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6544U - 轴承外圈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轴承外圈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216544U CN219216544U CN202320345542.7U CN202320345542U CN219216544U CN 219216544 U CN219216544 U CN 219216544U CN 202320345542 U CN202320345542 U CN 202320345542U CN 219216544 U CN219216544 U CN 2192165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bearing outer
- outer ring
- conveying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其涉及轴承生产设备的领域,其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用于输送振动盘上的轴承外圈,所述轨道远离所述振动盘的一侧设有转换筒,所述转换筒用于将所述轴承外圈翻转成端面竖直设置状态,所述转换筒远离所述轨道的一侧设有传送件,所述传送件用于将翻转后的轴承外圈送至磨床上。工作时,轴承外圈由振动盘输送至轨道上,顺着轨道进入转换筒,转换筒将轴承外圈翻转成端面竖直设置状态,再送至传送件上将轴承外圈送至磨床上;此过程能够直接通过转换筒将轴承外圈翻转成端面竖直设置状态,能够降低漏翻的可能性,使得输送至磨床上的轴承外圈能够正常进行打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轴承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外圈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外圈作为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最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在轴承外圈生产工艺流程中,锻造、打磨、超精加工、防锈处理等环节都是最关键的。在轴承外圈的生产工艺过程中,通过锻造工艺将轴承外圈的毛坯生产成型后需要对轴承外圈进行打磨工艺。轴承外圈的打磨加工过程主要是在磨床上完成,现有的磨床包括导轮、砂轮以及供轴承放置的工作台,工作台位于导轮与砂轮之间,导轮与砂轮均轴线水平放置;工作时,通常通过振动盘将轴承外圈依次送入输送装置上,再由输送装置输送至工作台上,轴承外圈的表面与砂轮的表面接触并且与导轮的表面接触,轴承外圈的轴线应与砂轮的轴线平行,即轴承外圈的端面为竖直放置,此时,通过导轮旋转轴承外圈以配合高速旋转的砂轮对其进行打磨。
目前,振动盘向输送装置输送轴承外圈时,轴承外圈的端面为水平放置,此时,需要人工将轴承外圈翻转成轴承外圈的端面竖直设置的状态,在此过程中,人工翻转的速度赶不上输送装置的输送速度,会出现漏翻的情况,导致输送至磨床上的轴承外圈不能正常的进行打磨工作,影响生产进度,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漏翻轴承外圈的情况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轴承外圈输送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轴承外圈输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用于输送振动盘上的轴承外圈,所述轨道远离所述振动盘的一侧设有转换筒,所述转换筒用于将所述轴承外圈翻转成端面竖直设置状态,所述转换筒远离所述轨道的一侧设有传送件,所述传送件用于将翻转后的轴承外圈送至磨床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轴承外圈由振动盘输送至轨道上,轴承外圈顺着轨道进入转换筒,转换筒将轴承外圈翻转成端面竖直设置状态,再送至传送件上,传送件再将轴承外圈送至磨床上;在此输送的过程中,能够直接通过转换筒将轴承外圈翻转成端面竖直设置状态,能够降低漏翻的可能性,从而使得轴承外圈在输送至磨床上后能够正常的进行打磨工作,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传送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的两个输送辊,两个所述输送辊靠近所述轨道的一侧均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换筒夹在所述轨道与所述输送辊之间,两个所述输送辊之间共同构成传送空间,所述轴承外圈移动在所述传送空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轴承外圈从轨道上输送至转换筒上,通过转换筒的转动将其翻转成端面竖直设置状态,再从转换筒移动至传送空间上,通过转动的两个输送辊传送至磨床上;在此过程中,通过轨道与输送辊的限位,使得转换筒不会因为输送辊的转动而发生移动。