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5896U - 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5896U
CN219025896U CN202223396086.3U CN202223396086U CN219025896U CN 219025896 U CN219025896 U CN 219025896U CN 202223396086 U CN202223396086 U CN 202223396086U CN 219025896 U CN219025896 U CN 219025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mold
cast
die
w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9608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孝俊
周桂华
钦晓峰
梁庄雄
彭忠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neng Group Guizho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neng Group Guizho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neng Group Guizho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neng Group Guizhou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9608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5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5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58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的顶面设有用于铸焊形成汇流排及端极柱的型腔,所述型腔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深度加深、沿型腔宽度方向设置的凹坑。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蓄电池铸焊模具在型腔长度方向两侧设置于型腔连通的凹坑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边极耳的焊接强度,有效减少在将极耳焊接成汇流排及端极柱的过程中出行边极耳焊接不牢的缺陷;在型腔底面设置凸条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极耳插入型腔过深形成包焊的缺陷;设置沿形凸起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出现飞边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
背景技术
连铸连轧连冲连涂极板技术,是近年来蓄电池最近新的制造技术,其具有生产效率高、工作环境好、板栅耐蚀性、物耗成本低等突出的特点;将连涂极板焊接成汇流排时们通常需要铸焊模具的配合。
现有的铸焊模具如公开号为CN201520802556.2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一体式铸焊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冷却空腔,模具主体的顶壁为设置有成型凹槽的平面壁,成型凹槽用于将原料塑造为预设的形状,冷却空腔用于通过冷却水,冷却空腔在模具主体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冷却水输送管的冷却水通口,冷却水通口与冷却空腔连通,冷却水通口的横截面为圆形,模具主体一体成型。
还有如公开号为CN202022728666.2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四模铸焊模具,包括模具主体和模具组件,模具组件包括模面、多个模具内腔、多个冷却水管、镂空部、进水管、进气管、固定螺丝和多个定位孔,模面的顶部设有多个模具内腔,模具内腔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水管,模面上设有镂空部,冷却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侧壁上连接有进气管,模具主体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模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多个定位孔,模具主体的顶部配合安装有液压缸,液压缸的底端延伸至模具主体的内部,并且固定有安装件。
但是上述专利公开额铸焊模具只能提高铸焊过程中的安全性、减少材料的浪费,而无法解决由于连涂极板极耳薄、容易变形、热容积较小,导致的在铸焊时容易出现边板焊接不牢或过焊现象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
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的顶面设有用于铸焊形成汇流排及端极柱的型腔,所述型腔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深度加深、沿型腔宽度方向设置的凹坑。
具体的,在型腔长度方向两侧设置于型腔连通的凹坑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边极耳的焊接强度,有效减少在将极耳焊接成汇流排及端极柱的过程中出行边极耳焊接不牢的缺陷。
优选的,所述凹坑相较于型腔底面的深度为1~5mm。
优选的,所述型腔的底面还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条,所述凸条从型腔一端的凹坑边缘延伸到另一端的凹坑边缘;所述凸条位于型腔宽度方向的中间,所述凸条的高度为1~3mm。
具体的,如若极耳进入型腔内的深度过深,在铸焊的时候会形成包焊,而在型腔底部设置凸条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极耳插入型腔的深度过深,进而防止出现包焊缺陷。
