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03070U - 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103070U
CN219103070U CN202223376099.4U CN202223376099U CN219103070U CN 219103070 U CN219103070 U CN 219103070U CN 202223376099 U CN202223376099 U CN 202223376099U CN 219103070 U CN219103070 U CN 2191030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late
infrared heating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electromagnetic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760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太阳
易亮
苏畅
莫业辉
吴慧民
熊文翰
彭志伟
陈德鑫
罗佳加
刘星远
高文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760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1030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1030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1030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加热组件包括电磁加热盘和红外加热盘;所述电磁加热盘具有用于供连接线穿设的通孔;所述红外加热盘设于所述电磁加热盘的上方,所述红外加热盘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电磁加热盘。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便于组装的加热组件。

Description

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有一种集电磁加热和红外加热一体的烹饪器具,具有电磁加热和红外加热的双重优势,既可以加热普通铁质锅具、又可以加热陶瓷类等各种锅具。
在相关技术中,在组装烹饪器具时,需要先将电磁加热盘安装在底座上,再将红外加热盘安装在底座上,以使红外加热盘设置在电磁加热盘的上方,但是,由于后安装的红外加热盘存在部分连接线需要穿入前面已经安装完成的电磁加热盘的通孔中,导致组装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旨在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加热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加热组件,包括:
电磁加热盘,所述电磁加热盘具有用于供连接线穿设的通孔;
红外加热盘,所述红外加热盘设于所述电磁加热盘的上方,所述红外加热盘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电磁加热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卡扣和卡槽,所述电磁加热盘和所述红外加热盘中的其中之一设有所述卡扣,其中之另一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加热盘的外周缘凸设有所述卡扣,所述电磁加热盘的顶部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红外加热盘的一侧,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红外加热盘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所述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电磁加热盘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红外加热盘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并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磁加热盘的顶部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红外加热盘的外周缘凸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设于所述连接柱的上方,且所述连接耳的顶部设有贯通至底部的所述第二连接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壁设有限位开槽,所述连接柱至少部分插入所述限位开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安装架,所述电磁加热盘和所述红外加热盘依次叠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红外加热盘的外周缘设有卡接槽,所述安装架具有连通所述通孔的避让通道,且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避让通道的一侧,并卡设于所述卡接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避让通道的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至少部分所述电磁加热盘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于所述电磁加热盘与所述红外加热盘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熔接部,所述熔接部设于所述电磁加热盘与所述红外加热盘之间,以连接所述电磁加热盘和所述红外加热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加热盘包括:
隔热座,所述隔热座设于所述电磁加热盘的上方,所述隔热座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电磁加热盘;
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于所述隔热座背向所述电磁加热盘的一侧;
