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8608U - 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8608U
CN219188608U CN202320224150.5U CN202320224150U CN219188608U CN 219188608 U CN219188608 U CN 219188608U CN 202320224150 U CN202320224150 U CN 202320224150U CN 219188608 U CN219188608 U CN 219188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 filling
ladle
sand
lifting motor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241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长城
孙敏敏
周荣保
黄小东
林则全
崔荣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t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rp MCC
Original Assignee
Huat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rp M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t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rp MCC filed Critical Huatia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orp MCC
Priority to CN2023202241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8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8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8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属于钢包灌砂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移动小车和钢包车,所述的移动小车的底部铺设有移动轨道,移动小车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升降电机平台和引流砂料仓平台,引流砂料仓平台的底部搭载有引流砂料仓,引流砂料仓的底部设置有灌砂料斗;所述的移动轨道铺设在钢包车的表面。本实用新型将钢包灌砂和钢包车这两种既有设备进行有效结合,将人工灌砂转化为自动灌砂,同时保证了灌砂操作的连续持久性,即可实现无人化的自动灌砂操作,结构简便,无需单独设置钢包灌砂平台和工位,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空间、人工及资源成本,具有提高生产运行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等优势。

Description

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包灌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
背景技术
钢包作为炼钢厂内用于承接高温热态钢水,完成连铸机浇注作业的容器,在转炉出钢前,热修完的钢包会首先进行钢包水口灌砂作业,传统的钢包灌砂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在热修工位附近建设钢包灌砂平台,热修完的钢包会经行车吊运至钢包灌砂平台下,由人工通过平台开口将引流砂填充至钢包水口;另一种是在转炉炉后吹氩站平台上,单独设置钢包灌砂,热修完的钢包,经行车吊运至钢包车上,钢包车移动至转炉炉后吹氩站平台下,由人工通过平台开口将引流砂填充至钢包水口。这两种传统的钢包灌砂装置均需要单独设置钢包灌砂平台或工位,采取人工方式完成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本实用新型将钢包灌砂和钢包车这两种既有设备进行有效结合,将人工灌砂转化为自动灌砂,同时保证了灌砂操作的连续持久性,即可实现无人化的自动灌砂操作,结构简便,无需单独设置钢包灌砂平台和工位,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空间、人工及资源成本,具有提高生产运行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等优势。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包括移动小车和钢包车,所述的移动小车的底部铺设有移动轨道,移动小车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升降电机平台和引流砂料仓平台,引流砂料仓平台的底部搭载有引流砂料仓,引流砂料仓的底部设置有灌砂料斗;
所述的升降电机平台的台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升降电机和第二升降电机,第一升降电机、第二升降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升降钢丝绳与灌砂料斗连接;
所述的移动轨道铺设在钢包车的表面,移动轨道的轨道沿线上依次设置有非出钢侧和出钢侧,钢包车的表面还设置有钢包,钢包的底部设置有钢包水口。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流砂料仓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下料口的端口内设置有第二电动插板阀。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小车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升降电机和第二升降电机对称布置在升降电机平台的台面上,且第一升降电机和第二升降电机分别设置在灌砂料斗顶部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灌砂料斗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电动插板阀。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钢包灌砂和钢包车这两种既有设备进行有效结合,将人工灌砂转化为自动灌砂,同时保证了灌砂操作的连续持久性,即可实现无人化的自动灌砂操作,结构简便,无需单独设置钢包灌砂平台和工位,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空间、人工及资源成本,具有提高生产运行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规运行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灌砂工作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灌砂工作状态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电机平台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砂料仓俯视图。
图中:1、移动小车;101、升降电机平台;102、引流砂料仓平台;103、引流砂料仓;1031、下料口;1032、第二电动插板阀;104、第一升降电机;105、第二升降电机;106、升降钢丝绳;2、移动轨道;3、灌砂料斗;31、第一电动插板阀;4、驱动电机;5、钢包车;6、钢包;61、钢包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从图1-5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包括移动小车1和钢包车5,移动小车1的底部铺设有移动轨道2,移动小车1作为移动载体,移动轨道2可实现自动灌砂装置自由移动动作,移动小车1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升降电机平台101和引流砂料仓平台102,引流砂料仓平台102的底部搭载有引流砂料仓103,引流砂料仓103的底部设置有灌砂料斗3;灌砂料斗3既可以作为引流砂的存放装置,又可以用作引流砂的的灌输装置,是实现钢包水口61灌砂操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可有效连接引流砂料仓103和钢包水口61;
