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21700U -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21700U
CN219321700U CN202223613494.XU CN202223613494U CN219321700U CN 219321700 U CN219321700 U CN 219321700U CN 202223613494 U CN202223613494 U CN 202223613494U CN 219321700 U CN219321700 U CN 2193217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waterproof cap
sealing
storage groove
endosc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6134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
刘雅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oscape Med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oscape Med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oscape Med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onoscape Med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2236134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217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217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217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连接器,该内窥镜连接器包括电连接接口,电连接接口包括:连接基座,包括基部和自基部向外侧凸出延伸的、呈筒状的连接部,连接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存液凹槽;在将防水帽套接于连接部的外周的情况下,连接基座与防水帽之间可在第一密封状态和非密封状态之间切换:在第一密封状态下,防水帽中用于与连接部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一密封件位于连接部的密封位置,在非密封状态下,第一密封件位于密封位置外并且靠近连接部的开口端或者脱离连接部;存液凹槽位于密封位置外并且靠近基部。本申请能够避免防水帽打开时因为负压导致残存液体进入内窥镜连接器内部而腐蚀其中的导电元件,因此能够提升内窥镜的防腐蚀性。

Description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内窥镜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内窥镜连接器。此外,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内窥镜连接器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在医疗领域中,常见的内窥镜系统通常包括:内窥镜、光源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其中,该图像处理装置可以包括内窥镜图像处理装置和/或超声图像处理装置。内窥镜通过内窥镜连接器与光源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连接。具体地,该内窥镜连接器可以包括导光接口和电连接接口,导光接口可插接于光源装置,并将光源装置出射的照明光导入内窥镜内部,电连接接口可通过转接线缆与图像处理装置电连接,以在内窥镜与图像处理装置之间传输电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内窥镜在使用前后需要通过消毒液实施消毒处理,因而需要解除内窥镜连接器与光源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之间的连接,而解除内窥镜连接器中的电连接接口与转接线缆之间的连接之后,电连接接口中的导电元件将外露。此时,为了防止水分、消毒液等液体进入到内窥镜连接器内部,需在内窥镜连接器的电连接接口处安装防水帽。电连接接口和防水帽通过在两者连接处夹设密封圈和/或防水皮碗等弹性构件形成气密的状态。在内窥镜完成洗消后,防水帽与电连接接口密封接触部分会存在残留的液体,由于密封圈紧贴在电连接接口的壁面上,因此,从电连接接口卸下防水帽时,内窥镜连接器内部体积增大形成负压,容易将残留液体吸入内窥镜连接器内部,进而导致内窥镜连接器内部部件腐蚀损坏。
因此,如何避免因负压导致残留液体被吸入内窥镜连接器内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窥镜连接器,该内窥镜连接器能够避免防水帽打开时因为负压导致残存液体进入内窥镜连接器内部而腐蚀其中的导电元件,因此能够提升内窥镜的防腐蚀性。
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内窥镜连接器的内窥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窥镜连接器,其包括用于与外部连接器电连接的电连接接口,所述电连接接口还用于与防水帽套接,以使所述内窥镜连接器内部保持密封状态,所述电连接接口包括:
