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7644U - 旋转电机和泵 - Google Patents

旋转电机和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7644U
CN219247644U CN202223422434.XU CN202223422434U CN219247644U CN 219247644 U CN219247644 U CN 219247644U CN 202223422434 U CN202223422434 U CN 202223422434U CN 219247644 U CN219247644 U CN 2192476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direction
main body
shielding member
shield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24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物弘贵
吴楠
村田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Powertrain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Toso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Tosok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Tosok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76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76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Details And Applications Of Rotary Liquid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旋转电机和泵。该旋转电机安装于安装对象,其具有:转子,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其与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电路板,其配置于定子的轴向一侧;以及壳体,其在内部收纳转子、定子以及电路板。壳体具有:主体部,其在轴向一侧具有开口部;以及罩部件,其封闭开口部。罩部件具有:树脂制的罩主体部;金属制的遮蔽部件,其固定于罩主体部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配置于电路板的轴向一侧;导电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保持于罩主体部;以及接触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保持于罩主体部并与安装对象接触。导电部件与遮蔽部件和接触部件电连接。电路板与遮蔽部件电连接。

Description

旋转电机和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电机和泵。
背景技术
已知有用于降低从电动机放射的电磁噪声的对策。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安装覆盖电动机的外周的金属制的遮蔽板的结构。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61483号公报
在上述那样的电动机中,由于需要用金属制的遮蔽板覆盖电动机的外周整体,因此无法实现遮蔽板的小型化。因此,无法实现电动机的轻量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在降低向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的同时实现轻量化的旋转电机和泵。
本实用新型的第1方式提供一种旋转电机,其安装于安装对象,其特征在于,该旋转电机具有:转子,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电路板,其配置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一侧;以及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所述转子、所述定子以及所述电路板,所述壳体具有:主体部,其在轴向一侧具有开口部;以及罩部件,其封闭所述开口部,所述罩部件具有:树脂制的罩主体部;金属制的遮蔽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罩主体部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配置于所述电路板的轴向一侧;导电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保持于所述罩主体部;以及接触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保持于所述罩主体部并与所述安装对象接触,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遮蔽部件和所述接触部件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遮蔽部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2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的旋转电机中,所述遮蔽部件呈板状。
本实用新型的第3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的旋转电机中,所述遮蔽部件通过熔接而固定于所述罩主体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4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的旋转电机中,所述导电部件具有:连接部,其与所述遮蔽部件接触;固定部,其与所述接触部件固定;以及中继部,其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比所述中继部的宽度大。
本实用新型的第5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在第4方式的旋转电机中,所述接触部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安装对象的金属制的第1接触部件,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1接触部件固定,所述固定部呈圆环状,所述第1接触部件呈圆筒状,压入于所述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6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在第5方式的旋转电机中,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1接触部件的一部分分别埋入于所述罩主体部的内部而被保持,在所述罩主体部的内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1接触部件被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7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在第4方式至第6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旋转电机中,该旋转电机具有定位销,该定位销嵌合于所述安装对象所具有的孔部的内部,所述中继部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中继部的贯通孔,所述定位销通入到所述贯通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第8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在第7方式的旋转电机中,所述接触部件具有与所述安装对象接触的金属制的第2接触部件,所述第2接触部件是所述定位销,与所述中继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第9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在第8方式的旋转电机中,所述中继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件的一部分分别埋入于所述罩主体部的内部而被保持,在所述罩主体部的内部,所述中继部与所述第2接触部件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第10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在第4方式至第6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旋转电机中,所述遮蔽部件和所述连接部中的一方具有朝向所述遮蔽部件和所述连接部中的另一方突出的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遮蔽部件和所述连接部中的另一方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第11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在第4方式至第6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旋转电机中,所述连接部以向所述罩主体部的外部露出的方式配置,与所述遮蔽部件在轴向上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第12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的旋转电机中,该旋转电机具有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呈具有弹性的板簧状,所述遮蔽部件经由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第13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的旋转电机中,该旋转电机具有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多个电子部件,所述遮蔽部件配置于多个所述电子部件的轴向一侧,沿轴向观察时,多个所述电子部件与所述遮蔽部件重叠。
