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312885U - 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312885U
CN219312885U CN202320988755.1U CN202320988755U CN219312885U CN 219312885 U CN219312885 U CN 219312885U CN 202320988755 U CN202320988755 U CN 202320988755U CN 219312885 U CN219312885 U CN 219312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ar
end cover
side end
cover plate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8875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欣幸
邓诗琴
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Kai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Kai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Kai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Kaich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8875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312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312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312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仪表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其包括A柱和仪表板侧端盖板,所述仪表板侧端盖板包括主体部及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裙边部,所述裙边部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A柱的一端,所述裙边部至少部分搭接贴靠在所述A柱上,所述裙边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其能够消除或隐藏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之间的装配间隙,提升汽车内饰的美观度和精致性,并降低零部件的设计制造精度要求。

Description

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仪表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客户对汽车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现有的汽车仪表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会影响到汽车内饰的美观度。
如图1至图3所示,在现有技术中,A柱41与仪表板本体42之间通过卡接结构卡接固定;如图4所示,侧端盖板44通过V型卡43装配到仪表板本体42上,侧端盖板44用于将A柱41与仪表板本体42之间的连接部位以及其它内部零部件遮盖住,以提高内饰的美观度。如图1及图5所示,侧端盖板44与A柱41之间无直接的连接关系,侧端盖板44一般是搭接在A柱41上,且侧端盖板44与A柱41之间具有间隙40,该间隙40的尺寸一般大于或等于0.5mm。由于该间隙40恰好处于驾驶员的视野直视区域,因而会影响内饰的美观度和精致性。同时,为了尽可能地确保间隙40尺寸合格,还需要提升相关搭接零部件的设计制造精度,从而增加了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其能够提升汽车内饰的美观度和精致性,并降低零部件的设计制造精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包括A柱和仪表板侧端盖板,所述仪表板侧端盖板包括主体部及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裙边部,所述裙边部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A柱的一端,所述裙边部至少部分搭接贴靠在所述A柱上,所述裙边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主体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A柱的一侧;所述裙边部具有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至少部分搭接贴靠在所述A柱上,所述第四侧壁位于所述第三侧壁远离所述A柱的一侧;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上;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三侧壁位于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仪表板侧端盖板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裙边部之间。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延伸部的厚度沿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主体部一侧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延伸部靠近于所述A柱一侧的侧壁为斜面结构。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裙边部包括搭接部和连接部,所述搭接部搭接贴靠在所述A柱上,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搭接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裙边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0mm。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裙边部与所述A柱搭接贴靠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5mm。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裙边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1.5mm。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裙边部与所述A柱之间具有设计干涉量,所述设计干涉量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0.3mm。
在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裙边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A柱的一侧设有倒角。
