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3647U - 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 - Google Patents

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3647U
CN219233647U CN202320594634.9U CN202320594634U CN219233647U CN 219233647 U CN219233647 U CN 219233647U CN 202320594634 U CN202320594634 U CN 202320594634U CN 219233647 U CN219233647 U CN 219233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fixedly connected
positioning
blocks
pu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46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正泰
徐飞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dek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dek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dek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dek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946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3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3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3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Mounting, Exchange, And Manufacturing Of 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包括压机工作台和翻边工装,所述翻边工装由鞍式下模、两个上模和定位导程组成,所述鞍式下模位于压机工作台的顶部,两个上模的表面均与定位导程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上模的表面均与鞍式下模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导程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管,两个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机施压工件,所述定位导程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块,所述压机工作台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该实用新型,具备避免翻边模具在对管口翻边时产生偏移,可快速拆装定位导程的优点,该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解决了现有翻边模具在对管口翻边时容易产生偏移,安装定位导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Description

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设备中,为满足不同介质的特殊性需要各自特殊材料进行制作,比如钛、锆、镍基合金等,本专利所涉及的是一台纯镍容器,其管口为偏心翻边结构,该纯镍容器上有四处偏心管口,且管口公称直径较大为翻边结构,由于管口为偏心结构,所以翻边模具在对管口翻边时容易产生偏移,这就会要通过定位导程进行出现偏移,而每次将定位导程往往通过螺栓实现固定,过于耗费力气,不够快速,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翻边模具在对管口翻边时容易产生偏移,安装定位导程较为繁琐,因此提出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具备避免翻边模具在对管口翻边时产生偏移,可快速拆装定位导程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翻边模具在对管口翻边时容易产生偏移,安装定位导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包括压机工作台和翻边工装,所述翻边工装由鞍式下模、两个上模和定位导程组成,所述鞍式下模位于压机工作台的顶部,两个上模的表面均与定位导程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上模的表面均与鞍式下模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定位导程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管,两个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机施压工件,所述定位导程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块,所述压机工作台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的右侧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空腔内部的左侧设置有拉动组件,所述鞍式下模的顶部紧密接触有壳体,所述壳体的角度为12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的表面均与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两个定位块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右侧与空腔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定位组件,两个定位块通过空腔可以移动至L形块的内部,从而使L形块在U形块的内部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拉动组件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表面与空腔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与空腔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杆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内部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后侧与空腔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右侧与连接杆的内部活动连接,通过设置拉动组件,能够使两个定位块从L形块的内部移出,从而可以使L形块与U形块的脱离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压机工作台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块,两个U形块的内部均与两个L形块的表面紧密接触,两个定位块的右侧通过空腔依次贯穿固定块、U形块和L形块且均延伸至L形块的内部,通过设置U形块,U形块的使用进一步的限制了L形块的移动范围,使L形块与定位组件的连接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两个定位块的右侧均与L形块的内部紧密接触,使两个定位块与L形块插接连接后避免出现松动,通过设置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移动至L形块的内部,实现L形块带动定位导程与压机工作台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控制块,两个控制块的右侧均与空腔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通过设置控制块,两个控制块的使用起到限位作用,用于使连接杆带动两个定位块在空腔的内部只能向左或向右方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拉