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55836U - 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55836U
CN219155836U CN202222514703.9U CN202222514703U CN219155836U CN 219155836 U CN219155836 U CN 219155836U CN 202222514703 U CN202222514703 U CN 202222514703U CN 219155836 U CN219155836 U CN 2191558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assembly
side plate
processing device
ball scr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1470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元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kang Wolf Brand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kang Wolf Brand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kang Wolf Brand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kang Wolf Brand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1470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558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558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558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上端面铺设桌面的机架扇形缺口的一端连接进料传送带总成,另一端连接出料传送带总成,桌面依次排列安装若干主轴总成朝外的工位,第一工位设在进料传送带总成的一侧,最末工位设在出料传送带总成的一侧,升降组件总成直立安装在桌面上,顶部设分割器总成,分割器总成的上端安装外转式的旋转卡爪总成,加工装置本体工作均由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阶段式外转方式进行多工位移动工件,实现工件外转多工位节拍式移动加工,达到工件自动装夹上料、移动、工件送出的完整加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类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保温杯的杯体制作由拉伸、平头切边、成型等多重工序,传统的不锈钢保温杯体的加工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加工方式为:在每台加工设备上安装上加工单道工序的工装夹具,如有六道工序,则在六台加工设备上分别安装对应各工序的工装夹具,并以此按作业指导书安排的工序进行依次加工,单道工序完工的半成品人工流转进行,类似的常规加工方式固有的弊端是:1、单道工序加工时,需加工前装夹、加工后取下、半成品放置;2、上下工序加工间,需容器内放置、工序间半成品流转;此两个主要的弊端形成的后果是加工效率低,辅助工时高,加工成本偏高。
第二种加工方式为:在每台加工设备上安装上加工单道工序的工装夹具,如有六道工序,则在六台加工设备上分别安装对应各工序的工装夹具,并在相邻的两台加工设备间设置机器人或智能机械臂,并以此按作业指导书安排的工序进行依次加工,单道工序完工的半成品由机器人或智能机械臂进行自动抓取前道工序完工的工件、放入后一道加工工序执行的加工设备的工装家具上流转进行,类似的常规加工方式固有的弊端是:3.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且后续的软件和硬件维护和维修相对概率高,售后维护费用也相对高;4.加工设备为常规模式的分散性安置,需用的场地较大,并且很难集约化工序排定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上端面铺设桌面的机架扇形缺口的一端连接进料传送带总成,另一端连接出料传送带总成,桌面依次排列安装若干主轴总成朝外的工位,工位一位于进料传送带总成的一侧,工位六位于出料传送带总成的一侧,升降组件总成直立安装在桌面上,顶部设分割器总成,分割器总成的上端安装外转式的旋转卡爪总成,加工装置本体工作均由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操作,本实用新型通过阶段式外转方式进行多工位移动工件,实现工件外转多工位节拍式移动加工,达到工件自动装夹上料、移动、工件送出的完整加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装置本体,所述加工装置本体包含机架,框架式的机架上端面平铺安装桌面,安装桌面的机架一侧面设扇形的缺口,缺口的一端连接进料传送带总成,缺口的另一端连接出料传送带总成,所述进料传送带总成和出料传送带总成均向外径向伸展;
