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55432A - 一种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55432A
CN111155432A CN201911417889.2A CN201911417889A CN111155432A CN 111155432 A CN111155432 A CN 111155432A CN 201911417889 A CN201911417889 A CN 201911417889A CN 111155432 A CN111155432 A CN 111155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uring
concrete
box girder
sections
c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78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怀刚
陈传磊
彭寄望
吴建峰
肖向荣
谢马贤
高世强
韩春鹏
赵胜
唐代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Road and Bridge South China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788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554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55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554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00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 E01D2/04Bridg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of their bearing spanning structure of the box-girder typ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001、将指定区域中相邻两个墩柱之间的箱梁沿其纵向划分为多个浇筑阶段,相邻两个浇筑节段的对接面斜向设置:S002、从已施工梁段远端朝近端根据所划分的多个浇筑节段依次浇筑;S003、在浇筑到靠近已施工梁段近端的端头时,反向进行浇筑节段的浇筑;S004、由已施工梁段远端浇筑的浇筑节段与近端浇筑浇筑节段合龙;S005、循环按照步骤S002~S004,直至完成所述指定区域的箱梁的浇筑。采用该方法所浇筑成型的箱梁符合应力需求,减少箱梁梁体的开裂,继而提高箱梁结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作为一种常见的跨越复杂地形的结构,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桥梁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混凝土浇筑工序,对于桥梁梁段这类体积尺寸较大的混凝土结构,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是目前桥梁施工中不能回避的问题。
现有桥梁的混凝土浇筑通常采用一次连续浇筑成型,由于桥梁的梁段体积较大,一次浇筑成型必然导致混凝土质量的不稳定,从而导致桥段易于断裂,结构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以提高桥梁梁段结构稳定性的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01、将指定区域中相邻两个墩柱之间的箱梁沿其纵向划分为多个浇筑阶段,相邻两个浇筑节段的对接面斜向设置:
S002、从已施工梁段远端朝近端根据所划分的多个浇筑节段依次浇筑;
S003、在浇筑到靠近已施工梁段近端的端头时,反向进行浇筑节段的浇筑;
S004、由已施工梁段远端浇筑的浇筑节段与近端浇筑浇筑节段合龙;
S005、循环按照步骤S002~S004,直至完成所述指定区域的箱梁的浇筑。
进一步设置:上述步骤S004中的合龙部分的浇筑节段与其相邻两个浇筑节段的对接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进一步设置:所述合龙部分所浇筑混凝土的塌落度大于其两侧相邻的浇筑节段所浇筑的混凝土的塌落度。
进一步设置:混凝土的塌落度范围为160~200mm,扩展度范围为400~500mm。
进一步设置:每个所述浇筑节段水平分层浇筑,且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小于或等于30cm。
进一步设置:每个所述浇筑节段的底层从其两侧朝向其中心进行浇筑。
进一步设置:还包括在已施工梁段的端部浇筑端横隔板的步骤,所述端横隔板垂直于桥梁纵断面并连接两侧已浇筑成型的腹板。
进一步设置:混凝土在浇筑入模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且混凝土的下料与振捣交替进行。
进一步设置: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老混凝土的接缝面进行凿毛处理。
进一步设置:每个所述浇筑节段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整平式振动梁对所述浇筑节段的顶面进行整平。
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发明的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中,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进行箱梁混凝土的浇筑,可避免一次浇满砼的落差过大,容易离析导致灰浆流向低侧,而石子堆积于高侧的现象,从而可有效地避免灰浆离析的现象,同时在浇筑到靠近已施工梁段近端的端头时,反向进行浇筑节段的浇筑,最后再进行合龙,合龙部分的混凝土塌落度较大,从而可减少施工缝的出现并且符合应力需求,减少箱梁梁体的开裂,继而提高箱梁结构的稳定性。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预施工箱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的浇筑节段顺序图。
