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25524U - 折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折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25524U
CN219025524U CN202223327183.7U CN202223327183U CN219025524U CN 219025524 U CN219025524 U CN 219025524U CN 202223327183 U CN202223327183 U CN 202223327183U CN 219025524 U CN219025524 U CN 219025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bending
bent
positioning
mov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271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保政
朱顺利
万丹丹
王正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icroport Orthopedic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icroport Orthopedic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icroport Orthopedic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icroport Orthopedic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271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25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25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255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弯装置,包括工作台、旋转折弯机构及夹紧定位机构,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具有中心轴线的角度刻度盘及位置刻度线,旋转折弯机构包括设置于中心轴线的定位件及绕中心轴线可转动设置的转动件;夹紧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及与定位块相对设置的若干夹紧组件,定位块与不同夹紧组件相配合能够将待折弯件夹紧于工作台不同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定位件及转动件,实现将待折弯件进行弯折;通过设置角度刻度盘及位置刻度线,可精准测量待折弯件沿其轴向移动的距离,进而能够实现设定待折弯件的折弯位置,且可精准测量待折弯件的弯折角的大小,进而能够实现设定待折弯件的折弯角度,提高折弯精度及折弯效率。

Description

折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产品如图1所示的提取钩500。对于这种提取钩500,其形状角度多变,需要对其进行多处折弯处理,并且角度要求严格,误差需控制在±1°以内。目前主要的折弯方法是手工折弯使得弯折部520与提取把手510形成一定的角度。这个过程中,折弯需经过多次弯曲,累积误差大,且待折弯的位置及角度多依靠操作人员进行判定,加工质量不稳定,效率低下,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也较高。而且成型模具的弯形状固定不可变,改变角度或半径需重新换模具,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精准测量待折弯件的折弯位置及待折弯件的折弯角度,提高折弯精度及折弯效率,且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折弯装置。
一种折弯装置,用于待折弯件的折弯,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角度刻度盘及位置刻度线,所述角度刻度盘具有中心轴线,所述位置刻度线的度量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
旋转折弯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旋转折弯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定位件及绕所述中心轴线可转动设置的转动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转动件之间形成有可供所述待折弯件穿过的空间,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转动件分别具有用以抵压的外圆周区;
夹紧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夹紧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及与所述定位块相对设置的若干夹紧组件,若干所述夹紧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定位块与若干所述夹紧组件之间具有可供所述待折弯件穿过的空间,且所述定位块与不同所述夹紧组件相配合能够将所述待折弯件夹紧于所述工作台不同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定位机构还包括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与所述定位块相对设置,所述夹紧组件通过所述压紧块与所述定位块相配合,以将所述待折弯件夹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块及所述定位块上均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待折弯件的限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包括驱动件及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所述压紧块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移动杆沿靠近所述定位块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压紧块沿靠近所述定位块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安装座,所述移动杆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移动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
