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2157U - 导向组件及换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导向组件及换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92157U
CN219192157U CN202223224443.8U CN202223224443U CN219192157U CN 219192157 U CN219192157 U CN 219192157U CN 202223224443 U CN202223224443 U CN 202223224443U CN 219192157 U CN219192157 U CN 219192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mounting
guide
piece
ro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2444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平
于新瑞
王凯枫
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2444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92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92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921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向组件及换电设备,导向组件用于相对移动的两个部件之间的导向,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均具有用于与两个部件中的一个可移动连接的移动连接端,用于与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可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端;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相互可转动连接,使导向组件随两个部件的相对移动而伸缩,且伸缩方向与两个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向相同。采用本方案,导向组件能够伸缩进而导向,与现有技术中相比,本导向组件在收缩状态下,沿着移动方向占用的空间更小,能够节省相对移动方向占用的空间,导向组件的导向距离远超其收缩状态下占用空间,在保证导向行程的同时使得两个部件在移动方向上结构更为紧凑。

Description

导向组件及换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换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向组件及换电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电动汽车的电池安装一般分为固定式和可换式,针对可换式的电池一般采用活动安装的方式,电池可以随时取下,以进行更换或充电,在更换或充电完毕后,再安装到车体上。
在进行电池包更换操作时,通常通过专门的换电设备实现。换电设备通常配备有承载电池包的换电平台,换电平台相对设备框架移动,并移动至电动车辆的电池包所在的位置,并对电池包进行更换操作。在此过程中,由于换电平台承载电池包移动,换电平台需平稳地移动,以避免电池包的晃动。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换电平台和设备框架之间设置导轨滑块式的导向组件,以对电池包的移动进行导向。但是该导轨滑块式的导向组件在导向方向上占用的空间较大,对于换电平台需相对设备框架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移动的换电设备,将导致换电设备的竖直高度较高,使得换电站的换电区域需要设置较深的凹坑,以允许换电设备进入电动汽车底部,大大增加了换电站的建造成本,而且由于需要设置凹坑,抬高了换电区域的总体高度,使得连接换电区域的坡道的高度提高,降低了驾驶车辆的通过性。此外,该导轨滑块式的导向组件通常设置于换电平台的四个端部处,其导向范围小,导向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导向组件在导向方向上占用空间大的缺陷,提供一种导向组件及换电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用于相对移动的两个部件之间的导向,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均具有用于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一个可移动连接的移动连接端以及,用于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可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端;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相互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导向组件随所述两个部件的相对移动而伸缩,且伸缩方向与所述两个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向相同。
在本方案中,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的转动连接端各自独立地与某一个部件连接,并能够相对其转动;移动连接端与另外一个部件可移动连接,其连接位置会随着两个部件的相对移动而变化,并且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相互可转动连接,从而导向组件能够随之在两个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向上伸缩,进而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移动进行导向。与现有技术中的导向组件(例如导轨滑块导向组件)相比,本导向组件在收缩状态下,沿着移动方向占用的空间更小,能够节省相对移动方向占用的空间,同时,导向组件的导向距离远超其收缩状态下占用空间,在保证导向行程的同时使得两个部件在移动方向上结构更为紧凑。
较佳地,所述第一杆组件的移动连接端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移动连接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部件。
在本方案中,通过上述连接方式,实现了第一杆组件、第二杆组件和两个部件之间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均具有一个杆件,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杆件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可转动连接;
或,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均具有多个依次可转动连接的杆件,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杆件一一对应设置,对应设置的所述杆件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可转动连接。
在本方案中,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具有多个依次可转动连接的杆件,从而能够扩展其伸缩长度,进而能够提升导向范围,从而能够适应不同部件的导向需求。另外,通过配置不同的杆长,也能相应提升导向范围。当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均采用一个杆件时,其结构简单、紧凑,在实现导向作用的同时,能够尽量减小伸缩方向上占用的空间。
较佳地,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
穿设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可转动连接处的第一安装件;
和/或,穿设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移动连接端的第二安装件,所述移动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连接;
和/或,穿设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转动连接端的第三安装件,所述转动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三安装件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第一安装件能够实现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的可转动连接,从而使得导向组件的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在导向时能够伸缩移动。和/或,通过第二安装件能够实现第一杆组件的移动连接端和第二杆组件的移动连接端分别与对应的部件连接,从而使得导向组件的移动连接端能够连接于对应的部件;和/或,通过第三安装件能够实现第一杆组件的转动连接端和第二杆组件的转动连接端分别与对应的部件连接,从而使得导向组件的转动连接端分别与对应的部件连接,实现导向组件对两个部件的导向。
较佳地,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或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或所述第三安装件均包括安装柱,
所述安装柱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轴向限位件,和/或所述安装柱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轴向限位件;
所述安装柱穿设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或第二杆组件,所述第一轴向限位件和/或所述第二轴向限位件用于从所述安装柱的相应端限制所述安装柱的轴向移动。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的结构,安装柱的两端的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第二轴向限位件能够分别对安装柱两端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安装件的轴向窜动和脱出,进而避免被连接的两个构件因各个安装件的轴向限位不到位导致的错位,使得被连接的两个构件能够形成稳定的连接,进而提升导向性能。
