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004492U - 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004492U
CN219004492U CN202223529025.XU CN202223529025U CN219004492U CN 219004492 U CN219004492 U CN 219004492U CN 202223529025 U CN202223529025 U CN 202223529025U CN 219004492 U CN219004492 U CN 2190044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ser
pouring gate
water inlet
casting
run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2902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秀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mw Tianji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mw Tianji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mw Tianji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mw Tianji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2902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0044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0044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0044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包括竖浇道、浇道窝、滤渣片、横浇道一、入水片一、入水片二、横浇道二、冒口、铸件、顶冒口冒口颈、顶冒口、保温套、集渣包;浇道窝连接在竖浇道底部并与滤渣片外模连接,滤渣片外模出水口与横浇道一连接,横浇道一分别与入水片一、入水片二、横浇道二搭接连通,集渣包设置在横浇道一末端,入水片一、入水片二位于集渣包和横浇道二之间并与铸件连接,冒口设置在铸件法兰口处并与横浇道二连接,铸件顶端通过顶冒口冒口颈与顶冒口连接,且保温套设置在顶冒口上。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结构特殊,尺寸大,热节点较分散的转向器壳体类产品,且模板利用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铸造行业中,产品的排布方式、数量、砂芯的重量、使用数量及组装方式、模板的利用率以及产品的质量等,均是影响企业铸造成本的重要因素。目前,转向器壳体产品的结构较为特殊,整体尺寸偏大,但是较其他壳体或管状类产品壁厚厚,且不均匀,热节点处于打孔装配区域,位置比较分散,需要多个冒口对其进行补缩;且产品结构以及冒口放置位置的特殊性需要设计多个砂芯来辅助分型。传统的铸造工艺方案设计就造成了产品的出品率极低,模板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其适用于结构特殊,尺寸大,热节点较分散的转向器壳体类产品。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包括竖浇道、浇道窝、滤渣片、横浇道一、入水片一、入水片二、横浇道二、冒口、铸件、顶冒口冒口颈、顶冒口、保温套、集渣包;浇道窝连接在竖浇道底部并与滤渣片外模连接,滤渣片外模出水口与横浇道一连接,横浇道一分别与入水片一、入水片二、横浇道二搭接连通,集渣包设置在横浇道一末端,入水片一、入水片二位于集渣包和横浇道二之间并与铸件连接,冒口设置在铸件法兰口处并与横浇道二连接,铸件顶端通过顶冒口冒口颈与顶冒口连接,且保温套设置在顶冒口上。
特别的,竖浇道为直径40mm,高180mm的圆柱体结构。
特别的,浇道窝为直径40mm,高50mm的圆柱体结构。
特别的,滤渣片尺寸为70*70*22mm。
特别的,横浇道一的横截面积为292mm2
特别的,入水片一和入水片二的横截面积为100mm2
特别的,横浇道二的横截面积为175mm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结构特殊,尺寸大,热节点较分散的转向器壳体类产品;各构件放置位置设计合理,减小了冒口使用数量,优化了排布方式,增加了产品排版数量,提升了模板利用率和产品出品率,还减少了砂芯使用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冒口和顶冒口最后凝固,有效对产品进行补缩,保证了产品质量;可横向推广应用于结构类似的壳体类产品,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竖浇道、浇道窝、滤渣片位置示意图;
图中:1-竖浇道;2-浇道窝;3-滤渣片;4-横浇道一;5-入水片一;6-入水片二;7-横浇道二;8-冒口;9-铸件;10-顶冒口冒口颈;11-顶冒口;12-保温套;13-集渣包;
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包括竖浇道1、浇道窝2、滤渣片3、横浇道一4、入水片一5、入水片二6、横浇道二7、冒口8、铸件9、顶冒口冒口颈10、顶冒口11、保温套12、集渣包13;
浇道窝2连接在竖浇道1底部并与滤渣片3外模连接,滤渣片3外模出水口与横浇道一4连接,滤渣片3可过滤掉大部分金属液中的较大杂质,并且金属液流动速度变缓,横浇道一4分别与入水片一5、入水片二6、横浇道二7搭接连通,集渣包13设置在横浇道一4末端,起到集渣和缓流的作用,入水片一5、入水片二6位于集渣包13和横浇道二7之间并与铸件9连接,冒口8设于铸件9法兰口处并与横浇道二7连接,铸件9顶端通过顶冒口冒口颈10与顶冒口11连接,且保温套12设置在顶冒口11上,对顶冒口11内的部分金属液起到保温作用,保证顶冒口11中的金属液在整个凝固过程中最后凝固,更加有效的对产品进行补缩,保证产品质量。
冒口8设置在铸件9法兰口处,顶冒口11设置在铸件9顶端,同时还设置两个横浇道和两个入水片,保证金属液分散流入铸件9内,并且保证了铸件9壁厚较厚部位以及热节点的补缩效果,产品浇铸质量好;有效减少了冒口8数量,不需设计多个砂芯来辅助分型,降低了成本。