红外加热件,所述红外加热件设于所述隔热层背向所述隔热座的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连接于所述电磁加热盘、所述红外加热盘、所述连接结构中的其中之一,所述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于烹饪器具的底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如上所述的加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热组件,在组装过程中,可以先将红外加热盘预先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在电磁加热盘上,在此过程中,即可将红外加热盘上的连接线顺利穿入电磁加热盘的通孔中,以组装成加热组件,然后再将加热组件一次性安装在烹饪器具的底座上即可,从而提升了加热组件的组装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侧视图;
图3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1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第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8为图6中B-B处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A2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第二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第三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第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第三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第四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烹饪器具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4001608230000031
Figure BDA000400160823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热组件100和烹饪器具1000,旨在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加热组件100。
以下将就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100和烹饪器具100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结合参阅图1、图2、图6、图7、图12及图14,在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100的一实施例中,该加热组件100包括电磁加热盘10和红外加热盘20;其中,电磁加热盘10具有用于供连接线穿设的通孔11;红外加热盘20设于电磁加热盘10的上方,以使红外加热盘20通过连接结构30连接于电磁加热盘10。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热组件100,在组装过程中,可以先将红外加热盘20预先通过连接结构30连接在电磁加热盘10上,在此过程中,即可将红外加热盘20上的连接线顺利穿入电磁加热盘10的通孔11中,以组装成加热组件100,然后再将加热组件100一次性安装在烹饪器具1000的底座200上即可,从而提升了加热组件100的组装便利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磁加热盘10和红外加热盘20均可以大致呈圆盘状结构,连接结构30可以设置在电磁加热盘10和红外加热盘20的外侧,也可以设置在电磁加热盘10的下方,还可以设置在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只要满足可以将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连接在一起的同时,不影响电磁加热盘10和红外加热盘20的正常工作即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连接结构30可以为卡扣31与卡槽321配合的结构,或者可以为螺栓或者其他连接件33与螺栓孔配合的结构,或者可以为粘接配合的结构,或者可以为熔接配合的结构。
示例性的,电磁加热盘10可以包括线盘、线盘线圈以及磁铁;其中,线盘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且第一侧靠近红外加热盘20设置;线盘线圈可以设置在线盘的第一侧,磁铁可以设置在线盘的第二侧,其中,红外加热盘20可以通过连接结构30连接于电磁加热盘10的线盘。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结构30,以使至少两个连接结构30沿红外加热盘20的周向间隔设置。如此设置,便可以使红外加热盘20通过至少两个连接结构30同时连接于电磁加热盘10,以防止在使用或搬运过程中,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发生脱离,而影响使用寿命。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0可以设置有三个,三个连接结构30可以沿红外加热盘20的中心作环形矩阵分布,可进一步提升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的连接强度。
结合参阅图1至图5,在第一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0可以包括卡扣31和卡槽321,其中,电磁加热盘10和红外加热盘20中的其中之一设有卡扣31,其中之另一设有卡槽321,如此设置,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将红外加热盘20放置在电磁加热盘10的上方,以使卡扣31与卡槽321对齐,同时将红外加热盘20上的连接线顺利穿入电磁加热盘10的通孔11中,然后用力按压红外加热盘20,即可使卡扣31卡设在卡槽321内,从而实现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的连接,以组装成加热组件100。
