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63617U - 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63617U
CN219163617U CN202223321429.XU CN202223321429U CN219163617U CN 219163617 U CN219163617 U CN 219163617U CN 202223321429 U CN202223321429 U CN 202223321429U CN 219163617 U CN219163617 U CN 2191636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bar
battery pack
upper cover
bms
connect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142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伟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Eve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Eve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Eve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142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636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636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636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包括上盖和下壳,下壳具有收容腔;电池组,收容于收容腔;BMS,收容于收容腔,并和电池组电性连接;极柱组件,连接于上盖,包括分隔设置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导通组件,包括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第一铜排连接于BMS和正极柱之间,第二铜排连接于BMS和负极柱之间。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池包,BMS和正极柱以及负极柱之间采用铜排连接,便于上盖和下壳的安装。

Description

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在日趋严格的二氧化碳限排压力下,电动汽车近年来发展迅速。被应用于电动汽车的锂离子蓄电池系统,可以实现汽车启停、加速助力、制动能量回收和车载电气件供电等功能,发挥节能减排作用。
其中,应用于汽车启停的48V电池中,设于箱盖上的输出极柱与BMS(Battery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之间采用导电线束连接,以通过BMS实时监控和采集各单体电池的状态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单体电池的电压、极柱温度、电池回路的电流、电池组端电压、电池系统绝缘电阻等),以对电池包进行的有效管控,保证整个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在安装时,首先将导电线束的两端分别和极柱、箱盖进行安装,最后通过翻转箱盖以和下壳进行盖合,从而导电线束需要预留更多的操作长度,因此不便于箱盖的盖合,以及在盖合的过程可能造成扯断导线线束和箱盖的连接点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包括:箱体,包括上盖和下壳,所述下壳具有收容腔;电池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BMS,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并和所述电池组电性连接;极柱组件,连接于所述上盖,包括分隔设置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及导通组件,包括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所述第一铜排连接于所述BMS和所述正极柱之间,所述第二铜排连接于所述BMS和所述负极柱之间。
这样,通过在BMS和正极柱之间连接第一铜排,以及在BMS和负极柱之间连接第二铜排,以分别通过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实现极柱组件和BMS之间的电性连接,在安装时,通过第一铜排分别和正极柱以及BMS之间的位置固定后以及通过第二铜排分别和负极柱以及BMS之间的位置固定后,直接将上盖对准正极柱、负极柱和下壳进行盖设,从而避免了采用导线线束进行连接时发生扯断的风险,同时不需要预留导电线束的安装长度,不会对上盖的盖设造成干涉,便于上盖的安装;同时由于不需要预留导电线束的长度,还具有降低成本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铜排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正极柱,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BMS,沿所述下壳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端高于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铜排具有相对的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于所述负极柱,所述第四连接端连接于所述BMS,沿所述下壳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连接端高于所述第四连接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铜排的两端分别和所述正极柱、所述上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铜排的两端分别和所述负极柱、所述上盖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铜排通过第一紧固件和所述BMS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还用于所述第一铜排和所述BMS之间的电导通;所述第二铜排通过第二紧固件和所述BMS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还用于所述第二铜排和所述BMS之间的电导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上分隔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分别一一对应穿设一个所述安装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包还包括两个防水结构,一个所述防水结构对应设于一个所述安装槽,两个所述防水结构分别和所述上盖连接,以用于覆盖对应的所述安装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上设有定位槽,所述防水结构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插接于所述定位槽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结构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防水结构上朝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结构和所述上盖通过焊接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电池包隐藏防水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电池包隐藏上盖和防水结构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电极组件、导通组件以及BMS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00-电池包,10-箱体,11-上盖,111-安装槽,1111-侧壁,112-定位槽,113-通孔,12-下壳,121-收容腔,20-电池组,30-BMS,40-极柱组件,41-正极柱,42-负极柱,50-导通组件,51-第一铜排,511-第一连接端,512-第二连接端,52-第二铜排,521-第三连接端,522-第四连接端,60-防水结构,61-凸起,62-加强筋,70-第一紧固件,80-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包100,包括箱体10、电池组20、BMS30、极柱组件40以及导通组件50。
