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5199U - 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15199U
CN219115199U CN202320201775.XU CN202320201775U CN219115199U CN 219115199 U CN219115199 U CN 219115199U CN 202320201775 U CN202320201775 U CN 202320201775U CN 219115199 U CN219115199 U CN 219115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vehicle
mounting structure
pit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0177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鹏
谢洋洋
孔祥学
胡亮
任亚辉
于铁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ai Automobile Technology Anhu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0177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15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15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15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及车辆,旨在解决由于现有车辆的角窗卡扣位于D柱加强路径的腔体内导致卡扣断裂后会掉入腔体产生异响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包括侧围外板和D柱外加强板,角窗上设置有卡扣,在侧围外板上设置有卡扣安装孔,在D柱外加强板上与卡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坑,卡扣穿过侧围外板的部分进入凹坑内,从而在对角窗进行售后维修或者在工厂返修时,即使不小心碰断了角窗卡扣也不会直接掉进D柱加强路径的腔体内,进而避免了卡扣在腔体内产生异响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发展,不同车型百花齐放,各种造型的后三角窗层出不穷,在满足造型意图的同时,对达到性能要求带来了挑战。相比SUV和轿车,旅行车的最大卖点之一就在于大尺寸的后三角窗,这种大的后三角窗自然而然对车身后端加强路径不太友好。为了解决性能问题,D柱加强路径不得不前移与后顶横梁腔体形成联通,这样导致角窗卡扣正好位于D柱加强路径腔体内,在售后维修时角窗卡扣折断后很容易掉到车身腔体内,从而带来异响问题。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由于现有车辆的角窗卡扣位于D柱加强路径的腔体内导致卡扣断裂后会掉入腔体产生异响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侧围外板和D柱外加强板,所述角窗上设置有卡扣,在所述侧围外板上设置有卡扣安装孔,在所述D柱外加强板上与所述卡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坑,所述卡扣穿过所述侧围外板的部分进入所述凹坑内。
在上述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围外板能够部分遮蔽所述凹坑,未被遮蔽的所述凹坑与所述侧围外板之间形成有开口。
在上述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D柱连接梁,所述D柱连接梁与所述D柱外加强板形成封闭腔体,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封闭腔体的外侧。
在上述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D柱外加强板的凹坑内设置有安装过孔,所述安装过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卡扣的尺寸。
在上述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为塑料材质。
在上述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内设置有条形孔。
在上述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扣内设置有铁芯。
在上述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围外板上的卡扣安装孔处设置有凹槽。
在上述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D柱外加强板的边界相对于侧围外板的边界更靠近车辆的Y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在操作人员对车辆角窗进行售后维修时,即使不小心碰断了用于固定角窗的卡扣,卡扣折断的部分也会直接掉入设置于D柱外加强板上的凹坑内,而不会直接掉入D柱加强路径的腔体内,从而避免了卡口在D柱加强路径的腔体内产生异响,进而解决了由于现有车辆的角窗卡扣位于D柱加强路径的腔体内导致卡扣断裂后会掉入腔体产生异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车身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的角窗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3是图2中的C处;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的凹坑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5是图4中的a处;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的B-B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的开口处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7是图中的b处;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去掉侧围内板后的D柱连接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去掉侧围外板后的D柱外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车辆;
11-安装结构;
111-侧围外板;1112-卡扣安装孔;1113-凹槽;
112-D柱外加强板;1121-凹坑;11211-安装过孔;