所述桌面的台面依次排列安装工位一、工位二、工位三、工位四、工位五、工位六,所述工位一位于进料传送带总成的一侧,所述工位六位于出料传送带总成的一侧;
所述工位一、工位二、工位三、工位四、工位五、工位六的主轴总成均朝外并圆周均布;
连接板覆盖安装在工位一、工位二、工位三、工位四、工位五、工位六的顶部固定;
升降组件总成直立安装在机架的桌面并固定,所述升降组件总成包含支撑平台箱体总成,上端正对桌面通孔位置的支撑平台箱体总成上端安装分割器总成,所述分割器总成的旋转盘上端安装转盘,所述转盘上端与旋转卡爪总成连接;
所述旋转卡爪总成环绕设置若干连杆,所述连杆均向下伸展,连杆的底部设卡爪,所述卡爪均向内并能执行开启和闭合夹紧工作
所述加工装置本体的工作均由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操作,所述控制系统为PLC 编程联动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发出指令,卡爪夹住进料传送带总成上的工件,升降组件总成带动分割器总成上升就位后,分割器总成的转盘带动卡爪按程序设定的角度外转式转动,卡爪角度转动到位后,升降组件总成带动分割器总成下降就位,卡爪同步把夹住的工件放置在工位一内就位加工,工件依次在工位一、工位二、工位三、工位四、工位五、工位六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后,把工件送入出料传送带总成。
进一步设置,所述旋转卡爪总成设平台,所述平台上圆周均布若干连杆,所述连杆向外伸展后向下直角转弯,直角状的连杆下端底部设卡爪,所述卡爪设活动卡钳,所述活动卡钳朝向与平台的中心对应,活动卡钳的后端设外接气缸的气动接头,压力气体作用下活动卡钳能张开和闭合。
进一步设置,所述升降组件总成包含支撑平台箱体总成、分割器总成和旋转卡爪总成,所述支撑平台箱体总成设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设底板固定连接、若干上下排列的前板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面固定连接、若干上下排列的后板两端分别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后端面固定连接,使左侧板和右侧板、底板、前板和后板组合为箱体;
所述底板设电机固定架,所述电机固定架安装伺服电机,朝下进入电机固定架内腔中的伺服电机的旋转轴安装驱动轮;
所述电机固定架内侧设丝杠支撑架,所述丝杠支撑架设内腔,滚珠丝杠组合的丝杆下端与丝杠支撑架采用轴承滚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组合伸入丝杠支撑架内腔的连接轴安装从动轮,从动轮与伺服电机旋转轴的驱动轮啮合,使伺服电机转动时同步带动滚珠丝杠组合的丝杆转动;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外侧面均设位置对称的侧面支架,直立安装的油缸缸体与侧面支架的通孔连接,使油缸的伸缩杆朝上伸展;
平板状的上下移动架下端面连接直立支撑板,两件平行并向下伸展的直立支撑板上端与上下移动架下端面固定连接,两件直立支撑板中间位置下端安装滚珠丝杠连接板,所述滚珠丝杠连接板两端面与两侧的直立支撑板内端面固定,滚珠丝杠连接板上下贯穿的通孔安装滚珠丝杠组合螺母,滚珠丝杠组合螺母与滚珠丝杠组合丝杠螺接构成螺纹传动链,使滚珠丝杠组合丝杠正反转动时,通过螺接的滚珠丝杠组合螺母带动上下移动架升降位移;
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内侧均设位置对称的导轨,两件直立支撑板外侧面均设固定的导轨滑块,所述导轨滑块与位置对应的导轨嵌入式啮合,使上下移动架、两件直立支撑板固定连接的组件升降移动时,导轨滑块沿着位置对应啮合的导轨滑动摩擦式位移;
所述油缸朝上伸展的伸缩杆上部与上下移动架两端连接固定。
进一步设置,所述机架和桌面的形状包含圆形、正多边形,且桌面上设置的工位数量与卡爪数量对应。
进一步设置,所述加工装置本体的升降组件总成、分割器总成、进料传送带总成和出料传送带总成的工作执行均由控制系统和控制系统内预设的程序命令执行。
进一步设置,所述卡爪的夹装工件由外部的气缸控制,外部的气缸工作由控制系统发出指令。
进一步设置,所述分割器总成的间歇转动的角度与桌面上安装的各工位位置对应。
进一步设置,所述分割器总成在控制系统预设程序的指令下间歇性圆周转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进料传送带总成、出料传送带总成为独立循环并同步运行。
进一步设置,所述伺服电机与滚珠丝杠组合的丝杆间为齿轮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阶段式外转动方式进行多工位移动工件,实现工件多工位节拍式移动流水加工,达到工件自动装夹上料、移动、工件送出的完整加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分解图;
图3为图1中升降组件总成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2中旋转卡爪总成700的示意图。
