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86550U - 安装板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安装板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86550U
CN218986550U CN202223037707.9U CN202223037707U CN218986550U CN 218986550 U CN218986550 U CN 218986550U CN 202223037707 U CN202223037707 U CN 202223037707U CN 218986550 U CN218986550 U CN 2189865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mounting plate
mounting
vehicle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0377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永建
陈智家
齐鲁杰
丁为广
龚政辉
杨磊
张少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ero R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0377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865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865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865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板及车辆。该安装板用于将副防撞梁组件安装于副车架上。安装板包括主体部及折弯部,主体部与副防撞梁组件连接,且主体部沿第一方向与副车架连接;折弯部位于主体部远离副防撞梁组件的一侧,并与主体部连接,且折弯部沿第二方向与副车架连接;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本申请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折弯部,增加了安装板在第二方向上的安装点,提高了连接强度,能够降低副防撞梁组件沿第二方向发生偏移的偏转程度,从而使冲击力更好地传导至副车架上,提升碰撞稳定性。

Description

安装板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安装板及车辆。
背景技术
为提高车辆安全性,目前新的碰撞法规增加了在MPDB工况下,即采用偏置50%移动渐进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来评测车辆性能。为此,车辆增设副防撞梁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抗碰撞能力。
副防撞梁能够使车辆在受到撞击具有一定缓冲能力,并将受到的撞击力传导至车身,从而降低对乘员造成的伤害。副防撞梁一般通过安装板与副车架连接,但现有技术中,副防撞梁的吸能盒长度一般较长,而且安装板与副车架间的连接不够稳定。在碰撞过程中,副防撞梁的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偏移,不能很好地将力传导至副车架及车身上,从而对乘员的安全性造成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连接性能较好的安装板及车辆。
一种安装板,用于将副防撞梁组件安装于副车架上,所述安装板包括主体部及折弯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副防撞梁组件连接,且所述主体部沿第一方向与所述副车架连接;所述折弯部位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副防撞梁组件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所述折弯部沿第二方向与所述副车架连接;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折弯部的设置,增加了安装板在第二方向上的安装点,提高了连接强度,能够降低副防撞梁组件沿第二方向发生偏移的偏转程度,从而使冲击力更好地传导至副车架上,提升碰撞稳定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如此设置,不仅便于安装板与副车架的加工,稳定性也较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折弯部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能通过穿设于所述安装孔的紧固件与所述副车架可拆卸连接。
如此设置,便于拆装和维护,能够提高结构安装的安装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还开设有减重孔。
如此设置,有利于减轻安装板的整体重量,从而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厚度。
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减轻安装板整体的重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弯部的厚度为H1,所述主体部的厚度为H2,2.5mm≤H1<H2≤4mm。
如此设置,既能够满足连接强度,又可降低安装板的厚度。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所述副防撞梁组件、所述副车架及上述的安装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防撞梁组件包括副防撞梁本体及吸能盒,所述吸能盒位于所述副防撞梁本体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副防撞梁本体、所述安装板连接。