其中,请参阅图1至图3,箱体10包括上盖11和下壳12,下壳12具有收容腔121;电池组20收容于收容腔121;BMS30收容于收容腔121,并和电池组20电性连接;极柱组件40连接于上盖11,包括分隔设置的正极柱41和负极柱42;导通组件50包括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第一铜排51连接于BMS30和正极柱41之间,第二铜排52连接于BMS30和负极柱42之间。
上述电池包100,通过在BMS30和正极柱41之间连接第一铜排51,以及在BMS30和负极柱42之间连接第二铜排52,以分别通过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实现极柱组件40和BMS30之间的电性连接,在安装时,通过第一铜排51分别和正极柱41以及BMS30之间的位置固定后以及通过第二铜排52分别和负极柱42以及BMS30之间的位置固定后,直接将上盖11对准正极柱41、负极柱42和下壳12进行盖设,从而避免了采用导线线束进行连接时发生扯断的风险,同时不需要预留导电线束的安装长度,不会对上盖11的盖设造成干涉,便于上盖11的安装;同时由于不需要预留导电线束的长度,还具有降低成本的效果。
请参阅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导通组件50、极柱组件40以及BMS30之间的连接,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在具体安装时,第一铜排51的两端分别和正极柱41、上盖11固定连接,第二铜排52的两端分别和负极柱42、上盖11固定连接,即正极柱41、第一铜排51和上盖11已经成型为一体,以及第二铜排52、负极柱42以及上盖11已经成型为一体,从而在整个电池包100的安装时,将电池组20和BMS放置于下壳12中之后,直接将上盖11带动导通组件50以及极柱组件40共同盖设于下壳12上,从而更方便了整个电池包100的安装。
其中,为了保证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分别和BMS30的连接稳定性,以及保证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分别和BMS30的电导通,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在和BMS30进行连接时,第一铜排51通过第一紧固件70和BMS30连接,第一紧固件70还用于第一铜排51和BMS30之间的电导通;第二铜排52通过第二紧固件80和BMS30连接,第二紧固件80还用于第二铜排52和BMS30之间的电导通,从而通过第一紧固件70和第二紧固件80分别将第一铜排51、第二铜排52连接在了BMS30上,保证了第一铜排51、第二铜排52连接在BMS30上的连接稳定性,并且通过第一紧固件70和第二紧固件80分别实现了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与BMS30的电性导通。
具体地,请参阅图5,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在安装时,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的一端分别和正极柱41、负极柱42进行铆接成一体,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的一端分别和上盖11注塑成一体,此时将上盖11的通孔113正极柱41和负极柱42,并盖设于下壳12上,最后再通过第一紧固件70和第二紧固件80进行第一铜排51以及第二铜排52与BMS30该端的连接。
请参阅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分别与BMS30的安装,上盖11上分隔设有两个安装槽111,第一紧固件70和第二紧固件80分别对应穿设一个安装槽111,从而通过在上盖11上设置安装槽111,在将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与BMS30进行安装时,通过将第一紧固件70和第二紧固件80依次穿设安装槽111后,再将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分别和BMS30的锁紧,以实现将第一铜排51或第二铜排52和BMS30的固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紧固件70和第二紧固件80均为螺栓,在将上盖11盖设于下壳12上之后,通过螺栓穿设安装槽111,拧紧螺帽,实现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与BMS30的紧固安装,以及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与BMS30之间的电导通。
可以理解地,通过在上盖11上设置安装槽111的方式,安装槽111的侧壁1111将紧固件70隐藏在了安装槽111内,避免了上盖11中的水平位置上的水汽流动至安装槽111内。
请参阅图3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对应于箱体10内的电气部件以及BMS30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铜排51包括第一连接端511和第二连接端512,第一连接端511连接于正极柱41,第二连接端512连接于BMS30,沿下壳12高度方向的,第一连接端511高于第二连接端512,第一连接端511和正极柱41通过铆接固定,第二连接端512首先和上盖11注塑为一体后,再通过螺栓和BMS30固定;第二铜排52包括第三连接端521和第四连接端522,第三连接端521连接于负极柱42,第四连接端522连接于BMS30,沿下壳12的高度方向,第三连接端521高于第四连接端522,第三连接端521和负极柱42通过铆接固定,第四连接端522首先和上盖11注塑为一体后,再通过螺栓和BMS30固定,从而将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连接于正极柱41和负极柱42的该端设置为具有更高高度的方式,以和箱体10内的其他电气部件的安装相适配。
可以理解地,请参阅图1和图6,由于在上盖11上开设了安装槽111,紧固件70能够从安装槽111中漏出,为了对紧固件70以及电池包100的内部进行保护,避免水汽的侵蚀,电池包100还包括两个防水结构60,一个防水结构60对应设于一个安装槽111,并分别和上盖11连接,以用于覆盖对应的安装槽111,从而通过在每一个安装槽111上覆盖设有防水结构60,以通过防水结构60和上盖11进行连接后,实现安装槽111的密封,避免水汽或者灰尘等杂质进入到安装槽111内对紧固件70进行腐蚀,进而长期使用后向内影响到电池组20的使用安全。
请参阅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防水结构60和上盖11的安装,上盖11上设有定位槽112,定位槽112环绕于安装槽111设置,防水结构60上设有凸起61,凸起61用于插接于安装槽111内,从而通过在上盖11上设有定位槽112,在防水结构60上设有凸起61,以通过凸起61插接在定位槽112内,从而便于防水结构60和上盖11的安装。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槽112呈环形,定位槽112环绕于安装槽111外,防水结构60上设的凸起61为一整圈的环形凸起,从而环形的凸起61插接在环形的安装槽111内,实现防水结构60和上盖11的定位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安装槽111外环绕设有多个定位槽112,在防水结构60上设有多个凸起61,一个凸起61对应插接在一个定位槽112内,从而实现防水结构60和上盖11的定位安装。
