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31415U - 一种车身组合骨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身组合骨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31415U
CN219231415U CN202223530045.9U CN202223530045U CN219231415U CN 219231415 U CN219231415 U CN 219231415U CN 202223530045 U CN202223530045 U CN 202223530045U CN 219231415 U CN219231415 U CN 219231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connecting holes
holes
frame
connec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300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卓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uichua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uichua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uichua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uichua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300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31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31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314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型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身组合骨架,包括底骨架、IP骨架和后骨架,IP骨架设于所述底骨架前部,后骨架设于所述底骨架后部;在所述底骨架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IP骨架和后骨架的连接孔;所述底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连接部和尾部;头部设有4‑6个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上设有2‑4个连接孔;尾部设有3‑5个连接孔。本申请将车身骨架合理的拆分为三部分,在使用时可灵活进行组装,安装操作更方便。同时通过对各个部分连接孔的合理优化,降低安装难度,并在尽可能少的连接孔的基础上保证车骨架的连接稳定性,保证车身骨架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实现快速拆装,整体提升模型车的组装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车身组合骨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型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组合骨架。
背景技术
在汽车销售过程中,为了让客户能够完全了解预售车型,厂商都会先将预售车型进行展示,为客户提供1:1的真车驾驶体验感,达到展示效果。而要想将预售车型在各个销售端都进行展示,达到销售目的,这需要供应大量的汽车,但生产厂商根本无法满足供应量,且生产太多真车也会增加成本,在销售量未知的情况下,也会造成货品积压的风险。因此,为了满足各个销售端的展示需求,都会采用内、外均1:1还原的模型车作为展示车,这样既能达到展示需求,为客户提供真实的驾驶体验,又能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因为现在所用的模型车都是根据预售车型制作,为了保证模型车的还原度和稳定性,在模型车内都是通过车骨架作为模型车整体支撑,从而达到支撑强度。但因为预售车型各有不同,根据车型制作的车骨架就会存在差异,并且因为车骨架自身体积大,导致在安装拆卸时无法快速进行,从而影响安装效率。
因此,为了能够提高车骨架的安装效率,现在需要提供一种车身组合骨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车身组合骨架,解决车骨架安装效率低通用性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便于车骨架快速安装和拆卸,以提高模型车的整体安装效率。具体为提供一种车身组合骨架,包括底骨架、IP骨架和后骨架,所述IP骨架设于所述底骨架前部,所述后骨架设于所述底骨架后部;所述底骨架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IP骨架和后骨架的连接孔;所述底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连接部和尾部;所述头部设有4-6个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上设有2-4个连接孔;所述尾部设有3-5个连接孔。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
实际应用时,通过将车身骨架合理的拆分为三部分,在使用时可灵活进行组装,安装操作更方便多样。同时通过对各个部分连接孔的合理优化设置,简化安装难度,并在尽可能少的连接孔的基础上保证车骨架的连接稳定性,保证车身骨架的稳定性和支撑性,达到模型车支撑强度。同时通过连接孔的合理设置,也能快速进行拆卸,从而整体提升模型车的组装速度,保证质量,提高作业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头部设于所述连接部中央,所述头部宽度为所述连接部宽度的四分之三;所述头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段和放置段,所述IP骨架放置于所述放置段内,并与所述固定段连接。将头部宽度设为连接部宽度的四分之三,既能满足模型车的型号需求,又能有效降低模型车用量,减轻模型车的重量,更便于转移组装。同时通过放置段和固定段可有效的将IP骨架进行放置和固定,从而保证IP骨架安装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段的两侧分别相对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所述固定段的两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中央位置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构成三角形形状。将连接孔设置为呈三角形的对称结构,在尽可能减少连接点设置数量的基础上能够增加连接点的相对稳定性,从而提高组装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IP骨架包括连接架,设于连接架上的安装台;所述连接架下端对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上;所述安装台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架将IP骨架快速的进行安装,保证组装的精准性和贴合度,减少反复调试的过程,提升组装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多根横竖相交的主梁,在主梁上靠近所述尾部的一端分别设有两个第四连接孔。连接部为连接头部和支撑尾部的中间段,通过多根相交的主梁可有效加强车身骨架强度,同时也便于模型车其他组件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尾部设于所述连接部后端中央,所述尾部宽度为所述连接部宽度的五分之四;所述尾部包括多根水平设置的底梁,以及设于所述底梁上的承载台,在所述承载台上设有第五连接孔,所述后骨架下端与所述第五连接孔连接。通过合理设置第五连接孔,提高后骨架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将第五连接孔设于所述安装柱上,便于后骨架的安装拆卸操作,使安装作业更快捷。
