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2395U - 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2395U
CN219192395U CN202223499958.9U CN202223499958U CN219192395U CN 219192395 U CN219192395 U CN 219192395U CN 202223499958 U CN202223499958 U CN 202223499958U CN 219192395 U CN219192395 U CN 219192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ods
fixedly connected
chamber
frame
wal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999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皓
任龙
张伟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De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e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ex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e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999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2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2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2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涉及智能货运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主体、容纳框,机器人主体的下部安装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移动轮。它能够通过容纳框、容纳腔、升降机构、升降板、交接机构、盖板的配合,可以将搬运货物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在取出搬运货物时,通过控制液压升降杆收缩,进而可快速将盖板移出容纳框的上方,便于取出搬运货物,在取出容纳腔底部货物时,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可快速带动升降板在容纳腔的内部快速上升,便于取出容纳腔底部的货物,解决了上述装置只能搬运整体的大件货物,在搬运零散的小型货物或不规则的货物时,上述装置无法起到扶持的作用的问题,实现了本装置使用的高效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货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AGV智能搬运机器人主要功用集中在自动物流搬转运,AGV智能搬运机器人是通过特殊地标导航自动将物品搬运运输至指定地点,最常见的引导方式为磁条引导,激光引导,RFID引导等;现有的AGV智能搬运机器人一般运用于各地仓库中,智能搬运机器人在承载货物时,往往都是智能搬运机器人移动至卸货平台底端,卸货平台通过机械手将货物堆叠放置在智能搬运机器人装载平台上,货物在堆放时不完全保持在同一竖直水平面,当智能搬运机器人移动时,在惯性作用下,货物会出现掉落的问题。
根据专利号CN2158838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AGV机器人,包括AGV机器人本体,所述AGV机器人本体左侧表面设有控制面板,所述AGV机器人本体顶端通过凹槽安装有受压组件,所述受压组件边侧对称设有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由电动伸缩杆、护板和拉杆组成,所述防护组件内侧设有调节组件。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受压组件和防护组件,实现对货物的扶持,相较于传统的结构,本装置通过货物对承载平台施加压力,承载平台受力通过拉杆拉动护板移动,通过护板对堆叠的货物边侧进行防护挤压,继而避免AGV机器人本体启动后在惯性作用下滑动脱落,影响货物的质量;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实现调节的作用,相较于传统的结构,本装置通过滚珠在护板内壁球槽转动,使夹板角度自主调节,从而匹配不同货物边侧倾斜角度,同时,回力弹簧的弹力对内杆进行支撑,使夹板能够紧贴在货物边侧,同时,降低对货物外侧带来的损伤,但是上述装置只能搬运整体的大件货物,在搬运零散的小型货物或不规则的货物时,上述装置无法起到扶持的作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容纳框,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下部安装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移动轮,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容纳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交接机构,所述交接机构的后方安装有盖板,所述容纳框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容纳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板。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框,所述缓冲框的下表面与机器人主体的车厢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框的上表面开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组相互对称的弹性件。
进一步的,两组所述弹性件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版,所述滑动版的外表面与缓冲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版的上表面与容纳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滑动条、伺服电机、交接板,两个所述滑动条的下表面均与容纳腔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条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容纳腔的内底壁,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柱的左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条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支座。