竖浇道1为直径40mm,高180mm的圆柱体结构;浇道窝2为直径40mm,高50mm的圆柱体结构;滤渣片3尺寸为70*70*22mm;横浇道一4的横截面积为292mm2;入水片一5和入水片二6的横截面积为100mm2;横浇道二7的横截面积为175mm2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该工艺模型结构形成砂模型腔,金属液经竖浇道1流入底端的浇道窝2,再经过滤渣片3,过滤掉大部分金属液中的较大杂质,并且金属液流动速度变缓,金属液经滤渣片3外模出水口进入横浇道一4,在横浇道一4的末端设置有一个集渣包13,起到集渣和缓流的作用,一部分金属液流经入入水片一5、入水片二6,然后进入铸件9的型腔,一部分金属液随横浇道二7流动,进入冒口8后流入铸件9的型腔,金属液充满铸件9型腔后,通过顶冒口冒口颈10进入设置在铸件9顶端的顶冒口11内,直至浇满从而完成整个充型过程,在顺序凝固过程中,冒口8和顶冒口11最后凝固,从而更好的对产品进行补缩,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结构特殊,尺寸大,热节点较分散的转向器壳体类产品;冒口8和顶冒口11放置位置设计合理,优化了排布方式,增加了产品排版数量,提升了模板利用率和产品出品率,还减少了砂芯使用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冒口8和顶冒口11最后凝固,有效对产品进行补缩,保证了产品质量;可横向推广应用于结构类似的壳体类产品,应用范围广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浇道(1)、浇道窝(2)、滤渣片(3)、横浇道一(4)、入水片一(5)、入水片二(6)、横浇道二(7)、冒口(8)、铸件(9)、顶冒口冒口颈(10)、顶冒口(11)、保温套(12)、集渣包(13);浇道窝(2)连接在竖浇道(1)底部并与滤渣片(3)外模连接,滤渣片(3)外模出水口与横浇道一(4)连接,横浇道一(4)分别与入水片一(5)、入水片二(6)、横浇道二(7)搭接连通,集渣包(13)设置在横浇道一(4)末端,入水片一(5)、入水片二(6)位于集渣包(13)和横浇道二(7)之间并与铸件(9)连接,冒口(8)设于铸件(9)法兰口处并与横浇道二(7)连接,铸件(9)顶端通过顶冒口冒口颈(10)与顶冒口(11)连接,且保温套(12)设置在顶冒口(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其特征在于,竖浇道(1)为直径40mm,高180mm的圆柱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浇道窝(2)为直径40mm,高50mm的圆柱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滤渣片(3)尺寸为70*70*2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横浇道一(4)的横截面积为292mm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入水片一(5)和入水片二(6)的横截面积为100mm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横浇道二(7)的横截面积为175mm2
CN202223529025.XU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 Active CN2190044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9025.XU CN219004492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29025.XU CN219004492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004492U true CN219004492U (zh) 2023-05-12

Family

ID=86253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29025.XU Active CN219004492U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0044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89398U (zh) 一种立式铜及铜合金厚壁空心铸锭的铸造装置
CN109894590B (zh) 一种大直径铜合金管的连铸设备和方法
CN219004492U (zh) 一种用于转向器壳体类的铸造工艺模型结构
CN208592363U (zh) 一种用于机械臂生产的砂型铸造模具
CN201067795Y (zh) 一种真空感应熔炼钢锭浇铸组件
CN203437595U (zh) 一种浇注系统
CN203109189U (zh) 板坯连铸浇注方坯的新型结晶器
CN2601762Y (zh) 真空补缩与上补缩水冷模铸两用机
CN108097881A (zh) 一种高效的砂型铸造混合模具
CN216780247U (zh) 一种用于柱形缸孔结构钳体铸造工艺模型结构
CN211135422U (zh) 一种汽车差速器壳体无缩孔无缩松铸造的砂型结构
CN207900146U (zh) 一种高效的砂型铸造混合模具
CN203155963U (zh) 一种浇注方坯的新型结晶器
CN218361913U (zh) 一种提高铸造产品成材率的装置
CN203124675U (zh) 卧式冷室压铸机
CN206405385U (zh) 发热冒口筒组件及汽车转向节铸件补缩结构
CN207464125U (zh) 一种轴承盖浇注模具
CN110548843A (zh) 一种用于连铸机的电磁搅拌装置
CN218361907U (zh) 一种提高铸造顶头成材率的装置
CN214557290U (zh) 一种无铅面盆本体的低压铸造装置
CN213613958U (zh) 一种用于减少产品气孔与渣眼缺陷的铸造模型结构
CN219924505U (zh) 一种用于乘用车钳体中心冒口补缩工艺模型结构
CN215966157U (zh) 一种潮模砂型铸造模具
CN205043087U (zh) 一种铸造装置
CN215199543U (zh) 一种无横浇道的浇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