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44371U - 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44371U
CN215444371U CN202122102818.2U CN202122102818U CN215444371U CN 215444371 U CN215444371 U CN 215444371U CN 202122102818 U CN202122102818 U CN 202122102818U CN 215444371 U CN215444371 U CN 215444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vity
sensing plate
pressure sensing
lock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0281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如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Willpower Motor &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Willpower Motor &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Willpower Motor &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Willpower Motor &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0281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44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44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44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et Pumps And Other Pump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包括泵头体,所述泵头体内设有进水腔、出水腔、增压腔及真空腔,进水腔、出水腔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接通,所述真空腔依次通过过水腔、进水单向水流结构与增压腔接通,增压腔通过出水单向水流结构与出水腔接通,所述进水腔、过水腔接通的水路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水腔内水流回流及进入真空腔的锁水结构。本实用新型用以在供水泵停机后,锁住内部的水流,避免发生回流现象或者持续供水现象,简化水路结构,延长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
背景技术
供水泵作为流体输送过程中重要的用于对流体做功的设备,在现有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均有广泛的运用。
现有饮水机在应用供水泵时,通常设置有水箱,供水泵从水箱中抽水并向加热单元供水,设置时供水泵的位置可能高于水箱的水位或者低于水箱的水位,在供水停机后,由于供水泵内部的止水结构并不能完全的止水,就会导致供水泵低于水箱水位时,水箱还会持续为供水泵供水,这时就需要在水路上配置其它的阻断阀来控制,这样就增加了成本,使得整个水路更为复杂,在供水泵高于水箱水位时,供水泵内的水会产生回流现象,这样使得加热单元在进行工作时,会产生一段时间的干烧现象后,供水泵才能将水泵入,这样使得加热单元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用以在供水泵停机后,锁住内部的水流,避免发生回流现象或者持续供水现象,简化水路结构,延长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包括泵头体,所述泵头体内设有进水腔、出水腔、增压腔及真空腔,进水腔、出水腔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接通,所述真空腔依次通过过水腔、进水单向水流结构与增压腔接通,增压腔通过出水单向水流结构与出水腔接通,所述进水腔、过水腔接通的水路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水腔内水流回流及进入真空腔的锁水结构。
现有的供水泵有的相关组件仅有泵水的功能,不具有在供水泵停机时锁住内部水流的功能,本方案中,在进水腔与真空腔之间设置锁水结构,在供水泵工作时,锁水结构控制进水腔与真空腔之间的水路接通,供水泵将水箱内的水从进水口吸入,经过进水腔、锁水结构进入真空腔、过水腔,再从过水腔经进水单向水流结构进入增压腔,增压腔在泵水组件的作用下,将内部的水经出水单向水流结构挤压到出水腔、出水口,供给给加热单元,泵水组件为现有公知技术,其作用是在电机的作用下对增压腔进行扩张或挤压,将水吸入或者排出,在供水泵停止后,电机及泵水组件停止动作,锁水结构阻断进水腔与真空腔之间的水路,在供水泵高于水箱水位时,使得出水腔内的水无法回流至进水腔内,这样在加热单元再次进行工作时,就不会出现干烧的现象,有利于延长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在供水泵低于水箱水位时,进水口处的水只能进入到进水腔,无法进入到真空腔内,这样就不能继续为供水泵内部供水,就无需增加多余的阻断阀门,简化了水路结构,节约了造价成本。
优选的,所述锁水结构包括感压板、复位弹簧、密封套筒,感压板上端周向与泵头体内壁之间密封设置,感压板与阀盖之间构成与外部大气接通的大气腔,进水口设置于阀盖顶部,密封套筒连接在阀盖底面且密封套筒的内腔与进水口接通,感压板与密封套筒滑动密封套接,感压板侧壁上设有过水流道,复位弹簧一端作用于感压板上,另一端作用于泵头体内壁,感压板在大气腔内气压、真空腔内压力及复位弹簧共同作用下构成控制进水腔内水流回流及进入真空腔的锁水结构。