优选的,所述型腔的侧壁具有脱模角度,脱模角度为9°~15°。
具体的,设置脱模角度,不仅方便将极耳插入型腔,也便于将汇流排及端极柱从型腔中取出。
优选的,所述型腔的顶面口部边缘一圈凸起形成沿形凸起;沿形凸起的高度为1~5mm。
具体的,在将极耳铸焊形成汇流排及端极柱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铸焊飞边,产生的铸焊飞边需要采用机器或人工将飞边去除,增多生产的工序;而在型腔顶面口部边缘设置一圈沿形凸起的结构,受模具本体具有的温度和铅液表面张力的影响,铅液不会沾在沿形凸起上,从而不会产生铸焊飞边。
优选的,模具本体的顶面设有若干组型腔,每组型腔对应于一只蓄电池,每组型腔包括两小组,每个小组包括多个沿一条直线排列的型腔;
所述模具本体具有水平方向贯穿模具本体设置的冷却水道,每一小组型腔的下方对应设有一条冷却水道,每条冷却水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具体的,在铸焊完成之后,往冷却水道中通入冷却水可以有效加快汇流排及端极柱的冷却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道设于型腔下方1~3mm处,冷却水道的截面直径大于型腔的宽度。
具体的,冷却水道截面直径大于型腔宽度的结构,能够保证型腔底部被均匀的冷却,进而保证汇流排及端极柱被均匀的冷却。
优选的,所述模具本体的四角设有用于与铸焊夹具定位的定位孔,所述模具本体在各定位孔处开设有从定位孔延伸到模具本体边缘的溢铅槽。
所述模具本体上还设有竖向贯穿模具本体、供多余铅液从模具本体顶面漏出的通孔。
具体的,溢铅槽的结构能够防止模具本体外侧的铅液流进模具本体;而模具本体上不在型腔中的铅液可通过通孔流出。
优选的,所述模具本体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温度探头的安装孔。
具体的,将温度探头安装在模具本体的安装孔上后,温度探头即可实时采集模具本体的温度,实时监测模具本体的温度有利于使用者对模具本体的温度进行实时控制,进而减少不良品的产生,提高铸焊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在型腔长度方向两侧设置于型腔连通的凹坑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边极耳的焊接强度,有效减少在将极耳焊接成汇流排及端极柱的过程中出行边极耳焊接不牢的缺陷;在型腔底面设置凸条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极耳插入型腔过深形成包焊的缺陷;设置沿形凸起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出现飞边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蓄电池铸焊模具俯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的蓄电池铸焊模具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10,模具本体10的顶面设有用于铸焊形成汇流排及端极柱的型腔20,型腔2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深度加深、沿型腔20宽度方向设置的凹坑21。
在型腔20长度方向两侧设置于型腔20连通的凹坑21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边极耳的焊接强度,有效减少在将极耳焊接成汇流排及端极柱的过程中出行边极耳焊接不牢的缺陷。
凹坑21相较于型腔20底面的深度为1~5mm。
型腔20的底面还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条22,凸条22从型腔20一端的凹坑21边缘延伸到另一端的凹坑21边缘;凸条22位于型腔20宽度方向的中间,凸条22的高度为1~3mm。
如若极耳进入型腔20内的深度过深,在铸焊的时候会形成包焊,而在型腔20底部设置凸条22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极耳插入型腔20的深度过深,进而防止出现包焊缺陷。
型腔20的侧壁具有脱模角度,脱模角度为9°~15°。
设置脱模角度,不仅方便将极耳插入型腔20,也便于将汇流排及端极柱从型腔20中取出。
型腔20的顶面口部边缘一圈凸起形成沿形凸起30;沿形凸起30的高度为1~5mm。
在将极耳铸焊形成汇流排及端极柱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铸焊飞边,产生的铸焊飞边需要采用机器或人工将飞边去除,增多生产的工序;而在型腔20顶面口部边缘设置一圈沿形凸起30的结构,受模具本体10具有的温度和铅液表面张力的影响,铅液不会沾在沿形凸起30上,从而不会产生铸焊飞边。
模具本体10的顶面设有若干组型腔20,每组型腔20对应于一只蓄电池,每组型腔20包括两小组,每个小组包括多个沿一条直线排列的型腔20;
如图2所示,模具本体10具有水平方向贯穿模具本体10设置的冷却水道40,每一小组型腔20的下方对应设有一条冷却水道40,每条冷却水道40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41和出水管42。
在铸焊完成之后,往冷却水道40中通入冷却水可以有效加快汇流排及端极柱的冷却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冷却水道40设于型腔20下方1~3mm处,冷却水道40的截面直径大于型腔20的宽度。
冷却水道40截面直径大于型腔20宽度的结构,能够保证型腔20底部被均匀的冷却,进而保证汇流排及端极柱被均匀的冷却。
模具本体10的四角设有用于与铸焊夹具定位的定位孔51,模具本体10在各定位孔51处开设有从定位孔51延伸到模具本体10边缘的溢铅槽52。
模具本体10上还设有竖向贯穿模具本体10、供多余铅液从模具本体10顶面漏出的通孔60。
溢铅槽52的结构能够防止模具本体10外侧的铅液流进模具本体10;而模具本体10上不在型腔20中的铅液可通过通孔60流出。
模具本体10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温度探头的安装孔70。
将温度探头安装在模具本体10的安装孔70上后,温度探头即可实时采集模具本体10的温度,实时监测模具本体10的温度有利于使用者对模具本体10的温度进行实时控制,进而减少不良品的产生,提高铸焊质量。