进一步的,所述后骨架包括架身,设于架身前端的连接杆,以及设于架身下端的固定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孔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五连接孔连接。根据后骨架的结构形状,优化每个安装柱的结构,从而保证组装连接的精准度,提高组装贴合度。
进一步的,所述后骨架包括架身,设于架身前端的连接杆,以及设于架身下端的固定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孔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五连接孔连接。通过连接杆和固定杆将后骨架和底骨架进行连接,连接位置操作简单,降低组装操作复杂度,使安装操作更快捷。
进一步的,在所述IP骨架和后骨架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车身组件的螺纹孔。通过对螺纹孔位置的设置,在组合的骨架上可直接通过螺纹孔安装车身组件,进而快速进行模型车的组装,提升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身组合骨架的结构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身组合骨架的结构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骨架1、IP骨架2、后骨架3、头部101、连接部102、尾部103、固定段111、放置段112、第一连接孔121、第二连接孔122、第三连接孔123、第四连接孔124、底梁131、第五连接孔135、架身301、连接杆302、连接架201、安装台202、固定杆303、支撑杆304。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车身组合骨架,用于快捷安装和拆卸车身骨架,从而提高模型车安装效率。具体包括底骨架1、IP骨架2和后骨架3;所述IP骨架2设于所述底骨架1前部,用于安装车头及车头内饰组件;所述后骨架3设于所述底骨架1后部,用于安装车尾及车尾内饰组件;所述底骨架用于组装所述IP骨架和后骨架。在所述底骨架1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IP骨架2和后骨架3的连接孔。
具体的,所述底骨架1由多根横竖相交的方管焊接而成。所述底骨架1包括依次焊接而成的头部101、连接部102和尾部103;所述头部101设于所述连接部102前端中央,所述头部101宽度为所述连接部102宽度的四分之三。所述头部101包括呈两层错落结构的固定段111和放置段112,所述IP骨架2整体放置于所述放置段112上,并与所述固定段111上多个连接孔通过连接锁连接。
具体的,在所述放置段112的两侧分别相对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121,所述IP骨架2的下端通过第一连接孔121固定放置在所述放置段112上。在所述固定段111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孔121相对位置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122;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122中央,设有第三连接孔123;所述第三连接孔123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122构成三角形形状;所述IP骨架2上端分别通过连接锁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2和第三连接孔123固定连接,以将所述IP骨架2快速固定安装在所述底骨架1上。
具体的,所述IP骨架2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架201,在所述连接架201上焊接有呈梯形结构的安装台202。所述连接架201下端对应通过连接锁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上;所述安装台202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2和第三连接孔123固定连接。在所述IP骨架2上还分布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车头组件的螺纹孔,便于将车头其他组件快速安装于指定位置,降低安装复杂度。
具体的,所述连接部102整体为长方形结构,所述连接部102通过多根横竖相交的方管主梁焊接而成,在所述主梁之间还设有多根斜向交叉于所述主梁的支撑梁。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梁包括横向并排设置的三根横梁和竖向并排设于所述横梁之间的四根竖梁,其中位于中间的一根横梁分别贯穿连接至所述头部101和尾部103。在所述连接部102两侧,靠近所述尾部103的一端分别设有两个第四连接孔124。
具体的,所述尾部103焊接设于所述连接部102后端中央,所述尾部103宽度为所述连接部102宽度的五分之四。所述尾部103包括多根水平设置的底梁131,具体包括三根横向并列设置的横底梁,以及两根竖向设于所述横底梁之间的纵底梁。在位于两侧的横底梁上焊接设有承载台,在所述承载台上通过螺栓固定设有五个第五连接孔135。所述后骨架3分别通过第四连接孔124和第五连接孔135固定安装在所述底骨架1上。
具体的,如附图2所示,所述后骨架3包括由方管梁焊接而成的架身301,在所述架身301前端相对设有两根具有一定倾斜度的连接杆302,本实施例中,其倾斜度为120°。在所述架身301中间还设有一根支撑杆304,所述支撑杆304下端与所述尾部103的纵底梁通过连接锁固定连接。所述架身301下端水平设有呈环形的固定杆303,所述固定杆303与所述承载台形状等同。所述连接杆302前端通过连接锁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部102的第四连接孔124上。所述固定杆303通过连接锁固定连接在对应的第五连接孔135上,以将所述后骨架3快速安装于所述底骨架1上。在所述后骨架3上还分布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车尾组件的螺纹孔,便于将车尾其他组件快速安装于指定位置,降低安装复杂度,提高模型车组装效率。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当需要安装车骨架时,首先将底骨架1固定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将IP骨架2的下端放置在底骨架1的放置段112内,使IP骨架2下端与所述底骨架1上的两个第一连接孔121对齐,然后将IP骨架2上端放置在所述固定段111上,使IP骨架2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22和第三连接孔123对齐。然后通过连接锁分别将IP骨架2固定在第一连接孔121、第二连接孔122和第三连接孔123上,以此完成IP骨架2的固定安装。然后将后骨架3的连接杆302与所述连接部102上的第四连接孔124相对应,并将后骨架3的固定杆303与承载台对齐放置于所述承载台上,然后通过连接锁分别将后骨架3固定在第四连接孔124和第五连接孔135上,以完成后骨架3的固定安装。然后通过IP骨架和后骨架上的螺纹孔位置,分别将车头组件和车尾组件按照指定位置进行安装即可。安装过程快速方便,同时通过连接孔的合理设置,保证组合车身骨架的稳定性和支撑强度,使用更加灵活。