所述驱动件包括铰接移动杆及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铰接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杆铰接,所述铰接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把手铰接,驱动所述操作把手可带动所述铰接移动杆运转,以带动所述移动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折弯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定位件固定连接的固定立柱及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的支撑旋转套,所述支撑旋转套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立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折弯机构的上表面设置有指针线,所述指针线指向所述角度刻度盘的刻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刻度线设置于所述角度刻度盘的区域内;
或,所述位置刻度线穿设于所述角度刻度盘的中心轴线;所述位置刻度线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刻度区域及设置于所述角度刻度盘的区域内第二刻度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沿所述待折弯件的轴向位置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或,所述定位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定位件及转动件,实现将待折弯件进行弯折;通过在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角度刻度盘及位置刻度线,可精准测量待折弯件沿其轴向移动的距离,进而能够实现设定待折弯件的折弯位置,且可精准测量待折弯件的弯折角的大小,进而能够实现设定待折弯件的折弯角度,提高折弯精度及折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提取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折弯装置在第一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折弯装置在第二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折弯装置在第三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工作台及旋转折弯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旋转折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示的旋转折弯机构的剖视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折弯装置;100、工作台;110、上支撑板;120、下支撑板;130、侧支撑板;200、旋转折弯机构;210、定位件;220、转动件;230、固定立柱;240、支撑旋转套;241、旋转套;242、支撑部;243、转动轴承;300、夹紧定位机构;310、定位块;311、限位槽;320、夹紧组件;321、驱动件;3211、铰接移动杆;3212、操作把手;322、移动杆;323、安装座;330、压紧块;400、待折弯件;500、提取钩;510、提取把手;520、弯折部;600、角度刻度盘;700、位置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了一种折弯装置10,用于待折弯件400的折弯。折弯装置10包括工作台100、旋转折弯机构200及夹紧定位机构300,旋转折弯机构200及夹紧定位机构300均设置于工作台100上。夹紧定位机构300用于将待折弯件400进行夹紧定位。旋转折弯机构200用于将待折弯件400进行折弯。
工作台100的上表面设置有角度刻度盘600及位置刻度线700。角度刻度盘600具有中心轴线。位置刻度线700的度量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具体地,第一方向为X方向。需要理解的是:在需要对待折弯件400进行折弯时,将待折弯件400的轴向与位置刻度线700的刻度排列方向设置为平行,并将待折弯件400沿第一方向移动至设定折弯位置,进行对待折弯件400的设定折弯位置进行弯折。通过设置位置刻度线700可精准测量待折弯件400沿其轴向移动的距离,进而能够实现设定待折弯件400的折弯位置,提高折弯精度及折弯效率。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旋转折弯机构200包括设置于中心轴线的定位件210及绕中心轴线可转动设置的转动件220。定位件210与转动件220之间形成有可供待折弯件400穿过的空间。空间位于位置刻度线700的一侧。定位件210与转动件220分别具有用以抵压的外圆周区。需要理解的是:在将待折弯件400折弯的过程中,定位件210与转动件220均与待折弯件400的弯折区域相互抵压,以形成相互作用力,从而将待折弯件400的进行弯折。
将待折弯件400放置于定位件210与转动件220之间的空间内,通过使转动件220绕中心轴线转动,可实现将待折弯件400进行弯折。需要说明的是:定位件210与转动件220之间的空间大小,本申请不做限定,可根据待折弯件400的大小设定。可驱动转动件220沿中心轴线周向转动的方式可以采用已知的,本申请也不做限定。
转动件220的转动轴线与角度刻度盘600的中心轴线相重合。即角度刻度盘600的刻度以转动件220的转动轴线为圆心、且呈圆周分布。通过设置角度刻度盘600,可精准测量待折弯件400的弯折角的大小,进而能够实现设定待折弯件400的折弯角度,提高折弯精度及折弯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需要对待折弯件400进行折弯时,将待折弯件400放置于定位件210与转动件220之间的空间,并根据位置刻度线700调整待折弯件400的弯折位置。待调整好待折弯件400的弯折位置后,驱动转动件220转动至设定弯折角,即可完成对待折弯件400的弯折。
定位件210、转动件220及夹紧定位机构300均设置于工作台100的上表面,可实现可视化精准测量待折弯件400沿其轴向移动的距离及待折弯件400弯折角的大小,提高折弯精度及折弯效率。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夹紧定位机构300包括定位块310及与定位块310相对设置的若干夹紧组件320,若干夹紧组件320沿第一方向设置。定位块310与若干夹紧组件320之间具有可供待折弯件400穿过的空间,且定位块310与不同夹紧组件320相配合能够将待折弯件400夹紧于工作台100不同位置。具体地,由上述可知,若干夹紧组件32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通过设置若干夹紧组件320及定位块310,定位块310可实现对待折弯件400的定位,且夹紧组件320与定位块310能够相互配合,以将待折弯件400夹紧,使得待折弯件400在折弯时,待折弯件400与定位块310不发生相对移动,进一步地提高折弯精度及折弯效率。同时定位块310与不同夹紧组件320相配合能够将待折弯件400夹紧于工作台100不同位置,可满足提取钩500的弯折要求,且能够实现对不同规格形状的轴类件进行折弯,适用性强,同时能够实现对非统一直径或一端异形件的折弯加工,应用范围广。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4,需要理解的是:提取钩500包括弯折部520及提取把手510,在提取钩500弯折时,需要将提取把手510夹紧。本申请中的定位块310与不同夹紧组件320相配合能够实现在弯折提取钩500的不同的弯折部520时,均能够实现将提取把手510夹紧,可提高提取钩500的折弯精度及折弯效率。需要说明的是:定位块310与若干夹紧组件320之间的空间大小,本申请不做限定,可根据待折弯件400的大小设定。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折弯装置10。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夹紧定位机构300还包括压紧块330,压紧块330与定位块310相对设置。夹紧组件320通过压紧块330与定位块310相配合,以将待折弯件400夹紧。具体地,压紧块330位于夹紧组件320与定位块310之间。