较佳地,所述第一轴向限位件为凸台,所述凸台从所述安装柱的第一端通过抵接以限制所述安装柱的轴向移动。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凸台能够从安装柱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被连接构件进行抵接,从而限制安装柱的轴向移动。并且,凸台与被连接构件能够形成面接触,能够提升抵接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第二轴向限位件包括阻挡片和紧固件,所述阻挡片从所述安装柱的第二端通过抵接限制所述安装柱的轴向移动,所述紧固件沿着所述安装柱的轴向方向,穿过所述阻挡片与所述安装柱连接,以限制所述安装柱的轴向移动;
或,所述第二轴向限位件包括限位板和紧固件,所述安装柱的第二端沿着其径向方向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至少部分插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紧固件穿过并固定所述限位板,以限制所述安装柱的轴向移动;
或,所述第二轴向限位件包括销钉,所述安装柱的第二端沿着其径向方向设有限位孔,所述销钉插设于所述限位孔内,且所述销钉的部分凸出于所述安装柱的外表面,以限制所述安装柱的轴向移动。
在本方案中,第二轴向限位件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通过采用上述任一一种第二轴向限位件,均能在连接时使得安装柱的第二端能够穿过被连接的两个构件,安装柱的第一端经由第一轴向限位件能够与被连接构件中的对应构件抵接,再通过第二轴向限位件对安装柱的第二端进行限制,这种安装方式简单,便于操作。进一步地,通过阻挡片和紧固件的这种结构形式,阻挡片能够在第二端处与对应的被连接构件进行抵接,并且紧固件能够将阻挡片与安装柱连接,阻挡片和第一轴向限位件能够形成夹设的形式,使得受力均匀,提升连接效果;另外,紧固件沿着轴向方向连接,能够提升紧固效果。通过限位板和紧固件的这种结构形式,限位板沿着安装柱的径向方向插入限位槽中,并通过紧固件固定,能够避免被连接的两个构件沿着安装柱轴向方向窜动,提升导向组件导向的稳定性。通过销钉的这种结构形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较佳地,所述第一安装件的安装柱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或所述第二杆组件之间还设有转动部;
和/或,沿着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安装柱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第一轴向限位件和所述移动连接端之间还设有间隔片;
和/或,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安装柱和所述移动连接端之间还设有转动部;
和/或,所述第三安装件的安装柱和所述转动连接端之间还设有转动部。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安装柱与对应的被连接构件之间设置转动部,能够提升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的转动效果,提升导向性能。此外,前述的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第二轴向限位件也能够在安装柱的两端限制转动部的轴向位置,使得转动部位于安装柱和对应的被连接构件之间,进一步提升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的转动效果,提升移动连接端的转动性能。通过在第二安装件的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移动连接端之间设置间隔片,能够使得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移动连接端之间具有间隙,进而提升了移动连接端和第二安装件之间的相对转动的灵活性。
较佳地,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可转动连接处的间隔片,所述间隔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安装件穿过所述第一杆组件、所述间隔片和所述第二杆组件,将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可转动连接。
在本方案中,通过第一安装件能够实现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的可转动连接,在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之间设置间隔片,能够使得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之间具有间隙,避免了转动过程中的相互干涉,提升了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之间的相对转动的灵活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件的第一轴向限位件抵接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安装件的第二轴向限位件的阻挡片、或限位板、或销钉抵接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中的另一个。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上述任一一种结构形式,能够限制安装柱相对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的位置,使得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能够稳定可靠地形成转动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二安装件通过滑动副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连接;所述滑动副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中的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件,另一个连接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
在本方案中,通过滑动副实现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与对应部件的可移动连接,该种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将杆与部件之间进行可移动配合,并且该连接方式便于布置,方便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能够按照预设的方向进行移动。其中,滑块与滑轨滑动配合,且能够沿着滑轨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滑块能够随着其连接的部件移动而在滑轨上滑动,能够经由滑轨限制滑块的移动方向,进而约束导向组件的伸缩方向与两个部件的相对移动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滑块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滑轨连接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
在本方案中,通过将滑块与第二安装件连接,滑轨与对应的部件连接,滑块将随着对应的杆组件进行移动,相比于滑轨,滑块的体积小,能够避免与其他部件之间产生干涉,有利于导向组件的布置与导向。
优选地,所述滑块具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轨配合,所述滑轨沿着与所述导向组件的伸缩方向具有夹角的方向延伸。在本方案中,滑轨沿着与导向组件伸缩方向具有夹角的方向延伸,能够对滑块进行预设方向的导向,使得导向组件能够随着伸缩变形。
较佳地,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第一轴向限位件为凸台,所述第一轴向限位件与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中的一个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安装柱穿过所述第一杆组件或第二杆组件的移动连接端;
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第二轴向限位件的阻挡片、或限位板、或销钉抵接于所述第一杆组件或所述第二杆组件。
在本方案中,通过凸台能够与滑块或滑轨连接,并形成面接触,提升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安装柱能够穿过第一杆组件或第二杆组件的移动连接端,与移动连接端形成连接;任一一种第二轴向限位件能够抵接于第一杆组件或第二杆组件,使得第一杆组件或第二杆组件能够与滑块或滑轨形成可移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其能够使得连接后的滑动副和移动连接端结构紧凑,也能使连接可靠稳定。
较佳地,所述第三安装件通过转动副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连接;
所述转动副包括转动座和所述第三安装件,所述转动座具有连接槽,所述第一杆组件或第二杆组件的转动连接端伸入所述连接槽,
所述第三安装件穿过所述连接槽的侧壁和所述转动连接端以将所述转动连接端与所述转动座可转动连接。
在本方案中,转动连接端能够伸入连接槽内,并通过第三安装件穿过连接槽和转动连接端,从而实现了转动连接端与转动座之间的转动连接。并且,连接槽还能够在与伸缩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转动连接端进行限位,保证转动连接端在伸缩方向所在的平面内转动,提升了导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第三安装件的第一轴向限位件抵接于所述连接槽一侧侧壁的外表面,
所述第三安装件的安装柱依次穿过所述连接槽的一侧侧壁、所述转动连接端和所述连接槽的另一侧侧壁;所述第三安装件的第二轴向限位件的阻挡片、或限位板、或销钉抵接于所述连接槽的另一侧侧壁的外表面。
