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36483U - 空调器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36483U
CN218936483U CN202223595966.3U CN202223595966U CN218936483U CN 218936483 U CN218936483 U CN 218936483U CN 202223595966 U CN202223595966 U CN 202223595966U CN 218936483 U CN218936483 U CN 2189364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clamping arm
base
hole
indoo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59596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春强
王伟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59596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364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364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364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包括底座,底座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端面设有定位孔;换热器,设于壳体内,用于与室内空气换热;风机,设于壳体内;纵向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且位于出风口处,以调整换热气流在左右方向上的流向;驱动电机,与纵向导风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纵向导风板转动;电机护罩,安装于壳体内且罩设驱动电机,电机护罩位于底座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电机护罩设有夹持部和定位部,夹持部伸入定位孔且夹持定位孔的孔壁,定位部与底座螺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和拆装效率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空调器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空调器室内机通常包括纵向导风板、驱动电机、电机护罩和底座,驱动电机用于驱动纵向导风板转动,且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护罩安装于底座,但是,由于相关技术中的电机护罩的结构设置不合理,电机护罩在与底座连接时,需要先后拧紧多颗螺钉,导致电机的装配耗时较长,拆装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室内机,该空调器室内机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和拆装效率高等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端面设有定位孔;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与室内空气换热;风机,设于所述壳体内,通过所述风机的运转,将室内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引导至所述壳体内,并经过所述换热器形成换热气流,再将所述换热气流从所述出风口引导回室内;纵向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出风口处,以调整所述换热气流在左右方向上的流向;驱动电机,与所述纵向导风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纵向导风板转动;电机护罩,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罩设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电机护罩位于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的所述一端,所述电机护罩设有夹持部和定位部,所述夹持部伸入所述定位孔且夹持所述定位孔的孔壁,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底座螺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和拆装效率高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电机护罩的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部构造于所述电机护罩的上端,所述夹持部夹持于所述定位孔的上侧孔壁;所述定位部构造于所述电机护罩的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持部包括:支撑段,所述支撑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护罩的上端且沿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延伸;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段的另一端且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段伸入所述定位孔内;第一卡接臂和第二卡接臂,所述第一卡接臂和所述第二卡接臂连接于所述连接段且沿所述连接段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接臂和所述第二卡接臂夹持于所述定位孔在所述定位孔的轴向的相对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臂和所述第二卡接臂的间距向远离所述连接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卡接臂和所述第二卡接臂的最小间距小于所述定位孔的孔壁的厚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臂相对于所述第二卡接臂远离所述电机护罩的一侧且穿过所述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上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一卡接臂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上的尺寸和所述连接段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上的尺寸之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臂相对于所述第二卡接臂远离所述电机护罩的一侧且穿过所述定位孔,所述第一卡接臂的背向所述第二卡接臂的一面和所述连接段的远离所述电机护罩的一端的端面平齐;所述连接段的远离所述电机护罩的一端的端面具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逐渐向远离所述第一卡接臂的方向和靠近所述电机护罩的方向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