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91239U - 卧式混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卧式混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91239U
CN219291239U CN202223590577.1U CN202223590577U CN219291239U CN 219291239 U CN219291239 U CN 219291239U CN 202223590577 U CN202223590577 U CN 202223590577U CN 219291239 U CN219291239 U CN 2192912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platform
peripheral wall
mixing cavity
horizon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057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宇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vna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vn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vna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vna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057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912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912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912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卧式混料系统,包括基座、平台、混料筒、内衬、角度调整装置及驱动装置;混料筒的内圈壁围合成混料腔,内衬设置在混料腔内,混料腔的内周壁与内衬的外周壁与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角度调整装置用于驱动平台转动;驱动装置设置在平台上,用于驱动混料筒转动,本实用新型采用驱动混料筒转动的设计,使得混料腔内的物料能够全部被翻动,确保物料得到充分混料,无死角,同时由于内衬弹性安装在混料腔内,故而随着混料腔的转动内衬始终保持下侧靠近混料腔的底部,即内衬会自动相对混料腔产生运动,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压迫物料穿过内衬上的通孔,从而提高混料的均匀度及缩短混合时间。

Description

卧式混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料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卧式混料系统。
背景技术
混料器通常分为立式混料器和卧式混料器,其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料均匀混合的设备,并能够促进物料间的化学反应以及加速物理变化;
现有的卧式混料器主要包括料筒及搅拌浆,料筒水平设置,搅拌浆沿水平方向转动安装在料筒中,在工作时,料筒静止,电机带动搅拌浆转动,进行混料,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搅拌浆与料筒最底部之间的物料容易无法被搅拌浆翻动,而形成死角,导致料筒底部的物料得不到充分混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卧式混料器其底部容易存在一部分物料无法被翻动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卧式混料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混料系统,包括基座、平台、混料筒、内衬、角度调整装置及驱动装置;
所述混料筒转动安装在平台上,且混料筒的转动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交叉设置,所述混料筒的内圈壁围合成混料腔,所述混料腔的左端设置有封边,所述封边的中间部分设有进料口,所述混料腔的右端开口为出料口;
所述内衬设置在混料腔内,所述混料腔的内周壁与内衬的外周壁与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内衬的外周壁与内周壁之间贯穿有若干通孔;
所述平台铰接安装在基座上,所述角度调整装置用于驱动平台转动,以调整出料口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平台上,用于驱动混料筒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上固定有两个安装环,两个所述安装环分别套设在混料筒外周壁的左右两端,所述安装环内沿其周向至少间隔分布有三个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均与安装环转动连接,所述混料筒外周壁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一与支撑轮相匹配的环形槽;所述支撑轮嵌入在其所在端的环形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大齿轮及小齿轮,所述电机固定在平台上,且电机的主轴与小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同轴固定在混料筒的外周壁上,并与小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大齿轮位于两个安装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一端铰接安装在基座上,另一端与平台铰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皮带输送机;
所述基座上固定有落料斗;
所述落料斗位于的上端开口位于出料口的左侧,且出料口最低点的高度大于落料斗上端开口的高度;
所述皮带输送机的输入端位于落料斗的下端开口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卧式混料系统采用驱动混料筒转动的设计,使得混料腔内的物料能够全部被翻动,确保物料得到充分混料,无死角,同时由于内衬弹性安装在混料腔内,故而随着混料腔的转动内衬始终保持下侧靠近混料腔的底部,即内衬会自动相对混料腔产生运动,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压迫物料穿过内衬上的通孔,从而提高混料的均匀度及缩短混合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卧式混料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基座;