本实用新型的第14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在第13方式的旋转电机中,多个所述电子部件具有第1电子部件和第2电子部件,所述第1电子部件的轴向的尺寸比所述第2电子部件的轴向的尺寸大,所述遮蔽部件具有包围所述第1电子部件的径向外侧的侧壁部。
本实用新型的第15方式的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在第1方式的旋转电机中,该旋转电机具有传热部件,该传热部件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上,所述传热部件与所述遮蔽部件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第16方式提供一种泵,其特征在于,该泵具有:上述第1方式至第15方式的任意一个方式的旋转电机;以及泵机构,其与所述转子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旋转电机和泵中,能够在降低向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的同时实现轻量化。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泵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泵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罩部件和遮蔽部件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泵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罩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标号说明
1:泵;2:旋转电机;5:安装对象;5b:孔部;10:壳体;11:主体部;11b:开口部;12:罩部件;13:罩主体部;20:转子;30:定子;40:泵机构;70:电路板;71:电子部件;71a:第1电子部件;71b:第2电子部件;80:遮蔽部件;82a:侧壁部;83a:凸部;84:第1接触部件;85:导电部件;85a:固定部;85b:中继部;85c:连接部;85d:贯通孔;87:连接端子;90:传热部件;92:第2接触部件(定位销);J: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图中适当地示出Y轴。Y轴表示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轴的中心轴线J所延伸的方向。各图中示出的中心轴线J是假想轴线。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所延伸的方向,即与Y轴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将轴向中的Y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Y侧)称为“轴向一侧”。将轴向中的与Y轴的箭头所朝向的一侧相反的一侧(-Y侧)称为“轴向另一侧”。
周向在各图中用箭头θ表示。将周向中的箭头θ所朝向的一侧称为“周向一侧”。将周向中的与箭头θ所朝向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称为“周向另一侧”。周向一侧是从轴向一侧观察时绕中心轴线J顺时针前进的一侧。周向另一侧是从轴向一侧观察时绕中心轴线J逆时针前进的一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件是保持于罩主体部13,与安装对象5接触,具有导电性,并与导电部件85电连接的部件。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件不限定于一个部件,具有多个接触部件。如后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第1接触部件84和第2接触部件92这两个接触部件。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第2接触部件92,有时称为定位销92。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泵1是安装于搭载于车辆的设备的电动泵。安装有泵1的设备可以是自动变速器,也可以是驱动车辆的车轴的驱动装置。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安装有泵1的设备称为安装对象5。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对象5中的安装有泵1的部分是金属制的。泵1例如是向搭载于车辆的设备提供油的电动油泵。
如图2所示,泵1具有旋转电机2和泵机构40。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2是马达。旋转电机2具有壳体10、转子20、定子30、控制装置7以及密封部件63。
壳体10在内部收纳转子20、定子30、控制装置7、密封部件63以及泵机构40。壳体10具有主体部11、罩部件12、泵罩部件17以及支承部件18。主体部11、罩部件12、泵罩部件17以及支承部件18是彼此不同的部件。罩部件12配置于主体部11的轴向一侧。泵罩部件17固定于主体部11的轴向另一侧。支承部件18固定于主体部11的轴向一侧。支承部件18配置于罩部件12的轴向另一侧。
如图2所示,主体部11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并沿轴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主体部11具有主体外筒部11a、泵机构收纳部11c、主体内筒部11d以及密封部件保持部11e。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外筒部11a、泵机构收纳部11c、主体内筒部11d以及密封部件保持部11e是彼此相同的单一部件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1是金属制的。
主体外筒部11a在内部收纳转子20、定子30以及密封部件63。主体外筒部11a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并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主体外筒部11a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是主体部1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主体外筒部11a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泵机构收纳部11c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相连。主体外筒部11a在轴向一侧的端部具有在轴向一侧开口的开口部11b。在主体外筒部11a的轴向一侧的外周面设置有槽,在槽中嵌入有O型圈68。
沿轴向观察时,开口部11b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状。在开口部11b固定有支承部件18和罩部件12。
泵机构收纳部11c在内部收纳泵机构40。泵机构收纳部11c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并在轴向另一侧开口的圆筒状。在泵机构收纳部11c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上固定有泵罩部件17。泵机构收纳部11c的轴向另一侧的开口被泵罩部件17封闭。
主体内筒部11d从泵机构收纳部11c向轴向一侧延伸。主体内筒部11d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并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主体内筒部11d配置在主体外筒部11a的内部。在主体内筒部11d的内部通入有后述的轴23。主体内筒部11d的内周面与轴23的外周面接触,支承轴23。
密封部件保持部11e设置于主体内筒部11d的轴向一侧。密封部件保持部11e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在密封部件保持部11e的内侧保持有密封部件63。
如图1和图2所示,罩部件12固定于主体部11的轴向一侧。罩部件12从轴向一侧封闭开口部11b。罩部件12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并沿轴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罩部件12在内部收纳控制装置7。罩部件12包围控制装置7和支承部件18。罩部件12具有罩主体部13、遮蔽部件80、第1接触部件84、导电部件85、第2接触部件92以及帽部65、66。
罩主体部13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并沿轴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罩主体部13包围控制装置7和支承部件18。在本实施方式中,罩主体部13是树脂制的。罩主体部13具有盖部13a、第1筒状部13j、圆筒部14、凸缘部15以及爪部16。在本实施方式中,盖部13a、第1筒状部13j、圆筒部14、凸缘部15以及爪部16是彼此相同的单一部件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罩主体部13通过将第1接触部件84、导电部件85以及第2接触部件92作为嵌件部件的嵌件成型而制作。
