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9465U - 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9465U
CN219189465U CN202320715868.4U CN202320715868U CN219189465U CN 219189465 U CN219189465 U CN 219189465U CN 202320715868 U CN202320715868 U CN 202320715868U CN 219189465 U CN219189465 U CN 219189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positioning block
baffle
limiting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158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光廷
毕文亚
张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Run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Run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Run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Run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158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9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9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9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涉及汽车零件加工夹具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和第一限位模块,第一限位模块包括第一油缸、基座、挡板、第一限位块和连接杆,第一油缸固定连接于底板下端面,基座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面对应第一油缸位置处,基座用于插入转向节本体的通孔,连接杆垂直于底板上端面设置且连接杆穿设于底板和基座,连接杆下端与第一油缸输出端固定连接,挡板平行于底板设置,挡板位于基座上方且挡板侧壁开设有供连接杆穿设的第一穿设口,第一限位块位于挡板上方且第一限位块连接于连接杆侧壁,第一油缸用于驱动连接杆下移使第一限位块下端面抵紧挡板以限制挡板下方的转向节移动。本申请具有提高转向节装夹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零件加工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
背景技术
汽车是日常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随着社会发展,汽车的需求量日益增高,汽车生产厂家的加工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其中,转向节是汽车主要零件之一,是传递行驶方向并承受汽车载荷的重要零件,通常形状复杂,加工过程繁琐。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转向节在机床上进行加工,将转向节固定到机床工作面上时,采用一般的固定夹具如用压板压块等传统机械方式进行人工装夹。参照图2,转向节a包括转向节本体a1、长臂a2、短臂a3和竖直臂a4。
由于转向节需要经过铣削、钻孔等多个工序加工,在转移转向节到不同机床过程中,通过压板压块的机械方式进行人工装夹容易耗费大量时间且容易出错,且转向节的形状复杂,需要对其各个部位包括转向节本体、长臂、短臂等进行装夹以避免转动,使得转向节的整体加工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转向节的装夹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包括底板和第一限位模块,所述第一限位模块包括第一油缸、基座、挡板、第一限位块和连接杆,所述第一油缸固定连接于底板下端面,所述基座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面对应第一油缸位置处,所述基座用于插入转向节本体的通孔,所述连接杆垂直于底板上端面设置且所述连接杆穿设于底板和基座,所述连接杆下端与第一油缸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挡板平行于底板设置,所述挡板位于基座上方且所述挡板侧壁开设有供连接杆穿设的第一穿设口,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挡板上方且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于连接杆侧壁,所述第一油缸用于驱动连接杆下移使第一限位块下端面抵紧挡板以限制挡板下方的转向节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机床上安装转向节时,使转向节主体的通孔对准基座将转向节放置在底板上,并将挡板放置在转向节上端面,使连接杆穿设于第一穿设口,放置完毕后第一油缸启动并驱动第一限位块向下移动压紧挡板以及转向节,相对于原本工作人员通过压板压块进行机械装夹的方式减少了手动固紧的工序,装夹更方便,由此提高了转向节的装夹效率。