连接基座,其包括基部和自所述基部向外侧凸出延伸的、呈筒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存液凹槽;
在将所述防水帽套接于连接部的外周的情况下,所述连接基座与所述防水帽之间可在第一密封状态和非密封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第一密封状态下,所述防水帽中用于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一密封件位于密封位置;在所述非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密封位置外并且靠近所述连接部的开口端或者脱离所述连接部;所述存液凹槽位于所述密封位置外并且靠近所述基部。
示例性地,所述存液凹槽为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设置的环形槽。
示例性地,所述存液凹槽设置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基部连接的一侧。
示例性地,沿所述连接部的轴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存液凹槽,或,所述存液凹槽为沿所述连接部的轴向延伸的螺旋槽。
示例性地,靠近所述基部的存液凹槽的深度大于远离所述基部的存液凹槽的深度。
示例性地,所述基部在朝向所述防水帽的端面设有暂存槽。
示例性地,所述暂存槽为围绕所述连接部设置的环形槽。
示例性地,所述暂存槽与所述存液凹槽连通。
示例性地,所述密封位置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区间,其中,沿着所述连接部的轴向,所述第一位置相对所述存液凹槽远离所述基部,所述第二位置相对所述第一位置远离所述基部;
在将所述防水帽套接于连接部的外周的情况下,所述连接基座与所述防水帽之间可在第二密封状态、第一密封状态和非密封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所述第二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者所述存液凹槽与所述第一位置之间,并且,设置于所述防水帽的开口端的第二密封件与所述基部抵接;
在所述第一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与所述基部分离;
在所述非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连接部的开口端之间或者脱离所述连接部。
一种内窥镜,包括内窥镜连接器,所述内窥镜连接器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连接器。
上述结构中,存液凹槽位于基部与密封位置之间,因此,无论是在第一密封状态下还是非密封状态下,存液凹槽均位于基部与第一密封件之间。
防水帽逐渐朝脱离连接部的方向移动时,由于防水帽、第一密封件和电连接接口形成的密封腔体的体积被扩大,会产生将电连接接口与防水帽的周向间隙的空气挤压到密封腔体的负压。但由于存液凹槽位于基部与第一密封件之间,且存液凹槽所在位置处的容积大于其他位置处的周向间隙,因此,在负压作用下,残留液体会首先被吸入该存液凹槽内,使得电连接接口与防水帽之间在靠近第一密封件所在位置处的周向间隙中没有残留液体,保持周向间隙的畅通,亦即,没有残留液体堆积在第一密封件朝向基部的表面,因此,即便在防水帽的第一密封件移动至密封位置与连接部的开口端之间,甚至是脱离连接部时,防水帽与电连接接口之间成为非密封状态,残留液体也不会被吸入到密封腔体内,保证了密封腔体内的干燥性,避免电连接接口内的导电元件被腐蚀。
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内窥镜连接器的电连接接口与防水帽的周向间隙处设置有存液凹槽,能够在防水帽脱离电连接接口的过程中,对残留液体进行存储,避免残留液体进入到密封腔体,从而保证电连接接口内部的干燥性,保证内部的导电元件不被腐蚀,提升内窥镜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本申请所提供的内窥镜由于具有上述内窥镜连接器,因而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和耐腐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内窥镜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防水帽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内窥镜连接器中的连接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内窥镜连接器中的电连接接口与图2所示防水帽之间处于第二密封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内窥镜连接器中的电连接接口与图2所示防水帽之间处于第一密封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所示内窥镜连接器中的电连接接口与图2所示防水帽之间处于非密封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另一种内窥镜连接器中的电连接接口与图2所示防水帽之间处于非密封状态的剖视图。
图1-图7中,附图标记包括:
