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6186U - 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6186U
CN219326186U CN202320595215.7U CN202320595215U CN219326186U CN 219326186 U CN219326186 U CN 219326186U CN 202320595215 U CN202320595215 U CN 202320595215U CN 219326186 U CN219326186 U CN 219326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ous belt
belt conveying
stacker
fork
synchrono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52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炳
胡凯文
周曦伟
郝凯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Weiz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Wei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Weiz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Weiz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52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6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6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61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包括一个伸缩叉装置,伸缩叉装置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存取物料的托物平台,以及,至少两组位于伸缩叉装置两侧并沿伸缩叉装置的伸缩方向一字排开的同步带输送装置,用于主动接收和中转托物平台传递的物料,并对物料进行合理排布以及按序输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操作方便,在传统的货叉两侧设置有多组同步带输送装置1,用于对货物进行中转备存,解决了堆垛机双工位存取的二次定位的问题,减少了物料集体出入库时堆垛机的搬运次数,提高了仓库的整体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码垛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仓储行业竞争的白热化,提高效率是产品胜出的关键所在,提高堆垛机搬运效率成了立体仓库的重点。提速是最快捷的提高搬运效率的方式。而受限于自重式堆垛机本身结构的特点,通过提速来缩短运行时间已达理论上限,增加搬运工位是可行的增效方式。
现有技术关于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现有的堆垛机用伸缩货叉是单托货物的存放,即每次从入库口取单托物料进行入库,从货架内取单托物料送至出库口。此种货叉单工位的搬运方式在集中出入库的时候增加了搬运次数而导致搬运效率下降;
而且每次存取货都要进行两次定位,第一次在货叉取货时需要进行定位,第二次在货叉存货时进行定位,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占用时间较长。
现有的应用于双工位乃至多工位堆垛机搬运方式,只是的在堆垛机载货平台上增加货叉数量。此种方式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搬运次数,但多个货叉在出入库口处搬运时,堆垛机会进行二次/多次定位而增加了搬运时间。同时,多台货叉会加长堆垛机的机身,这又带来了成本的增加。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从而解决了堆垛机双工位存取的二次定位的问题,减少了物料集体出入库时堆垛机的搬运次数,提高了仓库的整体运行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包括:
一个伸缩叉装置,伸缩叉装置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存取物料的托物平台,以及,
至少两组位于伸缩叉装置两侧并沿伸缩叉装置的伸缩方向一字排开的同步带输送装置,用于主动接收和中转托物平台传递的物料,并对物料进行合理排布以及按序输出。
每组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包括两个相对并同步工作的同步带输送装置。
所述伸缩叉装置包括基座,以及滑动连接在基座上的多级伸缩臂,还包括滑动连接在末端的多级伸缩臂上的托物平台,伸缩叉装置上还连接有伸缩叉驱动机构,伸缩叉驱动机构通过链条传动,带动多级伸缩臂伸缩移动,从而使托物平台穿梭于同步带输送装置之间搬运物料。
所述物料为托盘以及板状工件。
所述基座的长度接近于单个同步带输送装置的长度的两倍。
位于同组的两个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之间通过同一个传动轴和联轴器进行连接,且传动轴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同步带输送装置并连接有同步带驱动机构,通过同步带驱动机构带动同组的两个同步带输送装置同步转动,同时同步带输送装置还包括驱动轮,以及与驱动轮通过同一个同步带相连的左同步轮和右同步轮,同时在同步带的外壁上连接有相抵的换向轮和张紧轮,调节同步带的涨紧度和方向。
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上还连接有多个用于调节高度差的调节螺丝,方便微调同步带输送装置和托物平台的高度差。
所述托物平台上端面高度无限接近但不超过同步带的最高高度,同步带能够主动将托物平台上的物料接下。
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位于左同步轮和右同步轮之间连接有用于起到承重及保持同步作用的承重背板,位于同组的两个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相对的侧壁上连接有水平分布水平承压板,且同步带输送装置上还连接有对纵向进行限位的纵向限位板。
靠近物料一侧的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处于常空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操作方便,在传统的货叉两侧设置有多组同步带输送装置,用于对货物进行中转备存,解决了堆垛机双工位存取的二次定位的问题,减少了物料集体出入库时堆垛机的搬运次数,提高了仓库的整体运行效率。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备如下优点:
(1).通过采用多个同步带输送装置能够对物料进行过渡,在大量集中存取货时,能够将货物在同步带输送装置上进行中转。同时在取货时,能够同步移动的多个同步带输送装置,让多个货物从一个方向移动,方便托物平台进行取货,提高了工作效率。
(2)解决了堆垛机双工位存取的二次定位的问题,减少了物料集体出入库时堆垛机的搬运次数,提高了仓库的整体运行效率。
