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215258U - 一种独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独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215258U
CN219215258U CN202223300573.5U CN202223300573U CN219215258U CN 219215258 U CN219215258 U CN 219215258U CN 202223300573 U CN202223300573 U CN 202223300573U CN 219215258 U CN219215258 U CN 219215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movable frame
main frame
lateral
wheelbar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005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闫学凯
张彬
王啸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mo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005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215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215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215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独轮车,包括车架和设置于车架上的车轮、脚踏,所述车架包括有用于连接所述车轮的主车架和用于连接所述脚踏的活动车架;所述活动车架的上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主车架的上端,以使所述活动车架相对所述主车架可减震缓冲;所述主车架的下端具有侧向抵持部,所述活动车架的下端具有与所述侧向抵持部相对设置的受抵部;所述受抵部相对所述侧向抵持部可上下活动;脚踏受踩踏力时,所述侧向抵持部提供给所述受抵部以左右方向上的往外抵持作用力。如此,使得脚踏受力时电池组件不会连带受力,有效避免传统技术中脚踏受力导致活动车架的下端变形进而导致安装于活动车架上的电池组件受力变形带来的种种问题,有利于提高独轮车的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独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独轮平衡车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独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独轮平衡车广受年轻人的青睐,其车辆本身具备自动平衡能力,通常是以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透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后,驱动马达来做到平衡的效果。但是,独轮平衡车行驶于道路上时,路面坑洼不平的情况,影响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甚至可能会影响安全性。
现有技术CN217260480公开了一种车架,包括安装部、两个套筒、装配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装配部上,所述装配部设置于其对应侧的所述套筒上,两个所述套筒之间设有车轮机构,所述套筒经减震组件与所述车轮机构连接,其车架通过套筒在车轮机构上沿竖直方向运动,使平衡车具备减震效果。
然而,该独轮减震方案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的,其装配部固定于套筒的中上端,踏板连接于装配部的下端,相当于装配部上端固定,下端悬空,而装配部一般用于装设电池组件,在运动过程中,骑行者踩在踏板上,踏板受力导致装配部下端朝内微变形,这个时候装设于装配部的电池组件在左右方向受力变形;而骑行车踩在踏板上进行加减速时,踏板受力导致装配部下端朝前后方向微变形,这个时候装设于装配部的电池组件还会在前后方向受力变形,电池组件在长时间受力变形下,存在镍片失效或其他电子元件失效的可能,长时间还可能引发起火等安全问题。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独轮车,其有效避免传统技术中脚踏受力导致活动车架的下端变形进而导致安装于活动车架上的电池组件受力变形带来的种种问题,有利于提高独轮车的使用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独轮车,包括有车架和设置于车架上的车轮、脚踏,所述车架包括有用于连接所述车轮的主车架和用于连接所述脚踏的活动车架;所述活动车架的上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主车架的上端,以使所述活动车架相对所述主车架可减震缓冲;所述车轮可转动式连接于所述主车架的下端,所述脚踏连接于所述活动车架的下端;
所述主车架的下端具有侧向抵持部,所述活动车架的下端具有与所述侧向抵持部相对设置的受抵部;所述受抵部相对所述侧向抵持部可上下活动;脚踏受踩踏力时,所述侧向抵持部提供给所述受抵部以左右方向上的往外抵持作用力。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向抵持部的往外抵持作用力的方向重合或平行于所述车轮的轴向左右延伸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车架的上端与所述主车架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向抵持部设置于所述主车架的下端的外部左侧和/或外部右侧,所述活动车架的下端具有连接件,所述脚踏设置于连接件上,所述受抵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左侧和/或内部右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向抵持部为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轴向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受抵部可抵持于第一滚轮的滚动面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车架的下端的外部前侧和/或外部后侧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活动车架的下端可抵持于第二滚轮的滚动面上以形成前后方向上的抵持。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受抵部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动车架相对所述主车架的弹性活动行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车架的下端的外部前侧和/或外部后侧设置有凸轨,所述侧向抵持部设置于所述凸轨之远离车轮侧;