1为连接基座、2为防水帽、21为防水帽基座、3为第二密封件、4为第一密封件、5为侧漏接口、6为导向槽、7为壳体、10为残留液体、11为存液凹槽、12为暂存槽、13为基部、14为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内窥镜连接器,该内窥镜连接器能够避免防水帽打开时因为负压导致残存液体进入内窥镜连接器内部而腐蚀其中的导电元件,因此能够提升内窥镜的防腐蚀性。
本申请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内窥镜连接器的内窥镜。
请参考图1至图7,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内窥镜连接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防水帽的剖视图;图3为图1所示内窥镜连接器中的连接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内窥镜连接器中的电连接接口与图2所示防水帽之间处于第二密封状态的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内窥镜连接器中的电连接接口与图2所示防水帽之间处于第一密封状态的剖视图;图6为图1所示内窥镜连接器中的电连接接口与图2所示防水帽之间处于非密封状态的剖视图;图7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另一种内窥镜连接器中的电连接接口与图2所示防水帽之间处于非密封状态的剖视图。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内窥镜连接器是内窥镜系统的一部分,内窥镜系统包括内窥镜和安装于内窥镜的防水盖,内窥镜通常包括依次连接的插入部、操作部、通用线缆和连接器。连接器包括分别用于与光源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连接的导光接口和电连接接口,电连接接口内设置有导电元件。在使用时,需要对内窥镜进行消毒处理,就需要解除内窥镜连接器与光源装置和图像处理装置之间的连接,会使得电连接接口中的导电元件将外露,进而导致导电元件被消毒液腐蚀。由此,在对内窥镜进行清洗消毒时,需要在电连接接口上安装防水帽。而在完成清洗消毒后,内窥镜和/或防水帽上可能会存在少量残存液体。本申请提供的内窥镜连接器可以用于避免防水帽打开时因为负压导致残存液体进入内窥镜连接器内部而腐蚀其中的导电元件。
其中,请参考图1,本申请提供的内窥镜连接器的外部设置有壳体7,该壳体7构成内窥镜连接器的主体结构,并且用于连接内窥镜的其他结构。
本申请提供内窥镜连接器包括用于与外部连接器(例如,用于连接图像处理装置的转接线缆等)电连接的电连接接口,电连接接口还用于与防水帽2套接,以使内窥镜连接器内部保持密封状态。其中,电连接接口具体可以包括连接基座1和导电元件。连接基座1用于与外部连接器或者防水帽2套接。导电元件设置于连接基座1围合形成的空间内,用于分别与通用线缆中的信号线和外部连接器(转接线缆)电连接。
其中,如图2所示,防水帽2可以包括:防水帽基座21以及套接于防水帽基座21外部的塑胶外壳。
防水帽基座21内壁上向内凸出设置有第一密封件4,用于与内窥镜连接器的连接基座1周向抵接,以实现防水帽2与连接基座1之间的周向密封。塑胶外壳在朝向连接基座1的端部,即,防水帽2的开口端,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密封件3,第二密封件3可在防水帽2安装到位后,与连接基座1轴向抵接,以进一步加强防水帽2与连接基座1之间的密封性。其中,第一密封件4具体可以为防水帽密封圈或其他密封件,第二密封件3具体可以为皮碗或其他密封件。
防水帽基座21中用于与连接基座1套接的端口部设置有导向槽6,导向槽6可与连接基座1中相应的部件(导向销)配合,以引导防水帽2与连接基座1相对转动并沿轴向相对移动,最终实现防水帽2与连接基座1之间的固定连接。防水帽基座21中与上述端口部相对的另一端在周向上还设置有测漏接口5。
请进一步参考图3,连接基座1具体可以包括基部13和连接部14。基部13为基座结构,可以具有端面,连接部14自基部13的端面向外侧凸出延伸,并呈筒状结构,外部器件(图像处理装置的转接线缆或者防水帽2)可套接于连接部14的外周,并且,诸如图像处理装置等外部器件中的导电元件可经由连接部14的开口伸入该连接基座1内并与设于该连接基座1内的导电元件电接触,以实现电连接。
在将防水帽2套接于连接部14的外周的情况下,连接基座1与防水帽2之间可在第一密封状态和非密封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在第一密封状态下,防水帽2中用于与连接部14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一密封件4位于连接部14的密封位置,在非密封状态下,第一密封件4位于该密封位置外并且靠近连接部14的开口端或者脱离连接部14。
特别地,在本申请中,连接部14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存液凹槽11。该存液凹槽11具体可以为连接部14在外周面的部分位置处沿径向方向向内凹陷而成,存液凹槽11的槽底与连接部14其他位置处的外周面形成台阶。从而,当防水帽2套接于连接部14的外周时,防水帽2与连接部14之间在设置有存液凹槽11的位置处的周向间隙或者容积明显大于其他位置处。
并且,沿着连接部14的轴向(即,连接部14的延伸方向),该存液凹槽11位于密封位置外并且靠近基部13。从而,无论防水帽2和连接基座1之间处于第一密封状态还是非密封状态,存液凹槽11始终位于基部13与第一密封件4之间。