(3)而且通过同步带输送装置对物料进行存货时也不需要进行单独的定位,在托物平台与同步带输送装置接近时,物料会被移动的同步带带动到同步带输送装置上,在同步带输送装置上进行调节,减少了伸缩叉装置的定位,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4)同时整个组件占用空间较小,布局合理,充分利用伸缩叉装置两侧的狭长空间,对物料进行中转过渡,让伸缩叉装置能够空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存取物料,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为图3局部(去除伸缩叉装置后)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伸缩叉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同步带输送装置;2、伸缩叉装置;3、同步带驱动机构;4、伸缩叉驱动机构;5、传动轴;6、联轴器;7、水平承压板;8、纵向限位板;
101、张紧轮;102、驱动轮;103、换向轮;104、左同步轮;105、承重背板;106、右同步轮;107、调节螺丝;108、同步带;
201、多级伸缩臂;202、托物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可以实现单台伸缩叉装置2连续搬运两托物料,从而提升立体仓库的整体搬运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包括一个伸缩叉装置2,以及,
至少两组位于伸缩叉装置2两侧并沿伸缩叉装置2的伸缩方向一字排开的同步带输送装置1,用于主动接收托物平台202传递的物料,且每组同步带输送装置1包括两个相对并同步工作的同步带输送装置1,通过设置两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提高物料运输的稳定性,伸缩叉装置2位于两组同步带输送装置1之间,伸缩叉装置2包括基座,以及滑动连接在基座上的多级伸缩臂201,还包括滑动连接在末端的多级伸缩臂201上的托物平台202,伸缩叉装置2上还连接有伸缩叉驱动机构4,伸缩叉驱动机构4通过链条传动,带动多级伸缩臂201伸缩移动,从而使托物平台202穿梭于同步带输送装置1之间搬运物料,物料一般为托盘以及板状工件。
同步带输送装置1还能对物料进行合理排布以及按序输出,会根据物料的来料方向,将空置的同步带输送装置1靠近物料的来料方向,同时当所有同步带输送装置1上均放置有物料后,通过向同一个方向启动同步带输送装置1,能够让多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上的物料按照同一个顺序输出,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为了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以及方便托物平台202向左右两个方向的运动,基座的长度接近于单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的长度的两倍。
位于同组的两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之间通过同一个传动轴5和联轴器6进行连接,且传动轴5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并连接有同步带驱动机构3,通过同步带驱动机构3带动同组的两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同步转动,同时同步带输送装置1还包括驱动轮102,以及与驱动轮102通过同一个同步带108相连的左同步轮104和右同步轮106,同时在同步带108的外壁上连接有相抵的换向轮103和张紧轮101,调节同步带108的涨紧度和方向。
同时同步带输送装置1上还连接有多个用于调节高度差的调节螺丝107,方便微调同步带输送装置1和托物平台202的高度差。
同步带输送装置1位于左同步轮104和右同步轮106之间连接有用于起到承重及保持同步作用的承重背板105;
同时在位于同组的两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相对的侧壁上连接有水平分布水平承压板7,且同步带输送装置1上还连接有对纵向进行限位的纵向限位板8,提高物料运输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托物平台202上端面高度无限接近但不超过同步带108的最高高度,方便托物平台202在装满物料的同步带输送装置1之间来回穿梭,同时同步带108能够主动将接近的托物平台202上的物料接下。
驱动轮102由同步带驱动机构3带动同步运行,换向轮103及张紧轮101组成Ω型驱动结构,提高稳定性,使同步带108在左同步轮104和右同步轮106间保持张紧状态实现同步张紧运行。
通过采用多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能够对物料进行过渡,在大量集中存取货时,能够将货物在同步带输送装置1上进行中转。同时在取货时,能够同步移动的多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让多个货物从一个方向移动,方便托物平台202进行取货,减少定位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通过同步带输送装置1对物料进行存货时也不需要进行单独的定位,在托物平台202与同步带输送装置1接近时,物料会被移动的同步带108带动到同步带输送装置1上,在同步带输送装置1上进行调节,减少了伸缩叉装置2的定位,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整个组件占用空间较小,布局合理,充分利用伸缩叉装置2两侧的狭长空间,对物料进行中转过渡,让伸缩叉装置2能够空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存取物料,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以连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为例进行说明,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进行物料双工位存任务作业时:
步骤一:堆垛机运行到第一托物料的取货位置,托物平台202伸出取物料;
步骤二:物料到托物平台202上之后,托物平台202搬运物料回中,此时两台同步带输送装置1与托物平台202同步运行;
步骤三:当物料在到达最接近的同步带输送装置1的工作面后,由于同步带108的高度大于托物平台202的高度,因此物料会先接触到同步带108,此时物料在同步带输送装置1上同步带108的转动作用下移动到同步带输送装置1上,使物料与托物平台202工作面脱离,完成第一托物料的搬运;
步骤四:同时判断第二托物料的来料方向(即来料方向在同一侧、还是另一侧),若第二托与第一托同一来料方向,则两台输送机同步运行,将第一托物料输送到到另一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的工作面上,为第二托物料空出工位,同理将第二托物料进行搬运;
若第二托物料与第一托物料的来料方向相反,则将托物平台202从第一托物料下方穿梭移动到另一侧,而与第二托物料靠近的同步带输送装置1工位刚好空置,满足第二托物料放置;
步骤五:托物平台202继续伸出搬取第二托物料;
步骤六:托物平台202搬运物料回中,此时空工位同步带输送装置1与托物平台202同步运行,有物料的同步带输送装置1不运动。
经过此步骤,可实现单台伸缩叉装置2向两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上进行存货。
当进行物料双工位取任务作业时:
