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7604U - 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97604U CN219197604U CN202320291397.9U CN202320291397U CN219197604U CN 219197604 U CN219197604 U CN 219197604U CN 202320291397 U CN202320291397 U CN 202320291397U CN 219197604 U CN219197604 U CN 2191976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cavity
- flow
- pump
- control ro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包括泵头体,泵头体内设有增压腔以及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接通的进水腔、出水腔,增压腔通过进水单向水流结构与进水腔接通,增压腔通过出水单向水流结构与出水腔接通,还包括用于控制增压腔体积变化的泵水组件,泵水组件上连接有电机,所述泵头体内还设有与出水腔接通的过水腔,所述过水腔与出水口之间接通的水路上设有通过调节工作电压控制出水流量的控流组件,所述过水腔与进水口之间接通的水路上设有通过调节工作电压控制回流流量的回流组件。本实用新型具备动态调节流量的功能,用以满足双腔泵在最低启动电压下能实现低流量输出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
背景技术
双腔泵是流体运输领域中常用的泵水构件,是通过电机旋转带动偏心组件对增压隔膜进行拉扯,改变增压腔的体积,从而达到泵水的作用,但是目前双腔泵的电机在启动时,都是需要最低的启动电压才能让电机输出轴旋转,双腔泵才能正常工作,电机的最低启动电压是其能正常工作的最低电压,但是在最低启动电压下,电机的转速也是较快的,使得双腔泵在最低启动电压下启动时的出水流量也是较大的,而在一些实际应用中,要求双腔泵启动时需要低流量输出,但是目前的双腔泵还不具备流量调节的功能,出水流量一定,无法满足最低启动电压下低流量输出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具备动态调节流量的功能,用以满足双腔泵在最低启动电压下能实现低流量输出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包括泵头体,泵头体内设有增压腔以及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接通的进水腔、出水腔,增压腔通过进水单向水流结构与进水腔接通,增压腔通过出水单向水流结构与出水腔接通,还包括用于控制增压腔体积变化的泵水组件,泵水组件上连接有电机,所述泵头体内还设有与出水腔接通的过水腔,所述过水腔与出水口之间接通的水路上设有通过调节工作电压控制出水流量的控流组件,所述过水腔与进水口之间接通的水路上设有通过调节工作电压控制回流流量的回流组件。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现有双腔泵的基础上,在其泵头体内设置有与出水腔接通的过水腔,电机为泵水组件提供动力,将进水口处的吸入至增压腔内,然后在泵至出水腔,经出水口输出,并在过水腔与出水口之间接通的水路上设置控流组件,过水腔与进水口之间接通的水路上设置回流组件,双腔泵在最低启动电压下启动时,电机动作并带动泵水组件动作,将水从进水腔泵吸入到增压腔,然后再泵至过水腔内,过水腔内的水一小部分经控流组件后输送至出水口,另一大部分经回流组件后输送回进水口处,这样在双腔泵启动时,水不会全部从出水口输出,使得出水流量较低,在最低启动电压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工作电压,控流组件、回流组件均可以调节水的出水量、回流量,电压增大,回流组件的回流量将会停止,控流组件控制的出水流量将会增大,进而让本方案的双腔泵具备动态调节流量的功能,用以满足双腔泵在最低启动电压下能实现低流量输出的要求。
可选的,所述泵头体上端密封连接适配的泵盖,泵盖与泵头体之间围成有第一气腔、第二气腔,泵盖上设有同时接通第一气腔、第二气腔的大气孔,第一气腔用于安装控流组件,第二气腔用于安装回流组件。