2、平台;
3、混料筒,31、混料腔,32、封边,33、进料口,34、出料口,35、环形槽;
4、内衬,41、通孔;
5、安装环,51、支撑轮;
6、电机,61、小齿轮,62、大齿轮;
7、气缸;
8、弹簧;
9、皮带输送机,91、落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方向和参照(例如,上、下、左、右、等等)可以仅用于帮助对附图中的特征的描述。因此,并非在限制性意义上采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仅仅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形式来限定所请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卧式混料系统,包括基座1、平台2、混料筒3、内衬4、角度调整装置及驱动装置;
混料筒3转动安装在平台2上,且混料筒3的转动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交叉设置,混料筒3的内圈壁围合成混料腔31,混料腔31的左端设置有封边32,封边32的中间部分设有进料口33,封边32具体可呈环形,封边32的外圈壁与混料腔31的左端焊接固定,封边32的内圈壁围合成一个通道,进料口33则穿过通道,使得混料腔31的左端仅能通过该通道与外界连通,混料腔31的右端开口为出料口34;
内衬4设置在混料腔31内,内衬4的轴线可大致与混料腔31的轴线平行,混料腔31的内周壁与内衬4的外周壁与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8,以此将内衬4弹性安装在混料腔31内,具体地,弹簧8的一端与混料腔31的内周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内衬4的外周壁固定连接,内衬4的外周壁与内周壁之间贯穿有若干通孔41;
平台2铰接安装在基座1上,角度调整装置用于驱动平台2转动,以调整出料口3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驱动装置设置在平台2上,用于驱动混料筒3转动。
该卧式混料系统采用驱动混料筒3转动的设计,使得混料腔31内的物料能够全部被翻动,确保物料得到充分混料,无死角,同时由于内衬4弹性安装在混料腔31内,故而随着混料腔31的转动内衬4始终保持下侧靠近混料腔31的底部,即内衬4会自动相对混料腔31产生运动,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压迫物料穿过内衬4上的通孔41,从而提高混料的均匀度及缩短混合时间。
为了实现将混料筒3轴向定位,且转动安装在平台2上,作为一种示例,平台2上固定有两个安装环5,两个安装环5分别套设在混料筒3外周壁的左右两端,安装环5内沿其周向至少间隔分布有三个支撑轮51,支撑轮51均与安装环5转动连接,混料筒3外周壁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一与支撑轮51相匹配的环形槽35;支撑轮51嵌入在其所在端的环形槽35内,即混料筒3左端的支撑轮51嵌入混料筒3左端的环形槽35内,混料筒3右端的支撑轮51嵌入混料筒3右端的环形槽35内;通过支撑轮51与环形槽35槽底的接触,可实现将混料筒3转动安装在平台2上,同时环形槽35的两侧槽壁会对支撑轮51进行左右限位,以此实现将混料筒3轴向定位在平台2上。
作为一种示例,驱动装置包括电机6、大齿轮62及小齿轮61,电机6固定在平台2上,且电机6的主轴与小齿轮61固定连接,大齿轮62同轴固定在混料筒3的外周壁上,并与小齿轮61啮合;工作时,电机6带动小齿轮61转动,再由小齿轮61带动大齿轮62转动,最终实现带动混料筒3绕其转动中心线转动,同时小齿轮61和大齿轮62配合还能增大输出扭矩。
作为一种示例,大齿轮62位于两个安装环5之间;可提高混料筒3工作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示例,角度调整装置包括气缸7,气缸7的一端铰接安装在基座1上,另一端与平台2铰接;气缸7的活塞杆伸长时,混料筒3向上转动,混料筒3向上倾斜,使得出料口34朝上,这样物料就会堆积在混料腔31与封边32之间;气缸7的活塞杆缩回时,混料筒3向下转动,混料筒3向下倾斜,使得出料口34朝下,这样物料在重力作用下就会从出料口34排出混料腔31。
作为一种示例,还包括皮带输送机9;
基座1上固定有落料斗91;
落料斗91位于的上端开口位于出料口34的左侧,且出料口34最低点的高度大于落料斗91上端开口的高度;
皮带输送机9的输入端位于落料斗91的下端开口的下方;物料经混料筒3的混料后,在重力作用下会经落料斗91引导至皮带输送机9的输入端,并由皮带输送机9的输出端输出,以便实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混料后自动上料至下一道工序。
上述卧式混料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将气缸7的活塞杆伸长,混料筒3转动至向上倾斜,使得出料口34朝上,混料腔31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5°-10°之间;
然后,将待混料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从进料口33加入到混料腔31内,由于混料筒3向上倾斜,故而此种状态下混料腔31内的物料会因为自身重力而堆积在混料腔31与封边32之间,并不会从出料口34排出;
接着,启动电机6,电机6带动混料筒3转动使得混料腔31内的物料能够全部被翻动,确保物料得到充分混料,无死角,同时由于内衬4弹性安装在混料腔31内,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始终压在内衬4的下侧,故而随着混料腔31的转动内衬4始终保持下侧靠近混料腔31的底部(内衬4上侧与混料腔31内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内衬4下侧与混料腔31内壁之间的最小间距),即内衬4会自动相对混料腔31产生运动,并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压迫物料穿过内衬4上的通孔41,物料得以进一步被推动,从而提高混料的均匀度及缩短混合时间;
最后,将气缸7的活塞杆缩回,混料筒3转动至向下倾斜,使得出料口34朝下,混料腔31内的物料在重力作用下会经落料斗91引导至皮带输送机9的输入端,并由皮带输送机9的输出端输出,以便实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料混料后自动上料至下一道工序。
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6)