当需要将车身骨架进行拆除时,直接通过拆除所述第一连接孔121、第二连接孔122和第三连接孔123即可将IP骨架2从底骨架1上拆下,通过拆除所述第四连接孔124和第五连接孔135,即可将所述后骨架3从底骨架1上拆下。通过连接孔可直接快速的将车身骨架进行拆除,提高拆装效率,同时不会损坏车身骨架,能够多次反复利用,节省资源成本。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车身骨架结构的合理设置,将车身骨架拆分为三部分进行组装,使车身骨架使用更灵活,同时每部分也可以单独使用,扩大车身骨架的使用范围。同时通过对各部分连接孔和螺纹孔的位置进行优化设置,尽可能减少连接点位置,同时又能保证车身骨架连接的稳定性,达到支撑力度需求。通过螺纹孔可快速找准车头或车尾组件的安装位置,极大简化安装过程的复杂程度,能够更快速便捷的进行安装操作,提高整体组装效率。同时通过连接孔结构也利于快速拆卸而不会造成损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车身组合骨架,其特征在于:用于模型车,包括底骨架、IP骨架和后骨架,所述IP骨架设于所述底骨架前部;所述后骨架设于所述底骨架后部;所述底骨架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所述IP骨架和后骨架的连接孔;所述底骨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头部、连接部和尾部;所述头部设有4-6个连接孔;所述连接部上设有2-4个连接孔;所述尾部设有3-5个连接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身组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设于所述连接部中央,所述头部宽度为所述连接部宽度的四分之三;所述头部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段和放置段,所述IP骨架放置于所述放置段内,并与所述固定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组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段的两侧分别相对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孔,所述固定段的两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位置分别设有两个第二连接孔;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中央位置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连接孔构成三角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身组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IP骨架包括连接架,设于连接架上的安装台;所述连接架下端对应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上;所述安装台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身组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多根横竖相交的主梁,在主梁上靠近所述尾部的一端分别设有两个第四连接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身组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设于所述连接部后端中央,所述尾部宽度为所述连接部宽度的五分之四;所述尾部包括多根水平设置的底梁,以及设于所述底梁上的承载台,在所述承载台上设有第五连接孔,所述后骨架下端与所述第五连接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身组合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骨架包括架身,设于架身前端的连接杆,以及设于架身下端的固定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第四连接孔连接,所述固定杆与所述第五连接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身组合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IP骨架和后骨架上设有多个用于安装车身组件的螺纹孔。
CN202223530045.9U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车身组合骨架 Active CN219231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0045.9U CN219231415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车身组合骨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30045.9U CN219231415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车身组合骨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31415U true CN219231415U (zh) 2023-06-23

Family

ID=86839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30045.9U Active CN219231415U (zh) 2022-12-20 2022-12-20 一种车身组合骨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314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231415U (zh) 一种车身组合骨架
CN201291905Y (zh) 汽车副车架
CN209305660U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用v形车架总成
CN108909843B (zh) 一种车载大型舱体自适应支撑装置
CN202523725U (zh) 一种光伏组件固定支架
CN206426830U (zh) 一种发动机后支承装置及载货汽车
CN203062192U (zh) 弧形板框架装配工艺装备
CN219246271U (zh) 一种底骨架
CN203678584U (zh) 汽车涂装通用滑橇
CN219806972U (zh) 机身框架和无人机
CN218858540U (zh) 一种后部骨架
CN204150237U (zh) 一种横置大悬臂气瓶支撑结构
CN221251441U (zh) 全地形车车架
CN219149223U (zh) 一种ip骨架
CN208746087U (zh) 一种新型加长皮卡车车架总成
CN215253955U (zh) 一种便于吊装的钢结构桁架
CN103480999A (zh) 车厢总拼工装
CN210946939U (zh) 一种后车架及其平地机
CN220433410U (zh) 一种大型钢箱梁拼装平台
CN218343669U (zh) 一种车架和电动车
CN203580628U (zh) 一种顶置气瓶安装支架
CN211550943U (zh) 一种服装检测设备支架折叠结构
CN219008140U (zh) 一种测试负载车用分段式车架
CN216709433U (zh) 一种轻型连接大称加固结构
CN221609117U (zh) 一种角码装配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