图中,1、底板;2、腹板;3、顶板;4、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见图1,本申请针对于桥梁梁段等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提供了一种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通过水平分层、斜向分段、连接浇筑的方式,可避免一次浇满砼的落差过大,容易离析导致灰浆流向低侧,而石子堆积于高侧的现象,从而可有效地避免灰浆离析的现象。
请结合图2,本申请预浇筑的桥梁结构包括底板1、腹板2、顶板3及翼板4,其中,所述顶板3为箱梁截面的上缘,是承受正负弯矩的主要工作部位,同时其除了要满足桥面板横向弯矩的要求外,在钢筋混凝土桥中,还需提供足够大承压面积,所述翼板4位于所述顶板3的边缘,主要用作抵抗剪力,也可承担部分弯矩,所述底板1为箱梁截面的下缘,其主要用于承受桥梁的正负弯矩,所述腹板2用于连接所述顶板3和所述底板1,且两侧所述腹板2对称,可用作桥梁的抵抗剪力,也用于承担部分弯矩。
请结合图1至图3,本申请的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指定区域中相邻两个墩柱之间的箱梁沿其纵向划分为多个浇筑阶段,相邻两个浇筑节段的对接面斜向设置。
其中,所述指定区域为引桥中采用移动模架法施工的部分。具体地,对应每个移动模架所要浇筑的箱梁可沿其纵向划分为七个浇筑节段,且七个浇筑节段的长度范围在4~5m之间,以保证每个所述浇筑节段所浇筑的混凝土的质量,继而保证箱梁结构的受力平衡,降低梁段开裂的情况。
同时相邻两个浇筑节段的对接面斜向设置,从而使得相邻两个浇筑节段的混凝土可互相承担各自的部分弯矩,提高浇筑节段的抵抗剪力的能力,继而可有效地桥梁指定区域的稳定性。
S002从已施工梁段远端朝近端根据所划分的多个浇筑节段依次浇筑。
在划分好浇筑节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对移动模架的支撑系统、模板、钢筋、波纹管及其他预埋件进行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此外,本申请所浇筑的本申请的混凝土塌落度需控制在160mm~200mm之间,扩展度控制在400~500mm之间,其1小时坍损小于10%,箱梁最小胶凝材料用量450kg/m3,最大胶凝材料用量490kg/m3。箱梁混凝土还应进行抗裂性能的对比试验,从中优选抗裂性能良好的原材料和配合比。混凝土由项目部2台120站拌和站拌和,5台10m3罐车运输,2台48m汽车泵布料、浇筑。
优选地,每个所述浇筑节段的断面按照水平分层进行浇筑,且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小于或等于30cm,可避免每层浇筑混凝土过厚而导致无法保证混凝土密实的情况,便于进行混凝土振捣,以排除混凝土中的气泡。
并且上层混凝土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覆盖,以保证接缝处混凝土的良好结合,避免施工缝的出现,同时在浇筑新混凝土层前,应将老混凝土层的接缝面进行凿毛,以保证接缝面的整齐、清洁,继而保证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强度,避免施工缝的出现。
具体的,可将每个浇筑节段的断面对应底板1、腹板2、顶板3及翼板4划分为下部区域、中部区域及上部区域,其中,所述下部区域对应为箱梁的底板1,中部区域对应为箱梁的两侧腹板2,上部区域对应为箱梁的顶板3及翼板4。
下部区域(即底板1)混凝土的浇筑从其两侧的中部区域(即腹板2处)进行浇筑,可利用混凝土的流动性以及通过施工人员利用振捣棒引导混凝土,使混凝土由两侧向中心填充,然后利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振捣密实。其中,下部区域所填充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可适当减小。
此外,下部区域中混凝土流动不到的地方可由上方顶板3开口处进行补充,最后利用移相模架的内模的地板开口振动、抹平。浇筑完底板1后将顶板3的预留口封闭。
通过在中部区域处浇筑大部分下部区域的混凝土,部分混凝土可从顶板3预留孔进行补充,从而可有效地控制下部区域中混凝土的量。在下部区域的混凝土量满足后,中部区域的混凝土需停止一段时间后再浇筑,以避免造成箱梁内混凝土过多。
浇筑完底板1后进行中部区域的两侧腹板2的混凝土的浇筑,腹板2的浇筑可分为三层浇筑,第一层浇筑厚度大致为30cm,然后在返回进行第二层30cm层厚的浇筑,第三层浇筑至顶板3下边缘。采用φ50插入式振捣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浇筑时还要掌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及时在浇筑范围内补充新鲜混凝土。
腹板2浇筑完毕后,再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上部区域(即顶板3和翼板4),顶板3和翼板4可一次浇筑成型。浇筑时,必须联合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以保证上部区域混凝土的密实,尤其是在负弯矩张拉处,要用插入式振捣器多振捣10-20s。
进一步的,上部区域顶面的混凝土(即箱梁梁体顶面的混凝土)可采用整平式振动梁来控制平整度。振动梁轨道采用I18型钢设置在护栏的外侧模板上,浇筑箱梁前由测量人员提前放好标高,对轨道标高较低位置处下垫钢板调节,安装固定住轨道。振动梁由操作架和单节拼装连接组合起来。顶面砼坍落度可以适当降低一些,根据混凝土坍落度调整浇筑位置,确保混凝土浇筑连续。顶板3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前人工用抹子进行二次收浆、赶压,防止裂纹,并将表面压光,以保证桥面铺装的铺装质量,收面采用提前加工好的操作平台架。
此外,施工中应注意各部件间的衔接,避免出现错台,同时要求箱梁顶板3施工的平整度控制在±1cm以内。
S003在浇筑到靠近已施工梁段近端的端头时,反向进行浇筑节段的浇筑。