压紧块330及定位块310上均设置有用于容纳待折弯件400的限位槽311,限位槽311的形状与待折弯件400的形状相匹配。通过设置限位槽311,可避免待折弯件400在弯折时,出现移动的现象,进一步地提高待折弯件400的折弯精度及折弯效率。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槽311形状本申请不做限定,可根据待折弯件400的外部形状设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块310沿待折弯件400的轴向位置可调节地安装于工作台100上。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定位块310固定安装于工作台100上。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夹紧组件320包括驱动件321及与驱动件321传动连接的移动杆322。移动杆322与压紧块330连接。驱动件321能够带动移动杆322沿靠近定位块310的方向移动,以带动压紧块330沿靠近定位块310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压紧块330与定位块310相配合,从而将待折弯件400夹紧。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夹紧组件320均对应一压紧块330,即每一夹紧组件320的移动杆322均连接有一压紧块330。在该实施例中,移动杆322与压紧块330可以固定连接,例如焊接。移动杆322与压紧块330也可以可拆卸连接,可便于针对不同的待折弯件400更换相适应的压紧块330,且便于压紧块330的维修,例如螺纹连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仅设置一压紧块330,移动杆322与压紧块330可拆卸连接,可便于针对不同的待折弯件400更换相适应的压紧块330,且便于将压紧块330更换至需要使用的移动杆322上,同时也便于压紧块330的维修。具体地,压紧块330内设置有内螺纹,移动杆322上设置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夹紧组件320还包括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00上的安装座323。移动杆322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安装座323上,以从待折弯件400的侧面将待折弯件400夹紧。驱动件321能够带动移动杆322沿第二方向移动。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即第二方向为Y方向。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驱动件321可以采用气缸。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驱动件321包括铰接移动杆3211及操作把手3212,操作把手3212铰接于安装座323上。铰接移动杆3211的一端与移动杆322铰接,铰接移动杆3211的另一端与操作把手3212铰接。驱动操作把手3212可带动铰接移动杆3211运转,以带动移动杆322沿第二方向移动。具体地,操作把手3212的一端铰接于安装座323上。移动杆322远离压紧块330的一端与移动杆322铰接。铰接移动杆3211的另一端与操作把手3212的中部铰接。
请参阅图2、图5至图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旋转折弯机构200还包括与定位件210固定连接的固定立柱230及与转动件220固定连接的支撑旋转套240,支撑旋转套240可转动连接于固定立柱230上。
请参阅图2、图5至图7,支撑旋转套240包括旋转套241与转动件220固定连接的支撑部242,旋转套241可转动连接于固定立柱230上,且与支撑部242固定连接。支撑部242套设于定位件210上。具体地,旋转套241可转动连接于固定立柱230的一端。更具体地,旋转套241通过转动轴承243可转动连接于固定立柱230一端。
请参阅图2、图5至图7,工作台100包括上支撑板110、下支撑板120及侧支撑板130,侧支撑板130连接上支撑板110与下支撑板120之间。下支撑板120与固定立柱230连接,上支撑板110套设于支撑旋转套240上。具体地,下支撑板120与固定立柱230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2、图5至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位置刻度线700设置于角度刻度盘600的区域内。具体地,位置刻度线700可设置于定位件210与转动件220之间的空间内。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位置刻度线700穿设于角度刻度盘600的中心轴线。位置刻度线700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00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刻度区域及设置于角度刻度盘600的区域内第二刻度区域。
旋转折弯机构200的上表面设置有指针线,指针线指向角度刻度盘600的刻度。具体地,支撑旋转套240的上表面设置有指针线。在初始状态下,指针线指向角度刻度盘600的0刻度。
通过设置定位件210及转动件220,实现将待折弯件400进行弯折;通过在工作台100的上表面设置有角度刻度盘600及位置刻度线700,可精准测量待折弯件400沿其轴向移动的距离,进而能够实现设定待折弯件400的折弯位置,且可精准测量待折弯件400的弯折角的大小,进而能够实现设定待折弯件400的折弯角度,提高折弯精度及折弯效率;通过设置若干夹紧组件320及定位块310,定位块310可实现对待折弯件400的定位,且夹紧组件320与定位块310能够相互配合,以将待折弯件400夹紧,使得待折弯件100在折弯时,待折弯件400与定位块310不发生相对移动,进一步地提高折弯精度及折弯效率;同时定位块310与不同夹紧组件320相配合能够将待折弯件400夹紧于工作台100不同位置,可满足提取钩500的弯折要求,且能够实现对不同规格形状的轴类件进行折弯,适用性强,同时能够实现对非统一直径或一端异形件的折弯加工,应用范围广,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折弯装置,用于待折弯件的折弯,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设置有角度刻度盘及位置刻度线,所述角度刻度盘具有中心轴线,所述位置刻度线的度量方向沿第一方向延伸;
