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21062U - 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21062U
CN219121062U CN202220697719.5U CN202220697719U CN219121062U CN 219121062 U CN219121062 U CN 219121062U CN 202220697719 U CN202220697719 U CN 202220697719U CN 219121062 U CN219121062 U CN 2191210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h
flue
ash collecting
ash collection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9771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德训
李玲玲
娄玉政
朱明祥
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Laigang Yongfeng Steel and I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Laigang Yongfeng Steel and I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Laigang Yongfeng Steel and I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Laigang Yongfeng Steel and Ir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9771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210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21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210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所述集灰装置包括:烟道;重力除尘器,设置在所述烟道的一端,且与所述烟道连接;集灰槽,设置在所述烟道的一侧;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灰槽的两端;以及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灰槽内,且允许所述输送装置绕所述固定装置转动,且所述输送装置的一端延伸入所述重力除尘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公开了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可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并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冶炼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
背景技术
烧结机在工作过程中,空气在风机作用下经点火燃烧的烧结料层变为烧结废气后经由风箱和废气支管进入烟道中,再经重力除尘器、风机、除尘器、脱硫脱硝等工序后排入大气。其中,废气在通过烟道时会有部分大颗粒物料沉积,在烟道下部设有多个储灰仓,每个储灰仓设一套双层卸灰阀放灰系统。在烟道内沉积的物料进入烟道下的储灰仓储藏,定时经储灰仓下方的双层卸灰阀进行排放。由于储灰仓个数较多,设备繁多、投资大、故障点多、密封困难、易与磨穿漏风,导致能源浪费。为了避免扬尘,在每个放灰点都设有除尘设备,除尘设备耗电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整体设计简单,操作和维护方便,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并能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灰装置,至少包括:
烟道;
重力除尘器,设置在所述烟道的一端,且与所述烟道连接;
集灰槽,设置在所述烟道的一侧;
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灰槽的两端;以及
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灰槽内,且允许所述输送装置绕所述固定装置转动,且所述输送装置的一端延伸入所述重力除尘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集灰装置包括多套输送装置,且所述多套输送装置平行设置在所述集灰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集灰装置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的一侧,且所述传动系统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集灰装置包括多个集灰仓,且所述多个集灰仓设置在所述重力除尘器相对于所述集灰槽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集灰装置包括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设置在所述重力除尘器上,且靠近所述集灰仓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集灰装置包括卸灰阀,且所述卸灰阀设置在所述集灰仓相对于所述重力除尘器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链条,且所述链条与所述固定装置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多个刮板,所述多个刮板固定在所述链条上,且与所述集灰槽的侧壁垂直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集灰装置包括多套输送装置,且所述多套输送装置分段设置在所述集灰槽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烧结机,包括:
烧结室;
集灰装置,与所述烧结室的一侧连接,且所述集灰装置包括:
烟道;
重力除尘器,设置在所述烟道的一端,且与所述烟道连接;
集灰槽,设置在所述烟道的一侧;
至少两个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灰槽的两端;以及