示例性的,当卡扣31设置在电磁加热盘10上时,卡槽321将设置在红外加热盘20上;当卡扣31设置在红外加热盘20上时,卡槽321将设置在电磁加热盘10上。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4和图5,可以将卡扣31凸设在红外加热盘20的外周缘,电磁加热盘10的顶部设置有凸起部32,并使凸起部32至少部分位于红外加热盘20的一侧,以使卡槽321开设在凸起部32靠近红外加热盘20的一侧表面。
如此设置,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将红外加热盘20放置在电磁加热盘10的上方,以使卡扣31抵接于凸起部32的顶部,同时将红外加热盘20上的连接线顺利穿入电磁加热盘10的通孔11中,然后用力按压红外加热盘20,即可在卡扣31的挤压下使得凸起部32向背离红外加热盘20的方向发生形变,以使卡扣31顺利卡入凸起部32的卡槽321内,即可实现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的连接。另外,通过将卡扣31凸设在红外加热盘20的外周缘,并将卡槽321开设在凸起部32靠近红外加热盘20的一侧表面,以使连接结构30位于红外加热盘20的外侧,从而可以避免连接结构30影响电磁加热盘10和红外加热盘20的正常。
并且,为了在卡扣31的挤压下可以使凸起部32更好地发生形变,以使卡扣31可以顺利卡入卡槽321内,可以使凸起部32大致呈板状结构,以使卡槽321开设在凸起部32面向红外加热盘20的一板面上。
示例性的,卡扣31可以凸设在红外加热盘20中隔热座21的外周缘;凸起部32可以设置在电磁加热盘10中线圈的顶部。
结合参阅图6至图10,在第二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0可以包括连接件33,电磁加热盘10具有第一连接孔121,红外加热盘20具有第二连接孔2111,如此设置,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将红外加热盘20放置在电磁加热盘10的上方,以使电磁加热盘10上的第一连接孔121与红外加热盘20上的第二连接孔2111相对设置,同时将红外加热盘20上的连接线顺利穿入电磁加热盘10的通孔11中,然后将连接件33穿设于第二连接孔2111并插设于第二连接孔2111,即可实现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的连接,以组装成加热组件100。
示例性的,连接件33可以为螺栓,与之对应地,第一连接孔121的孔壁和第二连接孔2111的孔壁均设置有与螺栓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连接件33穿设于第一连接孔121并插设于第二连接孔2111,同样可以实现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的连接,以组装成加热组件100。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9和图10,可以在电磁加热盘10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柱12,以使第一连接孔121设置在连接柱12的顶部;并在红外加热盘20的外周缘凸设有连接耳211,且连接耳211设于连接柱12的上方,以使连接耳211的顶部设有贯通至底部的第二连接孔2111。
如此设置,在组装过程中,通过将红外加热盘20放置在电磁加热盘10的上方,以使红外加热盘20上的连接耳211承载在电磁加热盘10的连接柱12上,并使第一连接孔121与第二连接孔2111相对设置,同时将红外加热盘20上的连接线顺利穿入电磁加热盘10的通孔11中,然后将连接件33穿设于第二连接孔2111并插设于第二连接孔2111,即可实现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的连接。另外,通过在电磁加热盘10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柱12,以将第一连接孔121设置在连接柱12上,并在红外加热盘20的外周缘凸设有连接耳211,以将第二连接孔2111设置在连接耳211上,同样可以使连接结构30位于红外加热盘20的外侧,从而可以避免连接结构30影响电磁加热盘10和红外加热盘20的正常。
示例性的,连接柱12可以设置在电磁加热盘10中线圈的顶部;连接耳211可以设置在红外加热盘20中隔热座21的外周缘。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9,可以在第二连接孔2111的孔壁设有限位开槽2112,如此设置,在组装过程中,将红外加热盘20放置在电磁加热盘10的上方后,可以使连接柱12的至少部分插入到限位开槽2112内,不仅可对电磁加热盘10和红外加热盘20进行预定位,还可以使第一连接孔121与第二连接孔2111实现精准对位,从而便于连接件33穿设于第二连接孔2111后可以精准插入第一连接孔121中,以实现连接件33的快速安装。
结合参阅图11至图13,在第三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0可以包括安装架34,电磁加热盘10和红外加热盘20可以依次叠设在安装架34上,其中,红外加热盘20的外周缘设有卡接槽2113,安装架34上具有连通通孔11的避让通道341,且安装架34的顶部设有卡接部342,卡接部342位于避让通道341的一侧,并卡设于卡接槽2113。
如此设置,在组装过程中,首先将电磁加热盘10放置在安装架34上,以使电磁加热盘10上的通孔11与安装架34上的避让通道341连通,然后将红外加热盘20放置在电磁加热盘10的上方,以使卡接部342与卡接槽2113对齐,同时将红外加热盘20上的连接线依次穿过电磁加热盘10的通孔11和安装架34的避让通道341,然后用力按压红外加热盘20,即可使卡接部342卡设在卡接槽2113内,从而实现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的连接,以组装成加热组件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架34可以大致呈圆环状框架结构,以使圆环状框架结构中部的镂空位置构成安装架34的避让通道341。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使红外加热盘20上方的部分空间构成卡接槽2113,也即,相当于在红外加热盘20的外周缘开设卡接槽2113,该卡接槽2113的一槽侧壁直接贯通至红外加热盘20的上端面;当然,卡接槽2113也可以不贯通红外加热盘20的上端面。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的连接强度,可以使安装架34具有至少两个卡接部342,以使至少两个卡接部342沿红外加热盘20的周向间隔设置,与之对应地,可以在红外加热盘20的外周缘设有至少两个卡接槽2113,如此,在组装过程中,通过使每一卡接部342卡设在一卡接槽2113内,即可将红外加热盘20充分连接在电磁加热盘10上。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电磁加热盘10的安装稳定性,结合参阅图13,可以在避让通道341的侧壁开设有安装槽3411,以使卡接部342位于安装槽3411的一侧,至少部分电磁加热盘10可以安装在安装槽3411内。
