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8692U - 电动尾门锁 - Google Patents

电动尾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58692U
CN219158692U CN202223028106.1U CN202223028106U CN219158692U CN 219158692 U CN219158692 U CN 219158692U CN 202223028106 U CN202223028106 U CN 202223028106U CN 219158692 U CN219158692 U CN 2191586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plate
locking
relay
buck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281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永越
欧吟爱
江衍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Mingfang Automobile Parts Industry Co Ltd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Mingfang Automobile Parts Industry Co Ltd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Mingfang Automobile Parts Industry Co Ltd,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Mingfang Automobile Parts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281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586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586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586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尾门锁,包括机壳、扣板、锁板、双向继动器、上锁连杆、解锁继动器、止推杆及驱动机构,机壳具有锁槽,扣板具有对应锁槽的锁勾,锁板设有卡勾,驱动机构驱动双向继动器沿上锁方向推动上锁连杆而使扣板被卡勾卡固,或是驱动双向继动器沿解锁方向推动解锁继动器而将锁板推离扣板,且当锁勾位于锁槽内且解锁继动器将锁板推离扣板时,止推杆同时脱离锁板并枢转而阻挡锁板以维持锁板与扣板的分离;借此,能缩减电动尾门锁的体积、重量及成本,并且有效改善机构在作动时发生卡死的情况。

Description

电动尾门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汽车领域,尤指一种汽车的电动尾门锁。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运动型多用途车(SUV, Sport Utility Vehicle)、跨界休旅车(CUV,Car-Based Utility Vehicle)及多功能休旅车(MPV, Multi-Purpose Vehicle)等具尾门车款的逐渐流行及趋势,具备电动吸合以及电动解锁的电动尾门锁已日益普及,其主要是通过二马达分别驱动机构作动以实现电动吸合上锁及电动解锁的功能,以使设置在车身上的一锁销(striker)能够被锁定或释放于尾门上电动尾门锁的一锁槽。