步骤一:堆垛机运行到第一托物料的放货位置,与托物平台202接近的同步带输送装置1同步运行,在同步带108的作用下将物料移动到托物平台202上,然后移动托物平台202将第一托物料移动到相应位置,实现第一托物料的搬出;
步骤二:完成上述操作后,同步带输送装置1不动,将托物平台202回中并移动到相应位置;
步骤三:托物平台202不动,两台同步带输送装置1同步运行,将另一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上的第二托物料搬运到前一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上;
步骤四:重复步骤一,完成第二托物料的放置。
本实施例以2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为例进行演示,在实际情况下,会存在多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能够实现多个物料的过渡,能够大大提高存取物料的效率。解决了堆垛机存取物料时二次定位的问题,减少了物料集体出入库时堆垛机的搬运次数,提高了仓库的整体运行效率。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伸缩叉装置(2),伸缩叉装置(2)上滑动连接有用于存取物料的托物平台(202),以及,
至少两组位于伸缩叉装置(2)两侧并沿伸缩叉装置(2)的伸缩方向一字排开的同步带输送装置(1),用于主动接收和中转托物平台(202)传递的物料,并对物料进行合理排布以及按序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1)包括两个相对并同步工作的同步带输送装置(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叉装置(2)包括基座,以及滑动连接在基座上的多级伸缩臂(201),还包括滑动连接在末端的多级伸缩臂(201)上的托物平台(202),伸缩叉装置(2)上还连接有伸缩叉驱动机构(4),伸缩叉驱动机构(4)通过链条传动,带动多级伸缩臂(201)伸缩移动,从而使托物平台(202)穿梭于同步带输送装置(1)之间搬运物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为托盘以及板状工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长度接近于单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的长度的两倍。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组的两个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1)之间通过同一个传动轴(5)和联轴器(6)进行连接,且传动轴(5)的一端穿过其中一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并连接有同步带驱动机构(3),通过同步带驱动机构(3)带动同组的两个同步带输送装置(1)同步转动,同时同步带输送装置(1)还包括驱动轮(102),以及与驱动轮(102)通过同一个同步带(108)相连的左同步轮(104)和右同步轮(106),同时在同步带(108)的外壁上连接有相抵的换向轮(103)和张紧轮(101),调节同步带(108)的涨紧度和方向。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1)上还连接有多个用于调节高度差的调节螺丝(107),方便微调同步带输送装置(1)和托物平台(202)的高度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物平台(202)上端面高度无限接近但不超过同步带(108)的最高高度,同步带(108)能够主动将托物平台(202)上的物料接下。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1)位于左同步轮(104)和右同步轮(106)之间连接有用于起到承重及保持同步作用的承重背板(105),位于同组的两个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1)相对的侧壁上连接有水平分布水平承压板(7),且同步带输送装置(1)上还连接有对纵向进行限位的纵向限位板(8)。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物料一侧的所述同步带输送装置(1)处于常空状态。
CN202320595215.7U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 Active CN219326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5215.7U CN219326186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5215.7U CN219326186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6186U true CN219326186U (zh) 2023-07-11

Family

ID=87065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5215.7U Active CN219326186U (zh) 2023-03-23 2023-03-23 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61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24345B2 (en) Load-bearing frame for a shelf-stacking device
CN105392719B (zh) 通过在拣选站准备储存单元的订单执行方法
KR102633481B1 (ko) 보관 시설 내에서 유닛을 운반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JPH03111313A (ja) 材料収納カセット用保管棚における入庫、出庫、再入庫のための方法とその保管棚
CN212862673U (zh) 存储拣选一体化设备、入库存储拣选打包一体化设备
CN108545672B (zh) 单元化物流作业系统以及作业方法
CN212862675U (zh) 存储拣选一体化设备及全链路仓储一体化设备
JP2017124935A (ja) 立体自動倉庫
JPS623042B2 (zh)
CN103723419B (zh) 一种基于件箱存储立体库的储分一体工艺及系统
CN219326186U (zh) 一种堆垛机用单台货叉双工位布局结构
WO2022021658A1 (zh) 存储拣选一体化设备及方法
CN218641943U (zh) 拆垛理料系统及装车流水线
CN114056816A (zh) 存储拣选一体化设备及方法
CN219078123U (zh) 一种货箱转运仓储机
CN216784582U (zh) 仓储系统
CN117049051A (zh) 自动立体分拣机
CN212862674U (zh) 穿梭车货物一体化提升机、存取系统和入库存储、存取分拣及入库存储分拣打包一体化系统
CN112849882B (zh) 胚布仓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1870431U (zh) 一种通过内部底部输送线循环作业的物料存取系统
CN114056818A (zh) 穿梭车货物一体化提升机、存取系统及一体化系统
CN114180350A (zh) 一种自动线取补板装置
CN114056817A (zh) 存储拣选一体化设备及方法
CN112478719A (zh) 板体先进先出暂存机
CN112158509A (zh) 一种智能仓库存取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