图中:加工装置本体100、进料传送带总成200、出料传送带总成300、工位一410、主轴总成413、工位二420、工位三430、工位四440、工位五450、工位六460、升降组件总成500、转盘501、油缸503、导轨滑块504、导轨5041、左侧板505、前板506、伺服电机507、电机固定架508、滚珠丝杠组合509、丝杠支撑架5091、底板510、右侧板511、后板512、上下移动架513、直立支撑板514、滚珠丝杠连接板515、侧面支架516、连接板520、机架600、桌面610、旋转卡爪总成700、卡爪710、活动卡钳711、气动接头712、连杆720、平台 730、分割器总成800、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控制系统99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如图1~图4中所示,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是一套通过外转多工位移动工件的加工装备,属于定制设备,加工装置本体100包含机架600,框架式的机架600上端面平铺安装桌面610,安装桌面610的机架600一侧面设扇形的缺口,缺口的一端连接进料传送带总成200,缺口的另一端连接出料传送带总成300,进料传送带总成200和出料传送带总成300均向外径向伸展;桌面610 的台面依次排列安装工位一410、工位二420、工位三430、工位四440、工位五450、工位六460,工位一410位于进料传送带总成200的一侧,工位六460 位于出料传送带总成300的一侧;工位一410、工位二420、工位三430、工位四440、工位五450、工位六460的主轴总成413均朝外并圆周均布,连接板520 覆盖安装在工位一410、工位二420、工位三430、工位四440、工位五450、工位六460的顶部固定;升降组件总成500直立安装在机架600的桌面610并固定,升降组件总成500包含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上端正对桌面610通孔位置的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上端安装分割器总成800,分割器总成800的旋转盘上端安装转盘501,转盘501上端与旋转卡爪总成700连接;旋转卡爪总成700环绕设置若干连杆720,连杆720均向下伸展,连杆720的底部设卡爪710,卡爪 710均向内并能执行开启和闭合夹紧工作;
加工装置本体100的工作均由控制系统999发出指令操作,控制系统999 发出指令,卡爪710夹住进料传送带总成200上的工件,升降组件总成500带动分割器总成800上升就位后,分割器总成800的转盘501带动卡爪710按程序设定的角度外转式转动,卡爪710角度转动到位后,升降组件总成500带动分割器总成800下降就位,卡爪710同步把夹住的工件放置在工位一410内就位加工,工件依次在工位一410、工位二420、工位三430、工位四440、工位五450、工位六460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后,把工件送入出料传送带总成300,本实用新型通过阶段式外转方式进行多工位移动工件,实现工件多工位节拍式移动流水加工,达到工件自动装夹上料、移动、工件送出的完整加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机架600和桌面610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圆形、正多边形,且桌面610上设置的工位数量与卡爪710数量对应,安装桌面610的机架600其中的一个侧面设扇形的缺口,缺口的一端连接进料传送带总成200,缺口的另一端连接出料传送带总成300,进料传送带总成200和出料传送带总成300均向外径向伸展,进料传送带总成200和出料传送带总成300 循环流转的单独结构模块,工作运行节奏与升降组件总成500的工作节奏联动运行。
如图1~图5中所示中,桌面610的台面依次排列安装工位一410、工位二 420、工位三430、工位四440、工位五450、工位六460,工位一410位于进料传送带总成200的一侧,工位六460位于出料传送带总成300的一侧,实际应用中,工位的数量安装实际产品的加工工序数量来决定,加工工序有X道,则工位间隔设置同步为X个,并在桌面610上分布固定,每个工位间的角度相同,待加工产品安装在每个工位上装夹后,待加工产品的中心距分割器总成800的转盘501中心半径相同。
升降组件总成500直立安装在桌面610上,包含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上端安装分割器总成800,分割器总成800的旋转盘上端安装转盘501,转盘501上端安装旋转卡爪总成700,如图1中所示,旋转卡爪总成700设平台730,平台730上圆周均布若干连杆720,连杆720向外伸展后向下直角转弯,直角状的连杆720下端底部设卡爪710,卡爪710设活动卡钳711,活动卡钳711朝向与平台730的中心对应,活动卡钳711的后端设外接气缸的气动接头712,压力气体作用下活动卡钳711能执行开启和闭合夹紧工作,分割器总成800属于现有技术并普遍应用的产品,可以把一个物品分割成几段或几片实现间歇运动的机构,分度精度高、运转平稳、传递扭矩大、定位时自锁、结构紧凑、体积小、噪音低、高速性能好、寿命长等显著特点,是替代槽轮机构、棘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气动控制机构等传统机构的理想产品,本技术方案中无需具体的描述。
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实施例一:
步骤一:接通的总电源,加工装置本体100所有用电驱动设备通电待命,包括控制系统999;
控制系统999为PLC编程联动系统,加工装置本体100的工作均由控制系统999发出指令操作;
