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82814U - 一种加油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82814U
CN219082814U CN202320008981.9U CN202320008981U CN219082814U CN 219082814 U CN219082814 U CN 219082814U CN 202320008981 U CN202320008981 U CN 202320008981U CN 219082814 U CN219082814 U CN 219082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se
oil
oil tank
tank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0898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健
刘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SD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ISD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ISD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ISDI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0898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82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82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82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Fuel Tanks Or Sh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油系统,该加油系统包括:油箱;加油组件,设置有第一端连通的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球阀,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均经主管道连通油箱,主管道上设置有压力计、压力开关和第一电机泵组;自加油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泵组,自加油组件通过管道连通油箱;控制器,与压力开关、气泡检测仪及第一电机泵组电连接。本申请在对其他容器进行加油时,能够使其他容器、第一软管、第二软管之间形成排气回路,使气泡能够通过该排气回路再次进入油箱中,并进入油箱的上部空气中,进而使排气更彻底。

Description

一种加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油系统。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是根据帕斯卡原理,以液体为工作介质,以液体内部压力能进行动力(或能量)传递、转换与控制的传动系统。通常,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动力元件、控制元件、执行元件、辅助元件和工作介质。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原动机驱动液压泵工作,液压泵将液压油泵入液压管路,液压阀通过控制液压油的流速和压强,从而调节液压油缸的往复运动速度和方向。相较于机械传动和电力传动而言,液压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同等功率下,液压系统装置容量大、体积小、质量小;(2)易于实现大传动比传动,调速范围较大,能方便地在运行中实现无级调速,低速性能好;(3)易于实现回转、往复直线运动;(4)控制、调节比较简单,易于实现机械自动化;(5)操作简单,工作平稳,反应快、冲击小,易于频繁、快速转向和启动;(6)工作安全可靠,液压系统超载时,易于实现过载保护;(7)以油液作为工作介质,元件可自行润滑,保养方便。液压系统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港口机械、农业机械、冶金机械、汽车工业、机床工具等领域。
闭式循环液压系统因其独特的容积调速方式而具备良好的节能效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随着伺服电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其响应速度、重复精度等性能已能满足高频响伺服控制的需要,基于高性能伺服电机的机电液一体化的闭式循环液压系统近年来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冶金,农业,建筑,能源,交通,工程机械等领域。然而,闭式循环液压系统具有正压、封闭等特点,在加油时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加油速度慢:因普遍采用手动加油工具,加油靠手动泵压入,速度慢,效率低;(2)加油过程中液压油易被污染:因在加油过程中存在多次补油,拆、装接头等问题,液压油易与污染物接触,易被污染,造成加入系统的油液清洁度不达标;(3)排气困难且排气不彻底,油液中易混入气泡:在加油过程中不能观察到油液中的气泡情况,加油时易在闭式循环液压系统的油液中混入气泡,造成闭式循环液压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寿命变短,控制精度下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油系统,以解决上述加油速度慢、加油过程中液压油易被污染、排气困难且排气不彻底,油液中易混入气泡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油系统,所述加油系统包括:
油箱;
加油组件,设置有第一端连通的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均经主管道连通所述油箱,所述主管道上设置有压力计、压力开关和第一电机泵组;
自加油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泵组,所述自加油组件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油箱;
控制器,与所述压力开关、气泡检测仪及第一电机泵组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加油系统的原理为:通过设置第一端连通的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并在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球阀,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均经主管道连通所述油箱,能够在油箱对其他容器进行加油时,使其他容器、第一软管、第二软管之间形成排气回路,使气泡能够通过该排气回路再次进入油箱中,并自油箱的液压油进入油箱的上部空气中;通过将控制器与压力开关、气泡检测仪及第一电机泵组电连接,能够实现自动加油,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靠手动加油带来的加油速度慢,效率低,加油过程中液压油易被污染等问题。