可选的,数控中心用夹具还包括第二限位模块,所述第二限位模块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面,所述第一定位块位于靠近长臂位置处,所述第二定位块位于靠近短臂位置处,所述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用于定位转向节安装角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可方便使用者装夹时定位转向节的安装角度,且在加工过程中可减小转向节受进刀方向作用力出现转动的角度,由此可提高转向节装夹的效率并使装夹更稳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块于朝向长臂的侧壁靠近下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于侧壁铰接有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与第三定位块分别位于长臂两侧,所述第二限位模块还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连接于第三定位块一端以驱动第三定位块向靠近第一定位块方向转动抵紧长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向节放置后,第一气缸能驱动第三定位块转动,第三定位块转动向第一定位块方向压紧转向节以定位转向节的长臂位置,通过第一气缸可方便地使转向节角度定位更准确,减少了工作人员手动调节转向节角度以精准安装的工序,同时减少转向节在加工过程中转动,由此可提高转向节的装夹效率并使装夹更稳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块于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端朝向短臂的侧壁,所述第二气缸用于抵紧短臂以限制转向节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向节装到基座上后第二气缸可抵紧短臂使转向节安装的角度更稳定,同时可支撑短臂,降低短臂钻孔时受刀具的作用断裂的可能,可方便地提高转向节装夹的稳定性,相对于原本需要对短臂手动进一步装夹的方式可使装夹效率进一步提高。
可选的,数控中心用夹具还包括第三限位模块,所述第三限位模块包括支撑柱、第三气缸和第二限位块,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面,且所述支撑柱用于支撑短臂,所述第三气缸固定连接于底板上端面,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于第三气缸输出端,所述第三气缸用于驱动第二限位块向下压紧短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气缸驱动第二限位块向下压紧短臂,使短臂上下两端受第二限位块和支撑柱限制,减小悬空的短臂钻孔时受刀具作用在竖直方向上窜动的可能,使短臂在钻孔时定位更准确,可方便地提高转向节装夹的稳定性,相对于原本需要对短臂手动进一步装夹的方式可使装夹效率进一步提高。
可选的,所述第三气缸为旋转压紧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用于驱动第二限位块转动到短臂上方并向下压紧短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向节安装到基座上并且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对转向节角度定位后,第三气缸驱动第二限位块转动并压紧短臂,相对于第二限位块位于支撑柱上方直接向下压紧的方式,可减小工作人员安装转向节时受第二限位块的阻碍影响,使转向节直接从夹具上方装入,减小第二限位块对转向节装夹效率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模块、第二限位模块以及支撑柱的数量均为二,且两所述第一限位模块、两所述第二限位模块以及两所述支撑柱均关于第三气缸对称设置在底板上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块在旋转后两端可分别压紧两转向节的短臂,使第二限位块压紧时受力更平衡,由于转向节加工时两个对称的转向节为一组,加工时将两个转向节一起加工可减少分别加工时转向节的计数以及后续再分组的工序耗费的时间,由此可提高加工的整体效率并提高转向节装夹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块包括连接部和压紧部,所述连接部呈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于第三气缸输出端,所述压紧部的数量为二且固定连接于连接部上端面靠近两端位置,所述底板上端面靠近第三气缸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当所述连接部向下移动至抵接于支撑座时,两所述压紧部分别抵接于相应的短臂上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可限制连接部继续向下移动,使压紧部对短臂起限位作用时,减小压紧部在下压过程中对短臂的直接下压作用力,降低短臂在压紧过程中形变的可能,由此更好地保障转向节装夹时的加工精度。