优选的,所述感压板上部分感受真空腔内水压的面积大于下部分感受真空腔内水压的面积。这样保证在供水停机后,感压板受到真空腔内向上的水压力大于向下水压力,使得感压板不会发生下移,这样过水流道就不会导通进水腔与真空腔之间的水路,这样进一步保证锁水结构锁水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泵头体内设有由泵头体本体构成的支撑套环,支撑套环本体上构成所述进水腔,支撑套环顶端设有压紧套环,压紧套环与支撑套环之间压紧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加强真空腔与进水腔之间水路的密封性能,使得在供水泵停机时,锁水结构能完全锁住进水腔与真空腔之间的水流。
优选的,所述密封套筒下端周边套设有第二密封圈。加强密封套筒下端周向与感压板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进水腔内的水进入到大气腔内。
优选的,所述感压板上端周边套设有第三密封圈。加强感压板上端周向与泵头体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真空腔内的水进入到大气腔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供水泵停止后,锁水结构阻断进水腔与真空腔之间的水路,在供水泵高于水箱水位时,使得出水腔内的水无法回流至进水腔内,这样在加热单元再次进行工作时,就不会出现干烧的现象,有利于延长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在供水泵低于水箱水位时,进水口处的水只能进入到进水腔,无法进入到真空腔内,这样就不能继续为供水泵内部供水,就无需增加多余的阻断阀门,简化了水路结构,节约了造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01-进水口,02-第二密封圈,03-阀盖,04-泵头体,05-压紧套环,06-复位弹簧,07-增压腔,08-过水腔,09-支撑套环,10-进水腔,11-电机,12-泵水组件,13-出水腔,14-出水单向水流结构,15-出水口,16-第一密封圈,17-过水流道,18-感压板,19-第三密封圈,20-大气腔,21-密封套筒,22-真空腔,23-进水单向水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包括泵头体04,所述泵头体04内设有进水腔10、出水腔13、增压腔07及真空腔22,进水腔10、出水腔13分别与进水口01、出水口15接通,所述真空腔22依次通过过水腔08、进水单向水流结构23与增压腔07接通,增压腔07通过出水单向水流结构14与出水腔13接通,所述进水腔10、过水腔08接通的水路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水腔10内水流回流及进入真空腔22的锁水结构。
本实施例中,在进水腔10与真空腔22之间设置锁水结构,在供水泵工作时,锁水结构控制进水腔10与真空腔22之间的水路接通,供水泵将水箱内的水从进水口01吸入,经过进水腔10、锁水结构进入真空腔22、过水腔08,再从过水腔08经进水单向水流结构23进入增压腔07,增压腔07在泵水组件12的作用下,将内部的水经出水单向水流结构14挤压到出水腔13、出水口15,供给加热单元,泵水组件12为现有公知技术,其作用是在电机11的作用下对增压腔07进行扩张或挤压,将水吸入或者排出,在供水泵停止后,电机11及泵水组件12停止动作,锁水结构阻断进水腔10与真空腔22之间的水路,在供水泵高于水箱水位时,使得出水腔13内的水无法回流至进水腔10内,这样在加热单元再次进行工作时,就不会出现干烧的现象,有利于延长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在供水泵低于水箱水位时,进水口01处的水只能进入到进水腔10,无法进入到真空腔22内,这样就不能继续为供水泵内部供水,就无需增加多余的阻断阀门,简化了水路结构,节约了造价成本。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所述锁水结构包括感压板18、复位弹簧06、密封套筒21,感压板18上端周向与泵头体04内壁之间密封设置,通过在感压板18上端周边设置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内套设第三密封圈19,第三密封圈19跟随感压板18同步上下动作,第三密封圈19加强感压板18上端周向与泵头体04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真空腔22内的水进入到大气腔20内;感压板18与阀盖03之间构成与外部大气接通的大气腔20,进水口01设置于阀盖03顶部,密封套筒21连接在阀盖03底面且密封套筒21的内腔与进水口01接通,感压板18与密封套筒21滑动密封套接,通过在密封套筒21下端周边设置环形凹槽,并在环形凹槽内套设第二密封圈02,第二密封圈02加强密封套筒21下端周向与感压板18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避免进水腔10内的水进入到大气腔20内;感压板18侧壁上设有过水流道17,复位弹簧06一端作用于感压板18上,另一端作用于泵头体04内壁,感压板18在大气腔20内气压、真空腔22内压力及复位弹簧06共同作用下构成控制进水腔10内水流回流及进入真空腔22的锁水结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控流泵工作时,电机11转动带动泵水组件12动作,泵水组件12对增压腔07产生往复的扩张或挤压,真空腔22内的水流或者空气被吸走,形成一定真空度,此时,真空腔22内压力、复位弹簧06的弹力对感压板18的作用力之和小于大气腔20内气压对感压板18的作用力,感压板18在上述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向下移动(进水腔10的方向),感压板18的侧壁上设有过水流道17是指感压板18的上下端是没有过水流道17的,过水流道17设置在感压板18中部位置,在泵头体04内设有由泵头体04本体构成的支撑套环09,支撑套环09本体上构成所述进水腔10,支撑套环09顶端设有压紧套环05,压紧套环05与支撑套环09之间压紧有第一密封圈16,在过水流道17的下端超过第一密封圈16时,进水腔10与真空腔22之间的水路接通,感压板18继续向下移动,过水流道17超过第一密封圈16的距离更长,则进水腔10与真空腔22接通的流道面积会更大,这样供水泵就能为加热单元供水;当供水泵停机时,泵水组件12停止对增压腔07的往复扩张或挤压,此时,真空腔22内压力、复位弹簧06的弹力对感压板18的作用力之和大于大气腔20内气压对感压板18的作用力,感压板18在上述作用力的共同作用下向上移动,在感压板18上端刚好与阀盖03底面接触时,过水流道17刚好位于第一密封圈16之上,这样第一密封圈16阻断了进水腔10与真空腔22之间的水路,若在供水泵高于水箱水位时,使得出水腔13内的水无法回流至进水腔10内,这样在加热单元再次进行工作时,就不会出现干烧的现象,有利于延长加热单元的使用寿命;若在供水泵低于水箱水位时,进水口01处的水只能进入到进水腔10,无法进入到真空腔22内,这样就不能继续为供水泵内部供水,就无需增加多余的阻断阀门,简化了水路结构,节约了造价成本。