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87781U - 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87781U
CN219187781U CN202223554281.4U CN202223554281U CN219187781U CN 219187781 U CN219187781 U CN 219187781U CN 202223554281 U CN202223554281 U CN 202223554281U CN 219187781 U CN219187781 U CN 2191877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ed
workbench
detection
discharg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5428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泽健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Rih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ih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ih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ihe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5428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877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877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877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均设于工作的转动装置、供料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第三检测装置;转动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转动机构和设于转动机构上的转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转台转动;供料装置用于为转台提供被检测件;第一检测装置用于对转台上的被检测件的底端侧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第二检测装置用于对转台上的被检测件的顶端侧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第三检测装置用于对转台上的被检测件的外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类出料。

Description

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塑胶圈是一种常见的零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器件中。塑胶圈被生产出来之后,一般都需要对其进行检测,检测其底端、顶端以及外周是否具有气泡孔、突出点等,现有的做法往往是人工利用肉眼进行检测,这就存在检测效率低的缺陷,而且当经过长时间的工作容易导致疲劳,使得检测效果也会随之变差,容易造成少检、漏检或错检等现象,从而影响产品的良品率,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以解决人工检测塑胶圈导致检测效率低和检测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均设于所述工作的转动装置、供料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第三检测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转动机构和设于所述转动机构上的转台,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转台转动;所述供料装置用于为所述转台提供被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转台上的被检测件的底端侧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转台上的被检测件的顶端侧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所述第三检测装置用于对所述转台上的被检测件的外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类出料。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检测机构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第一不良品出料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转台上的被检测件的底端侧进行检测,所述第一不良品出料机构用于对经所述第一检测机构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不良品出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台上的第一喷气管、为第一喷气管供气的第一气源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装料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转台上的第二检测机构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第二不良品出料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转台上的被检测件的顶端侧进行检测,所述第二不良品出料机构用于对经所述第二检测机构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不良品出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台上的第二喷气管、为第二喷气管供气的第二气源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二装料件。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包括均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转移机构、分类出料机构以及第三检测机构,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将被检测件从转台上转移到分类出料机构上,所述第三检测机构用于对被检测件的外周进行检测,所述分类出料机构用于对经第三检测机构检测出的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类出料。