可选的,所述控流组件包括第一复位弹簧、第一控制杆,第一控制杆下端与第一气腔内壁密封且滑动连接,第一控制杆上端与泵头体滑动连接,第一控制杆上部侧壁上设有第一限流槽,第一限流槽沿着第一控制杆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复位弹簧一端作用于泵盖,另一端作用于第一控制杆上,第一控制杆在第一气腔内气压、过水腔水压及第一复位弹簧共同作用下构成控制出水流量的控流组件。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杆周向嵌入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压紧密封与第一控制杆与第一气腔内壁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杆侧面设有嵌入于泵头体内的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上端压紧有压紧套环,第二密封圈临近第一限流槽下端位置,第二密封圈与第一限流槽的间距变化控制出水流量的变化。
可选的,所述回流组件包括第二复位弹簧、第二控制杆,第二控制杆下端与第二气腔内壁密封且滑动连接,第二控制杆上端与泵头体滑动连接,第二控制杆顶端连接有封堵塞,第二控制杆上部侧壁上设有位于封堵塞下方的第二限流槽,第二复位弹簧一端作用于泵盖,另一端作用于第二控制杆上,第二控制杆在第二气腔内气压、过水腔水压及第二复位弹簧共同作用下构成控制回流流量的回流组件。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杆周向嵌入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压紧密封与第二控制杆与第二气腔内壁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杆侧面设有嵌入于泵头体内的第四密封圈,第四密封圈上端压紧有压紧套环,第四密封圈位于第二限流槽下方。
可选的,所述泵水组件包括第一增压隔膜、第二增压隔膜、偏心座,第一增压隔膜周向密封压紧于第一压板与泵头体之间,第一增压隔膜与第一压板之间围成有第一增压腔,第二增压隔膜周向密封压紧于第二压板与泵头体之间,第二增压隔膜与第二压板之间围成有第二增压腔,偏心座与电机输出轴偏心连接,偏心座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杆与第一增压隔膜、第二增压隔膜连接。
可选的,所述进水单向水流结构包括第一进水单向阀瓣、第二进水单向阀瓣及第一进水压板,第二进水压板,第一进水压板、第二进水压板分别与泵头体连接,第一进水单向阀瓣、第二进水单向阀瓣分别固定在第一进水压板、第二进水压板上,第一进水压板上设有与第一增压腔接通的第一进水孔,第二进水压板上设有与第二增压腔接通的第二进水孔;所述出水单向水流结构包括第一出水单向阀瓣、第二出水单向阀瓣及第一出水压板,第二出水压板,第一出水压板、第二出水压板分别与泵头体连接,第一出水单向阀瓣、第二出水单向阀瓣分别固定在第一出水压板、第二出水压板上,第一出水压板上设有与第一增压腔接通的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压板上设有与第二增压腔接通的第二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泵水组件动作将水从进水腔吸入至增压腔内,然后在泵至过水腔内,过水腔内的水一小部分经控流组件后输送至出水口,另一大部分经回流组件后输送回进水口处,这样在双腔泵启动时,水不会全部从出水口输出,使得出水流量较低,在最低启动电压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工作电压,控流组件、回流组件均可以调节水的出水量、回流量,工作电压增大,回流组件的回流量将会停止,控流组件控制的出水流量将会增大,进而让本方案的双腔泵具备动态调节流量的功能,用以满足双腔泵在最低启动电压下能实现低流量输出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B-B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C-C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01-泵盖,02-第三密封圈,03-第二复位弹簧,04-第二控制杆,05-压紧套环,06-第二出水压板,07-第四密封圈,08-第二限流槽,09-封堵塞,10-进水口,11-泵头体,12-进水腔,13-增压腔,14-电机,15-出水腔,16-过水腔,17-出水口,18-第一限流槽,19-第二密封圈,20-第五密封圈,21-第一控制杆,22-第一复位弹簧,23-第一密封圈,24-大气孔,25-第一压板,26-第一进水孔,27-第一进水单向阀瓣,28-第一进水压板,29-第一增压隔膜,30-第一增压腔,31-连接杆,32-偏心座,33-第二增压腔,34-第二增压隔膜,35-第二进水孔,36-第二进水单向阀瓣,37-第二压板,38-第一出水孔,39-第一出水单向阀瓣,40-第一出水压板,41