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0372U - 一种控流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流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0372U
CN213360372U CN202022413997.7U CN202022413997U CN213360372U CN 213360372 U CN213360372 U CN 213360372U CN 202022413997 U CN202022413997 U CN 202022413997U CN 213360372 U CN213360372 U CN 2133603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water
pump
communicated
diaphrag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139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如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Willpower Motor &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Willpower Motor &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Willpower Motor &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Willpower Motor &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139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03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03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03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控流泵,包括泵头体及与泵盖,泵头体内通过第一隔板分隔成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和出水腔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接通,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内分别设有第一过水腔、第二过水腔,第一过水腔接通有第一流道,第二过水腔接通有第二流道,泵头体内设有用于固定增压隔膜的连杆支架,增压隔膜与泵盖之间形成增压腔,连杆支架连接有用于改变增压腔容积的偏心组件,还包括负压阀座,所述负压阀座内设有真空腔,真空腔通过第三流道与进水腔导通,所述第一隔板本体内设有与进水口导通的源水腔,源水腔与进水腔接通的水路上设有控制该水路密封或者导通的控流组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有压及无压水源且可通过调节供水泵的功率实现调整其输出流量的控流泵。

Description

一种控流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流泵。
背景技术
供水泵作为流体输送过程中重要的用于对流体做功的设备,在现有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均有广泛的运用。
现有饮水机在应用供水泵时,通常设置有常压水箱,供水泵从常压水箱中抽水并向加热单元供水。当饮水机系统不设置常压水箱,而改用有压水源向加热单元供水时,供水泵的功能就不充分了。因此,饮水机行业的供水泵既要增加截止功能又要增加流量调节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有压及无压水源且可通过调节供水泵的功率实现调整其输出流量的控流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控流泵,包括泵头体及与泵头体密封连接的泵盖,所述泵头体内通过第一隔板分隔成进水腔和出水腔,进水腔和出水腔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接通,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内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泵盖之间形成第一过水腔,第一过水腔与进水腔之间的水路通过第一单向隔膜接通,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与泵盖之间形成第二过水腔,第二过水腔与出水腔之间的水路通过第二单向隔膜接通,第一过水腔接通有第一流道,第二过水腔接通有第二流道,泵头体与泵盖之间压紧密封有增压隔膜,泵头体内设有用于支撑固定增压隔膜的连杆支架,增压隔膜与泵盖之间形成增压腔,增压腔导通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连杆支架中部连接有用于改变增压腔容积的偏心组件,还包括负压阀座,所述负压阀座内设有真空腔,真空腔通过第三流道与进水腔导通,所述第一隔板本体内设有与进水口导通的源水腔,源水腔与进水腔接通的水路上设有控制该水路密封或者导通的控流组件。
