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91852U - 一种橡胶悬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橡胶悬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91852U CN219191852U CN202320416941.8U CN202320416941U CN219191852U CN 219191852 U CN219191852 U CN 219191852U CN 202320416941 U CN202320416941 U CN 202320416941U CN 219191852 U CN219191852 U CN 21919185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ubber
- shaped
- shaped thrust
- vehicle
- transi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6—Optimisation of rolling resistance, e.g. 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悬架,该橡胶悬架包括两个均衡梁,分别用于连接两组沿车辆行驶方向相邻的车桥;过渡支架,其布置在两个均衡梁上侧且过渡支架的下端通过橡胶缓冲组件连接两个所述均衡梁;两个V型推力杆,位于过渡支架上侧,每个V型推力杆均包括V口端和尖端,两个V型推力杆沿车辆行驶方向布置且V口端相对,尖端相背,两个V型推力杆的尖端均通过竖向支架连接相应位置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车桥,两个V型推力杆的V口端均用于连接车架;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在减少了橡胶材料使用的基础上,充分保证了橡胶悬架的承载能力和整体强度,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橡胶悬架承载能力有限、整体强度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悬架。
背景技术
悬架是车辆中车架与车桥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纵向反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形成的力矩传递到车架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悬架中具有弹性元件,包括可旋弹簧、扭杆弹簧以及橡胶弹簧等,其中使用橡胶弹簧的即为橡胶悬架。
传统的橡胶悬架可以参考申请公布号为CN109720161A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的一种橡胶悬架,该橡胶悬架包括副车架、轮边驱动电机、橡胶块下支架、橡胶块上支架、轮边机构、缓速器和橡胶块;轮边机构对称布置在副车架的外侧,轮边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副车架内,并与轮边机构通过传动轴连接;副车架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由橡胶块下支架、橡胶块上支架和橡胶块三部份构成的减振机构,橡胶块置于橡胶块下支架、橡胶块上支架之间,橡胶块上的上支架与橡胶块下支架通过螺栓连接。
上述结构的优点在于利用轮边驱动电机直驱轮边机构,结合橡胶块性能的优越性,解决了四轮驱动悬架空间布置结构局促的问题,但是由于含有了橡胶块下支架、橡胶块上支架以及橡胶块等较多的橡胶材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个橡胶悬架的承载载荷的能力以及整体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橡胶悬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橡胶悬架承载能力有限、整体强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橡胶悬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橡胶悬架,包括:
两个均衡梁,分别用于连接两组沿车辆行驶方向相邻的车桥;
过渡支架,其布置在两个所述均衡梁上侧且过渡支架的下端通过橡胶缓冲组件连接两个所述均衡梁;
两个V型推力杆,位于所述过渡支架上侧,每个V型推力杆均包括V口端和尖端,两个V型推力杆沿车辆行驶方向布置且V口端相对,尖端相背,两个V型推力杆的尖端均通过竖向支架连接相应位置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车桥,两个V型推力杆的V口端均用于连接车架。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支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布置在两个所述均衡梁上侧,两个过渡支架之间通过横支架连接,横支架上沿车辆行驶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V型推力杆的V口端。
进一步地,所述横支架的两端用于连接所述车架。
进一步地,定义车辆行驶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均衡梁包括前后延伸的梁体,橡胶缓冲组件包括连接梁体上端的橡胶弹簧,橡胶弹簧背向梁体的一端连接有上支架,上支架上固定有所述过渡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梁体朝上突出有等腰梯形凸块,等腰梯形凸块的两个斜面分别朝前和朝后,两个斜面上各布置有一个所述橡胶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缓冲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梁体和上支架的减振器,两个减振器自下而上倾斜布置且二者之间相对倾斜。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均衡梁的两端均通过连接位于对应车桥下侧的桥板托连接对应车桥,以使所述均衡梁与对应车桥在上下方向上错位。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支架为尖端朝上的三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橡胶悬架的有益效果是:
1)车辆行驶时垂向载荷由车架传递给过渡支架、上支架、橡胶弹簧、均衡梁、桥板托以及车桥,其中橡胶弹簧起到缓冲作用,减振器实现减振功能;车辆底盘产生的驱动力和制动力由底盘车架传递给两个V型推力杆以及两个竖向支架,同时均衡梁也承受了大部分驱动力和制动力;
2)均衡梁通过桥板托与车桥在上下方向错位布置,能够有效避免与车桥上侧的结构发生干涉,有效利用了整个装置上下方向的空间;