可选的,所述支撑座上端面开设有供连接部转动后压入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可供连接部转动后压入,使连接部转动后的位置更准确,同时可在压紧部压紧短臂后加工钻孔过程中降低连接部受刀具振动作用出现转动的可能,由此可使转向节装夹定位更稳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杆螺纹穿设于第一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块可旋出连接杆,使工作人员可在第一油缸出现损坏等时对第一油缸进行拆卸,减小第一油缸损坏对转向节装夹的影响,更好地保障对转向节的装夹。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工作人员在机床上安装转向节时,第一油缸可驱动第一限位块向下移动压紧挡板以及转向节,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可方便使用者装夹时定位转向节的安装角度,第一气缸驱动第三定位块向第一定位块方向压紧转向节以定位转向节的长臂位置,相对于原本工作人员通过压板压块对转向节各个部件进行机械装夹的方式减少了手动固紧的工序,提高了转向节的装夹效率。
2.第二气缸可抵紧短臂使转向节安装的角度更稳定,同时可支撑短臂,第三气缸驱动第二限位块向下压紧短臂,使短臂上下两端受第二限位块和支撑柱限制,减小悬空的短臂钻孔时受刀具作用在竖直方向上窜动的可能,第二限位块在旋转后两端可分别压紧两转向节的短臂,使第二限位块压紧时受力更平衡,限位槽可供连接部转动后压入,使连接部转动后的位置更准确,同时可在压紧部压紧短臂后加工钻孔过程中减小连接部受刀具振动作用出现转动的可能,由此可使转向节装夹更稳定。
3.支撑座可限制连接部继续向下移动,降低短臂在压紧过程中受压紧部作用形变的可能,第一限位块可旋出连接杆,可减小装夹的部件对转向节装夹加工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控中心用夹具以及转向节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转向节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控中心用夹具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控中心用夹具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控中心用夹具夹持转向节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第一限位模块;21、第一油缸;22、基座;23、挡板;231、第一穿设口;24、第一限位块;241、螺纹孔;25、连接杆;3、第二限位模块;31、第一定位块;32、第二定位块;33、第一连接板;34、第三定位块;35、第一气缸;36、第二气缸;4、第三限位模块;41、支撑柱;42、第三气缸;43、第二限位块;431、连接部;432、压紧部;44、支撑座;441、限位槽;a、转向节;a1、转向节本体;a11、通孔;a2、长臂;a3、短臂;a4、竖直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参照图1和图2,数控中心用夹具包括底板1和第一限位模块2。数控中心用夹具用于夹持转向节a,转向节a包括转向节本体a1、长臂a2、短臂a3和竖直臂a4。
参照图3、图4和图5,第一限位模块2包括第一油缸21、基座22、挡板23、第一限位块24和连接杆25。第一油缸21固定连接于底板1下端面,基座22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端面对应第一油缸21位置处,基座22用于插入转向节本体a1的通孔a11。连接杆25垂直于底板1上端面设置且连接杆25穿设于底板1和基座22,连接杆25下端与第一油缸21输出端固定连接。
挡板23平行于底板1设置,挡板23位于基座22上方且挡板23侧壁开设有供连接杆25穿设的第一穿设口231。第一限位块24位于挡板23上方且第一限位块24连接于连接杆25侧壁。第一油缸21用于驱动连接杆25下移使第一限位块24下端面抵紧挡板23以限制挡板23下方的转向节a移动。
其中,基座22、挡板23、第一限位块24和连接杆25均采用钢或其他硬度较高的金属材质,且表面抛光,以减少加工过程中转向节a的磨损。挡板23为圆形,且第一穿设口231沿径向开设,以使挡板23对转向节a的作用力分布更均匀。挡板23于靠近第一穿设口231位置设置有倒角,可减少挡板23安装过程中对转向节a的表面磨损。
参照图3和图4,第一限位块24开设有螺纹孔241,连接杆25螺纹穿设于第一限位块24。第一限位块24的外直径小于转向节a的通孔a11且第一限位块24的外直径大于第一穿设口231开口宽度,且第一限位块24下端设置有分压板,使第一限位块24向下压紧挡板23的效果更好。
参照图3,数控中心用夹具还包括第二限位模块3,第二限位模块3包括第一定位块31和第二定位块32,第一定位块31和第二定位块32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端面,第一定位块31位于靠近长臂a2位置处,第二定位块32位于靠近短臂a3位置处,第一定位块31和第二定位块32用于定位转向节a安装角度。
其中,转向节a安装后,第一定位块31和第二定位块32位于长臂a2和短臂a3之间,以对转向节a整体安装角度进行初步的定位,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第一定位块31和第二定位块32与底板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在保障安装精度的同时成本较低,相对于焊接可减小第一定位块31和第二定位块32本身的形变,以更好地保障第一定位块31和第二定位块32的安装精度。
参照图3,第一定位块31于朝向长臂a2的侧壁靠近下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3,第一连接板33于侧壁铰接有第三定位块34,第一定位块31与第三定位块34分别位于长臂a2两侧,第二限位模块3还包括第一气缸35,第一气缸35输出端抵接于第三定位块34一端以驱动第三定位块34向靠近第一定位块31方向转动抵紧长臂a2。