如此设置,整体强度高,能够更好地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防撞梁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副防撞梁本体与所述吸能盒对应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以将所述副防撞梁本体与所述吸能盒可拆卸连接。
如此设置,不仅连接稳定易于拆装,而且成本较低,能够有效提高安装的便利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能盒为两个,两个所述吸能盒沿所述副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车辆还包括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位于两个所述吸能盒之间,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吸能盒连接。
如此设置,能够提升整车NVH性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安装板,通过设置折弯部,增加了安装板在第二方向上的安装点,提高了连接强度,能够降低副防撞梁组件沿第二方向发生偏移的偏转程度,从而使冲击力更好地传导至副车架上,提升碰撞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车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安装板的侧视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副防撞梁总成的爆炸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冷却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100、车辆;10、副防撞梁总成;11、安装板;111、主体部;1111、减重孔;112、折弯部;113、加强结构;114、安装孔;12、副防撞梁组件;121、副防撞梁本体;122、吸能盒;1221、连接部;13、紧固件;20、副车架;30、冷却模块;31、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可以是第一特征直接和第二特征接触,或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地通过中间媒介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100,包括副防撞梁总成10及副车架20,副防撞梁总成10与副车架20连接,使得发生碰撞时,冲击能量能够经副车架20传递至车身上,从而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副防撞梁总成10包括安装板11及副防撞梁组件12,安装板11用于将副防撞梁组件12安装于副车架20上。安装板11的设置便于副防撞梁组件12与副车架20连接,可以有效保证副防撞梁组件12的连接强度。
现有的安装板通常设置为平面板结构,而且安装板的厚度较厚,与副防撞梁组件连接处料厚差值大,不利于与副防撞梁组件焊接。另一方面,安装板上安装点的安装方向均沿车身X向,碰撞稳定性较差,当发生碰撞时,由于碰撞发生点通常并非正对副防撞梁组件,故副防撞梁总成易发生Z向偏移,从而不能很好地起到传导力的效果,影响车内乘员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及图3,本申请提供的安装板11包括主体部111及折弯部112,主体部111与副防撞梁组件12连接,且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与副车架20连接。折弯部112位于主体部111远离副防撞梁组件12的一侧,并与主体部111连接,且折弯部112沿第二方向与副车架20连接。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部111与折弯部112通过两个方向与副车架20连接,增加了安装板11与副车架20间的连接位置,提高了连接强度。在副防撞梁组件12受碰撞时,所受冲击力沿第一方向传递至副车架20上,由于安装板11在第二方向上具有受力点,能够降低副防撞梁组件12沿第二方向发生偏移的偏转程度,从而使冲击力更好地传导至副车架20上。即本申请通过设置折弯部112,增加了第二方向上的安装点,能够降低MPDB碰撞过程中,副防撞梁组件12发生上下偏移的风险,提升碰撞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主体部111与折弯部112均呈板状结构,并设置第一方向与主体部111厚度方向相同,第二方向与折弯部112厚度方向相同。如此,安装板11与副车架20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提高连接的牢固强度。
本申请中第一方向通常为车身X向,第二方向通常为车身Z向或趋于车身Z向。
优选的,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设置。此时,第二方向为车身Z向。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部111与折弯部112也呈垂直设置,安装板11形成L型结构与副车架20贴合,垂直设置不仅便于安装板11与副车架20的加工,稳定性也较好。当受到撞击时,冲击力能够更好地传递至副车架20上,进一步提升碰撞稳定性。
进一步的,折弯部112与主体部111连接处设置有加强结构113,如此,能够增加主体部111与折弯部112间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的连接稳定性,保证碰撞安全性。
请参阅图3,主体部111与折弯部112均开设有安装孔114,安装板11能通过穿设于安装孔114的紧固件13与副车架20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紧固件13固定的方式能够将安装板11与副车架20牢固连接,而且方便拆装和维护,通用性较强,能够提高结构安装的安装效率。
在本申请中,紧固件13采用的是螺栓,并设置有螺母配合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紧固件13还可以为螺钉、铆钉等。