如图2和图3所示,盖部13a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大致圆板状。盖部13a配置于比后述的电路板70靠轴向一侧的位置。如图1所示,盖部13a具有平面部13b、箱状部13c、连接器收纳部13e以及多个肋13g。
如图2和图3所示,平面部13b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大致圆板状。平面部13b的板面朝向轴向。平面部13b在轴向上与电路板70对置。在平面部13b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上固定有后述的遮蔽部件80的第1遮蔽部81,并配置有第3遮蔽部83。在平面部13b设置有凹部13d、贯通孔13f以及第1突起13n。
如图3所示,凹部13d设置在平面部13b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上。凹部13d设置于平面部13b的圆弧状的外缘部。凹部13d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凹部13d设置有3个。
贯通孔13f是沿轴向贯穿平面部13b的孔。沿轴向观察时,贯通孔13f是大致方筒状的孔。贯通孔13f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平面部13b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相连贯通孔13f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与后述的连接器收纳部13e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相连。即,贯通孔13f是沿轴向贯穿平面部13b和连接器收纳部13e的孔。在贯通孔13f的内部配置有后述的连接器部件72。
第1突起13n将平面部13b和后述的遮蔽部件80的第1遮蔽部81固定。如图5所示,第1突起13n呈从平面部13b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的圆柱状。如图3所示,第1突起13n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突起13n设置有4个。彼此相邻的第1突起13n彼此在周向上隔着凹部13d而配置。如图5所示,在将遮蔽部件80固定于罩主体部13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的工序中,第1突起13n通入到沿轴向贯穿第1遮蔽部81的贯通孔81e中。如图3所示,第1突起13n的轴向另一侧的部分通过未图示的熔接机而熔融并熔化扩散。由此,第1遮蔽部81通过熔接而固定于平面部13b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
如图2和图3所示,箱状部13c呈从平面部13b向轴向一侧突出的大致长方体的箱状。箱状部13c在轴向另一侧开口。箱状部13c的内部与第1筒状部13j的内部相连。中心轴线J通过箱状部13c。在箱状部13c的内表面固定有后述的遮蔽部件80的第2遮蔽部82。箱状部13c具有从平面部13b向轴向一侧突出的周壁部13h和位于周壁部13h的轴向一侧的上壁部13i。
周壁部13h呈从平面部13b向轴向一侧突出的大致正方形筒状。周壁部13h的内表面与后述的第2遮蔽部82的侧壁部82a接触。周壁部13h包围后述的第1电子部件71a的周围。
沿轴向观察时,上壁部13i呈大致正方形的板状。上壁部13i的板面朝向轴向。上壁部13i与周壁部13h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相连。上壁部13i配置于比第1电子部件71a靠轴向一侧的位置。在上壁部13i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上固定有后述的第2遮蔽部82的顶壁部82b的一部分。在上壁部13i设置有第2突起13p。
第2突起13p将上壁部13i和后述的遮蔽部件80的第2遮蔽部82固定。如图5所示,第2突起13p呈从上壁部13i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的圆柱状。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突起13p设置有3个。沿轴向观察时,各第2突起13p以连接各第2突起13p的三条直线构成三角形的方式配置。另外,各第2突起13p也可以以呈直线状排列的方式配置。如图5所示,在将遮蔽部件80固定于罩主体部13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的工序中,第2突起13p通入到沿轴向贯穿第2遮蔽部82的贯通孔82c中。如图3所示,第2突起13p的轴向另一侧的部分通过未图示的熔接机而熔融并熔化扩散。由此,第2遮蔽部82通过熔接而固定于箱状部13c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
如图1所示,连接器收纳部13e从平面部13b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向轴向一侧突出。连接器收纳部13e呈在轴向一侧开口的大致方筒状。如上所述,连接器收纳部13e的内部经由贯通孔13f向第1筒状部13j的内部开口。在连接器收纳部13e的内部配置有连接器部件72。
多个肋13g从平面部13b向轴向一侧突出。多个肋13g沿与轴向垂直的一个方向彼此平行地延伸。在轴向上,各肋13g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配置于与上壁部13i的轴向一侧的面相同的位置。多个肋13g中的一部分肋13g与周壁部13h的外周面相连。通过设置有多个肋13g,能够增大树脂制的罩主体部13的刚性。
如图2所示,第1筒状部13j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并沿轴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第1筒状部13j包围电路板70、支承部件18以及定子30的轴向一侧的部分。第1筒状部13j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与盖部13a的径向外侧的端部相连。第1筒状部13j的轴向另一侧的部分的内周面与主体外筒部11a的外周面嵌合。由此,罩部件12固定于主体部11。在第1筒状部13j的内周面设置有台阶面13k。台阶面13k是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台阶面13k与后述的支承部件18的第1圆环部18a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接触。在第1筒状部13j的外周面设置有槽,在槽中嵌入有O型圈67。
如图1和图2所示,圆筒部14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圆筒部14配置于第1筒状部13j的径向外侧。圆筒部14的内周面中的轴向一侧的部分经由多个肋与第1筒状部13j的外周面相连。如图3所示,圆筒部14的内周面中的轴向另一侧的部分与第1筒状部13j的外周面直接相连。
如图1和图2所示,凸缘部15从圆筒部14向径向外侧突出。沿轴向观察时,凸缘部15呈一个角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大致三角形状。在凸缘部15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孔部15d。在孔部15d的内周面埋入有后述的第1接触部件84。凸缘部15沿着圆筒部14的外周面隔开间隔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15设置有3个。凸缘部15具有第1凸缘部15a、第2凸缘部15b以及第3凸缘部15c。如图3所示,第1凸缘部15a配置在3个凸缘部15中的最接近箱状部13c的位置。第2凸缘部15b与第1凸缘部15a的周向另一侧相邻地配置。第3凸缘部15c与第1凸缘部15a的周向一侧相邻地配置。
如图1和图3所示,在第1凸缘部15a设置有导电部件保持部15g。在第2凸缘部15b和第3凸缘部15c未设置有导电部件保持部。导电部件85的一部分和定位销92埋入于第1凸缘部15a的内部而被保持。在第2凸缘部15b和第3凸缘部15c未设置有导电部件和定位销。
如图1和图2所示,导电部件保持部15g连接孔部15d的内周面和第1筒状部13j的外周面。导电部件保持部15g沿着径向延伸。导电部件85和定位销92埋入于导电部件保持部15g的内部而被保持。在导电部件保持部15g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上固定有后述的帽部66。
如图2所示,定位销92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定位销92以轴向一侧的部分埋入于导电部件保持部15g的内部的方式被保持。定位销92配置于比第1接触部件84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定位销92的轴向另一侧的部分从第1凸缘部15a向轴向另一侧突出,并嵌合于安装对象5的孔部5b。即,定位销92与安装对象5接触。由此,决定泵1相对于安装对象5的周向和径向的位置。定位销92的轴向一侧的部分通入到后述的导电部件85的贯通孔85d中。定位销92的外周面与贯通孔85d的内周面接触。定位销92具有导电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销92是金属制的。即,定位销92与导电部件85电连接。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接触部件是保持于罩主体部13,与安装对象5接触,具有导电性,并与导电部件85电连接的部件。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销92是接触部件之一。即,接触部件具有第2接触部件92。
