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40173U - 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40173U
CN219240173U CN202320218412.7U CN202320218412U CN219240173U CN 219240173 U CN219240173 U CN 219240173U CN 202320218412 U CN202320218412 U CN 202320218412U CN 219240173 U CN219240173 U CN 2192401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vement
bridge deck
ribs
longitudinal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184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鑫
彭艳
邓荣飞
邓文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nken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nken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nken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nken Railway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184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401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401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401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包括纵肋、横肋和顶板,多个所述纵肋平行设置,且所述纵肋与桥面的跨度方向平行,相邻的所述纵肋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纵肋的下端面与所述桥面固定连接;至少一个横肋与所述桥面的跨度方向垂直,所述横肋与所述纵肋交叉且固定连接;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纵肋和所述横肋的上端面。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制横肋和纵肋,并在横肋和纵肋上铺设顶板,从而形成人行道板,然后通过将人行道板连接至预制梁构成的桥面上,通过纵向铺设多个人行道板实现了在桥梁上进行人行道的建设,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
背景技术
在进行桥梁修建时,将桥梁分为人行道和车行道,并在车行道上铺设沥青铺装,在人行道上铺设人行道铺装。现在桥梁都是通过预制梁来修建,因此需要额外在预制梁上修建人行道,且一般情况人行道均高于车行道,传统的方式是直接修建在预制梁上,修建方式较为复杂且容易对预制梁造成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桥梁上修建人行道修建方式复杂,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解决了人行道的修建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包括:
多个纵肋,多个所述纵肋平行设置,且所述纵肋与桥面的跨度方向平行,相邻的所述纵肋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纵肋的下端面与所述桥面固定连接;
至少一个横肋,所述横肋与所述桥面的跨度方向垂直,所述横肋与所述纵肋交叉且固定连接;
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纵肋和所述横肋的上端面。
具体地,所述纵肋的下端面通过座浆与所述桥面固定连接,所述横肋的下端面与所述桥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纵肋的上端面和所述横肋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具体地,设定所述横肋靠近所述桥面中心的一端为其内端,所述横肋的另一端为其外端;
所述桥面预埋有锚固筋,所述纵肋的侧面预埋有预埋钢板,所述预埋钢板与所述锚固筋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横肋的外端与所述纵肋之间连接有楔形槽,所述楔形槽的下端面与所述桥面固定连接,所述楔形槽用于安装人行栏杆,所述人行栏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楔形槽内。
具体地,所述预埋钢板设置在最内侧的所述纵肋上,且位于靠近桥面中心的一侧;
所述人行道板还包括现浇缘石,所述现浇缘石与所述预埋钢板位于同一侧,且与所述纵肋贴合。
具体地,所述纵肋、所述横肋和所述楔形槽的侧面均为斜面,且所述纵肋和所述横肋的上端面宽度大于所述纵肋和所述横肋的下端面宽度;
所述楔形槽的上端面尺寸大于所述楔形槽的下端面尺寸。
具体地,所述顶板的上侧面铺设人行道铺装,且所述人行道铺装横向倾斜设置,且所述人行道铺装外边的高度高于所述顶板内边的高度。
进一步,所述纵肋的两端预埋吊环,所述吊环为直径12mm的圆钢。
可选地,所述座浆厚度为1~4.8cm,所述座浆为M10干硬性砂浆,所述座浆内设置φ10mm、网格尺寸为20cm×20cm的钢筋网片,且所述钢筋网片与所述桥面焊接连接;
所述人行道铺装厚度为20~42mm,所述现浇缘石高309mm、宽100mm;
所述锚固筋为螺纹钢,所述预埋钢板长15cm、高10cm、厚5cm;
焊接时,至少有两根锚固筋与所述预埋钢板采用双面焊焊接,且焊接长度为8cm。