步骤二:进料传送带总成200和出料传送带总成300均同步环绕式工作位移,并把代加工的杯体直立按照进料传送带总成200上的定位杆定点放置;
步骤三:控制系统999发出指令,气压驱动的卡爪710夹住进料传送带总成200上的工件;
步骤四:升降组件总成500的伺服电机507正向转动,同步带动滚珠丝杠组合509的丝杠转动,转动的丝杠把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位移,升降组件总成 500同步向上升起,并设升降组件总成500上下移动架513上端的分割器总成 800向上升起,两件直立支撑板514外侧固定的导轨5041沿着左侧板505、右侧板511内侧固定的导轨滑块504的滑槽同步向上直线位移,使向上升起位移的分割器总成800稳定的移动,移动的轨迹精确度高,误差控制在0.05mm内;
步骤五:带动分割器总成800上升就位后,分割器总成800自带的电机工作,带动转盘501分度旋转,分度圆周旋转的转盘501同步带动夹住工件的卡爪710按程序设定的角度沿着工位圆周外旋转,并在工位一410上端停止转动并定位;
步骤六:夹住工件的卡爪710角度转动到位后,伺服电机507返向旋转工作,同步带动滚珠丝杠组合509的丝杠反向转动,升降组件总成500带动分割器总成800下降就位,卡爪710同步把夹住的工件放置在工位一410内就位加工第一道工序;
步骤七:工位一410内第一道工序加工完成后,升降组件总成500的伺服电机507正向转动,同步带动升降组件总成500上端的分割器总成800向上升起就位,卡爪710同步把夹住的第一道工序完工后的工件向上升起并从工位一 410中脱离;
分割器总成800自带的电机工作,带动转盘501分度旋转,分度圆周旋转的转盘501同步带动夹住工件的卡爪710按程序设定的角度转动,并在工位二 420上端停止转动并定位;
夹住工件的卡爪710角度转动到工位二420上端就位后,伺服电机507返向旋转工作,同步带动滚珠丝杠组合509的丝杠反向转动,升降组件总成500 带动分割器总成800下降就位,卡爪710同步把夹住的工件放置在工位二420 上端内就位加工第二道工序;
步骤八:按第二步骤至第七步骤依次把工件循环执行外转多工位移动换装,把工件依次装入工位三430、工位四440、工位五450、工位六460进行加工第三道工序、第四道工序、第五道工序、第六道工序,工件待第六道工序完工结束后,节拍式分度转动的由分割器总成800带动的卡爪710把完工的工件放置在环绕式工作的出料传送带总成300输出。
加工装置本体100工作时,进料传送带总成200持续把待加工的半成品工件送入,出料传送带总成300持续把加工完成的成品工件送出。
加工装置本体100的升降组件总成500、分割器总成800、进料传送带总成 200和出料传送带总成300的工作执行均由控制系统999和控制系统999内预设的程序命令执行,并按程序命令执行节拍式、步骤式的工作。
如图3、图4中所示,升降组件总成500是加工装置本体100工作中工件夹装和在相邻工位间换装的关键部件,升降组件总成500包含支撑平台箱体总成 900、分割器总成800和旋转卡爪总成700,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为左侧板505 和右侧板511、底板510、前板506和后板512组合为箱体;
底板510设电机固定架508,电机固定架508安装伺服电机507,朝下进入电机固定架508内腔中的伺服电机507的旋转轴安装驱动轮;
电机固定架508内侧设丝杠支撑架5091,滚珠丝杠组合509伸入丝杠支撑架5091内腔的连接轴安装从动轮,从动轮与伺服电机507旋转轴的驱动轮啮合,使伺服电机507转动时同步带动滚珠丝杠组合509的丝杆转动,实现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升降,达到分割器总成800升起和下降并外转多工位移动的功能;
平板状的上下移动架513下端面连接直立支撑板514,两件平行并向下伸展的直立支撑板514上端与上下移动架513下端面固定连接,两件直立支撑板514 中间位置下端安装滚珠丝杠连接板515,所述滚珠丝杠连接板515两端面与两侧的直立支撑板514内端面固定,滚珠丝杠连接板515上下贯穿的通孔安装滚珠丝杠组合509螺母,滚珠丝杠组合509螺母与滚珠丝杠组合509丝杠螺接构成螺纹传动链,使滚珠丝杠组合509丝杠正反转动时,通过螺接的滚珠丝杠组合 509螺母带动上下移动架513升降位移;
所述左侧板505和右侧板511内侧均设位置对称的导轨5041,两件直立支撑板514外侧面均设固定的导轨滑块504,所述导轨滑块504与位置对应的导轨 5041嵌入式啮合,使上下移动架513、两件直立支撑板514固定连接的组件升降移动时,导轨滑块504沿着位置对应啮合的导轨5041滑动摩擦式位移;
左侧板505和右侧板511外侧面均设位置对称的侧面支架516,直立安装的油缸503缸体与侧面支架516的通孔连接,使油缸503的伸缩杆朝上伸展,油缸503朝上伸展的伸缩杆上部与上下移动架513两端连接固定,利用持续维持的油缸503消除滚珠丝杠组合509的从动轮与伺服电机507的驱动轮间的传动间隙和传动误差。
卡爪710的夹装工件动作由外部的气缸控制,外部的气缸工作由控制系统 999发出指令执行。
分割器总成800的间歇转动的角度与桌面610上安装的各工位位置对应,并在控制系统999预设程序的指令下间歇性圆周转动。
升降组件总成500升起后,分割器总成800上端的旋转卡爪总成700高于桌面610,实际高度设定根据产品的整体高度而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包括加工装置本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本体(100)包含机架(600),框架式的机架(600)上端面平铺安装桌面(610),安装桌面(610)的机架(600)一侧面设扇形的缺口,缺口的一端连接进料传送带总成(200),缺口的另一端连接出料传送带总成(300),所述进料传送带总成(200)和出料传送带总成(300)均向外径向伸展;