然而,由于一般的电动尾门锁采用双马达的配置而有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且机构在作动时容易于上锁或是解锁的过程中发生卡死的情况,是以如何缩减电动尾门锁的体积、重量及成本,并且有效改善机构在作动时卡死的情况,以及如何针对机构卡死时提供紧急备用的解锁功能乃亟待改善的缺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缩减电动尾门锁的体积、重量及成本,并且有效改善机构在作动时发生卡死的情况。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尾门锁,包括一机壳、一扣板、一锁板、一双向继动器、一上锁连杆、一解锁继动器、一止推杆及一驱动机构,机壳具有一端开放的一锁槽,扣板枢设于机壳,扣板具有对应锁槽配置的一锁勾,扣板朝向使锁勾脱离锁槽的方向受枢转地预压,锁板枢设于机壳且枢转地预压扣板,锁板设有一卡勾,当锁勾位于锁槽内时卡勾能够卡固扣板,双向继动器枢设于机壳,双向继动器能够沿彼此相逆的一上锁方向或一解锁方向转动,上锁连杆设于双向继动器及扣板之间,双向继动器能够沿上锁方向转动而推动上锁连杆,以使上锁连杆转动扣板至卡勾卡固扣板的位置,解锁继动器枢设于机壳,双向继动器能够沿解锁方向转动而推动解锁继动器转动,以使解锁继动器将锁板推离扣板,止推杆枢设于机壳,当锁勾位于锁槽内时,止推杆枢转地预压于锁板,驱动机构设于机壳并包括用以驱动双向继动器转动的一马达,当锁勾位于锁槽内且解锁继动器将锁板推离扣板时,止推杆同时脱离锁板并受预压枢转,从而沿锁板的预压方向阻挡锁板以维持锁板与扣板分离。
可选地,该扣板具有一全锁卡合位置及一半锁卡合位置,当该卡勾扣接该半锁卡合位置时,该双向继动器能够沿该上锁方向转动而推动该上锁连杆,并以该上锁连杆转动该扣板而使该卡勾脱离该半锁卡合位置再扣接该全锁卡合位置。
可选地,还包括一滑动件,该滑动件可平移地设于该机壳内,当该锁板脱离该扣板使该扣板受预压枢转而使该锁勾脱离该锁槽时,该扣板同时带动该滑动件推动该止推杆以解除对该锁板的阻挡。
可选地,该滑动件凸设有一拨板,该扣板对应该拨板凸设有一对限制块,该拨板设置在该对限制块之间,当该扣板转动时能够以其中一该限制块推动该滑动件平移。
可选地,该滑动件凸设有一止挡块,当该卡勾扣接该扣板时,该止挡块止挡该止推杆受预压而枢转。
可选地,还包括一控制器、一锁板感测器、一滑动件感测器及一马达起点感测器,该控制器电性连接该马达而能够驱动该马达转动,且该控制器电性连接该锁板感测器、该滑动件感测器及该马达起点感测器。
可选地,该锁板感测器对应该锁板配置以侦测该锁板的位置。
可选地,该滑动件感测器对应该滑动件配置以侦测该滑动件的位置。
可选地,该马达起点感测器对应该双向继动器配置以侦测该马达复位至起点。
可选地,该双向继动器包括一轴杆及一推动部,该推动部枢设于该轴杆上并呈扇形。
可选地,该上锁连杆包括相互枢接的一第一杆件及一第二杆件,该第一杆件于朝向该双向继动器的一端凸设有一受推部,该第二杆件于朝向该扣板的一端形成有一啮齿部,该扣板具有相对该锁勾配置的一啮合块,当该双向继动器沿该上锁方向转动时,该推动部能够推动该受推部而带动该第二杆件转动,以使该啮齿部咬合于该啮合块上,并推动该扣板转动至该卡勾卡固该扣板的位置。
可选地,该解锁继动器凸设有一受推块及一解锁块,该解锁块与该受推块相对配置并且向外侧延伸,当该双向继动器沿该解锁方向转动时,该推动部推动该受推块而使该解锁继动器转动,并让该解锁块推抵该锁板而将该锁板推离该扣板。
可选地,该锁板设有一抵靠块,该止推杆对应该抵靠块设有一推抵块,该止推杆以该推抵块预压该抵靠块,当该解锁继动器将该锁板推离该扣板时,该抵靠块同时脱离该推抵块,使得该止推杆受预压枢转而让该推抵块移入该靠块的移动行程内而阻挡该抵靠块。
可选地,该驱动机构还包括一从动齿轮、一从动蜗杆及一带动齿轮,该从动蜗杆固接该从动齿轮且啮合该带动齿轮,该带动齿轮连接该双向继动器,当该马达转动时驱动该从动齿轮及该从动蜗杆一同转动,从而带动该带动齿轮转动而使该双向继动器转动。
可选地,还包括一紧急解锁杆,该紧急解锁杆可活动地设置在该机壳,该紧急解锁杆能够活动而推动该上锁连杆,从而带动该解锁继动器转动以将该锁板推离该扣板。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尾门锁,通过单一马达便可实现电动吸合及电动解锁的功能,从而能够有效缩减电动尾门锁的体积、重量及成本,并借由止推杆阻挡锁板能有效避免在解锁时卡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锁流程的使用状态图(一)~(五)。
图8~图10为本实用新型解锁流程的使用状态图(一)~(三)。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外观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扳动紧急解锁杆的立体示意图。
图13~图16为本实用新型紧急解锁流程的使用状态图(一)~(四)。
图中:
