催化剂的反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