现有的供水泵相关组件仅仅具有断水功能,不具在有压水源条件下调节输出流量的功能,本方案通过在负压阀座内设置一个与源水腔接通的真空腔,控流泵不工作时,控流组件控制源水腔与真空腔之间的水路密封,增压泵在工作时,真空腔内的水流或者空气被吸走,形成一定的真空度,此时,控流组件控制源水腔与真空腔之间的水路导通,而导通后的流量大小与真空腔内的真空度有关,真空度越高,则导通后的流量越大,真空度越小,则导通后的流量越小,而调整供水泵的工作电压(功率)可以调节供水泵工作时真空腔内的真空度,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结构设计,通过调节供水泵的工作电压(功率)即可以调节控流泵工作时的输出流量。
优选的,所述控流组件包括控制杆、复位弹簧、感应隔膜,感应隔膜周边密封固定于负压阀座与阀盖之间,感应隔膜与阀盖构成大气腔且阀盖上设有大气孔;控制杆侧壁设有限流槽,控制杆一端与感应隔膜中间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源水腔内;复位弹簧一端作用于控制杆,另一端作用于负压阀座内壁,控制杆在大气腔内气压、真空腔内压力、复位弹簧的共同作用下构成控制源水腔与进水腔密封或者导通的控流组件。
优选的,所述控制杆下端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周向通过压环压紧于泵头体与压环之间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偏心组件包括轴承、偏心孔座,轴承外圈与连杆支架连接,轴承内圈套接偏心孔,偏心孔座内部设有偏心孔,偏心孔连接电机的输出端。
优选的,所述连杆支架上一体化设有连杆,连杆与增压隔膜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泵头体与泵盖之间的凹槽内压紧有密封隔膜。
优选的,所述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上分别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方案的控流泵适用于有压及无压水源。在其不工作时,控流组件具有断水功能;控流泵工作时,能够通过调节控流泵的工作电压(功率)大小,进而调节控流泵输出流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C-C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01-进水口,02-泵头体,03-第二隔板,04-密封隔膜,05-泵盖,06-第一过水腔,07-第一单向隔膜,08-进水孔,09-出水孔,10-第二过水腔,11-第三隔板,12-第二单向隔膜,13-出水口,14-出水腔,15-源水腔,16-第三过水腔,17-第一隔板,18-第一安装孔,19-第四过水腔,20-进水腔,21-第三流道,22-负压腔,23-压板,24-感应隔膜,25-大气腔,26-限流槽,27-大气孔,28-阀盖,29-复位弹簧,30-控制杆,31-压环,32-密封圈,33-第二安装孔,34-第一流道,35-第二流道,36-连杆支架,37-增压腔,38-连杆,39-增压隔膜,40-轴承,41-偏心孔座,42-偏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控流泵,包括泵头体02及与泵头体02密封连接的泵盖05,所述泵头体02内通过第一隔板17分隔成进水腔20和出水腔14,进水腔20和出水腔14分别与进水口01、出水口13接通,所述进水腔20和出水腔14内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18、第二安装孔33,第一安装孔18内设有第二隔板03,第二隔板03与泵盖05之间形成第一过水腔06,第一过水腔06与进水腔20之间的水路通过第一单向隔膜07接通,第一单向隔膜07使得源水只能从进水腔20进入第一过水腔06,不会发生倒流,第二安装孔33内设有第三隔板11,第三隔板11与泵盖05之间形成第二过水腔10,第二过水腔10与出水腔14之间的水路通过第二单向隔膜12接通,第二单向隔膜12使得水只能从第二过水腔10进入出水腔14,不会发生倒流,第二隔板03和第三隔板11上分别设有进水孔08和出水孔09,第一过水腔06接通有第一流道34,第二过水腔10接通有第二流道35,泵头体02与泵盖05之间压紧密封有增压隔膜39,泵头体02内设有用于支撑固定增压隔膜39的连杆支架36,增压隔膜39与泵盖05之间形成增压腔37,增压腔37导通第一流道34和第二流道35,连杆支架36中部连接有用于改变增压腔37容积的偏心组件,偏心组件带动连杆支架36上下往复运动,连杆支架36的运动带动增压隔膜39运动,从而改变增压腔37的容积变化,容积变大时,将源水从第一过水腔06内吸入经第一流道34进入增压腔37,容积变小时,增压腔37将内部的源水经第二流道35压入第二过水腔10,经第二单向隔膜12进入出水腔14,由于第一单向隔膜07和第二单向隔膜12作用,增压腔37吸水时出水腔14内的水不会进入第二过水腔10,增压腔37压水时第一过水腔06内的水不会进入进水腔20,还包括负压阀座,所述负压阀座内设有真空腔22,真空腔22通过第三流道21与进水腔20导通,所述第一隔板17本体内设有与进水口01导通的源水腔15,源水腔15与进水腔20接通的水路上设有控制该水路密封或者导通的控流组件。
