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40298U - 一种按钮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钮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40298U
CN219040298U CN202223404534.XU CN202223404534U CN219040298U CN 219040298 U CN219040298 U CN 219040298U CN 202223404534 U CN202223404534 U CN 202223404534U CN 219040298 U CN219040298 U CN 2190402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threaded rod
button switch
shel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045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孝利
彭勇福
陈钦鹏
何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elixi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elixi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elixi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elixi 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045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402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402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402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按钮开关,包括壳体和多个接线端子,多个接线端子均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侧壁上对应接线端子开设有接线孔,电源线通过接线孔伸入壳体,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观察孔用于查看电源线的位置;在接线过程中,将电源线露出的铜线通过一侧接线孔伸入壳体内后,通过另一侧的接线孔观察铜线的位置,这样更便于将铜线与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降低接线的难度,使得消费者能够自己完成接线,这样不需要联系专业人员并等待专业人员上门安装,能够减少接线耗时,并降低按钮开关的安装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按钮开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按钮开关。
背景技术
按钮开关是通过按压按钮来实现开关通断的开关,通常包括两个静触头和一个与按钮联动连接的动触头,动触头跨接在两个静触头之间,通过按钮控制动触头在两个静触头之间移动来实现开关的通断。
目前按钮开关在接线时,需要先判断剥线长度,之后对电源线进行剥线,并将剥线后的电源线与对应的接线端子固定在一起。如此,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接线,而联系专业人员并等待专业人员上门安装,较为耗时,提高了按钮开关的安装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钮开关,能够观察电源线在壳体内的位置,便于将电源线与接线端子固定在一起,降低接线的难度,减少接线耗时,降低按钮开关的安装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钮开关,包括壳体和多个接线端子,多个接线端子均设置在壳体内;壳体的侧壁上对应每个接线端子均开设有接线孔,电源线通过接线孔伸入壳体,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观察孔用于查看电源线位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接线时,先对电源线进行剥线,以使得电源线中的铜线露出,之后将铜线通过接线孔伸入壳体,此时,能够通过观察孔观察铜线的位置,以便于使得电源线的铜线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实现按钮开关的接线;如此,接线的难度降低,使得消费者自己能够完成接线,不需要联系专业人员并等待专业人员上门安装,能够减少接线耗时,并降低按钮开关的安装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线孔开设在壳体的第一侧壁上,观察孔开设在壳体的第二侧壁上,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接线过程中,若剥线长度过长,过长的部分将会从观察孔中伸出,将过长的铜线剪断即可;如此,接线的难度降低,使得消费者自己能够完成接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观察孔设有多个,多个观察孔的位置与多个接线孔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接线过程中,通过接线孔将电源线伸入壳体内部,可以通过对应的观察孔,对电源线以及接线端子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观察,以便于将电源线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如此,能够降低接线的难度,使得消费者自己能够完成接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观察孔设有一个,多个接线孔在第二侧壁上的投影均位于观察孔的开口区域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接线过程中,通过观察孔可以观察到电源线伸入壳体内后所在的位置,这样更便于将电源线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如此,能够降低接线的难度,使得消费者自己能够完成接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线端子包括螺纹杆和接线座,壳体内设有多个接线槽,接线座与接线槽一一对应,并设置在接线槽内,螺纹杆的端部贯穿壳体的壳壁伸入接线槽内,并与接线座螺纹连接;接线槽的侧壁用于在螺纹杆旋转时限制接线座的转动,使得接线座沿螺纹杆的轴向移动,以将电源线固定在接线座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接线时,旋转螺纹杆,由于接线槽能够对接线座进行限位,使得接线座无法随着螺纹杆转动,因此,接线座将沿螺纹杆的轴向移动,当电源线被固定在接线座上时,