旋转折弯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旋转折弯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中心轴线的定位件及绕所述中心轴线可转动设置的转动件,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转动件之间形成有可供所述待折弯件穿过的空间,所述定位件与所述转动件分别具有用以抵压的外圆周区;
夹紧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夹紧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及与所述定位块相对设置的若干夹紧组件,若干所述夹紧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定位块与若干所述夹紧组件之间具有可供所述待折弯件穿过的空间,且所述定位块与不同所述夹紧组件相配合能够将所述待折弯件夹紧于所述工作台不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定位机构还包括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与所述定位块相对设置,所述夹紧组件通过所述压紧块与所述定位块相配合,以将所述待折弯件夹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块及所述定位块上均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待折弯件的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包括驱动件及与所述驱动件传动连接的移动杆,所述移动杆与所述压紧块连接,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移动杆沿靠近所述定位块的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压紧块沿靠近所述定位块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上的安装座,所述移动杆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移动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铰接移动杆及操作把手,所述操作把手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铰接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移动杆铰接,所述铰接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把手铰接,驱动所述操作把手可带动所述铰接移动杆运转,以带动所述移动杆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折弯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定位件固定连接的固定立柱及与所述转动件固定连接的支撑旋转套,所述支撑旋转套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立柱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折弯机构的上表面设置有指针线,所述指针线指向所述角度刻度盘的刻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刻度线设置于所述角度刻度盘的区域内;
或,所述位置刻度线穿设于所述角度刻度盘的中心轴线;所述位置刻度线包括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上的第一刻度区域及设置于所述角度刻度盘的区域内第二刻度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沿所述待折弯件的轴向位置可调节地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或,所述定位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
CN202223327183.7U 2022-12-12 2022-12-12 折弯装置 Active CN219025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7183.7U CN219025524U (zh) 2022-12-12 2022-12-12 折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27183.7U CN219025524U (zh) 2022-12-12 2022-12-12 折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25524U true CN219025524U (zh) 2023-05-16

Family

ID=86293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27183.7U Active CN219025524U (zh) 2022-12-12 2022-12-12 折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25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6400B (zh) 一种孔径测量装置
CN110369565B (zh) 一种五金钣金件用的折角处理装置
CN219025524U (zh) 折弯装置
KR101012022B1 (ko) 관단 절삭기
CN214065933U (zh) 一种管材内径快速检测装置
CN111504802A (zh) 一种建筑质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1336888A (zh) 一种机械零件测量装置
KR200495633Y1 (ko) 이동식 샤프트 런아웃 측정 장치
CN216138874U (zh) 一种全方位角度测试夹具
CN115127492A (zh) 一种可进行高精度测量的三坐标测量机
CN108356775B (zh) 量块夹具
CN216178948U (zh) 影像式刀具预调仪
CN217654402U (zh) 一种立式外圆跳动量具
CN219169300U (zh) 高精度旋转弯管器
CN218835903U (zh) 液压折弯装置
CN220708294U (zh) 电极快速检测装置
CN210664305U (zh) 一种泵壳同心度检具
CN217819394U (zh) 一种基于机械臂耐久性测试装置
CN217604915U (zh) 一种测长仪测量装置
CN116141232B (zh) 一种三坐标测量用金属连杆夹具
CN220288503U (zh) 一种管状部件内圆度仪
CN220472485U (zh) 电芯极组尺寸测试定位工装
CN220092621U (zh) 一种金属板材用折弯装置
CN219934927U (zh) 弯管椭圆度测量装置
CN219996036U (zh) 一种动力刀座检测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