可选地,所述第一软管采用透明软管。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一软管设置成采用透明软管,能够通过透明软管观察第一软管内是否存在肉眼可见的气泡。
可选地,所述加油系统还包括气泡检测仪,所述气泡检测仪位于所述第一软管上。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设位于第一软管上的气泡检测仪,便于通过气泡检测仪观察液压油中是否存在气泡。
可选地,所述气泡检测仪采用超声波气泡检测仪。
可选地,所述加油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一软管上。
可选地,所述加油系统还包括第二球阀和第三球阀,所述第一软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软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球阀位于所述第一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软管的第二端之间的连通管道上,所述第三球阀位于所述第二软管上。
可选地,所述加油系统还包括污染度检测仪,所述污染度检测仪位于所述主管道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设位于所述主管道上,且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污染度检测仪,便于观察液压油的污染度。
可选地,所述油箱设置有液位计。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油箱增设液位计,能够观察油箱内剩余油量,进而便于控制加油量。
可选地,所述自加油组件包括吸油软管,所述吸油软管连通所述油箱,所述吸油软管与所述油箱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和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电机泵组位于所述吸油软管与所述油箱之间的连通管道上,所述吸油软管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设吸油软管,将吸油软管经管道连通油箱,并在吸油软管与油箱之间的连通管道上增设第二单向阀和第一过滤器,并将第二电机泵组设置成位于吸油软管与油箱之间的连通管道上,在吸油软管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能够通过第二电机泵组对吸油软管进行增压,进而使第二单向阀与第三单向阀之间形成压力差,进而起到安全阀的作用,避免自加油回路堵塞造成危险。
可选地,所述加油系统还包括粗过滤器,所述吸油软管设置有进油端,所述进油端连通有进油管,所述粗过滤器位于所述进油管上。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吸油软管的进油端与第二单向阀之间的连通管道上增设粗过滤器,能够通过粗过滤器对将要进入油箱的液压油进行过滤,提高进入油箱的液压油的纯度。
可选地,所述油箱顶部设置有空气滤清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油箱顶部设置空气滤清器,能够对油箱内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杂质经由气液界面进入液压油中,对液压油造成污染。
可选地,所述加油系统还包括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位于第一过滤器与油箱之间的连通管道上。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增设第二过滤器,能够对进入油箱的液压油进行进一步过滤,进一步提高进入油箱的液压油的清洁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器连通所述主管道。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二过滤器连通主管道,能够使第二过滤器、油箱、主管道之间形成循环回路,并通过第一电机泵组增压,使主管道与油箱之间形成压力差,进而使油箱内的液压油进入主管道内经由第二过滤器过滤后再次进入油箱内,以对油箱内的液压油进行循环过滤,提高油箱内的液压油的清洁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加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油箱,11-取样阀,12-排油阀,13-磁铁,14-液位计,15-空气滤清器;
21-第一软管,211-气泡检测仪,212-第一单向阀;22-第二软管,第三球阀221;23-第一球阀;24-第二球阀;25-主管道,251-第一压力计,252-压力开关,253-污染度检测仪;26-第一电机泵组;
31-吸油软管,311-第二单向阀,312-第三单向阀,313-第一过滤器,314-第二压力计,315-第二过滤器,316-第二电机泵组;32-进油管,粗过滤器321;
4-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本申请提供一种加油系统,该加油系统包括:
油箱,设置有液位计,顶部设置有空气滤清器;
加油组件,设置有第一端与第二端均连通的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球阀,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均经主管道连通油箱,第一软管的第二端与第二软管的第二端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球阀,第二软管上设置有第三球阀,主管道上设置有压力计、压力开关、污染度检测仪和第一电机泵组,第一软管上设置有气泡检测仪和第一单向阀,第一软管采用透明软管,气泡检测仪采用超声波气泡检测仪;
自加油组件,包括吸油软管,吸油软管连通油箱,吸油软管与油箱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与油箱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第二过滤器连通主管道;吸油软管设置有进油端,进油端连通有进油管,进油管上设置有粗过滤器,吸油软管与油箱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泵组,吸油软管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
