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8004U - 一种智能分拣输送带的转向输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分拣输送带的转向输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8004U
CN218988004U CN202222524811.4U CN202222524811U CN218988004U CN 218988004 U CN218988004 U CN 218988004U CN 202222524811 U CN202222524811 U CN 202222524811U CN 218988004 U CN218988004 U CN 218988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holes
hole
shaped
convey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52481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巍
韩锡鑫
屈红军
周辉
刘伟芳
曹首科
刘云龙
刘星钟
李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Xin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Xin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Xin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Xinha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2481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8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8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8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分拣输送带的转向输送机构,能够实现对运输物品输送方向的切换,同时保证转向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易碎物品在方向切换过程中的损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基座、主输送机构、转向输送机构及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所述主输送机构包括主输送架、第一皮带组件、连接轴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转向输送机构设于两组第一皮带组件之间的区域,包括转向输送架、第二皮带组件、连接轴及第二驱动电机。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分拣输送带的转向输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分拣输送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分拣输送带的转向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在流感疫苗的生产过程中,蛋盘为蛋胚运输的主要载体和工具,随着疫苗生产过程中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蛋盘传输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疫苗无人化生产过程中,要求蛋盘能够根据前后设备的生产需求,自动进行纵向、横向传输,从而满足蛋盘物流运输的需求。
传统的蛋盘运输采用电机带动皮带只能直线传动,自动化生产需要实现对蛋盘纵向和横向运输的转向,现有技术多采用气缸来回拨动或者机械机构抓取移动,动作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高,同时由于气缸无法实时减速,以一种速度推动蛋胚,不可避免的产生撞击力,实际生产过程中会损伤蛋胚气室、降低蛋胚的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分拣输送带的转向输送机构,能够实现对运输物品输送方向的切换,同时保证转向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易碎物品在方向切换过程中的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基座、主输送机构、转向输送机构及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
所述主输送机构包括主输送架、第一皮带组件、连接轴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主输送架两侧各设有一组第一皮带组件,两组第一皮带组件平行设置,通过两根连接轴连接,其中一根连接轴通过皮带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主输送架底部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连接,且通过直线滑轨组件与基座连接,使主输送架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
所述转向输送机构设于两组第一皮带组件之间的区域,包括转向输送架、第二皮带组件、连接轴及第二驱动电机,两组所述第二皮带组件设于转向输送架上,平行设置且通过两根连接轴连接,其中一根连接轴通过皮带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向输送架底部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连接,且通过直线滑轨组件与基座连接,使转向输送架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
所述第一皮带组件的传输方向与第二皮带组件的传输方向垂直。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及平行设于底板上的两组U形架,所述U形架竖直向上,U形架两端侧面各设有两组直线滑轨组件,分别对应与主输送架和转向输送架连接;所述基座底板上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一升降气缸和第二升降气缸,均设于底板下表面,其伸缩端分别向上穿过一个通孔后与主输送架和转向输送架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主输送架包括两块平行的主侧板、两块平行的副侧板及一根横梁,主侧板和副侧板合围构成“口”字型结构,所述第一皮带组件包括皮带和带轮,两平行主侧板上相背的两侧面前端和后端各设有一个带轮,同一主侧板上的两个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两主侧板前端带轮和后端带轮分别通过一根连接轴连接;两块副侧板分别对应与基座U形架上对应直线滑轨组件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两端分别与两块副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与横梁固定连接,用于驱动主输送架的升降。