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后侧与空腔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拉杆通过限位块只能向上或向下方向移动,通过设置限位块,限位块的使用限制了拉杆的移动范围,使拉杆的使用效果更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机工作台、翻边工装、鞍式下模、上模、定位导程、连接管和压机施压工件等结构部件,为了方便对偏心管口翻边进行冲压成形,其壳体分别按120度和240度两瓣制作,对于其中一瓣120壳体需偏心翻边管口,预先激光开孔,冲压前,将工件放在两件鞍式下模上就位,鞍式下模可与工件临时固定,定位导程主要作用是保证上模在对偏心管口冲压时始终能垂直向下导程内对偏心管口进行冲压翻边,由于在对管口翻边过程中是成对的进行冲压翻边,从而消除了工件以及模具在冲压翻边过程中发生偏移情况,上模对工件管口进行冲压时,工件同时按鞍式下模管口形状进行翻边成形,120度瓣片壳体偏心管口冲压翻边完成后再与240度瓣片壳体装焊成完整的圆筒,定位组件和拉动组件的配合使用,实现定位导程与压机工作台的拆装,具备避免翻边模具在对管口翻边时产生偏移,可快速拆装定位导程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机工作台、翻边工装、鞍式下模、上模、定位导程、连接管和压机施压工件等结构部件,在需要拆除定位导程,拿出壳体时,通过人力拉动拉杆向上方向移动,使拉杆带动活动杆移动,活动杆的右侧会通过支撑块向左方向旋转,活动杆在旋转的过程中会使连接杆向左移动并使两个定位块向左移动,从而使两个定位块从L形块的内部移出,再使两个L形块带动定位导程向上移动,从而使定位导程与压机工作台脱离接触,拉杆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复位弹簧产生一个形变的力,松开拉杆后,复位弹簧会给予拉杆一个相同的力,使拉杆带动活动杆回弹至原位,连接杆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会使拉簧产生一个形变的力,松开拉杆的同时,拉簧会给予连接杆一个相同的力,使连接杆带动两个定位块回弹至L形块的内部,实现定位导程与压机工作台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翻边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定位组件和拉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压机工作台;2、翻边工装;201、鞍式下模;202、上模;203、定位导程;3、连接管;4、压机施压工件;5、L形块;6、固定块;7、空腔;8、定位组件;801、定位块;802、连接杆;803、拉簧;9、拉动组件;901、拉杆;902、复位弹簧;903、活动杆;904、支撑块;10、U形块;11、控制块;12、限位块;13、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包括压机工作台1、翻边工装2、鞍式下模201、上模202、定位导程203、连接管3、压机施压工件4、L形块5、固定块6、空腔7、定位组件8、定位块801、连接杆802、拉簧803、拉动组件9、拉杆901、复位弹簧902、活动杆903、支撑块904、U形块10、控制块11、限位块12和壳体13,翻边工装2由鞍式下模201、两个上模202和定位导程203组成,鞍式下模201位于压机工作台1的顶部,两个上模202的表面均与定位导程203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上模202的表面均与鞍式下模201的内部滑动连接,定位导程2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管3,两个连接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机施压工件4,定位导程203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块5,压机工作台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6,固定块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7,空腔7内部的右侧设置有定位组件8,空腔7内部的左侧设置有拉动组件9,鞍式下模201的顶部紧密接触有壳体13,壳体13的角度为120度。
参考图3,定位组件8包括两个定位块801,两个定位块801的表面均与空腔7的内部活动连接,两个定位块801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02,连接杆8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簧803,拉簧803的右侧与空腔7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定位组件8,两个定位块801通过空腔7可以移动至L形块5的内部,从而使L形块5在U形块10的内部固定。
参考图3,拉动组件9包括拉杆901,拉杆901的表面与空腔7的内部活动连接,拉杆9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02,复位弹簧902的底部与空腔7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拉杆901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杆903,活动杆903内部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块904,支撑块904的后侧与空腔7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活动杆903的右侧与连接杆802的内部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拉动组件9,能够使两个定位块801从L形块5的内部移出,从而可以使L形块5与U形块10的脱离接触。
参考图1,压机工作台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块10,两个U形块10的内部均与两个L形块5的表面紧密接触,两个定位块801的右侧通过空腔7依次贯穿固定块6、U形块10和L形块5且均延伸至L形块5的内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U形块10,U形块10的使用进一步的限制了L形块5的移动范围,使L形块5与定位组件8的连接效果更好。
参考图1,两个定位块801的右侧均与L形块5的内部紧密接触,使两个定位块801与L形块5插接连接后避免出现松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两个定位块801,两个定位块801移动至L形块5的内部,实现L形块5带动定位导程203与压机工作台1的固定。
参考图3,连接杆802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控制块11,两个控制块11的右侧均与空腔7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控制块11,两个控制块11的使用起到限位作用,用于使连接杆802带动两个定位块801在空腔7的内部只能向左或向右方向移动。
参考图3,拉杆90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2,限位块12的后侧与空腔7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拉杆901通过限位块12只能向上或向下方向移动。