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2452U - 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 - Google Patents

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2452U
CN218962452U CN202320181939.7U CN202320181939U CN218962452U CN 218962452 U CN218962452 U CN 218962452U CN 202320181939 U CN202320181939 U CN 202320181939U CN 218962452 U CN218962452 U CN 218962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 body
mixing
refractory material
grind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819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晓东
葛东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ngyi Fuxin Refr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ngyi Fuxin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ngyi Fuxin Refr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ngyi Fuxin Refr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819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2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2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2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60Production of ceramic materials or ceramic elements, e.g. substitution of clay or shale by alternative raw materials, e.g. ashe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Gri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一侧竖直安装有传送筒,所述传送筒内部安装有螺旋传送桨,所述装置本体一侧底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竖直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螺旋传送桨的传动轴贯穿传送筒底端表面与步进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传送筒表面分别通过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与装置本体内部贯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送筒、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螺旋传送桨、步进电机的配合使用,便于对需要碾压的耐火材料进行循环的碾压,便于后期的处理,此方式操作简单,大大提高耐火材料的碾压效率,而且只用一组碾压辊,大大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
背景技术
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现定义为凡物理化学性质允许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材料称为耐火材料,耐火材料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石油、机械制造、硅酸盐、动力等工业领域,在冶金工业中用量最大,耐火材料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混碾装置对其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和碾压。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887806.1,一种耐火材料生产用混碾装置,包括桶体,所述桶体顶部外壁的两侧均插接有上料漏斗,且桶体的顶部外壁设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设有转动杆,所述桶体圆周内壁的中间位置设有过滤网槽,且过滤网槽底部外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下料口,所述桶体两侧内壁均通过轴承连接有两个第二碾压辊,且第二碾压辊的位置和下料口的开口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搅拌电机带动转动杆和安装框转动对过滤网槽内的大颗粒原料进行搅动混匀,同时驱动电机带动转轴和拨动叶转动,拨动叶对过滤网槽内的原料进行翻动混合,第二碾压辊对经下料口掉落的大颗粒的原料进行碾压,可同时对耐火材料原料进行混合、筛分和碾压,方便高效,此实用新型,虽然通过两组碾压辊,可以对耐火材料进行充分的碾压,但设备生产成本过高,而且只能进行二次碾压,不能多次,为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因此,有必要提供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一侧竖直安装有传送筒,所述传送筒内部安装有螺旋传送桨,所述装置本体一侧底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竖直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螺旋传送桨的传动轴贯穿传送筒底端表面与步进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传送筒表面分别通过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与装置本体内部贯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传送筒、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螺旋传送桨、步进电机的配合使用,便于对需要碾压的耐火材料进行循环的碾压,便于后期的处理,使得在操作时,工作人员通过进料斗把需要碾压的耐火材料投入到混合腔内部,之后再通过碾压腔的碾压,然后再挡板的限位,经过一次碾压的耐火材料从第二输送管进入到传送筒内部,然后启动步进电机,之后步进电机带动螺旋传送桨旋转,从而带动内部的耐火材料向上输送,然后再通过第一输送管重新投入到装置本体内部,然后再次通过碾压辊进行碾压,此方式操作简单,可以对耐火材料进行多次的碾压,大大提高耐火材料的碾压效率,而且只用一组碾压辊,大大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混合腔、碾压腔和排料腔,所述排料腔内部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台,所述分隔台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表面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顶端与碾压腔内壁表面接触,所述旋转柱一端贯穿装置本体表面连接有旋转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分隔台、旋转柱、挡板和旋转电机的配合使用,便于对碾压腔排料的方位进行调节,当耐火材料需要再次碾压时,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电机,使旋转电机通过旋转柱带动隔板旋转,使其靠近排料管一侧的碾压腔内壁,从而在碾压辊碾压完成后,耐火材料通过挡板的输送然后从第二输送管进入到输送筒内部进行传递,然后进行二次碾压即可,当不需要再次碾压时,使挡板与靠近第二输送管的一侧,之后使碾压后的耐火材料直接从出料管排出。