本申请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通过在仪表板侧端盖板上设置裙边部,且裙边部的厚度小于主体部的厚度,即对裙边部进行减薄处理;当裙边部搭接贴靠在A柱上时,裙边部能够产生一定量的变形,使裙边部与A柱更好地贴合,从而将现有技术中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之间的装配间隙消除或隐藏掉,提升内饰的美观度和精致性;同时降低了零部件的设计制造精度要求,从而降低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成本。
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此处的附图为用于表示本申请的实用新型构思,不完全等同于本申请所保护的实际产品的结构。
图1为现有技术中仪表板本体、侧端盖板及A柱的装配结构正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仪表板本体、侧端盖板及A柱的装配结构侧视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A柱与仪表板本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侧端盖板与仪表板本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中侧端盖板与A柱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位置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6中仪表板侧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申请的各方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图6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包括A柱1和仪表板侧端盖板2,仪表板侧端盖板2采用塑胶材质制成。仪表板侧端盖板2包括主体部21及与主体部21相连的裙边部22,裙边部22位于主体部21靠近A柱1的一端,裙边部22至少部分搭接贴靠在A柱1上,裙边部22的厚度小于主体部21的厚度。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通过在仪表板侧端盖板2上设置裙边部22,且裙边部22的厚度小于主体部21的厚度,即对裙边部22进行减薄处理;当裙边部22搭接贴靠在A柱1上时,裙边部22能够产生一定量的变形,使裙边部22与A柱1更好地贴合(若未对裙边部22进行减薄处理,即裙边部22的厚度与主体部21的厚度相同,则当裙边部22与A柱1在搭接时,裙边部22不容易发生变形并与A柱1贴合,且裙边部22与A柱1的相接位置处还会有明显的交界痕迹,从而影响美观度),从而将现有技术中仪表板侧端盖板2与A柱1之间的装配间隙消除或隐藏掉,提升内饰的美观度和精致性;同时降低了零部件的设计制造精度要求,从而降低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成本。
如图6及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沿主体部21的厚度方向上,主体部21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21A和第二侧壁21B,第二侧壁21B位于第一侧壁21A远离A柱1的一侧;裙边部22具有相对的第三侧壁22A和第四侧壁22B,第三侧壁22A至少部分搭接贴靠在A柱1上,第四侧壁22B位于第三侧壁22A远离A柱1的一侧。第四侧壁22B与第二侧壁21B位于同一平面上;沿主体部21的厚度方向上,第三侧壁22A位于第四侧壁22B与第一侧壁21A之间。即从图6及图8中看,裙边部22为仪表板侧端盖板2靠近A柱1一侧的侧壁凹陷形成,从而使得裙边部22与A柱1搭接装配后,仪表板侧端盖板2不会明显凸出于A柱1(如图6所示,即从仪表板侧端盖板2的厚度方向上来看,仪表板侧端盖板2较厚的左侧部分会隐藏至A柱1下方,仪表板侧端盖板2只有较薄的右侧部分(即对应于裙边部22的部分)凸出于A柱1),从而提升美观度。
如图6及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仪表板侧端盖板2还包括延伸部23,延伸部23连接于主体部21和裙边部22之间。延伸部23的厚度沿靠近主体部21的一侧朝向远离主体部21一侧的方向上逐渐减小,延伸部23靠近于A柱1一侧的侧壁为斜面结构(该斜面可以为平面结构,也可以为弧面结构),延伸部23远离A柱1一侧的侧壁与第四侧壁22B及第二侧壁21B处于同一平面上。
具体地,由于裙边部22的厚度小于主体部21的厚度,故将延伸部23设置为厚度逐渐减小的结构,从而使延伸部23两端的厚度分别与主体部21和裙边部22相匹配,且使延伸部23靠近于A柱1一侧的侧壁形成为斜面结构,不仅便于仪表板侧端盖板2与A柱1之间的装配,而且能够减小裙边部22折断的风险。
如图6及图7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裙边部22包括搭接部221和连接部222,搭接部221搭接贴靠在A柱1上,连接部222连接于搭接部221与延伸部23之间,即裙边部22部分搭接贴靠在A柱1上,从而方便仪表板侧端盖板2的装配,并降低对裙边部22尺寸精度的设计和制造要求。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裙边部22也可以整体均搭接贴靠在A柱1上。
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裙边部22的长度L(即搭接部221与连接部222的长度之和)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0mm。
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裙边部22与A柱1搭接贴靠部分的长度D(也即搭接部22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5mm。
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裙边部22的厚度T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1.5mm,从而使得当裙边部22与A柱1在搭接时,裙边部22更容易发生变形并与A柱1贴合,同时裙边部22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避免其发生折断。
如图7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裙边部22与A柱1之间具有设计干涉量a,设计干涉量a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0.3mm。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设计干涉量a是指在设计裙边部22的尺寸时,裙边部22在不受A柱1挤压力作用的情况下,裙边部22与A柱1的干涉量(或称为重合量);即在装配时,裙边部22不是恰好贴合搭靠在A柱1上的,而是需要裙边部22发生变形才能与A柱1贴合。由于裙边部22与A柱1之间具有设计干涉量,故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当裙边部22与A柱1搭接时,裙边部22与A柱1之间会产生干涉,此时裙边部22受到A柱1的挤压作用而朝向远离A柱1的一侧发生变形,使裙边部22与A柱1紧密贴合,从而完全消除裙边部22与A柱1之间的间隙,并提高仪表板侧端盖板2的安装稳定性。
如图6及图7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裙边部22远离主体部21的一端为第一端220,第一端220远离A柱1的一侧设有倒角2200,使得第一端220沿靠近主体部21的一侧朝向远离主体部21一侧的方向上呈厚度逐渐减小的结构(即对裙边部22的端部进一步进行减薄和弱化处理)。如此设置,使得当裙边部22与A柱1在搭接时,裙边部22更容易发生变形并与A柱1贴合;同时,由于第一端220设有倒角2200,使得第一端220远离A柱1一侧的侧壁呈弧面形结构,从视角上能够使裙边部22与A柱1的相接位置更加平滑(即消除或减小裙边部22与A柱1的交界痕迹),从而提高美观度。
