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50052U - 集装箱底架和储能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底架和储能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50052U
CN218950052U CN202223298096.3U CN202223298096U CN218950052U CN 218950052 U CN218950052 U CN 218950052U CN 202223298096 U CN202223298096 U CN 202223298096U CN 218950052 U CN218950052 U CN 218950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beams
floor
truss
energy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9809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操
张冰
赵晶
李建平
刘英琪
邓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Container Group Co Ltd
Dongguan Souther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 Ltd
Dongguan Souther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 Ltd, Dongguan Southern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9809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0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50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50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底架和储能集装箱,其中,集装箱底架包括底端梁、底侧梁、桁架纵梁、底横梁和地板。底端梁沿集装箱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相互平行的两根底端梁设置在集装箱底架的前后两端。底侧梁沿集装箱底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相互平行的两根底侧梁设置在集装箱底架的左右两侧。桁架纵梁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两根底端梁之间,且桁架纵梁位于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多根底横梁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底横梁连接至底侧梁和桁架纵梁。地板铺设至底横梁的顶部,在集装箱底架的高度方向上,桁架纵梁的顶部高于地板的顶表面。

Description

集装箱底架和储能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集装箱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装箱底架和储能集装箱。
背景技术
电池和电池架的设置导致储能集装箱需要承载较大重量,易于造成储能集装箱的底盘中央部分发生较大变形,影响储能集装箱的安全。
目前的传统储能集装箱在底盘中央加入型材钢骨架以提高底盘的承载能力,但是这同样会造成储能集装箱箱体重量的增加,位于底盘中部的大尺寸型材会将箱内空间分隔开,不利于储能集装箱内的电缆和管道排布。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集装箱底架和储能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集装箱底架,所述集装箱底架包括:
底端梁,所述底端梁沿所述集装箱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相互平行的两根所述底端梁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底架的前后两端;
底侧梁,所述底侧梁沿所述集装箱底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相互平行的两根所述底侧梁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底架的左右两侧;
桁架纵梁,所述桁架纵梁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两根所述底端梁之间,且所述桁架纵梁位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底横梁,多根所述底横梁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所述底横梁连接至所述底侧梁和所述桁架纵梁;以及
地板,所述地板铺设至所述底横梁的顶部;
其中,在所述集装箱底架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桁架纵梁的顶部高于所述地板的顶表面。
可选地,所述桁架纵梁包括:
下弦杆,所述下弦杆位于所述地板的下方,所述下弦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根所述底端梁,且所述下弦杆连接至所述底横梁;
上弦杆,所述上弦杆位于所述地板的上方;以及
多根腹杆,所述多根腹杆间隔开设置,且所述腹杆连接至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所述腹杆倾斜和/或垂直于所述下弦杆设置。
可选地,所述地板设置有容许所述腹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腹杆密封连接至所述地板;
所述下弦杆穿设于所述底横梁且与所述底横梁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上弦杆以距离所述地板的顶表面预定高度设置。
可选地,所述腹杆包括:
竖杆,每根所述竖杆垂直于所述下弦杆设置;以及
斜杆,每根所述斜杆与所述下弦杆之间的夹角大小相等。
可选地,所述桁架纵梁包括至少两根并排且间隔开设置的所述下弦杆;并且/或者
所述上弦杆平行于所述下弦杆设置,所述桁架纵梁包括至少两根并排且间隔开设置的所述上弦杆,相邻两根所述上弦杆之间设置有联杆,所述联杆垂直和/或倾斜于所述上弦杆设置。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底架还具有排水槽,所述地板部分地向下凹陷以构造出所述排水槽,所述底侧梁设置有与所述排水槽连通的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储能集装箱,所述储能集装箱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集装箱底架;