具体使用时,在型腔20长度方向两侧设置于型腔20连通的凹坑21的结构,可以有效提高边极耳的焊接强度,有效减少在将极耳焊接成汇流排及端极柱的过程中出行边极耳焊接不牢的缺陷;在型腔20底面设置凸条22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极耳插入型腔20过深形成包焊的缺陷;设置沿形凸起30的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出现飞边的缺陷;冷却水道40可加快汇流排和端极柱的冷却速度,溢铅槽52和通孔60的结构防止型腔20的铅液回流进型腔20。

Claims (10)

1.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的顶面设有用于铸焊形成汇流排及端极柱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深度加深、沿型腔宽度方向设置的凹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相较于型腔底面的深度为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底面还设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凸条,所述凸条从型腔一端的凹坑边缘延伸到另一端的凹坑边缘;所述凸条位于型腔宽度方向的中间,所述凸条的高度为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侧壁具有脱模角度,脱模角度为9°~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腔的顶面口部边缘一圈凸起形成沿形凸起;沿形凸起的高度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具本体的顶面设有若干组型腔,每组型腔对应于一只蓄电池,每组型腔包括两小组,每个小组包括多个沿一条直线排列的型腔;
所述模具本体具有水平方向贯穿模具本体设置的冷却水道,每一小组型腔的下方对应设有一条冷却水道,每条冷却水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蓄电池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道设于型腔下方1~3mm处,冷却水道的截面直径大于型腔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的四角设有用于与铸焊夹具定位的定位孔,所述模具本体在各定位孔处开设有从定位孔延伸到模具本体边缘的溢铅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上还设有竖向贯穿模具本体、供多余铅液从模具本体顶面漏出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蓄电池铸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上还设有用于安装温度探头的安装孔。
CN202223396086.3U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 Active CN219025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6086.3U CN219025896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6086.3U CN219025896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5896U true CN219025896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92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96086.3U Active CN219025896U (zh) 2022-12-19 2022-12-19 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58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72535U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盖板生产模具
CN219025896U (zh) 一种蓄电池铸焊模具
CN208696274U (zh) 一种蓄电池汇流排的铸焊模具
CN212329588U (zh) 一种锌合金生产线的模具
CN211564440U (zh) 一种油缸的生产模具
CN204276874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的铸造模具
CN214557262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前壳的模芯结构
CN214161376U (zh) 一种汽车桥壳加工件铸造模具合模锁紧装置
CN206536008U (zh) 改进的低压铸造车轮模具边模
CN202062492U (zh) 薄板坯浸入式水口一次成型模具
CN215941473U (zh) 一种通用型铸焊模具
CN210208621U (zh) 一种用于铁合金铸造的水冷模具
CN208232018U (zh) 一种具有快速散热功能的磨料成型模具
CN205763778U (zh) 一种铸焊模具冷却结构
CN210045977U (zh) 一种铸锅用模具
CN220591296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外壳生产的成型模具
CN210547888U (zh) 一种防止排气歧管铸件变形的模具
CN210676833U (zh) 一种电动扳手铝壳模具
CN216729434U (zh) 一种法兰管铸造模具
CN219443396U (zh) 一种铅酸电池铸焊模具及应用其的铸焊机
CN213591725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用铸焊模具
CN210587052U (zh) 一种改善铜带边部的结晶石墨模具
CN213079983U (zh) 一种多截面板金成型装置
CN210547848U (zh) 柱状坯料浇筑模具系统
CN210702374U (zh) 一种转子模具模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