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53317U - 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53317U
CN219253317U CN202223576154.4U CN202223576154U CN219253317U CN 219253317 U CN219253317 U CN 219253317U CN 202223576154 U CN202223576154 U CN 202223576154U CN 219253317 U CN219253317 U CN 219253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industrial
surface defect
workbench
defect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7615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友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ment Photoelectr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lement Photoelectr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lement Photoelectr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Element Photoelectr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7615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53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53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53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包括传送组件,传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组件,传送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翻转组件,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传送组件用于传送物料,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物料表面是否有缺陷,两个翻转组件设置在两个短支撑柱之间,两个短支撑柱相对设置,两个翻转组件均包括两个U型夹具、气缸一和电机二,电机二的输出轴穿过短支撑柱并与气缸一连接,气缸一的活塞杆与两个U型夹具固定连接,两个翻转组件上的两个U型夹具均两两相对设置且大小形状相同。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翻转组件对检测的物料进行翻转,减少了人工支出,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表面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业的不断加强,对工业生产中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工业生产完成之后,对物料表面缺陷的检测也越来越受重视,人们通过对物料的检测来判断物料是否可以正常投入使用;
传统的物料表面缺陷的检测是通过传送装置,将物料传送至检测装置的附近,再对物料进行检测,在物料的一面检测完成后通过人工将物料翻转,再对翻转后的物料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可以投入使用;
这种检测方法在对物料的另一面进行检测时,需要通过人工对物料进行翻转,比较麻烦,增大了人工的支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可以解决现有膜套摩擦系数大、不易插入同时摄像不清晰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包括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传送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翻转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组件用于传送物料,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物料表面是否有缺陷;
两个所述翻转组件设置在两个短支撑柱之间,两个所述短支撑柱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翻转组件均包括两个U型夹具、气缸一和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穿过短支撑柱并与气缸一连接,所述气缸一的活塞杆与两个U型夹具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翻转组件上的两个U型夹具均两两相对设置且大小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两个同步带轮、同步带、灯泡和采集相机,所述同步带套设在两个同步带轮上,所述灯泡和采集相机均固定在同步带上,所述灯泡设置在采集相机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长支撑柱一和长支撑柱二之间,所述长支撑柱一内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穿过长支撑柱一的端面与一个同步带轮连接,所述长支撑柱二与另一个同步带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U型夹具的开口宽度与所测物料厚度相适配。
进一步的,还包括工作台一和工作台二,所述传送带设置在工作台二上,所述工作台二上设置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设置在传送带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一上设置有气缸二,所述气缸二的活塞杆与托台连接,所述托台设置在矩形孔内,所述托台的高度低于工作台二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托台上设置有用于吸取物料的真空吸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的可以通过翻转组件对待检测的物料进行翻转,更加的安全环保,同时减少了人工支出,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设置有真空吸盘,可以在作业时增加对物料吸附的稳固性,增加了安全性,可以有效的防止物料掉落。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中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中长支撑柱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中长支撑柱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说明:1、工作台一;2、传送带;3、长支撑柱一;4、同步带;5、电机一;6、同步带轮;7、工作台二;8、U型夹具;9、气缸一;10、电机二;11、托台;12、气缸二;13、真空吸盘;14、短支撑柱;15、灯泡;16、长支撑柱二;17、采集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请参阅图1,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包括传送组件,传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组件,传送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翻转组件;
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2,传送组件用于传送物料;
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物料表面是否有缺陷,检测组件包括两个同步带轮6、同步带4、灯泡15和采集相机17,同步带4套设在两个同步带轮6上,灯泡15和采集相机17均固定在同步带4上,灯泡15设置在采集相机17的一侧,灯泡15可以提供光源,采集相机17可以采集物料图像,再由工作人员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对比分辨,判断物料表面是否有缺陷;检测组件设置在长支撑柱一3和长支撑柱二16之间,请参阅图3,长支撑柱一3内设置有腔体,腔体内设有电机一5,电机一5的输出轴穿过长支撑柱一3的端面与一个同步带轮6连接,请参阅图4,长支撑柱二16与另一个同步带轮6固定连接,电机一5可以为同步带4旋转提供动力,使得灯泡15和采集相机17可以在物料上方移动,对物料进行充分的检测;