所述储能集装箱还包括电池架,所述电池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电池架和所述集装箱底架连接为一体。
可选地,所述电池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框,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框中的两个所述支撑框间隔且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支撑框包括支撑横梁和支撑立柱,所述支撑横梁沿所述宽度方向连接在所述箱体的两根顶侧梁之间,所述支撑立柱沿所述高度方向支撑连接在所述底架和所述支撑横梁之间。
可选地,所述电池架还包括电池托架,所述电池托架位于间隔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框之间;
多个所述电池托架沿所述高度方向间隔开设置至所述支撑立柱,且位于所述电池架的底部的所述电池托架连接至所述桁架纵梁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底架和具有该集装箱底架的储能集装箱,其中,集装箱底架包括底端梁、底侧梁、桁架纵梁、底横梁和地板。底端梁沿集装箱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相互平行的两根底端梁设置在集装箱底架的前后两端。底侧梁沿集装箱底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相互平行的两根底侧梁设置在集装箱底架的左右两侧。桁架纵梁沿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两根底端梁之间,且桁架纵梁位于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多根底横梁沿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底横梁连接至底侧梁和桁架纵梁。地板铺设至底横梁的顶部,在集装箱底架的高度方向上,桁架纵梁的顶部高于地板的顶表面。通过在集装箱底架的宽度方向的中部设置桁架纵梁,从而提高集装箱底架的支撑强度。同时,该集装箱底架应用于储能集装箱时,桁架纵梁位于电池架的下方,桁架纵梁的设置会不会影响储能集装箱内电缆和管道的布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储能集装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图1所示储能集装箱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隐去了电池架;
图3为根据图1所示储能集装箱的桁架纵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图1所示储能集装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沿图4中线A-A所截的剖视图;以及
图6为图4中中线B-B所截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储能集装箱         100:集装箱底架
110:底端梁            120:底侧梁
121:排水口            130:桁架纵梁
131:下弦杆            132:上弦杆
133:竖杆              134:斜杆
135:联杆              140:底横梁
150:地板              151:排水槽
160:顶侧梁            200:电池架
210:支撑框            211:支撑横梁
212:支撑立柱          220:电池托架
300:侧门              400:设备间
D1:长度方向           D2:宽度方向
D3:高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且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非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诸如“第一”和“第二”的序数词仅仅是标识,而不具有任何其他含义,例如特定的顺序等。而且,例如,术语“第一部件”其本身不暗示“第二部件”的存在,术语“第二部件”本身不暗示“第一部件”的存在。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地说明,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代表实施方式,并不是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底架100和具有该集装箱底架100的储能集装箱10,其中,通过在集装箱底架100的宽度方向D2的中部设置桁架纵梁130,从而提高集装箱底架100的支撑强度。同时,该集装箱底架100应用于储能集装箱10时,桁架纵梁130位于电池架200的下方,桁架纵梁130的设置会不会影响储能集装箱10内电缆和管道的布置。
为了方便理解方案,首先结合图1至图6对集装箱底架10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中,集装箱底架100包括底端梁110、底侧梁120、桁架纵梁130、底横梁140和地板150。底端梁110沿集装箱底架100的宽度方向D2延伸,相互平行的两根底端梁110设置在集装箱底架100的前后两端。底侧梁120沿集装箱底架100的长度方向D1延伸,相互平行的两根底侧梁120设置在集装箱底架100的左右两侧。桁架纵梁130沿长度方向D1延伸,且桁架纵梁130设置在两根底端梁110之间。如图2所示,桁架纵梁130位于集装箱底架100的宽度方向D2的中间位置。
底横梁140具有多根,多根底横梁140沿长度方向D1间隔开设置。具体地,底横梁140连接至底侧梁120和桁架纵梁130。地板150铺设至底横梁140的顶部。
在集装箱底架100的高度方向D3上,桁架纵梁130的顶部高于地板150的顶表面。桁架纵梁130的设置能够极大地提高集装箱底架100的强度。并且在同等支撑强度下,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底架100的重量更轻。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底架100由于集装箱时,能够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大大降低集装箱整体的重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3所示,桁架纵梁130包括下弦杆131、上弦杆132和多根腹杆。下弦杆131位于地板150的下方,下弦杆13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根底端梁110。同时,下弦杆131的中间位置与底横梁140连接。下弦杆131穿设于底横梁140且与底横梁140固定连接。上弦杆132位于地板150的上方。腹杆连接至上弦杆132和下弦杆131,多根腹杆间隔开设置。