优选的,所述碾压腔内部安装有碾压辊,所述碾压辊是由电机驱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碾压辊,便于在耐火材料通过混料腔进入到碾压腔后,启动电机,然后使电机带动碾压辊对进入碾压腔内部的耐火材料进行碾压即可。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贯穿装置本体顶部表面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延伸至混合腔内部,所述主轴外侧表面设置有混料杆,所述混料杆表面设置有毛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主轴、混料杆、驱动电机的配合使用,便于在耐火材料倒入到混料腔内部之后,启动驱动电机,然后驱动电机带动主轴旋转,从而使主轴带动混料杆对内部的耐火材料进行混合搅拌,便于对后续耐火材料碾压的充分性。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顶部表面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混料腔贯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表面下方设置有出料管,且出料管与排料腔贯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进料斗,便于对耐火材料的投入,通过设置出料管,便于对碾压完成后的耐火材料进行排出。
优选的,所述装置本体外侧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控制面板,便于对装置本体内部的用电原件进行控制,控制面板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的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不进行改造,故不再详细描述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通过设置传送筒、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螺旋传送桨、步进电机的配合使用,便于对需要碾压的耐火材料进行循环的碾压,便于后期的处理,使得在操作时,工作人员通过进料斗把需要碾压的耐火材料投入到混合腔内部,之后再通过碾压腔的碾压,然后再挡板的限位,经过一次碾压的耐火材料从第二输送管进入到传送筒内部,然后启动步进电机,之后步进电机带动螺旋传送桨旋转,从而带动内部的耐火材料向上输送,然后再通过第一输送管重新投入到装置本体内部,然后再次通过碾压辊进行碾压,此方式操作简单,可以对耐火材料进行多次的碾压,大大提高耐火材料的碾压效率,而且只用一组碾压辊,大大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
2、与现有技术相比,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通过设置分隔台、旋转柱、挡板和旋转电机的配合使用,便于对碾压腔排料的方位进行调节,当耐火材料需要再次碾压时,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电机,使旋转电机通过旋转柱带动隔板旋转,使其靠近排料管一侧的碾压腔内壁,从而在碾压辊碾压完成后,耐火材料通过挡板的输送然后从第二输送管进入到输送筒内部进行传递,然后进行二次碾压即可,当不需要再次碾压时,使挡板与靠近第二输送管的一侧,之后使碾压后的耐火材料直接从出料管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装置本体;2、进料斗;3、驱动电机;4、控制面板;5、第一输送管;6、传送筒;7、第二输送管;8、步进电机;9、支撑板;10、出料管;11、旋转电机;12、混料杆;13、毛刷;14、碾压腔;15、碾压辊;16、排料腔;17、分隔台;18、螺旋传送桨;19、挡板;20、旋转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3。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一侧竖直安装有传送筒6,所述传送筒6内部安装有螺旋传送桨18,所述装置本体1一侧底端设置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顶部竖直安装有步进电机8,所述螺旋传送桨18的传动轴贯穿传送筒6底端表面与步进电机8输出端连接,所述传送筒6表面分别通过第一输送管5和第二输送管7与装置本体1内部贯通连接。
通过设置传送筒6、第一输送管5、第二输送管7、螺旋传送桨18、步进电机8的配合使用,便于对需要碾压的耐火材料进行循环的碾压,便于后期的处理,使得在操作时,工作人员通过进料斗2把需要碾压的耐火材料投入到混合腔内部,之后再通过碾压腔14的碾压,然后再挡板19的限位,经过一次碾压的耐火材料从第二输送管7进入到传送筒6内部,然后启动步进电机8,之后步进电机8带动螺旋传送桨18旋转,从而带动内部的耐火材料向上输送,然后再通过第一输送管5重新投入到装置本体1内部,然后再次通过碾压辊15进行碾压,此方式操作简单,可以对耐火材料进行多次的碾压,大大提高耐火材料的碾压效率,而且只用一组碾压辊15,大大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在操作时,工作人员通过进料斗2把需要碾压的耐火材料投入到混合腔内部,之后再通过碾压腔14的碾压,然后再挡板19的限位,经过一次碾压的耐火材料从第二输送管7进入到传送筒6内部,然后启动步进电机8,之后步进电机8带动螺旋传送桨18旋转,从而带动内部的耐火材料向上输送,然后再通过第一输送管5重新投入到装置本体1内部,然后再次通过碾压辊15进行碾压,此方式操作简单,可以对耐火材料进行多次的碾压,大大提高耐火材料的碾压效率,而且只用一组碾压辊15,大大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通过设置分隔台17、旋转柱20、挡板19和旋转电机11的配合使用,便于对碾压腔14排料的方位进行调节,当耐火材料需要再次碾压时,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电机11,使旋转电机11通过旋转柱20带动隔板旋转,使其靠近排料管一侧的碾压腔14内壁,从而在碾压辊15碾压完成后,耐火材料通过挡板19的输送然后从第二输送管7进入到输送筒内部进行传递,然后进行二次碾压即可,当不需要再次碾压时,使挡板19与靠近第二输送管7的一侧,之后使碾压后的耐火材料直接从出料管10排出。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通过设置传送筒6、第一输送管5、第二输送管7、螺旋传送桨18、步进电机8的配合使用,便于对需要碾压的耐火材料进行循环的碾压,便于后期的处理,使得在操作时,工作人员通过进料斗2把需要碾压的耐火材料投入到混合腔内部,之后再通过碾压腔14的碾压,然后再挡板19的限位,经过一次碾压的耐火材料从第二输送管7进入到传送筒6内部,然后启动步进电机8,之后步进电机8带动螺旋传送桨18旋转,从而带动内部的耐火材料向上输送,然后再通过第一输送管5重新投入到装置本体1内部,然后再次通过碾压辊15进行碾压,此方式操作简单,可以对耐火材料进行多次的碾压,大大提高耐火材料的碾压效率,而且只用一组碾压辊15,大大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