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所述感压板18上部分感受真空腔22内水压的面积大于下部分感受真空腔22内水压的面积。这样保证在供水泵停机后,感压板18受到真空腔22内向上的水压力大于向下水压力,使得感压板18不会发生下移,这样过水流道17就不会导通进水腔10与真空腔22之间的水路,这样进一步保证锁水结构锁水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包括泵头体(04),所述泵头体(04)内设有进水腔(10)、出水腔(13)、增压腔(07)及真空腔(22),进水腔(10)、出水腔(13)分别与进水口(01)、出水口(15)接通,所述真空腔(22)依次通过过水腔(08)、进水单向水流结构(23)与增压腔(07)接通,增压腔(07)通过出水单向水流结构(14)与出水腔(13)接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腔(10)、过水腔(08)接通的水路上设有用于控制进水腔(10)内水流回流及进入真空腔(22)的锁水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水结构包括感压板(18)、复位弹簧(06)、密封套筒(21),感压板(18)上端周向与泵头体(04)内壁之间密封设置,感压板(18)与阀盖(03)之间构成与外部大气接通的大气腔(20),进水口(01)设置于阀盖(03)顶部,密封套筒(21)连接在阀盖(03)底面且密封套筒(21)的内腔与进水口(01)接通,感压板(18)与密封套筒(21)滑动密封套接,感压板(18)侧壁上设有过水流道(17),复位弹簧(06)一端作用于感压板(18)上,另一端作用于泵头体(04)内壁,感压板(18)在大气腔(20)内气压、真空腔(22)内压力及复位弹簧(06)共同作用下构成控制进水腔(10)内水流回流及进入真空腔(22)的锁水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压板(18)上部分感受真空腔(22)内水压的面积大于下部分感受真空腔(22)内水压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体(04)内设有由泵头体(04)本体构成的支撑套环(09),支撑套环(09)本体上构成所述进水腔(10),支撑套环(09)顶端设有压紧套环(05),压紧套环(05)与支撑套环(09)之间压紧有第一密封圈(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筒(21)下端周边套设有第二密封圈(0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压板(18)上端周边套设有第三密封圈(19)。
CN202122102818.2U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 Active CN215444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2818.2U CN215444371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2818.2U CN215444371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44371U true CN215444371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698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02818.2U Active CN215444371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44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49526A1 (en) Quick-Exhaust Diaphragm Pump
CN219061953U (zh) 一种微型防虹吸隔膜泵
CN215444371U (zh) 一种供水泵的锁水结构
CN113530799A (zh) 串联式隔膜泵
CN215672635U (zh) 一种可以排气和吸气一体的电磁气泵
CN216241258U (zh) 一种双进水、双出水供水泵
CN215486510U (zh) 一种气动高压隔膜泵
WO2022056945A1 (zh) 一种用于密闭液瓶的多出液口微型泵
WO2018082154A1 (zh) 用于泵浦的上盖及泵浦
CN113864205A (zh) 一种自吸叶轮泵
CN210068448U (zh) 气体隔膜泵
CN219974711U (zh) 新型卧式往复泵
US5328339A (en) Pump driven by air pressure
CN213360372U (zh) 一种控流泵
CN219932412U (zh) 一种可调隔膜泵
CN213838854U (zh) 一种控流泵
CN217080740U (zh) 一种控流泵的恒压结构
CN220302311U (zh) 一种单向气泵及吸奶器
CN220168086U (zh) 一种自制型单向双泵
CN215409161U (zh) 一种具有对冲结构的控流泵
CN220955988U (zh) 一种止回流水泵结构
CN216665940U (zh) 一种带回流阀的自吸泵
CN220395972U (zh) 一种出水单向隔膜泵
CN220396036U (zh) 一种带单向水流结构的叶轮泵
CN216044465U (zh) 一种自吸叶轮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