如图3所示,腹杆包括竖杆133和斜杆134,每根竖杆133垂直于下弦杆131设置,每根斜杆134倾斜于下弦杆131设置。可以理解,每根斜杆134和下弦杆131之间的夹角可以设置为相近。例如斜杆134和下弦杆131之间的夹角可以在58°~62°之间。
因为上弦杆132在地板150上方,所以在地板150上设置有容许腹杆穿过的通孔。并且考虑到底架的密封性,将腹杆密封连接至地板150。具体而言,可以将腹杆和地板150焊接固定。
本实施方式中,桁架纵梁130的桁架结构为平行弦桁架,上弦杆132平行于下弦杆131设置,并且桁架纵梁130包括至少两根并排且间隔开设置的下弦杆131和至少一根上弦杆132。
参见图3、图5和图6,桁架纵梁130包括两根上弦杆132和两根下弦杆131。两根下弦杆131并排且间隔开设置在地板150的下方,两根上弦杆132并排且间隔开设置在地板150的上方,上弦杆132平行于下弦杆131,上弦杆132对应布置在下弦杆131的沿高度方向D3的上方。底横梁140支撑连接至两根底侧梁120之间,在下弦杆131布设的位置,底横梁140对应设置有容许下弦杆131穿过的通孔(见图6)。
竖杆133设置在上弦杆132的两端位置,斜杆134交替设置在两根竖杆133之间。本实施方式中,每根斜杆134与下弦杆131之间的夹角大小相等,且均为60°。
相邻两根上弦杆132之间设置有联杆135,联杆135可以垂直和/或倾斜于上弦杆132设置。可以理解,两根下弦杆131之间也可以设置加强杆,以进一步提高集装箱底架100的支撑强度。
本实施方式中,集装箱底架100还具有排水槽151。参见图1和图2,地板150部分地向下凹陷,从而构造出排水槽151,底侧梁120设置有与排水槽151连通的排水口121。图2中的排水槽151沿宽度方向D2延伸设置,且位于集装箱底架100长度方向D1上的中间位置。可以理解,排水槽151仅为集装箱底架100的排水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设置排水结构的形式,例如也可以在地板150上设置地漏,并将地漏管道连通集装箱底架100的外侧。
结合图1、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的还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10,储能集装箱10包括箱体和电池架200,箱体包括集装箱底架100。箱体形成有容纳腔,电池架200设置在箱体内,且电池架200和集装箱底架100连接为一体。
具体地,电池架200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框210和电池托架220。至少两个支撑框210中的两个支撑框210间隔且相对设置。每个支撑框210包括支撑横梁211和支撑立柱212,支撑横梁211沿宽度方向D2连接在箱体的两根顶侧梁160之间(参见图6),支撑立柱212沿高度方向D3支撑连接在底架(地板150或者桁架纵梁130)和支撑横梁211之间。电池托架220位于间隔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支撑框210之间,用于托举储能集装箱10的储能单元(也即电池)。多个电池托架220沿高度方向D3间隔开设置至支撑立柱212,可以承载更多数量的电池,提高储能集装箱10的能量密度。
本实用新型的储能集装箱10,将电池架200和集装箱的箱体连接为一体,具有更高的承载能力,储能集装箱10的底部(底架部分)不易变形。同时由于储能集装箱10的底架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底架100,桁架纵梁130设置在电池架200的下方,电缆和管道可以穿过桁架纵梁130设置,提高储能集装箱10的空间利用率。
如图1和图5中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位于电池架200的底部的电池托架220连接至桁架纵梁130的顶部。上弦杆132与地板150的顶表面的高度距离为一个预设的高度值,这样,方便在电池架200的底部设置高压箱和液冷管道等。
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方式中,储能集装箱10设置有侧门300,方便用户从储能集装箱10外对电池架200进行操作,例如可以从侧门300处装载电池至电池架200。图4所示实施方式中,储能集装箱10的两侧均设置有侧门300。
可以理解,储能集装箱10内通常还设置有由于放置机柜、液冷设备以及消防设备的设备间。本实施方式中,在储能集装箱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设置有一个设备间400,该设备间400与箱体外空气连通。为了提高设备间400的空间利用率,可以将桁架纵梁130的位于设备间400内的地板150的顶表面以上的部分进行切除(如图1、图2和图5中所示),桁架纵梁130的位于地板150下方的部分支撑连接在两根底端梁110之间,图3中的桁架纵梁130的结构形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其中,下弦杆131比上弦杆132更长,下弦杆131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根底端梁110。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底架包括:
底端梁,所述底端梁沿所述集装箱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相互平行的两根所述底端梁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底架的前后两端;
底侧梁,所述底侧梁沿所述集装箱底架的长度方向延伸,相互平行的两根所述底侧梁设置在所述集装箱底架的左右两侧;
桁架纵梁,所述桁架纵梁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两根所述底端梁之间,且所述桁架纵梁位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
底横梁,多根所述底横梁沿所述长度方向间隔开设置,所述底横梁连接至所述底侧梁和所述桁架纵梁;以及
地板,所述地板铺设至所述底横梁的顶部;
其中,在所述集装箱底架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桁架纵梁的顶部高于所述地板的顶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纵梁包括:
下弦杆,所述下弦杆位于所述地板的下方,所述下弦杆的两端分别连接至两根所述底端梁,且所述下弦杆连接至所述底横梁;
上弦杆,所述上弦杆位于所述地板的上方;以及