113-开口;
114-D柱连接梁;
115-封闭腔体;
12-角窗;121-卡扣;1211-条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旅行车的最大卖点之一就在于大尺寸的后三角窗,但是这种大的后三角窗自然而然对车身后端加强路径不太友好,现有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通常包括侧围外板、D柱外加强板和D柱连接梁,为了解决性能问题,D柱外加强板和D柱连接梁组成的D柱加强路径不得不前移与后顶横梁腔体形成联通,这样导致角窗卡扣正好位于D柱加强路径腔体内,D柱外加强板和D柱连接梁共同围成一个封闭的腔室,角窗卡扣对角窗完成固定后卡扣的凸出部分会穿过侧围外板和D柱外加强板进入封闭的腔室内,但是当角窗出现问题需要进行维修时,拆除角窗卡扣时经常会出现将卡扣折断的情况,断裂的卡扣会掉入封闭的腔室内,不仅不便于取出,在车辆移动时还会经常出现异响,给用户带来了较差的驾驶体验。
如图1-图9所示,为解决由于现有车辆1的角窗12卡扣121位于D柱加强路径的腔体内导致卡扣121断裂后会掉入腔体产生异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1角窗12的安装结构11包括侧围外板111和D柱外加强板112,侧围外板111和D柱外加强板112固定连接,侧围外板111设置在D柱外加强板112的外侧,角窗12上设置有卡扣121,在侧围外板111上设置有卡扣安装孔1112,在D柱外加强板112上与卡扣12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坑1121,在凹坑1121内设置有安装过孔11211,安装过孔11211的位置与卡扣121的位置对应设置,并且安装过孔11211的尺寸小于卡扣121的尺寸,侧围外板111能够部分遮蔽凹坑1121,未被遮蔽的凹坑1121与侧围外板111之间形成有开口113,卡扣121由卡扣安装孔1112穿过侧围外板111,穿过侧围外板111的部分进入凹坑1121内,安装结构11还包括D柱连接梁114,D柱连接梁114与D柱外加强板112形成封闭腔体115,卡扣121设置在封闭腔体115的外侧。
在采用上述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安装角窗12时,卡扣121首先经过侧围外板111上的卡扣安装孔1112穿过侧围外板111,穿过侧围外板111的部分进入由D柱外加强板112和侧围外板111围成的凹坑1121内,由于在凹坑1121内对应于卡扣121的位置设置了安装过孔11211,使卡扣121在安装的过程中进入凹坑1121内的部分不会被D柱外加强板112干涉,从而实现对角窗12的固定,并且由于安装过孔11211的尺寸小于卡扣121的尺寸,在卡扣121与侧围外板111卡接完成后卡扣121会紧密抵接在安装过孔11211内,从而实现了对安装过孔11211密封的同时也保证了卡扣121不会通过安装过孔11211进入到封闭腔体115内,在对角窗12进行维修需要拆除卡扣121时,即使卡扣121不小心被折断,断裂的卡扣121也会直接掉入凹坑1121内,而不会进入车辆1的内部的封闭腔体115内,并且由于侧围外板111设置为只部分遮蔽凹坑1121,因此未被侧围外板111遮蔽的凹坑1121部分与侧围外板111之间留有开口113,从而掉落到凹坑1121内部卡扣121可以用手指或者镊子直接取出即可,从而解决了由于现有车辆1的角窗12卡扣121位于D柱加强路径的腔体内导致卡扣121断裂后会掉入腔体产生异响的问题。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通过在D柱外加强板112的局部设置凹坑1121的方式巧妙地为承接掉落的卡扣121腾出了空间,解决了现有问题的同时也不会对D柱外加强板112的结构强度产生不良的影响,而且通过在凹坑1121与侧围外板111之间留设开口113的方式不仅能够方便地取出掉落到凹坑1121内部的卡扣121,还能够排出凹坑1121内部的积液,防止了凹坑1121内部的积液为能及时排出导致D柱外加强板112被腐蚀的问题,另外,关于D柱连接梁114和D柱外加强板112形成的封闭腔体11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这是综合考量车辆1性能后得出的必要设计,形成封闭腔体115能够明显提升车身后端的NVH模态,有效解决车辆1后部振动多所带来的异响问题。
上述已经把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实施方式介绍完,接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卡扣121选择为塑料材质。
上述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由于塑料材质的制造成本较低且耐用,通常一个卡扣121就可以使用相当长的时间,较长的使用寿命避免了频繁更换零件带来的繁琐工作和成本的增加,同时也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塑料的可塑性强,能够制作成多种不同的形状,加工起来也很方便,实用性好,而且,由于塑料材质的抗腐蚀性强,即使在凹坑1121内存在部分积液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漏水的情况,另外,通过选择强度比较高的塑料也能够加强卡扣121的稳定性。
如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卡扣121内设置有条形孔1211,条形孔1211设置在了卡扣121的内部,并且并排设置有两个。
上述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通过在卡扣121内部设置条形孔1211能够增大卡扣121受到挤压时的形变量,从而在卡扣121卡接的过程中能够更轻松的推入和拔出,提升使用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卡扣121的内部设置有铁芯。
上述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卡扣121内部增设铁芯不仅能够增强卡扣121的自身强度,减少发生断裂的次数,另一方面,即使卡扣121发生了断裂,由于其内部设置了铁芯,使用带有弱磁性的工具(例如带磁性地螺丝刀)即可轻松地将卡扣121的断裂部分取出,避免了断裂的卡扣121处于视野盲区时给取出带来的不便。
如图5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侧围外板111上的卡扣安装孔1112处设置有凹槽1113。
上述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设置凹槽1113能够使卡扣121的卡头部分处于凹槽1113内,从而在卡扣121对角窗12进行固定后能够使卡扣121的卡头不会凸出于侧围外板111,避免了出现划伤人的情况。