进而,在防水帽2逐渐朝脱离连接部14的方向移动,以从第一密封状态切换至非密封状态的过程中,由于防水帽2、第一密封件4和连接基座1之间形成的密封腔体的体积被扩大,所以会产生将连接基座1与防水帽2的周向间隙的空气挤压到密封腔体的负压。但由于存液凹槽11始终位于基部13与第一密封件4之间,且存液凹槽11所在位置处的容积大于其他位置处的周向间隙,因此,在负压作用下,残留液体会首先被吸入该存液凹槽11内,并由存液凹槽11存储,使得连接部14与防水帽2之间在靠近第一密封件4所在位置处的周向间隙中没有残留液体,保持周向间隙的畅通,亦即,没有残留液体堆积在第一密封件4朝向基部13的表面,因此,即便在防水帽2的第一密封件4移动至密封位置与连接部14的开口端之间,甚至是脱离连接部14时,防水帽2与连接基座1之间成为非密封状态,残留液体也不会被吸入到密封腔体内,保证了密封腔体内的干燥性,避免设置于连接基座1内的导电元件被腐蚀。
可见,本申请所提供的内窥镜连接器的电连接接口与防水帽2的周向间隙处设置有存液凹槽11,能够在防水帽2脱离电连接接口的过程中,对残留液体进行存储,避免残留液体进入到密封腔体,从而保证电连接接口内部的干燥性,保证内部的导电元件不被腐蚀,提升内窥镜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密封位置可以为沿连接部14轴向上的某一位置,也可以为某一段位置区间(即,沿轴向的两个位置之间),从而,在本申请中,第一密封件4位于连接部14的密封位置,具体可以为:第一密封件4抵接于连接部14在轴向上的某一个位置或者某两个位置之间,当防水帽14中的第一密封件4抵接于连接部14外周面上的该密封位置时,可以使防水帽2、第一密封件4和连接基座1的内部形成为一个密封腔体,处于第一密封状态。当防水帽14中的第一密封件4沿着脱离连接部14的方向移动至该密封位置之外(即,位于该密封位置外并且靠近连接部14的开口端或者脱离连接部14)时,防水帽2与连接基座1之间解除密封,成为非密封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防水帽2、第一密封件4和连接基座1所形成的密封腔体的密封稳定性,该密封位置可以是沿连接部14轴向上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区间。亦即,在第一密封件4沿着连接部14的轴向,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密封件4始终与连接部14的外周面抵接,使连接基座1与防水帽2之间始终处于第一密封状态。可选地,该第二位置可以是连接部14的开口端。
相应地,存液凹槽11、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沿连接部14的轴向、从靠近基部13到远离基部13(或者,靠近连接部14的开口端)的方向依次设置,存液凹槽11最靠近基部13,由存液凹槽11向连接部14的开口的方向延伸,依次是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也就是说,相对而言,第一位置相对存液凹槽11更远离基部13,而第二位置相对于第一位置更加远离基部1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水帽2与连接基座1的密封性,当防水帽2与连接基座1套接,并安装到位时,防水帽2中的第二密封件3与基部13朝向防水帽2的端面轴向抵接,由此,第二密封件3、防水帽2、第一密封件4和基部13之间可形成初级密封腔体,避免在清洗消毒的过程中有过多的消毒液进入并填满防水帽2与连接部14之间的周向间隙(包括存液凹槽11)。
从而,在本实施例中,在将防水帽2套接于连接部14的外周的情况下,连接基座1与防水帽2之间可在第二密封状态、第一密封状态和非密封状态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二密封状态下,第一密封件4位于第一位置或者位于存液凹槽11与第一位置之间,并且第二密封件3与基部13抵接;在第一密封状态下,第一密封件4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并且第二密封件3与基部13分离;在非密封状态下,第一密封件4位于第二位置与连接部14的开口端之间或者脱离连接部14。
具体地,请参考图4,为电连接接口与防水帽2之间处于第二密封状态下的剖视图,防水帽2套接于连接部14,第二密封件3与基部13的端面或周向面形成挤压密封,第二密封件3、防水帽2、第一密封件4和基部13之间形成一个初级密封腔体;第一密封件4周向抵接于第一位置,以使防水帽2、第一密封件4和连接基座1的内部形成为一个密封腔体。可见,在第二密封状态下,经清洗消毒后的残留液体10被第二密封件3隔绝在该初级密封腔体的外部。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5,防水帽2由安装状态向脱离连接部14的方向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密封件3脱离基部13,导致该位置密封解除,且防水帽2、第一密封件4和连接基座1的内部形成的密封腔体的体积不断增加,产生负压,而在负压作用下,残留液体10被吸入防水帽2与连接部14之间,其中,由于存液凹槽11所在位置处的周向间隙明显大于其他位置处,所以,残留液体10首先被吸入存液凹槽11中并在存液凹槽11中存储,使得第一密封件4附近的周向间隙保持通气状态,避免了残留液体10封堵第一密封件4朝向基部13的表面。
进一步地,请参考图6,防水帽2中的第一密封件4由第二位置继续移动至脱离连接部14时,由于外部的残留液体10能够保持在存液凹槽11中,第一密封件4附近的周向间隙无残留液体10,所以,即便在切换至非密封状态的过程中产生负压作用,也不会有残留液体10被吸入到连接基座1的筒状结构内部。
具体而言,存液凹槽11可以为在连接部14的外周的周向上间断设置的若干个凹槽,或者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上述存液凹槽11可以为沿连接部14的周向设置的环形槽。
在连接部14的周向设置连续的环形的槽体,可以从360°收集被吸入的残留液体,大大减少抵达第一密封件4附近的残留液体,同时,也有助于将对外部的残留液体进行存储,避免液体过多时造成溢出。