如此设置,在组装过程中,可以首先将至少部分电磁加热盘10安装在安装架34的安装槽3411内,以对电磁加热盘10进行预定位,从而可以防止在后续组装过程中,电磁加热盘10发生位置偏移,而影响组装效率;然后再将红外加热盘20放置在电磁加热盘10的上方,然后在卡接部342与卡接槽2113的配合下将红外加热盘20连接在安装架34上,即可将电磁加热盘10夹设在安装架34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以组装成加热组件100。另外,通过将至少部分电磁加热盘10安装在安装槽3411内,还可以降低安装架34、电磁加热盘10以及红外加热盘20的整体厚度,进而可以降低整机厚度。
示例性的,在组装过程中,可以使部分电磁加热盘10伸入安装槽3411内,部分电磁加热盘10位于安装槽3411之外;也可以使全部电磁加热盘10伸入安装槽3411内。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除了将全部电磁加热盘10伸入安装槽3411内,还可以将部分红外加热盘20伸入安装槽3411内,此时,电磁加热盘10的厚度小于安装槽3411的深度。
结合参阅图14,在第四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0可以包括粘接层35,粘接层35设于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如此设置,在组装过程中,可以首先在电磁加热盘10顶部的部分位置涂设粘接胶,然后将红外加热盘20放置在电磁加热盘10的上方,并使红外加热盘20底部的部分位置与粘接胶接触,待粘接胶凝固后,即可在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形成粘接层35,便可以在粘接层35的作用下实现红外加热盘20与电磁加热盘10之间的连接,以组装成加热组件100。
示例性的,为了避免粘接层35影响电磁加热盘10的正常,可以使粘接层35为胶条状结构,且胶条靠近电磁加热盘10的外缘设置。
并且,由于电磁加热盘10的工作温度通常在100℃至140℃之间,为了保证粘接层35的粘接效果,可以使粘接层35为耐高温胶层,具体而言,粘接层35可以包括耐热环氧胶、有机硅胶、聚酰亚胺胶、酚醛树脂胶等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在第五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0可以包括熔接部,熔接部设于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以连接电磁加热盘10和红外加热盘20。如此设置,在组装过程中,首先将红外电磁盘放置在电磁加热盘10的上方,然后使用气体焰、电弧、激光、电子束、摩擦或者超声波等焊接的方式在电磁加热盘10与红外加热盘20之间形成有熔接部,便可以通过熔接部来连接红外加热盘20与电磁加热盘10,以组装成加热组件100。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4和图9,在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100的一实施例中,红外加热盘20可以包括隔热座21、隔热层22以及红外加热件23;其中,隔热座21设置在电磁加热盘10的上方,以使隔热座21通过连接结构30连接于电磁加热盘10;隔热层22设置在隔热座21背向电磁加热盘10的一侧;红外加热件23设置在隔热层22背向隔热座21的一侧。
由于红外加热盘20中的红外加热件23的工作温度通常在600℃到800℃之间,而电磁加热线圈的工作温度通常在100℃至140℃之间,为了避免红外加热件23的高温影响电磁加热盘10的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在红外加热件23与电磁加热盘10之间设置有隔热层22,而为了隔热层22的安装稳定性,从而使用隔热座21来安装隔热层22;并且,隔热座21通过连接结构30连接于电磁加热盘10,即可使红外加热盘20连接在电磁加热盘10上,以组装成加热组件100。
进一步地,结合参阅图1、图6、图11,在本实用新型加热组件100的一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00还可以包括安装结构40,安装结构40连接于电磁加热盘10、红外加热盘20、连接结构30中的其中之一,且安装结构40用于安装于烹饪器具1000的底座200。
如此设置,在组装过程中,便可以通过安装结构40安装在烹饪器具1000的底座200上,便使得加热组件100通过安装结构40安装在烹饪器具1000的底座200上。
结合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1000,该烹饪器具1000包括如上所述的加热组件100,该加热组件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烹饪器具10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烹饪器具1000还可以包括底座200、灶面板300、主控板400、操作板500以及散热风机700,其中,灶面板300盖设在底座200上,并与底座200围合形成有安装腔,加热组件100、主控板400、操作板500以及散热风机700均设置在安装腔内,且底座200上设置有底座支撑柱210,加热组件100支撑固定在底座支撑柱210上,并使用螺栓或其他连接结构30将加热组件100的安装结构40连接在底座支撑柱210上;主控板400可以使用螺栓或其他连接结构30安装在底座200上,操作板500可以通过操作板支架600固定安装在底座200上,且操作板500电连接于主控板400;散热风机700可以对主控板400上的散热翅片进行散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磁加热盘,所述电磁加热盘具有用于供连接线穿设的通孔;