作为优选,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旋转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的第二旋转驱动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的第一吸附组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转动,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附组件转动,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用于对被检测件进行吸附或释放。
作为优选,所述分类出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出料筒、设于出料筒内的分隔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出料筒内的阻挡件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阻挡件在分隔部两侧的上方往返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供料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振动盘、传送带以及搬运机构,所述传送带用于被检测件从振动盘输送到搬运机构前,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被检测件从传送带搬运到转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搬运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转动组件、设于所述转动组件上的安装件、设于安装件上的第二吸附组件,所述第二吸附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安装件的两端的第一吸附头和第二吸附头,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件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摒弃了人工的方式进行检测,采用机械化的方式进行检测,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而且采用机器检测,也大大提升了检测效果,并且效果维持稳定,具有十分突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检测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的检测设备的另一视角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工作台;20、转动装置;21、转台;22、透明玻璃;23、第一阻挡仓;24、第二阻挡仓;30、供料装置;31、振动盘;32、传送带;33、搬运机构;331、安装件;332、第一吸附头;333、第二吸附头;334、第一旋转气缸;41、第一检测机构;411、第一工业相机;42、第一不良品出料机构;421、第一喷气管;422、第一气源;423、第一装料件;51、第一检测机构;511、第二工业相机;52、第二不良品出料机构;521、第二喷气管;523、第二装料件;61、转移机构;611、第二旋转气缸;612、安装板;613、第三电机;614、同步带;615、真空吸附头;62、分类出料机构;621、出料筒;622、分隔部;623、分隔部;624、阻挡件;625、气缸;626、连接块;63、第三检测机构;631、第三工业相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4,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10和均设于工作的转动装置20、供料装置30、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第三检测装置;转动装置20包括设于工作台10上的转动机构和设于转动机构上的转台21,转动机构用于带动转台21转动;供料装置30用于为转台21提供被检测件;第一检测装置用于对转台21上的被检测件的底端侧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第二检测装置用于对转台21上的被检测件的顶端侧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第三检测装置用于对转台21上的被检测件的外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类出料。具体地,在工作时,当需要对塑胶圈(即被检测件)进行检测时,启动供料装置30,供料装置30便会向转台21上输送塑胶圈,然后启动转动机构,转动机构便会带动转台21转动,转台21转动便会带动塑胶圈依次移动到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第三检测装置前,当到达第一检测装置前,第一检测装置便会对检测件的底端侧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如果检测出是良品,则由转台21带动到第二检测装置前;然后第二检测装置便会对检测件的顶端侧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如果检测出是良品,则由转台21带动到第三检测装置前;然后第三检测装置便会对检测件的顶端侧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类出料。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摒弃了人工的方式进行检测,采用机械化的方式进行检测,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而且采用机器检测,也大大提升了检测效果,并且效果维持稳定,具有十分突出的优点。