停止旋转螺纹杆,以完成接线;这样,接线时仅需要旋转螺纹杆,降低了接线难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螺纹杆位于接线槽内的一端连接有固定片,固定片用于与电源线抵接的侧壁的面积大于螺纹杆的横截面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接线时,螺纹杆可以通过固定片将电源线的铜线抵在接线座的侧壁上,固定片替代螺纹杆与电源线接触,增大了与电源线的接触面积,如此,能够降低接线的难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的外表面上围绕螺纹杆的贯穿位置设有凸块,凸块的侧壁上设有凹槽,螺纹杆位于壳体外的一端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位于在凹槽内,以限制螺纹杆的轴向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位于在凹槽内,能够对螺纹杆进行限位,避免螺纹杆沿轴向产生位移,使得电源线的铜线与接线座能够保持连接,保证按钮开关的接线稳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上对应接线孔设有挡片,挡片用于阻止灰尘通过接线孔进入壳体,挡片能够被电源线贯穿,或挡片与壳体之间具有缝隙,以供电源线从缝隙伸入壳体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挡片能够阻止灰尘通过接线孔进入壳体,避免灰尘对按钮开关的工作造成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接线槽之间的槽壁上开设有减重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减轻按钮开关的重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接线标识部,所述接线标识部与所述接线孔一一对应设置,用于对所述接线孔对应的所述接线端子的功能进行标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接线标识确定每个接线端子的功能,从而便于将电源线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这样能够降低接线时对于电工知识的要求,降低接线难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观察孔,使得将电源线通过接线孔伸入壳体后,能够观察电源线的位置,以便于将电源线的铜线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实现按钮开关的接线;这样可以降低接线的难度,使得消费者能够自己完成接线,这样不需要联系专业人员并等待专业人员上门安装,能够减少接线耗时,降低按钮开关的安装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按钮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按钮开关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按钮开关的结构剖示图。
图例说明:1、壳体;11、接线孔;111、挡片;12、接线槽;121、减重槽;13、螺纹杆;131、固定部;132、固定片;14、凸块;141、凹槽;15、接线标识部;16、观察孔;2、接线座;3、按钮;4、动触头;5、静触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而不排除其它的内容。单词“一”或“一个”并不排除存在多个。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申请的塞子或断路器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例如,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机械结构的“相连”或“连接”可以是指物理上的连接,例如,物理上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通过限位块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丝、螺栓或其它限位块固定连接;物理上的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例如相互卡接或卡合连接;物理上的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例如,焊接、粘接或一体成型形成连接进行连接。电路结构的“相连”或“连接”除了可以是指物理上的连接,还可以是指电连接或信号连接,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即物理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至少一个元件间接相连,只要达到电路相通即可,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信号连接除了可以通过电路进行信号连接外,也可以是指通过媒体介质进行信号连接,例如,无线电波。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按钮开关,包括壳体1和多个接线端子,多个接线端子均设置在壳体1内;壳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接线孔11,电源线通过接线孔11伸入壳体1,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壳体1的侧壁上对应接线孔11开设有观察孔16,观察孔16用于查看电源线的位置。其中,接线孔11开设在壳体1的第一侧壁上,观察孔16开设在壳体1的第二侧壁上,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多个接线孔11中存在至少一个接线孔11,其在第二侧壁上的投影位于观察孔16的开口区域内。接线时,先对电源线进行剥线,以使得电源线中的铜线露出,之后将铜线通过接线孔11伸入壳体1内,此时,能够通过观察孔16观察铜线的位置,之后将电源线的铜线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即可实现按钮开关的接线,这样能够降低接线难度;需要说明的是,在剥线过程中,若剥线的长度过长,过长的部分可以从观察孔16中伸出,此时可以将过长的铜线剪断;如此,在接线之前,不需要对剥线的长度进行判断,进一步降低了接线难度。需要说明的是,观察孔的数量可以与接线孔的数量相同,也可以不同;示例性的,设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多个接线端子为三个接线端子,三个接线端子分别用于与地线、火线和零线连接,此时,壳体1上对应上述三个接线孔11开设有三个接线孔11,观察孔16可以开设有两个,两个观察孔16的位置与三个接线孔11中的任意两个接线孔11的位置一一对应,并相对设置在壳体1的两侧。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观察孔16设有多个,多个观察孔16的位置与多个接线孔11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观察孔16设有一个,多个接线孔11在第二侧壁上的投影均位于观察孔16的开口区域内。