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两块主侧板的前端开设有圆通孔、后端开口有腰型通孔,连接两主侧板前端带轮的连接轴穿过所述圆通孔,连接轴与圆通孔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连接两主侧板后端带轮的连接轴穿过所述腰型通孔,所述腰型通孔一侧壁开设有垂直于腰型通孔的调节通孔,穿过腰型通孔的连接轴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调节通孔的轴线、腰型通孔中心线及螺纹通孔轴线三线重合,所述调节通孔内设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由主侧板外部穿过调节通孔后与连接轴上的螺纹通孔配合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转向输送架包括支撑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及升降板,所述升降板有两块,平行设于支撑板上,升降板两端延伸至支撑板外,与基座U形架上对应的直线滑轨组件上的滑块固定连接,两块第一立板和两块第二立板分别相对设置,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上部各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二皮带组件包括皮带和带轮,两块第一立板的通孔、两块第二立板的通孔分别通过一根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一组带轮,第一立板对应的带轮分别通过皮带与第二立板对应的带轮连接,所述主输送架的横梁上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伸缩端向上穿过该通孔后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用于驱动转向输送架的升降。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立板上的所述通孔为圆通孔,圆通孔与对应的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第二立板上的所述通孔为腰型通孔,所述腰型通孔一侧壁开设有垂直于腰型通孔的调节通孔,穿过第二立板上腰型通孔的连接轴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调节通孔的轴线、腰型通孔中心线及螺纹通孔轴线三线重合,所述调节通孔内设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由主侧板外部穿过调节通孔后与连接轴上的螺纹通孔配合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升降板两端各固定有一根纵向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有一个滚轮,所述滚轮轴向与第二皮带组件带轮的轴向平行,且滚轮最高点与第二皮带组件的皮带上表面共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能够有效实现输送带输送方向的切换。
2、能够有效保证方向切换过程中运输物品的稳定性,防止物品在转向过程中因受到撞击造成物品损坏的问题。
3、设置辅助支撑柱,对物品提供辅助支撑,防止物品由第一皮带组件向第二皮带组件过渡使发生侧翻的风险,提高物品转向过程中的稳定性。
4、主输送机构和转向输送机构上均设有对皮带张紧度进行调节的调节装置,通过拧动对应的调节螺钉,可以实现对同一皮带组件上两根连接轴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皮带的快速装卸和对皮带张紧度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转向输送机构。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升降板的结构。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基座;2、主输送机构;3、转向输送机构;4、第一升降驱动机构;5、第二升降驱动机构;11、底板;12、U形架;13、通孔;14、直线滑轨组件;201、主侧板、202、副侧板;203、带轮;204、皮带;205、连接轴;206、横梁;207、第一驱动电机;208、腰型通孔;209、圆通孔;210、调节螺钉;301、支撑板;302、第一立板;303、第二立板;304、升降板;305、滚轮;306、皮带;307、连接轴;308、圆通孔;309、腰型通孔;310、调节螺钉;311、支撑柱;31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基座1、主输送机构2、转向输送机构3及第一升降驱动机构4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5;
所述主输送机构2包括主输送架、第一皮带组件、连接轴及第一驱动电机207,所述主输送架两侧各设有一组第一皮带组件,两组第一皮带组件平行设置,通过两根连接轴连接,其中一根连接轴通过皮带与第一驱动电机207输出轴连接,所述主输送架底部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4连接,且通过直线滑轨组件14与基座1连接,使主输送架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
所述转向输送机构3设于两组第一皮带组件之间的区域,包括转向输送架、第二皮带组件、连接轴及第二驱动电机,两组所述第二皮带组件设于转向输送架上,平行设置且通过两根连接轴连接,其中一根连接轴通过皮带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向输送架底部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5连接,且通过直线滑轨组件14与基座1连接,使转向输送架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