请继续参阅图3,主体部111还开设有减重孔1111。减重孔1111的设置,在不影响安装板11结构强度的前提下,有利于减轻安装板11的整体重量,从而有利于车辆100的轻量化设计。
进一步的,在一实施例中,减重孔1111开设于主体部111的中心或趋于中心处,主体部111上还开设有两个安装孔114,两个安装孔114分别设置于减重孔1111的两侧。如此,受力较均匀,能够有效提高安装板11的连接稳定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部111上安装孔114的数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数目,例如主体部111上安装孔114还可以为一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减重孔1111与安装孔114的位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例如减重孔1111与安装孔114间可以并排设置,当安装孔114为多个时,安装孔114也可绕减重孔1111周侧间隔设置等。
现有安装板在与副车架连接时,为保证连接强度,安装板的厚度较厚,而且需在一个平面板上设置多个安装孔,导致安装板的尺寸较大,副车架上也需配合设置较大的平面,这都导致整车的重量有所增加。
而本申请中通过两个方向的连接提高了副防撞梁组件12与副车架20间的连接强度,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能够减小主体部111的尺寸及厚度,相应的副车架20上配合面也能够得到减小。故能够一定程度上减轻安装板11及副车架20的重量,实现车辆100轻量化需求。另一方面,主体部111厚度减小,与副防撞梁组件12间的料厚差值减小,从而更易于安装板11与副防撞梁组件12间的焊接,提高焊接效率及焊接强度。
进一步的,设置折弯部112的厚度小于主体部111的厚度。如此,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减轻安装板11整体的重量。其中,由于主体部111通常仍为连接碰撞的主要受力点,故设置主体部111的厚度相对折弯部112较厚。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折弯部112的厚度为H1,主体部111的厚度为H2,2.5mm≤H1<H2≤4mm。
通常可设置折弯部112厚度为3mm,主体部111厚度为3.5mm。如此,既能够满足连接强度,又可降低安装板11的厚度,从而有利于车辆100的轻量化设计。其中,折弯部112的厚度还可以为2.6mm、3.2mm或3.6mm等,主体部111的厚度还可以为3.3mm、3.6mm或3.9mm等,只需要满足折弯部112厚度小于主体部111厚度即可。
不限于此,主体部111的厚度也可小于或等于折弯部112的厚度,例如,可设置主体部111的厚度为3mm,折弯部112的厚度为3.5mm,或将主体部111与折弯部112的厚度均设置为3mm等,主体部111与折弯部112可根据实际连接强度需求选择合适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主体部111与折弯部11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如此,能够提高安装板11的整体结构强度,提高连接稳定性,而且便于加工,制造成本较低,能够提高加工效率。
请参阅图1及图5,副防撞梁组件12包括副防撞梁本体121及吸能盒122,吸能盒122位于副防撞梁本体121与安装板11之间,并分别与副防撞梁本体121、安装板11连接。副防撞梁组件12通过安装板11与副车架20连接形成框架结构,整体强度高,能够更好地吸收碰撞产生的能量。
具体地,吸能盒122与安装板11的主体部111焊接固定。副防撞梁本体121为截面呈矩形的长管状,能够有效增大受力面积,并通过吸能盒122的吸能溃缩,能够对碰撞产生的能量充分吸收,多余的能量能够传导至与副防撞梁组件12连接的副车架20,再传递至整车车身上,从而能够降低对车辆100内部的侵入损伤,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副防撞梁组件12还包括紧固件13,副防撞梁本体121与吸能盒122对应开设有连接孔,紧固件13穿设于连接孔,以将副防撞梁本体121与吸能盒122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吸能盒122靠近副防撞梁本体121的一侧部分收缩形成有连接部1221,连接部1221的厚度与副防撞梁本体121的厚度相适配,且副防撞梁本体121部分伸入连接部1221内,并通过紧固件13实现可拆卸连接。如此,吸能盒122与副防撞梁本体121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能够有效提高连接的稳定性。而且,通过设置紧固件13进行连接,不仅连接稳定易于拆装,而且成本较低,能够有效提高安装的便利性。
请参阅图6,在一实施例中,吸能盒122为两个,两个吸能盒122沿副防撞梁本体12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车辆100还包括冷却模块30,冷却模块30位于两个吸能盒122之间,并分别与两个吸能盒122连接。
具体地,冷却模块30设置有安装支架31,并通过紧固件13穿设安装支架31与吸能盒122,实现冷却模块30与吸能盒122间的连接。由于吸能盒122通过安装板11固定于副车架20上,在车辆100运动过程中,吸能盒122不易发生晃动,使得安装于吸能盒122上的冷却模块30能够处于稳定的环境下工作,减小了冷却模块30的振动,并提升了冷却模块30安装点的动刚度。
进一步的,冷却模块30安装点的动刚度的提高,使得冷却模块30受发动机等激励源的激励产生振动的风险也得到降低,减小振动向车身方向的传递,从而提升了整车NVH性能。此外,冷却模块30能够与副车架20保持相对静止,防止冷却模块30相对副车架20发生相对运动,连接更加稳定,降低冷却模块30发生损坏的几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安装板,用于将副防撞梁组件(12)安装于副车架(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
主体部(111),所述主体部(111)与所述副防撞梁组件(12)连接,且所述主体部(111)沿第一方向与所述副车架(20)连接;