3)竖直支架采用三角结构,稳定性更高,也提高了V型推力杆的安装稳定性。
通过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在减少了橡胶材料使用的基础上,充分保证了橡胶悬架的承载能力和整体强度,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橡胶悬架承载能力有限、整体强度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橡胶悬架应用时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橡胶悬架应用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橡胶悬架应用时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橡胶悬架应用时的第一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橡胶悬架应用时的第二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均衡梁;2、车桥;201、驱动桥;202、转向桥;3、过渡支架;4、V型推力杆;5、竖向支架;6、横支架;7、车架;8、梁体;9、橡胶弹簧;10、上支架;11、等腰梯形凸块;12、减振器;13、桥板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在于通过改良橡胶悬架的结构,在减少了橡胶材料使用的基础上,充分保证了橡胶悬架的承载能力和整体强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橡胶悬架承载能力有限、整体强度低的技术问题。
在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之后,下面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附图中的任何元素数量均用于示例而非限制,以及任何命名都仅用于区分,而不具有任何限制含义。
下面参考本实用新型的若干代表性实施方式,详细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橡胶悬架的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车辆通常具有两组车桥2,两组车桥2沿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每组车桥2包括两个沿车辆行驶方向间隔布置的车桥2。橡胶悬架包括两个均衡梁1,分别用于连接两组沿车辆行驶方向相邻的车桥2。需要说明的是,每个车桥2均包括驱动架201和转向桥202。
每个均衡梁1上侧均布置有一个过渡支架3,均衡梁1与过渡支架3支架通过橡胶弹簧9组件连接,二者配合可用于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垂向载荷。
此外,过渡支架3上侧还安装有两个V型推力杆4,每个V型推力杆4均包括V口端和尖端,两个V型推力杆4沿车辆行驶方向布置且V口端相对,尖端相背,两个V型推力杆4的尖端均通过竖向支架5连接相应位置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车桥2,两个V型推力杆4的V口端均用于连接车架7。竖向支架5为尖端朝上的三角结构,稳定性更高,也提高了V型推力杆4的安装稳定性。
具体地,V型推力杆4在安装时需要借助横支架6,横支架6连接两个过渡支架3,同时横支架6上沿车辆行驶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V型推力杆4的V口端,以为V型推力杆4提供安装位。横支架6的两端均与车架7相连,以提高稳定性。
下面介绍均衡梁1和橡胶缓冲组件,定义车辆行驶方向为前后方向,均衡梁1包括前后延伸的梁体8,橡胶缓冲组件包括连接梁体8上端的橡胶弹簧9,橡胶弹簧9背向梁体8的一端连接有上支架10,上支架10上固定有过渡支架3。
梁体8朝上还突出有等腰梯形凸块11,等腰梯形凸块11的两个斜面分别朝前和朝后,两个斜面上各布置有一个橡胶弹簧9。橡胶缓冲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梁体8和上支架10的减振器12,两个减振器12自下而上倾斜布置且二者之间相对倾斜。
每个所述均衡梁1的两端均通过连接位于对应车桥2下侧的桥板托13连接对应车桥2,以使所述均衡梁1与对应车桥2在上下方向上错位。均衡梁1通过桥板托13与车桥2在上下方向错位布置,能够有效避免与车桥2上侧的结构发生干涉,有效利用了整个装置上下方向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橡胶悬架的工作原理是:车辆行驶时垂向载荷由车架7传递给过渡支架3、上支架10、橡胶弹簧9、均衡梁1、桥板托13以及车桥2,其中橡胶弹簧9起到缓冲作用,减振器12实现减振功能;车辆底盘产生的驱动力和制动力由底盘车架7传递给两个V型推力杆4以及两个竖向支架5,同时均衡梁1也承受了大部分驱动力和制动力;均衡梁1通过桥板托13与车桥2在上下方向错位布置,能够有效避免与车桥2上侧的结构发生干涉,有效利用了整个装置上下方向的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橡胶悬架的实施例2: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
实施例1中,梁体朝上还突出有等腰梯形凸块,等腰梯形凸块的两个斜面分别朝前和朝后,两个斜面上各布置有一个橡胶弹簧。
在本实施例中,梁体朝上突出两个相对倾斜的斜板来代替等腰梯形凸块的两个斜面,每个斜板上布置一个橡胶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橡胶悬架的实施例3: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
实施例1中,橡胶缓冲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梁体和上支架的减振器,两个减振器自下而上倾斜布置且二者之间相对倾斜。
在本实施例中,减振器的数量不再是两个,而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可以三个或者四个。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橡胶悬架的实施例4:
实施例1中,竖向支架为尖端朝上的三角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竖向支架为矩形结构。
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如下使用的术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宽度”、“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其仅是为了便于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和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要具有所述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和进行操作,因此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不能被理解或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