其中,第一气缸35通过螺钉等连接于第二定位块32侧壁靠近第一连接板33下方的位置,以减少加工过程中车削产生的废料对第一气缸35产生的影响。
第二定位块32于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36,第二气缸36输出端朝向短臂a3的侧壁,第二气缸36用于抵紧短臂a3以限制转向节a转动。
在安装过程中,第一气缸35先推动第三定位块34使第三定位块34上端抵紧长臂a2,而后第二气缸36对短臂a3进行抵紧,以减小第二气缸36推动短臂a3时可能使厚度较薄的短臂a3出现的形变。通过第一气缸35和第二气缸36将转向节a整体的角度定位,以便于后续车削,减小车削时转向节a转动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参照图3和图4,数控中心用夹具还包括第三限位模块4,第三限位模块4包括支撑柱41、第三气缸42和第二限位块43,支撑柱41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端面,且支撑柱41用于支撑短臂a3,第三气缸42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端面,第二限位块43固定连接于第三气缸42输出端,第三气缸42用于驱动第二限位块43向下压紧短臂a3。
其中,第二限位块43和支撑柱41均采用钢或其他质硬的金属材料,且第二限位块43和支撑柱41分别压紧于短臂a3的上下两侧靠近钻孔面的位置,以减少短臂a3钻孔时相对转向节a主体振动影响钻孔精度。
参照图5,第三气缸42为旋转压紧气缸,第三气缸42用于驱动第二限位块43转动到短臂a3上方并向下压紧短臂a3。
第一限位模块2、第二限位模块3以及支撑柱41的数量均为二,且两第一限位模块2、两第二限位模块3以及两支撑柱41均关于第三气缸42对称设置在底板1上端面。
其中,转向节a对称设置在夹具上,可方便使用者确认转向节a是否成一组,减少同种转向节a误装为一组的可能,便于后续的转向节a装配等。
参照图4和图5,第二限位块43包括连接部431和压紧部432,连接部431呈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于第三气缸42输出端,压紧部432的数量为二且固定连接于连接部431上端面靠近两端位置,底板1上端面靠近第三气缸42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4。
当连接部431向下移动至抵接于支撑座44时,两压紧部432分别抵接于相应的短臂a3上端面。支撑座44上端面开设有供连接部431转动后压入的限位槽441。
其中支撑座44通过两螺钉与第三气缸42连接,以便于使用者在支撑座44受磨损时进行更换。第二限位块43为一体成形以更好地保障连接部431和压紧部432作用力传递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的实施原理(使用过程、安装过程)为:
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将两转向节a分别装在两基座22上,安装时基座22穿设于通孔a11,且第一定位块31和第二定位块32位于短臂a3和长臂a2之间,转向节a装入后使用者启动机床使数控中心用夹具进行自动装夹。
首先第一气缸35推动第三定位块34转动使第一定位块31和第三定位块34分别抵紧于长臂a2两侧,第二气缸36抵紧短臂a3靠近长臂a2的一侧,使转向节a的角度定位准确。然后第一油缸21驱动连接杆25以及第一限位块24向下移动,使第一限位块24从上方压紧挡板23和转向节a,在竖直方向上限制转向节a移动。最后第三气缸42驱动第二限位块43转动并向下压紧两侧转向节a的短臂a3,限制短臂a3在竖直方向上振动。由此完成对转向节a各个部件的自动装夹,相对于原本通过压板压块对各部位手动装夹的方式,提高了转向节a装夹的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和第一限位模块(2),所述第一限位模块(2)包括第一油缸(21)、基座(22)、挡板(23)、第一限位块(24)和连接杆(25),所述第一油缸(21)固定连接于底板(1)下端面,所述基座(22)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端面对应第一油缸(21)位置处,所述基座(22)用于插入转向节本体(a1)的通孔(a11),所述连接杆(25)垂直于底板(1)上端面设置且所述连接杆(25)穿设于底板(1)和基座(22),所述连接杆(25)下端与第一油缸(21)输出端固定连接;
所述挡板(23)平行于底板(1)设置,所述挡板(23)位于基座(22)上方且所述挡板(23)侧壁开设有供连接杆(25)穿设的第一穿设口(231),所述第一限位块(24)位于挡板(23)上方且所述第一限位块(24)连接于连接杆(25)侧壁,所述第一油缸(21)用于驱动连接杆(25)下移使第一限位块(24)下端面抵紧挡板(23)以限制挡板(23)下方的转向节(a)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数控中心用夹具还包括第二限位模块(3),所述第二限位模块(3)包括第一定位块(31)和第二定位块(32),所述第一定位块(31)和第二定位块(32)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端面,所述第一定位块(31)位于靠近长臂(a2)位置处,所述第二定位块(32)位于靠近短臂(a3)位置处,所述第一定位块(31)和第二定位块(32)用于定位转向节(a)安装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块(31)于朝向长臂(a2)的侧壁靠近下端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33),所述第一连接板(33)于侧壁铰接有第三定位块(34),所述第一定位块(31)与第三定位块(34)分别位于长臂(a2)两