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转换筒远离所述转动辊的一侧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用于防止所述转换筒翘起,所述机架上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上设有活动孔,所述限位座上设有穿过所述活动孔的活动螺杆,所述活动螺杆穿出所述活动孔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活动螺母,所述活动螺母将所述限位座抵触在所述支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换筒在工作时,由转动的转动辊带动转换筒转动,此时,通过限位座的设置,能够防止转换筒在转动的过程中翘起,降低因转换筒翘起而影响转换筒翻转轴承外圈的工作,从而能够顺利地对轴承外圈进行翻转工作;在此过程之中,由于不同批次的轴承外圈的外径不同,即需要更换所使用的转换筒,即需要调整限位座的高度,此时旋松活动螺母,移动活动螺杆,活动弄螺杆带动限位座移动,即能够实现调节限位座的目的,以适应不同的转换筒。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机架上分别设有限位辊与限位杆,所述限位辊与所述限位杆均用于防止传送空间内的所述轴承外圈翘起,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机架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限位辊与所述机架通过安装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轴承外圈送至传送空间后,通过两个输送辊的转动使得轴承外圈在传送空间内向磨床移动,此时通过限位杆与限位辊的设置,能够防止传送空间内的轴承外圈在传送的过程中翘起,从而使得轴承外圈能够更加稳定的传送空间内输送。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连接板以及与所述限位杆连接的连接座,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移动孔,所述连接座上连接有穿过所述移动孔的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穿出所述移动孔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将所述连接座抵触在所述连接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前,根据所输送的轴承外圈的外径进行调节限位杆的高度,旋松连接螺母并取下,移动连接螺杆,连接螺杆带动连接座与限位杆移动,移动至目标高度后再旋上连接螺母,连接螺母将连接座抵触在连接板上;通过调节限位杆的高度,即能够对不同外径的轴承外圈均能起到防止翘起的作用。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安装件包括供所述限位辊安装的转动座以及与所述机架连接的安装板,所述转动座上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滑动孔,所述安装座上连接有穿过所述滑动孔的安装螺杆,所述安装螺杆穿出所述滑动孔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母将所述安装座抵触在所述安装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前,根据所输送的轴承外圈的外径进行调节限位辊的高度,旋松安装螺母并取下,移动安装螺杆,安装螺杆带动安装座与限位辊移动,移动至目标高度后再旋上安装螺母,安装螺母将安装座抵触在安装板上;在此过程中,限位辊能够接续限位杆的防止轴承外圈翘起的工作,并且通过调节限位辊的高度,即能够对不同外径的轴承外圈均能起到防止翘起的作用。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辊远离所述限位杆的一侧设有固定架,所固定架上设有两个夹持杆,两个所述夹持杆均与所述固定架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杆均延伸至所述磨床上,两个所述夹持杆共同用于防止所述轴承外圈翘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两个夹持杆的设置,能够共同防止轴承外圈翘起,在此过程中,两个夹持杆能够接续限位辊的限位工作,并且夹持杆对轴承外圈的防止翘起工作能够一致延续至磨床,能够使得轴承外圈稳定地输送至磨床上。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机架包括用于供输送辊安装的输送座以及基座,所述基座与所述输送座通过调节件连接,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其中一端穿过所述调节座并与所述输送座连接,所述调节杆上螺纹连接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抵触在所述调节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工作前,根据磨床的工作台的高度进行调整,旋松调节螺母,再移动螺杆,螺杆带动输送座移动,从而能够实现调节输送座的高度,以适应磨床工作台的高度,使得轴承外圈能够顺利输送至磨床上。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调节座上连接有稳定筒,所述调节座上设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穿过所述调节座并且穿过所述稳定筒,所述稳定杆穿出所述稳定筒的一端与所述输送座连接,所述稳定杆滑移抵触在所述稳定筒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旋松调节螺母进行升降输送座的过程时,通过稳定杆的设置,在移动时,稳定杆能够滑移抵触在稳定筒内,对调节杆脱离调节螺母的固定时能够有一个缓冲的作用,使得螺杆移动时能够更加稳定的进行移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工作时,轴承外圈由振动盘输送至轨道上,顺着轨道进入转换筒,转换筒将轴承外圈翻转成端面竖直设置状态,再送至传送件上将轴承外圈送至磨床上;此过程能够直接通过转换筒将轴承外圈翻转成端面竖直设置状态,能够降低漏翻的可能性,使得输送至磨床上的轴承外圈能够正常进行打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本申请的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工作时,轴承外圈从轨道上输送至转换筒上,通过转换筒的转动将其翻转成端面竖直设置状态,再从转换筒移动至传送空间上,通过转动的两个输送辊传送至磨床上;在此过程中,通过轨道与输送辊的限位,使得转换筒能够正常的进行翻转轴承外圈的工作;