所述桌面(610)的台面依次排列安装工位一(410)、工位二(420)、工位三(430)、工位四(440)、工位五(450)、工位六(460),所述工位一(410)位于进料传送带总成(200)的一侧,所述工位六(460)位于出料传送带总成(300)的一侧;
所述工位一(410)、工位二(420)、工位三(430)、工位四(440)、工位五(450)、工位六(460)的主轴总成(413)均朝外并圆周均布;
连接板(520)覆盖安装在工位一(410)、工位二(420)、工位三(430)、工位四(440)、工位五(450)、工位六(460)的顶部固定;
升降组件总成(500)直立安装在机架(600)的桌面(610)并固定,所述升降组件总成(500)包含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上端正对桌面(610)通孔位置的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上端安装分割器总成(800),所述分割器总成(800)的旋转盘上端安装转盘(501),所述转盘(501)上端与旋转卡爪总成(700)连接;
所述旋转卡爪总成(700)环绕设置若干连杆(720),所述连杆(720)均向下伸展,连杆(720)的底部设卡爪(710),所述卡爪(710)均向内并能执行开启和闭合夹紧工作
所述加工装置本体(100)的工作均由控制系统(999)发出指令操作,所述控制系统(999)为PLC编程联动系统;
所述控制系统(999)发出指令,卡爪(710)夹住进料传送带总成(200)上的工件,升降组件总成(500)带动分割器总成(800)上升就位后,分割器总成(800)的转盘(501)带动卡爪(710)按程序设定的角度外转式转动,卡爪(710)角度转动到位后,升降组件总成(500)带动分割器总成(800)下降就位,卡爪(710)同步把夹住的工件放置在工位一(410)内就位加工,工件依次在工位一(410)、工位二(420)、工位三(430)、工位四(440)、工位五(450)、工位六(460)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后,把工件送入出料传送带总成(3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卡爪总成(700)设平台(730),所述平台(730)上圆周均布若干连杆(720),所述连杆(720)向外伸展后向下直角转弯,直角状的连杆(720)下端底部设卡爪(710),所述卡爪(710)设活动卡钳(711),所述活动卡钳(711)朝向与平台(730)的中心对应,活动卡钳(711)的后端设外接气缸的气动接头(712),压力气体作用下活动卡钳(711)能张开和闭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总成(500)包含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分割器总成(800)和旋转卡爪总成(700),所述支撑平台箱体总成(900)设左侧板(505)和右侧板(511),所述左侧板(505)和右侧板(511)的底部设底板(510)固定连接、若干上下排列的前板(506)两端分别与左侧板(505)和右侧板(51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若干上下排列的后板(512)两端分别与左侧板(505)和右侧板(511)的后端面固定连接,使左侧板(505)和右侧板(511)、底板(510)、前板(506)和后板(512)组合为箱体;
所述底板(510)设电机固定架(508),所述电机固定架(508)安装伺服电机(507),朝下进入电机固定架(508)内腔中的伺服电机(507)的旋转轴安装驱动轮;
所述电机固定架(508)内侧设丝杠支撑架(5091),所述丝杠支撑架(5091)设内腔,滚珠丝杠组合(509)的丝杆下端与丝杠支撑架(5091)采用轴承滚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杠组合(509)伸入丝杠支撑架(5091)内腔的连接轴安装从动轮,从动轮与伺服电机(507)旋转轴的驱动轮啮合,使伺服电机(507)转动时同步带动滚珠丝杠组合(509)的丝杆转动;
所述左侧板(505)和右侧板(511)外侧面均设位置对称的侧面支架(516),直立安装的油缸(503)缸体与侧面支架(516)的通孔连接,使油缸(503)的伸缩杆朝上伸展;
平板状的上下移动架(513)下端面连接直立支撑板(514),两件平行并向下伸展的直立支撑板(514)上端与上下移动架(513)下端面固定连接,两件直立支撑板(514)中间位置下端安装滚珠丝杠连接板(515),所述滚珠丝杠连接板(515)两端面与两侧的直立支撑板(514)内端面固定,滚珠丝杠连接板(515)上下贯穿的通孔安装滚珠丝杠组合(509)螺母,滚珠丝杠组合(509)螺母与滚珠丝杠组合(509)丝杠螺接构成螺纹传动链,使滚珠丝杠组合(509)丝杠正反转动时,通过螺接的滚珠丝杠组合(509)螺母带动上下移动架(513)升降位移;
所述左侧板(505)和右侧板(511)内侧均设位置对称的导轨(5041),两件直立支撑板(514)外侧面均设固定的导轨滑块(504),所述导轨滑块(504)与位置对应的导轨(5041)嵌入式啮合,使上下移动架(513)、两件直立支撑板(514)固定连接的组件升降移动时,导轨滑块(504)沿着位置对应啮合的导轨(5041)滑动摩擦式位移;