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支座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交接板的正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侧壁与第一连接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交接板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的上表面与升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交接机构包括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杆安装于连接板的上表面,所述液压升降杆的输出端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铰接条,所述铰接条的背面与盖板的正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条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支座,所述第三支座的背面与容纳框的正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容纳框、容纳腔、升降机构、升降板、交接机构、盖板的配合,可以将搬运货物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在取出搬运货物时,通过控制液压升降杆收缩,进而可快速将盖板移出容纳框的上方,便于取出搬运货物,在取出容纳腔底部货物时,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可快速带动升降板在容纳腔的内部快速上升,便于取出容纳腔底部的货物,解决了上述装置只能搬运整体的大件货物,在搬运零散的小型货物或不规则的货物时,上述装置无法起到扶持的作用的问题,实现了本装置使用的高效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机构,在本装置搬运货物的途中发生颠簸时,可以通过弹性件的弹性作用,进而带动滑动板在缓冲腔的内部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容纳框上下移动,实现了本装置缓冲本装置晃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视结构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机构的立体结构拆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拆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铰接机构的立体结构拆分图。
图中:1、机器人主体;2、移动轮;3、缓冲机构;301、缓冲框;302、缓冲腔;303、弹性件;304、滑动板;4、容纳框;5、连接板;6、容纳腔;7、升降机构;701、滑动条;702、螺纹孔;703、螺纹柱;704、伺服电机;705、第一支座;706、第一连接杆;707、交接板;708、第一通孔;709、第二通孔;710、第二连接杆;711、第二支座;8、升降板;9、交接机构;901、液压升降杆;902、连接块;903、铰接条;904、第三通孔;905、第三连接杆;906、第三支座;1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该智能机器人用于在货物的搬运过程中对货物进行输送,通过容纳框4、容纳腔6、升降机构7、升降板8、交接机构9、盖板10的配合,可以将搬运货物防止在容纳腔6的内部,在取出搬运货物时,通过控制液压升降杆901收缩,进而可快速将盖板10移出容纳框4的上方,便于取出搬运货物,在取出容纳腔6底部货物时,通过启动伺服电机704,可快速带动升降板8在容纳腔6的内部快速上升,便于取出容纳腔6底部的货物,使得该装置搬运货物的效果更加理想,能够保证智能机器人使用的高效性。
参见图1~图5,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容纳框4,机器人主体1的下部安装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移动轮2,机器人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机构3。
缓冲机构3包括缓冲框301,缓冲框301的下表面与机器人主体1的车厢安装板固定连接,缓冲框301的上表面开设有缓冲腔302,缓冲腔30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组相互对称的弹性件303。
此处弹性件303的材质优选为弹簧。
两组弹性件30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版304,滑动版304的外表面与缓冲腔30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滑动版304的上表面与容纳框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在本装置搬运货物的途中发生颠簸时,可以通过弹性件303的弹性作用,进而带动滑动板304在缓冲腔302的内部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容纳框4上下移动,实现了本装置缓冲本装置晃动的目的。
容纳框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上方设置有交接机构9。
交接机构9包括液压升降杆901,液压升降杆901安装于连接板5的上表面,液压升降杆901的输出端铰接有连接块902,连接块90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铰接条903,铰接条903的背面与盖板10的正面固定连接。
铰接条903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三通孔904,第三通孔90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905,第三连接杆90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支座906,第三支座906的背面与容纳框4的正面固定连接。
此处第三连接杆905的直径与第三通孔904的孔径一致。
通过控制液压升降杆901收缩,进而带动连接块902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铰接条903在第三连接杆905的外表面转动,同时带动盖板10跟随铰接条903转动,实现了本装置快速开启盖板10的目的。
交接机构9的后方安装有盖板10,容纳框4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腔6,容纳腔6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7。
升降机构7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滑动条701、伺服电机704、交接板707,两个滑动条701的下表面均与容纳腔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两个滑动条70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702,螺纹孔702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703,伺服电机704安装于容纳腔6的内底壁,伺服电机704的输出端与螺纹柱703的左端固定连接,两个滑动条70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支座705。
此处螺纹孔702的孔径与螺纹柱703的直径一致,
两个第一支座70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06,交接板707的正面开设有第一通孔708,第一通孔708的内侧壁与第一连接杆70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交接板707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孔709,第二通孔709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10,第二连接杆7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座711,第二支座711的上表面与升降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此处第一连接杆706的直径与第一通孔708的孔径一致,此处第二通孔709的孔径与第二连接杆710的直径一致。
通过启动伺服电机704,进而带动螺纹柱703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滑动条701向相互靠近的一侧面移动,同时带动两个相互对称的交接板707向上顶起,同时带动第二支座711向上移动,同时带动升降板8在容纳腔6的内部向上滑动,同时带动容纳腔6底部的货物向上移动,实现了本装置便捷取出容纳腔6底部货物的目的。
容纳腔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板8。