本实施例的控流泵适用于有压及无压水源,在其不工作时,控流组件控制源水腔与真空腔之间的水路密封;控流泵在工作时,真空腔22内的水流或者空气被吸走,形成一定的真空度,此时,控流组件控制源水腔与真空腔22之间的水路导通,源水经真空腔22、第三流道21进入进水腔20,而导通后的流量大小与真空腔22内的真空度有关,真空度越高,则导通后的流量越大,真空度越小,则导通后的流量越小,而调整增压泵的工作电压(功率)可以调节控流泵工作时真空腔22内的真空度,因此采用本发明的结构设计,通过调节控流泵的工作电压(功率)即可以调节控流泵工作时的流量。
实施例2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控流组件包括控制杆30、复位弹簧29、感应隔膜24,感应隔膜24周边密封固定于负压阀座与阀盖28之间,感应隔膜24与阀盖28构成大气腔25且阀盖28上设有大气孔27;控制杆30侧壁设有限流槽26,控制杆30一端与感应隔膜24中间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源水腔15内;复位弹簧29一端作用于控制杆30,另一端作用于负压阀座内壁,控制杆30在大气腔25内气压、真空腔22内压力、复位弹簧29的共同作用下构成控制源水腔15与进水腔20密封或者导通的控流组件。
本实施例的控流组件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控流泵不工作时,真空腔22内压力、复位弹簧29的弹力对感应隔膜24的作用力之和大于大气腔25内气压对感应隔膜24的作用力,控制杆30在上述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密封源水腔15与进水腔20之间的水路;控流泵在工作时,真空腔22内的水流或者空气被吸走,形成一定的真空度,此时,真空腔22内压力、复位弹簧29的弹力对感应隔膜24的作用力之和小于大气腔25内气压对感应隔膜24的作用力,控制杆30在上述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向下移动(源水腔15的方向),控制杆30侧壁设有限流槽26是指控制杆30的下端是没有限流槽26的,下端之上的侧壁设有限流槽26,控制杆30下端没有限流槽26的部分完全向下移动到源水腔15内,再继续往下移动时,此时源水腔15通过限流槽26与真空腔22接通。当控制杆30的限流槽26刚刚下移动到源水腔15内时,此时源水腔15通过限流槽26与真空腔22接通的流道是较小的,控流泵泵出的流量就会较小,如果控制杆30继续下移,控制杆30具有限流槽26的部分下移到源水腔15内的距离更长,则源水腔15通过限流槽26与真空腔22接通的流道面积会增大,控流泵泵出的流量就会增大。因此,通过调节控流泵的工作电压(功率)大小,能够调节真空腔22内真空的大小,进而调节控制杆30下移的距离,进而调节进入进水腔的流量,最后起到调节控流泵输出流量的功能。
实施例3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杆30下端套设有密封圈32,密封圈32周向通过压环31压紧于泵头体02与压环31之间凹槽内,密封圈32增强控流泵未工作时源水腔15与真空腔22之间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4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偏心组件包括轴承40、偏心孔座41,轴承40外圈与连杆支架36连接,轴承内40圈套接偏心孔座41,偏心孔座41内部设有偏心孔42,偏心孔42连接电机的输出端。电机工作带动偏心孔座41发生偏心旋转,同时轴承40也跟随发生偏心转动,进而带动连杆支架36产生上下往复运动的效果,连杆支架36的上下往复运动压迫增压隔膜39,从而改变增压腔37容积的大小,容积增大时,从第一过水腔06内将水吸入,容积减小时,将增压腔37内的水压入第二过水腔10。
实施例5
具体的,如图4所示,所述连杆支架36上一体化设有连杆38,连杆38与增压隔膜39固定连接。
实施例6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泵头体02与泵盖05之间的凹槽内压紧有密封隔膜0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控流泵,包括泵头体(02)及与泵头体(02)密封连接的泵盖(05),所述泵头体(02)内通过第一隔板(17)分隔成进水腔(20)和出水腔(14),进水腔(20)和出水腔(14)分别与进水口(01)、出水口(13)接通,所述进水腔(20)和出水腔(14)内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孔(18)、第二安装孔(33),第一安装孔(18)内设有第二隔板(03),第二隔板(03)与泵盖(05)之间形成第一过水腔(06),第一过水腔(06)与进水腔(20)之间的水路通过第一单向隔膜(07)接通,第二安装孔(33)内设有第三隔板(11),第三隔板(11)与泵盖(05)之间形成第二过水腔(10),第二过水腔(10)与出水腔(14)之间的水路通过第二单向隔膜(12)接通,第一过水腔(06)接通有第一流道(34),第二过水腔(10)接通有第二流道(35),泵头体(02)与泵盖(05)之间压紧密封有增压隔膜(39),泵头体(02)内设有用于支撑固定增压隔膜(39)的连杆支架(36),增压隔膜(39)与泵盖(05)之间形成增压腔(37),所述增压腔(37)导通第一流道(34)和第二流道(35),连杆支架(36)中部连接有用于改变增压腔(37)容积的偏心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负压阀座,所述负压阀座内设有真空腔(22),真空腔(22)通过第三流道(21)与进水腔(20)导通,所述第一隔板(17)本体内设有与进水口(01)