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45384U - 通用治具 - Google Patents

通用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45384U
CN218945384U CN202223111214.5U CN202223111214U CN218945384U CN 218945384 U CN218945384 U CN 218945384U CN 202223111214 U CN202223111214 U CN 202223111214U CN 218945384 U CN218945384 U CN 218945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layer portion
bearing
bearing surface
sid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1121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文献
庄远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Le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Le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Le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Leyi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1121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45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45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45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的一种通用治具包括第一边体、垂直于连接于第一边体的两个第二边体,活动连接于两个第二边体的第三边体;第一边体具有第一承载面,第二边体具有第二承载面,两个第二承载面和第一承载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内;第三边体的第二层部的长度大于第一层部的长度,第二层部的宽度小于第一层部的宽度,第二层部叠放于第一层部上,第二层部漏于第一层部的两端分别滑接于两个第二承载面,使得第一层部靠近第一边体一侧漏于第二层部的上表面与第二承载面处于同一平面。本申请第一层部上表面能够保持和两个第二承载面、第一承载面共平面状态,从而保证了对诸如PCBA板类产品夹持固定时的共面性,保证了后续工序的准确执行。

Description

通用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具体地,主要涉及通用治具。
背景技术
治具在很多产品生产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如对PCBA板喷涂三防漆,就需要用治具承载住PCBA板,然后再进行喷涂,因为PCBA板上的插件元件的干扰,传统的做法是需要针对每款PCBA板制作一款专用的喷涂治具,成本较高。为了提升治具的通用性,从而降低成本,在现有技术中会通过镂空结构和活动夹板的设计,形成了能够根据PCBA板尺寸差异进行夹持的通用类型的治具,避免了插件元件的干扰问题,且能够适用到多种尺寸的PCBA板,然而此类夹持治具在夹持固定诸如PCBA板类产品的共面性上依然存在缺陷,进而会影响后续的诸如喷涂等工序的执行。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用治具。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通用治具包括:
第一边体,其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承载台阶,第一承载台阶具有第一承载面;
两个第二边体,两个第二边体的一端分别垂直连接于第一边体相对的两端,且两个第二边体均位于第一边体具有第一承载台阶的同一侧,两个第二边体相对的一侧边开设有第二承载台阶,第二承载台阶具有第二承载面,两个第二承载面和第一承载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内;以及
第三边体,其包括主边以及两个连接端,主边包括第一层部以及第二层部,第二层部的长度大于第一层部的长度,第二层部的宽度小于第一层部的宽度,第二层部叠放于第一层部上,第二层部漏于第一层部的两端分别滑接于两个第二承载面,使得第一层部靠近第一边体一侧漏于第二层部的上表面与第二承载面处于同一平面内,两个连接端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层部相对的两端连接,两个连接端的另一端弯折后分别可活动连接于两个第二边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包括第四边体,第四边体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于两个第二边体的另一端,且第四边体面向第三边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承载台阶,第三承载台阶形成有第三承载面,第三承载面与第二承载面处于同一个平面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边体、两个第二边体和第四边体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三边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边体并排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二边体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通槽,连接端通过第一固定件活动连接于第一通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固定件包括螺栓部以及螺母部,螺栓部依次穿过连接端以及第一通槽后与螺母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其还包括第五边体以及至少一个的活动固定部;第五边体位于第三边体的上方,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