在本方案中,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形式,实现了转动连接端与转动座之间的转动连接,其中,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第二轴向限位件分别与转动座相对的两个侧壁抵接,以限制安装柱的轴向位置,使其位于转动座和转动连接端处,提升连接的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第一杆组件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之间,和所述第二杆组件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之间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安装座。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杆组件和对应部件、第二杆组件和对应部件之间设置安装座,能够拓宽与导向组件的导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连接距离,便于与两个部件进行连接。另外,通过配置安装座在于导向组件的导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能够使得导向组件沿着与两个部件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布置,以提升导向的精准性。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为L型结构件、平板状结构件、块状结构件和管状结构件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方案中,安装座可以为多种结构形式,以适应不同的两个部件的导向需求,提升导向组件对不同使用场景的适应性。
一种换电设备,包括设备框架、换电平台、举升装置和如上述的导向组件;
将所述设备框架和所述换电平台作为所述两个部件,所述举升装置和所述导向组件均设置于所述设备框架与所述换电平台之间,以使所述换电平台能够相对于所述设备框架沿竖直方向升降。
在本方案中,通过导向组件能够对举升机构进行导向,与现有技术中的导向机构相比,本导向组件沿着移动方向占用的空间更小,能够节省高度方向(竖直方向)占用的空间,能够在保证举升行程的同时,有效降低换电设备的高度,以适应电动车辆尤其是底盘较低的电动车辆的换电需求。
较佳地,所述换电平台设置于所述设备框架内;所述导向组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换电平台至少两个相对的侧面与所述设备框架之间。
在本方案中,将换电平台设置在设备框架内,能够进一步降低换电设备的高度。通过对换电平台至少两个相对的侧面进行导向,能够提升换电平台两侧移动的均衡性。更为优选地,可对四个侧面均进行导向,导向效果更佳,升降稳定性更好。
较佳地,所述导向组件和所述举升装置分别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换电平台两个相对的侧面与所述设备框架之间,两个所述举升装置设置于设有所述导向组件的所述换电平台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与所述设备框架之间,并通过两个所述举升装置的同步动作以驱动所述换电平台升降。
在本方案中,实现了举升的双驱动结构,提高了举升力。将两个举升装置设在换电平台的两侧,实现了分布式驱动,平衡了换电平台在不同位置处的受力,保证举升或下降始终保持水平,有利于举升的平稳性。同时,导向组件设置于具有举升装置的相对两侧,不但能够提升换电平台的升降的平稳性,也能提升升降的竖直度。
较佳地,所述导向组件设有四个,所述举升装置设有两个,四个所述导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换电平台的四个侧面与所述设备框架之间,两个所述举升装置设置于所述换电平台任意相对的两个侧面与所述设备框架之间,并通过两个所述举升装置的同步动作以驱动所述换电平台升降。
在本方案中,在换电平台的四个侧面均设有导向组件,能够进一步提升对换电平台升降的整体导向能力,进一步提升换电平台升降的平稳性和竖直度。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的转动连接端各自独立地与某一个部件连接,并能够相对其转动;移动连接端与另外一个部件可移动连接,其连接位置会随着两个部件的相对移动而变化,并且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相互可转动连接,从而导向组件能够随之在两个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向上伸缩,进而对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间的移动进行导向。与现有技术中的导向组件(例如导轨滑块导向组件)相比,本导向组件在收缩状态下,沿着移动方向占用的空间更小,能够节省相对移动方向占用的空间,同时,导向组件的导向距离远超其收缩状态下占用空间,在保证导向行程的同时使得两个部件在移动方向上结构更为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导向组件安装于两个部件之间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导向组件安装于两个部件之间的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导向组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C-C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1中导向组件在移动连接端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被去除,第二轴向限位件为具有阻挡片的结构形式;
图8为图1中导向组件在转动连接端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被去除,第二轴向限位件为具有限位板的结构形式;
图9为图1中导向组件的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的转动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被去除,第二轴向限位件为具有限位板的结构形式;
图10为导向组件的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的转动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轴向限位件为具有销钉(图中未示出)时,安装柱处具有限位孔的结构形式;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导向组件设置于两个部件之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又一种导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均具有多个杆件;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换电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中的换电设备的局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局部部件主要包括设备框架、导向组件和举升平台的框架;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换电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换电设备在导向组件处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换电设备1,导向组件10,第一杆组件100,第二杆组件200,杆件300,移动连接端310,转动连接端320,滑块410,滑轨420,转动座430,连接槽431,第一安装件510,第二安装件520,第三安装件530,凸台501,安装柱502,间隔片610,限位板620,限位槽640,紧固件650,转动部660,阻挡片670,限位孔680,第一安装座710,第二安装座720,第三安装座730,第四安装座740,第一部件20,第二部件30,
设备框架40,安装梁41,换电平台50,举升装置60,举升部601,动力源6021,传动机构6022,齿条6031,齿轮60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向组件10,如图1和图2所示,导向组件10用于相对移动的两个部件之间的导向。相对移动的两个部件分别为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之间具有间隔空间,导向组件10设置于该间隔空间内。
如图1-图3所示,导向组件10包括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均具有用于与两个部件中的一个可移动连接的移动连接端310,以及,用于与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可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端320;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相互可转动连接,以使导向组件10随两个部件的相对移动而伸缩,且伸缩方向与两个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向相同。
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连接端320各自独立地与某一个部件连接,并能够相对其转动;移动连接端310与另外一个部件可移动连接,其连接位置会随着两个部件的相对移动而变化,并且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相互可转动连接,从而导向组件10能够随之在两个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向上伸缩,进而对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之间的移动进行导向。与现有技术中的导向组件10(例如导轨滑块410导向组件10)相比,本导向组件10在收缩状态下,沿着移动方向占用的空间更小,能够节省相对移动方向占用的空间,同时,导向组件10的导向距离远超其收缩状态下占用空间,在保证导向行程的同时使得两个部件在移动方向上结构更为紧凑。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第一杆组件100的移动连接端31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移动连接端310分别连接于两个部件。从而,实现了第一杆组件100、第二杆组件200和两个部件之间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杆组件100的移动连接端310与第一部件20连接,第二杆组件200的移动连接端310与第二部件30连接;相应地,第一杆组件100的转动连接端320与第一部件20连接,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连接端320与第二部件30连接。当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相对移动时,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相对转动,而两个转动连接端320分别相对对应的部件转动,两个移动连接端310分别随之相对对应的部件移动,从而使得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转动连接处的移动方向与两个部分相对移动的方向相同。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均具有一个杆件300,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杆件300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可转动连接。当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均采用一个杆件300时,其结构简单、紧凑,在实现导向作用的同时,能够尽量减小伸缩方向上占用的空间。