3.本申请的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在工作前,根据磨床的工作台的高度进行调整,旋松调节螺母,再移动螺杆,螺杆带动输送座移动,从而能够实现调节输送座的高度,以适应磨床工作台的高度,使得轴承外圈能够顺利输送至磨床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轴承外圈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展示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展示转换筒、轨道以及输送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用于展示连接件、安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1、基座;12、输送座;13、限位座;14、支板;15、活动孔;16、活动螺杆;17、活动螺母;18、转换筒;2、轨道;3、振动盘;4、轴承外圈;5、传送件;51、电机;52、传动轮;53、输送辊;54、从动轮;55、皮带;56、转动辊;57、传送空间;6、限位杆;61、连接件;62、连接座;63、连接板;64、移动孔;65、连接螺杆;66、连接螺母;7、限位辊;71、安装件;72、转动座;73、安装座;74、安装板;75、滑动孔;76、安装螺杆;77、安装螺母;8、夹持杆;81、固定架;82、调节架;83、调节孔;84、调节螺杆;85、螺帽;9、调节件;91、调节座;92、调节杆;93、调节螺母;94、稳定筒;95、稳定杆;96、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基座11与输送座12,在本实施例中,基座11竖直放置在地上,输送座12水平设置,基座11与输送座12通过调节件9连接,调节件9包括与基座11连接的调节座91,调节座91靠近输送座12的一侧上连接有调节杆92,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杆92为螺纹杆,调节杆92竖直设置,调节杆92穿过调节座91并且与输送座12连接,调节杆92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93,调节螺母93抵触在调节座91靠近输送座12的一侧,调节杆92远离输送座12的一侧连接有手轮96;调节座91靠近输送座12的一侧连接有两个稳定筒94,调节杆92位于两个稳定筒94之间,调节座91上设有两个稳定杆95,两个稳定杆95均竖直设置,稳定杆95与稳定筒94一一对应,稳定杆95穿过调节座91并且穿过稳定筒94,稳定杆95滑移抵触在稳定筒94内,两个稳定筒94穿出稳定筒94的一端均与输送座12连接;
工作前,根据磨床上的工作台的高度进行调节输送座12的高度,旋松调节螺母93,通过手轮96移动调节杆92,调节杆92带动两个稳定杆95移动,调节杆92与两个稳定杆95共同带动输送座12移动,当输送座12移动至目标位置时,旋紧调节螺母93,调节螺母93与调节杆92螺纹连接,此时调节螺母93抵触在调节座91上,即完成调节。
参照图2和图3,输送座12远离基座11的一侧连接有轨道2,轨道2用于与振动盘3连接,轨道2远离振动盘3的一侧设有传送件5,传送件5包括设置在基座11上的电机51,电机51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传动轮52,还包括转动设置在输送座12上的两个输送辊53,在本实施例中,两个输送辊53均水平设置,两个输送辊53的轴线均与电机51的电机轴的轴线平行,两个输送辊53的靠近轨道2的一端均穿出输送座12并且均连接有从动轮54,传动轮52与两个从动轮54之间套接有皮带55;
两个输送辊53靠近轨道2的一侧均连接有转动辊56,转动辊56的轴线与输送辊53的轴线共线,转动辊56的纵截面面积小于输送辊53的纵截面面积,轨道2靠近转动辊56的一侧设有转换筒18,转换筒18转动在两个转动辊56之间并与转动辊56抵触,转换筒18与轨道2抵触并且与输送辊53抵触,转换筒18用于将轴承外圈4的端面翻转成竖直设置状态,两个输送辊53之间共同构成传送空间57,传送空间57用于传送翻转后的轴承外圈4。
参照图4,输送座12靠近转动辊56的一侧连接有支板14,支板14竖直设置在输送座12上,支板14上设有活动孔15,转换筒18远离转动辊56的一侧设有限位座13,限位座13上设有穿过活动孔15的活动螺杆16,活动螺杆16滑移在活动孔15内,活动螺杆16穿出活动孔15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活动螺母17,活动螺母17将限位座13抵触在支板14上,限位座13用于防止转换筒18翘起。
工作前,根据轴承外圈4的外径选择合适的转换筒18,将转换筒18放在两个转动辊56之间,转换筒18与旋松活动螺母17并取下,使得活动螺杆16脱离活动螺母17,移动活动螺杆16,活动螺杆16带动限位座13移动,当活动螺杆16移动至目标位置后,旋上活动螺母17,活动螺母17与活动螺杆16螺纹连接,活动螺母17将限位座13抵触在支板14上;在此过程中,通过限位座13的设置能够防止转换筒18翘起,使得转换筒18能够正常进行翻转轴承外圈4的工作。