2、与现有技术相比,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通过设置分隔台17、旋转柱20、挡板19和旋转电机11的配合使用,便于对碾压腔14排料的方位进行调节,当耐火材料需要再次碾压时,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电机11,使旋转电机11通过旋转柱20带动隔板旋转,使其靠近排料管一侧的碾压腔14内壁,从而在碾压辊15碾压完成后,耐火材料通过挡板19的输送然后从第二输送管7进入到输送筒内部进行传递,然后进行二次碾压即可,当不需要再次碾压时,使挡板19与靠近第二输送管7的一侧,之后使碾压后的耐火材料直接从出料管10排出。
第二实施例
请结合参阅图1-3,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具体的,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混合腔、碾压腔14和排料腔16,所述排料腔16内部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台17,所述分隔台17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旋转柱20,所述旋转柱20表面设置有挡板19,所述挡板19顶端与碾压腔14内壁表面接触,所述旋转柱20一端贯穿装置本体1表面连接有旋转电机11,所述碾压腔14内部安装有碾压辊15,所述碾压辊15是由电机驱动,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输出端贯穿装置本体1顶部表面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延伸至混合腔内部,所述主轴外侧表面设置有混料杆12,所述混料杆12表面设置有毛刷13,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表面设置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与混料腔贯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表面下方设置有出料管10,且出料管10与排料腔16贯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外侧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4。
通过设置分隔台17、旋转柱20、挡板19和旋转电机11的配合使用,便于对碾压腔14排料的方位进行调节,当耐火材料需要再次碾压时,工作人员启动旋转电机11,使旋转电机11通过旋转柱20带动隔板旋转,使其靠近排料管一侧的碾压腔14内壁,从而在碾压辊15碾压完成后,耐火材料通过挡板19的输送然后从第二输送管7进入到输送筒内部进行传递,然后进行二次碾压即可,当不需要再次碾压时,使挡板19与靠近第二输送管7的一侧,之后使碾压后的耐火材料直接从出料管10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一侧竖直安装有传送筒(6),所述传送筒(6)内部安装有螺旋传送桨(18),所述装置本体(1)一侧底端设置有支撑板(9),所述支撑板(9)顶部竖直安装有步进电机(8),所述螺旋传送桨(18)的传动轴贯穿传送筒(6)底端表面与步进电机(8)输出端连接,所述传送筒(6)表面分别通过第一输送管(5)和第二输送管(7)与装置本体(1)内部贯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混合腔、碾压腔(14)和排料腔(16),所述排料腔(16)内部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分隔台(17),所述分隔台(17)顶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部活动安装有旋转柱(20),所述旋转柱(20)表面设置有挡板(19),所述挡板(19)顶端与碾压腔(14)内壁表面接触,所述旋转柱(20)一端贯穿装置本体(1)表面连接有旋转电机(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碾压腔(14)内部安装有碾压辊(15),所述碾压辊(15)是由电机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表面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输出端贯穿装置本体(1)顶部表面设置有主轴,所述主轴延伸至混合腔内部,所述主轴外侧表面设置有混料杆(12),所述混料杆(12)表面设置有毛刷(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顶部表面设置有进料斗(2),所述进料斗(2)与混料腔贯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1)表面下方设置有出料管(10),且出料管(10)与排料腔(16)贯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外侧表面安装有控制面板(4)。
CN202320181939.7U 2023-02-10 2023-02-10 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 Active CN218962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1939.7U CN218962452U (zh) 2023-02-10 2023-02-10 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81939.7U CN218962452U (zh) 2023-02-10 2023-02-10 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2452U true CN218962452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61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81939.7U Active CN218962452U (zh) 2023-02-10 2023-02-10 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2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56116U (zh) 一种减震型保温砖原料加工粉碎装置
CN218962452U (zh) 耐火材料制备用混碾装置
CN113061721A (zh) 一种稀土加工用搅拌联动萃取装置
CN211274477U (zh) 一种粉末冶金的搅拌装置
CN205570176U (zh) 一种绝缘材料生产用混合装置
CN217856482U (zh) 一种碳化硅微粉材料自动粉碎装置
CN109734093B (zh) 一种煤基活性炭的氧化炭化装置
CN218250693U (zh) 铝灰再生水泥材料的搅拌研磨装置
CN204035008U (zh) 一种制备复合肥的装置
CN215233691U (zh) 一种进料方便地沥青混料搅拌装置
CN212632882U (zh) 一种球磨机用卸料装置
CN209519703U (zh) 一种高效的电脑配料设备
CN106732051A (zh) 一种化工原料用可快速搅拌的搅拌机
CN209378818U (zh) 一种自动上料的高效搅拌机
CN209680033U (zh) 一种粉末混料装置
CN218890611U (zh) 一种耐火砖用耐火材料混碾设备
CN207535072U (zh) 一种可搅拌水泥加工给料机
CN206747594U (zh) 一种新型磁铁原料用研磨装置
CN111715124A (zh) 一种稀土合金生产用混料装置
CN220413150U (zh) 一种工业污泥搅拌机
CN219596722U (zh) 一种化工物料研磨装置
CN217699484U (zh) 防堵塞的清洁高效型炮泥生产用原料提升装置
CN213971987U (zh) 一种用于ifb波纹管生产的原料搅拌装置
CN210357420U (zh) 一种教槽料加工用原料粉碎设备
CN217491182U (zh) 耐磨型水泥原料立式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