两个翻转组件设置在两个短支撑柱14之间,两个短支撑柱14相对设置,请参阅图2,两个翻转组件均包括两个U型夹具8、气缸一9和电机二10,电机二10的输出轴穿过短支撑柱14并与气缸一9连接,气缸一9的活塞杆与两个U型夹具8固定连接,两个翻转组件上的两个U型夹具8均两两相对设置且大小形状相同,U型夹具8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可以防止划伤物料,U型夹具8的开口宽度与所测物料厚度相适配,开口宽度与物料厚度相适配可以使物料顺利插入U型夹具8的开口内,对物料进行夹紧,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翻转组件对检测的物料进行翻转,减少了人工支出,节约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检测设备还包括工作台一1和工作台二7,传送带2设置在工作台二7上,工作台二7上设置有矩形孔,矩形孔设置在传送带2的一侧,矩形孔可以使托台11穿出工作台二7;工作台一1上设置有气缸二12,气缸二12的活塞杆与托台11连接,托台11设置在矩形孔内,托台11的高度低于工作台二7的高度,托台11可以将物料托起至适合翻转物料的位置,即物料高度与U型夹具8的开口高度相适配的位置,托台11上设置有用于吸取物料的真空吸盘13,真空吸盘13可以在托台11托起物料时吸紧物料,防止物料掉落。
工作原理:开始工作时,将物料放置在传送带2上,打开电机一5和灯泡15和采集相机17,灯泡15可以提供光源,采集相机17可以采集物料图像,再由工作人员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对比分辨,判断物料表面是否有缺陷;
当物料的一面检测完成后,传送带2将物料传送至托台11的位置,打开真空吸盘13,真空吸盘13将物料吸紧,然后打开气缸二12,气缸二12使托台11上移,当物料高度与U型夹具8的开口高度相适配时,打开气缸一9,两两相对设置的U型夹具8相互靠拢使得物料插入U型夹具8的开口内,完成物料夹紧,然后关闭真空吸盘13,气缸二12带动托台11下移,再打开两个电机二10,使得两个气缸一9旋转180°,U型夹具8随之旋转180°,使得物料翻转至另一面;
翻转完成后,气缸二12带动托台11上移,当真空吸盘13与物料接触时,打开真空吸盘13使其吸紧物料,然后气缸二12带动托台11下移,当物料的一侧与传送带2接触时,关闭真空吸盘13和气缸二12,打开传送带2上的电机并使传送带2上的电机反转,将物料传送至检测组件的下方,继续对物料的另一面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上述说明中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前提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而这些变形和修改均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传送组件的另一侧设置有两个翻转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传送带(2),所述传送组件用于传送物料,所述检测组件用于检测物料表面是否有缺陷;
两个所述翻转组件设置在两个短支撑柱(14)之间,两个所述短支撑柱(14)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翻转组件均包括两个U型夹具(8)、气缸一(9)和电机二(10),所述电机二(10)的输出轴穿过短支撑柱(14)并与气缸一(9)连接,所述气缸一(9)的活塞杆与两个U型夹具(8)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翻转组件上的两个U型夹具(8)均两两相对设置且大小形状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两个同步带轮(6)、同步带(4)、灯泡(15)和采集相机(17),所述同步带(4)套设在两个同步带轮(6)上,所述灯泡(15)和采集相机(17)均固定在同步带(4)上,所述灯泡(15)设置在采集相机(17)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长支撑柱一(3)和长支撑柱二(16)之间,所述长支撑柱一(3)内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电机一(5),所述电机一(5)的输出轴穿过长支撑柱一(3)的端面与一个同步带轮(6)连接,所述长支撑柱二(16)与另一个同步带轮(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夹具(8)的开口宽度与所测物料厚度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工作台一(1)和工作台二(7),所述传送带(2)设置在工作台二(7)上,所述工作台二(7)上设置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设置在传送带(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一(1)上设置有气缸二(12),所述气缸二(12)的活塞杆与托台(11)连接,所述托台(11)设置在矩形孔内,所述托台(11)的高度低于工作台二(7)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台(11)上设置有用于吸取物料的真空吸盘(13)。
CN202223576154.4U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 Active CN219253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6154.4U CN21925331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76154.4U CN21925331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53317U true CN219253317U (zh) 2023-06-27

Family

ID=86869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76154.4U Active CN219253317U (zh) 2022-12-30 2022-12-30 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533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93398A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轴承套圈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CN109262189B (zh) 一种风机叶轮加工的多工位全自动焊接设备
CN109623142A (zh) 一种智能检测工件缺口位置的汽车缸套激光打标装备
CN113049597A (zh) 一种在线式极片毛刺抽检设备
CN219253317U (zh) 一种工业用基于ai的2d表面缺陷的检测设备
CN217165379U (zh) 一种非标轴承内孔及台阶外圆直径自动检测装置
CN110711915A (zh) 超精密自动化搬运系统
CN212552386U (zh) 一种多工位自动旋转焊接机
CN109848702B (zh) 钢水取样器自动装配装置
CN111250405A (zh) 一种轴瓦综合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3830555B (zh) 一种多排器件的浸锡机
CN213398518U (zh) 一种金属粉末检测设备
CN214242826U (zh) 一种自动化工业产品检测台
CN212502793U (zh) 一种高分子筒子板生产用质检台
CN109110484A (zh) 浸粉自动线
CN208476810U (zh) 一种旋转检测装置
CN208409038U (zh) 用于检测汽车后围板焊接总成的夹具
CN217819342U (zh) 一种轮毂轴承滚子在线检测设备
CN213068676U (zh) 主缸内窥镜检测装置
CN218460599U (zh) 一种精密传动轴冲孔用自动下料设备
CN216369007U (zh) 一种基于视觉系统的机床配件检测装置
CN220040239U (zh) 一种摩托车橡胶油封用检验工装
CN214066964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齿轮检测装置
CN113695241B (zh) 一种手机镜头支架全检设备
CN216386801U (zh) 一种代替手工检测的自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