参照图3和图4,输送座12靠近输送辊53的一侧设有限位杆6,限位杆6水平设置,限位杆6沿轴承外圈4的移动方向设置,限位杆6向转换筒18一侧延伸并与转换筒18抵触,限位杆6与输送座12通过连接件61连接,连接件61包括设置在输送座12上的连接板63以及与限位杆6连接的连接座62,连接板63竖直设置在输送座12上,连接板63上设有移动孔64,连接座62上连接有穿过移动孔64的连接螺杆65,连接螺杆65穿出移动孔6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66,连接螺母66将连接座62抵触在连接板63上;
限位杆6远离转换筒18的一侧设有限位辊7,限位辊7的轴线与输送辊53的轴线平行,限位辊7与机架1通过安装件71连接,安装件71包括供限位辊7安装的转动座72以及与机架1连接的安装板74,限位辊7转动设置在转动座72上,转动座72与限位杆6抵触,转动座72上连接有安装座73,安装板74上设有滑动孔,安装座73上连接有穿过滑动孔75的安装螺杆76,安装螺杆76穿出滑动孔 75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母77,安装螺母77将安装座73抵触在安装板74上。
参照图4和图5,限位辊7远离限位杆6的一侧设有固定架81,固定架81固定设置在输送座12上,固定架81上连接有两个固定螺杆,固定架81设有两个调节架82,调节架82与固定螺杆一一对应,两个调节架82上均设有调节孔83,固定螺杆穿过调节孔83并且活动在调节孔83内,固定螺杆穿出调节孔83的一侧均螺纹连接有螺帽85,螺帽85将调节架82抵触在固定架81上,两个调节架82靠近输送辊53的一侧均连接有夹持杆8,夹持杆8的其中一端延伸至安装座73,夹持杆8的另一端延伸至磨床上,两个夹持杆8共同用于防止所述轴承外圈4翘起。
工作前,根据轴承的外径尺寸依次进行调节限位杆6、限位辊7以及夹持杆8的高度,具体为,旋松连接螺母66并取下,移动连接螺杆65,连接螺杆65带动连接座62与限位杆6移动,移动至目标高度后再旋上连接螺母66,连接螺母66将连接座62抵触在连接板63上,完成限位杆6的调节;旋松安装螺母77并取下,移动安装螺杆76,安装螺杆76带动安装座73与限位辊7移动,移动至目标高度后再旋上安装螺母77,安装螺母77将安装座73抵触在安装板74上,完成限位辊7的调节;旋松螺帽85并取下,移动两个调节架82,使得固定螺杆在调节孔83内移动,调节架82带动两个夹持杆8移动,当两个夹持杆8移动至目标位置时,旋上螺帽85,螺帽85将调节架82抵触在固定架81上,即完成夹持杆8的调节;限位杆6、限位辊7以及夹持杆8共同防止轴承外圈4在传送的过程中翘起,并且限位杆6、限位辊7以及夹持杆8的连续设置,能够较全面的对轴承外圈4起到防止翘起的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轴承外圈4输送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工作前,启动电机51,电机51的电机51轴带动传动轮52转动,传动轮52通过皮带55传动两个从动轮54转动,从动轮54带动输送辊53与转动辊56转动,转动辊56带动转换筒18转动;工作时,振动盘3对轴承外圈4进行排序输送,此时的轴承外圈4为端面水平设置状态,轴承外圈4由振动盘3送入轨道2内,再从轨道2掉落至转换筒18的内腔中,此过程中,轴承外圈4能够逐渐翻转成端面为竖直设置状态,翻转后的轴承外圈4进入传送空间57内,通过两个输送辊53的转动将翻转后的轴承外圈4传送至磨床上;在此输送的过程中,能够直接通过转换筒18将轴承外圈4翻转成端面竖直设置状态,能够降低漏翻的可能性,从而使得轴承外圈4在输送至磨床上后能够正常的进行打磨工作,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轨道(2),所述轨道(2)用于输送振动盘(3)上的轴承外圈(4),所述轨道(2)远离所述振动盘(3)的一侧设有转换筒(18),所述转换筒(18)用于将所述轴承外圈(4)翻转成端面竖直设置状态,所述转换筒(18)远离所述轨道(2)的一侧设有传送件(5),所述传送件(5)用于将翻转后的轴承外圈(4)送至磨床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件(5)包括转动设置在机架(1)上的两个输送辊(53),两个所述输送辊(53)靠近所述轨道(2)的一侧均连接有转动辊(56),所述转换筒(18)夹在所述轨道(2)与所述输送辊(53)之间,两个所述输送辊(53)之间共同构成传送空间(57),所述轴承外圈(4)移动在所述传送空间(5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筒(18)远离所述转动辊(56)的一侧设有限位座(13),所述限位座(13)用于防止所述转换筒(18)翘起,所述机架(1)上连接有支板(14),所述支板(14)上设有活动孔(15),所述限位座(13)上设有穿过所述活动孔(15)的活动螺杆(16),所述活动螺杆(16)穿出所述活动孔(15)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活动螺母(17),所述活动螺母(17)将所述限位座(13)抵触在所述支板(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分别设有限位辊(7)与限位杆(6),所述限位辊(7)与所述限位杆(6)均用于防止传送空间(57)内的所述轴承外圈(4)翘起,所述限位杆(6)与所述机架(1)通过连接件(61)连接,所述限位辊(7)与所述机架(1)通过安装件(7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1)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连接板(63)以及与所述限位杆(6)连接的连接座(62),所述连接板(63)上设有移动孔(64),所述连接座(62)上连接有穿过所述移动孔(64)的连接螺杆(65),所述连接螺杆(65)穿出所述移动孔(64)的一侧