-第二出水孔,42-第二出水单向阀瓣,43-第一气腔,44-第二气腔,45-第二进水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包括泵头体11,泵头体11内设有增压腔13以及分别与进水口10、出水口17接通的进水腔12、出水腔15,增压腔13通过进水单向水流结构与进水腔12接通,增压腔13通过出水单向水流结构与出水腔15接通,还包括用于控制增压腔13体积变化的泵水组件,泵水组件上连接有电机14,所述泵头体11内还设有与出水腔15接通的过水腔16,所述过水腔16与出水口17之间接通的水路上设有通过调节工作电压控制出水流量的控流组件,所述过水腔16与进水口10之间接通的水路上设有通过调节工作电压控制回流流量的回流组件。
本实施例中,现有双腔泵的泵头体11内分别设有接通进水口10、出水口17的进水腔12、出水腔15,增压腔13是具有两个,两个增压腔13与进水腔12之间通过进水单向水流结构接通,两个增压腔13与出水腔15之间通过出水单向水流结构接通,电机14为泵水组件提供泵水动力,泵水组件泵出的水量与电机14转速有关,转速越快,泵出的水量越多,电机14的启动会有一个最低启动电压但是目前在该最低启动电压下,电机14转速也是较高的,泵水量也比较大,无法实现启动时低流量输出。因此本设计在泵头体11内设置有与出水腔15接通的过水腔16,电机14为泵水组件提供动力,将进水口10处的吸入至增压腔13内,然后在泵至出水腔15,经出水口17输出,并在过水腔16与出水口17之间接通的水路上设置控流组件,过水腔16与进水口10之间接通的水路上设置回流组件,双腔泵在最低启动电压下启动时,电机14动作并带动泵水组件动作,将水从进水腔12泵吸入到增压腔13,然后再泵至过水腔16内,过水腔16内的水一小部分经控流组件后输送至出水口17,另一大部分经回流组件后输送回进水口10处,这样在双腔泵启动时,水不会全部从出水口17输出,使得出水流量较低,在最低启动电压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工作电压,控流组件、回流组件均可以调节水的出水量、回流量,电压增大,回流组件的回流量将会停止,控流组件控制的出水流量将会增大,进而让本方案的双腔泵具备动态调节流量的功能,用以满足双腔泵在最低启动电压下能实现低流量输出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泵头体11上端密封连接适配的泵盖01,泵盖01与泵头体11之间围成有第一气腔43、第二气腔44,泵盖01上设有同时接通第一气腔43、第二气腔44的大气孔24,第一气腔43用于安装控流组件,第二气腔44用于安装回流组件。具体的,在泵头体11上端连接有适配的泵盖01,泵头体11顶端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嵌入有第五密封圈20,第五密封圈20压紧密封在泵盖01与泵头体11之间,实现两者的密封,避免渗水,泵盖01内部分隔形成有第一气腔43和第二气腔44,在泵盖01顶部中心位置开设有同时接通第一气腔43、第二气腔44的大气孔24,第一气腔43内安装有控流组件,第二气腔44内安装有回流组件,控流组件将过水腔16与第一气腔43隔断,回流组件将过水腔16与第二气腔44隔断,过水腔16内的水便可以通过控流组件、回流组件分别进入到出水腔15、进水腔12处,进而实现出水流量的调节,实现启动电压下低流量的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控流组件包括第一复位弹簧22、第一控制杆21,第一控制杆21下端与第一气腔43内壁密封且滑动连接,第一控制杆21上端与泵头体11滑动连接,第一控制杆21上部侧壁上设有第一限流槽18,第一限流槽18沿着第一控制杆21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复位弹簧22一端作用于泵盖01,另一端作用于第一控制杆21上,第一控制杆21在第一气腔43内气压、过水腔16水压及第一复位弹簧22共同作用下构成控制出水流量的控流组件。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控流组件主要包括第一复位弹簧22和第一控制杆21,第一控制杆21呈倒置的T形状,其下部是U形,上部是柱状,下部与第一气腔43内壁密封且滑动连接,第一控制杆21的上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限流槽18,第一限流槽18是倾斜设置,上端小下端大,且第一限流槽18与出水腔15侧壁之间的间距由上至下逐渐减小,第一复位弹簧22上端作用于泵盖01,另一端作用与第一控制杆21下部的U形内,U形结构可以避免第一复位弹簧22滑出,电机14在最低启动电压下启动时,可以预先调节第一复位弹簧22的弹力,使得在最低启动电压下,过水腔16内的水压无法