S004由已施工梁段远端浇筑的浇筑节段与近端浇筑浇筑节段合龙。
由上述步骤S001中可知,对应一个移动模架的箱梁可划分为七个部分,当浇筑至远端的第五个浇筑节段时,反向从已施工梁段近端的浇筑节段开始浇筑,最后再将远端的第五个浇筑节段与近端的第一个浇筑节段合龙,并且合龙部分的浇筑节段与上述的第五个浇筑节段和第一个浇筑节段的对接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其进一步增强箱梁的抗剪能力,继而提高箱梁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合龙部分所浇筑的混凝土的塌落度大于其两侧相邻的两注节段所浇筑的混凝土的塌落度,避免出现“冷缝”。
在完成对应移动模架的箱梁节段的浇筑后,应在该已施工完成的两端端部浇筑横端隔板,所述横端隔板垂直于箱梁的纵断面并两侧该箱梁节段以浇筑成型的腹板2,其通常设于箱梁的伸缩缝处,并保证伸缩缝的缝宽、线型符合要求,从而有利于提高箱梁结构的稳定性。
S005循环按照步骤S002~S004,直至完成指定区域的箱梁的浇筑。
本申请的箱梁在浇筑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且混凝土的下料与振捣交替进行,同时要加强观察,防止漏浆、欠振和漏振的现象发生,移动模板的边角以及振捣器振动不到的地方可辅以插钎振捣,同时应注意桥面系、伸缩缝、护栏及其他相关附属构造的预埋件,均应按照图纸施工,特别注意护栏的预埋钢筋必须预埋在现浇箱梁结构内。施工时应确保锚垫板与预应力束垂直,垫板中心应对准管道中心,在管道密集部位及锚固区,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振捣,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箱梁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还需指派水泥工对其顶面的混凝土进行多次收浆、研磨,以消除混凝土收缩裂缝,同时保证箱梁顶面混凝土的密实。
本申请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且完全凝土后,需用土工布覆盖箱梁梁体的顶面进行洒水养护,梁体洒水次数需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潮湿,而箱梁的腹板2和底板1可利用箱梁尚未拆除的箱梁外钢模板对其进行养护,箱梁内部则采用喷雾器喷水养生,箱梁的两端采用土工布进行缝补,养生时间不小于7天。
采用本申请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进行箱梁的浇筑,具体为斜向分段、水平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进行箱梁混凝土的浇筑,可避免一次浇满砼的落差过大,容易离析导致灰浆流向低侧,而石子堆积于高侧的现象,从而可有效地避免灰浆离析的现象,同时在浇筑到靠近已施工梁段近端的端头时,反向进行浇筑节段的浇筑,最后再进行合龙,合龙部分的混凝土塌落度较大,从而可减少施工缝的出现,并满足结构的受力需求,保证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使得箱梁梁体具有良好的抗剪能力,减少梁体开裂的情况,提高箱梁结构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01、将指定区域中相邻两个墩柱之间的箱梁沿其纵向划分为多个浇筑阶段,相邻两个浇筑节段的对接面斜向设置;
S002、从已施工梁段远端朝近端根据所划分的多个浇筑节段依次浇筑;
S003、在浇筑到靠近已施工梁段近端的端头时,反向进行浇筑节段的浇筑;
S004、由已施工梁段远端浇筑的浇筑节段与近端浇筑浇筑节段合龙;
S005、循环按照步骤S002~S004,直至完成所述指定区域的箱梁的浇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S004步骤中的合龙部分的浇筑节段与其相邻两个浇筑节段的对接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龙部分所浇筑混凝土的塌落度大于其两侧相邻的浇筑节段所浇筑的混凝土的塌落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的塌落度范围为160~200mm,扩展度范围为400~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浇筑节段水平分层浇筑,且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小于或等于30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浇筑节段的底层从其两侧朝向其中心进行浇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已施工梁段的端部浇筑端横隔板的步骤,所述端横隔板垂直于桥梁纵断面并连接两侧已浇筑成型的腹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混凝土在浇筑入模时,采用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且混凝土的下料与振捣交替进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浇筑新混凝土前,对老混凝土的接缝面进行凿毛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浇筑节段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用整平式振动梁对所述浇筑节段的顶面进行整平。
CN201911417889.2A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11554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7889.2A CN111155432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7889.2A CN111155432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55432A true CN111155432A (zh) 2020-05-15