如图2和图3所示,爪部16从第1筒状部13j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爪部16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爪部16设置有14个。爪部16的轴向另一侧的部分向径向内侧弯曲。爪部16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设置于主体外筒部11a的外周面的凸部11j钩挂在一起。由此,在轴向上,决定罩部件12相对于主体部11的位置。
如图1所示,帽部65设置于盖部13a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帽部65固定于孔13r。帽部65从轴向一侧封闭孔13r。帽部66设置于第1凸缘部15a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帽部66固定于孔13s。帽部66从轴向一侧封闭孔13s。孔13r从盖部13a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向轴向另一侧延伸,并到达后述的导电部件85。孔13s从第1凸缘部15a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向轴向另一侧延伸,并到达导电部件85。如上所述,罩主体部13通过将导电部件85等作为嵌件部件的嵌件成型而制作。导电部件85在罩部件12成型时在模具内由模具的保持销保持。孔13r和孔13s是供保持销通过的部分。通过帽部65封闭孔13r,能够抑制油、尘埃等异物混入到孔13r的内部。同样地,通过帽部66封闭孔13s,能够抑制油、尘埃等异物混入到孔13s的内部。
如图1和图2所示,泵罩部件17通过螺栓而固定于泵机构收纳部11c的轴向另一侧。泵罩部件17具有吸入孔17a和排出孔17c。吸入孔17a是连接泵机构收纳部11c的内部和泵罩部件17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孔。经由吸入孔17a将油吸入到泵机构收纳部11c的内部。排出孔17c是沿轴向贯穿泵罩部件17的孔。泵1经由排出孔17c将油向外部排出。在泵罩部件17的外周面设置有槽,在槽中嵌入有O型圈69。
如图2和图4所示,支承部件18从轴向另一侧支承电路板70。支承部件18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大致圆筒状。支承部件18配置于定子30的轴向一侧。支承部件18配置于电路板70的轴向另一侧。支承部件18配置在主体外筒部11a的内部。支承部件18包围轴23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支承部件18固定于主体外筒部11a的开口部11b。支承部件18是树脂制的。支承部件18具有第1圆环部18a、第2筒状部18b以及第2圆环部18c。第1圆环部18a、第2筒状部18b以及第2圆环部18c是彼此相同的单一部件的一部分。
第2筒状部18b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筒状。在第2筒状部18b的外周面设置有肋18h。肋18h从第2筒状部18b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沿轴向延伸。肋18h沿着周向等间隔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肋18h设置有6个。各肋18h的朝向径向外侧的面分别与主体外筒部11a的内周面嵌合。由此,支承部件18固定于主体部11。
第1圆环部18a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板状。第1圆环部18a从第2筒状部18b的轴向一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第1圆环部18a的板面朝向轴向。第1圆环部18a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与罩部件12的台阶面13k接触。第1圆环部18a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与主体外筒部11a的轴向一侧的端部接触。由此,决定支承部件18在轴向上的位置。
第2圆环部18c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板状。第2圆环部18c包围轴23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第2圆环部18c的板面朝向轴向。第2圆环部18c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第2筒状部18b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相连。第2筒状部18b具有孔18d和突起18e。孔18d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形状的孔。孔18d沿轴向贯穿第2圆环部18c。在孔18d中通入有轴23。
如图4所示,突起18e呈从第2圆环部18c向轴向一侧延伸的圆柱状。突起18e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18e设置有3个。各突起18e分别具有第1部分18f和第2部分18g。各第1部分18f分别呈从第2圆环部18c向轴向一侧突出的圆柱状。各第2部分18g分别呈从第1部分18f向轴向一侧突出的圆柱状。各第2部分18g的外径比各第1部分18f的外径小。各第1部分18f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分别与电路板70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接触,并支承电路板70。由此,决定电路板70在轴向上的位置。各第2部分18g分别通入到设置于电路板70的孔70a中。各第2部分18g的轴向一侧部分通过未图示的熔接机而熔融并熔化扩散。由此,支承部件18和电路板70被固定。
如图2所示,转子20能够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进行旋转。转子20具有转子铁芯21、磁铁22以及轴23。轴23和磁铁22固定于转子铁芯21。转子20被支承轴23的主体内筒部11d支承为能够绕中心轴线J旋转。轴23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并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轴23以跨越主体外筒部11a的内部和泵机构收纳部11c的内部的方式配置。
定子30与转子20隔着间隙而对置。定子30位于转子20的径向外侧。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1、未图示的绝缘件以及多个线圈32。定子30固定于主体外筒部11a的内周面。多个线圈32经由未图示的汇流条与电路板70连接。经由电路板70向多个线圈32提供电流。
密封部件63保持于密封部件保持部11e的内周面。密封部件63配置于比转子铁芯21靠轴向另一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部件63是在径向内侧具有唇部的唇形密封件。密封部件63的唇部与轴23的外周面接触。由此,密封部件63将轴23与主体部11之间密封。
如图2所示,泵机构40收纳于泵机构收纳部11c的内部。泵机构40具有内转子41和外转子42。内转子41与轴23中的向泵机构收纳部11c的内部突出的部分连接。由此,泵机构40与转子20连接。内转子41呈包围轴23的环状。外转子42呈包围内转子41的环状。内转子41与外转子42彼此啮合。因此,通过转子20使内转子41旋转,由此外转子42也旋转。
控制装置7与多个线圈32电连接。控制装置7控制向多个线圈32提供的电流。控制装置7配置于定子30的轴向一侧。控制装置7配置于罩部件12和后述的遮蔽部件80的轴向另一侧。如图4所示,控制装置7具有电路板70、多个电子部件71、连接器部件72、连接端子87以及传热部件90。即,旋转电机2具有多个电子部件71、连接端子87以及传热部件90。
电路板70呈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大致圆环板状。电路板70配置于定子30的轴向一侧。如图2和图4所示,在电路板70上安装有多个电子部件71、连接器部件72、连接端子87以及传热部件90。
多个电子部件71安装在电路板70上。多个电子部件71通过焊接等而固定于电路板70。多个电子部件71具有第1电子部件71a和第2电子部件71b。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电子部件71a是电容器等电子部件。第1电子部件71a固定于电路板70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沿轴向观察时,第1电子部件71a与罩部件12的上壁部13i和后述的遮蔽部件80的顶壁部82b重叠地配置。第1电子部件71a配置在罩部件12的箱状部13c和后述的遮蔽部件80的第2遮蔽部82的内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电子部件71b是晶体管等电子部件。第2电子部件71b固定于电路板70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沿轴向观察时,第2电子部件71b与罩部件12的平面部13b和后述的遮蔽部件80的第1遮蔽部81重叠。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电子部件71a的轴向的尺寸比第2电子部件71b的轴向的尺寸大。第1电子部件71a只要是设置在电路板70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上的电子部件中的轴向的尺寸最大的部件即可。同样地,第2电子部件71b只要是设置在电路板70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上的电子部件中的轴向的尺寸最大的部件即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在电路板70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上配置有1个第1电子部件71a、在电路板70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上配置有1个第2电子部件71b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然而,在电路板70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上除了配置有第1电子部件71a之外,也可以配置有轴向的尺寸比第1电子部件71a小的其他电子部件。同样地,在电路板70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上除了配置有第2电子部件71b之外,也可以配置有轴向的尺寸比第2电子部件71b小的其他电子部件。