卡接臂的背向所述第二卡接臂的一面具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段的方向和靠近所述第二卡接臂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的所述一端的端面构造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朝向所述电机护罩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定位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电机护罩的下端露出,所述定位部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构造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底座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螺纹件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部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朝向所述螺纹柱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环绕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螺纹柱伸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的槽壁限定所述螺纹柱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上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槽具有: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延伸;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径向相对两侧;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和所述第二侧壁的下端,所述第三侧壁的横截面构造为适于与所述螺纹柱的外周面配合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爆炸图。
图3是图2的A处的详细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电机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处的详细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电机护罩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电机护罩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C处的详细视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的驱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空调器室内机1、
壳体100、进风口110、出风口120、
底座200、定位孔210、螺纹柱220、第一螺纹孔221、
换热器300、风机400、
纵向导风板500、
驱动电机600、电机轴610、安装耳620、通孔621、
电机护罩700、夹持部710、支撑段711、连接段712、第一导向面713、第一卡接臂714、第二导向面715、第二卡接臂716、定位部720、第二螺纹孔721、限位槽722、第一侧壁723、第二侧壁724、第三侧壁725、开口730、凸起740、第三螺纹孔7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多个。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
如图1-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包括壳体100、换热器300、风机400、纵向导风板500、驱动电机600和电机护罩700。
壳体100设有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且包括底座200,底座2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端面设有定位孔210,换热器300设于壳体100内,用于与室内空气换热,风机400设于壳体100内,通过风机400的运转,将室内空气从进风口110引导至壳体100内,并经过换热器300形成换热气流,再将换热气流从出风口120引导回室内,纵向导风板500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0且位于出风口120处,以调整换热气流在左右方向上的流向,驱动电机600与纵向导风板50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纵向导风板500转动,电机护罩700安装于壳体100内且罩设驱动电机600,电机护罩700位于底座2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电机护罩700设有夹持部710和定位部720,夹持部710伸入定位孔210且夹持定位孔210的孔壁,定位部720与底座200螺接。
其中,驱动电机600安装于电机护罩700内且驱动电机600可以通过螺栓与电机护罩700连接,例如,电机护罩700的一端设有开口,驱动电机600由开口伸入电机护罩700内且驱动电机600的电机轴610由开口伸出电机护罩700,驱动电机600的朝向电机轴610的一端的径向两侧设有安装耳620,安装耳620设有通孔621,电机护罩700的设有开口的一端的径向两侧中的一侧设有凸起740,且径向另一侧设有第三螺纹孔750,当进行驱动电机600和电机护罩700的装配时,电机护罩700的凸起740伸入一个安装耳620的通孔621中,以对电机护罩700和驱动电机600进行预定位,且另一个安装耳620与电机护罩700的第三螺纹孔750对应,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进而实现电机护罩700和电机的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壳体100设有进风口110和出风口120且包括底座200,换热器300设于壳体100内,用于与室内空气换热,风机400设于壳体100内,通过风机400的运转,将室内空气从进风口110引导至壳体100内,并经过换热器300形成换热气流,再将换热气流从出风口120引导回室内,也就是说,当空调器室内机1为室内制冷或者制热时,风机400运转引导室内空气由进风口110进入壳体100内,并在壳体100内与换热器300换热后由出风口120再排向室内,进而实现为室内制冷或者制热。
并且,纵向导风板500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0且位于出风口120处,以调整换热气流在左右方向上的流向,驱动电机600与纵向导风板50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纵向导风板500转动,这样,纵向导风板500可以沿左右方向转动,以使出风口120处的空调风可以向左或者向右流动,用户使用体验更好。
另外,底座2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端面设有定位孔210,电机护罩700安装于壳体100内且罩设驱动电机600,电机护罩700位于底座2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电机护罩700设有夹持部710和定位部720,夹持部710伸入定位孔210且夹持定位孔210的孔壁,定位部720与底座200螺接。