所述油缸(503)朝上伸展的伸缩杆上部与上下移动架(513)两端连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600)和桌面(610)的形状包含圆形、正多边形,且桌面(610)上设置的工位数量与卡爪(710)数量对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装置本体(100)的升降组件总成(500)、分割器总成(800)、进料传送带总成(200)和出料传送带总成(300)的工作执行均由控制系统(999)和控制系统(999)内预设的程序命令执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710)的夹装工件由外部的气缸控制,外部的气缸工作由控制系统(999)发出指令。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器总成(800)的间歇转动的角度与桌面(610)上安装的各工位位置对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器总成(800)在控制系统(999)预设程序的指令下间歇性圆周转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传送带总成(200)、出料传送带总成(300)为独立循环并同步运行。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507)与滚珠丝杠组合(509)的丝杆间为齿轮传动。
CN202222514703.9U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 Active CN2191558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4703.9U CN219155836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14703.9U CN219155836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55836U true CN219155836U (zh) 2023-06-09

Family

ID=86615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14703.9U Active CN219155836U (zh) 2022-09-22 2022-09-22 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558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15202B (zh) 餐具自动整理装置
CN103009173A (zh) 盘类零件五轴自动双工位上下料机构
CN202894118U (zh) 一种三次元机械手移送机构
CN210499426U (zh) 一种旋转夹料机构及具有其的旋转储料装置
CN104175162A (zh) 一种自动上下料机器手臂及自动上下料方法
CN106042351B (zh) 四氟空心管翻边成型设备
CN111571068A (zh) 一种多级流转的全自动焊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4759637B (zh) 复合车床
CN108788261B (zh) 全自动活塞环双轴卧式铣床
CN219155836U (zh) 一种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
CN117735249A (zh) 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
CN218800802U (zh) 一种内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
CN117773641A (zh) 内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
CN114749967B (zh) 一种六面加工工件的工作台及数控机床
CN215035686U (zh) 一种机械工程的快速夹持装置
CN113478468A (zh) 桁架机器人辅助自动化搬运系统
CN218800792U (zh) 一种基于转动式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的升降装备
CN220148529U (zh) 一种基于外转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的旋转卡爪总成
CN208662235U (zh) 一种滚槽设备
CN117773640A (zh) 基于转动式多工位移动加工装置的升降装备
CN212655109U (zh) 一种新型多转盘式产品流转移载机构
CN217433799U (zh) 一种多工位抓取机器人
CN220161907U (zh) 一种制作烧烤炉的工作台
CN204711199U (zh) 一种新型的正倒立车
CN210940331U (zh)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电动车覆盖件机械手取件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