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2的弹力及第一气腔43内气压,从而让第一控制杆21不能下移,少量的水只能从第一控制杆21的安装间隙流出至出水口17,过水腔16内其余的水便经回流组件输送至出水口17处,实现了在最低启动电压下低流量输出的要求,如果工作电压调大,使得电机14转速提高,泵至过水腔16内的水量增多,随着过水腔16内水量增多其水压也增大,足以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2的弹力以及第一气腔43内气压,第一控制杆21便会下移,使得第一限流槽18与泵头体11内壁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输出到出水腔15内的水量就更多,因此通过调节工作电压实现了动态调节输出流量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杆21周向嵌入有第一密封圈23,第一密封圈23压紧密封与第一控制杆21与第一气腔43内壁之间。具体的,第一控制杆21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嵌入有第一密封圈23,第一密封圈23压紧密封在第一控制杆21与第一气腔43侧壁之间,可以有效密封第一控制杆21下端与第一气腔43之间的滑动间隙,避免过水腔16内的水进入到第一气腔43内并从大气孔24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杆21侧面设有嵌入于泵头体11内的第二密封圈19,第二密封圈19上端压紧有压紧套环05,第二密封圈19临近第一限流槽18下端位置,第二密封圈19与第一限流槽18的间距变化控制出水流量的变化。具体的,第二密封圈19是嵌入在泵头体11内,第二密封圈19下方压紧有压紧套环05,避免第二密封圈19滑出,第一控制杆21的上端直接穿过压紧套环05、第二密封圈19,当过水腔16内的水压向下顶第一控制杆21时,随着第一控制杆21上端逐渐下移,第一限流槽18与第二密封圈19之间的间距逐渐增大,第二密封圈19的限流作用越小,进而输出的水流量就更多,反之,输出的水流量就少,实现流量的动态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回流组件包括第二复位弹簧03、第二控制杆04,第二控制杆04下端与第二气腔44内壁密封且滑动连接,第二控制杆04上端与泵头体11滑动连接,第二控制杆04顶端连接有封堵塞09,第二控制杆04上部侧壁上设有位于封堵塞09下方的第二限流槽08,第二复位弹簧03一端作用于泵盖01,另一端作用于第二控制杆04上,第二控制杆04在第二气腔44内气压、过水腔16水压及第二复位弹簧03共同作用下构成控制回流流量的回流组件。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回流组件主要包括第二复位弹簧03、第二控制杆04,第二控制杆04呈倒置的T形状,其下部是U形,上部是柱状,下部与第二气腔44内壁密封且滑动连接,第二控制杆04的上部侧壁上开设有第二限流槽08,第二限流槽08上方设有与第二控制杆04一体成型的封堵塞09,第二复位弹簧03下端作用于泵盖01,其上端作用与第二控制杆04下部的U形结构内,U形结构可以避免第二复位弹簧03滑出,电机14在最低启动电压下启动时,可以预先调节第二复位弹簧03的弹力,使得在最低启动电压下,泵水组件泵至过水腔16内水量产生的水压无可以克服第二复位弹簧03的弹力及第二气腔44内气压,使得第二控制杆04下移,让过水腔16与进水口10接通,过水腔16内的水开始回流,而且由于在最低启动电压下,过水腔16的水压无法向下顶移第一控制杆21,因而就使得输送至出水口17的水量很少,实现在最低启动电压下,能满足双腔泵低流量输出的要求。如果工作电压调大,使得电机14的转速提高,泵至过水腔16内的水量增多,随着过水腔16内水量增多其水压也增大,足以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2的弹力以及第一气腔43内气压,第一控制杆21便会下移,使得第一限流槽18的过水量更大,输出到出水口17的水量就更多,同时第二控制杆04也会下移,直至封堵塞09阻断过水腔16与进水口10之间水路,此时回流被阻断,出水流量达到最大,因此通过调节工作电压实现了动态调节输出流量的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杆04周向嵌入有第三密封圈02,第三密封圈02压紧密封与第二控制杆04与第二气腔44内壁之间。