由此,电机护罩700可以先通过夹持部710夹持定位孔210的孔壁,以进行电机护罩700和壳体100的预定位,然后再将电机护罩700的定位部720和底座200的螺纹柱220位置对应,进行定位部720和底座200的螺接,有利于简化电机护罩700和壳体100的装配步骤,而且,通过夹持部710夹持底座200,夹持部710可以替代底座200和电机护罩700的螺纹连接,也就是说,电机护罩700可以只在定位部720这一处与底座200进行螺纹连接,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电机护罩和底座的连接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电机护罩700和底座200的螺接的位置更少,装配时只需要将夹持部710和定位孔210的位置对应,且将定位部720和底座200螺接即可,拆装都更加省时,拆装效率更高。
如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和拆装效率高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夹持部710和定位部720位于电机护罩700的朝向底座200的一侧,这样,夹持部710和定位部720可以距离底座200更近,避免电机护罩700的其他部位和底座200发生位置干涉,以便于夹持部710伸入定位孔210内,以及便于定位部720和底座200的螺接配合,电机护罩700和底座200的连接更加方便。
另外,夹持部710和定位部720可以分别设于电机护罩700的轴向两端,这样,夹持部710和定位部720可以分别固定电机护罩700的轴向相对两端,以使电机护罩700的轴向相对两端都与底座200稳定连接,电机护罩700与底座200的连接更加可靠,进而使驱动电机600与底座200连接更加稳定,避免驱动电机600相对于底座200发生晃动,驱动电机600能够更加稳定地驱动纵向导风板500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6所示,夹持部710构造于电机护罩700的上端,夹持部710夹持于定位孔210的上侧孔壁,定位部720构造于电机护罩700的下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机护罩700可以不是完全沿上下方向布置,例如,在上下方向上,电机护罩700可以向前或者向后倾斜,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护罩700的上端指的是电机护罩700在上下方向上高度更高的一端,定位孔210的上侧孔壁指的是在上下方向上高度更高的一侧孔壁。
由此,夹持部710可以先伸入定位孔210中,然后将电机护罩700整体向上移动,夹持部710逐渐靠近定位孔210的上侧侧壁,直至夹持部710夹持定位孔210的上侧侧壁,夹持部710与底座200装配到位,此时定位部720与底座200的螺纹柱220位置对应,再将定位部720与底座200螺接,进而实现电机护罩700与底座200的装配连接。
而当需要将电机护罩700与底座200拆分时,先将定位部720的螺栓拧出,定位部720与底座200分离,再将电机护罩700整体向下移动,直至夹持部710和定位孔210的侧壁完全分离,再将电机护罩700向远离底座200的方向抽出,夹持部710从定位孔210中抽出,电机护罩700与底座200拆分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夹持部710包括支撑段711、连接段712、第一卡接臂714和第二卡接臂716。
支撑段711的一端连接于电机护罩700的上端且沿驱动电机600的轴向延伸,连接段712的一端连接于支撑段711的另一端且沿出风口120的长度方向延伸,连接段712伸入定位孔210内,第一卡接臂714和第二卡接臂716连接于连接段712且沿连接段71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卡接臂714和第二卡接臂716夹持于定位孔210在定位孔210的轴向的相对两侧。
这样,支撑段711可以将夹持部710沿电机护罩700的轴向向远离电机护罩700的方向超出电机护罩700,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电机600安装到电机护罩700内后,驱动电机600的电机轴610会伸出电机护罩700,而由于空间限制,定位孔210距离底座200的另一侧壁的距离较近,通过将夹持部710超出电机护罩700的靠近电机轴610的一端,在电机护罩700和底座200进行装配后,电机轴610和纵向导风板500传动连接的同时,夹持部710和定位孔210的侧壁配合,避免了电机轴610和底座200的另一侧壁发生位置干涉,布局更加合理,装配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卡接臂714和第二卡接臂716的间距向远离连接段712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一卡接臂714和第二卡接臂716的最小间距小于定位孔210的孔壁的厚度。
由此,第一卡接臂714和第二卡接臂716的间距在远离连接段712的一端可以大于定位孔210的孔壁的厚度,这样,定位孔210的孔壁更易插入到第一卡接臂714和第二卡接臂716之间,且第一卡接臂714和第二卡接臂716可以对定位孔210的孔壁进行装配导向,便于安装。
另外,第一卡接臂714和第二卡接臂716的间距在靠近连接段712的一端可以小于定位孔210的孔壁的厚度,这样,当夹持部710装配到位后,第一卡接臂714和第二卡接臂716能够夹紧定位孔210的孔壁,夹持部710和定位孔210的孔壁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电机护罩700和底座200的连接强度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卡接臂714相对于第二卡接臂716远离电机护罩700的一侧且穿过定位孔210,定位孔210在驱动电机600的轴向上的尺寸不小于第一卡接臂714在驱动电机600的轴向上的尺寸和连接段712在驱动电机600的轴向上的尺寸之和。
举例而言,定位孔210在驱动电机600的轴向上的尺寸可以等于第一卡接臂714在驱动电机600的轴向上的尺寸和连接段712在驱动电机600的轴向上的尺寸之和,或者,定位孔210在驱动电机600的轴向上的尺寸可以大于第一卡接臂714在驱动电机600的轴向上的尺寸和连接段712在驱动电机600的轴向上的尺寸之和。
可以理解的是,在进行夹持部710和定位孔210的装配时,夹持部710需要向靠近底座200的方向移动,使夹持部710伸入定位孔210中,也就是将第一卡接臂714和连接段712的朝向定位孔210的一端伸入定位孔210中,然后再将电机护罩700向靠近定位孔210的上侧壁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卡接臂714和第二卡接臂716夹持定位孔210的侧壁,这样设置,第一卡接臂714和连接段712可以更加轻松地伸入到定位孔210中,进一步简化了夹持部710和定位孔210的拆装,电机护罩700和底座200连接更加便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卡接臂714相对于第二卡接臂716远离电机护罩700的一侧且穿过定位孔210,第一卡接臂714的背向第二卡接臂716的一面和连接段712的远离电机护罩700的一端的端面平齐,这样设置,第一卡接臂714的背向第二卡接臂716的一面和连接段712的远离电机护罩700的一端的端面的结构更加简单,不仅便于加工,而且可以避免第一卡接臂714或者连接段712穿过定位孔210后与底座200或者纵向导风板500发生位置干涉。
另外,连接段712的远离电机护罩700的一端的端面具有第一导向面713,第一导向面713逐渐向远离第一卡接臂714的方向和靠近电机护罩700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一卡接臂714的背向第二卡接臂716的一面具有第二导向面715,第二导向面715逐渐向远离连接段712的方向和靠近第二卡接臂716的方向倾斜延伸。
