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24531U - 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24531U CN216324531U CN202123152190.3U CN202123152190U CN216324531U CN 216324531 U CN216324531 U CN 216324531U CN 202123152190 U CN202123152190 U CN 202123152190U CN 216324531 U CN216324531 U CN 2163245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base
- mould
- cylinder
- connecting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该装置通过第二气缸带动抵触杆与铰接柱下移,通过铰接柱下移促使两个连杆偏转并带动两个C形块移动,通过两个C形块带动两个模具块移动,进而对两个模具块的间距进行调节,当两个模具块调节至合适的间距后关闭第二气缸,装置调节起来简单方便,模具冲压完成后通过第二气缸带动抵触杆与铰接柱复位,通过铰接柱向上移动促使两个模具块同时展开并与模型分离,同时通过铰接柱带动竖板与顶杆向上移动,通过顶杆与模型抵触促使其与底座分离,进而方便操作员进行取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中的冲压加工在国民经济的加工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钣金件的应用领域极其广泛,深入到制造业的各个方面,板材成形主要通过复合模具冲压制成。
现有的部分复合模具的各个部件之间通过螺钉进行固定,当需要对复合模具的间距进行调节时需要将螺钉依次拆除,然后对复合模具的间距进行调节,调节完成后在通过螺钉将复合模具装配起来,因此复合模具调节起来较为麻烦,并且当模型冲压完成后与复合模具与底座之间连接较为紧密,因此需要操作员使用取模工具将模型从复合模具内取出,因此操作员取模时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复合模具调节起来较为麻烦以及操作员取模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冲压块,所述底座的顶面开设有滑槽;
所述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柱,所述铰接柱的侧面铰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有C形块,所述C形块的侧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且C形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模具块,所述铰接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与底座的底面活动插接。
优选的,所述冲压块在底座中心轴线的正上方,且冲压块的内部设置有强化筋。
优选的,所述抵触杆的形状为C形,所述抵触杆的内壁与连杆的侧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关于铰接柱对称,且连杆的侧面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模具块的底面与底座的顶面滑动连接,且模具块与C形块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杆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顶杆三个为一组并关于铰接柱对称,且顶杆的顶面粘接有橡胶软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气缸带动抵触杆与铰接柱下移,通过铰接柱下移促使两个连杆偏转并带动两个C形块移动,通过两个C形块带动两个模具块移动,进而对两个模具块的间距进行调节,当两个模具块调节至合适的间距后关闭第二气缸,装置调节起来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中,模具冲压完成后通过第二气缸带动抵触杆与铰接柱复位,通过铰接柱向上移动促使两个模具块同时展开并与模型分离,同时通过铰接柱带动竖板与顶杆向上移动,通过顶杆与模型抵触促使其与底座分离,进而方便操作员进行取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剖面图。
图中:1、底座;2、顶板;3、冲压块;4、滑槽;5、第二气缸;6、抵触杆;7、铰接柱;8、连杆;9、C形块;10、模具块;11、横板;12、顶杆;13、第一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2,顶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3,第一气缸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冲压块3,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滑槽4;
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5,第二气缸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抵触杆6,抵触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柱7,通过第二气缸5带动抵触杆6与铰接柱7下移,通过铰接柱7下移促使两个连杆8偏转并带动两个C形块9移动,通过两个C形块9带动两个模具块10移动,进而对两个模具块10的间距进行调节,当两个模具块10调节至合适的间距后关闭第二气缸5,装置调节起来简单方便,铰接柱7的侧面铰接有连杆8,连杆8的上端转动连接有C形块9,C形块9的侧面与滑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且C形块9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模具块10,铰接柱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横板11,横板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杆12,顶杆12的上端与底座1的底面活动插接,通过模具冲压完成后通过第二气缸5带动抵触杆6与铰接柱7复位,通过铰接柱7向上移动促使两个模具块10同时展开并与模型分离,同时通过铰接柱7带动竖板与顶杆12向上移动,通过顶杆12与模型抵触促使其与底座1分离,进而方便操作员进行取模。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冲压块3在底座1中心轴线的正上方,且冲压块3的内部设置有强化筋,通过冲压块3设置在底座1中心轴线的正上方保证冲压块3对模型冲压的精准性,通过强化筋增加冲压块3的强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抵触杆6的形状为C形,抵触杆6的内壁与连杆8的侧面滑动连接,通过第二气缸5带动抵触杆6下移并促使其带动铰接柱7向下移动,通过抵触杆6防止连杆8偏转时与第二气缸5抵触并造成装置卡死。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连杆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杆8关于铰接柱7对称,且连杆8的侧面与滑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铰接柱7下移促使两个连杆8同时偏转并带动C形块9移动,通过两个C形块9带动两个模具块10移动,进而对两个模具块10的间距进行调节,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关闭第二气缸5。