具体的,第二控制杆04下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嵌入有第三密封圈02,第三密封圈02压紧密封在第二控制杆04与第二气腔44侧壁之间,可以有效密封第二控制杆04下端与第二气腔44之间的滑动间隙,避免过水腔16内的水进入到第二气腔44内并从大气孔24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杆04侧面设有嵌入于泵头体11内的第四密封圈07,第四密封圈07上端压紧有压紧套环05,第四密封圈07位于第二限流槽08下方。具体的,第四密封圈07是嵌入在泵头体11内,第四密封圈07下方压紧有压紧套环05,避免第四密封圈07滑出,第四密封圈07密封第二限流槽08下方位置以及封堵塞09,当过水腔16内的水压向下顶第二控制杆04时,随着第二控制杆04上端逐渐下移,直至第二限流槽08下端超过第四密封圈07,使得过水腔16与进水口10之间水路接通,过水腔16内的水开始回流,如果改变工作电压,过水腔16内的水压越大,第二控制杆04下移的位移量越大,直至封堵塞09与第四密封圈07接触后,第四密封圈07将封堵塞09处密封,回流作用消失,过水腔16内的水全部从出水口17流出,而此时,第一控制杆21也下移至最大位置,此时,第一限流槽18的过水面积最大,输出的水流量最大,可以理解的是,工作电压越大,回流效果越小,直至完全停止回流,出水口17的输出量达到最大。
进一步的,所述泵水组件包括第一增压隔膜29、第二增压隔膜34、偏心座32,第一增压隔膜29周向密封压紧于第一压板25与泵头体11之间,第一增压隔膜29与第一压板25之间围成有第一增压腔30,第二增压隔膜34周向密封压紧于第二压板37与泵头体11之间,第二增压隔膜34与第二压板37之间围成有第二增压腔33,偏心座32与电机14输出轴偏心连接,偏心座32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杆31与第一增压隔膜29、第二增压隔膜34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的泵水组件是现有双腔泵中常用的部件,双腔泵的增压腔13是两个,分为第一增压腔30和第二增压腔33,其工作原理都是通过电机14带动偏心座32转动,偏心座32上连接有适配的连接杆31,使得的连接杆31做偏心转动,进而对第一增压腔30、第二增压腔33的体积进行改变,从而实现吸水、泵水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单向水流结构包括第一进水单向阀瓣27、第二进水单向阀瓣36及第一进水压板28,第二进水压板45,第一进水压板28、第二进水压板45分别与泵头体11连接,第一进水单向阀瓣27、第二进水单向阀瓣36分别固定在第一进水压板28、第二进水压板45上,第一进水压板28上设有与第一增压腔30接通的第一进水孔26,第二进水压板45上设有与第二增压腔33接通的第二进水孔35;所述出水单向水流结构包括第一出水单向阀瓣39、第二出水单向阀瓣42及第一出水压板40,第二出水压板06,第一出水压板40、第二出水压板06分别与泵头体11连接,第一出水单向阀瓣39、第二出水单向阀瓣42分别固定在第一出水压板40、第二出水压板06上,第一出水压板40上设有与第一增压腔30接通的第一出水孔38,第二出水压板06上设有与第二增压腔33接通的第二出水孔41。需要说明的是,进水单向水流结构和出水单向水流结构都是现有双腔泵中的现有技术,其结构及其工作原理都是现有技术,再次不过多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双腔泵在最低电压下启动时,电机14旋转带动偏心座32旋转,偏心座32带动连接杆31偏心转动,连接杆31带动第一增压隔膜29、第二增压隔膜34分别动作进而改变第一增压腔30、第二增压腔33的体积,两增压腔13体积增大时,将进水口10处的无压水吸入到进水腔12,顶开第一进水单向阀瓣27、第二进水单向阀瓣36并分别从第一进水孔26、第二进水孔35进入到第一增压腔30、第二增压腔33内,然后两增压腔13体积减小,两增压腔13内的水被挤压并顶开第一出水单向阀瓣39、第二出水单向阀瓣42分别从第一出水孔38、第二出水孔41进入到出水腔15内,再进入到过水腔16内,由于预先对第一复位弹簧22、第二复位弹簧03的设置,此时过水腔16内的水压还无法克服第一复位弹簧22的弹力及第一气腔43内压力,但是过水腔16能克服第二复位弹簧03的弹力及第二气腔44的内压力,使得第二控制杆04下移,直至第二限流槽08的下端超过第四密封圈07后,过水腔16与进水口10之间水路接通,过水腔16内的水大部分经第二限流槽08回流到进水口10处,而流至出水口17处的水就较少,这样便实现了在最低启动电压下的低流量输出。