10:机壳;11:锁槽;12:安装臂;13:挡点;14:紧急解锁杆;20:扣板;21:扣板扭簧;22:锁勾;23:啮合块;24:卡块;25:容置槽;26:卡合部;261:全锁卡合位置;262:半锁卡合位置;27:限制块;30:锁板;31:锁板扭簧;32:卡勾;33:抵靠块;34:锁板感测器;40:双向继动器;41:轴杆;42:推动部;421:抵推块;422:凹槽;50:上锁连杆;51:第一杆件;511:受推部;52:第二杆件;521:啮齿部;53:连杆扭簧;60:解锁继动器;61:解锁扭簧;62:受推块;63:解锁块;70:止推杆;71:止推杆扭簧;72:推抵块;80:驱动机构;81:马达;811:驱动蜗杆;82:带动齿轮;83:从动齿轮;84:从动蜗杆;85:马达起点感测器;90:滑动件;91:拨板;92:止挡块;93:滑动件感测器;A:锁销;D1:上锁方向;D2:解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尾门锁,用以锁定或释放汽车车身上对应尾门锁所配置的一锁销A(见于图3)。请参照图1至图3以及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尾门锁主要包括一机壳10、一扣板20、一锁板30、一双向继动器40、一上锁连杆50、一解锁继动器60、一止推杆70及一驱动机构80。
机壳10概呈扁长型的壳体结构,机壳10的底部具有一锁槽11,并在机壳10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有一安装臂12以能够通过螺栓或其他紧固元件将电动尾门锁装设在车门上。锁槽11概呈U字型而具有开放的一端以供锁销A移入或移出。值得注意的是,锁槽11的位置位在机壳10底部的中心处,亦即锁槽11位于机壳10或是各安装臂12之间的中心轴线上,从而让电动尾门锁为对称结构而能够提升安装位置的适配性。于本实施例中,机壳10由三件式的壳体所前后组接而成,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机壳10的壳体数量及组接方式理应可依据其他机构元件的设计需求来作相对应的调整,是以本实用新型不对此多作限制。
扣板20枢设于机壳10内。具体而言,扣板20以一扣板扭簧21枢设在机壳10的内部,从而能够顺着扣板扭簧21所对其施加预压弹力的方向转动,如图3中的箭头方向所示。扣板20具有对应锁槽11配置的一锁勾22及相对锁勾22配置的啮合块23,且在不受其他元件的干扰下,扣板20受扣板扭簧21的弹力预压而朝向使锁勾22脱离锁槽11的方向枢转,并通过机壳10的一挡点13及扣板20所延伸出的一卡块24彼此地相互卡设而让扣板20无法继续转动,如图3所示。具体而言,扣板20于锁勾22的内侧形成有一容置槽25以供锁销A容置。因此,当锁销A位于锁槽11内且锁勾22脱离锁槽11时,锁销A于锁槽11中处于自由状态;而当锁销A及锁勾22均位于锁槽11内时,锁销A将被限制在锁勾22内侧的容置槽25内无法脱离而形成上锁状态。又,扣板20于容置槽25相对于锁勾22的另一侧凸出形成有一卡合部26,且卡合部26朝远离锁勾22的方向依序具有一全锁卡合位置261及一半锁卡合位置262。
锁板30枢设于机壳10内且枢转地预压扣板20,锁板30位于扣板20的一侧而使锁槽11位在锁板30及扣板20之间。具体而言,锁板30以一锁板扭簧31枢设在机壳10的内部,从而能够顺着锁板扭簧31所对其施加预压弹力的方向而朝向扣板20及锁槽11的方向转动,如图3中的箭头方向所示。锁板30朝锁槽11凸出设置有一卡勾32。因此,当锁勾22位于锁槽11内时,锁板30受锁板扭簧31的弹力预压而枢转以使卡勾32能够卡固于扣板20的半锁卡合位置262上,从而限制扣板20受扣板扭簧21的预压转动,如图4所示,此时锁销A与电动尾门锁即为半锁定状态。又,锁板30远离机壳10锁槽11的一端凸设有一抵靠块33。
双向继动器40枢设于机壳10内,并且能够沿彼此相逆的一上锁方向D1或一解锁方向D2转动。具体而言,解锁方向D2为上锁方向D1的逆向方向,而在本实施例的图3至图10以及图13至图16中,上锁方向D1为上述这些图式的顺时钟方向,而解锁方向D2则为上述这些图式的逆时钟方向。双向继动器40主要包括一轴杆41以及枢设于轴杆41的部分周缘上的一推动部42。于本实施例中,推动部42概呈扇形的块体,且推动部42的一侧固接有一齿轮(图未标号)以使齿轮能够被驱动机构80驱动旋转而带动推动部42转动,并在扇形推动部42的其中一半径边上凸出设置有一抵推块421,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上锁连杆50设置于双向继动器40及扣板20之间。本实施例中的上锁连杆50包括相互枢接的一第一杆件51及一第二杆件52,且第一杆件51及第二杆件52分别以一连杆扭簧53枢设在机壳10的内部,从而能够分别顺着对应的连杆扭簧53所对其施加预压弹力的方向而朝远离扣板20的方向转动,如图3中的箭头方向所示。