工作原理:在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搬运货物放置在容纳腔6的内部,在本装置搬运货物的途中发生颠簸时,可以通过弹性件303的弹性作用,进而带动滑动板304在缓冲腔302的内部上下滑动,从而带动容纳框4上下移动,实现了本装置缓冲本装置晃动的目的,在取出容纳腔6内部的货物时,通过控制液压升降杆901收缩,进而带动连接块902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铰接条903在第三连接杆905的外表面转动,同时带动盖板10跟随铰接条903转动,实现了本装置快速开启盖板10的目的,然后将容纳腔6内部的货物取出,在取出容纳腔6底部的货物时,通过启动伺服电机704,进而带动螺纹柱703转动,从而带动两个滑动条701向相互靠近的一侧面移动,同时带动两个相互对称的交接板707向上顶起,同时带动第二支座711向上移动,同时带动升降板8在容纳腔6的内部向上滑动,同时带动容纳腔6底部的货物向上移动,实现了本装置便捷取出容纳腔6底部货物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容纳框(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下部安装有两组相互对称的移动轮(2),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上方设置有缓冲机构(3),所述容纳框(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的上方设置有交接机构(9),所述交接机构(9)的后方安装有盖板(10),所述容纳框(4)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腔(6),所述容纳腔(6)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7),所述容纳腔(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升降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缓冲框(301),所述缓冲框(301)的下表面与机器人主体(1)的车厢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框(301)的上表面开设有缓冲腔(302),所述缓冲腔(30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两组相互对称的弹性件(3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弹性件(30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动版(304),所述滑动版(304)的外表面与缓冲腔(30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版(304)的上表面与容纳框(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滑动条(701)、伺服电机(704)、交接板(707),两个所述滑动条(701)的下表面均与容纳腔(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条(70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702),所述螺纹孔(702)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螺纹柱(703),所述伺服电机(704)安装于容纳腔(6)的内底壁,所述伺服电机(704)的输出端与螺纹柱(703)的左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条(70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对称的第一支座(7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支座(705)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706),所述交接板(707)的正面开设有第一通孔(708),所述第一通孔(708)的内侧壁与第一连接杆(706)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交接板(707)的正面开设有第二通孔(709),所述第二通孔(709)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710),所述第二连接杆(7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座(711),所述第二支座(711)的上表面与升降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接机构(9)包括液压升降杆(901),所述液压升降杆(901)安装于连接板(5)的上表面,所述液压升降杆(901)的输出端铰接有连接块(902),所述连接块(90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铰接条(903),所述铰接条(903)的背面与盖板(10)的正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条(903)的左侧面开设有第三通孔(904),所述第三通孔(904)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905),所述第三连接杆(90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支座(906),所述第三支座(906)的背面与容纳框(4)的正面固定连接。
CN202223499958.9U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 Active CN219192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9958.9U CN219192395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99958.9U CN219192395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2395U true CN219192395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7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99958.9U Active CN219192395U (zh) 2022-12-28 2022-12-28 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2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5381B (zh) 一种多用途物料搬运工业机器人
CN107150986B (zh) 一种缝纫机举升转运设备
JPWO2021030647A5 (zh)
CN216862990U (zh) 集成设备上料装备
CN219192395U (zh) 一种可行走搬运货物的智能机器人
CN112722663A (zh) 一种基于多爪支撑稳定技术的仓储物流机器人及方法
CN216034581U (zh) 一种具有升降功能的装卸搬运车
CN215042893U (zh) 一种便于升降的物流装卸搬运推车
CN114933114A (zh) 一种用于物流仓库用防撞击运货无人小车
CN210133846U (zh) 手动叉车
CN210504199U (zh) 一种智能上下料仓
CN110759132A (zh) 一种物流用高效卸货装置
CN220577294U (zh) 一种物流台车的分层装置
CN211056257U (zh) 一种物流用高效卸货装置
CN218490562U (zh) 一种可升降式重型货架
CN217458695U (zh) 一种轻便式自提托盘车
CN219173287U (zh) 搬运机器人
CN219749888U (zh) 一种锂电型物流搬运车
CN214084519U (zh) 一种栈板搬运agv
CN116062656B (zh) 叉车装载装置及无人驾驶叉车
CN220766407U (zh) 一种货架取货机
CN216805496U (zh) 建筑机电设备用运输装置
CN221090651U (zh) 一种便捷取物的agv小车
CN214087566U (zh) 货叉增高垫及叉车
CN219790218U (zh) 一种地爬式液压升降横移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