可选地,所述纵肋和所述顶板的纵向长度为2.49m,相邻的两个所述人行道板之间纵向间隔1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预制横肋和纵肋,并在横肋和纵肋上铺设顶板,从而形成人行道板,然后通过将人行道板连接至预制梁构成的桥面上,通过纵向铺设多个人行道板实现了在桥梁上进行人行道的建设,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与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其中包括了这些附图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I-I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锚固筋与预埋钢板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纵肋,2-横肋,3-座浆,4-锚固筋,5-预埋钢板,6-楔形槽,7-现浇缘石,8-人行道铺装,9-沥青铺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相关内容,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1、图2、图3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包括纵肋1、横肋2和顶板,纵肋1的数量为多个,横肋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如图1所示,包括3个纵肋1和1个横肋2,具体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
多个纵肋1平行设置,且纵肋1与桥面的跨度方向平行,相邻的纵肋1之间设置有间隙,纵肋1的下端面与桥面固定连接;至少一个横肋2与桥面的跨度方向垂直,横肋2与纵肋1交叉且固定连接,即通过纵肋1和横肋2构成框架结构,从而构成基本的支撑,然后将顶板设置在纵肋1和横肋2的上端面,构成了人行道板。
纵肋1、横肋2和顶板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30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100%后,使用汽车吊在桥面上进行安装。预制时,在纵肋1的两端预埋吊环,吊环采用直径12mm的圆钢。
在进行桥梁的人行道铺设时,将多个人行道板在纵向依次安装即可。
在实际安装中,纵肋1的下端面通过座浆3与桥面固定连接,座浆3设置在桥面上对应于纵肋1、横肋2的位置,且施工厚度为1~4.8cm,座浆3采用M10干硬性砂浆。座浆3的目的有:连接人行道板和桥面;将桥面的横坡调平。
横肋2的下端面与桥面之间设置有间隙,即也可以根据需求将横肋2的下端面也通过座浆3将横肋2与桥面固定连接。
纵肋1的上端面和横肋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方便进行顶板的铺设。
为了描述方便,设定横肋2靠近桥面中心的一端为其内端,横肋2的另一端为其外端;其与结构的内端和外端也采用相同的方位。
桥面预埋有锚固筋4,纵肋1的侧面预埋有预埋钢板5,预埋钢板5与锚固筋4固定连接。且为了方便安装,将预埋钢板5设置在最内侧的纵肋1上,且位于靠近桥面中心的一侧。
将桥面预埋的锚固筋4和人行道板的预埋钢板5进行焊接,锚固筋4为螺纹钢,预埋钢板5长15cm,高10cm,厚5cm。保证有2根锚固筋4焊接在钢板上,双面焊,焊接长度为8cm。焊接的作用是,连接人行道板和桥面。
横肋2的外端与纵肋1之间连接有楔形槽6,楔形槽6的下端面与桥面固定连接,楔形槽6用于安装人行栏杆,人行栏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楔形槽6内,安装到位后浇筑C30混凝土。一般情况下楔形槽6位于人行道板纵向的中间位置。为满足桥面栏杆的间距调整,楔形槽6的位置可以进行前后调整。楔形槽6的尺寸可以根据栏杆预埋件的大小进行调整。
另外,安装完成后进行缘石的现浇,材料为C30混凝土。人行道板还包括现浇缘石7,现浇缘石7与预埋钢板5位于同一侧,且与纵肋1贴合,现浇缘石7高309mm、宽100mm;且在靠近桥面中心设置出20mmX20mm的倒角。
纵肋1、横肋2和楔形槽6的侧面均为斜面,且纵肋1和横肋2的上端面宽度大于纵肋1和横肋2的下端面宽度;楔形槽6的上端面尺寸大于楔形槽6的下端面尺寸。即下小上大,每侧收20mm,这样可以减轻人行道板自重。
在人行道的顶板上铺设人行道铺装8,并使人行道最终的横坡为向桥面内侧1%。向内的横坡,保证桥面的水流集聚到桥面泄水孔,并通过集中排放的方式排出桥面。
顶板的上侧面铺设人行道铺装8,且人行道铺装8横向倾斜设置,且人行道铺装8外边的高度高于顶板内边的高度。人行道铺装8厚度为20~42mm。
以上为混凝土桥面,如果为钢结构桥面,则需要做出如下调整:将锚固筋4一端焊接在桥面上,在座浆3内设置φ10mm、网格尺寸为20cm×20cm的钢筋网片,且钢筋网片与桥面焊接连接;
安装时,多个人行道板纵向拼接,纵肋1和顶板的纵向长度为2.49m,相邻的两个人行道板之间纵向间隔1cm。
具体安装步骤有:
1、按照设计的安装位置,先在桥面上使用墨斗弹出一条纵向线,再在桥面上使用记号笔做出每块人行道板的横向分隔线。此人行道板的纵向长度为2.49m,安装时,考虑2块人行道板的纵向间歇为1cm,以上两者相组合,便于计数、计算。
2、在桥面上,对应于纵肋1、横肋2、楔形槽6的位置,施工1~4.8cm厚度的座浆3,座浆3采用M10干硬性砂浆。
3、按照步骤1确定的纵横向位置,安装人行道板。
4、将桥面预埋的锚固筋4和人行道板的预埋钢板5进行焊接。保证有2根锚固筋4焊接在预埋钢板5上。
5、人行道板安装就位后,使用M10水泥砂浆对人行道板的间隙进行填缝处理。
6、安装模板,使用现浇缘石7,材料为C30混凝土。在路缘石的右上角使用小楔形块制作出20mmX20mm的倒角。
7、浇筑桥面的沥青铺装9。
8、在楔形槽6内安装人行栏杆,安装到位后浇筑C30混凝土。
9、在顶板上铺设人行道铺装8,厚度为20~42mm,使人行道最终的横坡为向桥面内侧1%。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方式”、“一些实施例/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上述实用新型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化或变型,并且这些变化或变型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纵肋(1),多个所述纵肋(1)平行设置,且所述纵肋(1)与桥面的跨度方向平行,相邻的所述纵肋(1)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纵肋(1)的下端面与所述桥面固定连接;
至少一个横肋(2),所述横肋(2)与所述桥面的跨度方向垂直,所述横肋(2)与所述纵肋(1)交叉且固定连接;
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纵肋(1)和所述横肋(2)的上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肋(1)的下端面通过座浆(3)与所述桥面固定连接,所述横肋(2)的下端面与所述桥面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纵肋(1)的上端面和所述横肋(2)的上端面位于同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横肋(2)靠近所述桥面中心的一端为其内端,所述横肋(2)的另一端为其外端;