另外,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Claims (8)
1.一种橡胶悬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均衡梁,分别用于连接两组沿车辆行驶方向相邻的车桥;
过渡支架,其布置在两个所述均衡梁上侧且过渡支架的下端通过橡胶缓冲组件连接两个所述均衡梁;
两个V型推力杆,位于所述过渡支架上侧,每个V型推力杆均包括V口端和尖端,两个V型推力杆沿车辆行驶方向布置且V口端相对,尖端相背,两个V型推力杆的尖端均通过竖向支架连接相应位置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车桥,两个V型推力杆的V口端均用于连接车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支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布置在两个所述均衡梁上侧,两个过渡支架之间通过横支架连接,横支架上沿车辆行驶方向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V型推力杆的V口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支架的两端用于连接所述车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橡胶悬架,其特征在于:定义车辆行驶方向为前后方向,所述均衡梁包括前后延伸的梁体,橡胶缓冲组件包括连接梁体上端的橡胶弹簧,橡胶弹簧背向梁体的一端连接有上支架,上支架上固定有所述过渡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胶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朝上突出有等腰梯形凸块,等腰梯形凸块的两个斜面分别朝前和朝后,两个斜面上各布置有一个所述橡胶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胶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缓冲组件还包括两个连接梁体和上支架的减振器,两个减振器自下而上倾斜布置且二者之间相对倾斜。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橡胶悬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均衡梁的两端均通过连接位于对应车桥下侧的桥板托连接对应车桥,以使所述均衡梁与对应车桥在上下方向上错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橡胶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架为尖端朝上的三角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16941.8U CN219191852U (zh) | 2023-03-07 | 2023-03-07 | 一种橡胶悬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16941.8U CN219191852U (zh) | 2023-03-07 | 2023-03-07 | 一种橡胶悬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91852U true CN219191852U (zh) | 2023-06-16 |
Family
ID=86724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16941.8U Active CN219191852U (zh) | 2023-03-07 | 2023-03-07 | 一种橡胶悬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91852U (zh) |
-
2023
- 2023-03-07 CN CN202320416941.8U patent/CN21919185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680319U (zh) | 一种悬架系统 | |
US3952824A (en) | Rigid rear axle for motor vehicles | |
CN110884312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多连杆后悬架 | |
CN214057156U (zh) | 一种后独立悬架结构 | |
KR101315489B1 (ko) | 차량용 서브프레임의 구조 | |
CN210760117U (zh) | 五连杆后悬架及具有该后悬架的车辆结构 | |
CN201254064Y (zh) | 经济型乘用车两驱后悬架 | |
CN201102453Y (zh) | 汽车的后悬架系统 | |
CN201544746U (zh) | 汽车后桥驱动非独立悬架 | |
CN219191852U (zh) | 一种橡胶悬架 | |
CN202294136U (zh) | 汽车的非独立悬架系统和汽车 | |
CN215971001U (zh) | 一种整体桥式瓦特连杆复合悬架 | |
CN111823803A (zh) | 一种减震车桥总成 | |
US4451054A (en) |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 |
KR100882667B1 (ko) | 승차감과 롤 거동 안정성 향상 타입 차량 현가 장치 | |
CN202944167U (zh) | 驱动桥双横臂独立空气悬架总成 | |
CN212499770U (zh) | 一种汽车及其扭力梁 | |
CN200984953Y (zh) | 半独立悬架 | |
KR102238055B1 (ko) | 커플드 토션빔 액슬 타입 리어 서스펜션 | |
CN214492430U (zh) | 车辆后悬架系统及车辆 | |
CN216139770U (zh) | 一种车辆底盘及扫路机 | |
CN210881563U (zh) | 一种前悬架系统及汽车 | |
CN219256979U (zh) | 后悬架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 |
CN212737662U (zh) | 后悬架总成以及皮卡车辆 | |
CN213892085U (zh) | 一种多连杆式后悬架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