具体而言,第一杆件51于朝向双向继动器40的一端凸设有一受推部511,第二杆件52于朝向扣板20的一端形成有一啮齿部521。于本实施例中,受推部511为一板体,啮齿部521为一牙冠状结构,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因此,当卡勾32扣接半锁卡合位置262时,双向继动器40能够沿着上锁方向D1转动,使推动部42的抵推块421能够推动第一杆件51的受推部511而带动第二杆件52转动,并以第二杆件52的啮齿部521咬合于扣板20的啮合块23上,从而推动扣板20转动而使卡勾32脱离半锁卡合位置262后再扣接全锁卡合位置261,如图5及图6所示,此时锁销A与电动尾门锁即为锁定状态。
解锁继动器60枢设于机壳10内。具体而言,解锁继动器60以一解锁扭簧61枢设在机壳10的内部,从而能够顺着解锁扭簧61所对其施加预压弹力的方向而沿各图式中的顺时钟方向转动,如图3中的箭头方向所示。于本实施例中,解锁继动器60概呈圆环状而可转动地夹设在双向继动器40及机壳10之间,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解锁继动器60也可以为一杆体造型。又,解锁继动器60凸设有一受推块62及一解锁块63,解锁块63与受推块62相对配置并且向外侧延伸。因此,当双向继动器40沿着解锁方向D2转动时,双向继动器40的推动部42推动受推块62而使解锁继动器60与双向继动器40一同转动,以让解锁继动器60的解锁块63推抵锁板30远离锁槽11的一端,从而将锁板30推离扣板20以使锁板30的卡勾32脱离扣板20的卡合部26,如图8所示。
止推杆70枢设于机壳10内。具体而言,止推杆70以一止推杆扭簧71枢设在机壳10的内部,从而能够顺着止推杆扭簧71所对其施加预压弹力的方向而沿各图式中的逆时钟方向转动,如图3中的箭头方向所示。又,止推杆70于朝向锁板30的一端凸设有一推抵块72。因此,当锁勾22位于锁槽11内时,止推杆70枢转地使推抵块72预压于锁板30的抵靠块33底部;而当锁勾22位于锁槽11内且解锁继动器60将锁板30推离扣板20时,止推杆70的推抵块72亦同时脱离锁板30的抵靠块33的预压,使得止推杆70受止推杆扭簧71的预压弹力枢转,从而让止推杆70的推抵块72移动入靠块33的移动行程内而阻挡在抵靠块33的侧边,进而维持锁板30与扣板20的分离状态,如图9所示。又,当锁板30与扣板20处于前述的分离状态时,扣板20受扣板扭簧21的弹力预压而枢转以使锁勾22脱离于锁槽11,直到扣板20的卡块24与机壳10的挡点13相互卡设而让扣板20无法继续转动,从而将锁销A从机壳10的锁槽11内释放,如图10所示,此时锁销A与电动尾门锁即完成解锁。
驱动机构80设置于机壳10内,并且用以驱动双向继动器40转动。具体而言,驱动机构80主要包括一马达81及连接双向继动器40的轴杆的一带动齿轮82,马达81能够驱动带动齿轮82双向转动,以使带动齿轮82能够带动双向继动器40双向转动。借此,不仅能够将马达81的数量由两个缩减为一个,且仅靠单一个马达81的驱动仍能以双向继动器40来达到电动吸合上锁及电动解锁的功能,进而可缩减电动尾门锁的体积、重量及成本。请参阅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80还包括一从动齿轮83及固接从动齿轮83的一从动蜗杆84,且马达81具有一驱动蜗杆811,故马达81运转时通过驱动蜗杆811来驱动从动齿轮83转动,并借由与从动齿轮83固接的从动蜗杆84来驱动带动齿轮82转动,进而由带动齿轮82来带动双向继动器40转动,借此便可有效提升扭力而能够采用较为小颗的马达81以进一步地缩减电动尾门锁的体积、重量及成本,但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80的结构不以此为限,只要马达81最终能够驱动带动齿轮82以有效带动双向继动器40转动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请参阅图3所示,图3中的各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各扭簧所对对应的各元件的预压枢转方向,以方便读者能够理解。又,图4至图10以及图12至图16的各图式中的各箭头方向,则分别代表各元件在当下使用状态的转动方向,并不限于为各扭簧对各元件的预压方向。