连接器部件72将向旋转电机2提供电力的未图示的外部设备与电路板70电连接。如图1和图4所示,连接器部件72安装于电路板70的轴向一侧。连接器部件72向轴向一侧突出。在轴向上,连接器部件72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位于比第1电子部件71a的轴向一侧的端部靠轴向一侧的位置。连接器部件72的轴向一侧的部分配置在罩部件12的连接器收纳部13e的内部。
如图4所示,连接端子87安装于电路板70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连接端子87呈具有弹性的板簧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87是金属制的。连接端子87与电路板70和后述的第1遮蔽部81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接触。连接端子87与电路板70的接地部电连接。由此,电路板70与遮蔽部件80电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传热部件90安装在电路板70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上。传热部件90呈大致长方体状。传热部件90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与电路板70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接触。传热部件90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与后述的第1遮蔽部81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轴向观察时,传热部件90与第2电子部件71b重叠。如上所述,第2电子部件71b是晶体管等电子部件。在旋转电机2的驱动时,从晶体管产生的热量比从其他电子部件产生的热量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在晶体管等第2电子部件71b产生的热适当地向传热部件90传热。
遮蔽部件80遮蔽从控制装置7放射的电磁噪声,从而降低向旋转电机2和泵1的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如图2所示,遮蔽部件80配置于控制装置7的轴向一侧。即,遮蔽部件80配置于电路板70的轴向一侧。遮蔽部件80固定于罩主体部13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遮蔽部件80是金属制的。在本实施方式中,遮蔽部件80由铁素体类不锈钢构成。构成遮蔽部件80的材料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硅钢等各种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遮蔽部件80呈板状。遮蔽部件80具有第1遮蔽部81、第2遮蔽部82以及第3遮蔽部83。第1遮蔽部81、第2遮蔽部82以及第3遮蔽部83彼此相同的单一部件的一部分。
如图3和图5所示,第1遮蔽部81是遮蔽部件80中的固定于罩主体部13的平面部13b的部分。第1遮蔽部81呈大致半圆板状。第1遮蔽部81的板面朝向轴向。第1遮蔽部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与平面部13b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接触。如图4所示,第1遮蔽部81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与电路板70对置。如图2所示,沿轴向观察时,第1遮蔽部81与第2电子部件71b重叠。在轴向上,第1遮蔽部81与电路板70隔着微小的间隙而配置。由此,在轴向上,第1遮蔽部81配置于比较接近第2电子部件71b的位置。如图3所示,第1遮蔽部81具有基部81a、第1突出部81b以及第2突出部81c。基部81a、第1突出部81b以及第2突出部81c是彼此相同的单一部件的一部分。
基部81a是第1遮蔽部81中的大致半圆状的部分。基部81a的圆弧状的外缘部的一部分向径向内侧凹陷,位于比凹部13d靠径向内侧的位置。如图4所示,基部81a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与传热部件90接触。即,传热部件90与遮蔽部件80接触。基部81a具有贯通孔81e。
如图3和图5所示,贯通孔81e是沿轴向贯穿基部81a的孔。沿轴向观察时,贯通孔81e为圆形状。贯通孔81e设置于第1遮蔽部81的圆弧状的外缘部。贯通孔81e沿着周向隔开间隔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81e设置有4个。在各贯通孔81e中分别通入有罩主体部13所具有的第1突起13n。如上所述,第1突起13n的轴向另一侧的部分通过未图示的熔接机而熔融并熔化扩散。由此,第1遮蔽部81通过熔接而固定于平面部13b。
如图3所示,第1突出部81b与平面部13b中的箱状部13c的周向一侧的部分在轴向上对置地配置。沿轴向观察时,第1突出部81b呈大致长方形状。第1突出部81b从基部81a突出。虽然省略了图示,第1突出部81b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与传热部件90接触。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所述,传热部件90能够将在晶体管等第2电子部件71b中产生的热适当地向遮蔽部件80传热。
第2突出部81c与平面部13b中的比箱状部13c靠周向另一侧的部分在轴向上对置地配置。沿轴向观察时,第2突出部81c为大致长方形状。第2突出部81c从基部81a突出。如图4所示,第2突出部81c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与连接端子87接触。由此,遮蔽部件80经由连接端子87与电路板70电连接。遮蔽部件80与电路板70的接地部电连接。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旋转电机2和泵1的组装作业中,通过预先将罩部件12固定于经由支承部件18而固定有控制装置7的主体部11的工序,能够经由连接端子87将遮蔽部件80与电路板70电连接。由此,例如,与通过焊接等工序将遮蔽部件80与电路板70电连接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将遮蔽部件80与电路板70电连接。因此,能够抑制旋转电机2和泵1的组装工时增加。
如图3所示,第2遮蔽部82固定于罩主体部13的箱状部13c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第2遮蔽部82呈从第1遮蔽部81向轴向一侧延伸的大致长方体的箱状。第2遮蔽部82具有侧壁部82a和顶壁部82b。侧壁部82a和顶壁部82b是彼此相同的单一部件的一部分。
侧壁部82a与箱状部13c的周壁部13h的内表面接触。侧壁部82a呈从第1遮蔽部81向轴向一侧延伸的大致正方形的筒状。侧壁部82a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一部分与基部81a的直线状的缘部的一部分相连。侧壁部82a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与后述的顶壁部82b相连。如图2和图4所示,侧壁部82a包围第1电子部件71a的径向外侧。即,遮蔽部件80具有包围第1电子部件71a的径向外侧的侧壁部82a。
如图2和图3所示,顶壁部82b固定于箱状部13c的上壁部13i的内表面。沿轴向观察时,顶壁部82b呈大致正方形的板状。顶壁部82b的板面朝向轴向。顶壁部82b配置于比第1电子部件71a靠轴向一侧的位置。沿轴向观察时,顶壁部82b与第1电子部件71a重叠。如上所述,沿轴向观察时,第1遮蔽部81与第2电子部件71b重叠。即,沿轴向观察时,多个电子部件71与遮蔽部件80重叠。另外,顶壁部82b在第1电子部件71a的轴向一侧配置于比较接近第1电子部件71a的位置。顶壁部82b具有贯通孔82c。
如图3和图5所示,贯通孔82c是沿轴向贯穿顶壁部82b的孔。沿轴向观察时,贯通孔82c为圆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贯通孔82c设置有3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沿轴向观察时,各贯通孔82c以连接各贯通孔82c的三条直线构成三角形的方式配置。另外,各贯通孔82c也可以以呈直线状排列的方式配置。在各贯通孔82c中分别通入有罩主体部13所具有的第2突起13p。如上所述,第2突起13p的轴向另一侧的部分通过未图示的熔接机而熔融并熔化扩散。由此,第2遮蔽部82通过熔接而固定于罩主体部13的箱状部13c。如上所述,第1遮蔽部81通过熔接而固定于罩主体部13的平面部13b。即,遮蔽部件80通过熔接而固定于罩主体部13。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为了将遮蔽部件80固定于罩主体部13,不需要例如螺钉等另外的部件,能够仅通过熔接工序将遮蔽部件80固定于罩主体部13。因此,能够抑制旋转电机2和泵1的制造工时和制造成本增加。
如图2和图3所示,第3遮蔽部83配置于平面部13b中的箱状部13c的径向外侧,并且配置于第1凸缘部15a的径向内侧的部分。沿轴向观察时,第3遮蔽部83为大致梯形状。第3遮蔽部83的板面朝向轴向。第3遮蔽部83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与后述的导电部件85的连接部85c接触。第3遮蔽部83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在轴向上与电路板70对置。第3遮蔽部83的径向内侧的缘部与侧壁部82a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的一部分相连。第3遮蔽部83具有凸部83a。