如图3所示,第一杆组件100的杆件3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杆件300的长度相等,并在杆件300的中心处相互铰接。从而形成以铰接处为中心,两侧对称的结构形式,避免导向组件10的伸缩变形使两侧变形不均,受力不平衡,使得导向组件10的导向稳定。
作为另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均具有多个依次可转动连接的杆件300,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杆件300一一对应设置,对应设置的杆件300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可转动连接。从而能够扩展其伸缩长度,进而能够提升导向范围,从而能够适应不同部件的导向需求。另外,通过配置不同的杆长,也能相应提升导向范围。
如图13所示,提供了当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均具有多个杆件300时的示意图,图中圆圈示意两个杆件300或杆件300与部件之间可转动连接,直线示意杆件300与部件之间可移动连接。进一步地,同一杆组件中的相邻两个杆件300在端部可转动连接,两个杆组件中位置相对应的杆件300在中心处可转动连接;在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杆件300末端,均用于与相对移动的两个部件连接,且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两个末端均分别为转动连接端320和移动连接端310,两个移动连接端310分别与相对移动的两个部件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导向组件10还包括:穿设于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可转动连接处的第一安装件510;通过第一安装件510能够实现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可转动连接,从而使得导向组件10的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在导向时能够伸缩移动。
和/或,穿设于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移动连接端310的第二安装件520,移动连接端310通过第二安装件520与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连接;通过第二安装件520能够实现第一杆组件100的移动连接端31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移动连接端310分别与对应的部件连接,从而使得导向组件10的移动连接端310能够连接于对应的部件。
和/或,穿设于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连接端320的第三安装件530,转动连接端320通过第三安装件530与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连接,通过第三安装件530能够实现第一杆组件100的转动连接端32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连接端320分别与对应的部件连接,从而使得导向组件10的转动连接端320分别与对应的部件连接。
从而通过上述第一安装件510能够实现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连接,形成可伸缩的导向组件10。通过第二安装件520和第三安装件530能够实现导向组件10与对应部件的连接,使得导向组件10能够对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之间的相对移动进行导向。
具体地,如图1-图4所示,示出了同时具有第一安装件510、第二安装件520和第三安装件530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向组件10的两个移动连接端310均经由第二安装件520分别与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连接,两个转动连接端320均经由第三安装件530分别与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第一安装件510、和/或第二安装件520、和/或第三安装件530均包括安装柱502,安装柱502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轴向限位件,和/或安装柱502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轴向限位件;安装柱502穿设于第一杆组件100和/或第二杆组件200,第一轴向限位件和/或第二轴向限位件用于从安装柱502的相应端限制安装柱502的轴向移动。
通过采用以上的结构,安装柱502两端的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第二轴向限位件能够分别对安装柱502两端的轴向位置进行限制,避免安装件的轴向窜动和脱出,进而避免被连接的两个构件因各个安装件的轴向限位不到位导致的错位,使得被连接的两个构件能够形成稳定的连接,进而提升导向性能。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件510用于连接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第一安装件510的安装柱502穿过第二杆组件200和第一杆组件100,其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第二轴向限位件分别与第二杆组件200和第一杆组件100的对应侧壁连接,以限制安装柱502的轴向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杆组件100的移动连接端310通过第二安装件520与第一部件20连接,第二杆组件200的移动连接端310通过第二安装件520与第二部件30连接;如图4、图5和图7所示,以第一杆组件100为例,第二安装件520的安装柱502穿过第一杆组件100,其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第二轴向限位件分别与第一杆组件100的对应侧壁连接,以限制安装柱502的轴向位置。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杆组件100的转动连接端320通过第三安装件530与第一部件20连接,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连接端320通过第三安装件530与第二部件30连接;如图4、图6和图8所示,以第一杆组件100为例,第三安装件530的安装柱502穿过第一杆组件100,其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第二轴向限位件与对应的限制部件连接,图中为转动座430。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4-图9所示,第一轴向限位件为凸台501,凸台501从安装柱502的第一端通过抵接以限制安装柱502的轴向移动。凸台501能够从安装柱502的第一端与对应的被连接构件进行抵接,从而限制安装柱502的轴向移动。并且,凸台501与被连接构件能够形成面接触,能够提升抵接的稳定性。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4所示,第一安装件510和第三安装件530的凸台501为片状结构,以与对应的被连接构件抵接,起到限位作用。第二安装件520的凸台501为块状结构,其除了与两个被连接构件中的一个抵接外,还与另一个固定连接,相比于片状结构,该块状结构的凸台501能够提升固定连接的稳定性,使得移动连接端310与对应的部件形成稳定的连接。相应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轴向限位件还可以具有其他的结构形式,以适应连接和限位的需求。
此外,如图4和图6所示,安装柱502和第一轴向限位件可以为一体成型的构件,比如第一安装件510和第三安装件530所示出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柱502和第一轴向限位件还可以为组装的构件,具体地,安装柱502的第一端能够插入第一轴向限位件内,并与第一轴向限位件固定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第二轴向限位件也可以具有多种的结构形式,具体如下,并且这些第二轴向限位件可以与上述任一一种第一轴向限位件进行组合,适应不同的被连接构件的连接需求。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4、图5和图7所示,第二轴向限位件包括阻挡片670和紧固件650,阻挡片670从安装柱502的第二端通过抵接限制安装柱502的轴向移动,紧固件650沿着安装柱502的轴向方向,穿过阻挡片670与安装柱502连接,以限制安装柱502的轴向移动。通过阻挡片670和紧固件650的这种结构形式,阻挡片670能够在第二端处与对应的被连接构件进行抵接,并且紧固件650能够将阻挡片670与安装柱502连接,阻挡片670和第一轴向限位件能够形成夹设的形式,使得受力均匀,提升连接效果;另外,紧固件650沿着轴向方向连接,能够提升紧固效果。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在第二安装件520处示出了第二轴向限位件为阻挡片670和紧固件650时的结构。以第一杆组件100为例,安装柱502的第二端穿过第一杆组件100后,第二端的端面与第一杆组件100的侧壁持平,阻挡片670与第二端的端面和第一杆组件100的侧壁贴合,并通过紧固件650沿着安装柱502的轴向方向连接阻挡片670和安装柱502。具体地,紧固件650有两个。进一步地,紧固件可以选择螺栓,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紧固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的结构。