红外加热盘,所述红外加热盘设于所述电磁加热盘的上方,所述红外加热盘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电磁加热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卡扣和卡槽,所述电磁加热盘和所述红外加热盘中的其中之一设有所述卡扣,其中之另一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卡扣卡设于所述卡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盘的外周缘凸设有所述卡扣,所述电磁加热盘的顶部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红外加热盘的一侧,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红外加热盘的一侧表面开设有所述卡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连接件,所述电磁加热盘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红外加热盘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并插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盘的顶部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红外加热盘的外周缘凸设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设于所述连接柱的上方,且所述连接耳的顶部设有贯通至底部的所述第二连接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壁设有限位开槽,所述连接柱至少部分插入所述限位开槽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安装架,所述电磁加热盘和所述红外加热盘依次叠设于所述安装架,所述红外加热盘的外周缘设有卡接槽,所述安装架具有连通所述通孔的避让通道,且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避让通道的一侧,并卡设于所述卡接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通道的侧壁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至少部分所述电磁加热盘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于所述电磁加热盘与所述红外加热盘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熔接部,所述熔接部设于所述电磁加热盘与所述红外加热盘之间,以连接所述电磁加热盘和所述红外加热盘。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盘包括:
隔热座,所述隔热座设于所述电磁加热盘的上方,所述隔热座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于所述电磁加热盘;
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设于所述隔热座背向所述电磁加热盘的一侧;
红外加热件,所述红外加热件设于所述隔热层背向所述隔热座的一侧。
12.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连接于所述电磁加热盘、所述红外加热盘、所述连接结构中的其中之一,所述安装结构用于安装于烹饪器具的底座。
13.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组件。
CN202223376099.4U 2022-12-15 2022-12-15 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Active CN2191030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6099.4U CN219103070U (zh) 2022-12-15 2022-12-15 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6099.4U CN219103070U (zh) 2022-12-15 2022-12-15 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103070U true CN219103070U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6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76099.4U Active CN219103070U (zh) 2022-12-15 2022-12-15 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1030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5230A (zh) 天线
CN219103070U (zh) 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KR20190099137A (ko) 권선 접속부를 갖는 고정자
CN219283405U (zh) 加热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9840190U (zh) 电磁炉
CN213514173U (zh) 主板组件、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JP5485829B2 (ja) 建築用支持具
CN108836132B (zh) 密封条和具有其的密封结构以及烹饪器具
CN219287736U (zh) 红外加热盘、加热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1588829U (zh) 回流焊定位焊接工装
CN218544336U (zh) 一种工矿灯电源结构和工矿灯
CN219982696U (zh) 一种导电固定组件及电火锅
CN219222771U (zh) 固定组件、功率模块和空调器
CN110572985A (zh) 散热装置结合结构
CN216932723U (zh) 锅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16591849U (zh) 电炉
CN21764407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散热器
CN218215142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基座底板
CN216823108U (zh) 一种易装配的食品加工机
CN220628197U (zh) 滤波器
CN114322314B (zh) 挂板座、壁挂安装结构和热水器
CN219087341U (zh) 一种电磁加热单元以及电磁烹饪器具
JP6986178B1 (ja) 電熱液体蚊取り線香器の加熱装置
CN215581974U (zh) 电源板盒及具有其的热水器
CN211902993U (zh) 一种电焰加热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