凸部83a是第3遮蔽部83中的朝向后述的导电部件85的连接部85c突出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83a向轴向一侧突出。沿轴向观察时,凸部83a为大致圆形状。凸部83a与连接部85c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接触。由此,遮蔽部件80与导电部件85电连接。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罩部件12具有第1接触部件8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接触部件84是接触部件之一。即,接触部件具有第1接触部件84。第1接触部件84的一部分埋入于孔部15d。由此,第1接触部件84保持于罩主体部13。第1接触部件84通过将第1接触部件84等作为嵌件部件的嵌件成型而埋入于罩主体部13的内部。第1接触部件84具有导电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接触部件84是金属制的。
如图2和图4所示,第1接触部件84呈沿轴向延伸的大致圆筒状。在第1接触部件84设置有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84d。螺栓93从轴向一侧通入到贯通孔84d中。螺栓93拧入设置于安装对象5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的螺纹孔。由此,经由第1接触部件84将旋转电机2和泵1固定于安装对象5。第1接触部件84具有第1圆筒部84h、第2圆筒部84i以及第3圆筒部84j。第1圆筒部84h、第2圆筒部84i以及第3圆筒部84j是彼此相同的单一部件的一部分。
第1圆筒部84h呈沿轴向延伸的圆筒状。第1圆筒部84h配置在凸缘部15的内部。在第1圆筒部84h的外周面设置有多个槽84k。多个槽84k分别沿轴向延伸。多个槽84k沿着周向设置于第1圆筒部84h的外周面的轴向一侧和轴向另一侧的部分。在多个槽84k中填充有构成凸缘部15的树脂的一部分。由此,能够抑制第1接触部件84相对于凸缘部15沿周向旋转。
第2圆筒部84i呈从第1圆筒部84h向轴向另一侧突出的圆筒状。第2圆筒部84i的外径比第1圆筒部84h的外径小。第2圆筒部84i的外周面配置在凸缘部15的内部。在轴向上,第2圆筒部84i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配置于与凸缘部15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相同的位置,并向外部露出。第2圆筒部84i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与安装对象5接触。即,罩部件12具有保持于罩主体部13,与安装对象5接触,并具有导电性的第1接触部件84。
第3圆筒部84j呈从第1圆筒部84h向轴向一侧突出的圆筒状。第3圆筒部84j的外径比第1圆筒部84h的外径小。第3圆筒部84j的外周面配置在凸缘部15的内部。第1凸缘部15a所保持的第1接触部件84的第3圆筒部84j的外周面压入于后述的导电部件85的固定部85a。另外,第2凸缘部15b和第3凸缘部15c所保持的第1接触部件84的第3圆筒部84j未被压入于导电部件85的固定部85a。第3圆筒部84j的轴向一侧的面配置于与凸缘部15的轴向一侧的面相同的位置,并向外部露出。如图2所示,螺栓93的头部93a的外径比第3圆筒部84j的外径小。因此,头部93a仅与第3圆筒部84j接触,而不与凸缘部15接触。由此,第1接触部件84固定于安装对象5。
如图2和图4所示,导电部件85将第1接触部件84、第2接触部件92以及遮蔽部件80电连接。导电部件85从第1凸缘部15a朝向第1筒状部13j的内部沿径向延伸。如图2所示,导电部件85的一部分埋入于罩主体部13的内部而被保持。如上所述,导电部件85通过将导电部件85等作为嵌件部件的嵌件成型而保持于罩主体部13。导电部件85具有导电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部件85是金属制的。导电部件85具有固定部85a、中继部85b以及连接部85c。固定部85a、中继部85b以及连接部85c是彼此相同的单一部件的一部分。
如图4所示,固定部85a呈圆环状。固定部85a设置于导电部件85的一端。固定部85a的内周面与第1接触部件84所具有的第3圆筒部84j的外周面接触。在固定部85a压入有第3圆筒部84j。即,导电部件85与第1接触部件84固定。由此,导电部件85与第1接触部件84电连接。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部85a埋入于罩主体部13的内部而被保持。即,在罩主体部13的内部,固定部85a和第1接触部件84被固定。另外,导电部件85与第1接触部件84在相互压入固定之后被嵌件成型。
如图4所示,中继部85b连接固定部85a和连接部85c。如图2和图3所示,沿轴向观察时,中继部85b呈从第1凸缘部15a朝向第1筒状部13j的内部沿径向延伸的板状。如图1所示,中继部85b的一部分配置在罩主体部13的导电部件保持部15g的内部。如图4所示,中继部85b的一端与固定部85a的外周面相连。如图2和图3所示,中继部85b的另一端从第1筒状部13j的内周面向径向内侧突出。在轴向上,中继部85b的另一端配置在平面部13b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与第3遮蔽部83之间。中继部85b的另一端与连接部85c相连。中继部85b具有第1中继部85b1、第2中继部85b2、第3中继部85b3以及第4中继部85b4。第1中继部85b1、第2中继部85b2、第3中继部85b3以及第4中继部85b4是彼此相同的单一部件的一部分。
如图2和图4所示,第1中继部85b1呈沿轴向延伸的板状。第1中继部85b1的板面朝向径向。第1中继部85b1的轴向一侧的端部与固定部85a相连。第1中继部85b1埋入于罩主体部13的内部而被保持。
第2中继部85b2呈沿径向延伸的板状。第2中继部85b2的板面朝向轴向。第2中继部85b2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第1中继部85b1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相连。第2中继部85b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位于第1筒状部13j的内部。第2中继部85b2埋入于罩主体部13的内部而被保持。更详细而言,如图1所示,第2中继部85b2埋入于导电部件保持部15g的内部而被保持。第2中继部85b2具有贯通孔85d。
如图2和图4所示,贯通孔85d是沿轴向贯穿第2中继部85b2的孔。贯通孔85d是圆形状的孔。第2接触部件92通过贯通孔85d。贯通孔85d的内周面与第2接触部件92的外周面接触。即,在罩主体部13的内部,中继部85b与第2接触部件92接触。由此,导电部件85与第2接触部件92电连接。如上所述,第2接触部件92是与安装对象5接触的金属制的。因此,导电部件85与安装对象5经由第2接触部件92而电连接。
第3中继部85b3呈沿轴向延伸的板状。第3中继部85b3的板面朝向径向。第3中继部85b3的轴向另一侧的端部与第2中继部85b2的径向内侧的端部相连。第3中继部85b3埋入于第1筒状部13j的内部而被保持。
第4中继部85b4呈沿径向延伸的板状。第4中继部85b4的板面朝向轴向。第4中继部85b4的一部分埋入于第1筒状部13j的内部而被保持。第4中继部85b4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与第3中继部85b3的轴向一侧的端部相连。如图5所示,第4中继部85b4的径向内侧的端部比第1筒状部13j向径向内侧突出,并从罩主体部13露出。第4中继部85b4的径向内侧的端部与连接部85c相连。
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部85c呈沿周向延伸的大致长方形状的板状。连接部85c的板面朝向轴向。连接部85c设置于导电部件85的另一端。在轴向上,连接部85c配置在平面部13b与第3遮蔽部83之间。即,连接部85c向罩主体部13的外部露出。因此,如图5所示,通过将遮蔽部件80从轴向另一侧固定于罩主体部13的工序,能够容易地使连接部85c与第3遮蔽部83接触。如图2和图4所示,连接部85c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与第3遮蔽部83所具有的凸部83a接触。即,连接部85c在轴向上与遮蔽部件80接触。由此,导电部件85与遮蔽部件80电连接。因此,遮蔽部件80和电路板70经由连接端子87、导电部件85、第1接触部件84以及第2接触部件92与安装对象5电连接。即,遮蔽部件80和电路板70是接地的。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部85c的宽度比中继部85b的宽度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导电部件85的宽度是指沿轴向观察时,导电部件85在与导电部件85所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继部85b的宽度是沿轴向观察时,中继部85b在与中继部85b从第1接触部件84朝向遮蔽部件80延伸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另外,连接部85c的宽度是周向的尺寸。因此,即使存在导电部件85相对于罩主体部13的周向的位置的偏差,也能够使连接部85c与遮蔽部件80的凸部83a稳定地接触。因此,如图5所示,通过预先将遮蔽部件80从轴向另一侧安装于保持导电部件85的罩主体部13的工序,能够使导电部件85与遮蔽部件80稳定地电连接。因此,能够提高旋转电机2和泵1的组装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罩部件12具有:树脂制的罩主体部13;金属制的遮蔽部件80,其固定于罩主体部13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配置于电路板70的轴向一侧;导电部件85,其具有导电性,保持于罩主体部13;以及接触部件84、92,该接触部件84、92具有导电性,保持于罩主体部13并与安装对象5接触。导电部件85与遮蔽部件80和接触部件84、92电连接。电路板70与遮蔽部件80电连接。即,罩主体部13是树脂制的,因此能够实现罩部件12的轻量化。另外,能够经由接触部件84、92和导电部件85将电路板70和遮蔽部件80接地。因此,通过遮蔽部件80,能够遮蔽从控制装置7向轴向一侧放射的电磁噪声的至少一部分。由此,即使使罩主体部13是树脂制的,也能够通过遮蔽部件80降低从旋转电机2和泵1向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