作为另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4、图6和图8、图9所示,第二轴向限位件包括限位板620和紧固件650,安装柱502的第二端沿着其径向方向设有限位槽640,限位板620至少部分插入限位槽640内,紧固件650穿过并固定限位板620,以限制安装柱502的轴向移动。通过限位板620和紧固件650的这种结构形式,限位板620沿着安装柱502的径向方向插入限位槽640中,并通过紧固件650固定,能够避免被连接的两个构件沿着安装柱502轴向方向闯动,提升导向组件10导向的稳定性。
具体地,如图4、图6和图8、图9所示,在第一安装件510和第三安装件530处均示出了第二轴向限位件为限位板620和紧固件650的结构。在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连接处,安装柱502的第二端穿过第二杆组件200和第一杆组件100后,安装柱502的第二端突出于第一杆组件100的侧壁,并且限位槽640靠近第一杆组件100的内侧壁与第一杆组件100的侧壁持平,限位板620的一部分插入限位槽640内,另一部分露出限位槽640以外,并通过紧固件650与第一杆组件100进行固定连接。对于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与对应构件(图中为转动座430)的连接,以第一杆组件100为例,安装柱502的第二端穿过转动座430的一侧侧壁、第一杆组件100和转动座430的另一侧侧壁后,安装柱502的第二端凸出于转动座430的另一侧侧壁,并且限位槽640靠近转动座430另一侧侧壁的内侧壁与转动座430的另一侧侧壁的外侧壁持平,限位板620的一部分插入限位槽640内,另一部分露出限位槽640以外,并通过紧固件650与转动座430的另一侧侧壁固定连接。
作为又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第二轴向限位件包括销钉,安装柱502的第二端沿着其径向方向设有限位孔680,销钉插设于限位孔680内,且销钉的部分凸出于安装柱502的外表面,以限制安装柱502的轴向移动。通过销钉的这种结构形式,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具体地,如图10所示,示出了当第二轴向限位件为销钉(图中未示出)时,安装柱502连接于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连接处的示意图,其中安装柱502的第二端穿过第二杆组件200和第一杆组件100后,安装柱502的第二端突出于第一杆组件100的侧壁,并且限位孔680靠近第一杆组件100的边缘与第一杆组件100的侧壁持平,销钉一部分插入限位孔680内,另一部分露出限位孔680以外,以抵接第一杆组件100的侧壁。在图10中,限位孔680为圆孔状的结构,并可适配圆柱状的销钉;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孔680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矩形等,并配有相同形状的矩形状的销钉,以增加与第一杆组件100抵接的面积。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第二轴向限位件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通过采用上述任一一种第二轴向限位件,均能在连接时使得安装柱502的第二端能够穿过被连接的两个构件,安装柱502的第一端经由第一轴向限位件能够与被连接构件中的对应构件抵接,再通过第二轴向限位件对安装柱502的第二端进行限制,这种安装方式简单,便于操作。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9所示,第一安装件510的安装柱502与第一杆组件100和/或第二杆组件200之间还设有转动部660。通过在安装柱502与对应的被连接构件之间设置转动部660,能够提升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效果,提升导向性能。此外,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第二轴向限位件也能够在安装柱502的两端限制转动部660的轴向位置,使得转动部660位于安装柱502和对应的被连接构件之间,进一步提升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效果,提升移动连接端310的转动性能。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9所示,导向组件1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可转动连接处的间隔片610,间隔片610设置于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之间;第一安装件510穿过第一杆组件100、间隔片610和第二杆组件200,将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可转动连接。通过第一安装件510能够实现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可转动连接,在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之间设置间隔片610,能够使得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之间具有间隙,避免了转动过程中的相互干涉,提升了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之间的相对转动的灵活性。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安装件510的第一轴向限位件抵接于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中的一个,第一安装件510的第二轴向限位件的阻挡片670、或限位板620、或销钉抵接于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中的另一个。从而能够限制安装柱502相对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位置,使得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能够稳定可靠地形成转动连接。
如图4和图9所示,第一安装件510的安装柱502穿过第二杆组件200和第一杆组件100,在安装柱502与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连接处均套设有转动部660,以提升转动效果。在图中,第一轴向限位件抵接于第二杆组件200的侧壁,第二轴向限位件抵接于第一杆组件100的侧壁,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第二轴向限位件在抵接相应的杆组件的同时,还能够用于限制两个转动部660的轴向位置。具体地,阻挡片670的外径、限位板620突出于限位槽640以外的长度和销钉突出于限位孔680以外的长度大于转动部660的外径,从而能够对转动部660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在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之间还设有间隔片610,间隔片610套设于安装柱502,其孔径与安装柱502的外径相适配,间隔片610除了能够使得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之间形成间隙,还能够将两个转动部660间隔开,在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之间对转动部660起到限位。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4、图5和图7所示,沿着第二安装件520的安装柱502的轴向方向,第二安装件520的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移动连接端310之间还设有间隔片610;和/或,第二安装件520的安装柱502和移动连接端310之间还设有转动部660。通过在安装柱502与对应的被连接构件之间设置转动部660,能够提升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效果,提升导向性能。在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移动连接端310之间设置间隔片610,能够使得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移动连接端310之间具有间隙,提升了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移动连接端310之间的相对转动的灵活性。此外,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第二轴向限位件也能够在安装柱502的两端限制转动部660的轴向位置,使得转动部660位于安装柱502和对应的被连接构件之间,进一步提升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效果,提升移动连接端310的转动性能。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第二安装件520通过滑动副与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连接;通过滑动副实现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与对应部件的可移动连接,该种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将杆与部件之间进行可移动配合,并且该连接方式便于布置,方便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能够按照预设的方向进行移动。
在具体实施时,滑动副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图4、图5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滑动副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滑动副还可以具有其他的结构形式,以使得杆组件的移动连接端310与对应的部件可移动连接。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滑动副包括滑块410和滑轨420,滑块410与滑轨420滑动连接,滑块410和滑轨420中的一个连接于第二安装件520,另一个连接于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滑块410与滑轨420滑动配合,且能够沿着滑轨420的延伸方向滑动,从而滑块410能够随着其连接的部件移动而在滑轨420上滑动,能够经由滑轨420限制滑块410的移动方向,进而约束导向组件10的伸缩方向与两个部件的相对移动方向一致。