所述第一皮带组件的传输方向与第二皮带组件的传输方向垂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包括底板11及平行设于底板11上的两组U形架12,所述U形架12竖直向上,U形架12两端侧面各设有两组直线滑轨组件14,分别对应与主输送架和转向输送架连接;所述基座1底板11上设有两个通孔13,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4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5分别为第一升降气缸和第二升降气缸,均设于底板11下表面,其伸缩端分别向上穿过一个通孔13后与主输送架和转向输送架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输送架包括两块平行的主侧板201、两块平行的副侧板202及一根横梁206,主侧板201和副侧板202合围构成“口”字型结构,所述第一皮带组件包括皮带204和带轮203,两平行主侧板201上相背的两侧面前端和后端各设有一个带轮203,同一主侧板201上的两个带轮203通过皮带204连接,两主侧板201前端带轮和后端带轮分别通过一根连接轴205连接;两块副侧板202分别对应与基座1的U形架12上对应直线滑轨组件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横梁206两端分别与两块副侧板2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与横梁206固定连接,用于驱动主输送架的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两块主侧板201的前端开设有圆通孔209、后端开口有腰型通孔208,连接两主侧板201前端带轮的连接轴205穿过所述圆通孔209,连接轴与圆通孔209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连接两主侧板201后端带轮的连接轴205穿过所述腰型通孔208,所述腰型通孔208一侧壁开设有垂直于腰型通孔208的调节通孔,穿过腰型通孔208的连接轴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调节通孔的轴线、腰型通孔208中心线及螺纹通孔轴线三线重合,所述调节通孔内设有调节螺钉210,所述调节螺钉210由主侧板201外部穿过调节通孔后与连接轴上的螺纹通孔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向输送架包括支撑板301、第一立板302、第二立板303及升降板304,所述升降板304有两块,平行设于支撑板301上,升降板304两端延伸至支撑板301外,与基座1的U形架12上对应的直线滑轨组件上的滑块固定连接,两块第一立板302和两块第二立板303分别相对设置,第一立板302和第二立板303上部各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二皮带组件包括皮带306和带轮305,两块第一立板302的通孔、两块第二立板303的通孔分别通过一根连接轴307连接,连接轴307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一组带轮,第一立板302对应的带轮分别通过皮带与第二立板303对应的带轮连接,所述主输送架的横梁206上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伸缩端向上穿过该通孔后与支撑板301固定连接,用于驱动转向输送架的升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立板302上的所述通孔为圆通孔308,圆通孔308与对应的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第二立板303上的所述通孔为腰型通孔309,所述腰型通孔308一侧壁开设有垂直于腰型通孔308的调节通孔,穿过第二立板303上腰型通孔308的连接轴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调节通孔的轴线、腰型通孔308中心线及螺纹通孔轴线三线重合,所述调节通孔内设有调节螺钉310,所述调节螺钉310由主侧板201外部穿过调节通孔后与连接轴上的螺纹通孔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板304两端各固定有一根纵向设置的支撑柱311,所述支撑柱311上端设有一个滚轮312,所述滚轮312轴向与第二皮带组件带轮的轴向平行,且滚轮312最高点与第二皮带组件的皮带上表面共面。
本实施例所述的转向输送机构3用于相邻两条智能分拣输送带的交汇处,当两条输送带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必将涉及到输送方向的变化。此时采用本实施例中的转向输送机构3即可有效实现与两条不同方向输送带的连接。
具体的,以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蛋盘的输送为例,当蛋盘从上一条输送带进入所述转向输送机构3,第一皮带组件的皮带对蛋盘进行承接,使蛋盘在第一皮带组件的皮带上平稳停住。
然后第一升降气缸下降,第二升降气缸上升,在气缸的升降过程中,蛋盘由第一皮带组件的皮带支撑转换至第二皮带组件的皮带进行支撑。当第二升降气缸上升至使第二皮带组件的皮带与下一条输送带高度平齐时,两组升降气缸停止升降,与第二皮带组件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工作,带动皮带运转,即可将蛋盘输送至下一条输送带上。
上述过程中,由于第一皮带组件的皮带和第二皮带组件的皮带传输方向相互垂直,因此能够实现对蛋盘运输方向的转变。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转向输送机构3中,由于第二皮带组件位于第一皮带组件的两根皮带之间,因此存在第二皮带组件两根皮带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皮带组件的两根皮带之间的距离的问题,那么蛋盘由第一皮带组件的皮带支撑转换为由第二皮带组件的皮带支撑,则有可能会导致第二皮带组件的皮带对蛋盘支撑稳定性降低的问题。因此需要采用辅助支撑装置对蛋盘进行辅助支撑,以提高蛋盘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板304两端各固定有一根顶端带滚轮312的支撑柱311,该支撑柱311对蛋盘的支撑点位于蛋盘上第二皮带组件的两根皮带以外的区域,因此能够对蛋盘起到很好的辅助支撑的作用,防止蛋盘在皮带间转换的过程中稳定性降低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智能分拣输送带的转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主输送机构、转向输送机构及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
所述主输送机构包括主输送架、第一皮带组件、连接轴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主输送架两侧各设有一组第一皮带组件,两组第一皮带组件平行设置,通过两根连接轴连接,其中一根连接轴通过皮带与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主输送架底部与第一升降驱动机构连接,且通过直线滑轨组件与基座连接,使主输送架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
所述转向输送机构设于两组第一皮带组件之间的区域,包括转向输送架、第二皮带组件、连接轴及第二驱动电机,两组所述第二皮带组件设于转向输送架上,平行设置且通过两根连接轴连接,其中一根连接轴通过皮带与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转向输送架底部与第二升降驱动机构连接,且通过直线滑轨组件与基座连接,使转向输送架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