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将遮蔽部件80固定于罩主体部13的构造,由此通过将罩部件12组装于主体部11,容易将遮蔽部件80相对于电路板70配置于适当的位置。由此,容易将遮蔽部件80适当地配置于为了适当地遮蔽电磁噪声而所需的部分,并容易使遮蔽部件80的形状成为为了抑制电磁噪声而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形状。因此,能够抑制遮蔽部件80大型化,从而能够进一步实现罩部件12的轻量化。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在实现旋转电机2和泵1的轻量化的同时降低从旋转电机2和泵1向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0中的配置于电路板70的轴向另一侧的主体部11是金属制的。因此,从控制装置7向轴向另一侧放射的电磁噪声的至少一部分被主体部11遮蔽,因此能够降低从旋转电机2和泵1向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遮蔽部件80固定于罩主体部13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因此,与通过嵌件成型使罩主体部13保持遮蔽部件80的结构相比,能够使遮蔽部件80形成为复杂的形状。例如,能够容易地设置沿轴向突出的箱状的第2遮蔽部82。能够容易地设置与第2遮蔽部82连接的第3遮蔽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用一个部件构成具有复杂的形状的遮蔽部件80。即,能够抑制遮蔽部件80的部件数量增加。另外,通过嵌件成型,在使罩主体部13保持与本实施方式的遮蔽部件80相同形状的遮蔽部件的情况下,需要将遮蔽部件分成两个以上的部分来配置。在该情况下,需要将遮蔽部件的各部分电连接的另外的部件,从而导致部件数量的增加。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抑制旋转电机2和泵的部件数量以及制造成本增加。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遮蔽部件80固定于罩主体部13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因此通过将罩部件12安装于主体部11的工序,能够将遮蔽部件80配置于控制装置7的轴向一侧。因此,能够提高旋转电机2和泵1的组装性。另外,在旋转电机2和泵1的制造工序中,能够抑制忘记安装遮蔽部件80。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旋转电机2和泵1的组装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遮蔽部件80呈板状。因此,能够实现遮蔽部件80的轻量化。因此,能够实现旋转电机2和泵1的轻量化。另外,能够通过冲压加工来构成遮蔽部件80,因此能够抑制遮蔽部件80的制造成本增加。因此,能够抑制旋转电机2和泵1的制造成本增加。
根据本实施方式,接触部件具有固定于安装对象5的金属制的第1接触部件84。导电部件85具有与第1接触部件84固定的固定部85a。固定部85a呈圆环状,第1接触部件84呈圆筒状,压入于固定部85a。因此,能够将导电部件85和第1接触部件84牢固地固定。因此,能够使电路板70和遮蔽部件80稳定地接地。由此,能够适当地降低从旋转电机2和泵1向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将旋转电机2和泵1固定于安装对象5的第1接触部件84,能够使遮蔽部件80和电路板70接地。因此,不需要为了使遮蔽部件80和电路板70接地而设置另外的部件等。因此,能够抑制旋转电机2和泵1的部件数量和制造成本增加。
根据本实施方式,固定部85a和第1接触部件84的一部分分别埋入于罩主体部13的内部,在罩主体部13的内部,固定部85a和第1接触部件84被固定。即,固定部85a与第1接触部件84固定的部分的周围被构成罩主体部13的树脂覆盖。因此,固定部85a和第1接触部件84不易相互脱落,从而能够将导电部件85和第1接触部件84更牢固地固定。因此,能够使电路板70和遮蔽部件80更稳定地接地。由此,能够更适当地降低从旋转电机2和泵1向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嵌合于安装对象5所具有的孔部5b的内部的定位销92,中继部85b具有沿轴向贯穿中继部85b的贯通孔85d,定位销92通入到贯通孔82c中。另外,如上所述,固定于安装对象5的第1接触部件84与导电部件85固定。因此,能够通过导电部件85高精度地决定第1接触部件84与定位销92在周向和径向上的相对位置。即,能够抑制定位销92相对于第1接触部件84的在周向和径向上的位置的偏差。因此,能够适当地抑制旋转电机2和泵1相对于安装对象5的安装位置的偏差。
根据本实施方式,接触部件具有与安装对象5接触的金属制的第2接触部件92,第2接触部件92是定位销92,与中继部85b接触。由此,第2接触部件92能够将安装对象5与导电部件85电连接。能够利用第2接触部件92使遮蔽部件80和电路板70接地。因此,不需要为了使遮蔽部件80和电路板70接地而设置另外的部件。因此,能够抑制旋转电机2和泵1的部件数量和制造成本增加。
根据本实施方式,中继部85b的一部分和第2接触部件92的一部分分别埋入于罩主体部13的内部而被保持,在罩主体部13的内部,中继部85b与第2接触部件92接触。即,中继部85b与第2接触部件92接触的部分的周围被构成罩主体部13的树脂覆盖。因此,中继部85b与第2接触部件92不易相互移动,从而能够使导电部件85与第2接触部件92更稳定地接触。因此,能够使电路板70和遮蔽部件80更稳定地接地。由此,能够更适当地降低从旋转电机2和泵1向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1接触部件84之外还能够经由第2接触部件92使电路板70和遮蔽部件80接地。因此,能够使电路板70和遮蔽部件80更稳定地接地。由此,能够更适当地降低从旋转电机2和泵1向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
根据本实施方式,遮蔽部件80具有朝向连接部85c突出的凸部83a,凸部83a与连接部85c接触。由此,在轴向上,即使存在遮蔽部件80和连接部85c相对于罩主体部13的位置的偏差,也能够使遮蔽部件80与连接部85c稳定地接触。因此,能够使电路板70和遮蔽部件80更稳定地接地。因此,能够更适当地降低从旋转电机2和泵1向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
根据本实施方式,连接部85c以向罩主体部13的外部露出的方式配置,与遮蔽部件80在轴向上接触。因此,如上所述,通过预先将遮蔽部件80从轴向另一侧安装于保持导电部件85的罩主体部13的工序,能够使导电部件85与遮蔽部件80容易地接触。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旋转电机2和泵1的组装性。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安装于电路板70的多个电子部件71,遮蔽部件80配置于多个电子部件71的轴向一侧,沿轴向观察时,多个电子部件71与遮蔽部件80重叠。因此,通过遮蔽部件80能够遮蔽从多个电子部件71向轴向一侧放射的电磁噪声。因此,能够降低从旋转电机2和泵1向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遮蔽部件80在多个电子部件71的轴向一侧配置于比较接近多个电子部件71的位置。更详细而言,第1遮蔽部81在第2电子部件71b的轴向一侧配置于比较接近第2电子部件71b的位置。顶壁部82b在第1电子部件71a的轴向一侧配置于比较接近第1电子部件71a的位置。电磁噪声从电子部件呈放射状放射。因此,遮蔽部件80与多个电子部件71的间隔越大,越能够降低从旋转电机2向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因此需要扩大遮蔽部件80的面积。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遮蔽部件80配置于比较接近多个电子部件71的位置,因此通过仅在多个电子部件71的轴向一侧配置遮蔽部件80,能够降低从旋转电机2向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因此,能够实现遮蔽部件80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因此,能够实现旋转电机2和泵1的轻量化。
根据本实施方式,多个电子部件71具有第1电子部件71a和第2电子部件71b,第1电子部件71a的轴向的尺寸比第2电子部件71b的轴向的尺寸大,遮蔽部件80具有包围第1电子部件71a的周围的侧壁部82a。因此,能够通过侧壁部82a遮蔽从轴向的尺寸较大的第1电子部件71a向径向外侧放射的电磁噪声。因此,能够更适当地降低从旋转电机2和泵1向外部放射的电磁噪声。
根据本实施方式,具有安装在电路板70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上的传热部件90,传热部件90与遮蔽部件80接触。因此,如上所述,能够将在晶体管等第2电子部件71b中产生的热更适当地向遮蔽部件80传热。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制的遮蔽部件80经由金属制的导电部件85、金属制的第1接触部件84以及金属制的第2接触部件92与金属制的安装对象5连接。因此,传递到遮蔽部件80的热能够适当地向安装对象5传热。即,在控制装置7产生的热适当地向安装对象5传热,并向旋转电机2和泵1的外部散热。因此,能够适当地提高控制装置7的散热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采用其他结构和其他方法。例如,遮蔽部件只要固定于罩主体部,也可以通过熔接以外的方法来固定。例如,可以通过环氧树脂类粘接剂等粘接剂来粘接固定,也可以通过螺钉等另外的部件来固定。另外,遮蔽部件只要能够降低从控制装置放射的电磁噪声,则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呈在内部收纳控制装置的筒状。