边体和第四边体,第五边体与第一边体垂直,活动固定部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五边体,并可沿着第五边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活动固定部的另一端弯折后向下延伸,并面向第二边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活动固定部面向第二边体的一端开设有第四承载台阶,第四承载台阶具有第四承载面,第四承载面和第一承载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边体和第四边体分别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槽,第五边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固定件与两个第二通槽活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五边体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通槽,活动固定部通过第三固定件活动连接于第三通槽。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层部和第二层部的层叠错位配合,当第二层部的端部滑接于第二承载面时,就使得第二承载面作为了限位基准,使得第一层部的上表面和第二承载面处于了同一平面内,保证活动连接在两个第二边体的第三边体的第一层部上表面能够保持和两个第二承载面、第一承载面共平面状态,从而保证了对诸如PCBA板类产品夹持固定时的共面性,保证了后续工序的准确执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中通用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通用治具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通用治具的爆炸示图;
图4为实施例中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至图3,图1为实施例中通用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通用治具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通用治具的爆炸示图。本实施例中的通用治具包括第一边体1、两个第二边体2和第三边体3;第一边体1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承载台阶11,第一承载台阶11具有第一承载面111;两个第二边体2的一端分别垂直连接于第一边体1相对的两端,且两个第二边体2均位于第一边体1具有第一承载台阶11的同一侧,两个第二边体2相对的一侧边开设有第二承载台阶21,第二承载台阶21具有第二承载面211,两个第二承载面211和第一承载面111处于同一个平面内;第三边体3包括主边31以及两个连接端32,主边31包括第一层部311以及第二层部312,第二层部312的长度大于第一层部311的长度,第二层部312的宽度小于第一层部311的宽度,第二层部312叠放于第一层部311上,第二层部312漏于第一层部311的两端分别滑接于两个第二承载面211,使得第一层部311靠近第一边体1一侧漏于第二层部312的上表面与第二承载面211处于同一平面内,两个连接端32的一端分别与第二层部312相对的两端连接,两个连接端32的另一端弯折后分别可活动连接于两个第二边体2。
通过第一层部311和第二层部312的层叠错位配合,当第二层部312的端部滑接于第二承载面211时,就使得第二承载面211作为了限位基准,使得第一层部311的上表面和第二承载面211处于了同一平面内,保证活动连接在两个第二边体2的第三边体3的第一层部311上表面能够保持和两个第二承载面211、第一承载面111共平面状态,从而保证了对诸如PCBA板类产品夹持固定时的共面性,保证了后续工序的准确执行。
在应用时,操作者以垂直的第一承载台阶11和其中一第二承载台阶21作为直角基准,将PCBA板的其中一直角对应上述直角基准放置于第一承载面111和其中一第二承载面211上,然后再移动第三边体3,使得主边31向着第一边体1移动,然后使得PCBA板的第三边承载于第一层部311的上表面,第二层部312和PCBA板侧边抵接,此时就形成了第一层部311上表面、其中一第二承载面211和第一承载面111对PCBA板的共平面承载,同时第一承载台阶11、其中一第二承载台阶21和第二层部312三者配合对共平面承载的PCBA进行固定的状态,从而使得PCBA稳固在通用治具上,之后在转移进行诸如喷涂等工序。
具体的,第一边体1为长条状结构,第一承载台阶11是由第一边体1侧边的上表面凹陷而成的台阶状,第一承载面111为台阶结构的水平面,第二边体2的结构与第一边体2的结构一致。优选的,第一承载台阶11和第二承载台阶21直角相接处形成R角结构13,如此可以避免PCBA板在对应设置时,PCBA的直角和第一承载台阶11和第二承载台阶21之间的直角直接硬接触,形成保护。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通用治具还包括第四边体4,第四边体4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于两个第二边体2的另一端,且第四边体4面向第三边体3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承载台阶41,第三承载台阶41形成有第三承载面411,第三承载面411与第二承载面211处于同一个平面内。优选的,第一边体1、两个第二边体2和第四边体4一体成型。
通过第四边体4的设置,使得第一边体1、两个第二边体2和第四边体4四者配合形成了一个稳固的矩形框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层部311靠近第四边体4一侧漏于第二层部312的上表面与第三承载面411处于同一平面内,如此通过第四边体4、其中一第二边体2和第三边体3三者配合可以对PCBA板进行三边共平面的夹持固定。
优选的,本是实施例中的第三边体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三边体3并排设置。如此,其中一第三边体3、第二边体2和第一边体1形成了三边共平面夹持固定结构,另一第三边体3、第二边体2和第四边体4形成了另一个三边共平面夹持固定结构,从而实现一个通用治具可以对多个PCBA板进行共平面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二边体2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通槽22,连接端32通过第一固定件33活动连接于第一通槽22。其中,第一固定件33包括螺栓部331以及螺母部332,螺栓部331依次穿过连接端32以及第一通槽22后与螺母部332连接。应用时,先拧松第三边体3两端的连接端32上的螺栓部331,然后移动第三边体3,调整至适配夹持PCBA板的位置后再拧紧螺栓部331。