升降电机平台101的台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升降电机104和第二升降电机105,第一升降电机104、第二升降电机105的输出端均通过升降钢丝绳106与灌砂料斗3连接;
移动轨道2铺设在钢包车5的表面,移动轨道2的轨道沿线上依次设置有非出钢侧和出钢侧,钢包车5的表面还设置有钢包6,钢包6的底部设置有钢包水口61。
引流砂料仓103作为引流砂的存储结构,可有效保证灌砂操作的延续性,实现持久无人化的自动灌砂操作;
引流砂料仓103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1031,下料口1031的端口内设置有第二电动插板阀1032,通过第二电动插板阀1032有效控制引流砂的下料动作,在执行灌砂操作之前,将灌砂料斗3提升至下料口1031,此时,第二电动插板阀1032打开,将引流砂填充至灌砂料斗3中,等待灌砂操作,而灌砂料斗3填充完成后,第二电动插板阀1032关闭,等待下一次操作,依次循环;
移动小车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4,可驱动移动小车1沿移动轨道2实现定向移动动作。
第一升降电机104和第二升降电机105对称布置在升降电机平台101的台面上,且第一升降电机104和第二升降电机105分别设置在灌砂料斗3顶部的两侧,第一升降电机104和第二升降电机105结合升降钢丝绳106实现灌砂料斗3的升降操作;当钢包水口等待灌砂时,移动小车1移动至钢包水口61上方,使灌砂料斗3与钢包水口61精准定位,此时,通过第一升降电机104、第二升降电机105将灌砂料斗3下降至钢包水口61处,即可执行灌砂操作1;
灌砂料斗3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电动插板阀31,执行灌砂操作过程中,灌砂料斗3下降至钢包水口61上方时,第一电动插板阀31打开,将引流砂填充至钢包水口61中,当水口填充完成后,第一电动插板阀31关闭,灌砂料斗3提升至下料口1031,等待下一次装料,依次循环;
钢包车5为载体,正常情况下,移动小车1停靠在非出钢侧等待,当空载钢包6吊运至钢包车5上等待灌砂时,移动小车1移动至灌砂位,即钢包水口61的正上方,执行灌砂操作,完成灌砂后,再次移动回非出钢侧等待位,此时钢包车5移动至转炉炉下,盛装高温钢水,然后装有高温钢水的钢包6吊走后,新的空载钢包6吊运至钢包车5上,依次循环操作。
灌砂料斗3在常规状态时位于引流砂料仓103的底部,执行灌砂操作前,打开引流砂料仓103下料口1031的第二电动插板阀1032,保持灌砂料斗3输出端的第一电动插板阀31闭合,将引流砂填充至料斗中,闭合第二电动插板阀1032等待灌砂操作。
灌砂操作执行时,通过第一升降电机104、第二升降电机105带动升降钢丝绳106降下灌砂料斗3,使得灌砂料斗3的输出端延伸至钢包水口61的端口处,实现引流砂料仓103与钢包水口61的连接,开启第一电动插板阀31即可执行灌砂操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钢包灌砂装置相比,可实现自动灌砂功能的可移动式自动化灌砂装置,以钢包车5为载体,在钢包车5上设置移动轨道2,当空钢包6吊运至钢包车上等待灌砂时,该装置移动至灌砂位,执行灌砂操作,完成灌砂后,再次移动回非出钢侧等待位,此时钢包车移动至转炉炉下,盛装高温钢水,然后装有高温钢水的钢包吊走后,新的空钢包6吊运至钢包车5上,依次循环操作;
考虑到高温的热态钢包执行灌砂的风险性,本实用新型将钢包灌砂和钢包车这两种既有设备进行有效结合,将人工灌砂转化为自动灌砂,同时保证了灌砂操作的连续持久性,即可实现无人化的自动灌砂操作,结构简便,无需单独设置钢包灌砂平台和工位,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空间、人工及资源成本,具有提高生产运行效率,节约生产成本等优势。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包括移动小车(1)和钢包车(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小车(1)的底部铺设有移动轨道(2),移动小车(1)的上部分别设置有升降电机平台(101)和引流砂料仓平台(102),引流砂料仓平台(102)的底部搭载有引流砂料仓(103),引流砂料仓(103)的底部设置有灌砂料斗(3);
所述的升降电机平台(101)的台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升降电机(104)和第二升降电机(105),第一升降电机(104)、第二升降电机(105)的输出端均通过升降钢丝绳(106)与灌砂料斗(3)连接;
所述的移动轨道(2)铺设在钢包车(5)的表面,移动轨道(2)的轨道沿线上依次设置有非出钢侧和出钢侧,钢包车(5)的表面还设置有钢包(6),钢包(6)的底部设置有钢包水口(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砂料仓(103)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口(1031),下料口(1031)的端口内设置有第二电动插板阀(10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小车(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升降电机(104)和第二升降电机(105)对称布置在升降电机平台(101)的台面上,且第一升降电机(104)和第二升降电机(105)分别设置在灌砂料斗(3)顶部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灌砂料斗(3)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电动插板阀(31)。
CN202320224150.5U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 Active CN219188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4150.5U CN219188608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24150.5U CN219188608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8608U true CN219188608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25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24150.5U Active CN219188608U (zh) 2023-02-16 2023-02-16 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8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05512A (zh) 一种提升倾转转运车
CN211360636U (zh) 一种钢包热修装置
CN101575067B (zh) 一种兑铁水行车带保温盖的专用吊具
CN205888068U (zh) 一种铁水运输装置
CN219188608U (zh) 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
CN107639225A (zh) 一种应用于一罐到底铁水运输工艺的铁水罐车
CN106367562A (zh) 钒钛铁水捞渣脱硫平台
CN115921842A (zh) 一种车载式钢包自动灌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7600654U (zh) 一种可开合的焦炉电机车滑触线结构
CN215615045U (zh) 一种铁水升降倒包车
CN211645307U (zh) 一种在铁水运输线上铁水罐中加入废钢的装置
CN202779746U (zh) 铁水罐自动掀加盖装置
CN208116750U (zh) 一种铁水罐的加盖保温装置
CN113547111A (zh) 一种火车随车滑摆揭盖装置
CN209698035U (zh) 一种鱼雷罐加取盖装置
CN208451888U (zh) 一种熔融合成刚玉下顶式自动升降装置
CN208205789U (zh) 一种自动拖曳隧道窑车轨道摆渡车
CN205183759U (zh) 一种铁水罐掀扣盖装置
CN211645308U (zh) 一种用于钢/铁包的移动式废钢加入小车
CN112266996A (zh) 用于老旧高炉改造的出铁装备及出铁方法
CN209969544U (zh) 一种定点加揭铁水包盖装置
CN219541693U (zh) 一种用于lf炉的钢包加揭盖系统
CN215786721U (zh) 钢包加揭盖装置
CN216445406U (zh) 一种废钢自动加热预热系统
CN210523805U (zh) 铁水罐盖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