导电部件只要能够将接触部件与遮蔽部件电连接,则不限定于本实施方式的形状。导电部件不需要为单一部件,也可以由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另外,导电部件也可以不埋入于罩主体部。
遮蔽部件只要稳定地接地,也可以不与导电部件直接连接。例如,可以经由与导电部件和遮蔽部件电连接的另外的部件而接地,也可以与接地的电路板电连接。另外,遮蔽部件也可以不具有凸部,例如,也可以是导电部件的连接部具有朝向遮蔽部件突出的凸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旋转电机也可以搭载于泵以外的设备。旋转电机并不限定于马达,也可以是发电机。具有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旋转电机的泵的用途没有特别限定。由泵输送的流体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水等。旋转电机和泵也可以搭载于车辆以外的设备。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进行了说明的各结构和各方法能够在相互不矛盾的范围内适当组合。

Claims (16)

1.一种旋转电机,其安装于安装对象,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电机具有:
转子,其能够以中心轴线为中心进行旋转;
定子,其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隔着间隙而对置;
电路板,其配置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一侧;以及
壳体,其在内部收纳所述转子、所述定子以及所述电路板,
所述壳体具有:
主体部,其在轴向一侧具有开口部;以及
罩部件,其封闭所述开口部,
所述罩部件具有:
树脂制的罩主体部;
金属制的遮蔽部件,其固定于所述罩主体部的朝向轴向另一侧的面,配置于所述电路板的轴向一侧;
导电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保持于所述罩主体部;以及
接触部件,其具有导电性,保持于所述罩主体部并与所述安装对象接触,
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遮蔽部件和所述接触部件电连接,
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遮蔽部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部件呈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部件通过熔接而固定于所述罩主体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件具有:
连接部,其与所述遮蔽部件接触;
固定部,其与所述接触部件固定;以及
中继部,其连接所述固定部和所述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的宽度比所述中继部的宽度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件具有固定于所述安装对象的金属制的第1接触部件,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1接触部件固定,
所述固定部呈圆环状,
所述第1接触部件呈圆筒状,压入于所述固定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1接触部件的一部分分别埋入于所述罩主体部的内部而被保持,
在所述罩主体部的内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1接触部件被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电机具有定位销,该定位销嵌合于所述安装对象所具有的孔部的内部,
所述中继部具有沿轴向贯穿所述中继部的贯通孔,
所述定位销通入到所述贯通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件具有与所述安装对象接触的金属制的第2接触部件,
所述第2接触部件是所述定位销,与所述中继部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继部和所述第2接触部件的一部分分别埋入于所述罩主体部的内部而被保持,
在所述罩主体部的内部,所述中继部与所述第2接触部件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蔽部件和所述连接部中的一方具有朝向所述遮蔽部件和所述连接部中的另一方突出的凸部,
所述凸部与所述遮蔽部件和所述连接部中的另一方接触。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以向所述罩主体部的外部露出的方式配置,与所述遮蔽部件在轴向上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电机具有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连接端子,
所述连接端子呈具有弹性的板簧状,
所述遮蔽部件经由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电机具有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多个电子部件,
所述遮蔽部件配置于多个所述电子部件的轴向一侧,
沿轴向观察时,多个所述电子部件与所述遮蔽部件重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电子部件具有第1电子部件和第2电子部件,
所述第1电子部件的轴向的尺寸比所述第2电子部件的轴向的尺寸大,
所述遮蔽部件具有包围所述第1电子部件的径向外侧的侧壁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其特征在于,
该旋转电机具有传热部件,该传热部件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朝向轴向一侧的面上,
所述传热部件与所述遮蔽部件接触。
16.一种泵,其特征在于,
该泵具有:
权利要求1至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旋转电机;以及
泵机构,其与所述转子连接。
CN202223422434.XU 2021-12-21 2022-12-16 旋转电机和泵 Active CN219247644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06891A JP2023091975A (ja) 2021-12-21 2021-12-21 回転電機、およびポンプ
JP2021-206891 2021-12-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7644U true CN219247644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50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2434.XU Active CN219247644U (zh) 2021-12-21 2022-12-16 旋转电机和泵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91975A (zh)
CN (1) CN219247644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91975A (ja) 2023-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4888B2 (ja) モータ
US10389201B2 (en) Motor with seal member having upper and lower seal portions and intervening portion positioned in radial opening
US20220231564A1 (en) Motor including sealing structure
CN219247644U (zh) 旋转电机和泵
US20190232999A1 (en) Motor control device, motor,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CN219068017U (zh) 旋转电机以及泵
US10903712B2 (en) Motor having a housing structure to accommodate grounding conductor
JP7473459B2 (ja) ポンプ装置
JP7463775B2 (ja) 電動ポンプ
JP7119648B2 (ja) モータ
CN219760788U (zh) 旋转电机以及泵
JP7491170B2 (ja) 電動ポンプ
CN215300364U (zh) 电动泵
CN218971445U (zh)
JP7552041B2 (ja) 電動ポンプ
CN215682074U (zh) 电动泵
JP2024146056A (ja) 電動ポンプ
CN215292875U (zh) 电动泵
CN215672695U (zh) 电动泵以及车辆装载装置
JP2022151926A (ja) 電動ポンプ
JP7400489B2 (ja) 電動ポンプ
JP2023148181A (ja)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24145975A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電動ポンプ
CN118432339A (zh) 马达和泵
CN118264049A (zh) 马达及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