侧,所述第二限位模块(3)还包括第一气缸(35),所述第一气缸(35)输出端连接于第三定位块(34)一端以驱动第三定位块(34)向靠近第一定位块(31)方向转动抵紧长臂(a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块(32)于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36),所述第二气缸(36)输出端朝向短臂(a3)的侧壁,所述第二气缸(36)用于抵紧短臂(a3)以限制转向节(a)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数控中心用夹具还包括第三限位模块(4),所述第三限位模块(4)包括支撑柱(41)、第三气缸(42)和第二限位块(43),所述支撑柱(41)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端面,且所述支撑柱(41)用于支撑短臂(a3),所述第三气缸(42)固定连接于底板(1)上端面,所述第二限位块(43)固定连接于第三气缸(42)输出端,所述第三气缸(42)用于驱动第二限位块(43)向下压紧短臂(a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气缸(42)为旋转压紧气缸,所述第三气缸(42)用于驱动第二限位块(43)转动到短臂(a3)上方并向下压紧短臂(a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模块(2)、第二限位模块(3)以及支撑柱(41)的数量均为二,且两所述第一限位模块(2)、两所述第二限位模块(3)以及两所述支撑柱(41)均关于第三气缸(42)对称设置在底板(1)上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43)包括连接部(431)和压紧部(432),所述连接部(431)呈水平设置且固定连接于第三气缸(42)输出端,所述压紧部(432)的数量为二且固定连接于连接部(431)上端面靠近两端位置,所述底板(1)上端面靠近第三气缸(42)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4);
当所述连接部(431)向下移动至抵接于支撑座(44)时,两所述压紧部(432)分别抵接于相应的短臂(a3)上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4)上端面开设有供连接部(431)转动后压入的限位槽(44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块(24)开设有螺纹孔(241),所述连接杆(25)螺纹穿设于螺纹孔(241)。
CN202320715868.4U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 Active CN219189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5868.4U CN219189465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5868.4U CN219189465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9465U true CN219189465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10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15868.4U Active CN219189465U (zh) 2023-03-28 2023-03-28 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9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933695Y (zh) 数控车床加工圆周孔用的夹具
CN219189465U (zh) 一种数控中心用夹具
CN201124254Y (zh) 电液伺服阀盖板孔组加工用钻模
CN209157805U (zh) 一种转接块的车削加工夹具
CN2684990Y (zh) 薄板类零件圆周孔加工装置
CN220145419U (zh) 一种壳体加工用分度夹具
CN112975475A (zh) 一种加工法兰端板钻孔攻丝的装置
CN220839847U (zh) 一种用于主传动箱壳体加工的立式加工中心四轴夹具
CN212122501U (zh) 一种机床用可调节管夹
CN216706788U (zh) 一种桥壳加工装置及机床
CN220178676U (zh) 一种进油三通座的加工夹具及工作单元
CN215699785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四轴工装夹具
CN217412491U (zh) 一种卡爪、卡盘夹具及车床
CN220637031U (zh) 一种支架双面夹持工装结构
CN218533644U (zh) 一种分中夹紧工装
CN214640493U (zh) 毛坯零件的水平定位支撑工艺装置
CN217254492U (zh) 车磨床端面压紧夹具
CN219819322U (zh) 一种磨床用双工位夹具
CN210147486U (zh) 一种刀片五轴加工设备
CN211967136U (zh) 一种磨偏心轴的专用夹具
CN220050085U (zh) 一种基于台钻的扩孔装置
CN220311995U (zh) 一种齿轮生产用的夹具
CN216577175U (zh) 一种对顶夹具机构及机床
CN215544977U (zh) 一种数控车床尾座辅助支撑工装
CN216759029U (zh) 一种长轴零件铣端面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