再一并参见图4,图4为实施例中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二边体2的下表面具有凹槽23,凹槽23和第一通槽22连通,且凹槽23的宽度大于第一通槽22的宽度,凹槽23的高度大于螺母部332的厚度,螺栓部331处于拧紧状态时,也不会漏于凹槽23。如此可以通过凹槽23对于螺母部332进行容纳,避免螺母部332外凸于通用治具的背面,以使得通用治具能够平稳放置。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通用治具还包括第五边体5以及至少一个的活动固定部6;第五边体5位于第三边体3的上方,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第一边体1和第四边体4,第五边体5与第一边体1垂直,活动固定部6的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五边体5,并可沿着第五边体5的长度方向移动,活动固定部6的另一端弯折后向下延伸,并面向第二边体2。优选的,活动固定部6面向第二边体2的一端开设有第四承载台阶61,第四承载台阶61具有第四承载面611,第四承载面611和第一承载面111处于同一平面内。
第五边体5对活动固定部6进行活动承载,使得活动固定部6能够对PCBA板的第四边进行夹持固定,从而实现PCBA板四边共平面夹持固定,进一步加强夹持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的活动固定部6为四个,其中两个活动固定部6、其中一第三边体3、第一边体1和第二边体2配合形成四边共平面夹持固定结构,另外两个活动固定部6、另一第三边体3、第四边体4和第二边体2配合形成另一四边共平面夹持固定结构。具体的,第五边体5的结构和第一边体1的结构一致,活动固定部6为L型板状,第四承载台阶61是活动固定部6表面外凸形成的台阶结构,其水平表面为第四承载台面611。
优选的,第一边体1和第四边体4分别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槽12,第五边体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固定件51与两个第二通槽12活动连接。其中第二固定件51的结构和第一固定件33结构一致,第一边体1和第四边体4的背面同样开设有凹槽23,此处不再赘述。同理,第五边体5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通槽52,活动固定部6通过第三固定件62活动连接于第三通槽52。其中,第三固定件62的结构和第一固定件33的结构一致,第五边体5的背面同样开设有凹槽23。第五边体5在第一边体1和第四边体4上活动连接,活动固定部6在第五边体5上活动连接,如此通过上述两个活动连接关系可以便捷实现的活动固定部6在平面内的位移,从而能够适配的对不同规格大小的PCBA板进行夹持。
综上,本实施例中的通用治具可以根据PCBA的规格大小进行三边或四边共平面夹持固定,平面性好,便于后续诸如喷涂等工序的执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用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边体(1),其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承载台阶(11),所述第一承载台阶(11)具有第一承载面(111);
两个第二边体(2),两个所述第二边体(2)的一端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边体(1)相对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第二边体(2)均位于所述第一边体(1)具有所述第一承载台阶(11)的同一侧,两个所述第二边体(2)相对的一侧边开设有第二承载台阶(21),所述第二承载台阶(21)具有第二承载面(211),两个所述第二承载面(211)和所述第一承载面(111)处于同一个平面内;以及
第三边体(3),其包括主边(31)以及两个连接端(32),所述主边(31)包括第一层部(311)以及第二层部(312),所述第二层部(3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层部(311)的长度,所述第二层部(31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层部(311)的宽度,所述第二层部(312)叠放于所述第一层部(311)上,所述第二层部(312)漏于所述第一层部(311)的两端分别滑接于所述两个所述第二承载面(211),使得所述第一层部(311)靠近所述第一边体(1)一侧漏于所述第二层部(31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承载面(211)处于同一平面内,两个所述连接端(3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层部(312)相对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连接端(32)的另一端弯折后分别可活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边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治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四边体(4),所述第四边体(4)的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边体(2)的另一端,且所述第四边体(4)面向所述第三边体(3)的一侧开设有第三承载台阶(41),所述第三承载台阶(41)形成有第三承载面(411),所述第三承载面(411)与所述第二承载面(211)处于同一个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体(1)、两个所述第二边体(2)和所述第四边体(4)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体(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三边体(3)并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