导通的源水腔(15),源水腔(15)与进水腔(20)接通的水路上设有控制该水路密封或者导通的控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组件包括控制杆(30)、复位弹簧(29)、感应隔膜(24),感应隔膜(24)周边密封固定于负压阀座与阀盖(28)之间,感应隔膜(24)与阀盖(28)构成大气腔(25)且阀盖(28)上设有大气孔(27);控制杆(30)侧壁设有限流槽(26),控制杆(30)一端与感应隔膜(24)中间部分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源水腔(15)内;复位弹簧(29)一端作用于控制杆(30),另一端作用于负压阀座内壁,控制杆(30)在大气腔(25)内气压、真空腔(22)内压力、复位弹簧(29)的共同作用下构成控制源水腔(15)与进水腔(20)密封或者导通的控流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控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30)下端套设有密封圈(32),密封圈(32)周向通过压环(31)压紧于泵头体(02)与压环(31)之间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组件包括轴承(40)、偏心孔座(41),轴承(40)外圈与连杆支架(36)连接,轴承(40)内圈套接偏心孔座(41),偏心孔座(41)内部设有偏心孔(42),偏心孔(42)连接电机的输出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支架(36)上一体化设有连杆(38),连杆(38)与增压隔膜(39)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体(02)与泵盖(05)之间的凹槽内压紧有密封隔膜(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控流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板(03)和第三隔板(11)上分别设有进水孔(08)和出水孔(09)。
CN202022413997.7U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控流泵 Active CN2133603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3997.7U CN213360372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控流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3997.7U CN213360372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控流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0372U true CN213360372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32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13997.7U Active CN213360372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控流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03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360372U (zh) 一种控流泵
CN219061953U (zh) 一种微型防虹吸隔膜泵
CN101666308B (zh) 往复式橡胶隔膜液压泵
CN213838854U (zh) 一种控流泵
CN201714639U (zh) 隔膜液体泵
CN216241258U (zh) 一种双进水、双出水供水泵
CN213298229U (zh) 一种控流泵
CN215409161U (zh) 一种具有对冲结构的控流泵
CN113042439B (zh) 一种脉压式加压泵水系统
CN212250413U (zh) 控流泵
CN220955988U (zh) 一种止回流水泵结构
CN220769691U (zh) 一种一体泵阀结构及其构成的净热水机系统
CN220395972U (zh) 一种出水单向隔膜泵
CN220319779U (zh) 一种双头控流泵
CN208803974U (zh) 一种多缸活塞式低压水泵
CN207454223U (zh) 一种低能耗自动稳压型隔膜泵
CN215444371U (zh) 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
CN214616969U (zh) 一种控流泵的限压结构
CN214273902U (zh) 一种供水泵的泵头结构
CN216381792U (zh) 一种紧配连接的微型隔膜泵
CN219197604U (zh) 一种可调节流量的双腔泵
CN219197605U (zh) 一种具有动态调节流量功能的隔膜泵
CN217080740U (zh) 一种控流泵的恒压结构
CN215486506U (zh) 一种带流量计的控流泵
CN117365917A (zh) 一种出水量可调的隔膜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