在接线过程中,通过接线孔11将电源线伸入壳体1内部,可以通过对应的观察孔16,对电源线以及接线端子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观察,以便于将电源线与对应的接线端子连接在一起。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线端子包括螺纹杆13和接线座2,螺纹杆13与接线座2螺纹连接,接线时,将电源线的铜线伸入接线座2与螺纹杆13之间,通过旋转螺纹杆13,使得螺纹杆13能够将电源线抵紧在接线座2上,实现电源线与接线座2的连接。其中,接线座2上可以开设有螺纹孔,螺纹杆13螺纹连接在螺纹孔内,可以通过旋转螺纹杆13,将电源线固定在螺纹孔内,实现电源线与接线座2的连接;接线座2可以呈环形结构,使得随着螺纹杆13的轴向移动,螺纹杆13与接线座2螺纹连接的端部将伸入接线座2内,并朝向接线座2与螺纹杆13螺纹连接处相对设置的内壁延伸,可以通过旋转螺纹杆13,将电源线抵紧在接线座2与螺纹杆13螺纹连接处相对设置的内壁上,实现电源线与接线座2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3所示,壳体1内还设有静触头5和动触头4,静触头5与多个接线座2中的一个接线座2之间存在至少部分重合,接线时,电源线将通过螺纹杆13被固定在静触头5与接线座2重合的部分之间;静触头5远离接线座2的端部伸出壳体1设置,动触头4位于静触头5的正上方并与按钮3连接,按钮3贯穿壳体1设置。这样通过按压按钮3,可以实现动触头4与静触头5的闭合和断开。其中,按钮3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内设有多个接线槽12,接线座2与接线槽12一一对应,接线座2设置在接线槽12内;螺纹杆13的端部贯穿壳体1的壳壁伸入接线槽12内,并与接线座2螺纹连接,接线槽12的侧壁用于在螺纹杆13旋转时限制接线座2的转动,使得接线座2沿螺纹杆13的轴向移动,以将电源线固定在接线座2上;在接线时,旋转螺纹杆13,由于接线槽12能够对接线座2进行限位,使得接线座2无法随着螺纹杆13转动,因此,接线座2将沿螺纹杆13的轴向移动,当电源线被固定在螺纹杆13与接线座2的内壁之间时,停止旋转螺纹杆13,以完成接线;这样,在接线时仅需要旋转螺纹杆13,降低了接线难度。其中,可以在壳体1内设置多个隔板,通过隔板分割壳体1内部,得到接线槽1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接线槽12在壳体1内呈线性排布,这样能够减小按钮开关的体积;如此,接线孔11也呈线性排布,使得接线时仅需要按照接线孔11的排布方向,将电源线与接线座2依次固定,不需要寻找接线孔11的位置,这样更便于接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接线槽12之间的槽壁上开设有减重槽121,用于减轻按钮开关的重量。其中,可以通过使得接线槽12之间的槽壁中空设置,得到减重槽121;任意两个相邻的接线槽12之间的槽壁的厚度大于或等于预设要求,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要求指行业的规范要求,即任意两个相邻的接线槽12之间的槽壁的厚度应该符合按钮开关所属技术领域的行业规范要求。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的外表面上围绕螺纹杆13的贯穿位置设有凸块14,凸块14的侧壁上设有凹槽141,螺纹杆13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设有固定部131,固定部131位于在凹槽141内,以限制螺纹杆13的轴向移动,阻止螺纹杆13与壳体1分离,使得电源线的铜线与接线座2能够保持连接,保证按钮开关的接线稳定。其中,凹槽141可以开设在凸块14靠近螺纹杆13的贯穿位置侧,此时,固定部131可以是套设在螺纹杆13上的垫片,螺纹杆13位于壳体1外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帽,旋转螺帽,将垫片夹持在螺帽和壳体1的外表面之间,使得垫片位于在凹槽141内时,螺纹杆13无法脱离壳体1,螺纹杆13、螺帽和垫片可以一体设置,即可以利用螺栓对螺纹杆13进行替换。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的外表面上设有接线标识部15,接线标识部15用于对接线座2的功能进行标识。可以理解的是,能够通过接线标识部15将电源线与对应的接线座2连接在一起,这样在进行接线时,更便于分辨每个接线座2的功能,进一步降低接线时对于电工知识的要求,降低接线难度。其中,接线标识部15凸出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如此,接线标识部15不易因为污垢或受到磨损而变得模糊不易分辨,这样更便于消费者通过接线标识部15确定接线座2的功能。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接线标识部15可以是文字,如:“地”、“火”、“零”,还可以是字母或图案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另外,接线标识部15可以设置在对应的螺纹杆13的侧边,也可以设置在对应的接线孔11的侧边。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对应接线孔11设有挡片111,挡片111用于阻止灰尘通过接线孔11进入壳体1内,挡片111能够被电源线贯穿,或挡片111与壳体1之间具有缝隙,以供电源线从缝隙伸入壳体1内。可以理解的是,挡片111能够阻止灰尘通过接线孔11进入壳体1内,避免灰尘对按钮开关的工作造成影响。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挡片111可以覆盖在接线孔11上,还可以覆盖在观察孔16上;其中,挡片111的一侧可以与壳体1固定,在接线时,可以从挡片111未固定的侧边将挡片111揭开,使得挡片111与壳体1之间形成一缝隙,可以通过缝隙将电源线伸入接线槽12内,也可以通过缝隙对电源线的铜线所在的位置进行确认。挡片111还可以嵌设在接线孔11内,在挡片111上开设一个能够供电源线贯穿并伸入壳体1的开口。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挡片111可以由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等。在挡片111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情况下,可以在挡片111上开设一接线缝隙,在实际应用中,对挡片111上的接线缝隙施加外力,挡片111将产生形变,使得接线缝隙变大形成一能够供电源线伸入壳体1内的缺口,同理,可以通过对挡片111上的接线缝隙施加外力,使得接线缝隙变大,以对电源线的铜线所在的位置进行确认。