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尾门锁还包括一滑动件90。请参阅图3所示,滑动件90可沿图3中的垂向平移滑动地设于该机壳10内,且滑动件90位于双向继动器40、上锁连杆50、止推杆70及扣板20的一侧边,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当锁板30脱离扣板20使扣板20受预压枢转而让锁勾22脱离锁槽11时,扣板20同时带动滑动件90推动止推杆70以解除对锁板30的阻挡。滑动件90在邻近扣板20的一端凸设有一拨板91,扣板20于啮合块23的侧边对应拨板91凸设有一对限制块27,拨板91设置在该对限制块27之间,从而让扣板20在枢转时能够以其中一限制块27推动滑动件90垂向上移或下移。又,滑动件90在靠近拨板91处朝向止推杆70凸出延伸有一止挡块92,且止挡块92位于止推杆70远离锁板30的一端下方,以在锁板30与扣板20处于分离状态时,止挡块92能够止挡住止推杆70而限制止推杆70因止推杆扭簧71的预压弹力而枢转。
又,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尾门锁还包括设置在机壳10内的一控制器(图未示出)、一锁板感测器34、一滑动件感测器93及一马达起点感测器85。控制器电性连接马达81而能够驱动马达81转动,且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上述这些感测器,以在任一感测器从未接触状态变为接触状态或是从接触状态变为未接触状态时均能够传递信号给控制器作为判断,并借由控制器的分析后再发出信号以控制马达81的起动或停止。
锁板感测器34对应锁板30配置以侦测锁板30的位置。具体而言,锁板感测器34位于锁板30远离锁槽11的一端的上方,且当锁板30被推离扣板20而处于分离状态时,锁板30与锁板感测器34形成接触,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滑动件感测器93对应滑动件90配置以侦测滑动件90的位置。具体而言,滑动件感测器93位于滑动件90远离锁板30的一端的一侧,且当滑动件90被扣板20带动而沿垂向下移时,滑动件90脱离与滑动件感测器93的接触,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马达起点感测器85对应双向继动器40配置以侦测马达81是否复位至起点位置。具体而言,马达起点感测器85位于双向继动器40的推动部42的一侧,扇形推动部42的圆弧周缘上凹设有供马达起点感测器85容置的一凹槽422,因此当双向继动器40转动时,凹槽422将脱离马达起点感测器85而使推动部42与马达起点感测器85形成接触,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3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尾门锁进行上锁的使用状态图(一)~(五),电动尾门锁的上锁流程简单说明如下:
首先参阅图3,当汽车尾门在关闭时,使得锁销A进入电动尾门锁的锁槽11内而接触扣板20的卡合部26。
接着参阅图4,扣板20的卡合部26受到锁销A的推抵而沿着扣板20的预压方向反向枢转,使得锁销A逐渐滑入锁勾22内侧的容置槽25内,从而让锁板30的卡勾32卡固于扣板20的卡合部26的半锁卡合位置262,此时锁销A与电动尾门锁处于半锁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因为扣板20的枢转而带动滑动件90沿着垂向下移,但滑动件90仍与滑动件感测器93保持接触而未脱离,且止推杆70由于滑动件90的下移而受止推杆扭簧71的预压弹力产生枢转,并使推抵块72抵靠在锁板30的抵靠块33底部。
接着参阅图5,由于先前锁板30的卡勾32卡固在扣板20的卡合部26的半锁卡合位置262,使得锁板30已脱离与锁板感测器34的接触,故控制器在接收到锁板感测器34的信号后控制马达81转动,以使双向继动器40沿着上锁方向D1转动,并且通过推动部42的抵推块421推动第一杆件51的受推部511而带动第二杆件52转动,以使第二杆件52的啮齿部521咬合于扣板20的啮合块23,进而推动扣板20转动并使锁板30的卡勾32沿着卡合部26被推离至半锁卡合位置262及全锁卡合位置261之间的尖点处,此时锁销A移动至容置槽25的最深处。
接着参阅图6,当上锁杆件持续推动扣板20转动时,锁板30的卡勾32脱离卡合部26的半锁卡合位置262及全锁卡合位置261之间的尖点处而滑向全锁卡合位置261,从而卡固于扣板20的全锁卡合位置261并将扣板20卡住固定而无法顺时钟转动,此时锁销A与电动尾门锁处于全锁状态。