体(2)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通槽(22),所述连接端(32)通过第一固定件(33)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通槽(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33)包括螺栓部(331)以及螺母部(332),所述螺栓部(331)依次穿过所述连接端(32)以及所述第一通槽(22)后与所述螺母部(33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用治具,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第五边体(5)以及至少一个的活动固定部(6);所述第五边体(5)位于所述第三边体(3)的上方,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边体(1)和所述第四边体(4),所述第五边体(5)与所述第一边体(1)垂直,所述活动固定部(6)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五边体(5),并可沿着所述第五边体(5)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活动固定部(6)的另一端弯折后向下延伸,并面向所述第二边体(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固定部(6)面向所述第二边体(2)的一端开设有第四承载台阶(61),所述第四承载台阶(61)具有第四承载面(611),所述第四承载面(611)和所述第一承载面(111)处于同一平面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体(1)和所述第四边体(4)分别沿着自身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通槽(12),所述第五边体(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固定件(51)与两个所述第二通槽(12)活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用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边体(5)沿着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通槽(52),所述活动固定部(6)通过第三固定件(62)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三通槽(52)。
CN202223111214.5U 2022-11-22 2022-11-22 通用治具 Active CN218945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1214.5U CN218945384U (zh) 2022-11-22 2022-11-22 通用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11214.5U CN218945384U (zh) 2022-11-22 2022-11-22 通用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45384U true CN218945384U (zh) 2023-05-02

Family

ID=86110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11214.5U Active CN218945384U (zh) 2022-11-22 2022-11-22 通用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45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49818B (zh) 用于钣金门板焊接的夹具装置
CN106965008A (zh) 一种工件可快速便捷夹紧专用夹具
CN104889645A (zh) 一种三维柔性焊接夹持系统
CN213302295U (zh) 一种lcr测试治具
CN218945384U (zh) 通用治具
CN211027853U (zh) 一种轴向插装元件的引脚折弯夹具
CN114252658A (zh) 测试装置
CN109510741B (zh) 交换机测试治具
KR20040020324A (ko) 박판접합용 고정장치
CN210615612U (zh) 一种汽车车身夹具快换装置
US20210170549A1 (en) Clamp head adapter
CN102238861B (zh) 夹持装置
CN210498984U (zh) 一种电池装配工装
CN204997391U (zh) 便捷式快速夹装工装设备
CN219189140U (zh) 一种组插式焊接用工装
CN216160693U (zh) 印制电路板组件声扫检查通用工装
CN210722197U (zh) 一种具有连接角盖的面框
CN219150622U (zh) 一种贴装件的注胶治具
CN210334647U (zh) 一种适合电火化加工的异性工件定位结构
CN219598496U (zh) 一种弯折件焊接组合工装
CN210359974U (zh) 一种用于烟气罩的钣金件定位装置
CN220773205U (zh) 电路板检测设备
CN113873865B (zh) Fpc翻折治具
CN105127798A (zh) 弹性夹装式工装设备
CN219747687U (zh) 一种多产品平面度检测兼容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Leyitong Industrial Park, No. 16 Dongsheng South Road, Chenjiang Street,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6000

Patentee after: Huizhou Leyito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6000 building a, industrial building, No.53, huitai Industrial Park, Zhongkai high tech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IZHOU LEYITO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