如果改变电机14的工作电压,电机14转速增大,过水腔16内的水量更多,过水腔16的水压就更大,使得第一控制杆21、第二控制杆04下移的距离更大,第一控制杆21下移的距离变大后,第二密封圈19与第一限流槽18之间的间距也变大,第二控制杆04下移的距离变大后,进入到进水口10处的水流量基本无变化,此时,从出水口17输出的水流量会增大,当电机14的工作电压进一步增大时,使得封堵塞09移动到第四密封圈07内后,第四密封圈07将过水腔16与进水口10之间的水路阻断,回流停止,此时第一控制杆21下移的距离也达到最大,第一限流槽18与第二密封圈19之间的间距最大,此时,过水腔16内的水全部经第一限流槽18进入出水口17处,出水口17的输出流量最大,通过调节工作电压,便能动态调节双腔泵的出水流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包括泵头体(11),泵头体(11)内设有增压腔(13)以及分别与进水口(10)、出水口(17)接通的进水腔(12)、出水腔(15),增压腔(13)通过进水单向水流结构与进水腔(12)接通,增压腔(13)通过出水单向水流结构与出水腔(15)接通,还包括用于控制增压腔(13)体积变化的泵水组件,泵水组件上连接有电机(14),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体(11)内还设有与出水腔(15)接通的过水腔(16),所述过水腔(16)与出水口(17)之间接通的水路上设有通过调节工作电压控制出水流量的控流组件,所述过水腔(16)与进水口(10)之间接通的水路上设有通过调节工作电压控制回流流量的回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体(11)上端密封连接适配的泵盖(01),泵盖(01)与泵头体(11)之间围成有第一气腔(43)、第二气腔(44),泵盖(01)上设有同时接通第一气腔(43)、第二气腔(44)的大气孔(24),第一气腔(43)用于安装控流组件,第二气腔(44)用于安装回流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组件包括第一复位弹簧(22)、第一控制杆(21),第一控制杆(21)下端与第一气腔(43)内壁密封且滑动连接,第一控制杆(21)上端与泵头体(11)滑动连接,第一控制杆(21)上部侧壁上设有第一限流槽(18),第一限流槽(18)沿着第一控制杆(21)长度方向倾斜设置,第一复位弹簧(22)一端作用于泵盖(01),另一端作用于第一控制杆(21)上,第一控制杆(21)在第一气腔(43)内气压、过水腔(16)水压及第一复位弹簧(22)共同作用下构成控制出水流量的控流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杆(21)周向嵌入有第一密封圈(23),第一密封圈(23)压紧密封与第一控制杆(21)与第一气腔(43)内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杆(21)侧面设有嵌入于泵头体(11)内的第二密封圈(19),第二密封圈(19)上端压紧有压紧套环(05),第二密封圈(19)临近第一限流槽(18)下端位置,第二密封圈(19)与第一限流槽(18)的间距变化控制出水流量的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组件包括第二复位弹簧(03)、第二控制杆(04),第二控制杆(04)下端与第二气腔(44)内壁密封且滑动连接,第二控制杆(04)上端与泵头体(11)滑动连接,第二控制杆(04)顶端连接有封堵塞(09),第二控制杆(04)上部侧壁上设有位于封堵塞(09)下方的第二限流槽(08),第二复位弹簧(03)一端作用于泵盖(01),另一端作用于第二控制杆(04)上,第二控制杆(04)在第二气腔(44)内气压、过水腔(16)水压及第二复位弹簧(03)共同作用下构成控制回流流量的回流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杆(04)周向嵌入有第三密封圈(02),第三密封圈(02)压紧密封与第二控制杆(04)与第二气腔(44)内壁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杆(04)侧面设有嵌入于泵头体(11)内的第四密封圈(07),第四密封圈(07)上端压紧有压紧套环(05),第四密封圈(07)位于第二限流槽(08)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组件包括第一增压隔膜(29)、第二增压隔膜(34)、偏心座(32),第一增压隔膜(29)周向密封压紧于第一压板(25)与泵头体(11)之间,第一增压隔膜(29)与第一压板(25)之间围成有第一增压腔(30),第二增压隔膜(34)周向密封压紧于第二压板(37)与泵头体(11)之间,第二增压隔膜(34)与第二压板(37)之间围成有第二增压腔(33),偏心座(32)与电机(14)输出轴偏心连接,偏心座(32)两侧分别通过连接杆(31)与第一增压隔膜(29)、第二增压隔膜(3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