接着参阅图7,由于锁销A与电动尾门锁进入全锁状态前,上锁连杆50持续推动扣板20转动,使得滑动件90的拨板91被二限制块27带动而让滑动件90沿着垂向下移,因此当锁销A与电动尾门锁处于全锁状态时,滑动件90已脱离与滑动件感测器93的接触,故控制器在接收到滑动件感测器93及锁板感测器34的信号后控制马达81转动复位,以使双向继动器40沿着解锁方向D2转动复位至马达起点感测器85容置于凹槽422内,至此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尾门锁的上锁流程。
请参阅图8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尾门锁进行解锁的使用状态图(一)~(三),电动尾门锁的解锁流程简单说明如下:
首先参阅图8,控制器在接收到解锁信号后控制马达81转动,以使双向继动器40沿着解锁方向D2转动而让推动部42推动解锁继动器60的受推块62,从而使解锁继动器60与双向继动器40一同转动,并让解锁继动器60的解锁块63推抵锁板30远离锁槽11的一端,从而将锁板30推离扣板20以使锁板30的卡勾32脱离扣板20的卡合部26。而由于锁板30被推离扣板20,使得止推杆70的推抵块72不再因锁板30的抵靠块33限制而受止推杆扭簧71的预压弹力形成枢转,从而让止推杆70的推抵块72转动至阻挡在锁板30抵靠块33的侧边,进而维持锁板30与扣板20的分离状态。
接着参阅图9,由于锁板30被推离扣板20,而使得锁板30与锁板感测器34形成接触,故控制器在接收到锁板感测器34及滑动件感测器93的信号后控制马达81转动复位,以使双向继动器40沿着上锁方向D1转动复位至马达起点感测器85容置于凹槽422内,同时解锁继动器60受解锁扭簧61的预压而一同枢转复位。
接着参阅图10,由于锁板30被推离扣板20,使得扣板20未受到锁板30及上锁连杆50的卡掣而处于自由状态,因此扣板20受扣板扭簧21的弹力预压而枢转以使锁勾22脱离于锁槽11,直到机壳10的挡点13及扣板20的卡块24相互卡设而让扣板20无法继续转动,从而便将锁销A自容置槽25中释放而让锁销A脱离锁槽11,且滑动件90的拨板91受到各限制块27的带动而使滑动件90复位,同时通过滑动件90的止挡块92将止推杆70推动至原位,至此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尾门锁的解锁流程。
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尾门锁还包括一紧急解锁杆14。紧急解锁杆14可活动地设置在机壳10。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紧急解锁杆14枢设且可横向扳动地穿过机壳10,从而使其中一端容置在机壳10的内部且位于第二杆件52远离扣板20的一端的外侧,并让另外一端裸露在机壳10的外部以供使用者能够在卡死的情况下进行扳动操作而完成解锁。借此,即便发生卡死的情况时,使用者仍可通过手动扳动紧急解锁杆14,以推动解锁继动器60活动而带动解锁继动器60转动,从而将锁板30推离扣板20以实现解锁的功能。
具体而言,请参阅图12至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尾门锁进行紧急解锁流程的使用状态图(一)~(四),电动尾门锁以紧急解锁杆14进行解锁的紧急解锁流程简单说明如下:
首先参阅图12及图13,当发生卡死的情况时,使用者于机壳10的外部横向扳动紧急解锁杆14,使紧急解锁杆14容置在机壳10内部的一端抵接上锁连杆50的第二杆件52。
接着参阅图14,当使用者横向扳动紧急解锁杆14而让紧急解锁杆14推抵第二杆件52转动时,第二杆件52的啮齿部521脱离对于扣板20的啮合块23的咬合,并且紧急解锁杆14与第二杆件52远离扣板20的一端一同推抵解锁继动器60转动,从而让解锁继动器60的解锁块63推抵锁板30远离锁槽11的一端,进而将锁板30推离扣板20以使锁板30的卡勾32脱离扣板20的卡合部26。
接着参阅图15,由于锁板30被推离扣板20,使得扣板20未受到锁板30及上锁连杆50的卡掣而处于自由状态,因此扣板20受扣板扭簧21的弹力预压而枢转以使锁勾22脱离于锁槽11,直到机壳10的挡点13及扣板20的卡块24相互卡设而让扣板20无法继续转动,从而便将锁销A自容置槽25中释放而让锁销A脱离锁槽11以完成解锁。