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块12,限位块12的使用限制了拉杆901的移动范围,使拉杆901的使用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为了方便对偏心管口翻边进行冲压成形,其壳体13分别按120度和240度两瓣制作,对于其中一瓣120壳体13需偏心翻边管口,预先激光开孔,冲压前,将工件放在两件鞍式下模201上就位,鞍式下模201可与工件临时固定,定位导程203主要作用是保证上模202在对偏心管口冲压时始终能垂直向下导程内对偏心管口进行冲压翻边,由于在对管口翻边过程中是成对的进行冲压翻边,从而消除了工件以及模具在冲压翻边过程中发生偏移情况,上模202对工件管口进行冲压时,工件同时按鞍式下模201管口形状进行翻边成形,120度瓣片壳体13偏心管口冲压翻边完成后再与240度瓣片壳体13装焊成完整的圆筒,在需要拆除定位导程203,拿出壳体13时,通过人力拉动拉杆901向上方向移动,使拉杆901带动活动杆903移动,活动杆903的右侧会通过支撑块904向左方向旋转,活动杆903在旋转的过程中会使连接杆802向左移动并使两个定位块801向左移动,从而使两个定位块801从L形块5的内部移出,再使两个L形块5带动定位导程203向上移动,从而使定位导程203与压机工作台1脱离接触,拉杆901在移动的过程中会使复位弹簧902产生一个形变的力,松开拉杆901后,复位弹簧902会给予拉杆901一个相同的力,使拉杆901带动活动杆903回弹至原位,连接杆802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会使拉簧803产生一个形变的力,松开拉杆901的同时,拉簧803会给予连接杆802一个相同的力,使连接杆802带动两个定位块801回弹至L形块5的内部,实现定位导程203与压机工作台1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该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通过设置压机工作台1、翻边工装2、鞍式下模201、上模202、定位导程203、连接管3、压机施压工件4、L形块5、固定块6、空腔7、定位组件8、定位块801、连接杆802、拉簧803、拉动组件9、拉杆901、复位弹簧902、活动杆903、支撑块904、U形块10、控制块11、限位块12和壳体13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翻边模具在对管口翻边时容易产生偏移,安装定位导程较为繁琐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包括压机工作台(1)和翻边工装(2),所述翻边工装(2)由鞍式下模(201)、两个上模(202)和定位导程(203)组成,所述鞍式下模(201)位于压机工作台(1)的顶部,两个上模(202)的表面均与定位导程(203)的内部滑动连接,两个上模(202)的表面均与鞍式下模(201)的内部滑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程(2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连接管(3),两个连接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机施压工件(4),所述定位导程(203)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块(5),所述压机工作台(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内部开设有空腔(7),所述空腔(7)内部的右侧设置有定位组件(8),所述空腔(7)内部的左侧设置有拉动组件(9),所述鞍式下模(201)的顶部紧密接触有壳体(13),所述壳体(13)的角度为12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8)包括两个定位块(801),两个定位块(801)的表面均与空腔(7)的内部活动连接,两个定位块(801)的相对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02),所述连接杆(8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拉簧(803),所述拉簧(803)的右侧与空腔(7)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组件(9)包括拉杆(901),所述拉杆(901)的表面与空腔(7)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拉杆(9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902),所述复位弹簧(902)的底部与空腔(7)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杆(901)的前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杆(903),所述活动杆(903)内部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块(904),所述支撑块(904)的后侧与空腔(7)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903)的右侧与连接杆(802)的内部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机工作台(1)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块(10),两个U形块(10)的内部均与两个L形块(5)的表面紧密接触,两个定位块(801)的右侧通过空腔(7)依次贯穿固定块(6)、U形块(10)和L形块(5)且均延伸至L形块(5)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定位块(801)的右侧均与L形块(5)的内部紧密接触,使两个定位块(801)与L形块(5)插接连接后避免出现松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802)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滑动连接有控制块(11),两个控制块(11)的右侧均与空腔(7)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90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的后侧与空腔(7)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拉杆(901)通过限位块(12)只能向上或向下方向移动。
CN202320594634.9U 2023-03-24 2023-03-24 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 Active CN219233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4634.9U CN219233647U (zh) 2023-03-24 2023-03-24 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4634.9U CN219233647U (zh) 2023-03-24 2023-03-24 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3647U true CN219233647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11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4634.9U Active CN219233647U (zh) 2023-03-24 2023-03-24 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36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33647U (zh) 壳体偏心管口翻边工装
CN110588037A (zh) 一种铸件加工用冲压装置
CN210908729U (zh) 汽车钣金件焊接夹紧机构
CN114346511B (zh) 一种焊接工装及其工作方法
CN206952043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13495792U (zh) 一种不锈钢板材弯折模具
CN212190768U (zh) 一种机械制造冲压装置
CN212264306U (zh) 汽车发动机仓盖180度叠边高效加工装置
CN210648080U (zh) 一种冲压模具机台快速定位装置
CN211027740U (zh) 一种用于金属板材铆接口加工的沉孔模具
CN2900011Y (zh) 一种便携可换式圆管冲孔装置
CN215143841U (zh) 垫片冲孔装置
CN203635783U (zh) 汽车顶衬后顶灯金属夹框工装
CN216861646U (zh) 一种两轮车单脚支撑及其支撑架成型模具
CN219520134U (zh) 一种五金生产加工用冲压设备
CN216502164U (zh) 一种铆钉压合治具
CN211614052U (zh) 一种汽车后备箱盖的模具
CN101927115B (zh) 凹凸式折叠除尘布袋骨架的制造工艺
CN216324531U (zh) 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
CN218503046U (zh) 一种板材折弯装置
CN216937822U (zh) 一种钣金加工用成型模具
CN214391820U (zh) 薄壁件成型装置
CN219664935U (zh) 一种金属制造冲压设备
CN218426710U (zh) 一种电池仓金属片组装治具
CN218946132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制造用侧边折弯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