如图1-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D柱外加强板112的边界相对于侧围外板111的边界更靠近车辆1的Y向。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为了满足用户对于角窗12尺寸的要求,侧围的边界尺寸应当尽可能地远离车辆1的Y向,同时为了能够满足车辆1的NVH模态需求,车辆1的D柱外加强板112的边界必须比侧围外板111的边界更靠近车辆1的Y向以实现角窗12在D柱外加强板112上的固定,因此,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综合权衡之后得出的最优的技术方案。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1角窗12的安装结构11通过在D柱外加强板112上对应卡扣121的位置设置凹坑1121,并且在凹坑1121的底部设置安装过孔11211的方式实现了卡扣121在侧围外板111上的安装以及对角窗12的固定,避免了安装过程中出现干涉的情况,通过在侧围外板111和D柱外加强板112之间留设开口113的形式实现了断裂的卡扣121部分的轻松取出以及凹坑1121内部积液的排出,通过将D柱连接梁114和D柱外加强板112之间形成封闭腔体115提升车身后端的NVH模态,有效解决车辆1后部振动多所带来的异响问题,通过将卡扣121选择为塑料材质并且在卡扣121内部设置条形孔1211的方式方便了卡扣121的安装和拆卸,通过在卡扣121的内部设置铁芯的方式增强了卡扣121的强度,并且方便了卡扣121通过弱磁工具取出,通过在侧围外板111上的卡扣安装孔1112处设置有凹槽1113放置了凸出的卡扣121部分划伤人,最后通过将D柱外加强板112的边界相对于侧围外板111的边界更靠近车辆1的Y向的实施方式保证了用户对角窗12尺寸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车辆1的NVH和模态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1,该车辆1具有上述任一实施方式中的用于车辆1角窗12的安装结构11。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侧围外板和D柱外加强板,所述角窗上设置有卡扣,在所述侧围外板上设置有卡扣安装孔,在所述D柱外加强板上与所述卡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凹坑,所述卡扣穿过所述侧围外板的部分进入所述凹坑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能够部分遮蔽所述凹坑,未被遮蔽的所述凹坑与所述侧围外板之间形成有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D柱连接梁,所述D柱连接梁与所述D柱外加强板形成封闭腔体,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封闭腔体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外加强板的凹坑内设置有安装过孔,所述安装过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卡扣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塑料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内设置有条形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内设置有铁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外板上的卡扣安装孔处设置有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D柱外加强板的边界相对于侧围外板的边界更靠近车辆的Y向。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
CN202320201775.XU 2023-01-30 2023-01-30 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Active CN219115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1775.XU CN219115199U (zh) 2023-01-30 2023-01-30 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01775.XU CN219115199U (zh) 2023-01-30 2023-01-30 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15199U true CN219115199U (zh) 2023-06-02

Family

ID=86520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01775.XU Active CN219115199U (zh) 2023-01-30 2023-01-30 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151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32066B1 (ko) 자동차 차실 전부의 결합 방법
CN219115199U (zh) 用于车辆角窗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JP3925099B2 (ja) パネル結合構造
WO2014162900A1 (ja) 車両用ドア
JP2003118371A (ja) 車両の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CN215513880U (zh) 一种汽车前端模块安装结构
CN112874636B (zh) 一种后横梁结构、车身骨架总成及汽车
JP4013723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ドアの衝撃吸収構造
CN211809867U (zh) 车用锁销加强件及车辆
CN204415310U (zh) 一种汽车车门的防撞梁
CN210026987U (zh) 一种全景天窗顶盖组件
CN211493621U (zh) 车辆尾门的安装结构和车辆
CN205997685U (zh) 窗框b柱组件和具有它的车辆
CN211592447U (zh) 一种强度高的a柱外饰板
CN210652638U (zh) 车门框密封结构及汽车
KR100521927B1 (ko) 테일 게이트 상단 코너부의 강성 보강구조
CN220785921U (zh) 一种车身后侧围结构及车辆
CN217672390U (zh) 外后视镜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20842529U (zh) 一种具有挡风板结构的地铁车体结构
CN219339573U (zh) 一种后裙分总成
CN219056401U (zh) 汽车后背门及汽车
JP3187635B2 (ja) ワンボックスカーの車体構造
JP2009143290A (ja) 側部車体構造
CN220905113U (zh) 后部总成和车辆
CN210653342U (zh) 一种后围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