接着参阅图16,当确认锁销A与电动尾门锁脱离而完成解锁后,使用者松开紧急解锁杆14以使其复位,而让上锁连杆50的第二杆件52、双向继动器40、解锁继动器60及锁板30依序通过各自的扭簧而完成复位,至此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尾门锁的紧急解锁流程。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尾门锁,不仅通过单一马达81便可实现电动吸合及电动解锁的功能而能够有效缩减电动尾门锁的体积、重量及成本,且通过从动齿轮83、从动蜗杆84及驱动蜗杆811的配置来有效提升扭力而能够采用小颗的马达81以进一步地缩减电动尾门锁的体积、重量及成本,同时借由止推杆70来阻挡锁板30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在解锁时发生卡死的情况,又通过紧急解锁杆14的设置而能够在机构卡死时提供紧急备用的手动解锁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5)

1.一种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壳,具有一端开放的一锁槽;
一扣板,枢设于该机壳,该扣板具有对应该锁槽配置的一锁勾,该扣板朝向使该锁勾脱离该锁槽的方向受枢转地预压;
一锁板,枢设于该机壳且枢转地预压该扣板,该锁板设有一卡勾,当该锁勾位于该锁槽内时该卡勾能够卡固该扣板;
一双向继动器,枢设于该机壳,该双向继动器能够沿彼此相逆的一上锁方向或一解锁方向转动;
一上锁连杆,设于该双向继动器及该扣板之间,该双向继动器能够沿该上锁方向转动而推动该上锁连杆,以使该上锁连杆转动该扣板至该卡勾卡固该扣板的位置;
一解锁继动器,枢设于该机壳,该双向继动器能够沿该解锁方向转动而推动该解锁继动器转动,以使该解锁继动器将该锁板推离该扣板;
一止推杆,枢设于该机壳,当该锁勾位于该锁槽内时,该止推杆枢转地预压于该锁板;及
一驱动机构,设于该机壳并包括用以驱动该双向继动器转动的一马达;
其中当该锁勾位于该锁槽内且该解锁继动器将该锁板推离该扣板时,该止推杆同时脱离该锁板并受预压枢转,从而沿该锁板的预压方向阻挡该锁板以维持该锁板与该扣板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该扣板具有一全锁卡合位置及一半锁卡合位置,当该卡勾扣接该半锁卡合位置时,该双向继动器能够沿该上锁方向转动而推动该上锁连杆,并以该上锁连杆转动该扣板而使该卡勾脱离该半锁卡合位置再扣接该全锁卡合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滑动件,该滑动件可平移地设于该机壳内,当该锁板脱离该扣板使该扣板受预压枢转而使该锁勾脱离该锁槽时,该扣板同时带动该滑动件推动该止推杆以解除对该锁板的阻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凸设有一拨板,该扣板对应该拨板凸设有一对限制块,该拨板设置在该对限制块之间,当该扣板转动时能够以其中一该限制块推动该滑动件平移。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凸设有一止挡块,当该卡勾扣接该扣板时,该止挡块止挡该止推杆受预压而枢转。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控制器、一锁板感测器、一滑动件感测器及一马达起点感测器,该控制器电性连接该马达而能够驱动该马达转动,且该控制器电性连接该锁板感测器、该滑动件感测器及该马达起点感测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该锁板感测器对应该锁板配置以侦测该锁板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该滑动件感测器对应该滑动件配置以侦测该滑动件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该马达起点感测器对应该双向继动器配置以侦测该马达复位至起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该双向继动器包括一轴杆及一推动部,该推动部枢设于该轴杆上并呈扇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该上锁连杆包括相互枢接的一第一杆件及一第二杆件,该第一杆件于朝向该双向继动器的一端凸设有一受推部,该第二杆件于朝向该扣板的一端形成有一啮齿部,该扣板具有相对该锁勾配置的一啮合块,当该双向继动器沿该上锁方向转动时,该推动部能够推动该受推部而带动该第二杆件转动,以使该啮齿部咬合于该啮合块上,并推动该扣板转动至该卡勾卡固该扣板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该解锁继动器凸设有一受推块及一解锁块,该解锁块与该受推块相对配置并且向外侧延伸,当该双向继动器沿该解锁方向转动时,该推动部推动该受推块而使该解锁继动器转动,并让该解锁块推抵该锁板而将该锁板推离该扣板。