Family

ID=70560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7889.2A Pending CN111155432A (zh) 2019-12-31 2019-12-31 一种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554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4287A (zh) * 2020-06-17 2020-10-13 中铁八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桥面平整度的施工方法
CN111877186A (zh) * 2020-06-30 2020-11-03 中铁七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梁边墩梁段托架平衡现浇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2120A (en) * 1976-12-17 1980-03-11 Entreprises de Travaux Publics et Prives J. Richard Societe Anonym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s
CN1974931A (zh) * 2006-12-27 2007-06-06 重庆交通大学 箱型底板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KR20100003791A (ko) * 2008-07-02 2010-01-12 주식회사동일기술공사 교량의 프리케스트 합성형 프리스트레스트 박스 거더교시공방법
CN102425110A (zh) * 2011-08-31 2012-04-25 重庆新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市政立交箱梁全断面现浇砼施工方法
CN105970812A (zh) * 2016-05-10 2016-09-28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上行式移动模架箱梁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92120A (en) * 1976-12-17 1980-03-11 Entreprises de Travaux Publics et Prives J. Richard Societe Anonyme Method of constructing reinforced concrete bridges
CN1974931A (zh) * 2006-12-27 2007-06-06 重庆交通大学 箱型底板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梁桥及其施工方法
KR20100003791A (ko) * 2008-07-02 2010-01-12 주식회사동일기술공사 교량의 프리케스트 합성형 프리스트레스트 박스 거더교시공방법
CN102425110A (zh) * 2011-08-31 2012-04-25 重庆新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市政立交箱梁全断面现浇砼施工方法
CN105970812A (zh) * 2016-05-10 2016-09-28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上行式移动模架箱梁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64287A (zh) * 2020-06-17 2020-10-13 中铁八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桥面平整度的施工方法
CN111764287B (zh) * 2020-06-17 2021-11-02 中铁八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桥面平整度的施工方法
CN111877186A (zh) * 2020-06-30 2020-11-03 中铁七局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梁边墩梁段托架平衡现浇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88775B1 (en) Concrete i-beam for bridge construction
CN108951425A (zh) 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成型施工方法
CN108797638A (zh) 基于复合底板的一体化装配式管廊及其施工方法
CN106592426A (zh) 横向预应力全宽钢筋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模板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1926973A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叠合板
CN104372890A (zh) 一种复杂结构清水混凝土预制箱梁施工工法
CN107574762A (zh) 一种加强现浇梁0#块施工质量的施工方法
CN111042010A (zh) T梁桥拼宽构造及施工方法
CN111155432A (zh) 一种现浇箱梁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
WO2023155469A1 (zh) 特大型独立式地下车库改造为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6958207B (zh) 板梁桥小铰缝早期预养护方法
WO2023137999A1 (zh) 一种带uhpc模壳结构的主梁单元、主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5063133U (zh) 基于带桁架的预应力底板的叠合板楼盖体系
CN114457682A (zh) 一种现浇混凝土桥梁的现浇施工方法
CN114032724A (zh) 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乡村路面
CN107447676B (zh) 基于折形钢板闭口肋的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的预制施工方法
CN108518005A (zh) 一种混凝土空心叠合板
CN110539398A (zh) 预制桥面板钢混组合梁的施工方法
CN214925420U (zh) 混凝土桥面板预制钢模板侧模结构及包括其的侧模
CN109778916A (zh) 一种基于抗水板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防渗漏方法
CN210134346U (zh) 一种超高性能桥面板结构
CN108266036B (zh) 一种混凝土筒仓顶板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0306398B (zh) 一种分段设梁先张法交错对称张拉预应力筋叠合装配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CN107447675B (zh) 基于折形钢板闭口肋的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的现浇施工方法
CN111877191A (zh) 双曲拱桥增大截面的加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Chuanlei

Inventor after: Tang Daixin

Inventor after: Peng Jiwang

Inventor after: Liu Huaigang

Inventor after: Wu Jianfeng

Inventor after: Xiao Xiangrong

Inventor after: Xie Maxian

Inventor after: Gao Shiqiang

Inventor after: Han Chunpeng

Inventor after: Zhao Sheng

Inventor before: Liu Huaigang

Inventor before: Tang Daixin

Inventor before: Chen Chuanlei

Inventor before: Peng Jiwang

Inventor before: Wu Jianfeng

Inventor before: Xiao Xiangrong

Inventor before: Xie Maxian

Inventor before: Gao Shiqiang

Inventor before: Han Chunpeng

Inventor before: Zhao Sheng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