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灰槽内,且允许所述输送装置绕所述固定装置转动,且所述输送装置的一端延伸入所述重力除尘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在烟道的一侧设置集灰槽,在集灰槽内设置输送装置,且输送装置可绕集灰槽两端的固定装置转动,将烟道内沉积的大颗粒物料进行收集处理。能简化集灰装置,降低设备成本,且设备部件较少,密封简单,减少故障点,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同时,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源环保的目的。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烧结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集灰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集灰装置的左视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中集灰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方案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方案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方案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方案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方案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其中,集灰装置可应用于烧结机。具体地,在烟道1相对于集灰槽2的一侧布置有布料系统31和点火炉32,经布料系统31将原料进入到烧结室33中,通过点火炉32进行点火。原料在烧结室33中反应,完成物理化学变化,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由风箱34进入到烟道1中。在烟道1中大颗粒物料沉积,通过集灰装置收集大颗粒物料,确保设备工作的流畅性。废气经过集灰装置后,由位于重力除尘器3相对于集灰槽2一侧的出气口12排出,出气口12一侧延伸至重力除尘器3内,另一侧与电除尘器35连接。通过电除尘器35,可将废气中的微小颗粒以及在重力除尘器3中未完全沉积的大颗粒物料进一步去除,减少废气中的烟尘量。经过电除尘器35的废气,由抽风机36抽至脱硫脱硝设备37中,通过脱硫脱硝设备37,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以及硫氧化物等含氮含氧物质进行处理,使废气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经过脱硫脱硝设备37处理的废气,通过烟筒38进行排放。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灰装置包括了烟道1、集灰槽2、重力除尘器3以及输送装置6。其中,集灰槽2设置在烟道1的一侧,且与烟道1连接成一体,呈密封状态,输送装置6设置在集灰槽2内,将集灰槽2内沉积的大颗粒物料输送至重力除尘器3,减少设备部件,提高集灰装置的密封性,降低能量损耗。
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烟道1例如呈圆形设置,且烟道1的一端延伸至重力除尘器3内,在烟道1与重力除尘器3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以防止漏气。烟道1的另一端与其他装置进行连接,例如排气口等连接,且在连接处进行密封,减少烟道1的漏气现象。在其他实施例中,烟道1的形状及连接部件可进行选择。
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集灰槽2设置在烟道1的一侧,与烟道1连接成一体,呈密封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集灰槽2的截面呈倒梯形设置,即靠近烟道1的一侧宽度大于集灰槽2远离烟道1的一侧宽度,通过将集灰槽2的截面设置为倒梯形,有利于沉积的大颗粒物料落至集灰槽2内。集灰槽2的一端延伸至重力除尘器3内,且连接处进行密封,集灰槽2的另一端为密封状态。在其他实施例中,集灰槽2的截面形状可以为其他形状,以便于收集大颗粒物料为原则。
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集灰槽2的两端设置固定装置,且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装置7和第二固定装置8。在本实施例中,在重力除尘器3相对于集灰槽2的一侧,在重力除尘器3上设置有第一腔室15,且第一腔室15延伸至重力除尘器3内,以在第一腔室15内设置第一固定装置7。在集灰槽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腔室16,且第二腔室16延伸至集灰槽2内,以在第二腔室16内设置第二固定装置8。且第一固定装置7和第二固定装置8的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以利于将大颗粒物料运输至重力除尘器3内。第一固定装置7包括固定支架(图中未显示)和传动轴701,第二固定装置8同样包括固定支架和传动轴(图中未显示)。其中,固定支架起到支撑作用,传动轴可在传动系统的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输送装置6转动。
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第一腔室15内设置例如1~4个第一固定装置7,又例如设置2个第一固定装置7,相应地,在第二腔室16内设置例如1~4个第二固定装置8,又例如设置2个第二固定装置8,即第一固定装置7的数量和第二固定装置8的数量相同。在第一固定装置7和第二固定装置8之间设置输送装置6,即输送装置6设置在集灰槽2内,且输送装置6的一端延伸入至重力除尘器3内。输送装置6的个数依据第一固定装置7和第二固定装置8的个数确定,在本实施例中,输送装置6的个数例如为1~4个,又例如为2个。通过在烟道1内平行设置多套输送装置6,可以互为备用,也可同时使用,提高大颗粒物料的输送效率。
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固定装置7的一侧设置传动系统5,以驱动输送装置6的运动。在本实施例中,传动系统5例如为电机、涡轮机或减速机等。传动系统5通过链条或皮带等与固定装置7连接,启动传动系统5,第一固定装置7上的传动轴701开始转动,从而带动输送装置6的转动。
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输送装置6包括链条和多个刮板(图中未显示),多个刮板固定在链条上,且刮板垂直集灰槽2远离烟道1的侧壁设置。对应地,在传动轴701和第二固定装置8上的传动轴(图中未显示)上固定有齿轮,且齿轮和链条能够相匹配。启动传动系统5,第一固定装置7上的传动轴701开始转动,传动轴701上的齿轮带动链条转动,链条上的刮板带动集灰槽2内的物料向重力除尘器3的方向运动。由于输送装置6上的链条和刮板之间的缝隙较大,大颗粒物料沉积在集灰槽2的底部,在输送装置6绕固定装置转动时,大颗粒物料在刮板的作用下带向重力除尘器3。在其他实施例中,输送装置6也可以为其他架构,确保输送装置6和固定装置匹配,同时将集灰槽2内的大颗粒物料输送至重力除尘器3即可。
请参阅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重力除尘器3相对于集灰槽2的下方设置有例如2~4个集灰仓4,又例如设置2个集灰仓4,以收集输送装置6运输的大颗粒物料。在重力除尘器3上,且靠近集灰仓4的位置设置有监控设备17,监控设备17例如为料位计或传感器等,以实时监控集灰仓4中物料的含量。
请参阅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在集灰仓4的底部设置有卸灰阀11,卸灰阀11例如为双层卸灰阀,包括第一卸灰阀9和第二卸灰阀10,第一卸灰阀9靠近集灰仓4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卸灰阀11也可以选择其他卸灰阀。第二卸灰阀10的一侧与集灰设备13连接,以收集集灰仓4中的大颗粒物料。在集灰设备13相对于第二卸灰阀10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皮带14,以输送收集的大颗粒物料。