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该锁板设有一抵靠块,该止推杆对应该抵靠块设有一推抵块,该止推杆以该推抵块预压该抵靠块,当该解锁继动器将该锁板推离该扣板时,该抵靠块同时脱离该推抵块,使得该止推杆受预压枢转而让该推抵块移入该靠块的移动行程内而阻挡该抵靠块。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该驱动机构还包括一从动齿轮、一从动蜗杆及一带动齿轮,该从动蜗杆固接该从动齿轮且啮合该带动齿轮,该带动齿轮连接该双向继动器,当该马达转动时驱动该从动齿轮及该从动蜗杆一同转动,从而带动该带动齿轮转动而使该双向继动器转动。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尾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紧急解锁杆,该紧急解锁杆可活动地设置在该机壳,该紧急解锁杆能够活动而推动该上锁连杆,从而带动该解锁继动器转动以将该锁板推离该扣板。
CN202223028106.1U 2022-11-15 2022-11-15 电动尾门锁 Active CN2191586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8106.1U CN219158692U (zh) 2022-11-15 2022-11-15 电动尾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28106.1U CN219158692U (zh) 2022-11-15 2022-11-15 电动尾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58692U true CN219158692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37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28106.1U Active CN219158692U (zh) 2022-11-15 2022-11-15 电动尾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586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8830B (zh) 电吸锁
US7770946B2 (en) Door lock device for vehicle
CA2376040C (en) Vehicle door latch assembly
EP1778936B1 (en) Latch arrangement
JP4953711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N110118040B (zh) 一种铰链结构
CN219158692U (zh) 电动尾门锁
CN112252863A (zh) 车辆尾门电吸锁
CN210714223U (zh) 一种铰链结构
JP4875417B2 (ja) 車両のドア開閉装置
CN112900993B (zh) 一种车门锁及车门
US20210238896A1 (en) Vehicular door lock device
JP4875422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CN211573015U (zh) 汽车侧门锁
CN210798577U (zh) 一种新型脱开机构
CN112227851A (zh) 锁装置及汽车
CN214117828U (zh) 车辆尾门电吸锁
CN111305666A (zh) 汽车侧门锁
CN220621432U (zh) 一种防卡死的全自动锁体
CN219012264U (zh) 汽车尾门电吸锁和汽车
CN218715960U (zh) 车门自吸锁
CN214035183U (zh) 锁装置及汽车
CN220769144U (zh) 基于直线推拉式操作的门锁保险机构及门锁
CN219220046U (zh) 门锁
US20240151077A1 (en) Vehicle door lat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