多根腹杆,所述多根腹杆间隔开设置,且所述腹杆连接至所述上弦杆和所述下弦杆,所述腹杆倾斜和/或垂直于所述下弦杆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设置有容许所述腹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腹杆密封连接至所述地板;
所述下弦杆穿设于所述底横梁且与所述底横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弦杆以距离所述地板的顶表面预定高度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包括:
竖杆,每根所述竖杆垂直于所述下弦杆设置;以及
斜杆,每根所述斜杆与所述下弦杆之间的夹角大小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纵梁包括至少两根并排且间隔开设置的所述下弦杆;并且/或者
所述上弦杆平行于所述下弦杆设置,所述桁架纵梁包括至少两根并排且间隔开设置的所述上弦杆,相邻两根所述上弦杆之间设置有联杆,所述联杆垂直和/或倾斜于所述上弦杆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底架还具有排水槽,所述地板部分地向下凹陷以构造出所述排水槽,所述底侧梁设置有与所述排水槽连通的排水口。
8.一种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集装箱包括形成有容纳腔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底架;
所述储能集装箱还包括电池架,所述电池架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电池架和所述集装箱底架连接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架包括至少两个支撑框,所述至少两个支撑框中的两个所述支撑框间隔且相对设置,每个所述支撑框包括支撑横梁和支撑立柱,所述支撑横梁沿所述宽度方向连接在所述箱体的两根顶侧梁之间,所述支撑立柱沿所述高度方向支撑连接在所述底架和所述支撑横梁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储能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架还包括电池托架,所述电池托架位于间隔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框之间;
多个所述电池托架沿所述高度方向间隔开设置至所述支撑立柱,且位于所述电池架的底部的所述电池托架连接至所述桁架纵梁的顶部。
CN202223298096.3U 2022-12-08 2022-12-08 集装箱底架和储能集装箱 Active CN218950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8096.3U CN218950052U (zh) 2022-12-08 2022-12-08 集装箱底架和储能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98096.3U CN218950052U (zh) 2022-12-08 2022-12-08 集装箱底架和储能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50052U true CN218950052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04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98096.3U Active CN218950052U (zh) 2022-12-08 2022-12-08 集装箱底架和储能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500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14207U (zh) 一种装配式钢框混凝土组合梁
CN218414880U (zh) 电池架及具有其的储能集装箱
CN218950052U (zh) 集装箱底架和储能集装箱
CN216042833U (zh) 拼接式支撑平台
CN218039643U (zh) 箱体和储能设备
CN211173227U (zh) 一种建筑用具有加固机构的钢结构支架
RU2488666C2 (ru) Рама каркаса здания
CN213359056U (zh) 一种屋架
CN221027303U (zh) 岸桥门架系统和门架式起重设备
CN220815685U (zh) 一种支护装置
CN221277543U (zh) 一种嵌固式钢制门框
CN219364935U (zh) 一种弧形连体结构体系
CN219638128U (zh) 一种箱型钢柱与钢板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节点结构
CN216041711U (zh) 一种钢结构房屋内部支撑加固框架
CN219904518U (zh) 三段式车架及车辆
CN111561073A (zh) 一种高层建筑剪力墙筒体外伸墙帽建筑结构体系
CN219033985U (zh) 一种悬挂式操作平台
CN216132190U (zh) 焊条烘干固定装置
CN219080943U (zh) 一种双重卸荷脚手架体系
CN218569059U (zh) 储能集装箱
CN217544797U (zh) 一种组合式储能电池支架
CN221878805U (zh) 一种钢结构桁架板可周转支撑体系
CN215054432U (zh) 一种可多方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屋架
CN217444522U (zh) 集装箱
CN218713908U (zh) 一种房屋建筑框架节点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000 No. 1, Jinlong Road, guanjingtou, Fengg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Nanfang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CIMC Container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

Address before: 523000 No. 1, Jinlong Road, guanjingtou, Fenggang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Nanfang CIMC logistics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CIMC CONTAINERS HOLD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