1.一种卧式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平台(2)、混料筒(3)、内衬(4)、角度调整装置及驱动装置;
所述混料筒(3)转动安装在平台(2)上,且混料筒(3)的转动中心线与竖直方向交叉设置,所述混料筒(3)的内圈壁围合成混料腔(31),所述混料腔(31)的左端设置有封边(32),所述封边(32)的中间部分设有进料口(33),所述混料腔(31)的右端开口为出料口(34);
所述内衬(4)设置在混料腔(31)内,所述混料腔(31)的内周壁与内衬(4)的外周壁与之间设置有若干弹簧(8),所述内衬(4)的外周壁与内周壁之间贯穿有若干通孔(41);
所述平台(2)铰接安装在基座(1)上,所述角度调整装置用于驱动平台(2)转动,以调整出料口(34)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平台(2)上,用于驱动混料筒(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2)上固定有两个安装环(5),两个所述安装环(5)分别套设在混料筒(3)外周壁的左右两端,所述安装环(5)内沿其周向至少间隔分布有三个支撑轮(51),所述支撑轮(51)均与安装环(5)转动连接,所述混料筒(3)外周壁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一与支撑轮(51)相匹配的环形槽(35);所述支撑轮(51)嵌入在其所在端的环形槽(3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6)、大齿轮(62)及小齿轮(61),所述电机(6)固定在平台(2)上,且电机(6)的主轴与小齿轮(61)固定连接,所述大齿轮(62)同轴固定在混料筒(3)的外周壁上,并与小齿轮(6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齿轮(62)位于两个安装环(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整装置包括气缸(7),所述气缸(7)的一端铰接安装在基座(1)上,另一端与平台(2)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皮带输送机(9);
所述基座(1)上固定有落料斗(91);
所述落料斗(91)位于的上端开口位于出料口(34)的左侧,且出料口(34)最低点的高度大于落料斗(91)上端开口的高度;
所述皮带输送机(9)的输入端位于落料斗(91)的下端开口的下方。
CN202223590577.1U 2022-12-30 2022-12-30 卧式混料系统 Active CN2192912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0577.1U CN219291239U (zh) 2022-12-30 2022-12-30 卧式混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0577.1U CN219291239U (zh) 2022-12-30 2022-12-30 卧式混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91239U true CN219291239U (zh) 2023-07-04

Family

ID=86954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0577.1U Active CN219291239U (zh) 2022-12-30 2022-12-30 卧式混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912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55049A (zh) 一种高效的搅拌机
CN216538085U (zh) 一种橡胶增硬剂混合补充装置
CN207981064U (zh) 一种精细化工涂料生产用原材料混匀设备
CN109016155A (zh) 一种分区预处理砂浆螺旋搅装置
CN205199425U (zh) 一种高效搅拌机
CN219291239U (zh) 卧式混料系统
CN116272546B (zh) 一种饲料预混合装置
CN106079136A (zh) 塑料生产用搅拌装置
CN115888457B (zh) 一种预制桩加工用搅拌装置
CN109224981A (zh) 一种陶瓷粉体旋转流场式连续混料设备
CN215233929U (zh) 大量元素水溶肥生产用均化混合器
CN215138890U (zh) 一种磷酸铁锂生产用高速分散装置
CN210900673U (zh) 菌菇培养用拌料机
CN211754389U (zh) 一种膏料混合搅拌设备
CN114917799A (zh) 一种肥料生产设备
CN104150119A (zh) 干混砂浆防离析移动筒仓
CN210159550U (zh) 一种高速混合机
CN210939864U (zh) 一种人造石英石转盘式双行星立式动力搅拌机
CN212188657U (zh) 一种粉体搅拌机
CN102728269A (zh) 一种粉状物料连续混料方法及装置
CN210522304U (zh) 一种螺旋搅拌装置
CN106079134A (zh) 塑料原料混合装置
CN220091180U (zh) 一种农产品加工用混料机
CN212790799U (zh) 一种饲料生产搅拌装置
CN214725262U (zh) 一种混凝土用搅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408-12, Building D, No. 35 Changjiang South Road,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142

Patentee after: Wuxi Lvna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8-12, Building D, No. 35 Changjiang South Road, Xinwu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4142

Patentee before: Wuxi Lvna Bio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