所述第一皮带组件的传输方向与第二皮带组件的传输方向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及平行设于底板上的两组U形架,所述U形架竖直向上,U形架两端侧面各设有两组直线滑轨组件,分别对应与主输送架和转向输送架连接;所述基座底板上设有两个通孔,所述第一升降驱动机构和第二升降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一升降气缸和第二升降气缸,均设于底板下表面,其伸缩端分别向上穿过一个通孔后与主输送架和转向输送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输送架包括两块平行的主侧板、两块平行的副侧板及一根横梁,主侧板和副侧板合围构成“口”字型结构,所述第一皮带组件包括皮带和带轮,两平行主侧板上相背的两侧面前端和后端各设有一个带轮,同一主侧板上的两个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两主侧板前端带轮和后端带轮分别通过一根连接轴连接;两块副侧板分别对应与基座U形架上对应直线滑轨组件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两端分别与两块副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伸缩端与横梁固定连接,用于驱动主输送架的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两块主侧板的前端开设有圆通孔、后端开口有腰型通孔,连接两主侧板前端带轮的连接轴穿过所述圆通孔,连接轴与圆通孔之间通过轴承连接,连接两主侧板后端带轮的连接轴穿过所述腰型通孔,所述腰型通孔一侧壁开设有垂直于腰型通孔的调节通孔,穿过腰型通孔的连接轴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调节通孔的轴线、腰型通孔中心线及螺纹通孔轴线三线重合,所述调节通孔内设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由主侧板外部穿过调节通孔后与连接轴上的螺纹通孔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输送架包括支撑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及升降板,所述升降板有两块,平行设于支撑板上,升降板两端延伸至支撑板外,与基座U形架上对应的直线滑轨组件上的滑块固定连接,两块第一立板和两块第二立板分别相对设置,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上部各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二皮带组件包括皮带和带轮,两块第一立板的通孔、两块第二立板的通孔分别通过一根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两端分别对应连接一组带轮,第一立板对应的带轮分别通过皮带与第二立板对应的带轮连接,所述主输送架的横梁上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伸缩端向上穿过该通孔后与支撑板固定连接,用于驱动转向输送架的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上的所述通孔为圆通孔,圆通孔与对应的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第二立板上的所述通孔为腰型通孔,所述腰型通孔一侧壁开设有垂直于腰型通孔的调节通孔,穿过第二立板上腰型通孔的连接轴上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调节通孔的轴线、腰型通孔中心线及螺纹通孔轴线三线重合,所述调节通孔内设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由主侧板外部穿过调节通孔后与连接轴上的螺纹通孔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两端各固定有一根纵向设置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端设有一个滚轮,所述滚轮轴向与第二皮带组件带轮的轴向平行,且滚轮最高点与第二皮带组件的皮带上表面共面。
CN202222524811.4U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智能分拣输送带的转向输送机构 Active CN218988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4811.4U CN218988004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智能分拣输送带的转向输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24811.4U CN218988004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智能分拣输送带的转向输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8004U true CN218988004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224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24811.4U Active CN218988004U (zh) 2022-09-23 2022-09-23 一种智能分拣输送带的转向输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8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709140U (zh) 一种辊道式输送机顶升装置
CN214421474U (zh) 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工程板高效转角传输设备
CN218988004U (zh) 一种智能分拣输送带的转向输送机构
CN112607304B (zh) 一种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工程板高效转角传输设备
CN215849892U (zh) 一种瓦楞纸板输送转向机构
CN215432095U (zh) 切割生产线
CN211687058U (zh) 一种横移走料机构
CN114013984A (zh) 一种桥式物料输送线
CN210557728U (zh) 多向重载输送机
CN213833372U (zh) 一种短行程重型提升机
CN206543829U (zh) 移动装模平台
CN110980184A (zh) 一种横移走料机构
CN111422560A (zh) 一种斜坡升降机
CN216376407U (zh) 车灯外部总装结构
CN214326309U (zh) 一种适用于多种规格物料的自动翻转夹紧输送装置
CN219730228U (zh) 一种提升装置
CN218968104U (zh) 一种输送转向机构
CN212244883U (zh) 一种高低工位物料传输装置
CN217264633U (zh) 一种货叉垂直输送机
CN221027263U (zh) 一种用于左右侧围输送线同时下线的升降机
CN217349668U (zh) 顶升式输送装置
CN220663906U (zh) 一种底托自动升降对接设备
CN219585154U (zh) 货物无人转运装置
CN215665300U (zh) 一种仓储物流系统中堆垛机的顶横梁模组装置
CN220925524U (zh) 一种在仓储物流中应用的顶升移载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