优选地,滑块410连接于第二安装件520,滑轨420连接于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
在具体实施时,滑块410和滑轨420均可作为移动的部分与移动连接端310连接,相比于将滑轨420与移动连接端310连接,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出,将滑轨420与对应的部件连接,而将滑块410作为与移动连接端310连接的运动部件,使得运动的部件较小,不容易与其他零件碰撞,有利于导向组件10的布置与导向。
进一步地,滑块410具有滑槽,滑槽与滑轨420配合,滑轨420沿着与导向组件10的伸缩方向具有夹角的方向延伸。从而,能够对滑块410进行预设方向的导向,使得导向组件10能够随着伸缩变形。优选地,滑轨420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相对移动的方向垂直。
在具体实施时,移动连接端310可以通过安装件与滑块410连接或者与滑轨420连接,下面以移动连接端310与滑块410连接为例,进一步说明移动连接端310与滑动副之间的连接方式。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4、图5和图7所示,第二安装件520的第一轴向限位件为凸台501,第一轴向限位件与滑块410和滑轨420中的一个连接;第二安装件520的安装柱502穿过第一杆组件100或第二杆组件200的移动连接端310;第二安装件520的第二轴向限位件的阻挡片670、或限位板620、或销钉抵接于第一杆组件100或第二杆组件200。通过凸台501能够与滑块410或滑轨420连接,并形成面接触,提升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安装柱502能够穿过第一杆组件100或第二杆组件200的移动连接端310,与移动连接端310形成连接;任一一种第二轴向限位件能够抵接于第一杆组件100或第二杆组件200,使得第一杆组件100或第二杆组件200能够与滑块410或滑轨420形成可移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其能够使得连接后的滑动副和移动连接端310结构紧凑,也能使连接可靠稳定。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第二安装件520位于滑块410和移动连接端310之间,凸台501与滑块410连接,安装柱502与移动连接端310形成可转动连接,第二轴向限位件的阻挡片670、或限位板620、或销钉与对应的杆组件抵接。采用这种连接方式,能够使得滑块410和移动连接端310之间的结构紧凑,进而减小导向组件10在与伸缩方向垂直的方向占用的空间。此外,当移动连接端310在滑动副的作用下相对对应的部件移动时,移动连接端310还能够相对第二安装件520形成转动连接,避免移动连接端310在导向组件10的导向过程中卡死。
如图4、图5和图7所示,间隔片610的外径和阻挡片670的直径均大于转动部660的外径,通过设置阻挡片670能够限制转动部660的轴向位置,另外设置在凸台501和移动连接端310之间的间隔片610能够限制转动部660另一侧的轴向位置,使得转动部660位于安装柱502和移动连接端310之间,对移动连接端310的转动起到效果,提升移动连接端310的转动性能。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阻挡片670还可以为环状的构件,安装柱502伸出移动连接端310以外,环状的阻挡片670套设在安装柱502的伸出端,以对转动部660进行轴向限位。并且,在安装柱502的伸出端沿着安装柱502的径向方向设置紧固件650,以限制阻挡片670在安装柱502上的轴向位置,进而使得移动连接端310与滑块410形成稳定的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第三安装件530的安装柱502和转动连接端320之间还设有转动部660。通过在安装柱502与对应的被连接构件之间设置转动部660,能够提升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效果,提升导向性能。此外,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第二轴向限位件也能够在安装柱502的两端限制转动部660的轴向位置,使得转动部660位于安装柱502和对应的被连接构件之间,进一步提升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效果,提升移动连接端310的转动性能。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转动连接端320通过转动副与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连接。该种连接方式简单,便于将杆与部件之间进行可转动配合,并且该连接方式便于布置,方便第一杆组件100和第二杆组件200与对应的部件形状转动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转动副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如图4、图6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转动副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动副还可以具有其他的结构形式,以使得杆组件的转动连接端320与对应的部件可转动连接。
如图4、图6和图8所示,转动副包括转动座430和第三安装件530,转动座430具有连接槽431,转动连接端320伸入连接槽431,并通过第三安装件530穿过连接槽431的侧壁和转动连接端320以将转动连接端320与转动座430可转动连接。转动连接端320能够伸入连接槽431内,并通过第三安装件530穿过连接槽431和转动连接端320,从而实现了转动连接端320与转动座430之间的转动连接。并且,连接槽431还能够在与伸缩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对转动连接端320进行限位,保证转动连接端320在伸缩方向所在的平面内转动,提升了导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如图8所示,连接槽431为上下贯通的结构,避免形成遮挡,影响转动连接端320的转动。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4、图6和图8所示,第三安装件530的第一轴向限位件抵接于连接槽431一侧侧壁的外表面,第三安装件530的安装柱502依次穿过连接槽431的一侧侧壁、转动连接端320和连接槽431的另一侧侧壁;第三安装件530的第二轴向限位件的阻挡片670、或限位板620、或销钉抵接于连接槽431的另一侧侧壁的外表面。通过采用以上结构形式,实现了转动连接端320与转动座430之间的转动连接,其中,第一轴向限位件和第二轴向限位件分别与转动座430相对的两个侧壁抵接,以限制安装柱502的轴向位置,使其位于转动座430和转动连接端320处,提升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8所示,在限位板620的上下两侧均连接有紧固件650,紧固件650沿着第三安装件530的轴向方向穿过限位板620并与连接槽431的侧壁连接;从而能够提升限位板620与转动座430连接的稳定性。
在具体实施时,对于以上的转动部660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形式,比如可以为轴承、轴套或者其他能够提升转动性能的部件。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第一杆组件100与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之间,和第二杆组件200与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之间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安装座。通过在第一杆组件100和对应部件、第二杆组件200和对应部件之间设置安装座,能够拓宽与导向组件10的导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的连接距离,便于与两个部件进行连接。另外,通过配置安装座在于导向组件10的导向方向垂直的方向的长度,能够使得导向组件10沿着与两个部件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布置,以提升导向的精准性。优选地,位于导向组件10同一侧的滑动副和转动副均通过安装座与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连接。
优选地,安装座为L型结构件、平板状结构件、块状结构件(例如矩形块结构件)、管状结构件(例如矩形管结构件)中的至少一种。安装座可以为多种结构形式,以适应不同的两个部件的导向需求,提升导向组件10对不同使用场景的适应性。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图7和图8所示,第一杆组件100的滑动副和第二杆组件200的滑动副均通过第一安装座710分别与两个部件连接;第一杆组件100的转动副和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副均通过第二安装座720分别与两个部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导向组件10与两侧的两个部件之间均设有安装座,其中滑动副通过第一安装座710连接,转动副通过第二安装座720连接;使得导向组件10能够位于两个部件之间间隔的中间位置,提升导向组件10对两侧部件导向的均衡性。
如图1和图7所示,第一安装座710为L型结构件,其L形的一端的端面连接有滑轨420或滑块410(图中示出了连接有滑轨420的结构),其L形另一侧的侧壁用于与第一部件20或第二部件30通过紧固件650连接。如图1和图8所示,第二安装座720为平板状结构件,其中间部分与转动座430连接,其四周通过紧固件650与第一部件20或第二部件30连接。在两侧均设置安装座,不但能够使得杆组件位于间隔空间的中间位置处,而且两个第一安装座710可使用相同的结构,两个第二安装座720也可使用相同的结构,提升结构件的使用率。
作为另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1和图12所示,示出了单侧具有安装座的结构形式,具体地,在第一杆组件100与第一部件20之间设置安装座。
进一步地,第一杆组件100的移动连接端310处的滑轨420与第二部件30连接,第二杆组件200的转动连接端320处的转动座430与第二部件30连接;以及,第二杆组件200的移动连接端310处的滑轨420通过第三安装座730与第一部件20连接,第一杆组件100的转动连接端320处的转动座430通过第四安装座740与第一部件20连接。
滑轨420可以直接与第一部件20或第二部件30连接,或用过第三安装座730与第一部件20或第二部件30连接;转动座430可以直接与第一部件20或第二部件30连接,或通过第四安装座740与第一部件20或第二部件30连接。其中,第三安装座730和第四安装座740均为矩形块结构件,能够在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之间延伸,能够调整导向组件10在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之间的位置,使得导向组件10能够沿着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相对移动的方向布置。