控制器,与压力开关、气泡检测仪、第一电机泵组及污染度检测仪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下面通过具体的例举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同样应理解,以下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作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加油系统,该加油系统包括:油箱1、加油组件、自加油组件和控制器4。
请继续参阅图1,油箱1左右两侧底部均设置有排油阀12,油箱1底部放置有磁铁13、油箱1顶部设置有空气滤清器15,油箱1还设置有进油口(未画出)、出油口(未画出)、取样阀11和液位计14。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油箱1增设液位计14,能够观察油箱内剩余油量,进而便于控制加油量。通过在油箱1顶部设置空气滤清器15,能够对油箱1内的空气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的杂质经由气液界面进入液压油中,对液压油造成污染。通过在油箱1底部放置磁铁13,能够通过磁铁13吸附液压油中含有的金属杂质。
请继续参阅图1,加油组件包括第一软管21和第二软管22。
请继续参阅图1,第一软管21的第一端连通第二软管22的第一端,第一软管21的第二端连通与第二软管22的第二端,第一软管21的第一端与第二软管22之间的第一端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球阀23,第一软管21的第二端与第二软管22的第二端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球阀24,第一软管21和第二软管22均经主管道25连通油箱1的出油口。
请继续参阅图1,第一软管21采用透明软管,第一软管21上设置有气泡检测仪211和第一单向阀212,气泡检测仪211采用超声波气泡检测仪,超声波气泡检测仪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通过将第一软管21设置成采用透明软管,便于通过第一软管21观察第一软管内是否存在肉眼可见的气泡。
请继续参阅图1,第二软管22上设置有第三球阀221。
请继续参阅图1,主管道25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计251、压力开关252、污染度检测仪253和第一电机泵组26。
具体而言,通过在主管道25上设置第一压力计251,能够在过滤过程中通过压力计251观察循环过滤过程中的压力;通过在主管道25上设置污染度检测仪253,便于观察液压油的污染度;通过在主管道25上设置压力开关252,能够通过压力开关252设置加油压力,以便于启动第一电机泵组26进行增压加油,达到设定的加油压力后,关闭第一电机泵组26。
请继续参阅图1,自加油组件包括吸油软管31,吸油软管31设置有进油端,进油端连通有进油管32,进油管32上设置有粗过滤器321。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与吸油软管31的进油端连通的进油管32上设置粗过滤器321,能够通过粗过滤器321对将要进入油箱1的液压油进行过滤,提高进入油箱1的液压油的纯度。
请继续参阅图1,吸油软管31连通油箱1,吸油软管31与油箱1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泵组316、第二单向阀311、第一过滤器313、第二压力计314,第一过滤器313与油箱1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器315,第二过滤器315连通主管道1,吸油软管31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312。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通过增设吸油软管31,将吸油软管31经管道连通油箱3,并在吸油软管31与油箱1之间的连通管道上增设第二单向阀311和第一过滤器313,能够通过第一过滤器313对将要进入油箱1的液压油进行再次过滤,提高进入油箱的液压油的纯度,在吸油软管31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312,能够通过控制第二单向阀311与第三单向阀312的压力,能够通过第二电机泵组316对吸油软管31进行增压,进而使第二单向阀311与第三单向阀312之间形成压力差,进而起到安全阀的作用,避免自加油回路堵塞造成危险。本实施例通过增设第二过滤器315,能够对进入油箱的液压油进行进一步过滤,进一步提高进入油箱的液压油的清洁度。通过将第二过滤器315连通主管道25,能够使第二过滤器315、油箱1、主管道315之间形成循环回路,并通过第一电机泵组26增压,使主管道315与油箱1之间形成压力差,进而使油箱1内的液压油进入主管道25内经由第二过滤器315过滤后再次进入油箱1内,以对油箱1内的液压油进行循环过滤,提高油箱内的液压油的清洁度。
请继续参阅图1,控制器4与压力开关252、气泡检测仪211、第一电机泵组26及污染度检测仪253电连接。
本实施例的加油系统的原理为:通过设置第一端连通的第一软管21和第二软管22,并在第一软管21的第一端与第二软管22的第一端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球阀23,第一软管21和第二软管22均经主管道25连通油箱1,能够在油箱1对其他容器进行加油时,使其他容器、第一软管21、第二软管22之间形成排气回路,使气泡能够通过该排气回路再次进入油箱1中,并自油箱1的液压油进入油箱的上部空气中;通过将控制器4与压力开关252、气泡检测仪211、第一电机泵组26及污染度检测仪253电连接,能够实现自动加油,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靠手动加油带来的加油速度慢,效率低,加油过程中液压油易被污染等问题。
本实施例的加油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S1.油箱自加油:关闭第二球阀24,将进油管32的远离吸油软管31的一端插入装有液压油的油桶中,启动第二电机泵组316,进而使吸油软管31与油桶之间形成压力差,压力差使液压油从油桶中经进油管31上设置的粗过滤器321初步过滤、经吸油软管31与油箱1之间的连通管道上的第二过滤器315进一步过滤后进入油箱1;在此过程中,由于第二单向阀311与第三单向阀312之间的压力差,可起到安全阀作用,防止自加油回路堵塞造成危险;在加油过程中通过观察液位计14可以观察油箱1的油量,进而控制加油量,自加油完成后关闭第二电机泵组316;
S2.循环过滤:油箱1自加油完成后,油箱1中的液压油未经较长时间的过滤,污染度较低,需对油箱1中的液压油进行循环过滤;关闭第三球阀221,打开第二球阀24,通过控制器4控制启动第一电机泵组26,开始进行循环过滤;第二过滤器315、油箱1、主管道25之间形成循环回路,并通过第一电机泵组26增压,使主管道25与油箱1之间形成压力差,进而使油箱1内的液压油进入主管道25内经由第二过滤器315过滤后再次进入油箱1内,以对油箱1内的液压油进行循环过滤,提高油箱1内的液压油的清洁度;循环过滤过程中,通过第一压力计251观察循环过滤压力,通过污染度检测仪253观察液压油的污染度,油液达到所需的污染度并稳定后,通过控制器4控制关闭第一电机泵组26;