所述活动车架的下端的内部前侧和/或内部后侧设置有上下延伸的滑槽,所述受抵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部之远离车轮侧;
所述凸轨伸入所述滑槽内且可相对所述滑槽产生上下位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轨的外周表面受限于所述滑槽的内周表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车架的下端具有安装座,所述侧向抵持部设置于安装座上,以及,所述车轮的电机轴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在主车架的下端具有侧向抵持部,在活动车架的下端具有与所述侧向抵持部相对设置的受抵部,脚踏受踩踏力时,所述侧向抵持部提供给所述受抵部以左右方向上侧向抵持作用力,如此,使得脚踏受力时电池组件不会连带受力,有效避免传统技术中脚踏受力导致活动车架的下端变形进而导致安装于活动车架上的电池组件受力变形带来的种种问题,有利于提高独轮车的使用安全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独轮车的立体示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独轮车的分解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独轮车的前视图;
图4是图1中A-A截面图;
图5是图1中B-B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独轮车的分解示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独轮车的另一分解示图;
图8是图6中C-C截面图;
图9是图6中D-D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车轮1、脚踏2、电池组件3、控制器4、主车架5、活动车架6、减震装置7、侧向抵持部8、受抵部9、第二滚轮10、连接件11、浮动件12、固定件13、压缩弹簧14、安装板15、安装座16、配合部17、凸轨18、滑槽19、软质层2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9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多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的独轮车的具体结构。
一种独轮车,包括有车架和安装于车架上的车轮1、脚踏2等。所述车架包括有用于连接车轮1的主车架5和用于连接脚踏2的活动车架6,所述电池组件3、控制器4通常是设置于活动车架6上。所述活动车架6的上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主车架5的上端,以使所述活动车架相对所述主车架可减震缓冲,例如在所述活动车架6的上端与所述主车架5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7。所述车轮1可转动式连接于所述主车架5的下端,所述脚踏2连接于所述活动车架6的下端。
所述主车架5的下端具有侧向抵持部8,所述活动车架6的下端具有与所述侧向抵持部8相对设置的受抵部9;所述受抵部9相对所述侧向抵持部8可上下活动;脚踏2受踩踏力时,所述侧向抵持部8提供给所述受抵部9以侧向抵持作用力,所述侧向抵持部的往外抵持作用力的方向是重合或平行于所述车轮1的轴向左右延伸设置。所述侧向抵持部8设置于所述主车架5的下端的外部左侧和/或外部右侧,例如:所述侧向抵持部8为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轴向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受抵部9可抵持于第一滚轮的滚动面上。所述受抵部9在上下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活动车架6相对所述主车架5的弹性活动行程,也指减震装置7的减震行程。这样,骑行者踩在踏板上,踏板受力产生朝内的分作用力时,作用于第一滚轮的滚动面上,安装于活动车架6上的电池组件3不会受力,避免了电池组件3在左右方向受力变形。
以及,所述主车架5的下端的外部前侧和/或外部后侧设置有第二滚轮10,所述第二滚轮10的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活动车架6的下端可抵持于第二滚轮10的滚动面上,如此,起到前后方向的抵持作用。当骑行车进行加、减速时,踏板受力产生前后方向作用力时,作用于第二滚轮10的滚动面上,安装于活动车架6上的电池组件3不会受力,避免了电池组件3在前后方向受力变形。在实际设计制作时,可以将第一滚轮、第二滚动轮的滚动面均设计为弹性接触面,避免形成硬性抵压。
实施例一中,在活动车架6的下端具有连接件11,脚踏2安装在连接件11上,所述受抵部9设置于连接件11上。所述活动车架6设计为分别位于车轮1左、右侧的左侧活动车架6和右侧活动车架6,而且,左侧活动车架6和右侧活动车架6均包括有前后并排布置的前、后侧部分,若把左侧活动车架6和右侧活动车架6各自设计为一个整体,亦可。以及,所述减震装置7设计为浮动件12、固定件13及压缩弹簧14(或者气缸、油缸等缓冲机构替代弹簧)之组合结构,浮动件12套设于固定件13的上端,压缩弹簧14位于浮动件12的内部且压缩弹簧14的上、下端分别作用于浮动件12、固定件13的上端,浮动件12的外侧连接有安装板15,在安装板15上设置有前后间距的两列连接孔,以供前、后侧部分的相应活动车架6安装定位,而固定件13的下端连接于主车架5的上端,在主车架5的下端具有安装座16,所述安装座16还供车轮1的电机轴端连接,因此,可以将减震装置7的固定件13的下端连接于安装座16上。将第一滚轮分别安装于安装座16的相应外部左侧和外部右侧,将第二滚轮10分别安装于安装座16的前侧、后侧。而控制器4可以固定连接于浮动件12的上端的配合部17上,配合部17中间凹陷供浮动件12上端穿设,保证浮动件12的上下压缩的顺畅,同时起到一定的左右限位作用。所述浮动件12的上端高于控制器4的底端且低于控制器4的顶端。
如图6至图9所示,其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二的独轮车的具体结构,其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
所述主车架5的下端的外部前侧和/或外部后侧设置有凸轨18,所述侧向抵持部8设置于所述凸轨18之远离车轮1侧;所述活动车架6的下端的内部前侧和/或内部后侧设置有上下延伸的滑槽19,所述受抵部9设置于所述滑槽19内部之远离车轮1侧;所述滑槽19的上下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动车架6相对所述主车架5的弹性活动行程,也指减震装置7的减震行程;所述凸轨18伸入所述滑槽19内且可相对所述滑槽19产生上下位移,所述凸轨18的外周表面受限于所述滑槽19的内周表面,这样,利用凸轨18与滑槽19的配合,实现了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的抵持,电池组件3不再在受力,保证了独轮车的安全。以及,在凸轨18的表面还可贴设一软质层20(例如软胶层),利用软质层20使得凸轨18与滑槽19的适配更加理想,达到紧配且不卡滞的状态。