可选的,存液凹槽11可设置于连接部14与基部13连接的一侧。亦即,存液凹槽11位于连接部14的根部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存液凹槽11位于连接部14的根部位置,也就是连接部14与基部13连接的位置,通过该设置,可以适当延长存液凹槽11在连接部14的轴向上的延伸距离,从而增大存液凹槽11的体积,增大存液量,避免残留液体10封堵第一密封件4附近的周向间隙。
在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沿连接部14的轴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存液凹槽11,或,存液凹槽11为沿所述连接部14的轴向延伸的螺旋槽。
需要说明的是,沿轴向设置两个或以上的存液凹槽11可方便实现不同位置的液体的储存,避免出现液体过多的情况。
另外,上述存液凹槽11还可以为螺旋槽,沿连接部14的轴向延伸设置,能够更进一步地增大存液凹槽11的尺寸。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靠近基部13的存液凹槽11的深度大于远离基部13的存液凹槽11的深度。
深度不同可以使得液体具有流动性,更加容易保存在靠近基部13的一侧,也就是说,更加远离第一密封件4的一侧,避免其可能存在的溢出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存液凹槽11的底面可以为平直底面或者为具有曲面部、折角部的底面,任何有利于残存液体向靠近基部13一侧方向流动或保持的存液凹槽11,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基部13在朝向所防水帽2的端面还可以设有暂存槽12,用于存储基部13表面的液体,以避免其流入周向间隙。
请参考图7,基部13在朝向防水帽2的一侧,也就是图中的右侧方向,设置有暂存槽12,当基部13的周向表面的残留液体10量较大时,位于该侧面的暂存槽12能够起到进一步的储液作用。
可选的,上述暂存槽12可以位于基部13的环形结构的中部,即脱离基部13与连接部14的连接位置。或者,上述暂存槽12可以位于基部13的根部,即基部13与连接部14的连接位置。
其中,在暂存槽12位于基部13的根部,存液凹槽11亦位于连接部14的根部的情况下,暂存槽12可与存液凹槽11连通,一方面扩大存液容积,另外一方面能够增加存液位置的多样性,无论电连接接口处于何种角度,残留液体10均能够位于暂存槽12或存液凹槽11中,且不会溢出。
在任意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暂存槽12可以为围绕连接部14设置的环形槽,或者可以为周向具有间断的槽体。可选的,环形槽的形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增加存液凹槽11或暂存槽12的个数,或者延长存液凹槽11或暂存槽12的方式均是为了增加存液的容积,避免残留液体10封堵周向间隙。
本申请并不限定存液凹槽11或暂存槽12的个数或形状结构,其他增加上述存液凹槽11或暂存槽12容积的方案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除了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内窥镜连接器的主要结构和各部分连接关系,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内窥镜连接器的内窥镜,内窥镜包括插入部、操作部、通用线缆和如上所述的内窥镜连接器。其中,该内窥镜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内窥镜连接器及内窥镜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连接器,其包括用于与外部连接器电连接的电连接接口,所述电连接接口还用于与防水帽(2)套接,以使所述内窥镜连接器内部保持密封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接口包括:
连接基座(1),其包括基部(13)和自所述基部(13)向外侧凸出延伸的、呈筒状的连接部(14),所述连接部(1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存液凹槽(11);
在将所述防水帽(2)套接于所述连接部(14)的外周的情况下,所述连接基座(1)与所述防水帽(2)之间可在第一密封状态和非密封状态之间切换:
其中,在所述第一密封状态下,所述防水帽(2)中用于与所述连接部(14)的外周面抵接的第一密封件(4)位于所述连接部(14)的密封位置;在所述非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件(4)位于所述密封位置外并且靠近所述连接部(14)的开口端或者脱离所述连接部(14);
所述存液凹槽(11)位于所述密封位置外并且靠近所述基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液凹槽(11)为沿所述连接部(14)的周向设置的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液凹槽(11)设置于所述连接部(14)与所述基部(13)连接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连接部(14)的轴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存液凹槽(11),或,所述存液凹槽(11)为沿所述连接部(14)的轴向延伸的螺旋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窥