所述桥面预埋有锚固筋(4),所述纵肋(1)的侧面预埋有预埋钢板(5),所述预埋钢板(5)与所述锚固筋(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肋(2)的外端与所述纵肋(1)之间连接有楔形槽(6),所述楔形槽(6)的下端面与所述桥面固定连接,所述楔形槽(6)用于安装人行栏杆,所述人行栏杆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楔形槽(6)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板(5)设置在最内侧的所述纵肋(1)上,且位于靠近桥面中心的一侧;
所述人行道板还包括现浇缘石(7),所述现浇缘石(7)与所述预埋钢板(5)位于同一侧,且与所述纵肋(1)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肋(1)、所述横肋(2)和所述楔形槽(6)的侧面均为斜面,且所述纵肋(1)和所述横肋(2)的上端面宽度大于所述纵肋(1)和所述横肋(2)的下端面宽度;
所述楔形槽(6)的上端面尺寸大于所述楔形槽(6)的下端面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上侧面铺设人行道铺装(8),且所述人行道铺装(8)横向倾斜设置,且所述人行道铺装(8)外边的高度高于所述顶板内边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肋(1)的两端预埋吊环,所述吊环为直径12mm的圆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浆(3)厚度为1~4.8cm,所述座浆(3)为M10干硬性砂浆,所述座浆(3)内设置φ10mm、网格尺寸为20cm×20cm的钢筋网片,且所述钢筋网片与所述桥面焊接连接;
所述人行道铺装(8)厚度为20~42mm,所述现浇缘石(7)高309mm、宽100mm;
所述锚固筋(4)为螺纹钢,所述预埋钢板(5)长15cm、高10cm、厚5cm;
焊接时,至少有两根锚固筋(4)与所述预埋钢板(5)采用双面焊焊接,且焊接长度为8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纵肋(1)和所述顶板的纵向长度为2.49m,相邻的两个所述人行道板之间纵向间隔1cm。
CN202320218412.7U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 Active CN2192401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8412.7U CN219240173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18412.7U CN219240173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40173U true CN219240173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44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18412.7U Active CN219240173U (zh) 2023-02-15 2023-02-15 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401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68139B2 (en) Bridge structure with concrete deck having precast slab
US9890505B2 (en) Precast concrete beam
CA2594158A1 (en) Bridge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MX2014008229A (es) Sistema de puente de concreto y metodos relacionados.
CN110747754B (zh) 一种宽幅空心板斜截面抗剪加固方法
CN111676759A (zh) 一种装配式临时施工道路及施工方法
CN106894325A (zh) 一种桥面横坡调整结构及铺设方法
CN219240173U (zh) 一种适用于桥面的人行道板
CN110158456B (zh) 一种桥面人行道的轻型基座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8518005A (zh) 一种混凝土空心叠合板
CN111139745A (zh) 组合箱梁现浇混凝土顶板施工方法
CN111155432A (zh) 一种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CN212452148U (zh) 一种装配式透水路面板结构
CN111893859B (zh) 一种组合式t型桥面连续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5482231U (zh) 一种装配式华夫桥面板组合箱梁结构
CN209741665U (zh) 一种抗剪桥面连续构造
CN211571239U (zh)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施工的临时铺盖结构
CA2932655C (en) Precast concrete beam
CN114086458A (zh) 带波形上翼缘横梁的钢混组合箱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235400A (zh) 一种可调节插槽式预制墩柱与承台的连接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12853916A (zh) 一种装配式华夫桥面板组合箱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706543U (zh) 一种桥面横坡调整结构
CN112095394A (zh) 一种具有优秀排水功能的复合式路面及其施工方法
CN215329366U (zh) 一种适用于现代有轨电车的双层桥面板装配式桥梁
CN212427418U (zh) 一种用于公园走道的排水箅子加强节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