请参阅图2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废气的流向如图1中箭头方向所示,在废气的流动过程中,气体中的大颗粒物料在重力作用下沉积在集灰槽2内。输送装置6贯穿烟道1并延伸至重力除尘器3内,固定装置在传动系统5的作用下转动,带动输送装置6绕固定装置转动,输送装置6将集灰槽2内的大颗粒物料输送至重力除尘器3中,并沉积在集灰仓4中。当监控设备17监测到集灰仓4中的物料到达一定量后,监控设备17给出排灰信号,卸灰阀11开启,同时集灰设备13和输送皮带14开始工作,进行卸除大颗粒物料。卸除完毕后,监控设备17给出放空信号,卸灰阀11关闭,同时集灰设备13和输送皮带14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在重力除尘器上设置集灰仓,在烟道底部设置集灰槽,通过输送装置将大颗粒物料输送到重力除尘器上的集灰仓,再进行卸除。减少储灰仓的个数,且集灰装置的结构简单规整,系统的密封性较好,节约成本,同时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能耗。
请参阅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烟道21的长度较大,输送装置的运动可能受到阻碍,损伤输送装置,为了提高大颗粒物料的收集效率,在烟道21的底部分段设置多个输送装置,例如设置2~7个,根据烟道21的长度进行确定。在本实施例中,烟道21的底部,例如设置2个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26和第二输送装置27。集灰槽22相互连通,但第一输送装置26一端的固定装置29和第二输送装置27一端的固定装置30共用一个腔室,确保第一输送装置26和第二输送装置27的连贯性,确保输送装置将集灰槽22中的物料都能输送至集灰仓中,减少输送盲角,确保烟道21不被堵塞。通过第一输送装置26将部分集灰槽22中的大颗粒物料输送至重力除尘器23中,通过第二输送装置27将将部分集灰槽22中的大颗粒物料输送至储灰仓28中。重力除尘器23和储灰仓28可以实现自动卸灰。通过在烟道一侧分段设置多个输送装置,一方面,可以防止输送装置由于运输距离过大导致的输送装置损伤,提高大颗粒物料的收集效率,另一方面,同样减少了设备,减少了漏风点,减低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在烟道的一侧设置集灰槽,在集灰槽内设置输送装置,且输送装置可绕集灰槽两端的固定装置转动,将烟道内沉积的大颗粒物料进行收集处理。简化集灰装置,降低成本,且设备部件较少,密封简单,减少故障点,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减少设备部件后,减少能源消耗,达到节源环保的目的。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烟道;
重力除尘器,设置在所述烟道的一端,且与所述烟道连接;
集灰槽,设置在所述烟道的一侧;
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灰槽的两端;以及
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灰槽内,且允许所述输送装置绕所述固定装置转动,且所述输送装置的一端延伸入所述重力除尘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装置包括多套输送装置,且所述多套输送装置平行设置在所述集灰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装置包括传动系统,所述传动系统设置在所述固定装置的一侧,且所述传动系统与所述固定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装置包括多个集灰仓,且所述多个集灰仓设置在所述重力除尘器相对于所述集灰槽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装置包括监控设备,所述监控设备设置在所述重力除尘器上,且靠近所述集灰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装置包括卸灰阀,且所述卸灰阀设置在所述集灰仓相对于所述重力除尘器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链条,且所述链条与所述固定装置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多个刮板,所述多个刮板固定在所述链条上,且与所述集灰槽的侧壁垂直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装置包括多套输送装置,且所述多套输送装置分段设置在所述集灰槽内。
10.一种烧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烧结室;
集灰装置,与所述烧结室的一侧连接,且所述集灰装置包括:
烟道;
重力除尘器,设置在所述烟道的一端,且与所述烟道连接;
集灰槽,设置在所述烟道的一侧;
至少两个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灰槽的两端;以及
输送装置,设置在所述集灰槽内,且允许所述输送装置绕所述固定装置转动,且所述输送装置的一端延伸入所述重力除尘器。
CN202220697719.5U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 Active CN219121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7719.5U CN219121062U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97719.5U CN219121062U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21062U true CN219121062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30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97719.5U Active CN219121062U (zh) 2022-03-28 2022-03-28 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21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57985Y (zh) 移动负压式矿槽卸料车密封除尘装置
CN210418029U (zh) 一种密封型皮带机
CN210480031U (zh) 一种基于自动除尘和底部清扫的皮带输送机
CN219121062U (zh) 一种集灰装置及烧结机
CN201172552Y (zh) 粉状物料气力输送装置
CN208431781U (zh) 一种锅炉污泥掺烧系统
CN209225968U (zh) 解析塔给料输送机用水平链斗输送机
CN214918812U (zh) 一种适用于散粮输送设备多点式除尘系统
CN204564654U (zh) 用于火力发电厂湿式脱硫系统中的石子清洗输送机
CN209225977U (zh) 刮板解析塔给料输送机散料自动清理结构
CN208361389U (zh) 一种自动投粉装置
CN114484442A (zh) 一种一般工业固废焚烧工艺及装置
CN2818950Y (zh) 斜面刀口式双层卸灰阀
CN112208956A (zh) 一种落煤管自动清理防堵塞装置
CN209173637U (zh) 一种新型除尘仓
CN203549861U (zh) 火力发电厂干式除渣系统
CN207078751U (zh) 一种渣仓卸料系统
CN218808349U (zh) 链斗提升装置
CN220826927U (zh) 一种轧钢厂用除尘输灰装置
CN215982617U (zh) 一种清灰装置及干渣机
CN212396150U (zh) 一种烟气净化系统输灰装置
CN108529241A (zh) 一种自动投粉装置
CN213078030U (zh) 一种脱硫塔底烟道排灰装置
CN213445225U (zh) 一种电除尘自动卸灰系统
CN213019716U (zh) 锅炉热烟气处理及炉渣输送收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