也就是说,沿电机护罩700的径向逐渐向外延伸,第一卡接臂714在驱动电机600的轴向上的尺寸和连接段712在驱动电机600的轴向上的尺寸之和逐渐减小,这样,沿驱动电机600的轴向方向,第一卡接臂714的背向第二卡接臂716的一侧和连接段712的远离电机护罩700的一端的尺寸之和,小于定位孔210在电机护罩700的轴向方向上的尺寸,第一导向面713和第二导向面715可以对夹持部710和定位孔210的装配进行导向,使第一卡接臂714和连接段712更易伸入定位孔210中,进一步简化了电机护罩700和底座200的装配连接,装配效率更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9所示,底座20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端面构造有螺纹柱220,螺纹柱220的朝向电机护罩700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孔221,定位部720的至少一部分从电机护罩700的下端露出,定位部720的至少一部分构造有第二螺纹孔721,定位部720和底座200通过穿过第一螺纹孔221和第二螺纹孔721的螺纹件连接。
具体地,螺纹柱220可以凸出于底座200的朝向电机护罩700的一侧,这样,螺纹柱220可以距离定位部720更近,当夹持部710夹持定位孔210的孔壁后,定位部720的第二螺纹孔721可以和螺纹柱220的第一螺纹孔221相对应,更便于将定位部720和底座200进行螺接,便于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定位部720的至少一部分的朝向螺纹柱220的一侧设有限位槽722,限位槽722环绕第二螺纹孔721,螺纹柱220伸入限位槽722内,限位槽722的槽壁限定螺纹柱220在驱动电机600的轴向上移动。
由此,当夹持部710伸入定位孔210中时,螺纹柱220可以伸入限位槽722内,且当夹持部710向靠近定位孔210的上侧壁的方向移动时,螺纹柱220可以沿限位槽722移动,这样可以避免电机护罩700发生转动,且螺纹柱220可以沿限位槽722移动至限位槽722的底部,以使定位部720的第二螺纹孔721和螺纹柱220的第一螺纹孔221能够相对应,进一步简化了定位部720和螺纹柱220的连接。
而且,通过设置限位槽722,限位槽722的槽壁可以凸出于定位部720的朝向螺纹柱220的一侧,这样限位槽722的槽壁可以起到类似加强筋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定位部720的整体结构强度,使定位部720与螺纹柱220的螺接可靠性更高。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限位槽722具有第一侧壁723,第二侧壁724和第三侧壁725。
第一侧壁723沿驱动电机600的轴向延伸,第二侧壁724沿驱动电机600的轴向延伸,第一侧壁723和第二侧壁724分别位于第二螺纹孔721的径向相对两侧,第三侧壁72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一侧壁723的下端和第二侧壁724的下端,第三侧壁725的横截面构造为适于与螺纹柱220的外周面配合的弧形。
这样,第一侧壁723和第二侧壁724可以对螺纹柱220的径向相对两侧进行限位,使螺纹柱220伸入限位槽722后只能够沿电机护罩700的轴向移动,避免电机护罩700和螺纹柱220的位置发生相对偏移,另外,当电机护罩700和底座200装配到位后,螺纹柱220的外周面止抵于第三侧壁725,第三侧壁725可以环绕螺纹柱220,限位槽722对螺纹柱220的预定位效果更好,进一步避免了定位部720的第二螺纹孔721和螺纹柱220的第一螺纹孔221发生错位,以便于定位部720和螺纹柱220的螺接连接,电机护罩700和底座200的装配更加便捷,装配效率更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室内机1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本申请中的空调器室内机1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室内机1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室内机1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和湿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具体实施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端面设有定位孔;
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与室内空气换热;
风机,设于所述壳体内,通过所述风机的运转,将室内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引导至所述壳体内,并经过所述换热器形成换热气流,再将所述换热气流从所述出风口引导回室内;
纵向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且位于所述出风口处,以调整所述换热气流在左右方向上的流向;
驱动电机,与所述纵向导风板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纵向导风板转动;
电机护罩,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且罩设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电机护罩位于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的所述一端,所述电机护罩设有夹持部和定位部,所述夹持部伸入所述定位孔且夹持所述定位孔的孔壁,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底座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和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电机护罩的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构造于所述电机护罩的上端,所述夹持部夹持于所述定位孔的上侧孔壁;
所述定位部构造于所述电机护罩的下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
支撑段,所述支撑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机护罩的上端且沿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延伸;
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段的另一端且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连接段伸入所述定位孔内;
第一卡接臂和第二卡接臂,所述第一卡接臂和所述第二卡接臂连接于所述连接段且沿所述连接段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卡接臂和所述第二卡接臂夹持于所述定位孔在所述定位孔的轴向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臂和所述第二卡接臂的间距向远离所述连接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卡接臂和所述第二卡接臂的最小间距小于所述定位孔的孔壁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臂相对于所述第二卡接臂远离所述电机护罩的一侧且穿过所述定位孔;