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整个仪表板侧端盖板2(包括主体部21、裙边部22及延伸部23)为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通过在仪表板侧端盖板2上设置裙边部22,且裙边部22的厚度小于主体部21的厚度,即对裙边部22进行减薄处理;当裙边部22搭接贴靠在A柱1上时,裙边部22能够产生一定量的变形,使裙边部22与A柱1更好地贴合,从而将现有技术中仪表板侧端盖板2与A柱1之间的装配间隙消除或隐藏掉,提升内饰的美观度和精致性;同时降低了零部件的设计制造精度要求,从而降低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成本。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以及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申请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A柱和仪表板侧端盖板,所述仪表板侧端盖板包括主体部及与所述主体部相连的裙边部,所述裙边部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A柱的一端,所述裙边部至少部分搭接贴靠在所述A柱上,所述裙边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主体部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位于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A柱的一侧;所述裙边部具有相对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至少部分搭接贴靠在所述A柱上,所述第四侧壁位于所述第三侧壁远离所述A柱的一侧;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位于同一平面上;沿所述主体部的厚度方向上,所述第三侧壁位于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仪表板侧端盖板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和所述裙边部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的厚度沿靠近所述主体部的一侧朝向远离所述主体部一侧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延伸部靠近于所述A柱一侧的侧壁为斜面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部包括搭接部和连接部,所述搭接部搭接贴靠在所述A柱上,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搭接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5mm,且小于或等于10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部与所述A柱搭接贴靠部分的长度大于或等于3mm,且小于或等于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部的厚度大于或等于1mm,且小于或等于1.5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部与所述A柱之间具有设计干涉量,所述设计干涉量的尺寸大于或等于0.1mm,且小于或等于0.3mm。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裙边部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第一端远离所述A柱的一侧设有倒角。
CN202320988755.1U 2023-04-27 2023-04-27 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9312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8755.1U CN219312885U (zh) 2023-04-27 2023-04-27 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8755.1U CN219312885U (zh) 2023-04-27 2023-04-27 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312885U true CN219312885U (zh) 2023-07-07

Family

ID=87024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88755.1U Active CN219312885U (zh) 2023-04-27 2023-04-27 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312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58117B1 (en) Pillar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CN102275488B (zh) 用于车辆的开放式挡风雨条的固定结构
JPH08310313A (ja) 自動車用ピラーガーニッシュ支持構造
RU2007141202A (ru)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ый элемент для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ее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ое сред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такого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US11220162B2 (en) Door frame for vehicles
CN219312885U (zh) 汽车仪表板侧端盖板与a柱的连接结构
CN206537124U (zh) 一种汽车尾门结构
CN114407807B (zh) 亮条包边总成产品及其与外部部件的连接方法
CN210526250U (zh) 一种pp骨架导槽与角窗一体结构
CN115214782B (zh) 一种侧围a柱末端结构
CN206537123U (zh) 一种汽车尾门
CN220577139U (zh) 车身与尾灯的适配结构、车辆
CN217863656U (zh) 汽车背门及车辆
CN220220621U (zh) 一种背门装饰组件、背门、白车身及车辆
CN212401098U (zh) C柱外饰板及汽车
CN220180544U (zh) 水切总成及车辆
JP2556482Y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トリム
CN213384120U (zh) A柱外装饰板及汽车
CN219007751U (zh) 汽车亮饰条和汽车
CN103264666A (zh) 一种汽车内、外饰件的连接结构
CN114425939B (zh) 一种后三角窗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US20240100917A1 (en) Frame-channel-integrated door of metal-plastic composite material
CN218367659U (zh) 一种a柱外装饰件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5663694U (zh) 一种自带密封功能的扰流板装配结构
CN219927605U (zh) 一种新型扬声器盖板安装结构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