单向水流结构包括第一进水单向阀瓣(27)、第二进水单向阀瓣(36)及第一进水压板(28),第二进水压板(45),第一进水压板(28)、第二进水压板(45)分别与泵头体(11)连接,第一进水单向阀瓣(27)、第二进水单向阀瓣(36)分别固定在第一进水压板(28)、第二进水压板(45)上,第一进水压板(28)上设有与第一增压腔(30)接通的第一进水孔(26),第二进水压板(45)上设有与第二增压腔(33)接通的第二进水孔(35);所述出水单向水流结构包括第一出水单向阀瓣(39)、第二出水单向阀瓣(42)及第一出水压板(40),第二出水压板(06),第一出水压板(40)、第二出水压板(06)分别与泵头体(11)连接,第一出水单向阀瓣(39)、第二出水单向阀瓣(42)分别固定在第一出水压板(40)、第二出水压板(06)上,第一出水压板(40)上设有与第一增压腔(30)接通的第一出水孔(38),第二出水压板(06)上设有与第二增压腔(33)接通的第二出水孔(4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91397.9U CN219197604U (zh) | 2023-02-23 | 2023-02-23 | 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291397.9U CN219197604U (zh) | 2023-02-23 | 2023-02-23 | 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97604U true CN219197604U (zh) | 2023-06-16 |
Family
ID=86715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291397.9U Active CN219197604U (zh) | 2023-02-23 | 2023-02-23 | 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97604U (zh) |
-
2023
- 2023-02-23 CN CN202320291397.9U patent/CN21919760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50211509A1 (en) | Multiple diaphragm pump | |
CN219061953U (zh) | 一种微型防虹吸隔膜泵 | |
JP2018525564A (ja) | デュアルポンピング流体ポンプ | |
CN219197604U (zh) | 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 | |
CN118375594A (zh) | 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 | |
CN219197605U (zh) | 一种具有动态调节流量功能的隔膜泵 | |
JP4653813B2 (ja) | 少なくとも1つの段付ピストンエレメントを備えたピストンポンプ | |
CN118375595A (zh) | 一种具有动态调节流量功能的隔膜泵 | |
CN219932412U (zh) | 一种可调隔膜泵 | |
CN220319779U (zh) | 一种双头控流泵 | |
CN220395972U (zh) | 一种出水单向隔膜泵 | |
CN207454223U (zh) | 一种低能耗自动稳压型隔膜泵 | |
CN220815938U (zh) | 一种出水单向隔膜泵 | |
CN210343660U (zh) | 尿素泵总成双止回阀结构 | |
CN116717457A (zh) | 一种可调隔膜泵 | |
CN117365917A (zh) | 一种出水量可调的隔膜泵 | |
CN215170670U (zh) | 一种单进双出双腔微型泵 | |
CN213360372U (zh) | 一种控流泵 | |
CN220955988U (zh) | 一种止回流水泵结构 | |
CN215444371U (zh) | 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 | |
CN214577684U (zh) | 一种计量泵 | |
CN218325211U (zh) | 一种具有交替水路结构的隔膜泵 | |
CN215409161U (zh) | 一种具有对冲结构的控流泵 | |
CN217080740U (zh) | 一种控流泵的恒压结构 | |
CN217055538U (zh) | 一种水泵、洁牙装置及泵体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