折弯部(112),所述折弯部(112)位于所述主体部(111)远离所述副防撞梁组件(12)的一侧,并与所述主体部(111)连接,且所述折弯部(112)沿第二方向与所述副车架(20)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1)与所述折弯部(112)均开设有安装孔(114),所述安装板能通过穿设于所述安装孔(114)的紧固件(13)与所述副车架(20)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11)还开设有减重孔(11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112)的厚度小于所述主体部(111)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部(112)的厚度为H1,所述主体部(111)的厚度为H2,2.5mm≤H1<H2≤4mm。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副防撞梁组件(12)、所述副车架(20)及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安装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防撞梁组件(12)包括:
副防撞梁本体(121);
吸能盒(122),所述吸能盒(122)位于所述副防撞梁本体(121)与所述安装板之间,并分别与所述副防撞梁本体(121)、所述安装板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防撞梁组件(12)还包括紧固件(13),所述副防撞梁本体(121)与所述吸能盒(122)对应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紧固件(13)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以将所述副防撞梁本体(121)与所述吸能盒(122)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122)为两个,两个所述吸能盒(122)沿所述副防撞梁本体(12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车辆还包括冷却模块(30),所述冷却模块(30)位于两个所述吸能盒(122)之间,并分别与两个所述吸能盒(122)连接。
CN202223037707.9U 2022-11-14 2022-11-14 安装板及车辆 Active CN2189865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7707.9U CN218986550U (zh) 2022-11-14 2022-11-14 安装板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037707.9U CN218986550U (zh) 2022-11-14 2022-11-14 安装板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86550U true CN218986550U (zh) 2023-05-09

Family

ID=86190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037707.9U Active CN218986550U (zh) 2022-11-14 2022-11-14 安装板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865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15705B2 (en) Shock-absorber assembly and corresponding motor vehicle
US8246105B2 (en) Frontal structure for a motor vehicle
JP5176460B2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CN1789039A (zh) 汽车的保险杠装置
CN210000408U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前机舱总成、车身总成及电动汽车
JP7221893B2 (ja) 車両
WO2021066180A1 (ja) 自動車の下部構造
US11014458B2 (en) Die-cast aluminum bracket
CN115303219A (zh) 一种汽车防撞组件
US7144074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bumper rail of front end module carrier for vehicle
US11186321B2 (en) Load absorb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CN218986550U (zh) 安装板及车辆
CN113135234A (zh) 车身下部构造
CN217778747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CN116278717A (zh) 安装支架组件、斜置式冷却模块组件和车辆
JP2020082789A (ja) 車載部品の支持構造
CN116101384A (zh) 车辆地板系统
CN212605452U (zh) 电动汽车的机舱横梁总成和具有其的电动汽车
JP2018122691A (ja) 車両用熱交換器の配置構造
CN210082960U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动力电池包防撞装置及车辆
KR20140039664A (ko) 차량용 범퍼빔 유닛
JP2002120753A (ja) 装置の固定手段を有する自動車の車体の構造集合体
CN218257616U (zh) 前减震塔总成和车辆
JP4211490B2 (ja) 車両の前端構造
US11396330B2 (en)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