相应地,在具体实施时,根据实际需求,比如避让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之间的其他部件,可以通过调整各个安装座在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之间的延伸长度,在保证导向组件10的导向方向与第一部件20和第二部件30相对移动的方向相同的基础上,规避其他部件,避免干涉。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提供了导向组件10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导向组件10可以应用于相对移动的两个部件之间的导向。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应用场景,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组件10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电设备1,换电设备1用于设置在换电站内,在换电站的电池仓与换电站内的电动汽车之间移动并负责自电动汽车上拆下电池运至电池仓内,或自电池仓取出电池安装至电动汽车上。换电设备1在换电时,会移动至电动汽车的正下方,通过一个可以升降的换电平台50升至电动汽车底盘位置。并完成拆下和安装电池包的作业。本换电设备1不仅适用于乘用车,还适用于卡车等大型车辆的换电工作,例如轻卡和重卡,特别是轻卡这种底盘略低的大型车辆。
如图14-图17所示,换电设备1包括设备框架40、换电平台50、举升装置60和如上述的导向组件10;将设备框架40和换电平台50作为两个部件,举升装置60和导向组件10均设置于设备框架40与换电平台50之间,以使换电平台50能够相对于设备框架40沿竖直方向升降。
通过导向组件10能够对举升机构进行导向,与现有技术中的导向机构相比,本导向组件10沿着移动方向占用的空间更小,能够节省高度方向(竖直方向)占用的空间,能够在保证举升行程的同时,有效降低换电设备1的高度,以适应电动车辆尤其是底盘较低的电动车辆的换电需求。
如图14所示,换电平台50能够沿着竖直方向,即图中的H方向相对设备框架40升降,通过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导向组件10,能够使得设备框架40在电池的升降方向(即换电设备1的高度方向)设置比较深的凹槽,方便降低所承载的电池包的高度,进而降低整个设备的高度。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换电平台50设置于设备框架40内;导向组件10设有多个,多个导向组件10分别设置于换电平台50至少两个相对的侧面与设备框架40之间。将换电平台50设置在设备框架40内,能够进一步降低换电设备1的高度。通过对换电平台50至少两个相对的侧面进行导向,能够提升换电平台50两侧移动的均衡性。
作为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如图14和图15所示,导向组件10和举升装置60分别设有两个,两个导向组件10分别设置于换电平台50两个相对的侧面与设备框架40之间,两个举升装置60设置于设有导向组件10的换电平台5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与设备框架40之间,并通过两个举升装置60的同步动作以驱动换电平台50升降。
实现了举升的双驱动结构,提高了举升力。将两个举升装置60设在换电平台50的两侧,实现了分布式驱动,平衡了换电平台50在不同位置处的受力,保证举升或下降始终保持水平,有利于举升的平稳性。同时,导向组件10设置于具有举升装置60的相对两侧,不但能够提升换电平台50的升降的平稳性,也能提升升降的竖直度。
作为另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导向组件10设有四个,举升装置60设有两个,四个导向组件10分别设置于换电平台50的四个侧面与设备框架40之间,两个举升装置60设置于换电平台50任意相对的两个侧面与设备框架40之间,并通过两个举升装置60的同步动作以驱动换电平台50升降。
在换电平台50的四个侧面均设有导向组件10,能够进一步提升对换电平台50升降的整体导向能力,进一步提升换电平台50升降的平稳性和竖直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两个举升装置60也可以通过传动机构与同一个动力源连接,从而实现一个动力源驱动两个举升装置同步动作。
如图15和图16所示,相对的两个导向组件10对称设置于换电平台5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处,从而提升导向的均衡性。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举升装置60具有用于带动换电平台50升降的举升部601,导向组件10沿着换电平台50的侧边布置。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举升部601设有一个,导向组件10设置于靠近举升部601的位置处。将导向组件10设置于靠近举升部601的位置处,能够使得导向作用靠近举升施加的位置处,提升导向效果。
作为另一种较佳地地实施方式,举升部601设有至少两个,并间隔布置于换电平台50的一侧,导向组件10位于两端的举升部601之间。如图14和图16所示,举升部601设有两个,将导向组件10设置于举升部601之间,并且导向组件10本身主要由杆状结构形成,其能够在举升部601之间延伸,使得在举升部601之间的导向均匀,提升导向效果,而且不会在水平方向上额外占用空间,有利于结构的紧凑化。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6和图17所示,举升装置60还包括驱动部和传动部,驱动部、传动部和举升部601依次传动连接,
传动部包括相互啮合的齿条6031和齿轮6032,齿轮6032与举升部601对应设置,驱动部用于带动齿条6031沿其长度方向做直线运动,齿轮6032随齿条6031运动而转动,并带动举升部601同步转动,以驱动换电平台50升降。
通过驱动齿条6031沿其长度方向做直线运动和齿轮6032随齿条6031运动而转动,实现了从直线运动到转动的转变;再通过齿轮6032与举升部601的同步转动带动换电平台50升降,改变了驱动部的动力传输方向,使得举升装置60的安置不受单一升降方向的限制,在换电设备1上的布置更加方便、紧凑。相对于链轮链条的传动方式,本方案采用齿轮6032和齿条6031传动,齿轮6032和齿条6031始终保持啮合接触而不分离,在重载情况下长期使用,无需张紧调节。并且相对于链轮链条,齿轮6032齿条6031的传动精度更高;减少了啮合接触面,进而减少了磨损,提高使用寿命,噪音更小。齿轮6032齿条6031所形成了单面啮合的传动结构,占用空间小,使得换电设备1整体上可以被做得低,保证换电设备1有足够的空间将较大的电池包从底部与车辆进行换电。
如图15所示,导向组件10位于齿条6031靠近换电平台50的一侧。从而便于布置,避免举升装置60与导向组件10之间干涉。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驱动部包括传动连接的动力源6021和传动机构6022,动力源6021用于输出旋转运动,传动机构6022用于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
旋转运动的轴线方向与直线运动的方向均沿换电平台50的一侧延伸,齿轮6032转动的轴线方向指向换电平台50;
导向组件10在其伸缩方向上的平面与直线运动的方向的平行。
从而,使得导向组件10在伸缩时能够沿着该直线运动方向进行伸缩,使得导向组件10的导向作用与升降方向相匹配。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如图16所示,设备框架40包括设置于换电平台50侧面的安装梁41,举升装置60设置于安装梁41上,且驱动部位于安装梁41上背离换电平台50的一侧,传动部和举升部601设置于安装梁41上朝向换电平台50的一侧;导向组件10连接于换电平台50和安装梁41朝向换电平台50的一侧之间。
从而,导向组件10设置于安装梁41和换电平台50之间,能够将导向作用于驱动和换电平台50之间,也能利用安装梁41和换电平台50之间原有的空间,避免占用水平方向空间,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用于相对移动的两个部件之间的导向,
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均具有用于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一个可移动连接的移动连接端以及,用于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可转动连接的转动连接端;
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相互可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导向组件随所述两个部件的相对移动而伸缩,且伸缩方向与所述两个部件相对移动的方向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组件的移动连接端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移动连接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两个部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均具有一个杆件,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杆件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可转动连接;
或,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均具有多个依次可转动连接的杆件,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杆件一一对应设置,对应设置的所述杆件相互交叉并在交叉处可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
穿设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可转动连接处的第一安装件;
和/或,穿设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移动连接端的第二安装件,所述移动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连接;
和/或,穿设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的转动连接端的第三安装件,所述转动连接端通过所述第三安装件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或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或所述第三安装件均包括安装柱,