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66),所述连接螺母(66)将所述连接座(62)抵触在所述连接板(63)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71)包括供所述限位辊(7)安装的转动座(72)以及与所述机架(1)连接的安装板(74),所述转动座(72)上连接有安装座(73),所述安装板(74)上设有滑动孔(75),所述安装座(73)上连接有穿过所述滑动孔(75)的安装螺杆(76),所述安装螺杆(76)穿出所述滑动孔(75)的一侧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母(77),所述安装螺母(77)将所述安装座(73)抵触在所述安装板(7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辊(7)远离所述限位杆(6)的一侧设有固定架(81),所固定架(81)上设有两个夹持杆(8),两个所述夹持杆(8)均与所述固定架(81)活动连接,两个所述夹持杆(8)均延伸至所述磨床上,两个所述夹持杆(8)共同用于防止所述轴承外圈(4)翘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用于供输送辊(53)安装的输送座(12)以及基座(11),所述基座(11)与所述输送座(12)通过调节件(9)连接,所述调节件(9)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11)上的调节座(91),所述调节座(91)上连接有调节杆(92),所述调节杆(92)其中一端穿过所述调节座(91)并与所述输送座(12)连接,所述调节杆(92)上螺纹连接调节螺母(93),所述调节螺母(93)抵触在所述调节座(9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承外圈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91)上连接有稳定筒(94),所述调节座(91)上设有稳定杆(95),所述稳定杆(95)穿过所述调节座(91)并且穿过所述稳定筒(94),所述稳定杆(95)穿出所述稳定筒(94)的一端与所述输送座(12)连接,所述稳定杆(95)滑移抵触在所述稳定筒(94)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45542.7U CN219216544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轴承外圈输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345542.7U CN219216544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轴承外圈输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216544U true CN219216544U (zh) | 2023-06-20 |
Family
ID=86756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345542.7U Active CN219216544U (zh) | 2023-02-28 | 2023-02-28 | 轴承外圈输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216544U (zh) |
-
2023
- 2023-02-28 CN CN202320345542.7U patent/CN21921654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511734B (zh) | 一种管状件打磨机 | |
CN112722825A (zh) | 棒料加工设备及其上料装置 | |
CN110258212B (zh) | 一种机器人化钢轨打磨装置 | |
CN216327461U (zh) | 一种汽车水泵轴承套圈的抛光装置 | |
CN201848745U (zh) | 多工位水钻斜面磨抛机 | |
CN114683132A (zh) | 适用于动态工件的自适应磨削装置及磨削方法 | |
CN104647172A (zh) | 罐体外圆砂带磨床 | |
CN219216544U (zh) | 轴承外圈输送装置 | |
CN106466799B (zh) | 用于对碳刷进行旋头和打弧处理的方法 | |
CN213765298U (zh) | 一种高度可调的底漆砂光机 | |
CN112548761A (zh) | 摆动式球面滚子球基面磨削专用磨床及使用方法 | |
CN211192949U (zh) | 一种轴承车削加工设备 | |
CN102896567B (zh) | 滚子端面磨超机构 | |
CN209648486U (zh) | 抛丸镜面研磨机的活动托台 | |
CN217172220U (zh) | 一种加工自动换向送料机构 | |
CN108908032B (zh) | 一种磨削均匀的外圆磨床 | |
CN201596821U (zh) | 新型攻丝机 | |
CN112265798B (zh) | 一种工程机械生产加工用零件输送装置 | |
CN106475876B (zh) | 智能碳刷旋头打弧机 | |
CN109909856B (zh) | 一种柔性抛光设备 | |
CN208231569U (zh) | 一种可调角度的磨床磨削装置 | |
CN208196392U (zh) | 一种新型磨床尾座和外圆磨床 | |
CN221495339U (zh) | 一种无心磨床用的磨削料架 | |
CN217552050U (zh) | 一种应用于石材加工的抛磨装置 | |
CN213004406U (zh) | 一种鱼竿把手的磨削加工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