所述定位孔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上的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一卡接臂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上的尺寸和所述连接段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上的尺寸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臂相对于所述第二卡接臂远离所述电机护罩的一侧且穿过所述定位孔,所述第一卡接臂的背向所述第二卡接臂的一面和所述连接段的远离所述电机护罩的一端的端面平齐;
所述连接段的远离所述电机护罩的一端的端面具有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导向面逐渐向远离所述第一卡接臂的方向和靠近所述电机护罩的方向倾斜延伸;
所述第一卡接臂的背向所述第二卡接臂的一面具有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逐渐向远离所述连接段的方向和靠近所述第二卡接臂的方向倾斜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的所述一端的端面构造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朝向所述电机护罩的一端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定位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电机护罩的下端露出,所述定位部的所述至少一部分构造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定位部和所述底座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和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螺纹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所述至少一部分的朝向所述螺纹柱的一侧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环绕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螺纹柱伸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的槽壁限定所述螺纹柱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上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具有:
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沿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延伸;
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驱动电机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径向相对两侧;
第三侧壁,所述第三侧壁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下端和所述第二侧壁的下端,所述第三侧壁的横截面构造为适于与所述螺纹柱的外周面配合的弧形。
CN202223595966.3U 2022-12-28 2022-12-28 空调器室内机 Active CN2189364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5966.3U CN218936483U (zh) 2022-12-28 2022-12-28 空调器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595966.3U CN218936483U (zh) 2022-12-28 2022-12-28 空调器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36483U true CN218936483U (zh) 2023-04-28

Family

ID=86084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595966.3U Active CN218936483U (zh) 2022-12-28 2022-12-28 空调器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364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23315B1 (ko)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CN21893648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9828978U (zh)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8154514U (zh) 移动空调器
CN220205920U (zh) 一种侧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CN218936495U (zh)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5295139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3480383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8722214U (zh)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KR100531355B1 (ko)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의 팬모터 고정장치
CN215336689U (zh) 室内空调器
CN221122374U (zh) 风管机
CN213300288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4746097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913243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958698U (zh) 窗式空调器
CN220707543U (zh) 一种侧出风的室外机空调器
CN21330024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8936491U (zh) 挂壁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14891552U (zh) 用于窗式空调器的围板组件和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CN212108693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9589066U (zh) 窗式空调器
CN220958696U (zh) 窗式空调器
CN220689199U (zh) 挂式空调
CN213300292U (zh) 窗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