S3.排气:关闭第二球阀24,打开第三球阀221,打开第一球阀23,将P口、T口与闭式液压系统的相应的测压接头连接,通过控制器4控制启动第一电机泵组26,开始进行排气,液压油逐渐充满闭式液压系统并通过第一球阀23进行加油排气,排气过程中,通过第一软管21观察有无较大气泡,通过气泡检测仪211的检测结果观察有无较小气泡,直到无气泡排气完成,通过控制器4控制启动第一电机泵组26;
S4.增压加油:将P口连接闭式液压系统相应测压接头,通过压力开关252设定加油压力,启动第一电机泵组26,开始向其他容器增压加油,当达到设定压力,压力开关252向控制器4发送信号,控制器4控制关闭第一电机泵组26,增压加油完成。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加油系统能够在为闭式液压系统加油过程中使排气更彻底,液压油不受污染,且加油更迅速。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系统包括:
油箱;
加油组件,设置有第一端连通的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第一软管与第二软管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一球阀,所述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均经主管道连通所述油箱,所述主管道上设置有压力计、压力开关和第一电机泵组;
自加油组件,包括第二电机泵组,所述自加油组件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油箱;
控制器,与所述压力开关、气泡检测仪及第一电机泵组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采用透明软管;
和/或,还包括气泡检测仪,所述气泡检测仪位于所述第一软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检测仪采用超声波气泡检测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一软管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球阀和第三球阀,所述第一软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软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球阀位于所述第一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软管的第二端之间的连通管道上,所述第三球阀位于所述第二软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污染度检测仪,所述污染度检测仪位于所述主管道上,且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设置有液位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加油组件包括吸油软管,所述吸油软管连通所述油箱,所述吸油软管与所述油箱之间的连通管道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和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二电机泵组位于所述吸油软管与所述油箱之间的连通管道上,所述吸油软管上设置有第三单向阀;
和/或,所述油箱顶部设置有空气滤清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粗过滤器,所述吸油软管设置有进油端,所述进油端连通有进油管,所述粗过滤器位于所述进油管上;
和/或,还包括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位于第一过滤器与油箱之间的连通管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器连通所述主管道。
CN202320008981.9U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加油系统 Active CN219082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8981.9U CN219082814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加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08981.9U CN219082814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加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82814U true CN219082814U (zh) 2023-05-26

Family

ID=863983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08981.9U Active CN219082814U (zh) 2023-01-03 2023-01-03 一种加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828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082814U (zh) 一种加油系统
CN210751601U (zh) 一种加油装置全油量油液的净化装置
CN2477934Y (zh) 液体加压输送装置
CN2625578Y (zh) 射流式干粉添加装置
CN201723524U (zh) 一种高动态伺服节能变速泵模块系统
CN115111213A (zh) 一种基于液压缸并联模式的液压系统
CN101858364B (zh) 一种气动泵
CN112943205A (zh) 一种集混砂、压裂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设备
CN115949884A (zh) 一种加油系统
CN2222256Y (zh) 集成型液压动力装置
CN201973006U (zh) 恒流量多点供油泵站
CN203114791U (zh) 双作用过滤装置和含该双作用过滤装置的过滤车
CN201334891Y (zh) 固井水泥车
CN216046782U (zh) 一种电动润滑泵
CN2419402Y (zh) 回油节流式电液执行器
CN214887013U (zh) 一种集混砂、压裂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设备
CN221054044U (zh) 一种组合式液压动力系统
CN220470341U (zh) 节能型液压供油机构
CN2594325Y (zh) 高、低速混合式液压装置
CN208719067U (zh) 一种新型纺机用液压站结构
CN220101677U (zh) 一拖二液压系统
CN202429995U (zh) 精密净油加油机
CN217708615U (zh) 一种新型集成式塔机泵站
CN219388045U (zh) 一种电驱燃油高压共轨供油单元
CN220912654U (zh) 汽车制动系统pv测试台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