具体地,为了便于定位槽112的成型,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槽112的深度小于安装槽111的深度,从而通过设置深度较小的定位槽112,即可实现定位的效果,并且又便于保证在安装槽11处的上盖11的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定位槽112的深度和安装槽111具有相同的深度,从而保证防水结构60和上盖11的连接强度。
此外,请参阅图6,由于防水结构60覆盖于安装槽111上方,完成安装后,防水结构60的下方为一个空腔,为了保证防水结构60的结构强度,防水结构60上设有若干加强筋62,从而通过在防水结构60上设置加强筋62,以通过加强筋62加强防水结构60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为了保证整个上盖11的上表面的整体性,本实施例的加强筋62设于防水结构60上朝向安装槽111的一侧,即完成防水结构60的安装后,加强筋62被隐藏于安装槽111的空间内,实现上盖11上表面的整体性。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防水结构60在和上盖11进行连接时,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从而通过进行防水结构60和上盖11的插接连接后,再通过焊接的方式,进一步保证防水结构60和上盖11的连接稳定性以及密封性,避免水汽的进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实现防水结构60和上盖11的连接。
上述电池包100的安装方式为:将电池组20和BMS30放置于下壳12的收容腔121内,将第一铜排51的一端和第二铜排52的一端分别和正极柱41以及负极柱42通过铆接固定,将将第一铜排51的一端和第二铜排52的一端分别和上盖11注塑成一体,以使第一铜排51、正极柱41、第二铜排52、负极柱42以及上盖11成为一个整体,此时将整个上盖11盖在下壳12上,最后通过第一紧固件70和第二紧固件80分别穿设一个安装槽111以将第一铜排51和第二铜排52锁紧在BMS30上,从而完成电池包100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包括上盖和下壳,所述下壳具有收容腔;
电池组,收容于所述收容腔;
BMS,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并和所述电池组电性连接;
极柱组件,连接于所述上盖,包括分隔设置的正极柱和负极柱;及
导通组件,包括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所述第一铜排连接于所述BMS和所述正极柱之间,所述第二铜排连接于所述BMS和所述负极柱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铜排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连接于所述正极柱,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于所述BMS,沿所述下壳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端高于所述第二连接端;
所述第二铜排具有相对的第三连接端和第四连接端,所述第三连接端连接于所述负极柱,所述第四连接端连接于所述BMS,沿所述下壳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连接端高于所述第四连接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铜排的两端分别和所述正极柱、所述上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铜排的两端分别和所述负极柱、所述上盖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铜排通过第一紧固件和所述BMS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还用于所述第一铜排和所述BMS之间的电导通;
所述第二铜排通过第二紧固件和所述BMS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还用于所述第二铜排和所述BMS之间的电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分隔设有两个安装槽,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分别一一对应穿设一个所述安装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还包括两个防水结构,一个所述防水结构对应设于一个所述安装槽,两个所述防水结构分别和所述上盖连接,以用于覆盖对应的所述安装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上设有定位槽,所述防水结构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用于插接于所述定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上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防水结构上朝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结构和所述上盖通过焊接连接。
CN202223321429.XU 2022-12-06 2022-12-06 电池包 Active CN2191636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1429.XU CN219163617U (zh) 2022-12-06 2022-12-06 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1429.XU CN219163617U (zh) 2022-12-06 2022-12-06 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63617U true CN219163617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14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1429.XU Active CN219163617U (zh) 2022-12-06 2022-12-06 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636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46018B (zh) 电池顶盖及使用该电池顶盖的动力电池
JP4113756B2 (ja) 電源供給ボックス
CN106486624A (zh) 可再充电电池组
CN112332044A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组、装置及注液方法
KR101230080B1 (ko) 자동차용 배터리의 터미널 접속장치
CN219163617U (zh) 电池包
KR102281771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배터리 하우징
CN217507452U (zh) 采样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1017532U (zh) 一种电动汽车bdu快速插拔装置
CN213520148U (zh) 模组端板和电池包
CN210111234U (zh) 无线缆式取电枪
US7358702B2 (en) Storage battery with auxiliary terminals
CN220209564U (zh) 一种大功率t形分线器
CN208498251U (zh) 电池系统控制箱及车辆
CN220615502U (zh) 充电组件和车辆
CN221080650U (zh) 一种防水型高压配电盒盒体及配电盒
CN220627995U (zh) 一种电池包及车辆
CN218243052U (zh) 一种可调电压铅酸电瓶充电器
CN218548593U (zh) 电池顶盖及电池
CN217444550U (zh) 一种高强度共享电动自行车锂离子电池系统
CN214477780U (zh) 一种新型电源搭接结构
CN111827171A (zh) 一种模块化的智能车位锁
CN215732040U (zh) 一种电芯模组固定连接结构
CN220820189U (zh) 采用插接式检测结构的汽车动力电芯检测装置
CN219467846U (zh) 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