供料装置30包括设于工作台10上的振动盘31、传送带32以及搬运机构33,传送带32用于被检测件从振动盘31输送到搬运机构33前,搬运机构33用于将被检测件从传送带32搬运到转台21上;优选地,传送带32为步进式的,如此使得塑胶圈可以一个一个地有序地被传送带32传送到搬运机构33前。在工作时,当需要为转台21供料时,启动振动盘31,振动盘31便可以通过传送带32将塑胶圈一个一个地有序地输送到搬运机构33前,然后搬运机构33便会将塑胶圈搬运到转台21上,具有输送效率高以及配合效果好的优点。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搬运机构33包括设于工作台10上的转动组件、设于转动组件上的安装件331、设于安装件331上的第二吸附组件,第二吸附组件包括分别设于安装件331的两端的第一吸附头332和第二吸附头333,转动组件用于驱动安装件331转动。具体地,转动组件包括设于工作台10上的第二旋转气缸334,也可包括其它具备驱动转动的工具,例如第一电机;安装件331为平板状,第一吸附头332和第二吸附头333均采用真空吸附的方式。在工作时,当需要将塑胶圈从传送带32上搬运到转台21上时,第一吸附头332便可以对将传送带32上塑胶圈进行吸附,然后,启动第二旋转气缸334,第二旋转气缸334便可以带动安装件331转动,安装件331转动便会带动第一吸附头332移动到转台21上,然后第一吸附头332便会释放塑胶圈,使其落到转台21上,同时第二吸附头333也被移动到传送带32上,然后第二吸附头333便可以吸附塑胶圈,然后再由第二旋转气缸334带动第二吸附头333移动到转台21上,最后释放塑胶圈于转台21上,如此,第一吸附头332和第二吸附头333便可以循环、依次地将塑胶圈从传送带32上搬运到转台21上,搬运效率高,且搬运效果好。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台10上的第二电机,转台21设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从而使得第二电机可以带动转台21转动;优选地,第二电机为步进式的,如此设置,便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第三检测装置对塑胶圈进行检测作业。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检测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台10上的第一检测机构5141以及设于工作台10上第一不良品出料机构42,第一检测机构5141用于对转台21上的被检测件的底端侧进行检测,第一不良品出料机构42用于对经第一检测机构5141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具体地,第一检测机构5141包括设于工作台10上且位于转台21下方的的的第一工业相机411,转台21上设有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转台21上的透明玻璃22,转台21设有通孔;如此设置,搬运机构33便可以将塑件圈放置于透明玻璃22上,当转动到转台21下方的第一工业相机411上,第一工业相机411便可以塑胶圈进行检测。具体地,在工作时,当需要对塑胶圈的底端进行检测时,转台21带动塑胶圈来到第一工业相机411的上方,然后第一工业相机411便可以对塑胶圈的底端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底端的表面存在气泡孔、突出点等,则该塑胶圈为不良品,第一不良品出料机构42不会将该塑胶圈进行出料,从而避免其流入市场,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而当检测到底端的表面不存在气泡孔、突出点等,则该塑胶圈为良品,转台21便会将塑胶圈带到第二检测机构前,然后由第二检测机构对其顶端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不良品出料机构42包括设于转台21上的第一喷气管421、为第一喷气管421供气的第一气源422以及设于工作台10上的第一装料件423,具体地,第一装料件423为筒状,用于装载不良品。在工作时,当第一工业相机411检测到不良品时,第一气源422便会向第一喷气管421提供气,然后第一喷气管421便会向不良品进行喷气,从而将不良品吹到第一装料件423中,如此,便实现了不良品的出料工序。
在本实施例中,转台21上设有第一阻挡仓23,第一阻挡仓23用于在第一喷气管421往塑胶圈喷气时,对塑胶圈进行阻挡,使得塑胶圈从第一阻挡仓23掉落到第一状料件内,避免了塑胶圈飞出第一装料件423,保证了不良品都会进入到装料件中,提升了出料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装置包括设于转台21上的第二检测机构以及设于工作台10上第二不良品出料机构52,第二检测机构用于对转台21上的被检测件的顶端侧进行检测,第二不良品出料机构52用于对经第二检测机构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具体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设于工作台10上且位于转台21的上方的的第二工业相机511;在工作时,当转台21将经第一工业相机411检测后的塑胶圈带动到第二工业相机511前,然后第二工业相机511便可以对塑胶圈的顶端进行检测,当检测到顶端的表面存在气泡孔、突出点等,则该塑胶圈为不良品,第二不良品出料机构52不会将该塑胶圈进行出料,从而避免其流入市场,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而当检测到顶端的表面不存在气泡孔、突出点等,则该塑胶圈为良品,转台21便会将塑胶圈带到第三检测装置前,然后由第三检测装置对其外周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不良品出料机构52包括设于转台21上的第二喷气管521、为第二喷气管521供气的第二气源以及设于工作台10上的第二装料件523。具体地,第一装料件423为筒状,用于装载不良品,同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源422和第二起源均为同一个气源。在工作时,当第二工业相机511检测到不良品时,第一气源422便会向第一喷气管421提供气,然后第二喷气管521便会向不良品进行喷气,从而将不良品吹到第二装料件523中,如此,便实现了将不良品的出料工序。
在本实施例中,转台21上设有第二阻挡仓24,第二阻挡仓24用于在第二喷气管521往塑胶圈喷气时,对塑胶圈进行阻挡,使得塑胶圈从第二阻挡仓24掉落到第二状料件内,避免了塑胶圈飞第二装料件523,保证了不良品都会进入到装料件中,提升了出料效果。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检测装置包括均设于工作台10上的转移机构61、分类出料机构62以及第三检测机构63,转移机构61用于将被检测件从转台21上转移到分类出料机构62上,第三检测机构63用于对被检测件的外周进行检测,分类出料机构62用于对经第三检测机构63检测出的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类出料。具体地,第三检测机构63包括设于工作台10上且位于分类出料机构62旁侧的第三工业相机631;在工作时,当转台21将塑胶件带动到转移机构61前时,转移机便会将塑胶圈转移到分类机构的上上方,然后第三工业相机631便会对塑胶圈的外周进行检测,当检测到顶端的外周存在气泡孔、突出点等,则该塑胶圈为不良品,分类出料机构62便会该塑胶圈按照不良品进行出料,如果第三工业相机631检测到外周的表面不存在气泡孔、突出点等,则该塑胶圈为良品,分类出料机构62便会对该塑胶圈按照不良品进行出料。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转移机构61包括设于工作台10上的第一旋转驱动组件、设于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的第二旋转驱动组件以及设于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的第一吸附组件,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二旋转驱动组件转动,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吸附组件转动,第一吸附组件用于对被检测件进行吸附或释放。