所述安装柱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轴向限位件,和/或所述安装柱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轴向限位件;
所述安装柱穿设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或第二杆组件,所述第一轴向限位件和/或所述第二轴向限位件用于从所述安装柱的相应端限制所述安装柱的轴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向限位件为凸台,所述凸台从所述安装柱的第一端通过抵接以限制所述安装柱的轴向移动;
所述第二轴向限位件包括阻挡片和紧固件,所述阻挡片从所述安装柱的第二端通过抵接限制所述安装柱的轴向移动,所述紧固件沿着所述安装柱的轴向方向,穿过所述阻挡片与所述安装柱连接,以限制所述安装柱的轴向移动;
或,所述第二轴向限位件包括限位板和紧固件,所述安装柱的第二端沿着其径向方向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至少部分插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紧固件穿过并固定所述限位板,以限制所述安装柱的轴向移动;
或,所述第二轴向限位件包括销钉,所述安装柱的第二端沿着其径向方向设有限位孔,所述销钉插设于所述限位孔内,且所述销钉的部分凸出于所述安装柱的外表面,以限制所述安装柱的轴向移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的安装柱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或所述第二杆组件之间还设有转动部;
和/或,沿着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安装柱的轴向方向,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第一轴向限位件和所述移动连接端之间还设有间隔片;
和/或,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安装柱和所述移动连接端之间还设有转动部;
和/或,所述第三安装件的安装柱和所述转动连接端之间还设有转动部。
8.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可转动连接处的间隔片,所述间隔片设置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安装件穿过所述第一杆组件、所述间隔片和所述第二杆组件,将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可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的第一轴向限位件抵接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第二杆组件中的一个,所述第一安装件的第二轴向限位件的阻挡片、或限位板、或销钉抵接于所述第一杆组件和所述第二杆组件中的另一个。
10.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件通过滑动副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连接;
所述滑动副包括滑块和滑轨,所述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中的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件,另一个连接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滑轨连接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具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滑轨配合,所述滑轨沿着与所述导向组件的伸缩方向具有夹角的方向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第一轴向限位件为凸台,所述第一轴向限位件与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中的一个连接;
所述第二安装件的安装柱穿过所述第一杆组件或第二杆组件的移动连接端;
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第二轴向限位件的阻挡片、或限位板、或销钉抵接于所述第一杆组件或所述第二杆组件。
14.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件通过转动副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连接;
所述转动副包括转动座和所述第三安装件,所述转动座具有连接槽,所述第一杆组件或第二杆组件的转动连接端伸入所述连接槽,
所述第三安装件穿过所述连接槽的侧壁和所述转动连接端以将所述转动连接端与所述转动座可转动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件的第一轴向限位件抵接于所述连接槽一侧侧壁的外表面,
所述第三安装件的安装柱依次穿过所述连接槽的一侧侧壁、所述转动连接端和所述连接槽的另一侧侧壁;
所述第三安装件的第二轴向限位件的阻挡片、或限位板、或销钉抵接于所述连接槽的另一侧侧壁的外表面。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组件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之间,和所述第二杆组件与所述两个部件中的对应部件之间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安装座。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导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为L型结构件、平板状结构件、块状结构件和管状结构件中的至少一种。
18.一种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框架、换电平台、举升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向组件;
将所述设备框架和所述换电平台作为所述两个部件,所述举升装置和所述导向组件均设置于所述设备框架与所述换电平台之间,以使所述换电平台能够相对于所述设备框架沿竖直方向升降。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平台设置于所述设备框架内;
所述导向组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导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换电平台至少两个相对的侧面与所述设备框架之间。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和所述举升装置分别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换电平台两个相对的侧面与所述设备框架之间,两个所述举升装置设置于设有所述导向组件的所述换电平台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与所述设备框架之间,并通过两个所述举升装置的同步动作以驱动所述换电平台升降;
或,所述导向组件设有四个,所述举升装置设有两个,四个所述导向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换电平台的四个侧面与所述设备框架之间,两个所述举升装置设置于所述换电平台任意相对的两个侧面与所述设备框架之间,并通过两个所述举升装置的同步动作以驱动所述换电平台升降。
CN202223224443.8U 2022-12-01 2022-12-01 导向组件及换电设备 Active CN219192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4443.8U CN219192157U (zh) 2022-12-01 2022-12-01 导向组件及换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24443.8U CN219192157U (zh) 2022-12-01 2022-12-01 导向组件及换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92157U true CN219192157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6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24443.8U Active CN219192157U (zh) 2022-12-01 2022-12-01 导向组件及换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92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99805U (zh) 一种滑板用升降台及滑板和滑板输送线
CN111520022A (zh) 铁路机动装备车滑动顶盖
CN219192157U (zh) 导向组件及换电设备
CN116533941A (zh) 导向组件及换电设备
CN110125852B (zh) 一种可多车型切换的移动滑台及与其配合使用的夹具组件
CN218663851U (zh) 一种滑板导向翻倒装置
CN112747016B (zh) 一种自动锁销装置及升降机
CN116119298A (zh) 一种滑板导向旋转机构
CN212605883U (zh) 全自动无人机机场及其夹紧装置
CN211361190U (zh) 一种支架定位切换装置
CN216836960U (zh) 一种工件底部装配举升装置
CN217455733U (zh) 一种兼容不同轴距车辆换电用rgv装置
CN219113987U (zh) 一种汽车车身测量固定支架
CN219312729U (zh) 一种换电设备
CN216100505U (zh) 一种汽车尾灯灯罩注塑件精密加工台
CN219212983U (zh) 动车组牵引中心销辅助拆装装置
CN218926775U (zh) 一种焊接变位机t型台
CN213497522U (zh) 一种中门滑轨定位装置
CN217477072U (zh) 车身定位组件及包含其的换电穿梭车
CN210176367U (zh) 适用于低载智能搬运车的连杆顶升机构
CN218257857U (zh) 肘枕安装装置及车辆
CN220894775U (zh) 一种eps转向控制器测试台架
CN219430554U (zh) 一种施工支架
CN116161144A (zh) 一种换向机构
CN219695973U (zh) 一种建筑警示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