进一步地,可以在软质层20的表面设置有若干竖向凸肋,相应地,在滑槽19的内表面设置有竖向凹槽,竖向凸肋伸入相应竖向凹槽内达成匹配,有利于提高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相互定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在主车架5的下端具有侧向抵持部8,在活动车架6的下端具有与所述侧向抵持部8相对设置的受抵部9,脚踏2受踩踏力时,所述侧向抵持部8提供给所述受抵部9以左右方向上的侧向抵持作用力,如此,使得脚踏2受力时电池组件3不会连带受力,有效避免传统技术中脚踏2受力导致活动车架6的下端变形进而导致安装于活动车架6上的电池组件3受力变形带来的种种问题,有利于提高独轮车的使用安全性。安装座16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由两个部件连接而成,即:一个部件用于供固定件13连接以及设置侧向抵持部8,另一部件用于供车轮1的电机轴端连接。总之,由于安装座16需要具有供固定件13连接、设置侧向抵持部8、供车轮1的电机轴端连接等至少三方面的功能,因此,可以设计一体式结构来兼具三方面的功能,也可以设置两个以上的配件,各自分担三方面的功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独轮车,包括有车架和设置于车架上的车轮、脚踏,所述车架包括有用于连接所述车轮的主车架和用于连接所述脚踏的活动车架;所述活动车架的上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主车架的上端,以使所述活动车架相对所述主车架可减震缓冲;所述车轮可转动式连接于所述主车架的下端,所述脚踏连接于所述活动车架的下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车架的下端具有侧向抵持部,所述活动车架的下端具有与所述侧向抵持部相对设置的受抵部;所述受抵部相对所述侧向抵持部可上下活动;脚踏受踩踏力时,所述侧向抵持部提供给所述受抵部以左右方向上的往外抵持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抵持部的往外抵持作用力的方向重合或平行于所述车轮的轴向左右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车架的上端与所述主车架的上端之间设置有减震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抵持部设置于所述主车架的下端的外部左侧和/或外部右侧,所述活动车架的下端具有连接件,所述脚踏设置于连接件上,所述受抵部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内部左侧和/或内部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抵持部为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轴向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受抵部可抵持于第一滚轮的滚动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的下端的外部前侧和/或外部后侧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轴向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活动车架的下端可抵持于第二滚轮的滚动面上以形成前后方向上的抵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抵部在上下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活动车架相对所述主车架的弹性活动行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的下端的外部前侧和/或外部后侧设置有凸轨,所述侧向抵持部设置于所述凸轨之远离车轮侧;所述活动车架的下端的内部前侧和/或内部后侧设置有上下延伸的滑槽,所述受抵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部之远离车轮侧;
所述凸轨伸入所述滑槽内且可相对所述滑槽产生上下位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轨的外周表面受限于所述滑槽的内周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独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车架的下端具有安装座,所述侧向抵持部设置于安装座上,以及,所述车轮的电机轴端连接于所述安装座。
CN202223300573.5U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独轮车 Active CN219215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0573.5U CN219215258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独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00573.5U CN219215258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独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215258U true CN219215258U (zh) 2023-06-20

Family

ID=86754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00573.5U Active CN219215258U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独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215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558257Y2 (ja) 自転車用フレームのダンパー機構
JP2002068066A5 (zh)
KR101042540B1 (ko) 자전거용 안장 조립체
CN219215258U (zh) 一种独轮车
CN212556650U (zh) 一种减震机构及安装有该机构的滑板车
CN215098042U (zh) 一种减震滑板车
JPS642877Y2 (zh)
CN207712203U (zh) 一种车辆减震装置及车辆
CN220865584U (zh) 前后双减震式滑板车
CN216374863U (zh) 一种滑板车避震结构
CN220948364U (zh) 一种减震车架及自行车或电动车
CN216508805U (zh) 一种减震车架
CN220764145U (zh) 座椅的支架总成和车辆
CN212828896U (zh) 一种缓冲效果好的滑板车
CN213768844U (zh) 一种新型后座警示结构的自行车
CN218453421U (zh) 一款新型的大功率越野电动车
CN219506080U (zh) 一种前避震结构及雪地车
CN219029659U (zh) 一种车架结构及自行车或电动车
CN219750061U (zh) 玩具车辆及其减震机构
CN218777634U (zh) 摩托车
CN212267733U (zh) 减震结构及电动自行车
CN214138785U (zh) 一种减震助动自行车
CN220500902U (zh) 一种具有可调节减震结构的电动自行车车架
CN211223390U (zh) 一种景点电动观光牵引车的四轮制动结构
CN212267691U (zh) 尾座减震结构及电动自行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