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基部(13)的所述存液凹槽(11)的深度大于远离所述基部(13)的所述存液凹槽(11)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3)在朝向所述防水帽(2)的端面设有暂存槽(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槽(12)为围绕所述连接部(14)设置的环形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暂存槽(12)与所述存液凹槽(1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位置为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区间,其中,沿着所述连接部(14)的轴向,所述第一位置相对所述存液凹槽(11)远离所述基部,所述第二位置相对所述第一位置远离所述基部(13);
在将所述防水帽(2)套接于所述连接部(14)的外周的情况下,所述连接基座(1)与所述防水帽(2)之间可在第二密封状态、第一密封状态和非密封状态之间切换,其中,
在所述第二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件(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或者所述存液凹槽(11)与所述第一位置之间,并且,设置于所述防水帽(2)的开口端的第二密封件(3)与所述基部(13)抵接;
在所述第一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件(4)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件(3)与所述基部(13)分离;
在所述非密封状态下,所述第一密封件(4)位于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连接部(14)的开口端之间或者脱离所述连接部(14)。
10.一种内窥镜,包括内窥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连接器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连接器。
CN202223613494.X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连接器 Active CN2193217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3494.XU CN21932170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613494.XU CN21932170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21700U true CN219321700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2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613494.XU Active CN219321700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217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50601B2 (ja) 内視鏡用管路切換装置
EP2119390B1 (en) Connector for endoscope
JP5349561B2 (ja) 内視鏡用管路切換装置
JP2005006860A (ja) 透析器接続用カプラ
KR20110068903A (ko) 커넥터
JP2010506616A (ja) 片方の乳房から及び両方の乳房から搾乳を行うのに使用するためのコネクタ
WO2017149828A1 (ja) 管路制御装置
CN108370110B (zh) 用于压缩机的包括导线管适配器的插座组件
JP5476361B2 (ja) 内視鏡用管路切換装置及び超音波内視鏡
CN219321700U (zh)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连接器
CN118281617A (zh) 一种内窥镜及内窥镜连接器
US20120053414A1 (en) Fluid-tight housing device and endoscope
CN211344017U (zh) 用于电连接器上的防水密封圈
JP5019329B2 (ja) 内視鏡用コネクタ
JP3121440U (ja) 紫外線殺菌筒における封止構造
JP4441036B2 (ja) 電子内視鏡の電気コネクタの防水キャップ
JP3670739B2 (ja) 内視鏡の防水構造
CN113540893A (zh) 具有防潮功能的航空接口
CN218863488U (zh) 一种安全阀对接保护装置
CN218543160U (zh) 一种密封圈套、流体对接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JP5666027B2 (ja) 内視鏡用管路切換装置及び超音波内視鏡
JP6125134B1 (ja) 管路制御装置
JP4185345B2 (ja) 内視鏡の管路切換装置
EP0100069B1 (en) Connector device for checking leakage in an airtight endoscope
JP4874043B2 (ja) 電子内視鏡の遠隔操作ボタ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