具体地,第一旋转组件包括设于工作台10上的第二旋转气缸611,第二旋转驱动组件包括设于第二旋转气缸611的输出轴的安装板612和设于安装板612上的第三电机613,第一吸附组件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板612的真空吸附头615,第三电机613通过同步带614带动真空吸附头615转动,在工作时,当需要使用第三工业相机631对塑胶圈进行检测时,启动真空吸附头615,真空吸附头615便会将塑胶圈吸附,然后启动第二旋转气缸611,第二旋转气缸611便会将塑胶圈带动到分类出料机构62上,然后启动第三电机613,第三电机613便会通过同步带614带动真空吸附头615转动,从而带动塑胶圈转动,进而使得第三工业相机631的外周的全部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范围,使得外周的每一处都会得到检测。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分类出料机构62包括设于工作台10上的出料筒621、设于出料筒621内的分隔部623622、活动设置于出料筒621内的阻挡件624以及设于工作台10上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阻挡件624在分隔部623622两侧的上方往返移动。具体地,分隔部623622将出料筒621的内部分隔为良品区和不良品区;阻挡件624为圆杆,驱动组件包括设于工作台10上且位于出料筒621旁侧的气缸625,气缸625的输出轴通过设置连接块626与阻挡件624连接,阻挡件624与气缸625的输出轴垂直设置。在工作时,当转移机构61将塑胶圈转移到出料筒621的上方时,第三工业相机631如果检测到该塑胶件为良品时,启动气缸625,气缸625便可以带动阻挡件624移动到不良品区的上方,然后真空吸附头615便会释放塑胶圈,而由于阻挡件624在不良区上方的阻挡作用,塑胶圈便会落入到良品区,从而完成了良品出料;第三工业相机631如果检测到该塑胶圈的外周存在气泡孔,为不良品时,启动气缸625,气缸625便可以带动阻挡件624移动到良品区的上方,然后真空吸附头615便会释放塑胶圈,而由于阻挡件624在良区上方的阻挡作用,塑胶圈便会落入到不良品区,从而完成了不良品出料,该分类出料方式简单高效,而且分类出料效果精准。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的实施原理进行完整说明:当需要对塑胶圈(即被检测件)进行检测时,启动振动盘31,振动盘31便可以通过传送带32将塑胶圈一个一个地有序地输送到搬运机构33前,然后启动搬运机构33的第二旋转气缸334,第二旋转气缸334便可以带动安装件331转动,安装件331转动便会带动第一吸附头332移动到转台21上,然后第一吸附头332便会释放塑胶圈,使其落到转台21上的透明玻璃22上,同时第二吸附头333也被移动到传送带32上,然后第二吸附头333便可以吸附塑胶圈,然后再由第二旋转气缸334带动第二吸附头333移动到转台21上,最后释放塑胶圈于转台21上的透明玻璃22上,如此,第一吸附头332和第二吸附头333便可以循环、依次地将塑胶圈从传送带32上搬运到转台21上的透明玻璃22上;当塑胶圈被搬运到透明玻璃22上时,启动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便会带动转台21转动,转台21转动便会带动塑胶圈到达转台21下方的第一工业相机411的上方,然后第一工业相机411便可以对塑胶圈的底端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底端的表面存在气泡孔、突出点等缺陷时,则该塑胶圈为不良品,第一喷气管421便会向不良品进行喷气,从而将不良品吹到第一装料件423中,完成不良品出料;而当检测到底端的表面不存在气泡孔、突出点等,则该塑胶圈为良品,转台21便会将塑胶圈带到第二工业相机511的下方,然后由第二工业相机511对其顶端进行检测,当第二工业相机511检测到顶端的表面存在气泡孔、突出点等缺陷时,则该塑胶圈为不良品,第二喷气管521便会向不良品进行喷气,从而将不良品吹到第二装料件523中,实现了将不良品的出料工序;而当检测到顶端的表面不存在气泡孔、突出点等,则该塑胶圈为良品,转台21便会将塑胶圈带到第三检测装置到达真空吸附头615的下方,然后启动真空吸附头615,真空吸附头615便会将塑胶圈吸附,然后启动第二旋转气缸611,第二旋转气缸611便会将塑胶圈带到出料筒621的上方,然后启动第三电机613,第三电机613便会通过同步带614带动真空吸附头615转动,从而带动塑胶圈转动,进而使得第三工业相机631的外周的全部进行检测,从而提高了检测范围,使得外周的每一处都会得到检测,如果第三工业相机631检测到该塑胶圈的外周不存在气泡孔、突出点的缺陷时,该塑胶圈为良品,然后启动气缸625,气缸625便可以带动阻挡件624移动到不良品区的上方,然后真空吸附头615便会释放塑胶圈,而由于阻挡件624在不良区上方的阻挡作用,塑胶圈便会落入到良品区,从而完成了良品出料;如果第三工业相机631检测到该塑胶圈的外周存在气泡孔、突出点的缺陷时,该塑胶圈为不良品,启动气缸625,气缸625便可以带动阻挡件624移动到良品区的上方,然后真空吸附头615便会释放塑胶圈,而由于阻挡件624在良区上方的阻挡作用,塑胶圈便会落入到不良品区,从而完成了不良品出料。
由此得出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设备摒弃了人工的方式进行检测,采用机械化的方式进行检测,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而且采用机器检测,也大大提升了检测效果,并且效果维持稳定,具有十分突出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设备包括:
转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转动机构和设于所述转动机构上的转台,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转台转动;
供料装置,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为所述转台提供被检测件;
第一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对所述转台上的被检测件的底端侧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
第二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对所述转台上的被检测件的顶端侧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及