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螺纹杆13位于壳体1内的一端连接有固定片132,固定片132用于与电源线抵接的侧壁的面积大于螺纹杆13的横截面积;接线时,螺纹杆13可以通过固定片132将电源线的铜线抵在接线座2的侧壁上,固定片132替代螺纹杆13的端部与电源线接触,增大了螺纹杆13与电源线的接触面积;其中,固定片132与电源线接触的一面的面积小于或等于接线座2上用于与电源线接触侧的区域所对应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接线时,先对电源线进行剥线,以使得电源线中的铜线露出,之后将铜线通过接线孔11伸入壳体1内,此时,通过另一侧的观察孔16可以观察铜线的位置,然后旋转螺纹杆13,使得电源线的铜线与接线座2连接在一起,实现按钮开关的接线;如此,通过在壳体1设开设相对设置的接线孔11,能够降低接线的难度,使得消费者能够自己完成接线,这样不需要联系专业人员并等待专业人员上门安装,能够减少接线耗时,并降低按钮开关的安装成本。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以上,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按钮开关,包括壳体和多个接线端子,多个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对应每个接线端子均开设有接线孔,电源线通过所述接线孔伸入所述壳体,与对应的所述接线端子连接;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用于查看所述电源线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孔开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上,所述观察孔开设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上,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观察孔的位置与多个所述接线孔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设有一个,多个所述接线孔在所述第二侧壁上的投影均位于所述观察孔的开口区域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包括螺纹杆和接线座,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接线槽,所述接线座与所述接线槽一一对应,并设置在所述接线槽内,所述螺纹杆的端部贯穿所述壳体的壳壁伸入所述接线槽内,并与所述接线座螺纹连接;所述接线槽的侧壁用于在所述螺纹杆旋转时限制所述接线座的转动,使得所述接线座沿所述螺纹杆的轴向移动,以将所述电源线固定在所述接线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接线槽内的一端连接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用于与所述电源线抵接的侧壁的面积大于所述螺纹杆的横截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围绕所述螺纹杆的贯穿位置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壳体外的一端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位于在所述凹槽内,以限制所述螺纹杆的轴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接线孔设有挡片,所述挡片用于阻止灰尘通过所述接线孔进入所述壳体,所述挡片能够被所述电源线贯穿,或所述挡片与所述壳体之间具有缝隙,以供所述电源线从所述缝隙伸入所述壳体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接线槽之间的槽壁上开设有减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设有接线标识部,所述接线标识部与所述接线孔一一对应设置,用于对所述接线孔对应的所述接线端子的功能进行标识。
CN202223404534.XU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按钮开关 Active CN2190402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4534.XU CN219040298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按钮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04534.XU CN219040298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按钮开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40298U true CN219040298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313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04534.XU Active CN219040298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按钮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402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20413A (en) Fuse box
CN101409406B (zh) 连接器的连接结构
KR970072565A (ko) 회전커넥터
US5951311A (en) Rotary connector
CN219040298U (zh) 一种按钮开关
CA1135311A (en) Push button type electric switch
JPWO2020136737A1 (ja) 母線接続装置
JPS6199232A (ja) 電気開閉器具
CN214012812U (zh) 一种相间隔板结构及条形开关
JPH0727584Y2 (ja) コネクタ
US4764124A (en) Self stripping connection device
CN112290335A (zh) 一种插头可以旋转的防水组合插座
US2430091A (en) Electrical binding post
JP3008671B2 (ja) 端子装置
JP2001135443A (ja) 回転コネクタ装置
KR100888311B1 (ko) 차량용 케이블 커넥터
JP4136446B2 (ja) フットスイッチ
JP4291036B2 (ja) 回路遮断器及び分電盤
JP7386528B2 (ja) 速結端子ユニット、及び配電盤
CN210224420U (zh) 插座
CN211294918U (zh) 具有按键结构的设备
CN217881286U (zh) 一种线上控制开关
JP2005129347A (ja) 高圧開閉器およびキャビネット
JPH0741079Y2 (ja) 回路しや断器
KR200374116Y1 (ko) 래치의 램프 스위치 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자동차트렁크리드 또는 테일게이트 래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