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模具块10的底面与底座1的顶面滑动连接,且模具块10与C形块9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通过焊接保证C形块9与模具块10连接的牢固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顶杆1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顶杆12三个为一组并关于铰接柱7对称,且顶杆12的顶面粘接有橡胶软垫,通过第二气缸5带动抵触杆6与铰接柱7向上移动,通过铰接柱7带动横板11与顶杆12向上移动,通过顶杆12与底座1上的模型抵触促使其与底座1分离,进而方便操作员进行取模。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优点:该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在使用时,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首先通过第二气缸5带动抵触杆6与铰接柱7下移,通过铰接柱7下移促使两个连杆8偏转并带动两个C形块9移动,通过两个C形块9带动两个模具块10移动,进而对两个模具块10的间距进行调节,当两个模具块10调节至合适的间距后关闭第二气缸5,然后将模型放置在两个模具块10之间,然后通过第一气缸13带动冲压块3下移并对模型进行冲压,模具冲压完成后通过第二气缸5带动抵触杆6与铰接柱7复位,通过铰接柱7向上移动促使两个模具块10同时展开并与模型分离,同时通过铰接柱7带动竖板与顶杆12向上移动,通过顶杆12与模型抵触促使其与底座1分离,最后将模型从底座1上取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工作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板(2),所述顶板(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13),所述第一气缸(1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冲压块(3),所述底座(1)的顶面开设有滑槽(4);
所述底座(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5),所述第二气缸(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抵触杆(6),所述抵触杆(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铰接柱(7),所述铰接柱(7)的侧面铰接有连杆(8),所述连杆(8)的上端转动连接有C形块(9),所述C形块(9)的侧面与滑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且C形块(9)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模具块(10),所述铰接柱(7)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顶杆(12),所述顶杆(12)的上端与底座(1)的底面活动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块(3)在底座(1)中心轴线的正上方,且冲压块(3)的内部设置有强化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杆(6)的形状为C形,所述抵触杆(6)的内壁与连杆(8)的侧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8)关于铰接柱(7)对称,且连杆(8)的侧面与滑槽(4)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块(10)的底面与底座(1)的顶面滑动连接,且模具块(10)与C形块(9)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顶杆(12)三个为一组并关于铰接柱(7)对称,且顶杆(12)的顶面粘接有橡胶软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52190.3U CN216324531U (zh) | 2021-12-15 | 2021-12-15 | 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152190.3U CN216324531U (zh) | 2021-12-15 | 2021-12-15 | 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24531U true CN216324531U (zh) | 2022-04-19 |
Family
ID=81163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15219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324531U (zh) | 2021-12-15 | 2021-12-15 | 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2453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16860A (zh) * | 2024-01-26 | 2024-04-05 | 江苏万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弧面零件冲压设备 |
-
2021
- 2021-12-15 CN CN202123152190.3U patent/CN2163245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816860A (zh) * | 2024-01-26 | 2024-04-05 | 江苏万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弧面零件冲压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062004U (zh) | 新型精密冲压模具 | |
CN216324531U (zh) | 一种具有多功能调节的新型复合模具 | |
CN112024713B (zh) | 一种钢塑家具制备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 |
CN213944550U (zh) | 汽车边梁加强板翻边整形、侧翻边冲孔合模模具 | |
CN215392057U (zh) | 一种可实现异形件拉伸的拉伸模具结构 | |
CN213317081U (zh) | 一种螺钉生产用往复型冲压模具 | |
CN116078927A (zh) | 一种模具定位结构及定位方法 | |
CN211276207U (zh) | 一种五金冲压模具增压器支架翻边模 | |
CN210996174U (zh) | 铝板零件落料模 | |
CN209288106U (zh) | 一种斜顶侧冲孔翻边复合模 | |
CN115194015B (zh) | 一种整型侧冲孔机构及整型侧冲孔方法 | |
CN215697379U (zh) | 一种新能源储能电池模组装置 | |
CN221184489U (zh) | 一种快速脱模的模具装置 | |
CN220444906U (zh) | 一种医疗器械的定位模压成型模具 | |
CN217315460U (zh) | 一种针对卡箍类产品的成型模具 | |
CN219541542U (zh) | 一种具有快速脱模的冲压模具装置 | |
CN214919468U (zh) | 一种弯折用斜滑块机构 | |
JP2552456Y2 (ja) | タレットパンチプレス | |
CN216606769U (zh) | 一种在线倒装v曲模结构 | |
CN220006744U (zh) | 一种面板模具预变形结构 | |
CN222551834U (zh) | 一种针对锁扣型零件的生产装置 | |
CN218517595U (zh) | 一种实体桥墩中部凹槽弧形模板的冲压成型装置 | |
CN219664850U (zh) | 一种高精度的合金壳体冲压装置 | |
CN221454070U (zh) | 一种显示器后盖模具 | |
CN222268428U (zh) | 一种汽车车门外板成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