第三检测装置,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对所述转台上的被检测件的外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出的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类出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检测机构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第一不良品出料机构,所述第一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转台上的被检测件的底端侧进行检测,所述第一不良品出料机构用于对经所述第一检测机构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不良品出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台上的第一喷气管、为第一喷气管供气的第一气源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装料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转台上的第二检测机构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第二不良品出料机构,所述第二检测机构用于对所述转台上的被检测件的顶端侧进行检测,所述第二不良品出料机构用于对经所述第二检测机构检测出的不良品进行出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不良品出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台上的第二喷气管、为第二喷气管供气的第二气源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二装料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包括均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转移机构、分类出料机构以及第三检测机构,所述转移机构用于将被检测件从转台上转移到分类出料机构上,所述第三检测机构用于对被检测件的外周进行检测,所述分类出料机构用于对经第三检测机构检测出的良品和不良品进行分类出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旋转驱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的第二旋转驱动组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的第一吸附组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转动,所述第二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吸附组件转动,所述第一吸附组件用于对被检测件进行吸附或释放。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出料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出料筒、设于出料筒内的分隔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出料筒内的阻挡件以及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阻挡件在分隔部两侧的上方往返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振动盘、传送带以及搬运机构,所述传送带用于被检测件从振动盘输送到搬运机构前,所述搬运机构用于将被检测件从传送带搬运到转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的转动组件、设于所述转动组件上的安装件、设于安装件上的第二吸附组件,所述第二吸附组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安装件的两端的第一吸附头和第二吸附头,所述转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件转动。
CN202223554281.4U 2022-12-28 2022-12-28 检测设备 Active CN2191877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4281.4U CN219187781U (zh) 2022-12-28 2022-12-28 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54281.4U CN219187781U (zh) 2022-12-28 2022-12-28 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87781U true CN219187781U (zh) 2023-06-16

Family

ID=86705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54281.4U Active CN219187781U (zh) 2022-12-28 2022-12-28 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877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03189U (zh) 音圈马达自动检测装置
CN111468433B (zh) 一种镜片检测系统及镜片检测方法
CN211247421U (zh) 一种轴承滚子生产检测流水线
CN112916322B (zh) 一种用于摄像头模组点胶保压设备
CN219216741U (zh) 全自动芯片检测摆盘机
WO2023060372A1 (zh) 一种可避免零件之间碰撞的汽车零部件加工用下料机
CN219187781U (zh) 检测设备
CN108333316B (zh) 一种肠衣检测机
CN212442099U (zh) 烟用爆珠全方位往复式筛选设备及检测筛选装置
CN108956646A (zh) Tp外观检测设备
CN113546853A (zh) 全自动视觉检测分拣及下料装置
CN113058868A (zh) 一种光伏电池片外形缺陷的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210847224U (zh) 一种新型工件尺寸测试分类装置
CN209215247U (zh) 一种玻璃绝缘子质检装置
CN219620288U (zh) 上下料机构及产品双面检测装置
CN218531858U (zh) 一种工件表面缺陷视觉检测设备
CN208438742U (zh) 一种用于体外诊断行业的塑料盒子自动装配机
CN209006204U (zh) 一种电镀产品外观检测装置
CN108325870A (zh) 一种声压自动检测甄选设备
CN210284667U (zh) 一种用于微小零件的分类装料装置
CN206883172U (zh) 外密件全自动装配机
CN219541004U (zh) 检测装置
CN113042387A (zh) 一种pcb板自动分料设备
CN208527351U (zh) 汽车雨刮连杆检测分拣设备
CN218902751U (zh) 一种无间歇的外观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